儿科管理制度
儿科的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保障儿科患者安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防止医疗事故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1. 儿科主任负责全面领导儿科安全管理工作,组织实施本制度。
2. 儿科护士长负责监督、检查儿科安全管理制度执行情况,组织培训,协调各部门工作。
3. 儿科医师、护士、药师等医务人员应严格遵守本制度,确保患者安全。
三、安全管理措施1.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1)医师开具医嘱时,应仔细核对患者姓名、年龄、性别、住院号、床号等信息。
(2)护士执行医嘱时,应再次核对患者信息,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
(3)药师发药时,应核对患者姓名、药品名称、规格、剂量、用法等信息。
2. 加强药品管理(1)严格执行药品管理制度,确保药品质量。
(2)定期检查药品有效期,及时更换过期药品。
(3)合理配置药品,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3.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1)医务人员应熟练掌握无菌操作技术,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
(2)加强手术室、产房等无菌区域的管理,确保无菌操作。
4.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1)加强病房、洗手间、医疗器械等消毒隔离工作。
(2)严格执行隔离措施,防止交叉感染。
5. 严格执行患者转运制度(1)患者转运前,应评估患者病情,制定转运方案。
(2)转运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确保患者安全。
6. 加强儿科护理安全管理(1)加强护士培训,提高护理技能。
(2)严格执行护理操作规范,确保患者安全。
(3)加强对患者家属的宣传教育,提高家属安全意识。
四、应急预案1. 医疗事故应急预案(1)发生医疗事故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抢救。
(2)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协助调查。
2. 传染病疫情应急预案(1)发现传染病疫情,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隔离患者,防止疫情扩散。
(2)配合相关部门开展疫情调查、防控工作。
五、培训与考核1. 定期组织医务人员进行儿科安全管理制度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2. 对医务人员进行儿科安全管理考核,确保制度执行。
3. 对考核不合格的医务人员,进行补考或培训。
儿科的管理制度
儿科的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儿科医疗服务管理,提高医疗质量,维护医患关系,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儿科门诊、住院及其他相关医疗服务。
第三条医院儿科部门负责本制度的执行,各级医务人员应严格遵守。
第四条医院儿科部门应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不断提高工作水平,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第五条医院儿科部门应加强对医务人员职业操守和医德医风的教育,提高医务人员的服务意识和责任心。
第二章门诊管理第六条医院儿科门诊应根据患者数量和需求合理安排门诊时间,提供充足的就诊时间和医疗资源。
第七条医院儿科门诊应加强对患者的排队和就诊秩序管理,保证患者的就诊顺利进行。
第八条医院儿科门诊应加强对患者的诊疗信息管理,做好病历记录和医嘱管理,保证诊疗信息的准确和完整。
第九条医院儿科门诊应建立健全的患者随访制度,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康复率。
第十条医院儿科门诊应进行常规的医疗设备和药品检查,保证医疗设备和药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第三章住院管理第十一条医院儿科住院部门应加强对患者的入院管理,确保患者的住院手续齐全且规范。
第十二条医院儿科住院部门应加强对患者的病情观察和护理管理,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第十三条医院儿科住院部门应加强对患者的检查检验及诊疗管理,提供规范的医疗服务。
第十四条医院儿科住院部门应加强对患者的饮食和营养管理,提供营养餐,保障患者的营养需求。
第十五条医院儿科住院部门应加强对患者的康复和出院管理,提供规范的康复指导,保障患者的康复需求。
第四章医疗质量管理第十六条医院儿科部门应加强对医疗设备和药品的质量管理,保证医疗设备和药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第十七条医院儿科部门应建立完善的医疗质量监测和评估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医疗质量问题。
第十八条医院儿科部门应建立健全的医疗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保障医疗事故的及时报告和处理。
第十九条医院儿科部门应加强对医务人员的职业培训和考核,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技术能力。
儿科安全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加强儿科安全管理,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人身安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院儿科所有医护人员、管理人员及患者。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儿科安全管理委员会(1)负责制定儿科安全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2)定期召开安全会议,分析安全形势,研究解决安全问题。
(3)对违反安全规定的行为进行查处。
2.儿科安全管理部门(1)负责组织实施儿科安全管理制度。
(2)负责日常安全检查、隐患排查和整改。
(3)负责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
3.儿科各科室(1)负责本科室的安全管理工作。
(2)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3)加强医护人员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四、安全管理措施1.人员管理(1)医护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水平。
(2)医护人员应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3)医护人员应严格遵守职业道德,关爱患者,确保患者安全。
2.环境管理(1)保持儿科病区整洁、卫生,定期消毒。
(2)设置醒目的安全警示标志,提醒患者和医护人员注意安全。
(3)确保消防设施、疏散通道、应急照明等设施完好有效。
