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美术史
俄罗斯美术史
俄罗斯美术史一、19世纪俄罗斯美术19世纪是俄罗斯艺术真正繁荣和民族风格确立的时代。
尽管19世纪初期俄国仍是一个以农奴制度为基础的封建君主专制的国家,但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法国大革命的影响、拿破仑军队入侵等事件刺激,激起民众爱国热情,促使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日益高涨,思想空前活跃,至19世纪下半期形成了文化方面人才辈出的局面。
?★巡回展览画派:(1)背景:?①取消农奴制以后,社会问题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中心。
?②以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为首的贫民知识分子登上历史舞台,他们提出:“艺术是实现的再现”,“美是生活”等文艺思想,认为艺术必须反映现实、干预生活。
他们的美学思想广泛影响和指导着当时的艺术家创作。
?③承接费多托夫的批判现实主义传统。
(2)简况:1863年,彼得堡美术学院14位应届毕业生要求当年毕业创作自由命题而遭院方否定,于是毅然离校,以克拉姆斯柯依为中心组成“彼得堡自由美术家协会”。
’此期间,由莫斯科的彼洛夫、盖依和米塞耶多夫三人发起成立一个全俄罗斯美术家联合组织,定名为“巡回展览协会”,传到彼得堡后,得到克拉姆斯柯依等人的响应。
1870年11月2日章程得到有关当局的批准,正式组成“巡回展览协会”,于1871年10月在彼得堡举行首届画展。
▲费多托夫?费多托夫是在革命民主主义思潮影响中成长起来的画家,他所画的讽刺性风俗画十分生动,令观者忍俊不禁而后陷入深思,他那微妙的幽默,针砭时弊。
真实的描绘和深刻的讽刺内容,揭露了当时社会中的畸形人物和丑陋现象。
●克拉姆斯柯依?克拉姆斯柯依是巡回画派的组织者和思想领导。
还在彼得堡美术学院学习的时候,他就成为向往民主和民族艺术胜利的热烈追随者的中心人物。
他的作品《荒野中的基督》表达出巡回画派的启蒙主义思想。
是当时俄国最伟大的肖像画家之一。
十九世纪俄罗斯画家及其作品赏析
在《不相称的婚姻》中,所 有人物都画得很大,有的如真人 大小。作者将自己的肖像也纳入 画中。
画面上,在教堂里神父毕恭 毕敬地给洒满香水的将军——活 的木乃伊,与为了官衔和金钱出 卖青春的,哭泣的姑娘举行的结 婚仪式。
不相称的婚姻 Неравный брак
俄语学习网()
三勇士 Богатыри Масло, холст, 295,3х446
俄语学习网()
阿廖努什卡 Алёнушка 这是以俄罗斯民间故事为题 材的富有诗意的绘画作品。画中 描绘了一个农村贫苦少女的形象。 瓦斯涅佐夫33岁时在第九届 巡回画展上展出了这幅画。
俄语学习网()
十九世纪俄罗斯画家及其作品赏析
Русские художники 19 века и их произведения
布留洛夫(1799~1852) Карл Павлович Брюллов
1799年生于圣彼得堡,父亲是画 家兼装饰雕刻家;
他10岁时就被送进彼得堡美术学 院幼儿班学画;
1822年赴意大利学习,意大利古 代艺术和文艺复兴时期大师们的 光辉成就影响了他一生的创作活 动。早年受过严格的艺术教育, 还曾公费出国留学,并到意大利 临摹拉斐尔等古典大师的名作;
俄语学习网()
女贵族莫洛卓娃
缅希柯夫在别留佐夫镇 Меншиков в Березове
瓦斯涅佐夫(1845–1926)
Васнецов Виктор Михайлович
瓦斯涅佐夫出生于维亚特省乌尔松县 农村的一个贫困的神甫家庭; 童年艰苦的生活,宗教家庭环境的熏 陶,使他从小就迷恋俄罗斯的风土人 情,崇拜英雄人物; 他入读圣彼得堡美术学院后,开始用 画笔延续童年的梦; 他的作品题材与众不同,喜欢描绘俄 罗斯民间传说中的英雄人物,或史诗 和民歌中传颂的男女主人公。构图新 颖,色彩绮丽,形象富有幻想性,为 俄国广大观众所喜爱。
俄罗斯巡回画派概论
俄罗斯巡回画派概论作者:王振来源:《丝绸之路》2011年第02期[摘要]本文简单回顾了俄罗斯巡回画派产生的历史背景、遵循的美学原则和发展历史,并分析了其代表画家的部分作品及艺术价值,在此基础上概述了巡回画派对俄罗斯甚至世界美术的影响。
[关键词]俄罗斯;巡回画派;克拉姆斯柯依[中图分类号]J20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1)02-0075-0219世纪,世界美术史的辉煌篇章——巡回展览画派在俄罗斯产生,对俄罗斯以及世界美术产生了深远影响,为俄罗斯美术史留下了光辉的篇章,并在世界美术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一、巡回画派诞生的历史背景和美学原则19世纪以前,俄罗斯美术由皇室和贵族垄断,画家为宫廷贵族服务,普通老百姓只能从拙劣的印刷品上欣赏美术作品,使得美术脱离生活,成为无源之水。
19世纪中叶,农奴制度解体以后,俄罗斯迎来了文化艺术的大繁荣。
1863年11月9日, 14名学生由于不满学院以古板的神话和圣经为题材奋起反抗,与学院公开决裂,退出美术学院以对抗脱离现实的学院派艺术。
他们高举艺术必须民族化、必须具有现实主义和人民性的旗帜,在克拉姆斯柯依的领导下成立了自由画家协会。
画派在创作思想上遵循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美学原则——“美是生活”,提倡面对现实,主张艺术要有思想性,绘画艺术应该参加改造现实生活的斗争,决心把绘画艺术从贵族沙龙里解放出来。
他们从民主的立场出发,真实地描绘俄罗斯的历史、社会、民众生活和自然景观,表现民众要求解放的愿望,“让俄罗斯人了解俄罗斯艺术”。
他们不但揭露和讽刺了沙皇的黑暗统治,表现了贫苦百姓的苦难生活,而且还打破了只在首都举办美展的惯例,在俄罗斯境内各地也经常举办展览,故称为“巡回展览画派”,对俄罗斯绘画艺术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二、巡回画派的发展历史巡回艺术展览协会从1871年产生到1923年结束,在此53年中,举办48次展览,展出地点遍及俄罗斯各地,受到了广大人民的热烈支持,在美术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俄国美术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俄国美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是俄国资本主义矛盾空前集中的时期,也是俄国美术发展最为复杂的时期。
由于悲观主义和颓废情绪的侵入,在某些画家的作品里病态的现象开始抬头。
从前曾对巡回画派干预时代的倾向给予高度评价的人们,现在则认为此派过于夸大叙述性的作用,导致色彩运用上的局限性,因而迫切需要探索新的绘画形式。
这个时期风景体裁发展迅速,并出现所谓“情绪风景”的作品。
“情绪风景”的任务是使大自然人格化。
通过自然状态表达人类的感情世界。
列维坦(1860—1900)就是确立“情绪风景”画的画家。
1879年,列维坦在学生时代画的《秋天·猎鹰公园》就幸运地被特列恰柯夫所收藏,后来列维坦提到这件作品时说:“寂寞的林荫路,寂寞的妇人。
