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子集》
传统文化三分钟演讲稿范文(精选10篇)
传统文化三分钟演讲稿范文(精选10篇)传统文化三分钟演讲稿1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大家好,我叫孙__,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传承国学经典,弘扬传统文化》。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国学像一阵春风吹进我们的校园,吹进我们的课堂,吹进我们的心灵,了解传统文化,提高自身修养,弘扬传统文化,美丽情满中华。
神州大地,国家传承千年,何为国学?那就是“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的历史长河中中经得起时间洗炼而深沉下来的能够在千百年还能给人以深刻启示,从中受益的精神财富,文化深沉。
《弟子规》教导我们人们生活的规范,教导学生为人处世的规范,“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句虽短,意深刻。
孔子关于学习和交友的态度更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三人行,必我有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第一句意为几个人走在一起,其中必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第二句告诉我们要勤奋努力学习,多向别人请教,第三句告诉我们要真诚对待朋友,这些话虽出自二千年的孔子之口,但至理名言,意义深刻,正所谓:“海纳百川容乃大”,我们若想具有高山的雄伟和大海的渊博,就必须从平凡的人身上汲取点滴。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国学里有太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生智慧,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我庆幸洪小的浓浓书香浸润了我,让我深刻感到浓浓传统文化的熏陶,我明白学习国学经典,就是要以史为鉴,以古为镜,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实现人生梦,实现中国梦!诗韵上周和我一起准备了一篇稿子,说是学校要举行国学经典的演讲比赛。
谢谢大家!传统文化三分钟演讲稿2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们的祖国——中国,有着悠久的5000年历史。
在这5000年中,一些伟大的政治人物,爱国人物,思想家,将领让祖国的历史变得丰富多彩。
有博学广才的孔子、老子、管仲、孟子、苏秦等文人;也有卫青、霍去病、韩信这样能征善战、勇猛的武将;还有汉文、景、武帝,唐太宗、勾践等英明的皇帝;更有吴起、姜维、诸葛亮这样足智多谋的,会为自己的君主效力的谋士;而像屈原、文天祥、邓世昌、于谦这种爱国人士也有不少。
中华古诗文读本目录(子集—亥集)
《中华古诗文读本·子集》目录1.《论语》六章三军可夺帅也温故而知新君子成人之美志于道德不孤子在川上曰2.《老子》二章名与身孰亲民不畏威3.《孟子》二则鱼,我所欲也孔子登东山而小鲁4.《庄子》一则天地有大美而不言5.《礼记》一则虽有嘉肴6.《吕氏春秋》一则天下轻于身7.《傅子》一则古之仁人8.吴均《与朱元思书》9.柳宗元《黔之驴》10.苏轼《记承天寺夜游》11.张岱《湖心亭看雪》12.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13.《诗经》一首《木瓜》14.汉乐府一首《长歌行》15.左思《咏史》其五16.陶渊明《移居》其二17.《子夜四时歌·春歌》18.孟浩然《春晓》19.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20.李白《静夜思》21.杜甫《望岳》22.杜牧《江南春绝句》23.范仲淹《苏幕遮·怀旧》24.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25.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26.李清照《夏日绝句》27.朱熹《观书有感》28.马致远《天净沙·秋思》29.于谦《石灰吟》30.钱鹤滩《明日歌》《中华古诗文读本·丑集》目录1.《论语》四章君子食无求饱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德之不修吾尝终日不食2.《老子》二章上善若水持而盈之3.《孟子》一则天时不如地利4.《庄子》一则孔子见老聃归5.《尉缭子》一则苍苍之天6.《易传》一则憧憧往来7.贾谊《论积贮疏》8.刘安《淮南子》一则9.司马迁《史记》一则10.范晔《后汉书》一则11.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12.陈子昂《与东方友史虬修竹篇书》13.柳宗元《至小庄西小石潭记》14.司马光《训俭示康》15.《诗经》一首《汉广》16.汉古诗一首涉江采芙蓉17.曹操《观沧海》18.曹植《七步诗》19.鲍照《拟行路难》20.孟浩然《过故人庄》21.王昌龄《出塞》22.杜甫《春夜喜雨》23.温庭筠《梦江南》24.李煜《虞美人》25.辛弃疾《青玉案·元夕》26.叶绍翁《游园不值》27.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28.王冕《墨梅》29.顾炎武《精卫》30.秋瑾《满江红》(小住京华)《中华古诗文读本·寅集》目录1.《论语》八章学而时习之学而不思则罔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三人行后生可畏以德报怨君子有九思2.《老子》三章知人者智大成若缺信言不美3.《孟子》三则得道者多助居天下之广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4.《庄子》一则北冥有鱼5.《孙子》一则凡用兵之法6.《荀子》一则君子曰学不可以已7.《战国策》一则邹忌修八尺有余8.陶渊明《桃花源记》9.韩愈《世有伯乐》10.刘禹锡《陋室铭》11.范仲淹《岳阳楼记》12.欧阳修《卖油翁》13.周敦颐《爱莲说》14.刘基《卖柑者言》15.《诗经》一首《芣苢》16.屈原《国殇》17.汉乐府一首《江南》18.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19.李白《将进酒》20.杜甫《春望》21.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22.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23.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24.文天祥《过零丁洋》25.杨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中华古诗文读本·卯集》目录1.《论语》五章吾日三省吾身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贤哉,回也饭疏食博学而笃志2.《老子》二章曲则全为无为3.《孟子》三则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广土众民钧是人也4.《庄子》三则劳神明为一而不知其同也南海之帝为倏庄子钓于濮水5.《黄帝四经》一则法度者,正之至也6.《礼记》一则大学之道,在明明德7.《列子》一则伯牙善鼓琴8.《韩非子》一则所谓方者,内外相应也9.吕不韦《吕氏春秋》一则10.韩愈《师说》11.周敦颐《太极图说》12.袁宏道《满井游记》13.李渔《梧桐》14.汉古诗一首行行重行行15.左思《咏史》其二16.崔颢《黄鹤楼》17.王维《山居秋暝》18.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19.杜牧《山行》20.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21.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22.欧阳修《踏莎行》(侯馆梅残)23.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24.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25.