3.药品管理(1)严格执行药品管理制度,确保药品质量。
(2)加强药品的储存、使用和废弃处理,防止药品污染。
(3)对患者使用抗生素、镇静剂等特殊药品进行严格监管。
4.设备管理(1)定期对儿科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设备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熟练掌握设备操作技能。
(3)设备使用过程中,严格执行操作规程,防止设备故障导致安全事故。
5.患者安全管理(1)对新生儿、婴幼儿等特殊患者,实行专人看护。
(2)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安全意识。
(3)做好患者家属的沟通工作,共同关注患者安全。
6.安全管理检查(1)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对安全隐患进行排查,落实整改措施。
(3)对违反安全规定的行为进行严肃查处。
五、安全事故处理1.发生安全事故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态发展。
儿科医疗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加强儿科医疗安全管理,保障儿童患者安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制度。
二、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强化医疗安全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儿童患者安全。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医疗安全管理委员会(1)负责制定、修订和完善儿科医疗安全管理制度。
(2)负责监督、检查儿科医疗安全管理制度执行情况。
(3)负责组织、协调儿科医疗安全事件的处理。
2. 儿科医疗安全管理小组(1)负责贯彻执行医疗安全管理委员会的决定。
(2)负责监督、检查儿科医疗安全管理制度执行情况。
(3)负责组织、协调儿科医疗安全事件的处理。
3. 儿科医疗安全管理人员(1)负责组织实施儿科医疗安全管理制度。
(2)负责对儿科医务人员进行医疗安全教育培训。
(3)负责收集、整理儿科医疗安全信息。
四、儿科医疗安全管理措施1. 人员培训与管理(1)对新入职的儿科医务人员进行岗前培训,确保其具备基本的医疗安全知识和技能。
(2)定期对儿科医务人员进行医疗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其医疗安全意识。
(3)对儿科医务人员进行考核,确保其具备相应的医疗安全能力。
2. 医疗设备与药品管理(1)确保儿科医疗设备、药品的完好、有效,定期进行检查、维护。
(2)严格执行药品管理制度,确保药品的合法、合规使用。
(3)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及时处理不良反应事件。
3. 诊疗流程管理(1)严格执行诊疗规范,确保诊疗流程的规范、有序。
(2)加强诊疗过程中的沟通,确保医患双方充分了解病情、治疗方案。
(3)严格执行手术、输血等特殊诊疗操作规程,确保患者安全。
4. 护理安全管理(1)严格执行护理操作规范,确保护理安全。
(2)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提高其护理技能。
(3)加强护理安全管理,预防护理差错、事故发生。
5. 医疗安全事件管理(1)建立健全医疗安全事件报告制度,确保医疗安全事件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
儿科室管理制度
儿科室管理制度关键信息项:1、儿科室工作时间安排2、儿科室医护人员职责与规范3、患儿就诊流程与规范4、医疗设备与药品管理规则5、消毒与卫生标准6、医疗事故处理办法7、患儿及家属的沟通与服务原则8、培训与考核机制1、儿科室工作时间安排11 儿科室应保证每天有足够的医护人员值班,以满足患儿的就诊需求。
111 正常工作日的上班时间为早上 8 点至中午 12 点,下午 1 点 30 分至 5 点 30 分。
112 周末及法定节假日实行轮班制度,确保至少有部分医护人员在岗。
113 中午和晚上设置值班医生和护士,以处理紧急情况。
2、儿科室医护人员职责与规范21 医生应严格按照医疗规范进行诊断和治疗,认真书写病历和医疗记录。
211 护士应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及时执行医嘱,做好护理工作。
212 医护人员应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耐心解答患儿家属的疑问。
213 尊重患儿及家属的隐私权,保护其个人信息。
3、患儿就诊流程与规范31 患儿就诊时应先在分诊台进行初步登记和分诊。
311 根据病情轻重缓急安排就诊顺序,危急重症患儿优先就诊。
312 医生接诊后,应进行详细的问诊、体格检查和必要的辅助检查。
313 明确诊断后,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并向患儿家属解释清楚。
4、医疗设备与药品管理规则41 定期对医疗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411 建立医疗设备使用登记制度,记录使用情况和维护情况。
412 严格按照药品管理法规存放和使用药品,确保药品质量和安全。
413 定期盘点药品库存,及时补充短缺药品。
5、消毒与卫生标准51 儿科室各区域应保持清洁卫生,定期进行消毒。
511 诊疗器械和用品使用后应及时消毒或灭菌处理。
512 病房内的床单、被褥等定期更换和清洗。
513 医护人员应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防止交叉感染。
6、医疗事故处理办法61 一旦发生医疗事故,应立即采取措施抢救患儿,同时报告上级部门。
611 成立专门的调查小组,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和分析。
儿科工作制度及管理制度
一、前言儿科作为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为儿童提供全面、优质医疗服务的重任。
为了确保儿科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儿安全,特制定本制度及管理制度。
二、儿科工作制度1. 患儿接待制度(1)接诊护士应热情接待患儿,主动询问病情,详细记录病史,准确判断病情。
(2)医生应按时出诊,认真查体,仔细诊断,制定合理治疗方案。
(3)护士应严格执行医嘱,做好病情观察和护理工作,确保患儿安全。
2. 病房管理制度(1)病房环境整洁、舒适,温度、湿度适宜,通风良好。
(2)病房内物品摆放整齐,标识清晰,便于患儿及家属查找。
(3)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交叉感染。
(4)病房内严禁吸烟、喧哗,保持安静。
3. 医疗护理制度(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预防感染。
(2)按时进行巡视,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3)做好病情记录,及时向医生报告病情变化。
(4)合理用药,严格执行药物管理制度。
4. 交接班制度(1)医生、护士按时参加交接班,认真听取上一班次病情汇报。
(2)接班者应仔细核对病历、医嘱、药物等,确保接班工作顺利进行。
(3)交接班过程中,如发现病情变化或存在问题,应及时处理并上报。
5. 患儿家属沟通制度(1)医生、护士应主动与患儿家属沟通,了解家属需求,解答疑问。
