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基础护理

合集下载

《基础护理学》名词解释(1)

《基础护理学》名词解释(1)

基础护理学名词解释题目1. 护理学答案:是一门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理论为基础的研究维护、促进、恢复人类健康的护理理论、知识、技能及其发展规律的综合性应用科学。

2. 健康答案: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而且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

3. 整体护理答案:是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核心,将临床护理和护理管理的各个环节系统化的工作模式,它把人视为一个整体,从生理、心理、社会、精神、文化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护理。

4. 病室湿度答案:是指空气中含水分的程度,病室湿度一般指相对湿度,即单位体积的空气中,一定温度条件下,所含水蒸气的量与其达到饱和时含量的百分比,适宜的病室湿度为 50% - 60%。

5. 病室温度答案:是指病室内的冷热程度,适宜的病室温度一般为18 - 22℃。

6. 备用床答案:是准备接收新患者用的床,其目的是保持病室整洁、美观,准备迎接新患者。

7. 暂空床答案:是保持病室整洁,供新入院患者或暂时离床患者使用的床。

8. 麻醉床答案:是便于接受和护理麻醉手术后患者,使患者安全、舒适,预防并发症,保护被褥不被血液或呕吐物污染的一种病床。

9. 患者单位答案:是指医疗机构提供给患者使用的家具与设备,包括病床、床垫、床褥、枕芯、棉胎或毛毯、大单、被套、枕套、橡胶单和中单(需要时)及床旁桌、床旁椅、过床桌(需要时)等。

10. 入院护理答案:是指患者经门诊或急诊医生诊查后,因病情需要住院做进一步观察、检查和治疗时,护理人员对患者入院时所进行的一系列护理工作,目的是协助患者了解和熟悉环境,消除紧张情绪,满足患者合理需求,调动患者配合治疗护理的积极性。

11. 出院护理答案:是指患者出院时,护理人员对患者所进行的一系列护理工作,包括对患者进行出院指导、协助办理出院手续、清洁整理床单位等。

12. 特级护理答案:是一种护理级别,适用于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抢救的患者,如重症监护患者、各种复杂或者大手术后的患者等,需设专人24小时护理。

基础护理名词解释重点

基础护理名词解释重点

基础护理名词解释重点基础护理是指对患者进行基本生活护理和健康教育的过程,旨在维护患者的基本身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以下是基础护理中的一些重要名词的解释:1. 洗澡:用水和肥皂清洁患者的身体。

洗澡可以去除皮肤上的油脂和污垢,促进血液循环,并提供患者的舒适感。

2. 梳头:使用梳子或刷子梳理患者的头发。

这有助于改善头皮的血液循环,预防头发结成。

3. 刷牙:使用牙刷和牙膏清洁患者的牙齿。

刷牙有助于去除口腔内的食物残渣和细菌,预防口腔疾病。

4. 打理口腔:定期检查并清洁患者的口腔,包括舌头、牙龈和颚骨。

这有助于预防口腔疾病和提供良好的口腔卫生。

5. 指甲修剪:修剪患者的指甲,以防止指甲过长和感染。

6. 换床单:定期更换患者的床单和床罩,保持清洁和卫生。

7. 填写护理记录:详细记录患者的护理过程、观察结果和医嘱遵循情况。

这有助于护士评估患者的病情和制定有效的护理计划。

8. 导尿:插入导尿管,将尿液引出,以帮助患者排尿。

这是解决尿潴留或监测尿液量的常见方法。

9. 排便和排尿训练:通过设定固定的排便和排尿时间表,帮助患者培养正常的排便和排尿习惯。

10. 穿衣:协助患者穿衣、脱衣或更换衣物。

这有助于维护患者的隐私和促进独立性。

11. 坐位或卧位训练:通过改变患者的体位,帮助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减轻压力和预防潮湿。

12. 床垫翻转:定期翻转床垫,以减轻压力,预防压疮的形成。

13. 物理活动:帮助患者进行一些基本的体力活动,如起床、走动或做一些简单的锻炼。

这有助于提高患者的体力和保持肌肉强度。

14. 健康教育:向患者提供有关疾病预防、康复和生活方式改变的信息。

这有助于患者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健康和预防疾病。

以上是基础护理中一些重要名词的解释。

实施基础护理可以帮助患者维持基本的身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并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护理体验。

基础护理学名词解释

基础护理学名词解释

基础护理学名词解释1.护理学:是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理论为基础的研究维护、促进、恢复人类健康的护理理论、知识、技能及其发展规律的综合性应用科学。

2.环境:指人周围的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和社会因素的总和。

包括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

3.健康:who定义-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身体缺陷,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4.社会学健康观:从个体社会性的角度反映生命活动的客观性和本质规律,指出健康是具有正常社会角色功能的人,是履行社会角色和义务的最佳活动状态。

它包括个人、家庭和社区的不同层面,包括健康平衡和健康潜力的两个重要方面。

5.护理:1980年美国护士学会将护理定义为:护理是诊断和处理人类对现存的和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