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中华古诗文读本·辰集》目录1.《论语》三章质胜文则野君子坦荡荡仲弓问仁2.《老子》二章天长地久有物混成3.《管子》一则先生施教4.《墨子》一则古者王公大人5.《孟子》二则今夫弈之为数君子有三乐6.《庄子》一则秋水时至7.《国语》一则叔向见韩宣子8.《礼记》一则诚者,天之道也9.司马迁《报任少卿书》节选10.崔瑗《座右铭》11.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一则致知在格物12.袁枚《黄生借书说》13.《诗经》一首《静女》14.屈原《橘颂》15.曹操《龟虽寿》16.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少无适俗韵17.王翰《凉州词》其一葡萄美酒夜光杯18.王维《鸟鸣涧》19.张继《枫桥夜泊》20.孟郊《游子吟》21.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22.李璟《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23.晁补之《盐角儿·亳社观梅》24.杨万里《小池》25.陆游《卜算子·咏梅》26.萨都剌《念奴娇·登石头城》27.纳兰性德《金缕曲·赠梁汾》《中华古诗文读本·巳集》目录1.《论语》四章子夏问孝士不可以不弘毅子绝四子贡问为仁2.《老子》二章上士闻道,勤而行之知不知,尚矣3.《孟子》二则仁,人心也民为贵,社稷次之4.《庄子》一则庖丁为文惠君解牛5.《国语》一则邵公谏厉王弭谤6.《礼记》一则大哉,圣人之道凡学之道,严师为难7.《列子》一则太行王屋二山8.李斯《谏逐客书》节选9.《孔丛子》一则子夏读《书》既毕10.王符《潜夫论》一则凡山陵之高11.曹丕《典论·论文》节选12.阮籍《达庄论》节选13.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14.柳宗元《捕蛇者说》15.《诗经》一首《关雎》16.刘桢《赠从弟》其二亭亭山上松17.贺知章《咏柳》18.杜甫《登高》19.李贺《雁门太守行》20.王安石《泊船瓜州》21.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22.岳飞《满江红·写怀》23.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24.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浩荡离愁白日斜《中华古诗文读本·午集》目录1.《论语》五章见贤思齐焉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知者乐水默而识之君子道者三2.《老子》一章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3.《孟子》三则老吾老桀纣之失天下也仲尼亟称于水4.《礼记》二则孔子过泰山侧天命之谓性5.诸葛亮《诫子书》6.曹植《洛神赋》节选7.王羲之《兰亭集序》8.郦道元《水经注·江水》节选9.魏征《谏太宗十思疏》10.王维《山中与裴秀才迪书》11.欧阳修《醉翁亭记》12.《诗经》一首《伯兮》13.屈原《少司命》14.《西洲曲》忆梅下西洲15.张九龄《望月怀远》16.王湾《次北固山下》17.高适《别董大》其一18.白居易《忆江南》19.柳宗元《江雪》20.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21.宋祁《玉楼春》东城渐觉风光好22.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23.周邦彦《苏幕遮》燎沈香24.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25.萨都刺《满江红·金陵怀古》《中华古诗文读本·未集》目录1.《论语》三章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叶公问孔子于子路颜渊喟然叹曰2.《老子》二章道常无名天下之至柔3.《孟子》二则无恻隐之心,非人也一乡之善士4.《庄子》一则天道运而无所积5.《荀子》一则心也者,道之工宰也6.《左传》一则郑人游于乡校7.《吕氏春秋》一则昔先圣王之治天下也8.《礼记》一则仲尼祖述尧舜9.诸葛亮《前出师表》10.张载《西铭》11.程颐《明道先生墓表》12.王阳明《大学问》一则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13.《诗经》一首《伐檀》14.汉古诗一首迢迢牵牛星15.曹植《野田黄雀行》16.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17.韦应物《滁州西涧》18.白居易《钱塘湖春行》19.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20.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21.周邦彦《兰陵王》柳阴直22.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23.元好问《水调歌头·与李长源游龙门》24.丘处机《无俗念·灵虚宫梨花词》《中华古诗文读本·申集》目录1.《论语》二章莫我知也夫益者三乐2.《老子》二章大道汜兮知者不言3.《孟子》一则浩生不害问曰4.《庄子》二则惠子相梁宋人有曹商者5.《荀子》一则见善,修然6.扬雄《法言》一则圣人耳不顺乎非7.王符《潜夫论》一则国以贤兴8.李密《陈情表》9.颜之推《颜氏家训》二则自古明王圣帝夫明六经之指10.王安石《读孟尝君传》11.苏轼《前赤壁赋》12.黄宗羲《明夷待访录》一则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13.陶渊明《杂诗》其一人生无根蒂14.骆宾王《于易水送人》15.杨炯《从军行》16.贺知章《回乡偶书》其一17.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18.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19.刘禹锡《乌衣巷》20.杜牧《泊秦淮》21.李煜《相见欢》其二无言独上西楼22.黄庭坚《登快阁》23.陆游《病起书怀》《中华古诗文读本·酉集》目录1.《论语》三章恭而无礼则劳知者不惑君子和而不同2.《老子》二章为学日益勇于敢则杀3.《孟子》二则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穷不失义4.《礼记》一则大学之法5.韩婴《韩诗外传》一则孔子观于周庙6.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序》7.刘勰《文心雕龙·情采》节选圣贤书辞8.欧阳修《祭石曼卿文》9.苏洵《六国论》10.归有光《吴山图记》11.魏源《默觚》一则用智如水12.北朝民歌《木兰诗》13.北朝民歌《敕勒歌》14.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15.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其一寒雨连江夜入吴16.李白《蜀道难》17.杜甫《石壕吏》18.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19.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20.陈亮《水调歌头·送章德茂大卿使虏》21.徐灿《踏莎行》芳草才芽22.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23.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一二五24.康有为《出都留别诸公》《中华古诗文读本·戌集》目录1.《论语》三章各言尔志笃信好学子张问行2.《老子》二章道可道,非常道道生一,一生二3.《孟子》二则万章问友有为者辟若掘井4.《庄子》一则圣人不死,大盗不止5.《礼记》一则大同6.宋玉《对楚王问》7.张衡《归田赋》8.杜牧《阿房宫赋》9.曾巩《墨池记》10.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节选11.陆九渊语录一则四方上下曰宇12.顾炎武《与友人论学书》节选13.曾国藩《致澄弟温弟沅弟季弟》节选14.《诗经》一首《七月》15.阮籍《咏怀》其五十三壮士何慷慨16.王维《送元二使安西》17.王之涣《凉州词》其一黄河远上白云间18.杜甫《兵车行》19.