(2)及时向家属通报患儿病情,争取家属配合治疗。
(3)尊重家属意愿,合理调整治疗方案。
6. 应急处理制度(1)严格执行应急预案,确保应急工作有序进行。
(2)发生突发事件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抢救。
(3)及时向上级领导报告,争取支持。
三、儿科管理制度1. 人员管理制度(1)严格执行人员招聘、培训、考核制度,确保人员素质。
(2)加强员工思想政治教育,提高职业道德素质。
(3)建立健全奖惩制度,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
2. 设备管理制度(1)严格执行设备采购、验收、使用、维护、报废制度。
(2)定期对设备进行保养、检修,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3)设备使用过程中,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防止设备损坏。
儿科护理工作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儿科护理工作管理,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儿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医院儿科护理工作的各项管理。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儿科护理部:负责儿科护理工作的全面管理,制定护理工作计划,组织护理人员的培训与考核,确保护理工作质量。
2.护士长:负责儿科病房的日常护理工作,组织实施护理计划,监督护理质量,协调各部门工作。
3.护理人员:负责患儿的护理工作,执行护理计划,保证患儿安全。
四、护理工作流程1.入院护理(1)接待患儿及家属,了解患儿病情及家庭情况。
(2)进行入院评估,包括生命体征、病情、心理状况等。
(3)制定护理计划,包括护理目标、措施、预期效果等。
(4)告知患儿及家属护理计划,取得同意。
2.病房护理(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确保用药、治疗、护理安全。
(2)做好患儿的病情观察,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及时处理。
(3)做好患儿的饮食、休息、排泄等生活护理。
(4)做好患儿的心理护理,关心患儿及家属,缓解其心理压力。
(5)做好病房环境管理,保持病房整洁、安静、舒适。
3.出院护理(1)告知患儿及家属出院注意事项,包括饮食、用药、复查等。
(2)做好出院评估,了解患儿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3)整理病历资料,归档备查。
五、护理质量管理1.严格执行护理技术操作规范,确保护理质量。
2.定期进行护理质量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与考核,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
4.建立护理质量评价体系,定期对护理工作进行评价。
六、安全管理1.严格执行医疗护理安全制度,防止差错事故发生。
2.加强药品、器械的管理,确保药品、器械的安全使用。
3.加强患儿的健康教育,提高患儿及家属的安全意识。
4.做好应急预案,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有效地处理。
七、培训与考核1.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
2.对护理人员实行考核制度,考核内容包括理论、技能、态度等方面。
3.对考核不合格的护理人员,进行整改,直至合格。
儿科病房管理制度
儿科病房管理制度一、病房环境管理1、清洁与消毒病房应每日进行清洁,包括地面、桌面、窗台等表面的擦拭。
定期对病房内的设施设备,如床栏、呼叫按钮等进行消毒。
患儿出院后,对其使用过的病床、床头柜等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消毒。
2、通风与温度控制保持病房内空气流通,每日定时开窗通风。
根据季节和天气情况,合理调节室内温度,一般保持在 22-26℃。
3、噪音控制医护人员应尽量保持动作轻柔,避免大声喧哗。
限制探访人员的数量和时间,提醒探访者保持安静。
4、安全设施检查病房内的设施是否安全,如门窗是否牢固、电器是否正常运行。
确保地面干燥,防止患儿滑倒。
二、医疗护理管理1、医疗操作规范医护人员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各种医疗护理操作,如静脉穿刺、采血、输液等。
操作前向患儿及家长解释操作目的和注意事项,争取其配合。
2、病情观察与记录定时巡视病房,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包括生命体征、精神状态、饮食情况等。
及时、准确地记录患儿的病情变化和护理措施。
3、护理计划与实施根据患儿的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并严格执行。
对特殊患儿,如病危患儿、新生儿等,给予重点护理。
4、药物管理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确保患儿用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向患儿家长讲解药物的作用、用法、用量和注意事项。
三、患儿管理1、入院管理患儿入院时,详细询问病史、过敏史等信息,并进行登记。
为患儿安排合适的病床,提供必要的生活用品。
2、日常管理鼓励患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洗脸等。
根据患儿的病情和年龄,合理安排休息和活动时间。
3、心理护理关注患儿的心理状态,给予关心和安慰。
采用适合患儿年龄的方式进行沟通,如讲故事、玩游戏等,缓解其紧张和恐惧情绪。
四、家长管理1、入院宣教患儿入院时,向家长介绍病房的环境、规章制度、探视时间等。
发放健康教育资料,指导家长如何配合护理患儿。
2、沟通与协作医护人员定期与家长沟通患儿的病情和治疗进展,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
鼓励家长参与患儿的护理过程,如协助患儿翻身、喂食等。
儿科工作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儿科工作管理,提高儿科服务质量,保障患者权益,促进儿科工作的健康发展,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儿科科室的所有工作人员,包括医师、护士、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等。
三、儿科工作原则1. 以患者为中心,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
2. 严格执行各项诊疗规范,确保医疗安全。
3. 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满足患者需求。
4. 加强儿科队伍建设,提高儿科整体素质。
四、儿科工作制度1. 诊疗制度(1)医师应严格遵守诊疗规范,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制定合理的诊疗方案。
(2)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对患者负责到底。
(3)对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进行观察、分析和处理,确保患者安全。