”一语道出风景的情绪和人物的情绪融为一体的构思。
列维坦曾四次到伏尔加河去作画。
他的《伏尔加河上的傍晚》(1887—1888)、《金色的普辽斯》(1889)等作品都能表达画家特有的感受,而这种感受对俄国人民来说也是特有的。
这些作品使得列维坦获得全俄的声誉。
1892年他所作的《伏拉基米尔道路》是历史的有力见证。
列维坦在风景画中天才的贡献已成为人类精神世界的瑰宝。
这个时期在风景画体裁中涌现出一批画家,很快成为俄罗斯画家协会的成员。
他们都有自己的创作特色,如戈拉巴尔(1871—1960)奥斯特拉乌赫夫(1859—1929)、雷洛夫(1870—1939)、尤恩(1875—1958)等人。
他们的风景创作既有别于巡回画派,也不同于列维坦。
他们探索着20世纪初的绘画新技法,并越来越广泛地把风景画与风俗画结合起来。
阿尔希波夫(1862—1930)在继承巡回画派传统的基础上,作了绘画新技法的探求,如他的《洗衣妇》(1890—1891)和《奥卡河上》(1890)等。
俄罗斯画家协会另一名成员柯罗文(1861—1939)的作品和阿尔希波夫的作品一样,从颜色的处理上,以及尽量避免情节的叙述方面都可以看到印象派的影响。
最新-俄罗斯绘画艺术的传入与影响 精品
俄罗斯绘画艺术的传入与影响摘要由于特殊的地缘政治关系,俄罗斯成为在特定历史时期吸收和获取西方近现代文明的一条重要渠道。
俄罗斯绘画艺术对中国的传入与影响就是在近现代东西方文明交汇碰撞这一历史大背景下发生的。
从《恰可图条约》后第一位来华的俄罗斯传教士团随行画家,到苏联十月革命后流亡的俄侨画家在中国开展的艺术活动,再到20世纪50年代中国美术的全盘苏化,直至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绘画艺术在中国影响力的消退。
从一个侧面折射出近现代以来中国社会的曲折发展与文化变迁。
关键词俄罗斯;绘画艺术;俄侨画家由于特殊的地缘政治关系,俄罗斯成为中国特定历史时期吸收和获取西方近现代文明的一条重要渠道,俄罗斯绘画艺术对中国的传入与影响是在近现代东西方文明交汇碰撞这一历史大背景下发生的。
从《恰可图条约》签订后第一位来华的俄罗斯传教士团随行画家,到苏联十月革命后流亡的俄侨画家在中国开展的艺术活动,再到20世纪50年代中国美术的全盘苏化,直至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绘画艺术在中国影响力的消退。
本文围绕上述几个历史节点探讨中俄两国的绘画艺术交流问题。
一、《恰可图条约》与俄国传教士团随行画家来华追溯俄罗斯绘画对中国影响的源头,大概要算1830—1864年期间俄罗斯传教士团的职业画家来华了。
沙俄的东扩导致了1727年清政府与沙俄签订《布连斯奇条约》,俄方称《恰克图条约》。
条约规定了两国的边界和贸易,同时准许俄国向中国派出传教士团。
此后的100多年间,俄国共向中国派出了14次传教士团,在第十一至十四届传教士团中,都有一名职业画家随行。
职业画家受命于沙皇,其主要任务是对中国进行社会文化、地理自然、民风习俗等内容的考察,并做客观的绘画记录。
安东•米哈伊洛维奇•列加舍夫1798—1865年,是第一个来到中国并停留10年的职业画家。
列加舍夫仅有10件油画和水彩画作品存世,内容是对中国王公贵族人物的描绘和对城市风光的记录。
科尔萨林1840年随第十二次传教士团来到北京,但仅在中国工作三年。
外国美术史
外国美术简史一、史前美术与古代美术史前美术古代两河流域美术古埃及美术古希腊美术古罗马美术二、欧洲中世纪及拜占庭美术早期基督教美术拜占庭美术罗马式美术哥特式美术三、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美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美术文艺复兴时期尼德兰美术文艺复兴时期德国美术文艺复兴时期法国美术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美术四、十七、十八世纪欧洲美术意大利和西班牙的巴洛克佛兰德斯和荷兰的巴洛克法国和英国的巴洛克法国的洛可可其他国家洛可可法国古典主义美术五、十九世纪欧洲美术新古典主义美术法国浪漫主义美术西班牙和英国浪漫主义美术法国现实主义美术印象主义美术新印象主义美术后印象主义美术19世纪美国美术19世纪德国美术六、十九世纪俄罗斯美术19世纪上半期美术19世纪下半期美术七、现代美术20世纪欧洲现代派美术墨西哥壁画运动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西方雕塑家西方现代主义建筑后现代主义建筑八、欧洲之外的美术印度美术东南亚与日本美术非洲与美洲美术伊斯兰教美术史前美术与古代美术一、史前美术洞窟壁画: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窟、《受伤的野牛》、”史前西斯廷教堂”法国-拉斯科洞窟壁画、《大牡牛图》、史前卢浮宫旧石器时代洞窟壁画的特点:1、表现对象以动物为主体,手法-写实2、没有环境描写,彼此间没有必然联系3、常出现重叠画面,人工痕迹明显小型雕像伦道夫的维纳斯像、人类雕塑的艺术开端塞尔的维纳斯/持角的维纳斯原始雕像的特征:1、多为裸体;2形体夸张;3、突出女性特征;4、面部,四肢异常简化岩画:西班牙-拉文特岩画拉文特岩画特点:1、由洞窟—露天岩壁2、人类生活运动成为主要绘画对象3、表现人物动物特点4、以剪影的效果表现5、富有生活气息6、多为单色涂绘,以红色为基调巨石文化—英国斯通亨治巨石阵二、古代两河流域美术建筑塔庙:被称为“吉库拉塔”苏美尔—乌鲁克神庙雕刻苏美尔—《萨尔贡青铜头像》、《纳拉姆辛浮雕石板》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亚述—拉玛苏(人首翼牛神兽)、《垂死的母狮》绘画—乌尔城出土的军旗工艺美术—牛头竖琴三、古埃及美术建筑:古王国时期-胡夫金字塔雕塑:《狮身人面像》《拉赫特普王子与其妻坐像》狮身人面像狮埃及最大最古老的室外雕塑巨像新王国时期:《埃赫纳顿肖像》《纳菲尔提提王后像》壁画古王国时期埃及浮雕做的特点:1、正面律;2、横带状排列结构;3、根据人物地位安排构图;4、填充法;5、固定的色彩程式工艺美术:古埃及美术的特点:1、贵族奴隶主是美术的服务对象2、美术为宗教服务3、建筑体量大,有强烈崇高感4、表现方法遵循正面律5、绘画线条流畅四、古希腊美术古希腊美术分为:荷马时期、古风时期、古典时期、希腊化时期荷马时期:原始社会向努力社会过渡时期古风时期:造型艺术的形成期古典时期:希腊艺术的繁荣期希腊化时期:希腊文化向东方的传播和交流建筑古风时期-希腊神庙建筑形成典型形式—围柱式建筑柱式:多利安式、爱奥尼亚式、科林斯式雅典卫城—菲狄亚斯设计——古希腊最著名建筑群遗迹—帕特农神庙是最著名的建筑艺术特点:1、结构匀称,比例合理;2、丰富的节奏感和韵律感;3、内容和形式取得高度统一。
外国美术史