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其一天街小雨润如酥20.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21.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22.汤显祖《牡丹亭·惊梦》节选《中华古诗文读本·亥集》目录1.《论语》一章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2.《孟子》一则夫子加齐之卿相3.《易传》一则一阴一阳之谓道4.《庄子》一则芴漠无形5.《公孙龙子》一则白马非马6.郭象《庄子序》7.陶渊明《五柳先生传》8.宋濂《送东阳马生序》节选9.戴震《答郑丈用牧书》节选10.梁启超《少年中国说》节选11.王国维《人间词话》一则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12.《诗经》一首《蒹葭》13.屈原《离骚》节选朝发轫于苍梧兮14.张若虚《春江花月夜》15.杜甫《蜀相》16.白居易《琵琶行》17.张志和《渔父歌》其一西塞山前白鹭飞18.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19.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20. 文天祥《正气歌》没来由犯王法21. 关汉卿《窦娥冤》节选22. 谭嗣同《狱中题壁》。
中国的古代典籍
北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泥活字制作过程
清代李瑶用泥活字印刷的书籍
明代木活字本《毛诗》
简册
卷轴式书籍
印度的贝叶经
册叶式书籍——龙鳞装
册叶式书籍—— 经折装
册叶式书籍——旋风装
册叶式书籍——蝴蝶装
册叶式书籍—— 包背装
册叶式书籍—— 线装
第三节 文化知识与古籍阅读
中国的古代典籍绝大部分是用古代的书面 语文言文书写的,文言文在现代社会中已 不通行,它和现代汉语有许多差别,因此, 阅读古籍必须学习文言。然而,除了一般 的文言知识外,要提高古籍阅读的能力, 还必须掌握选择古籍、阅读古籍和使用工 具书等方面的文化知识。
十二生肖与十二地支对应
地理
古籍中常见一些地理的名称,如郡、县、府、州、 省、军、路、道等,它们或出现于不同时代,或 在不同时代有不同含义。 “省”原是中央官署的名称,元朝由中央的中书 省向地方派出机构,称“行中书省”。到了明清, 省逐渐演变成地方的行政机构。 古代的州在不同时期有不同含义,古史传说大禹 治水分天下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 雍九州,是指的地域方位。汉代的州是监察区, 全国分十三州。到唐代,州成了行政区,但范围 大大缩小,全国有三百多州。明清时代,大多数 州改称府,只有少数行政区仍称州。
一、选择古籍的文化知识
中国的古籍数量浩瀚,传承年代久远,其 中由于种种原因,会发生脱衍、错简、讹 文等各种错误,甚至有故意作伪的。因此, 古籍学习者必须知道古籍应先进行校勘整 理,然后才能阅读。古籍整理是一门专门 的学问,要求整理者应熟悉历史,并掌握 版本学、目录学、训诂学等专门知识。古 籍整理的基本方法,一是“底本互勘”, 即取该书的不同版本互相对比校雠;二是 “群籍钩稽”,即取该书以外书籍的相关 内容与该书比较校雠。古籍通过校雠,可 以找出谬误,求得古书之真。此外,对发 现、搜辑已缺失的佚书也有相当的作用。Fra bibliotek
中学国学经典诵读篇目(5篇)
中学国学经典诵读篇目(5篇) 中学国学经典诵读篇目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诵读、背诵中华经典《古诗词》,初步理解诗词大意,感受祖国语言的魅力,拓展学生的知识层面,汲取知识营养,打下扎实的文字功底,提高学习能力,为终生发展奠定基础。
2、通过诵读,使学生阅读经典,亲近书籍,享受阅读的乐趣,美化学生心灵,开发学生心智,在诵读中提升境界。
3、通过诵读,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培育民族自豪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
使学生道德、文化、智能等方面的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激发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采用自读、导读等方法诵读古诗词。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教学进度第1——10周《石灰吟》《墨梅》《乡村四月》第11——14周《书湖阴先生壁》《晚春》《大林寺桃花》第15周《菊花》《赋菊》《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第16周《逢入京使》《赠花卿》《村晚》第17——18周《竹枝词》《咏月》《冬夜读书示子律》第19周《观书有感》《回乡偶书》《秋夕》第20周期末复习展示中学国学经典诵读篇目篇二重坊中学国学经典诵读计划一、指导思想通过开展国学经典诵读工程,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使学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传承中华文明,发扬中华文明,提高文化底蕴。
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道德素质,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重点目标1、抓好诵读活动的经常化、、正常化、、规范化、课程化、校本化研究工作,全体师生都要参与诵读活动,经常、深入、有效地开展诵读活动,不断改革诵读活动的形式、成果的展示及诵读的评价。
2、诵读的应用特别是与课堂教学的结合上进行研究与探索,大胆的创新。
三、诵读内容《弟子规》,每次背会12个字。
四、诵读方法1、人人是老师,处处是教室。
只要有热情,能读拼音,就能成为一个诵读老师。
2、鼓励全班齐念、分组念、个别念、接龙念、默念……,想方法多听多念。
并非完全不要理解,了解内容大概即可。
[中华经典诵读推荐篇目]中华经典诵读篇目
[中华经典诵读推荐篇目]中华经典诵读篇目中华经典诵读篇目篇(1):中华经典诗歌朗诵篇目诗歌现代汉语释为一种抒情言志的文学体裁,大家知道有哪些诗歌呢《再别康桥》作者:徐志摩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那树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只要彼此爱过一次》——汪国真如果不曾相逢也许心绪永远不会沉重如果真的失之交臂恐怕一生也不得轻松一个眼神便足以让心海掠过飓风在贫瘠的土地上更深地懂得风景一次远行便足以憔悴了一颗羸弱的心每望一眼秋水微澜便恨不得泪水盈盈死怎能不从容不迫爱又怎能无动于衷只要彼此爱过一次就是无憾的人生《茶的情诗》美·张错如果我是开水你是茶叶那么你的香郁必须依赖我的无味让你的干枯,柔柔的在我里面展开、舒散让我的浸润舒展你的容颜我必须热,甚至沸腾彼此才能相溶我们必须隐藏在水里相觑相缠一盏茶工夫我俩才决定成一种颜色无论你怎样浮沉把持不定你终将缓缓地(噢,轻轻的)落下,攒聚在我最深处那时候,你最苦的一滴泪将是我最甘美的一口茶《假如我今生无缘遇到你》泰戈尔假如我今生无缘遇到你,就让我永远感到恨不相逢——让我念念不忘,让我在醒时梦中都怀带着这悲哀的苦痛。
当我的日子在世界的闹市中度过,我的双手捧着每日的赢利的时候,让我永远觉得我是一无所获——让我念念不忘,让我在醒时梦中都怀带着这悲哀的苦痛。
当我坐在路边,疲乏喘息,当我在尘土中铺设卧具,让我永远记着前面还有悠悠的长路——让我念念不忘,让我在醒时梦中都怀带着这悲哀的苦痛。
当我的屋子装饰好了,箫笛吹起,欢笑声喧的时候,让我永远觉得我还没有请你光临——让我念念不忘,让我在醒时梦中都怀带着这悲哀的苦痛。
中国传统经典名篇
中国传统经典名篇篇一:中华经典诗文诵读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仪程一、活动思想:中华古诗文是我国文学宝库的瑰宝,源远流长,内容广泛,思想深邃,语言精辟。
理想的教育应该重视让学生与书本为友,与大师对话,在人类优秀文化遗产中净化自己的灵魂,升华自己的人格。