6.护理管理:运用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科学规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护理工作的人、财、物、时、信息等要素,提高护理工作的效率和效果,提高护理质量。

7.护理科研:运用观察、科学实验、调查分析等方法揭示护理学的内在规律,促进护理理论、知识及技能的更新。

8.病例护理:一名护士照顾一名患者,即专人负责实施个性化护理。

9.功能性护理:以工作为导向,根据工作性质,将患者所需的护理活动机械地分配给护士。

护理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完成医嘱,实施各种护理技术操作。

10.集体护理:对患者进行分组护理。

11.责任制护理:由责任护士和辅助护士按护理程序对患者进行系统的整体护理,其结构是以患者为中心,患者从入院到出院期间的所有护理始终由一名责任护士实行8小时在岗,24小时负责制。

12.系统整体护理:以现代护理理念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核心,将临床护理和护理管理的各个环节系统化的系统方法。

13.素质:是指人在先天的基础上,受后天环境、教育的影响,通过个体自身的认识和社会实践,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基本品质。

14.生活方式:指人们在一定的文化、民族、经济、社会、习俗和规范,尤其是家庭的影响下形成的一系列生活习惯、生活制度和生活意识。

基础护理的定义

基础护理的定义

基础护理的定义
基础护理是指在临床各科室诊疗护理过程中,为患者提供全面、连续、主动、及时地进行护理的专业人员,其任务是满足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情感及心理等方面的需求,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基础护理包括评估、计划、实施、后续工作以及对结果的指导等。

其中,评估包括生命体征、病情、治疗效果等;计划包括确定护理目标以及制定护理计划;实施包括指导患者进行生活方式的改变、功能锻炼、心理护理等;后续工作包括对结果的指导以及对工作的继续支持;而护理则是对患者进行全面、连续、主动地观察病情并进行及时地处理,使患者尽早康复的过程。

基础护理学 名词解释 全

基础护理学 名词解释 全
静脉输液:利用大气压和液体静压原理将大量无菌液体、电解质、药物由静脉输入体内
静脉输血:是将血液通过静脉输入人体体内的方法,输血是临床上常用的急救和治疗的重要措施之一
成分输血:即依据不同的血液比重,将血液中的各种成分加以分离提纯,分别制成高浓度的制品,根据病人情况的需要分别输入有关血液成分
自体输血:是指采集病人自己的血液或术中失血再回输给本人的方法
环境:是指在特定时刻的物理、化学、生物及社会的各种因素构成的整体状态,这些因素可能对生命机体或人类活动产生直接或间接的作用,其影响可能是现时或远期的
生态平衡:生态系统内部自然的、动态的相对平衡的状态
病室湿度:一般指相对湿度,即在一定温度条件下,单位体积的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量与其达到饱和时含量的百分比
12小时尿标本:留取12小时尿标本,于下午7点排空膀胱后留取尿液至次日早上7点留取最后一次尿液
24小时尿标本:留取24小时尿标本,嘱病人在早上7点排空膀胱后,开始留取尿液,至次日早上7点,留取最后一次尿液
危重病人:是指病情严重,随时有可能发生生命危险的病人
意识障碍:是指个体对外界环境刺激缺乏正常反应的一种精神状态,任何原因引起大脑高级神经中枢功能损害时,都可能出现意识障碍
昏迷:是最严重的意识障碍,也是病情危重的信号,按其程度可分为浅昏迷,中度昏迷,深昏迷
心肺复苏:是针对心跳,呼吸停止所采取的心脏按压或其他方法形成的暂时的人工循环并恢复心跳和血液循环,用人工呼吸代替自主呼吸并恢复自主呼吸,达到恢复苏醒和挽救生命的目的
基本生命支持:又称徒手(或初步)心肺复苏,指不用任何设备保证气道通畅,支持呼吸和循环,维持病人的脑、心和其它组织的供氧,维持生命,基本生命支持可以用于对任何原因所致的心搏动骤停和呼吸停止的病人

基础护理名词解释

基础护理名词解释

基础护理名词解释基础护理指的是对患者进行基本的护理,并提供必要的生活照顾和支持。

在医疗保健中,基础护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可以保障患者的基本生活需求,减轻病痛和增强患者的自尊心,促进身心健康的恢复。

以下是一些基础护理常用的名词解释。

1. 洗澡:洗澡是基础护理中最基本的一个环节。

通过用温水和肥皂清洁身体,可以消除人体表面的污垢和细菌,保持皮肤的清洁和健康。

2. 换床:换床是指将床单、枕套、被套等床上用品进行清洗和更换。

床上用品需要定期更换以保持干净和卫生,防止病菌滋生。

3. 卧位翻身:卧位翻身是指帮助不能自行翻身的患者改变体位,以防止长时间的压迫引起身体部位的压疮。

卧位翻身应定期进行,促进血液循环和减轻压力。

4. 尿布更换:尿布更换主要针对不能控制大小便的患者,通过更换湿透的尿布,保持皮肤的干燥和卫生。

尿布更换应定期进行,以防止尿液损害皮肤和引起感染。

5. 口腔护理:口腔护理包括刷牙、漱口和口腔清洁。

口腔护理可以保持口腔的洁净,预防口腔感染和牙齿疾病的发生。

6. 饮食护理:饮食护理是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营养需求,为其提供适当的饮食。