(4)加强医患沟通,耐心解答患者疑问,提高患者满意度。
2. 护理制度(1)护士应严格执行护理规范,确保患者安全。
(2)对患者进行全程护理,关注患者心理需求。
(3)加强护理队伍建设,提高护理质量。
(4)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预防院内感染。
3. 技术人员制度(1)技术人员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实验室、影像等检查结果准确可靠。
(2)积极参与新技术、新方法的研发和推广。
(3)加强技术人员培训,提高技术水平。
4. 管理制度(1)加强科室管理,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2)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制度,确保科室财务健康。
(3)加强设备管理,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4)加强药品管理,确保药品质量。
5. 患者管理制度(1)严格执行患者入院、出院制度,确保患者信息准确。
(2)加强患者健康教育,提高患者自我保健意识。
(3)严格执行患者隐私保护制度,尊重患者隐私。
(4)加强患者投诉处理,及时解决患者问题。
五、儿科工作考核1. 严格执行儿科工作制度,确保医疗安全。
2. 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满足患者需求。
3. 加强科室管理,提高科室效益。
4. 积极参与医院各项活动,树立良好形象。
六、附则1. 本制度由儿科科室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3. 本制度如有未尽事宜,由儿科科室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
儿科患儿安全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了保障儿科患儿在医院的医疗过程中安全、舒适,防止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院儿科所有患儿及其家属、医护人员。
三、管理制度1. 患儿安全管理(1)严格执行入院、出院制度,确保患儿身份信息准确无误。
(2)对患儿进行安全教育,告知家属及陪护人员安全注意事项,提高安全意识。
(3)加强对患儿进行巡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整改。
(4)严格执行查对制度,确保药物、输血等治疗措施准确无误。
(5)对患有传染病的患儿进行隔离治疗,防止交叉感染。
2. 医疗安全管理(1)严格执行医疗操作规程,确保医疗安全。
(2)加强医护人员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减少医疗差错。
(3)加强医疗设备管理,确保设备安全、可靠。
(4)加强药品管理,严格执行药品管理制度,确保药品质量。
3. 饮食安全管理(1)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标准,确保患儿饮食安全。
(2)对患儿进行饮食指导,合理搭配膳食,满足营养需求。
(3)加强食堂卫生管理,定期对食堂进行消毒、清洁。
4. 意外伤害预防(1)加强患儿活动区域的安全防护,设置防护栏、警示标志等。
(2)对患儿进行安全教育,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3)加强医护人员对患儿活动的监控,及时发现并制止危险行为。
(4)对易发生意外伤害的患儿,采取特别护理措施。
5. 家属及陪护人员管理(1)加强家属及陪护人员的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
(2)对家属及陪护人员进行培训,使其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识。
(3)加强对家属及陪护人员的巡视,确保患儿安全。
四、监督与考核1. 建立儿科患儿安全管理责任制,明确各部门、岗位的安全管理职责。
2. 定期对儿科患儿安全管理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 对违反安全管理制度的行为,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4. 将儿科患儿安全管理纳入医院年度考核,确保安全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
五、附则1. 本制度由儿科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儿科管理制度
儿科管理制度一、人员管理1、医生资质与培训儿科医生应具备相应的执业资格,并定期参加专业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以保持其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更新。
新入职的医生需进行系统的岗前培训,熟悉科室的工作流程和规章制度。
2、护士职责与要求护士应具备良好的护理技能和沟通能力,严格遵守护理操作规程。
定期进行护理技能考核和培训,提高护理质量。
3、团队协作与沟通鼓励医生、护士、药师等各专业人员之间的密切协作和沟通。
建立定期的病例讨论会和团队会议,共同解决疑难问题,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
二、医疗服务管理1、门诊服务优化门诊流程,减少患儿及家属的等待时间。
提供清晰的就诊指引和咨询服务,确保患儿能够顺利就诊。
2、住院管理为住院患儿提供温馨、舒适的住院环境。
制定合理的查房制度,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医疗质量控制建立医疗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定期对医疗服务质量进行评估和分析。
对出现的医疗质量问题进行及时整改,不断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三、病历管理1、病历书写规范医生应按照规定的格式和内容如实、准确、完整地书写病历。
病历中应包括患儿的基本信息、症状、诊断、治疗方案、用药情况等。
2、病历保管病历应妥善保管,防止丢失和损坏。
设立专门的病历存储室,按照规定的期限保存病历。
3、病历查阅与复印严格遵守病历查阅和复印的相关规定,保护患儿的隐私和医疗信息安全。
四、医疗安全管理1、感染控制严格执行医院感染控制制度,加强儿科病房、门诊等区域的清洁消毒工作。
规范医疗器械的消毒和灭菌处理,防止交叉感染。
2、用药安全医生应根据患儿的年龄、体重、病情等因素合理用药,避免药物滥用和误用。
护士在执行医嘱时,要严格核对药物的名称、剂量、用法等,确保用药安全。
3、医疗设备管理定期对医疗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操作人员应经过培训,熟悉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五、患儿及家属管理1、患儿权益保护尊重患儿的人格和权益,保护患儿的隐私。
在治疗过程中,充分听取患儿及家属的意见和建议。
中医院儿科医疗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规范中医院儿科医疗行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相关法律法规和医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儿科医疗工作原则1. 遵循中医理论,结合现代医学技术,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儿科疾病防治中的作用。