中华古诗文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内容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在小学生中开展诵读活动,有利于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培育民族自豪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有利于加强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二、活动目标通过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使学生从阅读经典中感受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汲取民族精神的丰富营养,培育学生的爱国情操、崇高志向、自强人格、诚信品质,为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三、中华经典诵读内容《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大学》、《论语》、《老子》、《百家姓》、《诗经》、《中庸》、《孟子》、《古文观止》、古诗文、经典神华故事和寓言故事等。
完整性原则:忠实原著全文,不断章摘句。
差异性原则:承认学生个体间记忆思维等的差异性,并合理对待。
自主性原则:允许学生在规定阶段完成规定内容外,诵读更多的经典,并给予积极评价。
鼓励性原则:以鼓励为主,引导学生热爱诵读经典。
知性合一原则:文以载道,读经典与良好品行的养成结合,读圣贤书,养君子德。
全体性原则:让每一个孩子都享受经典教育。
五、中华经典诵读教育活动的实施1、活动责任人:五年级各班语文教师2、活动时间及方式:(1)营造班级经典文化(转载自第一网,请保留此标记。
)氛围:本期第一期板报各班以“中华传统经典诵读”为专题布置。
(2)各班充分利用每周星期二、星期四下午写字课15分钟,积极组织开展诵读活动,做到日有所诵。
(3)充分发挥品德,班会课的课堂渗透作用,做到知行合一。
(4)各班语文教师先在本班学生中进行初赛,由学生评委、老师评委共同选出优秀者,再在年级中复赛评出优胜者。
(5)年级复赛时间:12月五年级语文组徐丽萍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总结中华古诗文是我国文学宝库的瑰宝,源远流长,内容广泛,思想深邃,语言精辟。
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 《子集》
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子集》1《论语》六章一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二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三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四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五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六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2《老子》二章一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二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
夫唯不厌,是以不厌。
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
故去彼取此。
一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二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
观水有术,必观其澜。
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
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
”4《庄子》一则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
是故至人无为,大圣不作,观于天地之谓也。
5《礼记》一则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6《吕氏春秋》一则吕不韦天下轻于身,而士以身为人。
以身为人者如此其重也,而人不知以奚道相得。
贤主必自知士,故士尽力竭智,直言交争,而不辞其患。
豫让公孙弘,是矣。
当是时也,智伯孟尝君知之矣。
世之人主,得地百里则喜,四境皆贺;得士则不喜,不知相贺,不通乎轻重也。
汤武千乘也,而士皆归之;桀纣天子也,而士皆去之。
孔墨布衣之士也,万乘之主千乘之君不能与之争士也。
自此观之,尊贵富大不足以来士矣,必自知之然后可。
傅玄古之仁人,推所好以训天下,而民莫不尚德;推所恶以诫天下,而民莫不知耻。
小学《经典诵读》校本教材
三年级校本教材【教师寄语】中华古诗文是我国文学宝库的瑰宝,她源远流长,内容广泛,思想深邃,语言精辟,一首首诗作,就像一面面镜子,反映社会生活,映照人们的心灵,启迪人们的心智。
诵读大量的古典诗文,可以使我们既获得丰富的文学知识,又受到良好的思想教育;既启迪思维、培养灵感,又能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既孕育创新精神,又增强审美情趣。
【古诗文篇】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注解】江枫:寒山寺旁边的“江村桥”和“枫桥”的名称。
姑苏:苏州的别称。
【译文】月亮落下去了,乌鸦不时地啼叫,茫茫夜色中似乎弥漫着满天的霜华,面对岩上隐约的枫树和江中闪烁的渔火,愁绪使我难以入眠。
夜半时分,苏州城外的寒山寺凄冷的钟声,悠悠然飘荡到了客船。
【赏析】《枫桥夜泊》描写了一个秋天的夜晚,诗人泊船苏州城外的枫桥。
江南水乡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着这位怀着旅愁的游子,使他领略到一种情味隽永的诗意美,写下了这首意境深远的小诗。
表达了诗人旅途中孤寂忧愁的思想感情。
为什么诗人一夜未眠呢?首句写了“月落、乌啼、霜满天”这三种有密切关联的景象。
上弦月升起得早,到“月落”时大约天将晓,树上的栖鸟也在黎明时分发出啼鸣,秋天夜晚的“霜”透着浸肌砭骨的寒意,从四面八方围向诗人夜泊的小船,使他感到身外茫茫夜空中正弥漫着满天霜华。
第二句写诗人一夜伴着“江枫”和“渔火”未眠的情景。
小结:前两句写了六种景象,“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及泊船上的一夜未眠的客人。
后两句只写了姑苏城外寒山寺,钟声传到船上的情景。
前两句是诗人看到的,后两句是诗人听到的,在静夜中忽然听到远处传来悠远的钟声,一夜未眠的诗人有何感受呢?游子面对霜夜江枫渔火,萦绕起缕缕轻愁。
这“夜半钟声”不但衬托出了夜的静谧,而且揭示了夜的深沉,而诗人卧听钟声时的种种难以言传的感受,也就尽在不言中了。
这首诗采用倒叙的写法,先写拂晓时景物,然后追忆昨夜的景色及夜半钟声,全诗有声有色,有情有景,情景交融。
《中华经典古籍库》第一期书目293
书名 家世旧闻(与西溪丛语合) 鸡肋编 侯鲭录 挥犀(与侯鲭录、续墨客挥犀 续墨客挥犀(与侯鲭录、墨客 封氏闻见记校注 墨庄漫录 过庭录(与墨庄漫录、可书合 可书(与墨庄漫录、封氏闻见 鐵圍山叢談 四朝聞見錄 容斋随笔 春明退朝录 东斋记事(与春明退朝录合) 涑水记闻 游宦纪闻 旧闻证误(与游宦纪闻合) 北梦琐言 唐语林校证 东坡志林 默记 燕翼诒谋录(与默记合) 东轩笔录 青箱杂记 鹤林玉露 泊宅编 建炎以来朝野杂记 云麓漫钞 师友谈记 曲洧旧闻(与师友谈记、西塘 西塘集耆旧续闻(与师友谈记 南部新书 双槐岁钞 菽园杂记 典故纪闻 玉堂丛语 三垣笔记 广志绎 今言 戒庵老人漫笔 归潜志 治世余闻 继世纪闻(与治世余闻、松窗 松窗梦语(与治世余闻、继世 在园杂志 蕉廊脞录 分甘馀话 啸亭杂录
字数(千) 140 189 272 699 234 0 260 227 306 880 486 93 273 52 107 205 156 560 885 527 779 819 426 517 148 305 1023 523 1570 486 681 349 684 2034 431 188 123 (与渑水燕谈录合) 134 140 89 140 (与隋唐嘉话合) 112 (与明皇杂录合) 119 108 132
