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声音的产生教学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声音的产生》教学方案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青岛版教材——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声音的秘密》中的第1课。编写者认识到学生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在学生的生活中,时时、天天都有声音和他们相伴。部分学生会主动对充满好奇的声音世界或想或问,声音是从哪儿传来的?怎样发出声音?这声音为什么这么难听?为什么有这么多不同的声音?……大部分学生需要教师作为引路者,带着他们探究关于声音的疑惑。因此,编写者根据学生的求知能力和心理发展的水平把本单元作为五年级学生的学习内容,本单元中安排的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找到有关声音问题的答案。编写者又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安排了《声音的产生》作为本单元的第一课。

二、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中学生学习的内容有三个部分:1、学生聆听生活中的多种声源,知道声音的主要功能——传递信息,体会声音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2、学生制造声音。发声物体之一——保鲜袋,它是生活中的常见品,学生用它发声时,具有易操作,可视性强等特点;发声物体之二——学生利用自己的身体发出声音,此项活动,人人容易参与,丰富学生对于制造声音的感性认识。3、探究声音产生原因,这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学生首先通过直接和间接观察物体发声的状态,再参与探究活动,从中感受物体发声和振动的联系,最后探究出声音产生的原因,从而得出结论。

三、学习情况分析

五年级学生对于声音有了较丰富的生活经验,在他们的大脑中已存储了许多丰富的声源,但对于声音产生的原因是模糊的,甚至毫不知情。因此,要让学生完成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必须设计一系列的探究活动,人人有任务,个个都参与,突出学生的参与性与主体性(即:做中学)。学生参与其中,才能激发学习兴趣,获得自主探究的快乐,构建科学知识。

四、学习环境分析

多媒体影视系统展现PPT课件的八种声源:摩托车、雨水、哭啼、竖笛、炮竹、门铃、玻璃、鸟语,它们展现生活之声。每个学生备好一只食品保鲜袋,用来感受制造声音。学生在科学实验室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备好钢尺、鼓和豆粒、饮料瓶和泡沫、音叉等器材,便于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

五、教学目标

1、科学探究

探索使一个保鲜袋发出声音的种种方法,并试着提出有关声音的问题;利用扩散性思维设计出各种制造声音的方法。能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声音的产生作出假设性解释,提出自己的猜想;能提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设计实验方案来验证猜想;能用简单的实验器材做声音产生的实验;了解声音产生的奥秘。学习使用间接观察法观察物体在发声时的变化和停止发生时的变化,概括出物体发声时的变化。

2、情感态度

在探究过程中,让学生拥有乐于观察、善于发现的欲望,体验合作与交流的快乐;养成在实验过程中既动手又动脑的好习惯。对待科学学习要采取想办法解决问题的态度;学会尊重事实,注重证据,学会通过观察搜集第一手的资料来探求事物之间的联系。

3、科学知识

知道产生声音的方法很多。知道摩擦、弹拨、敲击、吹气等方法可以使物体产生振动而发出声音。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六、学习目标

学生能用多种方法让同一个物体发出声音。学生知道物体振动就有声音,物体发出的声音停止了,物体的振动也会停止。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在观察、比较、讨论、交流中认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难点:根据猜测的声音产生原因,说出实验验证方案。通过观察、比较,将声音的产生与物体振动建立起联系。

八、教学模式

基于建构探究式教学(即:做中学)的思想出发,具体设计了这样的环节:1、学生围绕一些生活中发出声响的事例,提出假设,设计探究思路和程序。2、动手操作,解释原因。3、验证先前假设,形成结论。4、对结论进行反验证。5、评价学习结果。

九、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在我们周围,声音无处不在,我请来了几个声音朋友,来到教室,你们听听是什么?(播放课件)

2、声音表达着各种信息,声音伴随着我们的生活,让我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这一环节实施时,学生兴趣盎然,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实施教学,是课堂迈向成功的一小步。】

(二)制造声音

1、自己制造声音也有趣!试试看,用塑料袋发出声音,看一看哪一小组的方法多。提出要求。

2、学生实验,填写记录单:

3、教师巡视,学生制造声音的现场。

4、教师评价小组完成过程和结果。【少部分学生由于心理特征——胆怯,学习上又没有主动性,以至于学生拿着塑料袋不知做什么,不知怎样让它发出声音,这时我会主动做个示范,并用语言鼓励、激

励这些学生。】

5、教师讲述:其实,能发出声音的物体很多,比如:拍个掌,利用身体的部分——手掌来发声。你试着学我这样不借助其他任何物体,只利用自己的身体,让身体发声吗?教师巡视指导。

6、汇报交流。有谁敢挑战自我,认为自己的方式最多?

(三)提出疑问

1、讲述:生活情景中总伴随着我们的科学疑问,刚才你们参与了两个活动,你有什么疑问呢?(1、为什么使用不同的方法都能使物体发出声音?

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3、声音怎样传出来的?

4、为什么我们能听到声音?……)

2、这节课我们解决两个问题,其余的我们会在以后的学习中解决。【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入手,使学生明白,科学研究是从观察、研究身边的事物开始的,并把学生引入到本课的探究活动中去。】(四)说出猜测

1、讲述:科学家牛顿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测就没有伟大的发现,你们试着猜猜看,为什么使用不同的方法都能使物体发出声音?(1、对物体用了力,物体会发声?

2、物体动了会发声?)

2、这些都是猜测,还要靠实验验证,那我就先标个问号,好不好?【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生的猜想可能相同,也可能产生分歧,无论对错,教师都要肯定学生的这种大胆思考、敢于想象的精神。】(五)讨论探究思路

1、教师引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