饮食护理有助于维持患者的营养平衡,促进康复和健康。

7. 睡眠护理:睡眠是人体恢复和休息的重要过程,睡眠护理主要包括为患者提供舒适的睡眠环境和适当的睡眠时间,以促进深度睡眠和有质量的休息。

8. 安全护理:安全护理是指为患者创造安全的环境,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

例如,确保床栏正确使用,避免摔倒和滑倒的风险。

9. 体位转换:体位转换是为了防止长时间的压迫而进行的,可以帮助患者减轻身体不适和压力。

定期改变体位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预防压疮。

10. 护理记录:护理记录是护理人员记录患者情况和护理过程的文件。

护理记录可以提供重要的信息和参考,为医生和其他护理人员提供指导和决策依据。

护理记录应准确、详细和及时。

基础护理是为患者提供基本的护理和生活照顾,以满足患者的基本需求。

不仅需要护理人员有丰富的医学和护理知识,还需要关爱、耐心和责任心。

基础护理学名词解释

基础护理学名词解释

基础护理学名词解释1.间接接触传播:病原体通过媒介传递给易感宿主。

2.空气传播:以空气为媒介,在空气中带有病原微生物的微粒子,随气流流动而造成感染传播,也称为微生物气溶胶传播。

3.生物媒介传播:指动物或昆虫携带病原微生物做为人间传播的中间宿主。

4.易感宿主:是指对感染性疾病缺乏免疫力而易感染的人。

若把易感者做为一总体,则称易感人群。

5.清洁:是指用物理方法清除物体表面的污垢、尘埃和有机物,其目的是去除和减少微生物,但并非杀灭微生物。

6.消毒: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清除或杀灭除芽孢以外的所有病原微生物,使其数量减少到无害程度的过程。

7.灭菌: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全部病原微生物,,包括致病的和非致病的微生物以及细菌芽孢的过程。

8.热力消毒法:利用热力破坏微生物的蛋白质、核酸、细胞壁和细胞膜,从而导致其死亡。

9.潜热;是指当1克100度的水蒸汽变成1克100度的水时,释放出2255J的热能。

10.化学消毒灭菌法:是利用液体或气体化学药物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或杀死微生物的方法。

11.无菌技术:是指在医疗、护理操作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人体和防止无菌物品、无菌区域被污染的操作技术。

12.无菌区:指经过灭菌处理而未被污染的区域。

13.非无菌区:指未经过灭菌处理或经过灭菌处理但又被污染的区域。

14.无菌物品:指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灭菌后保持无菌状态的物品。

15.隔离:是将传染病患者、高度易感人群安置在指定的地方,暂时避免和周围人群接触,借以达到控制传染原、切断传播途径,同时保护易感人群免受感染的目的。

16.清洁区:未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

17.半污染区:有可能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18.污染区:患者直接或间接接触、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

辐射19.终末消毒处理:是指对出院、转科或死亡患者及其所住病室、用物、医疗器械等进行的消毒处理。

20.保护性隔离:也称反向隔离,适用于抵抗力低或极易感染的患者。

21.生命体征:T、P、R、BP 是生命维持的基本征候,是机体内在活动的客观反映,是衡量机体状况的指标。

基础护理学名词解释,简答题汇总_0

基础护理学名词解释,简答题汇总_0

基础护理学名词解释,简答题汇总名词解释雾化吸入疗法:是将药液以气雾状喷出,由呼吸道吸入,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发热反应 : 为输液中常见的一种反应,是因为输入致热物质、输入的溶液或药物制品提炼不纯、消毒保存不良而引起的。