外国美术史第一编原始、上古美术(旧石器时代晚期-公元5世纪)旧石器时代雕刻《威伦道夫的维拉斯》壁画《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法国拉斯科洞窟壁画》新时期时代巨石建筑《环形巨石群》-英国古埃及1、人物雕像《狮身人面像》《门考拉王与王妃像》《拉荷切普王子与妻坐像》《村长像》《阿赫纳顿王像》《诺菲尔蒂王后胸像》2、浮雕与壁画《海塞拉木板浮雕》《群雁图》《三个女乐师》《捕禽图》3、陵墓与神庙建筑《吉萨三大金字塔》《卡纳克神庙》两河流域1、苏美尔-阿卡德时期(公元前3500-前2000年)《牛头竖琴盒》《乌尔的基库拉塔》《萨尔贡王头像》《纳拉姆·辛浮雕石碑》2、巴比伦王国时期(公元前1900-前1600年)《汉谟拉比法典石碑》3、亚述帝国时期(公元前1000-前612) 《人兽翼兽像》《受伤的母狮》4、新巴比伦王国时期(公元前612-前539)《空中花园》《伊什塔尔大门》古希腊1、爱琴文化(公元前31世纪-前13世纪)《牛头》《狮子门》2、荷马时期(公元前12世纪-前8世纪)3、古风时期(公元前7世纪-前6世纪)《阿咯琉斯宇埃阿斯玩骰子》4、古典时期(公元前5世纪-前4世纪)《哀悼的雅典娜》《掷铁饼者》《命运三女神》《赫格索墓碑》《赫尔墨斯》(留西波斯 8:1 波留克列特斯7:1)《刮汗污的运动员》《雅典卫城》《巴底农神庙》《露天剧场》5、希腊化时代(公元前4世纪-前1世纪)《萨莫色雷斯的胜利女神》《米洛斯的阿芙罗底德》《拉奥孔》古罗马(公元前8世纪-公元476年)1、建筑《迦德大桥》《科洛西姆竞技场》《君士坦丁凯旋门》《图拉真纪念柱》《万神庙》2、雕塑《布鲁特斯像》《奥古斯都立像》《高发式的女人像》古美洲、非洲、印度美术1、美洲《提奥第华太阳金字塔》《奥尔梅克的巨石雕像》2、非洲《诺克赤陶雕像》《贝宁国王青铜像》3、印度《阿育王狮子柱头》《桑奇大塔》《持拂药叉女》第二编中古美术(公元5世纪-公元15世纪)基督教美术《比萨大教堂与斜塔》《米兰大教堂》《巴黎圣母院》-哥特式《圣马可教堂》(拜占庭与哥特结合)《圣索菲亚大教堂》-拜占庭《夏特尔大教堂》《科隆大教堂》伊斯兰美术《伊斯法罕大清真寺》《泰姬·玛哈尔陵》佛教美术《日本奈良唐昭提寺》《日本奈良法隆寺》《印度尼西亚婆罗浮屠》《柬埔寨吴哥寺》《缅甸仰光的大金字塔》《持莲花菩萨》第三遍近代美术(公元15世纪-公元19世纪)第四遍现代美术(公元20世纪)▲后印象派。
俄罗斯现实主义美术风格特点
俄罗斯现实主义美术风格特点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俄罗斯现实主义美术风格是19世纪中后期欧洲现实主义美术运动的一支。
这一风格涌现于19世纪50年代的俄罗斯,持续到了20世纪初,其代表人物包括伊万·谢斯特斯科维奇、维克托·瓦斯涅佐夫以及伊利亚·列温。
现实主义美术强调对于世俗现实的描绘,摒弃了传统宗教和历史题材的表现方式,使得这一风格在俄罗斯的发展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
俄罗斯现实主义美术风格的特点可以从多个方面加以理解和阐述。
它的作品广泛涉及到社会现实主义问题。
艺术家们通过笔下的人物形象和场景,呈现出19世纪俄罗斯社会中的各种现实问题,如农奴制度、贫困和压迫等。
他们的作品不仅仅是艺术的表达,更是对当时社会的一种审视和批判。
俄罗斯现实主义美术风格在画面的构图和色彩运用上也有着独特之处。
他们注重通过细腻的线条和精准的透视来表现人物的真实感和场景的立体感,使得作品更富有细节和厚重感。
在色彩运用上,他们倾向于运用暗调和灰色调来刻画现实主义作品,让人感受到一种压抑和朴实的氛围。
俄罗斯现实主义美术风格对于文学和戏剧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许多俄罗斯现实主义美术家受到文学作品的启发,将文学中的情感和主题通过绘画表现出来。
他们在艺术创作中注重叙事性和情感表达,使得作品更富有生命力和感染力。
俄罗斯现实主义美术风格是一种对现实世界的深刻认知和表达,它较为贴近于生活,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意识和人文关怀。
这种风格在俄罗斯的艺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于后来的艺术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希望在未来的发展中,俄罗斯现实主义美术风格能够继续保持其独特性和生命力,为世界艺术的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第二篇示例:俄罗斯现实主义美术风格特点是俄罗斯近现代艺术的一个重要流派,它的出现和发展影响着俄罗斯美术的发展历程。
现实主义美术在俄罗斯发展的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它以真实主义的表现手法和深刻的主题内容吸引了众多艺术家和观众的关注。
俄罗斯绘画
俄罗斯绘画一、11—17世纪1、安德烈·鲁布寥夫( Андрей Рублѐв):著名的圣像画大师,代表作«Троица»2、西蒙乌沙科夫:以画圣像画著称,主要作品有:《最后的晚餐》,《非人手所绘的救世主》,《俄罗斯国家谱系树》(此画中有了人物肖像画的趋向)二、18世纪的绘画:产生了一大批杰出的画家18世纪,俄罗斯从一个封闭的、具有中世纪生活方式的国家转变为一个欧洲强国。
形成了历史画、风景画和日常生活画等一系列新的绘画体裁,但仍以肖像画为主,出现了一大批杰出的画家,于1757年在彼得堡开设了美术学院。
1、伊·尼·尼基京(И.Н.Никитин):彼得一世肖像画(ПортретПѐтрⅠ),《灵床上的彼得一世》(ПѐтрⅠнасмертномложе)等。
2、安德烈·马特维耶夫(Андрей Матвеев):《和妻子在一起》( Автопортрет с женой)3、伊万·维什尼亚科夫(Иван Вишняков):《带小鸟的小女孩》(Девочка с птичкой),《萨拉的盛装肖像画》(Парадный портрет Сарры)4、伊·彼·阿尔古诺夫(И.П.Аргунов):农奴画家,《身着俄罗斯民族服装的无名村妇》(Портрет неизвестной крестьянки в русском костюме)5、米哈伊尔·希巴诺夫(Михаил Шибанов):农奴画家《身着出行服装的叶卡捷琳娜二世》,《马·亚·德米特里耶夫—马蒙诺夫伯爵》,《农民的午餐》(Крестьянский обед)等。
6.安·帕·洛先科:彼得堡美术学院的首批毕业生,其著名的绘画是《弗拉基米尔和罗格涅达》,这也是俄国第一幅大型历史题材的作品。
7、德·格·列维茨基:叶卡捷琳娜二世肖像画等8、弗·卢·博罗维科夫斯基:油画《叶卡捷琳娜二世在皇家花园散步》等9、格·伊·乌格留莫夫:《考验杨·乌斯马尔的力气》(ИспытаниесилыЯнаУсмаря),本人也因此作品获得了美术学院院士称号。
美术史整理(外国美术史)
外国美术史考试知识点提要1.早期基督教美术这个时期的建筑主要以教堂建筑为主。
早期的教堂是利用和改造古罗马的会堂建筑,称为:巴西里卡式。
这种早期的教堂主要以木结构为主。
拜占廷建筑:圣索非亚大教堂;镶嵌壁画主要代表作品:《查士丁尼大帝和随从》《西奥多拉皇后与随从》2.罗马式建筑主要特点:外部粗糙笨重,有很厚的墙,内部很少有装饰,代表建筑:比萨大教堂3.原始时期中小型雕刻:《持牛角的女神》法国洛塞尔地区出土;《维伦多夫的维纳斯》奥地利出土4.原始时期岩画:西班牙“拉文特岩画”巨石建筑:英国“巨石阵”5.苏美尔美术这个时期以考古学分期分别是:埃尔.乌巴德时期、乌鲁克时期、捷姆代特-那色时期。
6.阿卡德王国时期美术大约公元前24世纪,由萨尔贡一世建立的阿卡德王国统一了两河流域。