2. 以患者为中心,全心全意为患儿服务,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3. 严格执行医疗操作规程,加强医患沟通,尊重患儿及家属的知情同意权。
4. 加强儿科医疗队伍建设,提高儿科医疗水平,满足患儿多样化、个性化的医疗需求。
三、儿科医疗管理制度1. 门诊管理制度(1)儿科门诊实行首诊负责制,由具有儿科专业资格的医师接诊。
(2)严格执行分诊制度,根据患儿病情,合理分流就诊。
(3)实行预约挂号制度,方便患儿就诊。
(4)加强医患沟通,耐心解答患儿及家属疑问。
2. 住院管理制度(1)住院患儿实行分级护理制度,根据病情和自理能力,进行相应的护理。
(2)严格执行查房制度,每日查房不少于两次,关注患儿病情变化。
(3)加强新生儿、早产儿、重症患儿的监护,确保医疗安全。
(4)做好病历书写,规范病历资料管理。
3. 会诊制度(1)对疑难、危重患儿,及时组织会诊,提高诊疗水平。
(2)会诊医师应具备相关专业资格,会诊意见应具有权威性。
(3)会诊医师应积极参与诊疗过程,共同制定治疗方案。
4. 临床输血工作制度(1)严格执行临床输血管理制度,确保输血安全。
(2)输血前,必须进行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
(3)输血过程中,严密观察患儿病情变化,确保输血安全。
5. 抢救工作制度(1)加强抢救队伍建设,提高抢救能力。
(2)严格执行抢救流程,确保抢救工作有序进行。
(3)加强抢救物资管理,确保抢救工作顺利进行。
6. 手术管理制度(1)严格执行手术管理制度,确保手术安全。
(2)手术前,必须进行充分评估,制定合理的手术方案。
(3)手术中,严密观察患儿病情变化,确保手术安全。
四、儿科医疗质量管理1. 定期开展医疗质量检查,确保医疗质量持续改进。
新生儿科各项管理制度
新生儿科各项管理制度新生儿科是一个特殊而重要的科室,它肩负着保障新生儿健康和安全的重任。
为了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确保新生儿得到妥善的照顾和治疗,以下是新生儿科的各项管理制度。
一、新生儿病房管理制度1、新生儿病房应保持清洁、安静、舒适,温度应维持在 24-26℃,湿度在 55%-65%。
病房内要定期进行消毒,包括空气消毒、物体表面消毒等,以防止交叉感染。
2、严格限制非医护人员进入病房,进入病房的人员必须更换专用的工作服、工作鞋,并洗手、消毒。
3、新生儿病床要定期更换床单、被褥,保持整洁。
患儿使用的物品要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
4、病房内的医疗设备和仪器要定期检查、维护和消毒,确保其正常运行和使用安全。
二、新生儿护理管理制度1、新生儿出生后,护理人员要及时为其进行清理呼吸道、保暖、断脐等处理,并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和记录。
2、严格执行新生儿喂养制度,根据新生儿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喂养方式,如母乳喂养、人工喂养或混合喂养。
喂奶时要注意观察新生儿的吞咽情况,防止呛奶。
3、做好新生儿的皮肤护理,每日为其沐浴,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注意观察新生儿的皮肤有无黄疸、红疹等异常情况,并及时处理。
4、加强新生儿的眼部、口腔、耳部护理,预防感染。
5、新生儿的尿布要及时更换,保持臀部清洁干燥,预防尿布疹的发生。
三、新生儿医疗操作管理制度1、进行任何医疗操作前,必须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2、新生儿的静脉穿刺、采血等操作要由经验丰富的护士进行,动作要轻柔,尽量减少新生儿的痛苦。
3、给新生儿使用的药物要严格按照医嘱执行,注意药物的剂量、浓度、用法和用药时间,密切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
4、进行新生儿的心肺复苏、气管插管等急救操作时,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确保操作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四、新生儿感染防控管理制度1、加强医务人员的感染防控意识培训,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操作前后要认真洗手或消毒。
2、对患有感染性疾病的新生儿要进行隔离治疗,防止感染扩散。
儿科医疗与安全管理制度
儿科医疗与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为保障儿童患者的医疗安全,提高医院儿科医疗质量,订立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本医院儿科以及与儿科医疗直接相关的工作。
第三条基本原则儿科医疗与安全管理应遵从以下基本原则: 1. 患者至上,确保儿童患者的安全和福祉; 2. 严守医疗道德与法律法规,不得违法操作;3. 重视团队协作,建设和谐合作的工作环境;4. 不绝提高医疗质量,强化职业技能培训。
第二章儿科医疗管理第四条儿科医疗团队建设1.本医院应拥有一支专业儿科医疗团队,包含儿科医生、护士、药师等;2.儿科医生应具备相关资格证书,并定期参加连续教育培训;3.护士应具备相应的儿科护理知识和技能;4.药师应具备专业知识,负责儿童用药工作。
第五条儿科医疗设施与设备1.儿科医疗设施应符合卫生规范,保持清洁与乾净;2.儿科医疗设备应符合相关技术标准,定期维护检修;3.儿科医疗设施与设备的选购、更新应符合医疗质量和患者需求的要求。
第六条儿童病历管理1.每位儿童患者应建立电子病历和纸质病历,并妥当保管;2.医务人员使用病历应遵从临床操作规范,准确记录病情、诊断和治疗过程;3.病历信息的保密性应得到严格的保护,不得泄露。
第七条医疗安全风险评估与掌控1.定期进行医疗安全风险评估,发现医疗风险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掌控措施;2.建立医疗事件报告制度,对医疗安全事故进行调查、分析、处理;3.鼓舞医务人员自动报告医疗安全隐患和事故。
第八条医疗质量评估与改进1.定期评估儿童医疗质量,分析医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2.建立连续改进机制,订立改进措施,并跟踪执行情况;3.鼓舞患者及家属对医疗质量提出建议和看法。
第三章儿科安全管理第九条儿童安全保护1.严禁虐待、体罚、羞辱或任何形式的损害儿童;2.建立有效的儿童安全防护机制,确保儿童在医院的安全;3.针对特殊儿童患者(如未成年孕妇、残疾儿童等)做好额外保护措施。
第十条儿童药物管理1.药师应保证儿童药物的供应和质量;2.医务人员应依照儿童用药规范进行药物的选择和使用;3.儿童用药应遵从剂量、用法、用量合理的原则。
儿科医疗护理规范管理制度
儿科医疗护理规范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规范儿科医疗护理工作,供应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保障儿童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订立本规范管理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规范管理制度适用于本医院全部儿科相关部门和人员,包含医师、护士、助理护士以及相关工作人员。
第二章儿科医疗护理流程第三条报到接待1.当儿童患者到达医院时,接待员应自动询问患者基本信息,并供应必需的帮忙。
2.接待员应引导患者及其家属前往相应的儿科科室,并告知相关就诊须知和流程。