丛书名 唐宋史料笔记丛刊 唐宋史料笔记丛刊 唐宋史料笔记丛刊 唐宋史料笔记丛刊 唐宋史料笔记丛刊 唐宋史料笔记丛刊 唐宋史料笔记丛刊 唐宋史料笔记丛刊 唐宋史料笔记丛刊 唐宋史料笔记丛刊 唐宋史料笔记丛刊 唐宋史料笔记丛刊 唐宋史料笔记丛刊 唐宋史料笔记丛刊 唐宋史料笔记丛刊 唐宋史料笔记丛刊 唐宋史料笔记丛刊 唐宋史料笔记丛刊 唐宋史料笔记丛刊 唐宋史料笔记丛刊 唐宋史料笔记丛刊 唐宋史料笔记丛刊 唐宋史料笔记丛刊 唐宋史料笔记丛刊 唐宋史料笔记丛刊 唐宋史料笔记丛刊 唐宋史料笔记丛刊 唐宋史料笔记丛刊 唐宋史料笔记丛刊 唐宋史料笔记丛刊 唐宋史料笔记丛刊 唐宋史料笔记丛刊 元明史料笔记丛刊 元明史料笔记丛刊 元明史料笔记丛刊 元明史料笔记丛刊 元明史料笔记丛刊 元明史料笔记丛刊 元明史料笔记丛刊 元明史料笔记丛刊 元明史料笔记丛刊 元明史料笔记丛刊 元明史料笔记丛刊 元明史料笔记丛刊 清代史料笔记丛刊 清代史料笔记丛刊 清代史料笔记丛刊 清代史料笔记丛刊
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总结集合15篇
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总结集合15篇总结是事后对某一阶段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它能够给人努力工作的动力,不如静下心来好好写写总结吧。
总结一般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总结,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总结1本学期我校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同时也相继成立了国学经典诵读社团。
其目的是不仅让孩子记住一些名篇佳作,更重要的是寻根,寻民族精神的根,寻现代文明之根,寻学校育人思想之根。
在熟读国学经典过程中弘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加厚孩子的人文底蕴。
我们学校把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及社团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爱国主义教育、道德教育、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积极地开展。
我们转变观念,让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回归教育本质,作为提高学生道德情操、文明习惯的重要工程,做了一些具体的如下工作:一、树立统一诵读目标学校成立了国学诵读活动工作小组,并制定相应的措施:保证每一个语文教师积极参与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引领学生开展诵读活动;保证每一个班有专用的国学诵读时间;保证保证每一个学生有诵读读本;保证每学期开展一至二次国学经典诵读展示活动。
学校对各班级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给予督促、评估,并列入学期考核。
二、将课程渗透孩子心中为了让经典真正植入孩子们的生命,成为影响孩子一生的文化血脉,我校把经典文化作为学校建设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主要通过社团进行文化浸润。
在社团中,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心理教育,通过德育课程、班级个性化评价等途径,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健康、和谐的成长氛围,实现学生、教师、学校的和谐发展。
本学期,我们将国学经典诵读引进课堂形成社团,引入学生学习生活。
一至六年级开设专门的国学经典诵读课,结合我们过去编写的校本经典古诗诵读读本开展活动。
三、将课程融入教师教学中国学诵读不是孤立存在,而是与语文教学同步,与学生生活联系。
语文学科主要通过课前三分钟的经典诵读、课堂教学的适时链接、课外阅读的有效拓展,营建孩子们与经典对话的环境,随时随处感受经典的魅力。
中华古诗文读本子集(含对照译文)
中华古诗文读本子集1、论语六章一、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译文】孔子说:“一个军队的主帅可能被夺去,但一个普通人的志向不可能被夺去。
”二、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孔子说:“温习旧知识从而得知新的理解与体会,凭借这一点就可以成为老师了。
“三、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译文】君子通常成全他人的好事,而不助长别人的恶行,而小人却与之完全相反。
四、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译文】志向在于道(立志要高远),根据在于德(从道德起步),凭籍在于仁(有爱心),活动在于六艺(有渊博的知识学问:礼、乐、射、御、书、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做人。
五、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译文】孔子说:“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立的,一定会有思想一致的人与他相处。
六、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译文】孔子在河边说道:“奔流而去的河水是这样匆忙啊!白天黑夜地不停流。
”2、老子二章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
夫唯不厌,是以不厌。
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
故去彼取此。
【译文】声名和生命相比哪一样更为亲切?生命和货利比起来哪一样更为贵重?获取和丢失相比,哪一个更有害?过分的爱名利就必定要付出更多的代价;过于积敛财富,必定会遭致更为惨重的损失。
所以说,懂得满足,就不会受到屈辱;懂得适可而止,就不会遇见危险;这样才可以保持住长久的平安。
当人民不畏惧统治者的威压时,那么,可怕的祸乱就要到来了。
不要逼迫人民不得安居,不要阻塞人民谋生的道路。
只有不压迫人民,人民才不厌恶统治者。
因此,有道的圣人不但有自知之明,而且也不自我表现;有自爱之心也不自显高贵。
所以要舍弃后者(自见、自贵)而保持前者(自知、自爱)。
3、孟子二则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中华古诗文读本辰集(含对照译文)
中华古诗文读本辰集1、论语三章一、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译文】孔子说:“质朴多于文采,就像个乡下人,流于粗俗:文采多于质朴,就流于虚伪、浮夸。
只有质朴和文采配合恰当,才是个君子。
”二、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译文】孔子说:“君子心胸宽广,小人经常忧愁。
”三、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译文】仲弓问怎样做才是仁。
孔子说:“出门办事如同去接待贵宾,使唤百姓如同去进行重大的祭祀,(都要认真严肃。
)自己不愿意要的,不要强加于别人;做到在诸侯的朝廷上没人怨恨(自己);在卿大夫的封地里也没人怨恨(自己)。
”仲弓说:“我虽然笨,也要照您的话去做。
”2、老子二章一、天长地久。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久存在,是因为它们不为了自己的生存而自然地运行着,所以能够长久生存。
因此,有道的圣人遇事谦退无争,反而能在众人之中领先;将自己置于度外,反而能保全自身生存。
这不正是因为他无私吗?所以能成就他的自身。
二、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為之,名曰大。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译文】有一个东西混然而成,在天地形成以前就已经存在。
听不到它的声音也看不见它的形体,寂静而空虚,不依靠任何外力而独立长存永不停息,循环运行而永不衰竭,可以作为万物的根本。
我不知道它的名字,所以勉强把它叫做“道”,再勉强给它起个名字叫做“大”。
它广大无边而运行不息,运行不息而伸展遥远,伸展遥远而又返回本原。
所以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
宇宙间有四大,而人居其中之一。