代表作品:《萨尔贡一世头像》青铜公元前2300年左右《纳拉姆.辛记功柱》公元前23世纪7.巴比伦王国时期美术(前19---前12世纪)公元前1894年,有阿莫里特人建立了巴比伦王国代表作品:《汉莫拉比法典石碑》石碑上刻有282条法律条文,是距今为止世界上最早的比较完善的一部法典。
在石碑的表面采用浮雕的形式说明了“君权神授”的思想。
8.新巴比伦王国时期美术艺术成就:建筑:伊什塔尔门公元前570年建造巴比伦空中花园9.金字塔:胡夫金字塔哈夫拉金字塔门卡乌拉金字塔10.正面律:古埃及时期浮雕和壁画中较为常见的方式,主要表现在人像方面,人物头像为侧面,躯干为正面,下肢为侧面,手和眼睛为正面。
11.新王国时期美术卡那克的阿蒙神庙卢克索神庙阿布.辛比里神庙12.古希腊建筑的三种柱式:多里安式、爱奥尼亚式、科林斯式。
雕塑作品:《掷铁饼者》作者米隆,《持矛者》作者波利克里托斯《刮汗污的运动员》作者利西波斯(米洛斯的维纳斯;拉奥孔;两个希腊化时期的作品。
);建筑方面:帕特侬神庙雅典卫城13.古罗马时期的建筑:罗马万神庙科洛西姆竞技场君士坦丁凯旋门雕塑::《奥古斯都像》《图拉真记功柱》壁画:庞培古城壁画14. 按考古学的分期,我们把早期的原始美术分为:奥瑞纳时期位于法国的奥瑞纳村附近距今3万年左右梭鲁特时期位于法国里昂的梭鲁特村距今2万年左右马格德林时期位于法国的马格德林地区距今1万4000年15.法国(拉斯科洞窟壁画);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16.哥特式建筑的主要特点: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结构比罗马式建筑更加轻巧,普遍使用矢状拱券,强调直线上升,墙壁较少,采用彩色的玻璃窗画作为装饰,大量的雕塑作为内部装饰开始出现。
俄罗斯美术史
俄罗斯古代艺术(10-17世纪)1古代俄罗斯美术形成于哪个世纪公元十世纪2基辅罗斯时期的艺术主要受哪种外来文化的影响中世纪拜占庭艺术的影响3在早期圣母像中,有一件著名的圣母像被称作什么《弗拉基米尔圣母像》4古代俄罗斯最早成名的本土画家是谁安德烈·鲁布廖夫5所谓“纳雷什金风格”是形容何种风格17世纪末叶,俄国流行一种被称为“纳雷什金巴罗克”或“莫斯科巴罗克”的建筑风格。
这种风格源于纳雷什金家族的庄园建筑,是从俄国中世纪的不对称或无序风格向西欧巴罗克风格过渡时期的建筑式样,普遍采用圆柱和白石雕塑装饰。
617世纪俄国皇家艺术中心设在宫廷哪个部门克里姆林宫的兵器馆俄罗斯古典主义艺术1彼得大帝时代著名得意大利雕塑家叫什么名字老拉斯特列里2从何时起俄罗斯绘画中出现了肖像体裁18世纪,尼基丁,《哥萨克首领——盖德曼》3俄罗斯早期肖像艺术因其华丽特征又有何种称呼“盛装肖像”4俄罗斯第一所美术学院建于何年代(1764年,俄女王叶卡婕琳娜二世宣布将1757年成立的“三种主要艺术(雕、建、绘)的学院”正式改名为皇家美术学院)5圣彼得堡《青铜骑士》雕像的作者是谁法国人法尔科内6勃留洛夫的代表作是什么?绘于何年代《庞贝城的末日》1833年现实主义美术潮流-巡回展览画派1维涅茨昂诺夫推动了何种绘画的发展风俗画题材2费多托夫的代表作有哪些1848年的《少校求婚》,1849年的《贵族的早餐》,1851年的《年轻的寡妇》3彼洛夫得创作对哪种风格的绘画具有重要影响批判现实主义艺术4“巡回画派”产生于何时(19世纪70年代初(1870年),彼得堡自由美术家协会(克拉姆斯柯依)与莫斯科地区美术家(彼洛夫)共同发起成立全俄罗斯艺术联合组织,起名“巡回艺术展览协会”,简称“巡回画派”)5“巡回画派”的发起人及领导者是哪位画家克拉姆斯柯依6曾大力资助“巡回画派”艺术的莫斯科收藏家是谁特列恰科夫兄弟俄罗斯近代实验派艺术1二战时,苏联美术界有一著名创作组合叫什么名字库克雷尼克赛,战争题材漫画2 1958年,苏联将伏切基契的哪件雕刻作品赠给联合国《化铁为犁》3 苏联美术创作中得所谓“严肃风格”盛行于哪个时代20世纪60年代初期至中期4 从20世界50年代至70年代活跃于画坛的女画家是谁雅布隆斯卡娅5 描述一件苏联时代创作的风俗性美术作品约干松《审问共产党员》历史风俗画,以20年代国内战争时期红军与白军的斗争为题材,刻画了两个革命的共产党人在敌人的拷问中坚贞不屈的形象(仅作参考)6 康斯坦丁,马克西莫夫于什么时间在中国执教(1955年2月29日-1957年夏)苏联美术1阿勃拉姆采夫社团的名称是根据什么得来的(瓦斯涅索夫在阿勃拉姆采夫设计了阿勃拉姆采夫教堂)从地名得出2“艺术世界”的发起人是谁(贝努阿)3“辐射主义”绘画的代表人物是谁(拉里奥诺夫、冈查洛娃)4未来派艺术在俄国又被称作什么立体未来主义5马列维奇在哪一年展出首批“至上主义”作品(1915年12月,“010”画廊,“未来主义”展览,专设马列维奇展室,展出作品《黑方块》6“构成主义”艺术的代表人物是谁(塔特林)俄罗斯的艺术收藏与博物馆1俄罗斯的第一座博物馆是哪一个1727年的彼得堡克里姆林的珍品陈列馆2叶卡捷琳拉二世首批购进欧洲油画的时间在哪一年17643最早收藏西欧现代派艺术品的俄国收藏家是谁特列恰科夫4哪座著名艺术博物馆得前身是大学得附属博物馆普希金造型艺术博物馆5埃尔米塔什博物馆大约有多少件藏品270万6俄国实验派艺术品主要收藏在哪些博物馆特列恰科夫美术馆,俄罗斯艺术博物馆。
《俄罗斯艺术》课件
俄罗斯建筑艺术的风格与特点
总结词
俄罗斯建筑艺术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特点,包括宏伟壮 丽、丰富的装饰、多元化的风格以及注重实用性等。
详细描述
俄罗斯建筑艺术以其宏伟壮丽和丰富的装饰而著称,无 论是教堂、宫殿还是庄园,都充满了华丽的细节和精美 的雕刻。此外,俄罗斯建筑还注重实用性和功能性,能 够满足各种不同的需求。从拜占庭文化、蒙古文化到欧 洲古典主义和现代主义,俄罗斯建筑风格一直处于不断 发展和融合的过程中。这些风格与特点共同构成了俄罗 斯独特的建筑文化,使之在世界建筑史上占据重要地位 。
详细描述
俄罗斯艺术也受到了东方艺术的影响,特 别是亚洲的传统文化和艺术形式,为俄罗 斯艺术注入了新的元素和灵感。
02
CATALOGUE
俄罗斯绘画艺术
俄罗斯油画艺术
俄罗斯油画艺术的历史发展
从19世纪到20世纪,俄罗斯油画艺术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包 括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等。
俄罗斯油画艺术的风格特点
俄罗斯木雕艺术
俄罗斯木雕艺术是俄罗斯民间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其质朴自然、生动逼真的特点而著称。
俄罗斯木雕艺术在风格上注重表现力,强调作品的立体 感和层次感,同时注重细节的处理和装饰的运用。
俄罗斯木雕艺术家们善于利用不同种类的木材,如松木 、橡木等,创作出各种人物、动物和装饰品。
俄罗斯木雕艺术在建筑、家居和服饰等领域都有广泛应 用,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了浓厚的艺术气息。
俄罗斯中世纪建筑艺术
要点一
总结词
俄罗斯中世纪建筑艺术在12世纪至16世纪期间发展迅速, 形成了独特的建筑风格和特点。
要点二
详细描述
随着中央集权制的建立和莫斯科公国的崛起,中世纪俄罗 斯建筑开始向多元化发展。莫斯科大教堂、圣巴索大教堂 和彼得堡的冬宫等建筑代表了这一时期的风格。中世纪俄 罗斯建筑还注重实用性,如莫斯科的克里姆林宫,其防御 工事和军事设施成为其重要特点。此外,这一时期还出现 了许多富丽堂皇的宫殿和庄园,如普希金城和皇村等。