第四条评估和监测1.医师应依据患者的病情,对儿童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和监测,包含身高、体重、体温、血压等指标,并记录在病历中。
2.医师还应依据患者的病情,进行必需的试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
第五条诊断和治疗1.依据评估和监测结果,医师应及时做出正确的诊断,并与患者家属沟通诊疗方案。
2.医师应依据诊断结果,订立合适的治疗方案,并监督护士正确执行。
第六条护理和照料1.护士应依据医师的治疗方案,供应专业的护理和照料,包含给药、更换伤口敷料、帮助患者进食等。
2.护士还应关注患者的情绪和心理状态,供应必需的心理支持和劝慰。
第七条家长引导和教育1.医师和护士应向患者家长供应必需的疾病知识和护理引导,包含病情解释、用药引导、注意事项等。
2.医师和护士还应向患者家长普及儿童健康知识,促进家庭健康管理和防备工作。
第八条出院和随访1.医师应依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效果,推断是否可以出院,并予以出院引导。
2.出院后,医师应自动联系家长,进行随访和复诊。
第三章儿科医疗护理质量管理第九条质量目标和要求1.医院应建立健全的儿科医疗护理质量管理体系,设定合理的质量目标和要求。
2.医院应定期开展医疗护理质量评估和内部审查,及时发现问题,订立改进措施。
第十条知识和技能培训1.医院应定期组织儿科医师和护士的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其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
2.医院还应鼓舞医师和护士参加相关学术沟通和连续教育活动,不绝提升自身素养。
儿科科室规章管理制度
儿科科室规章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儿科科室的管理工作,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质量,保障医患双方权益,制定本管理规定。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儿科科室的全体医务人员和管理人员。
第三条儿科科室遵循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保障病人的安全和健康。
第四条儿科科室全体医务人员和管理人员应当遵守本规章制度,认真履行职责,保证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五条儿科科室应当加强团队协作,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第六条儿科科室应当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确保医疗工作的合法合规。
第七条儿科科室应当重视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工作,加强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卫生技能和素质。
第二章医师管理第八条儿科科室的医师应当具备执业医师资格证和相应的专业技能,能够独立承担医疗工作。
第九条儿科科室的医师应当遵守医疗伦理规范,严格执行医疗纪律,保守病人隐私。
第十条儿科科室的医师应当落实责任制,做到诊治病人有始有终,确保病人的治疗效果。
第十一条儿科科室的医师应当不断提高自身的医疗水平,积极参加专业培训和学术交流。
第十二条儿科科室的医师应当积极配合科室的管理工作,做到团结协作,共同促进医疗事业的发展。
第三章护士管理第十三条儿科科室的护士应当具备相应的护理资格证,能够独立承担护理工作。
第十四条儿科科室的护士应当遵守护理伦理规范,保护病人的隐私和个人权益。
第十五条儿科科室的护士应当积极配合医院的管理工作,做好病人的护理工作。
第十六条儿科科室的护士应当遵守护理操作规程,确保护理工作的安全和有效。
第十七条儿科科室的护士应当不断提高自身的护理水平,积极参加护理培训和学术交流。
第四章病人管理第十八条儿科科室对待每位患儿都要认真、细致,保证诊疗工作的正确、规范。
第十九条儿科科室要为患儿提供安全、舒适的医疗环境,保证患儿的隐私和个人权益。
第二十条儿科科室接诊的患儿要根据病情严格执行医嘱,如实按时服药,主动向医生汇报病情。
第二十一条儿科科室接诊的患儿家长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工作,尊重医生和护士的工作。
儿科管理制度
儿科管理制度一、医疗质量管理1、建立严格的医疗质量控制体系成立医疗质量控制小组,定期对儿科的医疗质量进行评估和监测。
包括病历书写规范、诊断准确性、治疗方案合理性、医疗操作规范性等方面。
2、规范诊疗流程制定明确的儿科常见疾病诊疗流程和标准,医护人员应严格按照流程进行诊疗,减少误诊和漏诊的发生。
3、加强医疗安全管理(1)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确保用药、治疗等环节的准确性。
(2)对医疗器械和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检测,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3)加强医疗废物的管理,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分类、收集和处理。
4、持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1)定期组织医护人员参加业务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了解最新的儿科医疗技术和研究成果。
(2)鼓励医护人员开展科研项目,提高科室的学术水平和临床诊疗能力。
二、护理质量管理1、优化护理服务流程从患儿入院到出院,为其提供全程无缝隙的护理服务。
包括入院指导、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健康教育等。
2、提高护理人员专业素质(1)定期进行护理知识和技能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2)开展护理技能竞赛和优秀护士评选活动,激励护理人员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3、加强护理安全管理(1)严格执行护理操作规程,防止发生护理差错和事故。
(2)加强对患儿的安全管理,如防止坠床、烫伤、误吸等意外事件的发生。
4、注重护理人文关怀(1)关心患儿的心理需求,给予耐心、细致的心理护理。
(2)加强与患儿家长的沟通和交流,及时了解其需求和意见,提高护理满意度。
三、感染防控管理1、完善感染防控体系制定并落实儿科感染防控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明确各岗位职责。
2、加强环境清洁消毒(1)定期对儿科病房、诊室、治疗室等区域进行清洁消毒,保持环境整洁卫生。
(2)严格按照消毒规范对医疗器械和物品进行消毒灭菌处理。
3、规范手卫生管理(1)配备充足的洗手设施和用品,如洗手液、擦手纸等。
(2)加强对医护人员、患儿及家属的手卫生宣传和教育,提高手卫生依从性。
4、做好传染病防控工作(1)加强对传染病患儿的管理,严格执行隔离制度。
儿科服务质量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了提高儿科服务质量,保障患儿及其家属的权益,加强儿科管理,规范医疗服务行为,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医疗机构儿科所有工作人员及医疗服务过程。