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道”,而道纯任自然。
国学经典著作
国学经典著作篇一:国学经典全集及解释国学经典全集及解释(280部)更新日期:2015-07-14 汉语字典国学经典文论诗词 - 诗词国学经典全集及解释(280部)为你推荐的诗词:毛泽东诗词 | 现代诗 | 诗句欣赏对于我国的国学经典,或许你会因为他们太过高深渊博而不敢触及,单单看作品的名字并不能够使我们了解到作品说的到底是什么。
为了拉近你与国学经典的距离,此文收罗了280部国学经典著作,并且用一句话解释了国学经典的内容,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经部十三经(13种)001.——领袖群经,神龙见首002.——尧舜禹汤,昭如日月003.——所谓天籁,在此一方004.——天地四时,百官居位 005.——尊卑有序,亲疏有别006.——六艺之教,中庸之道 007.——跌宕不群,纵横自得008.——三科九旨,一统大同009.——鲁鱼亥豕,是非难辨 010.——百善之首,立国之基011.——聚类释名,经纬百科 012.——半部治天下,布衣成圣贤013.——民贵君轻,王道荡荡其他(7种) 014.汉韩婴——诗在言外,意在诗外 015.汉伏胜——劫后馀生,似伪似真 016.汉董仲舒——天人感应,儒术独尊017.汉戴德——礼外别传,今文嫡派018.汉班固——古今论战,继往开来019.宋朱熹集注——一朝编定,千载不移020.清皮锡瑞——六经致用,孔教救国史部二十六史(26种)021.汉司马迁——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022.汉班固——断代为限,一朝国史023.南朝宋范晔——简而且周,疏而不漏024.晋陈寿——分述三国史,合为一部书 025.唐房玄龄等——竞为绮艳,不求笃实 026.南朝梁沈约——煌煌三十志,几占一半书 027.南朝梁萧子显——事常伪造,辞尚溢美028.唐姚思廉——一洗六朝芜冗之习029.唐姚思廉——短命王朝短章书 030.北齐魏收——魏收作色,秽史扬名 031.唐李百药——廿载六帝,墙内相阋 032.唐令狐德棻——旁征简牍,意在摭实 033.唐魏征等——不为亲者隐,不为尊者讳 034.唐李延寿——杏花春雨江南 035.唐李延寿——骏马秋风塞北 036.后晋刘昫等——志与表,不如新 037.宋欧阳修、宋祁等——纪与传,不如旧038.宋薛居正等——五代分叙,十国合述039.宋欧阳修——五代合叙,十国分述040.元脱脱等——史如其朝,尾大不掉041.元脱脱等——怎一个“乱”字了得042.元脱脱等——乱中取次,差强人意043.明宋濂等——其速无比,其陋无敌044.清张廷玉等——一波三折,百年乃成045.民国柯劭忞——一人之力,千钧之功046.民国赵尔巽等——草书之笔,急就之章别杂史(24种) 047.——收之圣人,失之圣人 048.——风云一代,春秋八国049.西汉刘向集录——纵横四方,睥睨天地050.汉刘向——女子无才便是德 051.东汉赵晔——不类信史,反类小说 052.后汉袁康——吴言越语,君问臣答 053.三国魏刘邵——知人善任,书中伯乐 054.晋常璩——巴蜀春秋,美不胜收 055.——山中奇谭,海外奇观 056.北魏郦道元注——别开生面,妙不可言 057.后魏杨衒之——梵乐已远,佛香犹闻 058.唐玄奘——遐方异俗,绝壤殊风059.唐颜师古——隋炀一世,烟花一现060.唐吴兢——君贤臣忠,长治久安061.宋司马光——鉴于往事,资于治道062.清毕沅编著——宋元易鼎,蒙汉交锋063.宋陶岳——道听途说,亦足补史064.唐樊绰——滇水之边,云天之南065.唐陆广微——大唐江南,全景苏州066.唐李林甫等——建官之制,为政之方067.唐杜佑——典章制度之通史,经国治世之良模 068.唐刘知几——为史者宜置于座右 069.宋岳珂——说朝说野,公是公非070.清章学诚——六经皆史,学兼性情野史(14种)071.——思接千里,神驰八极 072.明张大龄——兴废始末,焕焉在目 073.五代王定保——登科落榜,得意失意 074.五代王仁裕——闲话宫中事,有裨后世闻 075.宋张齐贤——末世衰民,旧都遗老 076.宋佚名——内忧外患,两宋交迫 077.宋李纲——开封之战,靖康之耻 078.宋赵珙——草原之鹰,天骄之国 079.清王国维校注——弯弓大漠,立马中原080.元佚名——黄金家族黄金册081.明卜大同辑——空言空语,纸上谈兵082.明沈德符——虽云野获,堪比正史083.清三馀氏——江山已逝,苟延残喘084.清陈康祺——清史遗珠,四笔探骊目录(6种)085.宋王尧臣等——秘阁藏书,官修名册086.宋晁公武——校雠之馀,提要之祖087.清叶德辉——百科书史,源远流长 088.清章学诚——辨章学术,考镜源流 089.清张之洞——读书指南,治学门径 090.清纪昀等——经史子集,纲举目张子部诸子(30种)091.春秋李耳——道不可道,玄之又玄 092.战国庄周——神与物游,逍遥尘外 093.战国公孙龙——白马非马,名不符实 094.战国韩非——人非有爱,法本无情 095.西汉刘安——荟萃诸子,旁搜异闻 096.战国列御寇——入乎其内,出乎其外 097.战国墨翟——兼爱其仁,非攻其义 098.战国荀况——尊王称霸,崇礼讲法 099.春秋孙武——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篇二:国学必读书籍介绍国学必读书籍:做事先做人,高处修身最关键。
关于诵读经典,传承文化,赞美祖国的作文5篇
关于诵读经典,传承文化,赞美祖国的作文5篇为大家收集的关于诵读经典,传承文化,赞美祖国的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关于诵读经典,传承文化,赞美祖国的作文(精选篇1)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多年悠久的历史,在这段历史长河中有许多的传统经典,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
在今天,这些经典之作仍在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为我们的社会进步贡献着它们的生命活力。
古人说,腹有诗书气自华。
有文化才有底蕴,有底蕴才有底气,有底气做人做事才有灵气。
古代经典名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是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的最好教材。
但是,随着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特别是东西方文化相互激荡,对中华传统文化和学校德育工作提出了严峻挑战。
如何重新确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尊严,弘扬亘古常新的民族精神,让德育回归生活、回归自然,是新时代赋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神圣使命,中华民族最博大精深、最具生命力的,是几千年所积淀的灿烂文化和朴素道德思想,它融知识与道理于一体,是人类文明智慧的一部分,是学生课外阅读的最好的范本,是对学生进行伦理道德熏陶的有效载体和最佳资源。
近日我与孩子共同诵读了一些经典的古诗歌,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丰厚博大,汉语文字的优美。
其中《游子吟》是一首大家熟知的唐诗。
这首诗写的是母亲为游子缝衣服的情景,表现了母子之间深厚的情谊。
它唱出了伟大的母爱,因此广为流传。
全诗句句发自肺腑,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读完这首诗,让我们感受到一种亲情教育,我们要感谢母亲赐予给我们的生命,感谢母亲给我们的关爱和教育。
我们要懂得感恩,我们要回报母亲给我们的爱。
进而我们要感恩和回报社会和我们的祖国。
通过诵读流传千载的中华古诗文经典使孩子们感受到了道德教化、思想熏陶、艺术感染、语言能力的训练,让孩子们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美德,使孩子们养成孔孟所提倡的至大至刚人格。
关于诵读经典,传承文化,赞美祖国的作文(精选篇2)诵读仿佛是一场播种,让经典的种子永驻心间;诵读犹如是一次旅行,临清风,对朗月,登山泛水,意酣歌,在不经意间用美德的溪流浇灌心田;诵读又好似一种享受,“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课件《课外古诗词诵读》
充满。
送达。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诗意:花香充满了我的襟袖,可路途遥远却不能送达。