患者在输液过程中,出现胃寒、寒颤和发热,并伴有恶心、呕吐、头痛、脉速等症状。

自体输血法:包括术中失血回输和术前采血保存。

对于术中出血量较多者或估计手术范围较大,失血量较多者采用此法可节省血源,防止输血反应。

空气栓塞:为输液或输血的反应之一。

由于输液、输血管内空气未排尽,或管衔接不紧有漏缝,或加压输液、输血护理不当,以致空气进入静脉。

如空气量大,则气体栓子随血回流到右心室,阻塞肺部动脉入口,引起严重缺氧而死亡。

颈外静脉穿刺输液法:颈外静脉属于颈部最大浅静脉,其行径表浅,位置较恒定,易于穿刺。

1/ 3长期输液而周围静脉不易穿刺者,或周围循环衰竭的危重患者须测中心静脉压或静脉压高价营养输液均可用此法。

标本:是指采集人体一小部分的血液、排泄物、分泌物、呕吐物、体液(胸水、腹水)及组织等样品,通过实验室检查来反映机体正常的生理现象和病理改变。

意识模糊:最轻的意识障碍。

对周围环境漠不关心,答话间断迟钝,表情淡漠,对时间、地点、人物的定向力完全或部分发生障碍。

谵妄:意识模糊伴知觉障碍和注意力丧失,表现为语无伦次,幻想、幻听、躁动不安、对刺激反应增强,但多为不正确。

1、意识:是大脑高级神经中枢功能活动的综合表现,即对内外环境的知觉状态。

2、嗜睡:最轻的意识障碍,患者持续的处于睡眠状态,能被唤醒,醒后能正确回答问题和做出各种反应,刺激去除后很快又入睡。

4、昏睡:接近于不省人事的意识状态,患者处于熟睡状态,不易唤醒,醒后不能正确回答问题,刺激停止后即进入熟睡。

5、轻度昏迷:意识大部分丧失,无自主运动,对周围事物及声、光刺激无反应,对强烈刺激(如压迫眶上缘)可有痛苦表情及躲避反应。

6、中度昏迷:对周围事物及各种刺激均无反应,对剧烈刺激可能出现防御反射。

基础护理学名词解释

基础护理学名词解释

基础护理学名词解释基础护理学是指对于病人的日常护理需求进行研究和实践的学科,主要包括各种基础技能和知识,如个人卫生、营养摄入、体位调整、床上护理、测量体温和血压等。

下面是一些基础护理学中常见的名词解释。

1. 日常生活活动(ADL):指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的基本活动,包括洗澡、穿衣、进食、如厕、行走等。

2. 体位调整:指根据病人的身体需要和医嘱,将病人的身体姿势调整到适当的位置,以促进其舒适感和健康。

3. 营养摄入:指对于病人的饮食进行合理管理和控制,包括提供适量的营养物质和监测其饮食摄入情况。

4. 皮肤护理:指对于病人的皮肤进行保护和护理,包括清洁皮肤、防止皮肤损伤和溃疡的发生等。

5. 耳鼻喉护理:指对于耳鼻喉部位的护理,包括清洁鼻腔、喉部保湿、清洁鼓膜等。

6. 口腔护理:指对于病人口腔健康进行维护和护理,包括口腔清洁、口腔护理用具的使用和口腔疾病的预防等。

7. 清洁灌肠:指通过将流体引入大肠,促进排便,清洁肠道的过程。

8. 体温测量:指测量病人的体温,可以通过口腔、腋下、直肠或耳朵等部位进行。

9. 血压测量:指测量病人的血压,可以通过袖带和血压计进行测量,包括收缩压和舒张压。

10. 监测病人的呼吸:指通过观察、计数或使用监测设备来监测病人的呼吸情况,包括呼吸频率和呼吸深度等。

11. 原位护理:指对于体内植入物或导管的护理,包括固定导管、保持通畅和预防感染等。

12. 基本心肺复苏措施(BLS):指在突发心脏骤停或呼吸骤停时采取的急救措施,包括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

13. 疼痛评估:指对于病人的疼痛进行评估和监测,以制定合适的疼痛管理计划。

14. 卫生消毒:指对于病人的环境、床位、床单、衣物等进行清洁和消毒,以防止感染的传播。

15. 病人教育:指向病人和其家属提供相关健康知识和护理指导,以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和康复效果。

总之,基础护理学是重要的护理学科,通过对于病人的日常生活活动和基本生理需求的关注和护理,能够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促进其康复和健康。

基础护理学名词解释

基础护理学名词解释

护基名解1.环境:是人类进行生产和生活活动的场所,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围绕和影响个人或集体行为与发展的所有外在因素的总和)2.分级护理:是指根据对患者病情的轻、重、缓、急以及自理能力的评估结果,给予不同级别的护理。

特级护理(红)--病情危重,随时变化--24h不间断一级护理(红)--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不能自理病情不稳的患者--1h/次二级护理(黄)--病情稳定;部分自理--2h/次--病情稳定或恢复,完全自理--3h/次3姿势,称之为主动卧位。

(见于轻症患者、术前及恢复期患者)(常见于昏迷、极度衰弱的患者)要而被迫采取的卧位,称之为被迫卧位。

(肺心病患者必须采取端坐卧位)6.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而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

7.清洁:是指用物理方法清除物体表面的污垢、尘埃和有机物,其作用是去除和减少微生物而非杀灭微生物8.消毒: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清除或杀灭传播媒介上除芽孢以外的所有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9.灭菌:是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清除和杀灭全部微生物,包括致病和非致病微生物以及细菌芽孢和真菌孢子10.无菌技术:指在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人体或防止无菌物品、无菌区域被污染的技术。

11.隔离(※):将传染源、高度易感人群安置在指定地点,暂时避免和周围人群接触12.清洁区:凡病人不进入、未被病原体污染的区域,如治疗室13.半污染区:有可能污染的区域,如医护办公室14.污染区:病人直接或间接接触的区域,如病房、患者洗手间15.关节活动范围(ROM):是指关节运动时所通过的运动弧,常以度数表示,又称关节活动度。