俄罗斯的圣象画
画者内心的 神圣性
面容是圣象画最主要的部分, 圣象画集中刻画和夸大人物 眼睛和面孔,拉长身体,表 现一种向上腾升的动感。
画面的神圣 性
圣象画的主色调是金黄色, 散发着神圣之光
色彩的神圣 性
安德烈.鲁布廖夫是俄罗斯 14、15世纪的著名僧侣和 圣像画家,被认为是俄罗斯 历史上最伟大的艺术大师, 也是俄罗斯美术史最早成名 的本民族画家。鲁布廖夫最 为世人所知的名画《三圣像》 圣像画,堪称15世纪世界 绘画艺术的瑰宝。
圣像画一词源于希腊,用来指代东正教堂里描绘圣经 里的人物及与这些人物相关的重大事件的绘画作品。 也就是说圣像画是画神的,它的任务是“通过可以看 见的形象去想看不见的伟大的神”。人们对于圣像的 敬拜是因为圣像中呈现了可望而不可及的圣者的形象。 圣像往往被认为具有画面所绘形象的神力。基督教圣 像画分为基督圣像画、圣母圣像画、圣徒和天使圣像 画及节日圣像画等多种形式。
圣象画的社会功用 • 1、帮助统治者在思想和政治上稳固统治。 • 2、它是东正教堂内部装饰的重要元素; • 3、圣像画引进之初使当时许多目不识丁的教徒通 过生动易懂的画面理解了圣经教义,代替书本使文 盲者直观的感受到上帝的存在,起到了显而易见的 精神寄托作用。
圣象画是一种神圣性艺术的体现
不是任何艺术家都可以 绘制圣象画,画师必须 是一个信徒,并接受过 正式的洗礼同时必须是 男性,以此来表示他们 对神的忠义
圣徒及天使圣象画
基督圣象画
其实我们所熟悉的更多的是圣母圣 象画
比较著名的有《弗拉基米尔圣母像》、《喀山圣母 像》、《顿河圣母像》
祈祷的圣母像
怀抱孩子的圣母像
圣象画的意义
• 圣像画(иконописание)是11到16世纪俄罗斯最具代表性的艺 术型态,相对于拜占庭的贵族艺术,俄罗斯圣像作为教堂的延伸, 已经成为民间生活的一部分,由高不可攀的圣者像变成家中、身 上必备之物。俄罗斯人并非想降低圣人的崇高性,相反的,更是 生活全面的仰赖。正如现代圣像学专家塔拉索夫 (О· Ю·Тарасов)说“没有圣像,俄罗斯人就不知道如何向上 帝祷告”,这说明圣像在俄罗斯人生活中所扮演的伟大作用,因 为圣像中至高无上的崇拜对象,已降身来照料所有琐碎的日常起 居,和人民生活紧密结合。
俄罗斯的四大工艺美术
俄罗斯的四大工艺美术
俄罗斯的四大工艺美术是指陶瓷艺术、木工艺术、珠宝艺术和刺绣艺术。
这些传统的工艺美术技艺在俄罗斯历史上有着悠久的传统和独特的风格。
1. 陶瓷艺术:俄罗斯的陶瓷艺术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斯拉夫文明。
著名的陶瓷作品包括蓝色和白色的Gzhel陶瓷、喀山陶瓷和豪尔山陶瓷等。
这些陶瓷作品通常以鲜艳的颜色和精细的细节装饰而闻名。
2. 木工艺术:俄罗斯的木工艺术以其精湛的木雕技艺和独特的风格而闻名。
著名的木工艺术作品包括喀山木雕、霍尔穆斯木雕和佩列斯拉韦尔斯克木雕等。
这些作品常常以富有俄罗斯民族风格的图案和浮雕装饰而知名。
3. 珠宝艺术:俄罗斯的珠宝艺术在历史上有着重要地位。
著名的俄罗斯珠宝品牌有翡翠和云母手工艺品。
这些珠宝作品通常以精致的设计、华丽的装饰和精细的手工艺而著称。
4. 刺绣艺术:俄罗斯的刺绣艺术以其细腻的线条和丰富的图案而著名。
著名的俄罗斯刺绣包括别洛波列刺绣、霍尔穆斯绣和玛琅刺绣等。
这些刺绣作品通常使用丝线和金线来表现绚丽的花朵、动物和风景等图案。
这四大工艺美术形成了俄罗斯独有的艺术风格,深受欢迎并广泛应用于陶瓷制品、家具、珠宝和纺织品等领域。
俄罗斯绘画艺术流派评述最终
俄罗斯绘画艺术流派评述要了解俄罗斯的绘画艺术流派,就要了解俄罗斯绘画艺术的发展史;她主要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古俄罗斯时期,也就是从辅基公国形成至彼得大帝改革以前这段时间;这是俄国封建社会初期对拜占庭文化的移植与古俄罗斯民族艺术的形成时期;在俄罗斯文化中可以看到拜占庭文化的深刻影响;第二个阶段是彼得大帝到叶卡德琳娜女皇统治的整个18世纪,这是俄国的改革和“欧化”时期;俄国文化在意大利和法国古典艺术的影响下迅速发展,俄国艺术开始纳入欧洲文艺发展的进程,欧洲流行的古典主义这时在俄国也被效法和模仿;第三个阶段是19世纪上期,这是俄国民族艺术的奠定时期;18世纪中期成立的皇家美术学院,在半个多世纪中逐步培养了一批本民族的艺术家,他们呼吸本民族的空气,吸收民族文化的养料,具有俄国特色的文艺开始在世界舞台上崭露头角;第四个阶段是19世纪中期以后至20世纪初,即从批判现实主义到含有形式主义和唯美主义因素的新流派的出现,其中批判现实主义最为辉煌;俄国的批判现实主义文艺创作,在关注现实和在与西欧广泛的交流中,以其题材、体裁、风格和手法的多样性与独创性,在世界艺坛占有重要的位置,它与当时的法国文艺并驾齐驱,各领一方风骚,各自推出了世界级的大师,组成了文艺史上璀璨夺目的一串明珠;俄国这一阶段的文艺创作,是一个多世纪以来人们研究的重点之一;不同的历史时期下,由于经济、政治、宗教等多种环境的影响,也产生了不同的绘画艺术流派;主要分为以下六个:古典画派、巡回展览画派、“艺术世界”、先锋派、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和当代绘画艺术;古典画派,产生于18世纪初期;流行的古典主义思潮在美术界的表现,他们对为贵族服务的奢华菲靡的艺术不满,向古典、的艺术中寻求新题材;典型的代表是创作了着名的“”的法国画家;此时的俄国,随着彼得大帝社会改革的全面推行,许多有才华的俄国青年画家相继被公派到国外学习绘画,他们学成归国后,成为18世纪俄罗斯绘画的骨干力量;叶卡捷琳娜女皇二世时期,从欧洲引进的古典式的学院绘画在俄国的土地上生根、成长;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从俄罗斯传统文化及现实生活中吸取营养,逐渐形成有本土特色的俄罗斯油画;世俗人物肖像画是18世纪俄罗斯油画艺术的一种主要的体裁形式,并取得较高成就;入画者多为沙皇、宫廷显贵和其他贵族;有俄罗斯18世纪肖像画派奠基人尼基京、马特维耶夫等;世俗人物肖像画是对中古世纪俄罗斯禁欲主义圣像画一种直接的反叛和对立;画家不但较好地掌握了油画技法、色彩配置及人物身材比例,而且开始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的思想和感受;由于当时肖像画作者多为农奴,而贵族把艺术仅仅作为一种消遣,加之并不看重作者版权,所以18世纪的肖像画作者大多佚名;巡回展览画派,俄罗斯巡回画派的产生和特点俄罗斯巡回展览画派是19世纪下半叶俄罗斯现实主义美术的代表;19世纪后期是俄罗斯文学艺术空前繁荣的时期;1861年俄国取消农奴制度后,社会间题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中心.以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为首的平民知识分子登上了历史舞台,他们的美学思想广泛影响和指导着当时文艺家的创作活动,他们提出“艺术是现实的再现”,“美是生活”等文艺思想,认为艺术家必须反映现实,干预生活,突出了文学艺术的认识功能和教育功能.