三、服务宗旨1. 以患儿为中心,全心全意为患儿及其家属提供优质、高效、安全的医疗服务。
2. 严格执行医疗法规和医院规章制度,确保医疗安全。
3. 提高儿科服务质量,满足患儿及其家属的需求。
四、组织架构1. 成立儿科服务质量管理小组,负责儿科服务质量管理的日常工作。
2. 科室主任为儿科服务质量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负责组织实施本制度。
3. 科室护士长负责监督、检查和落实本制度。
五、服务流程1. 接诊流程(1)患儿及家属到儿科门诊就诊,导医人员应热情接待,引导患儿及家属到相应诊室。
(2)医生接诊时,应认真倾听患儿及家属的病情描述,详细询问病史,进行全面体格检查。
(3)根据病情,为患儿开具检查、治疗单,并告知患儿及家属。
(4)护士根据医嘱为患儿进行相关检查、治疗。
2. 住院流程(1)患儿及家属办理住院手续,护士核对患儿信息,为患儿安排病房。
(2)医生根据病情制定治疗方案,护士按照医嘱执行治疗。
(3)护士每日进行床头交接班,了解患儿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生。
(4)医生定期查房,了解患儿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5)患儿出院前,医生、护士共同评估患儿病情,制定出院计划。
六、服务规范1. 医生(1)严格执行医疗法规,规范医疗行为。
(2)认真倾听患儿及家属的病情描述,详细询问病史,进行全面体格检查。
(3)根据病情,合理开具检查、治疗单,并告知患儿及家属。
(4)定期查房,了解患儿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2. 护士(1)严格执行护理操作规程,确保护理安全。
(2)关心、关爱患儿,尊重患儿及家属。
(3)认真执行医嘱,做好患儿病情观察和护理记录。
(4)协助医生进行诊疗工作,保证医疗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3. 其他工作人员(1)热情接待患儿及家属,提供咨询服务。
(2)保持医疗环境整洁、舒适,为患儿提供良好的就医氛围。
儿科安全管理制度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儿科安全管理,保障患儿及其家属的身心健康,提高儿科服务质量,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医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院儿科病区、门诊、急诊等科室,以及其他与儿科相关的部门。
三、组织机构1.成立儿科安全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实施、监督儿科安全管理制度,定期召开安全工作会议,协调解决儿科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2.设立儿科安全管理办公室,负责具体落实儿科安全管理领导小组的决策,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工作。
3.各科室设立安全管理员,负责本科室的安全管理工作。
四、安全管理制度1.人员管理(1)儿科医护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执业资格,严格遵守职业道德规范。
(2)医护人员应定期参加儿科安全管理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3)严格执行请假、出差、进修等手续,确保儿科工作正常运行。
2.药品管理(1)药品采购、储存、使用、报废等环节严格执行《医疗机构药品管理规定》。
(2)药品储存条件符合要求,定期检查药品质量。
(3)严格执行“五查十对”制度,确保药品使用安全。
3.医疗设备管理(1)医疗设备采购、安装、使用、维护、报废等环节严格执行《医疗机构医疗设备管理规定》。
(2)医疗设备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取得相应资质。
(3)定期对医疗设备进行检测、维修,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4.环境与设施管理(1)儿科病区、门诊、急诊等场所应保持整洁、舒适、安全。
(2)定期检查、维修、更换消防设施、应急照明、疏散指示等设备。
(3)严格执行传染病防治制度,预防交叉感染。
5.护理安全管理(1)严格执行护理操作规范,确保患儿护理安全。
(2)加强护理人员培训,提高护理技能和应急处理能力。
(3)严格执行查对制度,确保患儿用药、治疗、护理等环节安全。
6.感染防控管理(1)严格执行医院感染防控制度,加强感染监测、报告、处理。
(2)加强医护人员手卫生管理,提高感染防控意识。
(3)加强患儿及家属的健康教育,提高自我防护能力。
新生儿科各项管理制度
新生儿科各项管理制度新生儿科是医院中一个特殊且重要的科室,为了确保新生儿的安全、健康和良好的医疗护理服务,制定并严格执行各项管理制度至关重要。
以下是新生儿科常见的各项管理制度:一、新生儿入室管理制度1、新生儿入室前,护士需对其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体重、生命体征、外观有无畸形等,并详细记录。
2、新生儿入室时,需佩戴身份识别腕带,注明母亲姓名、新生儿性别、出生日期、体重等信息,确保身份准确无误。
3、入室后的新生儿应立即放置在预先准备好的暖箱或辐射保暖台上,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二、新生儿护理管理制度1、护理人员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接触新生儿前后均需洗手或进行手消毒。
2、每日为新生儿进行沐浴、脐部护理、口腔护理等,保持皮肤清洁,预防感染。
3、密切观察新生儿的生命体征、吃奶情况、大小便等,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三、新生儿喂养管理制度1、提倡母乳喂养,对于母亲不能哺乳或母乳不足的情况,应选择合适的配方奶。
2、喂奶时要注意喂奶的姿势和方法,防止呛奶和窒息。
3、严格记录新生儿的喂奶时间、奶量、吸吮情况等。
四、新生儿病房消毒隔离制度1、新生儿病房应保持清洁卫生,每日定时进行空气消毒和地面、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
2、患儿使用的奶瓶、奶嘴等物品应一人一用一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3、严格限制探视人员,探视人员进入病房前需更换隔离衣、鞋套,并进行手消毒。
五、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1、新生儿床旁应设置防护栏,防止新生儿坠床。
2、暖箱、辐射保暖台等设备应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使用安全。
3、加强对新生儿的身份识别管理,避免抱错或丢失。
六、新生儿医疗设备管理制度1、科室的医疗设备应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操作人员需经过专业培训,熟练掌握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3、对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包括使用时间、操作人员、设备状态等。
七、新生儿病历管理制度1、新生儿病历应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地记录患儿的诊疗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科管理制度