16.ROM联系:关节活动度练习,是指根据每一特定关节可活动的范围,通过应用主动或被动的联系方法,维持关节的正常活动度,护肤和改善关节功能的联系方法。

17.体温过高(※):一般而言,当腋下温度超过37℃或口腔温度超过37.5℃,一昼夜体温波动在1℃以上可称为体温过高18.稽留热:体温持续在39~40℃,达数天或数周,24小时波动范围不超过1℃(见于肺炎球菌性肺炎、伤寒)19.弛张热:体温在39℃以上,24小时内温差达1℃以上,体温最低时仍高于正常水平(见于败血症、风湿热、化脓性疾病)20.间歇热:体温骤然升高至39℃以上,持续数小时或更长,然后下降至正常或正常以下,经过一个间歇,又反复发作,即高热期和无热期交替出现(见于疟疾)21.不规则热:发热无一定规则,且持续时间不定(见于流行性感冒、癌性发热)22.心动过速:成人在安静状态下脉率超过100次/min。

名词解释基础护理

名词解释基础护理

名词解释:主动卧位:病人身体活动自如,能根据自己的意愿随意改变体位.称为主动卧位.被动卧位:病人自身无变换卧位的能力,躺在被安置的卧位.称为被动卧位.被迫卧位;病人意识清楚,也有变换卧位的能力,由于疾病或治疗的原因,被迫采取的卧位,称为被迫卧位.医院感染:又称医院获得性感染,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于医院感染.消毒: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消除或杀灭物体上除细菌芽胞外的所有病原微生物,称为消毒.灭菌: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消除或杀灭物体上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的芽胞.称为灭菌.无菌技术:是指在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人体和防止无菌物品,无菌区域被污染的操作和管理方法,称为无菌技术.隔离:是将传染病病人,高度易感人群分别安置在指定的地方,暂时避免和周围人接触,称为隔离.压疮: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引起血液循环障碍,发生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局部软组织溃烂和坏死,称给压疮.舒适:是个体在其环境中保持一种平静安宁的精神转台,是身心健康,没有疼痛,没有焦虑的轻松自在的自我感觉,称为舒适.疼痛:是一种令人不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感受,伴随着现有的潜在的组织损伤,称为疼痛.弛张热:体温在39℃以上,24H内温差在1℃以上,但最低体温仍高于正常水平,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等,称为弛张热.稽留热:体温持续在39℃-40℃左右,达数日或数周,24H被动范围不超过1℃,常见于肺炎球菌性肺炎,伤寒等,称为稽留热.间歇热:体温骤然升高至39℃以上,持续数小时或更长,然后下降至正常或正常以下,经过一个间歇,又反复发作,即高热期和无热期交替出现,常见于疟疾等,称为间歇热.不规则热:发热无一定规律,且持续时间不定,常见与流行性感冒,癌性发热等,称为不规则发热.间歇脉:在一系列正常规则的脉搏中,出现一次提前而较弱的脉搏,其后有一较正常延长的奸邪,称为间歇脉.脉搏短绌:单位时间内脉率少于心率,称为脉搏短绌或绌脉.其特点是心律完全不规则,心律快慢不一,心音强弱不等.潮式呼吸:又称陈施呼吸,是一种周期性的呼吸异常,周期可长达30S至2MIN,其表现为呼吸由浅慢变为深快,然后再由深快转为浅慢,再经一段呼吸暂停约5-30S后,又开始重复以上的周期性变化,是呼吸中枢兴奋性减弱或高度缺氧的表现,称为潮式呼吸.间断呼吸:又称毕奥呼吸,表现为有规律的呼吸几次后,突然停止呼吸,间隔一个短时间后又开始呼吸,如此反复交替.治疗饮食:是在基本饮食的基础上,根据病情的需要,适当调整总热量和某些营养素,以达到辅助治疗或治疗目的,称为治疗饮食.试验饮食:在特定的时间内,通过饮食内容的特殊调整,达到协助疾病诊断和保证检查结果正确的饮食称为试验饮食.溶血反应:是指输入的红细胞或受血者的红细胞发生异常破坏,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表现,称为溶血反应.临终关怀:又称善终服务,是向临终病人及其家属,提供一种全面的医疗与护理照顾,称为临终关怀.重点知识:医院按医疗技术水平分类:三级(一,二,三级)十等(每级别医院分甲,乙,丙等和三级医院增设特等)门诊护理工作:⒈做到先预检分诊,后挂号诊疗.⒉安排候诊与就诊,⒊健康教育,⒋治疗,⒌消毒隔离.抢救物品五定:即定数量品种,定点安置,定人保管,定期消毒灭菌和定期检查维修,使急救物品完好率达100%.半坐卧位:⒈摇床法:病人仰卧,先摇起床头支架成30°-50°角,再摇起膝下支架,床尾可置一软枕,增进病人舒适,保持稳定,防止撞到床栏,放平时,先摇平膝下支架,再缓慢摇平床头支架,⒉靠背架法:将病人上半身抬高,在床头垫褥下放一靠背架,病人下肢屈膝,用中单包裹软枕,垫在膝下,中单两端带子固定于床缘,以防病人下滑,床尾足底垫软枕,放时,先放平下肢,再放平床头.适用范围:⒈某些面部及颈部手术后病人,⒉急性左心衰竭病人,⒊心肺疾病所引起的呼吸困难的病人,⒋胸腔,腹腔,盆腔手术后或炎症的病人,⒌疾病恢复期体质虚弱的病人.污染区的划分:病人直接或间接接触的区域,如病房,病人洗手间,浴室等.