赏析:五、六句描绘了一幅女子执花在手,无语凝伫, 任花香盈袖的画面。一个“盈”字暗示女主人公执花伫立 良久,表现出深深的思念之情。
历时很久。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诗意:这花有什么珍贵?只是离别太久,想借着 它表达思念罢了。
【 典型考题】
1.理解性默写。
(1)《赠从弟》(其二)中赞美松柏经严寒而不凋的本 性,勉励堂弟在恶劣的环境中依然要正气凛然的两句诗
是:_岂___不__罹__凝__寒____?___松__柏__有__本__性___。
(2)(宿迁中考)万物有节,生命有节。做人当如刘桢
《赠从弟》(其二)中的松柏,“__冰__霜__正__惨___凄___,_终__岁_ _常__端___正____”,挺立风中而不倒,经严寒而不凋。
心,保持心情愉快,也可以益寿延年。
赏析:九至十二句呼应开头四句,强调要发挥人的主观能
动性,由壮怀激烈的高唱回到哲理的思辨,表现了诗人乐观奋
发、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诗意:真是幸运极了,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的志向。 赏析:最后两句在《步出夏门行》各章都有,应为诗 歌合乐时所加的套语,与正文内容没有直接关系。
2.(十堰中考)请赏析诗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运用比兴的手法,引出“烈士暮年,壮心 不已”,表达了诗人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积 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赠从弟(其二)
刘桢
【 作者简介】
刘桢(?—217),字公干,东汉末诗人,“建安 七子”之一,以五言诗著称。其诗传世不多,风格遒 劲刚健,清峻硬朗,语言质朴。
中华古诗文读本丑集
中华古诗文诵读读本——《丑集》第一篇:《论语》四章一、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二、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三、子曰:“子曰:德之不修,字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四、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第二篇:《老子》二章一、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惟不争,故无尤。
二、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功遂身退,天下道也。
第三篇:《孟子》一则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第四篇:《庄子》一则孔子见老聃归,三日不谈。
弟子问曰:“夫子见老聃,亦将何规哉?”孔子曰:“吾乃今于是乎见龙。
龙,合而成体,散而成章,乘云气而养乎阴阳。
予口张而不能嗋,予又何规老聃哉!”子贡曰:“然则人固有尸居而龙见、雷声而渊默、发动如天地者乎?赐亦可得而观乎?”遂以孔子声见老聃。
第五篇:《尉缭子》一则苍苍之天,莫知其极。
帝王之君,谁为法则?往世不可及,来世不可待,求己者也。
所谓天子者四焉:一曰神明,二曰垂光,三曰洪叙,四曰无敌。
此天子之事也。
野物不为牺牲,杂学不为通儒。
今说者曰:“百里之海,不能饮一夫;三尺之泉,足以止三军渴。
”臣谓:欲生于无度,邪生于无禁。
太上神化,其次因物,其下在于无夺民时,无损民财。
夫禁必以武而成,赏必以文而成。
第六篇:《易传》一则《易》曰:“憧憧往来,朋从尔思”。
子曰:“天下何思何虑?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
天下何思何虑?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
中华古诗文读本背诵评分表
酉集诵读内容 1 《论语》三章 2 《老子》二章 3 《孟子》二则 4 《礼记》一则 5 《韩诗外传》一则 6 《归去来兮辞·序》 7 《文心雕龙·情采》节选 8 《祭石曼卿文》 9 《六国论》 10 《吴山图记》 11 《默觚》一则 12 《木兰诗》 13 《敕勒歌》 14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15 《芙蓉楼送辛渐》其一 16 《蜀道难》 17 《石壕吏》 18 《定风波》 19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20 《水调歌头·送章德茂大卿使虏》 21 《踏莎行》 22 《长相思》 23 《己亥杂诗》 24 《出都留别诸公》
64 70 4054 108 168 100 353 186 246 348 170 656 120 153 352 62 188 70 120 32 24 32 36 64 56 63 32 52 120 143 4488 168 91 478 245 103 452 389 187 520 227 477 80 185 192 48 48 32 32 24 118 64 66 76 72
24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25 《扬州慢》
巳集诵读内容 1 《论语》四章 2 《老子》二章 3 《孟子》二则 4 《庄子》一则 5 《国语》一则 6 《礼记》一则 7 《列子》一则 8 《谏逐客书》节选 9 《孔丛子》一则 10 《潜夫论》一则 11 《典论·论文》节选 12 《达庄论》节选 13 《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 14 《捕蛇者说》 15 《诗经》一首《关雎》 16 《赠从弟》其二 17 《咏柳》 18 《登高》 19 《雁门太守行》 20 《泊船瓜州》 21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22 《满江红·写怀》 23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24 《己亥杂诗》其五
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演讲稿三篇
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演讲稿在大成至圣先师孔子诞辰两千七百七十七周年到来之际,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共青团中央、教育部、文化部、国家广电总局等多家单位策划组织的“纪念孔子圣诞两岸六地万名中华儿女经典诵读大会。
20xx年,全世界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会集法国,并在发表的《巴黎宣言》中称:“如果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首2500多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 20xx年,世世界各国的宗教学家、哲学家、教育学家聚会美国芝加哥发表了《走向全球伦理宣言言》,一致推崇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名言,认为这是全人类都应遵守的基本道德法则,并赫然悬挂在联合国大厅。
有语云:“半部《论语》治天下”,《论语》中表现出来的孔子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论语》在中国,犹如如《圣经》在西方,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和教育原则,时至今日仍具有有极强的生命力。
孔子思想的核心就是“仁”,仁者——爱人也,讲究仁爱,在当今所强调的和-谐社会里里显得尤为重要。
孔学之道,千古流传,名扬四海。