在这些积极文艺思想的指导下,产生了现实主义的文学艺术,一大批文学艺术家大胆揭露社会黑暗,反映俄罗斯人民的疾苦,寻求社会的出路;这些问题都是当时大家关心的焦点,因而被人民群众广泛接受;成立于彼得堡,发起人为克拉姆斯科依、瓦西里·格里高里耶维奇;彼罗夫、米亚索耶多夫等人;1863年11月9日,彼得堡正举行宣布大金质奖绘画比赛题目的隆重仪式,学院委员会的成员,个个佩带着奖章绶带,神色庄严地端坐在铺着暗绿色丝绒的长桌边;年迈的加加林公爵,用威严的语调宣读着学院委员会的决定:“庆祝学院成立100周年的大金质奖章绘画比赛,决定以瓦尔加拉宫的宴会为题:在宝座上端坐着由神和英雄环绕着的上帝,乌鸦栖息在他的肩头……狼追逐着月亮,跑过瓦尔加拉宫的拱门……;”就在这时, 站在对面静静地聆听决定的14名学生中站出来一位身材消瘦、脸色苍白、留着稀疏短须的青年,他适宜走到院长的面前,庄重地说:“我们曾多次请求学院批准我们各自按自己的意愿创作画面,但是,委员会没有给予任何满足的意愿,因此,我们希望把自己从这种束缚中解放出来,给予我们自由美术家文凭”;站出来讲话的这位青年便是;但是,学院委员会拒绝了这14名学生的要求;于是,这14名彼得堡的优秀毕业生在克拉姆斯科依带领下决定退出大金质奖绘画竞赛,与学院公开决裂,以对抗脱离现实的艺术,学院委员会最终宣布开除了他们;这次决裂被称为"14人暴动";他们离开学院后团结了更多的画家结成了一个美术家互助会",并经常在一起探讨社会问题和艺术问题;克拉姆斯柯依成了这个团体的核心人物,他是一个优秀的肖像画家和组织者;后来这些画家与莫斯科进步艺术家联合在一起,决定按照他们民主和民族的艺术主张组成一个协会,定期举行展览;至1870年,"巡回展览协会"正式成立,并于1871年0月在彼得堡举行了首届展览,当时有5位画家在章程上签名,其中包括别克拉姆斯柯依,米索耶道夫,萨甫拉索夫,希什金,盖依等人;主要作品有克拉姆伊斯柯一的手持马勒的农夫、无名女郎、无法慰藉的悲痛,列宾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伊凡雷帝杀子,希施金的松林的早晨、造船用材料、雾蒙蒙的早晨、橡树林边、在遥远的北方,谢洛夫的少女的桃子、女演员叶尔玛洛娃、阳光下的少女等;自1871年第一届画展,直到十月革命后的1923年,“巡回画展”共举行了48次展览其规模远远超过巴比松画派,印象派等;在世界艺术史上还不曾有过一个画派群体如此规模地,鲜明地,自觉地同祖国人民相联系,成为人民解放斗争在文化战线上的一支劲旅;巡回画派的画家有:别罗夫,米雅索叶多夫,希什金,科夫祖享,克拉姆柯依,卡门涅夫,列宾,苏里柯夫,列维坦等;“巡回展览画派”遵循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美学原则,站在民主主义的立场上反映社会问题,人民生活,历史事件和美丽的俄罗斯大自然;强调艺术作品的思想性,民族性,社会性,主题性;具有现实主义特征的俄罗斯巡回画派在绘画艺术上的独特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它鲜明地体现了艺术内容的人民性;其作品反映了处在社会大变革过程中人民的命运和心声,体现当时俄罗斯人民以及具有先进思想的知识分子的精神风貌,勇敢地批判现实中的落后与黑暗,充满着对进步与光明的向往;二,富有民族性;它同西欧的绘画截然不同,标志着俄罗斯人民从西欧移植的画种在自己民族文化的土壤中走向成熟;三,俄罗斯绘画与文学,戏剧音乐等多种文艺一起,形成一个光辉灿烂的文化团体,共同振民族文化,具有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和使命感;“艺术世界”1898-1924:它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俄罗斯绘画界一个重要的美术家团体;他们不满意当时的社会现实,对学院派和巡回展览画派也采取鄙视态度,在西欧现代主义思潮的冲击下 ,极力提倡艺术创作自由;他们既反对巡回展览派的美学思想和观点,又不同意学院派的绘画原则;“艺术世界”的画家们注重艺术语言,注重形式技巧,既吸取西欧的现代艺术,又信奉古典主义的审美形式,提出“纯艺术”和用艺术改变生活的口号;“艺术世界”的代表人物是别努阿、索莫夫、巴克斯特、朗赛莱、列利赫、库斯托季耶夫等人;1898年 ,.佳吉列夫在彼得堡组织展出青年艺术家的创新作品,次年创办艺术世界杂志,并从1901年开始组织艺术世界展览会,18世纪绘画作品的回顾展;形成俄国艺术的新派别;1904年杂志内部因出现分歧而解体;该社团在实用美术、舞台美术和插图等方面,曾作出有益的探索;在画家及广大青年中有很大影响;“艺术世界”画家们的创作接受了现实主义的某些影响,在艺术上有不少创新,为推动俄罗斯绘画艺术的技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先锋派:20世纪最初十年,俄罗斯赶超世界艺术先进流派的同时,在形式和风格上出现了先锋派艺术;俄先锋派艺术产生于俄罗斯的历史里的转折时代,也是俄罗斯艺术文化发展的一个特殊时期,有人称之为俄罗斯的“文化复兴时代”; 衰败的旧封建沙俄政权受着各种新兴思想的冲击,在这个历史时期里俄罗斯呈现出多极分化的状态,这种情况下,也呈现出一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艺术格局,历史的冲突,矛盾接踵而至,然而就是这种情况下俄罗斯社会也在酝酿着巨大的变革;过去,在很长的一个时期内把先锋派艺术视为"资产阶级艺术"的象征,视为艺术家"创作危机"的表现;其实,这是世纪之初的俄罗斯青年艺术家在艺术的各个领域的一种大胆的革新和反叛;19世纪末的欧洲画坛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英国新艺术运动,德国青年分割派,法国印象主义之后的新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野兽主义,立体主义,未来主义等新兴艺术相继出现,他们崇尚欧州洲哲学家康德,叔本华的自由哲学思想,使欧洲艺术从后印象主义开始,已经明显的开始追求语言的抽象性,表现性和象征性,这与第二次工业革命有着必然的联系;这个时期的俄罗斯各流派青年艺术家与法国,奥地利,德国等西欧国家有着密切的联系,不停的接受新思想,积极地进行自己的艺术探索和创作,他们的流派,思潮,团体和风格往往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然而就是在这种对立排斥下,才促使了俄罗斯先锋美术在世界上的重要地位;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俄罗斯先后出现了几个重要的艺术流派和团体,其中一些代表性艺术家在后来也成为了世界上当代艺术的领军人物;最早在1899年的圣彼得堡,一些青年画家自发成立了沙龙艺术世界,他们聚在一起研究讨论欧洲新艺术,并且创办了同名杂志艺术世界,杂志中着重介绍与推广西欧的当代艺术, 同时也反对传统巡回画派的老旧思想, 这对当时的俄罗斯青年画家的创作思路起了巨大的影响;之后的“俄罗斯画家同盟”是由一些“艺术世界”的莫斯科画家创立,他们因不满“艺术世界”里彼得堡艺术家的审美纲领从而另立门户,这时的俄罗斯先锋艺术已经初见倪端,其代表人物М.弗鲁贝尔,В.