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生理学考试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体解剖生理学题
一、概念题
1 反射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刺激发生的规律性应答。
2 内环境是指细胞生活的环境,即细胞外液。
3 神经调节神经系统通过神经纤维对其支配的器官所进行的调节。它是机体功能调节的最主要方式,是通过反射活
动来实现的。
4体液调节体液因子通过体液途径对各种器官、组织实现的调节。其中以激素的作用最为重要。
5自身调节内外环境变化时,机体不依赖于神经和体液调节而产生的适应性反应称自身调节,自身调节是一种比较简单、局限的原始调节方式。
6正反馈如果反馈信息,可使控制中枢的原始信息加强称正反馈。
7单纯扩散指脂溶性物质由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转运(扩散)的过程。eg:O2,CO2
8 主动转运某种物质的分子或离子,通过细胞膜本身的耗能过程,逆着浓度差或电位差由低浓度区向高浓度区转运
的形式。
9出胞作用是指细胞膜将大分子和物质团块由细胞内向细胞外转运的过程。eg:腺体的分泌,递质的释放。10 阈电位指造成膜对钠离子通透性突然增大的临界膜电位。
11阈刺激指能引起细胞兴奋或产生动作电位的最小刺激。
12兴奋-收缩耦联把肌膜电兴奋和肌细胞收缩过程联系起来的中介过程。
13RBC渗透脆性RBC在低渗盐溶液中抵抗膨胀、破裂的特性。
14RBC悬浮稳定性RBC的比重虽比血浆大,但在血浆中能保持悬浮状态,而不易下沉,这种特性称~。
15血清是指血液凝固后,析出的微黄色液体。
16血型指RBC膜上的特异抗原(或凝集原)类型。
17血液凝固血液由流动的溶胶状态变为不流动的胶冻状态的过程叫血液凝固。
18凝血因子血液与组织中直接参与凝血的物质。
19溶血RBC破裂后,血红蛋白溶解于血浆中的现象。
20血液循环血液在心脏和血管中按一定的方向流动,周而复始,称血液循环。
21每搏输出量心脏(每个心室)收缩一次搏出的血量叫~。(一次心搏一侧心室流出的血量,称为~。)
22代偿间歇期前收缩之后与下一个心室收缩之间的间隔比正常的长。(或:在一次期前收缩之后常有一段较长的间歇期,称代偿间歇。
23正常起搏点窦房结是主导整个心脏兴奋和跳动的正常部位,称为正常心脏起搏点
24心率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称心率。
25 微循环指微动脉与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
26 血压是指血管内的血液对于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亦即压强,通常以毫米汞柱(mmHg)或KPa为单位
(1mmHg=0.133KPa)。
27 呼吸指机体与外界环境间的气体交换。
28 潮气量每次呼吸时吸入或呼出的气量。平静呼吸时,正常成人约400--600ml。
29 肺活量在最大吸气后作尽力呼气所能呼出的全部气量。相当于潮气量、补吸气量与补呼气量之和。正常男性
3500ml,正常女性2500ml。
30 血氧含量100ml血液中Hb结合氧气的实际量。
31 消化食物在消化道内被分解为可被吸收的物质的过程。
32 吸收食物经过消化后,透过消化道的粘膜入血或入淋巴的过程。
33 体温是指机体深部的平均温度。
34 基础代谢基础代谢是指人体在安静、空腹、清醒状态下的能量代谢。
35 排泄机体将经过血液循环的物质代谢终产物,进入体内的异物(包括药物等)和过剩的物质排出体外的过程。
36 肾小球有效滤过压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肾小囊内压)。
37 脊休克动物的脊髓与脑之间的联系被横断后的短期内,动物丧失一切反射能力,这种现象称为~.
38 应激反应当生物遭受意外刺激,如剧烈的环境温度的变化、缺氧、创伤、手术、休克以及饥饿等时,血中ACTH 立即增加,糖皮质激素也相应增多这种现象叫做~。
39 运动终板运动神经末梢分布到骨骼肌纤维,并和肌纤维紧密相贴。
40 免疫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性生理反应,其作用是识别“自己”和“异已”,并排除抗原异物(病原体及其产物、衰老的自身细胞、突变产生的异常细胞等)的以维持体内环境的平衡和稳定。
41 排卵成熟卵泡破裂、卵母细胞自卵巢排出的过程。
42 小循环(肺循环)全身返回心的含二氧化碳较多的静脉血自右心室泵出,经肺动脉及其分支流到肺泡毛细血管进
行气体交换,是静脉血变成动脉血,再经肺静脉流回左心房。
43 自主神经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和腺体(包括有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可心肌平滑肌的运动和腺体的分泌,这些活动不受人的意志控制。
四、简答题
1.简述人体机能活动的主要调节方式有哪些?各有何特点?
答题要点:主要调节方式有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
其特点有:神经调节特点是迅速、短暂、局限
体液调节特点是缓慢、持久、广泛
自身调节调节范围较小,也不十分灵敏。
其中,神经调节起主要作用。
2.简述阈值与阈电位的关系?(5分)
阈值指在刺激的持续时间与强度一时间变化率固定情况下,引起组织兴奋所需的最小刺激强度。阈电位指
细胞去极化达到引起膜对Na+通透性突然增大或引发动作电位时的临界膜电位数值。刺激使膜去极化只有刺激强度达
到阈值时,才能引起组织去极达到阈电位而引发动作电位。
3.简述神经一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过程
答题要点:
运动神经末梢动作电位>Ca++进入接头前膜>释放乙酰胆碱>接头间隙>与终板膜上受体结合>终板膜对Na+、K+,尤其
Na+通透增高>产生终板电位>总和、电紧张扩布>邻近肌膜去极达阈电位>爆发肌膜动作电位。
4.简述兴奋一收缩耦联的主要过程(5分)
兴奋一收缩耦联指把肌膜电变化和肌肉机械变化联接起来的中介过程。Ca++是中介因子。
过程:①肌膜动作电位深入到肌细胞内部;②三联管处信息传递;③肌浆网对 Ca++的贮存释放和再聚集。
5.简述血浆蛋白种类及主要生理作用。
答题要点
血浆蛋白主要有:白蛋白、球蛋白、纤维蛋白原三大类,球蛋白又分为α1、α2、α3、β、γ球蛋白。主要功能:⑴
保持血浆胶体渗透压;⑵运输功能;⑶参与机体的免疫功能;⑷凝血止血功能;⑸缓冲血液酸碱度。
6.简述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
答题要点:血液由流动的液体状态变为胶冻状的血凝块过程称为血液凝固,基本过程包括三个阶段:
⑴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⑵凝血酶原被激活;⑶纤维蛋白质原变成纤维蛋白过程。
7.简述生理止血过程
生理止血是指小血管损伤后,血液将从血管流出,数分钟后血流自行停止的生理过程。包括三个环节:⑴小血管受损后立即出现局部缩血管反应;⑵血小板粘附,聚集成为松软的止血栓;⑶血浆中可溶性纤维蛋白原变成纤维蛋白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