隔离的种类:⒈严密隔离,⒉呼吸道隔离,⒊肠道隔离,⒋接触隔离,⒌血液-体液隔离,⒍昆虫隔离,⒎保护性隔离,疼痛三阶梯:第一阶段:主要针对轻度疼痛的病人,第二阶段:主要适用于中度疼痛的病人,第三阶段:主要用于重度或剧烈疼痛的病人.影响血压的因素及注意事项<131>协助排便的护理技术:(154)药物的管理原则:⒈药柜位置与整洁,⒉药物应分类放置,⒊药瓶标签应明确,⒋药物质量须保证,⒌药物须妥善保管.三查七对:三查:药物治疗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查;七对:对床号,姓名,药名,浓度,剂量,方法,时间.安全有效的用药指导:⒈抗生素及磺胺类药物需在血液内保持有效浓度,应准时服药.⒉对牙齿有腐蚀作用或使牙齿染色的药液,应用吸水管,避免药液与牙齿接触,服后漱口,如稀盐酸溶液,铁剂糖浆等.⒊服用铁剂时忌饮茶,⒋止咳糖浆服后暂不饮水,⒌磺胺类和发汗类药服后多饮水,可减少磺胺类结晶引起肾小管堵塞,⒍健胃药在饭前服,可刺激味觉感受器,使消化液分泌增多,增加食欲,⒎助消化药和对胃粘膜有刺激性的药宜在饭后服.⒏强心苷类药应在服用前测脉率和脉律.药物过敏试验技术(青霉素、头孢、破伤风)(179)常用药液及作用(休克急救时常用的胶体溶液是:中分子右旋糖酐,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扩容)(189)输液反应:发热反应,急性肺水肿,静脉炎,空气栓塞,输血三查八对:三查:查血有效期,血的质量和输血装置是否完好;八对:对姓名,床号,住院号,血袋号,血型,交叉配血试验结果,血液种类和剂量.用洗胃溶液及禁忌症(235);简答题:无菌技术操作原则:⒈无菌操作环境应清洁,宽敞,定期消毒,无菌操作前30MIN应停止清扫工作,减少走动,避免尘埃飞扬,治疗室应每日用紫外线照射消毒一次.⒉无菌操作前,工作人员要修剪指甲,洗手,戴好帽子,口罩,必要时穿无菌衣,戴无菌手套,明确无菌区,非无菌区,分清无菌物品,有菌物品.⒊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必须分开放置,无菌物品不可暴露于空气中,物品按有效期先后顺序摆放,无菌包的有效期一般为7天.⒋无菌持物钳,无菌物品一经取出,即使未用,也不可放会无菌容器内,⒌操作者身体应与无菌区保持一定距离,手臂应保持在腰部或治疗台面以上,不可跨越无菌区,⒍一套无菌物品只供一位病人使用一次.留置导尿的注意事项:⒈保持引流通畅:引流管应放置妥当,防止受压,扭曲和堵塞;病人离床活动时,安置好导尿管和集尿袋,防止导尿管滑脱,鼓励病人勤翻身,多饮水,避免感染与结石;发现尿液混浊,结晶或有沉淀时,及时送检并进行膀胱冲洗;⒉防止逆行感染:保持尿道口清洁,干燥,减少细菌侵入尿道,每日用消毒液棉球消毒尿道口和外阴1-2次,如果分泌物过多,可用0.02%高锰酸钾溶液清洗,然后用消毒液棉球消毒;每日更换引流管及集尿袋内尿液记录,倾倒时不可将引流管末端抬高.需低于耻骨联合,⒊训练膀胱反射功能:长期留置导尿管者,在拔管前应作间歇性夹管和引流,夹闭导尿管,每3-4H松开1次,使膀胱定时充盈和排空,促进膀胱功能的恢复.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急救措施:⒈病人体位:平卧或中凹位,注意保暖.⒉注射盐酸肾上腺素:按医嘱立即皮下或静脉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剂量为0.5-1ML.病儿酌减.⒊吸氧:给予病人氧气吸入,改善缺氧症状,⒋心跳骤停的处理:立即行胸外心脏按摩,同时施行人工呼吸,⒌执行医嘱给药:地塞米松5-10MG静脉推注或氢化可的松200MG加入5%-10%葡萄糖500ML静脉滴注,⒍:观察与记录:作好病情动态的护理记录.静脉输液的注意事项:⒈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和查对制度,杜绝差错事故发生,⒉严格执行医嘱,根据病情,用药原则,药物的性质及配伍禁忌,合理安排输液顺序,⒊长期输液病人,要注意保护和合理选用静脉,一般从远端小静脉开始,比开静脉瓣及关节,需24H持续输液者应每日更换输液器,⒋输液前应排尽输液管及针头内空气,输液过程中要按时更换输液瓶,输液结束时应及时拔针,严防造成空气栓塞.⒌书页全过程要加强巡视,严防针头脱出静脉,及时处理输液故障,掌握输入药液的速度,耐心听取病人主诉,解答病人的询问,配合医生处理各种输液反应,保证输液顺利进行,⒍如发现留置管有回血,须立即用稀释肝素液冲注,以免官腔被堵塞,静脉留置针一般可保留3-5天,最好不超过7天.⒎开放式静脉输液过程中如需添加溶液,溶液瓶勿触及瓶口,以免污染输液瓶,如需在输液中加药,应用注射器抽吸药液,取下针头,避免针头脱落至输液瓶内污染药液,在距输液瓶口约1CM处注入,并轻轻摇匀药液.吸氧注意事项:⒈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注意安全用氧,切实做好"四防".⒉使用氧气时,应先调节流量而后应用,停用时拔出导管,再关闭氧气开关,中途改变流量时,先将氧气和鼻导管分离,调节好流量后在接上,以免一旦关错开关,大量氧气突然冲如呼吸道而损伤肺组织,⒊在用氧过程中可根据病人脉搏,血压,精神状态,皮肤颜色及湿度,呼吸方式,血气分析等有无改善来衡量氧疗效果,从而选择适当的用氧浓度,⒋持续鼻导管用氧者,每日更换鼻导管2次以上,使用鼻塞,头罩者每天更换一次,使用面罩者每4-8H更换一次,⒌氧气筒内氧气不可用尽,压力表上指针降值0.5MPA时,即不可再用以防灰尘进入筒内,于再次充氧时引起爆炸,⒍对未用后已用空的氧气筒,应分别悬挂"满"或"空"的标志,以便即使调换氧气筒,避免急用时搬错而影响抢救速度.。