穆萨托夫也成为俄罗斯先锋艺术的启蒙者;先锋派艺术家们通过在各种艺术形式里进行试验,创作出了一些十分"新"的创作流派,如抽象主义、立体主义、未来主义、原始主义等;大胆和创新是先锋派艺术的一个重要标准;俄罗斯抽象派绘画诞生于1913年;后形成了两个主要的抽象派绘画流派—“热抽象”与“冷抽象”,其代表人物分别是康定斯基和马列维奇;他们形成了两个流派“即兴构图”与“至上主义”;在康定斯基的作品里,丰富的色彩由物体的表现性移到结构的变化性上,再移到线条的流动性上,画面中纯色的“斑点” 及其组合,点缀在无物体的空间中,保持着某种难以辨认的造型,这种组合往往让人产生联想,或产生一些刺激性的感觉和想法;着名的作品黑色方块,对绘画界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其作者马列维奇是“至上主义”的奠基人,他用简单的黑色方块代替一些复杂的艺术哲学思想,空洞变得丰富,平面变得深邃;这种抽象派绘画艺术主张把各种色彩的简单的几何图像拼凑在一起,产生一些“形而上的哲学思想,后来又发展到把各种立体形体堆砌到平面上的各种立体派画风,也为立体派在世界上的地位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另外应该提到的20世纪初的俄罗斯,现代艺术的复杂发展使一些画家感到困惑和不解,于是他们回到了俄罗斯古代绘画艺术传统提取养分,彼得罗夫-沃德金就是这样一位画家,他用抽象象征的手法作画,而且注重绘画的装饰性,画家取材圣像画运用了其中很多的古绘画元素,但画家并没有摹仿任何一个具体的俄罗斯古代圣像画,而是在学习古代绘画内容和技巧的时候,把现代画家对生活的理解和判断加入绘画之中,画家虽然没有追求先锋艺术派的革新,但他也促使了后来一大批俄罗斯当代艺术家运用古圣像画元素创作新的当代艺术;1917年的十月,红色革命推翻了沙俄政府,建立起了全新意识形态的苏维埃政权,许多艺术家对俄罗斯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抱着怀疑,甚至是仇恨的心态,使得一部分艺术家离开了苏联,但也有艺术家受到了十月革命的激励和启发,积极的参加着各种变革,希望与这个时代的社会发展思想同步,创作出符合时代精神的艺术作品来,各种先锋派的艺术也积极的迅速发展,组成不同的艺术团体进行艺术的追求和探索,然而在后来的30年代时,政府急于反应现实社会建设的工农兵形象,规定现实主义为创作艺术作品的主导,先锋派的艺术价值观很难满足这个需求,以斯大林为首的苏共政府对文化艺术的控制,出台了一些极左的文化政策和规定,限制了各种流派“百花齐放”的自由发展态势,扼杀了许多艺术家的创作思想,这就使得俄罗斯先锋派中断了自己的艺术探索,放弃了先前的艺术成果,就这样俄罗斯先锋主义在欧洲的领先地位嘎然而止;然而在欧洲大陆的另一端,移居到西欧的俄罗斯画家康定斯基,夏加尔,康恰洛娃等,却带领着欧洲先锋派艺术蓬勃发展,对欧洲和美国后来的现代艺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时对西方当代艺术启蒙起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俄罗斯先锋艺术是俄罗斯美术史上的珍贵遗产,有俄罗斯人认为俄罗斯艺术在马列维奇之后已经全部覆灭,这也充分证明这一时期的艺术在俄罗斯内部的重要影响力;他们的艺术实践与探索,是整个西方现代艺术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曾活跃在艺术文化阵地的各种先锋派在经过一阵活跃之后,渐渐地销声匿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社会现实主义是现实主义下的一个艺术运动,主要通过对艰辛生活奋斗的质朴写照,来描绘社会或种族上的不平等和经济困难,通常对工人阶级带有较为壮丽的描绘;此运动的画风及景象通常传达着一种对社会或政治带有讽刺意味的抗议,在美国1930年的大萧条时期达到顶峰;苏联在1930年则逐渐形成发展出了全新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并自成体系,且对社会主义国家曾有着巨大的影响;1917年的十月革命将俄国的绘画艺术带入了一个新的时期;20世纪30年代以后,苏联文艺中确立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绘画一方面继承了19世纪俄国现实主义的绘画传统,同时又把革命的内容,苏维埃生活的新貌表现在绘画之中,以约甘松、普拉斯托夫、格拉西莫夫、谢罗夫、科林、梅什科夫等为代表的一批画家创作出许多现实主义的作品;40年代,苏联卫国战争时期及战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表现爱国主义内容的绘画成为了画家创作的主旋律;而歌颂战后和平的生活和劳动以及描绘大自然风光的绘画也占了相当比重;在那些年代,由于个人崇拜和极左思潮的影响,绘画创作中也出现了伪英雄主义、伪浪漫主义、伪乐观主义等,产生出一批虚假的作品;约甘松代表作审讯共产党员和在老乌拉尔工厂里,是两幅在苏联美术史占有重要地位的作品;前者描绘国内战争时期,共产党员面对军官大义凛然的英雄气概;后者描绘十月革命前,工人与厂主间的一场斗争;约甘松运用他特有的艺术手法,揭示出两种阶级力量之间的矛盾冲突,预示正义的事业必将获得未来;光线明暗的对比,暖色调组成的紧张感等,有效地加强了画面冲突的尖锐性;30年代的苏联画坛,深受约甘松创作的影响;在列宾绘画雕塑建筑学院设有约甘松画室,他主持工作室多年,培养了许多青年油画家;普拉斯托夫1893年1月18 日生于俄罗斯乌里扬诺夫斯克的农村中;1912~1914年,在莫斯科绘画雕刻建筑学校学习;十月革命后,回到故乡,被选入村苏维埃,担任贫农委员会书记;直接的生活经验,确立了普拉斯托夫终生的创作题材:通过农村生活和农村劳动者的形象,表现新的苏维埃时代;1938年,他的作品沐浴的马群参加了苏联红军建军20周年美展,这是普拉斯托夫进入创作成熟期的标志;这之后他创作的许多作品,都以同样的热情表现苏联集体农民,代表作如收获、割草季节、集体农庄的打谷场、拖拉机手的晚餐、春和夏等;这些作品色彩丰富,明暗多变化,生活气息强烈,也很富于诗意;当代绘画艺术:60-70年代,现实主义依然是苏联绘画的一种重要的创作方法;许多苏联老画家继承绘画的现实主义传统,创作出大批现实主义的作品;许多年轻一代的画家倾心于逼真的印象主义和对模特的直接感受;他们继承和遵循的是俄罗斯绘画艺术的另外一些传统;这些画的语言严峻、色彩简单、形式率直、结构简练,给绘画界吹来一股新风;进入80年代,苏联迎来了大办美术展览会的高潮;这些展览馆会推出了一大批新画家,他们的作品充满了新时代的气息;80年代中后期,苏联绘画变得更加丰富和多样化,观众可以通过展览看到现代绘画各个流派的作品;莫斯科还举办过一些侨民艺术家,如马列维奇、康定斯基等人的个人画展,大大开阔了人们的艺术眼界和艺术视野;进入新世纪的俄罗斯绘画艺术正朝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呈现出一种多元格局;结论:俄罗斯画派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涵,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促成这些的结果既有内部原因,也有外部条件;但是,最主要的依然是俄罗斯民族内在的那种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国家的热爱的性格,造就了俄罗斯画派的伟大成就;。
18、19世纪俄罗斯美术
18、19世纪俄罗斯美术一、18世纪俄罗斯美术18世纪是俄国历史的转折时期,在绘画中开始产生肖像体裁。