下面请听学生所诵读的我国文学史上的第一部语录体著作《论语》的精彩语段——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3、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6、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7、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8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9、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0、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2、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子集》1《论语》六章一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二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三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四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五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六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2《老子》二章一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二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
夫唯不厌,是以不厌。
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
故去彼取此。
一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二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
观水有术,必观其澜。
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
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
”4《庄子》一则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
是故至人无为,大圣不作,观于天地之谓也。
5《礼记》一则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6《吕氏春秋》一则吕不韦天下轻于身,而士以身为人。
以身为人者如此其重也,而人不知以奚道相得。
贤主必自知士,故士尽力竭智,直言交争,而不辞其患。
豫让公孙弘,是矣。
当是时也,智伯孟尝君知之矣。
世之人主,得地百里则喜,四境皆贺;得士则不喜,不知相贺,不通乎轻重也。
汤武千乘也,而士皆归之;桀纣天子也,而士皆去之。
孔墨布衣之士也,万乘之主千乘之君不能与之争士也。
自此观之,尊贵富大不足以来士矣,必自知之然后可。
傅玄古之仁人,推所好以训天下,而民莫不尚德;推所恶以诫天下,而民莫不知耻。
或曰:耻者其至者乎,曰未也。
夫至者自然由仁;何耻之有?赴谷必坠,失水必溺,人见之也。
赴阱必陷,失道必沉,人不见之也,不察之故,君子慎乎所不察。
不闻大论,则志不宏;不听至言,则心不固。
思唐虞于上世,瞻仲尼于中古,而知夫小道者之足羞也。
相伯夷于首阳,省四皓于商山,而知夫秽志者之足耻也。
存张骞于西极,念苏武于朔垂,而知怀闾室者之足鄙也。
推斯类也,无所不至矣。
德比于上,欲比于下。
德比于上故知耻,欲比于下故知足。
耻而知之,则圣贤其可几;知足而已,则固陋其可安也。
圣贤斯几,况其为慝乎?固陋斯安,况其为侈乎?是谓有检,纯乎纯哉其上也。
其次得概而已矣,莫非概也。
渐其概,苟无邪,斯可矣。
君子内省其身,怒不乱德,喜不乱义也。
孔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此之谓也。
若子方惠及于老马,西巴不忍而放麑,皆仁之端也。
推而广之,可以及乎远矣。
8《与朱元思书》吴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9 黔之驴柳宗元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蔽林间窥之。
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㘎,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10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11湖心亭看雪张岱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提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2为学一首示子侄彭端淑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
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
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
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
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
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13《诗经》一首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14 汉乐府长歌行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15《咏史》其五左思皓天舒白日,灵景耀神州。
列宅紫宫里,飞宇若云浮。
峨峨高门内,蔼蔼皆王侯。
自非攀龙客,何为歘来游?被褐出阊阖,高步追许由。
振衣千仞冈,濯足万里流。
16《移居》其二陶渊明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
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
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
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
17《子夜四时歌》春歌春风动春心,流目瞩山林.山林多奇彩,阳鸟吐清音。
18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19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20《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1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
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2江南春绝句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23苏幕遮怀旧范仲淹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24浣溪沙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25卜算子李之仪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26夏日绝句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27观书有感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28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9石灰吟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30明日歌钱鹤滩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苦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
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
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