基础护理的名词解释

基础护理的名词解释

基础护理的名词解释基础护理是指对基本卫生护理和生活自理能力进行照顾和支持的护理工作。

基础护理主要是为了满足患者日常生活的基本需求,提供范围广泛的基本护理服务,以帮助患者保持身体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

基础护理的名词解释如下:1. 基本护理:是指提供基本的卫生护理和健康管理,包括测量体温、测量血压、换药、口腔护理、皮肤护理等一系列操作和技术,以维持患者身体健康。

2. 生活自理能力:是指患者能够自主进行日常生活活动的能力,如进食、穿着衣物、洗漱、行走等。

护士要根据患者的自理能力提供相应的帮助和支持,同时鼓励患者积极参与自我护理。

3. 洗澡护理:是指帮助患者进行日常洗澡和清洁工作,包括洗澡、洗头、洗脸、擦身等。

洗澡护理可以帮助保持患者的身体清洁,防止皮肤感染和褥疮的发生。

4. 定位护理:是指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求,采取适当的方法将患者固定在适当的位置,以保证其安全和舒适。

定位护理常用于卧床患者或活动能力有限的患者,以防止跌倒或滑坐。

5. 褥疮防治:是指通过合理的床位转换、保持皮肤清洁、保持适当的体位和体位改变、按时更换或调整体位的办法来预防和治疗褥疮。

褥疮是由于长时间压迫和摩擦造成的皮肤损伤,是卧床患者常见的并发症。

6. 体位护理:是指协助患者改变体位,包括仰卧位、半卧位、侧卧位等,以减轻身体的不适和促进患者的舒适和康复。

体位护理常用于手术后、疼痛患者、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等,可以帮助患者改善呼吸、循环和消化功能。

7. 口腔护理:是指对患者口腔进行清洁和护理,包括刷牙、口腔清洁、护理假牙等。

口腔护理可以预防口腔感染、龋齿和口臭的发生,同时改善患者的饮食和吞咽功能。

8. 小便护理:是指对患者进行小便排泄的护理,包括监测尿量、尿液性状、尿失禁护理等。

小便护理可以帮助患者排泄代谢产物,监测患者的水平衡和肾功能。

9. 大便护理:是指对患者进行大便排泄的护理,包括监测大便性状、排便习惯、便秘护理等。

大便护理可以帮助患者排泄代谢废物,预防便秘和排便困难的发生。

专业知识 基础护理名词解释

专业知识 基础护理名词解释

基础护理名词解释健康: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亚健康: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健康低质量状态及体验生存质量:指个体在其所处的文化和风俗习惯的背景下,由生存的标准、理想、追求的目标所决定的其目前社会地位及生存状况的认识和满意程度。