尼基丁(约1690—1741)是俄罗斯民族肖像体裁的奠基人。
彼得大帝派他去意大利学画,返国后他倡导了俄罗斯现实主义学派。
《哥萨克首领-盖特曼》(1720)是他的优秀作品之一。
尼基丁的创作建立了肖像画的初步原则——表达人们不可重复的、有个性的外在面貌。
安特罗波夫(1716—1795)是18世纪中叶杰出的肖像画家。
他的作品比起他的前辈,已经具有对被刻画者更深的揭示力量。
他的作品《彼得三世肖像》(1762)对人物及其环境特征的刻画是非常成功的。
18世纪下半叶的肖像体裁已诞生出所谓内心肖像画的种类。
这与过去所谓的盛典肖像画有所不同。
罗柯托夫(1736—1808)的作品标志着俄罗斯肖像画进入新的时期。
他的《着玫瑰色服装的无名女郎像》(1770)等等许多作品都能引起人们精神交往的要求。
列维茨基(1735—1822)的创作是内心肖像画进一步发展的体现。
他为斯摩尔尼高级女子学院的学员所作的肖像组画是内心肖像风格成熟的标志,例如他所画的《聂丽多娃肖像》(1773)等等。
他把安特罗波夫严格的准确性和罗柯托夫的抒情性结合为一体。
从而成为18世纪俄罗斯肖像绘画最杰出的代表。
鲍罗维柯夫斯基(1757—1825)也属于18世纪肖像画家的杰出一辈。
他的《玛·022··伊·洛普希娜》(1797)就是对人物刻画入微的杰作。
俄罗斯雕刻的发展:肖像体裁给俄罗斯专业雕刻带来最早的成就。
到18世纪下半叶在俄罗斯本民族的雕刻家中已出现舒宾(1740—1805)这样杰出的人物。
舒宾刻画了一系列同代知名人物形象,也可以说是叶卡杰琳娜时代的展示。
他站在启蒙主义的立场上更加充分和多方面地揭示人物的特征。
他的作品有《罗蒙诺索夫肖像》(1793)、《戈里岑》(1773—1775)等等。
俄罗斯美术作品中的古典主义:在俄国古典主义的形成比起欧洲整整迟了一个世纪。
《俄罗斯艺术》PPT课件
画作名称: 《骑马的女子》 风格: 古典主义
作品赏析: 这是一幅立足于学院派又吸收了洛 可可画风的肖像画。画家基本上沿用 意大利传统风格,以风俗画样式来描 绘人物肖像,探求运用人物所处的环 境来烘托画中人物的性格与生活风尚。 他的这种独特创造在俄国被称作为“布 留洛夫式”。 画中人装腔作势地骑在烈马背上, 看上去是位弱不禁风的贵族小姐,身 着拖曳的不适合骑马的长裙,静态的 形象与奔跑急止的烈马形成动静的对 比。构图采用平衡布势。画中主体肖 像画得极为细腻,衣裙头饰表现极富 质感,色彩配置华丽典雅。据说紧随 奔马的小狗是有意加上去的,在小狗 的项圈下挂着一个标牌,上面写着“莎 莫依洛”,标志这幅画的所有者。这幅 肖像画的是乔凡尼娜和阿玛契里亚· 帕 契尼。画家是受朱理亚· 莎莫依洛娃伯 爵夫人的委托而作。 1893年转赠给巴维尔· 米哈依洛维奇· 特列恰科夫收藏。
画作名称:土耳其妇女
画作名称:晚会归来
伊里亚.叶菲莫维奇.列宾 (1844—1930)
•
列宾是十九世纪后期伟大的俄罗斯批判现实主义绘画大师。 列宾在充分观察和深刻理解生活的基础上,以其丰富、鲜明 的艺术语言创作了大量的历史画、肖像画,他的画作如此之 多、展示当时俄罗斯社会生活如此广阔和全面,是任何一个 画家都无法与之比拟的。 • 1844年,列宾出生在乌克兰哈尔科夫省的楚古耶夫镇。其 父是一个屯垦军军官。全家人在屯垦地辛勤劳作,童年的列 宾亲身体会到了生活的贫困和艰难,他也不只一次亲眼目睹 了囚犯如何被驱赶着由此经过,这些印象成为他日后创作的 素材。但列宾的绘画才能是受到了在画坊当学陡的表哥的影 响。表哥时常给他带回一些纸张、颜料、画笔,耳濡目染, 列宾逐渐对绘画着了迷。 • 列宾也是一位出色的肖像画家,他把肖像画称作"最有现 实意义的绘画体裁"。他为同时代的名人作了一系列出色的 肖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俄罗斯美术史
一、19世纪俄罗斯美术
19世纪是俄罗斯艺术真正繁荣和民族风格确立的时代。
尽管19世纪初期俄国仍是一个以农奴制度为基础的封建君主专制的国家,但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法国大革命的影响、拿破仑军队入侵等事件刺激,激起民众爱国热情,促使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日益高涨,思想空前活跃,至19世纪下半期形成了文化方面人才辈出的局面。
★巡回展览画派:
(1)背景:
①取消农奴制以后,社会问题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中心。
②以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为首的贫民知识分子登上历史舞台,他们提出:“艺术是实现的再现”,“美是生活”等文艺思想,认为艺术必须反映现实、干预生活。
他们的美学思想广泛影响和指导着当时的艺术家创作。
③承接费多托夫的批判现实主义传统。
(2)简况:1863年,彼得堡美术学院14位应届毕业生要求当年毕业创作自由命题而遭院方否定,于是毅然离校,以克拉姆斯柯依为中心组成“彼得堡自由美术家协会”。
’此期间,由莫斯科的彼洛夫、盖依和米塞耶多夫三人发起成立一个全俄罗斯美术家联合组织,定名为“巡回展览协会”,传到彼得堡后,得到克拉姆斯柯依等人的响应。
1870年11月2日章程得到有关当局的批准,正式组成“巡回展览协会”,于1871年10月在彼得堡举行首届画展。
▲费多托夫
费多托夫是在革命民主主义思潮影响中成长起来的画家,他所画的讽刺性风俗画十分生动,令观者忍俊不禁而后陷入深思,他那微妙的幽默,针砭时弊。
真实的描绘和深刻的讽刺内容,揭露了当时社会中的畸形人物和丑陋现象。
●克拉姆斯柯依
克拉姆斯柯依是巡回画派的组织者和思想领导。
还在彼得堡美术学院学习的时候,他就成为向往民主和民族艺术胜利的热烈追随者的中心人物。
他的作品《荒野中的基督》表达出巡回画派的启蒙主义思想。
是当时俄国最伟大的肖像画家之一。
★列宾
列宾(艺术活动是巡回画派现实主义艺术的最高成就。
列宾对绘画中的各种体裁都很擅长,但他始终不渝地坚持创作的是以人民的作用为基调的纪念碑绘画。
他的这种素质在最初的创作《伏尔加纤夫》中就表现出来。
此外,列宾对历史题材也有深刻探索,他的《索菲娅公主》、《伊凡·雷帝杀子》和《扎波罗什人给土耳其苏丹写信》都鲜明地突出了历史人物的性格。
列宾画过许多肖像。
他留有350件肖像作品。
▲苏里科夫
苏里科夫是与列宾并列的另一位俄罗斯民族绘画巨匠。
他在历史画创作中体现了巡回画派的最高原则。
他的历史画《近卫军临刑前的早晨》、《女贵族莫洛佐娃》、《缅希柯夫在别留佐夫村》等作品深刻揭示了重大历史事件中错综复杂的矛盾。
▲巡回画派的历史体裁绘画:
巡回画派在历史题材中进行的改革对发展民族美术有重要意义。
盖依的创作成为该画派在历史题材上的奠基之作。
盖依的《彼得大帝审询阿力克赛王子》一画是在俄国历史画中第一次把两种社会力量对抗的冲突场面表现出来的杰作。
到19世纪70年代历史画界又出现了瓦斯涅错夫他的《三勇士》把久远传说中的勇士用当代人民的形象表现出来,是烩炙人口的佳作。
▲巡回画派的风景体裁绘画:
在风景题材的发展中,巡回画派同样功勋卓著。
萨甫拉索夫的《白嘴鸦归来》、施什金的《黑麦》及《松林之晨》、库因芝的《白桦树林》、“情绪风景”画家列维坦的《伏拉基米尔道路》等作品,在探求民族风景画的创作道路上取得极为显著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