一、儿科主任医师职责
1、在科主任领导下,负责和指导全科医疗、教
学、科研、技术培训和理论提高工作。
2、每周查房2-3次,亲自参加并指导急、重、
疑难病例的抢救呼诊治,特殊疑难病的会诊和死亡病例的讨论,遇到重大或特殊疑难病,负责协调相关科室共同进行处理和解决。
3、指导本科主治医师和住院医师做好各项医疗
工作,有计划地开展基本功训练,检查下级医师的各种医疗文件。
4、担任临床教学和进修生医师,实习生的培训
工作,根据自己专业对本科主治医师、进修医生、住院医师和实习医师,定期举办专题讲座。
5、每周至少出专家门诊2-3次。
6、运用国内外先进的理论和经验,指导临床实
践,不断开展新技术及新业务,提高医疗质量,指导全科结合临床开展科学研究工作。
7、督促下级医师认真贯彻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
医疗操作规程,参加事故差错分析会,提出处理意见和改进措施。
8、在管理病房去期间,每日进行对出院病例进
行最后审查,并审签出院病历。
二、儿科副主任医师职责
临床主任(副主任)医师职责
1、在科主任领导下,指导全科医疗、教学、科研、
技术培训与理论提高工作。
2、每周查房1次,亲自参加危重病员的抢救处理
与疑难、死亡病案的讨论、会诊。
3、指导全科主治医师、住院医师做好各项医疗工
4、按规定时间参加门诊工作,随时解决疑难病症。
5、了解掌握学术动态和先进经验,定期或随时向
科内人员介绍,指导临床工作。
6、督促下级医生认真贯彻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医
疗技术操作规程。
副主任医师参照主任医师职责
执行。
三、儿科主治医师职责
1,在科主任和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指导下,负责本科一定范围的医疗、教学、科研、预防等工作。
2、按科室要求,每日带领住院医师、进修医生、实
习医师查房,具体帮助和指导住院医师、进修医
生、实习医师进行疾病的诊断、治疗特殊诊疗技
术操作。
2,掌握病区患者的病情变化,对新入院、疑难、危重、死亡患者和发生的医疗纠纷、事故、
或其他重要问题应及时处理,并向科主任请示报告。
4、经常检查本科的医疗护理质量,督促医师、护士认真贯彻各项规章制度和医疗护理操作常规,严防事故差错。
四、儿科住院医师职责
1.在科主任领导和主管医师、主办指导下,负责患者的日常治疗和处理。
2.贯彻落实临床住院医师岗位责任制和工作标准,建立起临床住院医师良好的工作网络。
3.按时完成检查诊断、查房、医疗文件的书写和治疗工作,及时查阅各种检验、放射报告,及时处理病情变化;经主管医师同意,做好病员出(转)院工作。
4.住院医师对所管病员应全面负责,对术后病员换药、巡视,积极抢救,向主管医师及时报告诊断、治疗上的困难以及病员病情的变化,请他科会诊时,应陪同诊视。
5.上级医师查房时,应做好查房前准备,并负责汇报患者新的病史、体症的变化汇报生命体症,新的实验室和X线等实验室检查资料。
6.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亲自操作或指导护士进行各种重要的检查和治疗,严防差错事故。
7.参加病房的临床病例讨论及会诊,参加门诊、出诊,负责完成病历讨论记录和会诊记录。
8.随时了解病员的思想、生活情况,征求病员对医疗护理工作的意见,做好病员的思想工作,档患者出现明显的病情变化或家属对患者的诊治不满意时,立刻向上级医师汇报。
9.参加所要求的值班任务,值班时需了解危重患
者的病情,及时发现病情的变化,并及时向上级医师汇报或做出相应的处理。
10.充分了解患者的医疗、护理记录和实验室检查结果,了解患者每日的病情和体征变化,详细填写化验单、会诊单等。
11. 参加学术交流和学术活动,学习、运用国内外的先进诊疗经验,开展外科、传染病新技术、新疗法的科学研究工作。
12.参加科室教学计划的执行,负责住院医师职责范围内的实习生、见习生的临床带教工作。
13.必须和患者的主管护师有良好的沟通,必须立刻应答护师有关患者事宜的传呼和电话。
14.积极参加继续教育,学习新技术,参与科研。
15.完成领导交办的临时性工作任务。
五、儿科科主任职责
1.在业务副院长的领导下,负责儿科的医疗、科研和行政管理工作,做好临床的行政管理、业务学习和思想教育工作,不断提高临床管理水平、工作质量和业务能力。
2.组织并督促科室人员完成本科室职责范围内的各项工作目标、指标和任务,确保医院政令的正确及时传达与执行,确保本科室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和有效管理。
3.贯彻落实临床科主任岗位责任制和工作标准,建立临床科室良好的工作网络。
4.根据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医院要求,组织制定和完善科室内部及与工作相关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各项工作执行流程,并监督执行。
5.制定本科室工作计划和学科发展计划并组织实施,及时向院领导提交工作总结。
诊断和治疗,参加危重病人的急诊抢救。
7.在医院整体的人才规划和科研计划的指导下,制订本科的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工作计划,组织实施,督促检查。
8.督促本科人员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严防并及时处理差错事故。
9.与相关行政部门一起参与本科室员工的面试工作,包括新员工的招聘和老员工的续聘。
10.协助制定本科室奖金分配方案,核算奖金分配中的工作量指标,并上报。
11.确定医师轮换、值班、会诊、出诊,参加门诊、会诊、出诊,决定科内病员的转科转院和组织临床病例讨论。
12.领导本科人员的业务训练和技术考核,提出升、调、奖、惩意见;组织并担任临床教学,开展高难度、典型手术病例评优活动。
13.在医院科研规划的指导下,制定本科室科研计划,组织全科人员学习,应用国内外医学先进经验,开展新技术、新疗法,进行科研工作,及时总结经验;制定本科室员工、进修生、实习生的培训计划。
14.定期组织本科室员工讨论现阶段工作状况,做好医院内部各科室与本科室有关的协调工作,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
15.建立和实施与医院质量改进计划一致的科室质量管理流程,包括报告和分析医疗缺陷,处理病人和家属抱怨及关注医疗安全等方面的事项。
16.在授权范围内代表医院与外界有关部门和机构的联系。
17.负责科室内部使用的资产预算的审批。
18.负责本科室各类档案资料、文件的审核工作。
19.与病案室一起制定病历抽查的筛选标准,并为这些病历安排恰当的同事间评估。
特别关注感染控制和意外事件方面的信息。
20.按规定及要求参加公司及医院组织的各类有关会议、活动,实施各类相涉于本科室工作的会议决议,承办医院各类会议授权或要求承办的事务
21.完成院领导指派的各项临时性工作任务。
1、在科主任的领导下,负责本科的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及行政管理工作。
3、领导本科人员,对病员进行医疗护理工作,完成医疗任务。
4、定时查房,共同研究解决危重疑难病例诊治上的问题。
5、组织全科人员学习。
运用国内外医学经验,开展新技术,新疗法,进行科研工作,及时总结经验。
6、督促本科人员,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严防并及时处理差错事故。
7、确定医生轮换、值班、会诊,出诊。
组织领导有关本科对挂钩医疗机构的技术指导工作,帮助基层人员提高医疗技术水平。
8、参加门诊、会诊、出诊、决定科内病员的转科转院和组织临床病例讨论。
9、领导本科人员的业务训练和技术考核,提出外、调、奖、惩意见。
妥善安排进修,实习人员的培训工作。
组织并担任临床教学。
副主任协助主任负责相应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