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庆光《传播学教程》【教材精讲+考研真题解析】-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圣才出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 11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依然占据着核心地位。但与此 同时,由于跨国界、跨文化的交往和信息传播的日益频繁,不同国家、民族之间的文化接触、 摩擦、碰撞和融合以及由此产生的世界影响等问题,越来越占据重要的位置。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第十三章 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视频讲解]
13.1 知识框架图与重点导读 【知识框架】
【本章要点】 一、从国际传播到全球传播 二、关于世界信息传播秩序的争论 三、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研究的若干重要课题
1 / 11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2 / 11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⑥国内各种集团或组织(sub-national groups)——如政党、工会以及各种利益集团。 在许多场合,这些团体、组织或集团直接或间接对国家对外政策以及各种国际问题产生重要 的影响。
⑦个人——尤指那些在国际问题上拥有广泛影响的社会活动家、知名专家学者或舆论 领袖。

13.2 重难点解读
一、从国际传播到全球传播 1.国际传播 现代社会大众传媒在国际传播领域扮演的重要角色:①它执行对内报道的功能,不断地 将国际社会的重要事件和变化传达给本国社会。②它执行对外报道的功能,担负着宣传本国 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对外方针和立场的重要任务。 (1)概念 国际传播(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是以国家社会为基本单位,以大众传播为 支柱的国与国之间的传播,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并与国家或民族利益紧密联系。 (2)国际传播的主体 ①国家——国家是国际传播的基本主体。 ②国际机构(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以国家为单位建立的政府间常设机构, 如联合国等。 ③超国家机构(supra-national organizations)——指其决定在某种程度上或范围内 对成员国政府拥有拘束力的国际机构,如欧盟、世界贸易组织等。 ④同盟或地区集团(alliances and regional blocs)——制度化程度不如前二者高, 主要以条约或共同声明形式结成的、具有期限性的联盟组织,如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前华沙 条约组织以及东南亚国家联盟等。 ⑤跨国组织或运动(trans-national organizations and movements)——非政府的 跨国组织或团体,如教会、国际红十字会、国际奥委会、世界环保组织、世界妇女大会等。
2.全球传播 全球传播是国际传播的扩大和发展。全球传播的出现与跨国传播科技的发展和全球信息 化的进程密切相关,其主体出现了多元化趋势,媒介仍然是大众媒介,具有跨国传播功能的 个人媒介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与国际传播关注国家双边关系和多边关系不同,全球传播关 注的是全世界全人类范围的问题。全球传播也具有很强的政治性,但跨国界、跨文化变往和 由此产生的世界影响也日益重要。 (1)全球传播的含义 全球传播是国际传播的扩大和发展,它既包括传统的国际传播的各个领域,又拥有自己 的全新课题。 (2)理解全球传播 ①全球传播的出现与跨国传播科技的发展和全球信息化的进程密切相关。 ②在全球传播中,在国家和政府间机构继续扮演重要角色的同时,传播主体出现了多元 化的趋势。 ③从目前的现状而言,全球传播的主要媒介依然是广播、电视、报刊等大众传媒,但与 此同时,具备多种媒体功能的互联网,正在成为全球传播的大平台,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影 响力。 ④在全球传播中,许多全世界、全人类范围的问题受到了人们的重视。
4 / 11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它也在有力地推动着整个人类文化的“全球化”进程。
二、关于世界信息传播秩序的争论 1.世界信息生产和流通结构的不平衡 现行的全球性信息系统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和不平等状况。主要表现在: (1)当今世界上“信息富有国”和“信息贫困国”之间的两极分化十分严重。 (2)少数发达国家凭借自己强大的经济、技术和资本实力控制着当今世界的信息生产 和传播,造成了世界信息单向流通的不平衡、不平等结构。 (3)这种结构维护的是少数发达国家的利益,而把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置于受控制、受 支配的地位。 2.“新世界信息秩序”论争及其发展阶段 “新世界信息秩序”论争是发展中国家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围绕建立“均衡、平等”的 世界信息传播新秩序问题而与发达国家之间展开的一场旷日持久的大论战。这场论战可分为 三个阶段: (1)从 1973 年的《阿尔及尔宣言》到 1978 年的《大众传媒宣言》。这一阶段是发展 中国家力量集结的时期,提出了“消除信息领域的殖民化”和“创造新型国际传播秩序”的 口号,以不结盟运动的各种论坛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舞台,与以美英为主的发达国家进行 了频繁的交锋。 (2)从 1978 年的《大众传媒宣言》到 1980 年的麦克布莱德委员会报告(《多种声音, 一个世界》)发表以后,这是论争不断走向激化的时期。麦克布莱德委员会附属于教科文组 织,其设置目的是调查世界信息流通的现状,探讨建立“新秩序”的方法和途径。该委员会 中发展中国家代表居多数,西方发达国家相对孤立。报告书在多方面反映了发展中国家的立
3.全球信息化的影响和冲击 (1)经济全球化 经济信息的全球性实时传播的实现使得生产、流通和消费各领域的全球经济一体化关系 越来越密切。 (2)政治全球化的加速 表现在:①国内政治与国际政治的界限模糊;②地理政治向全球政治变化。 (3)文化的交流、融合、摩擦和冲突的全球化 文化输出和文化传播的比重增大,异文化间的交流、摩擦和碰撞的日常化。 (4)“现代性”和“全球化”的相互关系 英国剑桥大学理论社会学家吉登斯认为,当今世界的“现代性”具有四个突出的制度特 性:“信息管理与社会监控”、“资本与市场经济”、“产业化”(自然界变化和人工创造环境 的发达)、以战争的产业化为特点的“军事实力”(对危机状况的强制性管理)。现代世界的 基本结构,就是由这四个特性及其相互关系所规定的。 而“全球化”则是现代社会的一个必然趋势,它与“现代性”的四个制度特性密切结合 在一起。“全球化”是指“某个场所发生的事物受到遥远地方发生的事物的制约和影响,或 者反过来,某个场所发生的事物对遥远地方发生的事物具有指向意义;以此种关系将远隔地 区相互连结,并在全世界范围内不断加强这种关系”的过程。他认为,“全球化”的基本契 机是以产业化为动力的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它对“国家社会系统”、“世界市场经济”、“国 际分工”和“世界军事秩序”四个领域的“全球化”都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在这个意义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