它包括个体生理、心理、社会功能及物质状态四个方面。

也称生活质量或生命质量。

健康促进:是促进人们维护和提高其自身的过程,是协调人类和环境之间的战略,规定个人与社会对健康各自所负的责任。

患病:疾病是机体在一定的内外因素作用下而引起一定部位的功能、代谢、形态结构的变化,表现为损失与抗损伤的病理过程,是内稳态调节紊乱而发生的生命活动障碍。

成长:又称生长,指由于细胞增殖而产生的生理方面的改变,表现为各器官、系统的体积和形态改变,是量的变化,可用量化的指标来测量。

发展:又称发育,指生命中有顺序的可预期的功能改变,表现为细胞、组织、器官功能的成熟和机体能力的演进,如行为改变、技能增强等。

成熟:广义的成熟是成长和发展的结果,包括心理社会的发展;狭义的成熟指生理上的生长发育。

成熟是一种相对的概念。

压力:是个体对作用于自身的内外环境刺激做出认知评价后引起的一系列非特异性的生理和心理紧张性反应状态的过程。

压力源:(又称应激源或紧张源)指任何能使个体产生压力反应的内外环境的刺激。

适应:生物体以各种方式调整自己以适应环境的一种生存能力及过程。

工作压力:又称职业压力,是指当个人的能力与需求不能与工作环境相匹配时所引起的从业人员的身心压力状态。

人际关系:指在社会实践中,个体为了满足个体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通过一定交往媒介与他人建立与发展起来、以心理关系为主的一种显在的社会关系。

社会认知:是指交往主体对自身、他人以及自身与他人关系的认知,是个体推测与判断他人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及意向的过程,包括感知、判断、评价和推测等一系列心理活动过程。

心理方位:是指人际交往的双方在互动过程中产生的心理上的主导性及权威性的程度,是评价和衡量人际关系的基本指标之一。

基础护理学名词解释

基础护理学名词解释

基础护理学名词解释1.护理措施:是护士协助患者实现护理目标的具体方法和手段,规定了解决健康问题的护理活动方式与步骤,也称为护瞩。

2.护理计划:是将护理诊断、目标、措施等各种信息按一定规格组合而形成的护理文件。

3.实施:是将护理计划付诸行动,实现护理目标的过程。

4.评价:是将实施护理计划后所得到的患者健康状况的信息与预定的护理目标逐一对照,按评价标准对护士执行会程序的效果、质量作出平定的过程。

5.合作性问题:是指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或可能造成的生理上的并发症,是需要护理人员进行检测并于其他医护人员共同处理以减少发生的问题。

6.医疗诊断:是用一个名词说明一种疾病或病理变化引起的症状、体征,以指导治疗。

7.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在其统辖范围内对所有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

8.卫生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旨在保护人体健康,调整人们在与卫生有关的活动中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

9.社会关系:就是人们在共同生活和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相互关系。

10.护理立法:是以法律的形式对护理人员在教育培训和服务实践方面所涉及的问题予以限制,起始于20世纪初。

11.护理法:指由国家制定的,用以规定护理活动及调整这些活动而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12.侵权行为:一般指对某人或许多人的人参权利不应有的侵犯。

13.犯罪:指一切触犯国家刑法的行为。

14.疏忽大意:是指不专心致志的履行职责,因一时粗心或遗忘而造成客观上的过失行为。

15.噪音:是指人们不需要和讨厌的声音。

16.安全环境:是指平安而无危险、无伤害的环境。

17.医源性伤害:是由于医护人员言谈及行为上的不慎而造成患者生理或心理上的损伤。

18.入院护理:是指患者入院时,护理人员对其进行的一系列护理活动。

19.患者床单位:是指医疗结构内提供给患者使用的家具和设备。

20.出院护理:是指患者出院时,护理人员对其进行的一系列护理活动。

基础护理学名词解释

基础护理学名词解释

1、床单位:指住院期间医疗机构提供给患者使用的家具设备,它是患者休息、睡眠、饮食、治疗、活动与排泄的最基本的生活单位2、主动卧位:是指患者自主采取的卧位。

见于轻症患者,通常患者身体活动自如,根据自己的意愿和习惯采取并变换舒适卧位。

3、被动卧位:是指患者自身无变换卧位的能力,卧于由他人安置的卧位。

通常见于极度衰弱、昏迷、瘫痪者,此时由护士帮助采取合适的卧位4、被迫卧位:是指患者意识清楚,且有变换卧位的能力,为了减轻疾病所致的痛苦或因治疗需要而被迫采取的卧位。

如哮喘急性发作的患者由于极度呼吸困难而被迫采取端坐位。

5、分级护理:根据病人病情的轻重缓急以及自理能力的评估结果给与不同级别的护理。

6、入院护理:病人经过门诊急诊医生诊查后,因病情需要住院作进一步观察,检查和治疗时,经诊查医生签发的住院证后,由护士为病人提供的一系列护理工作7、出院护理:病人经住院期间的治疗和护理,病情好转,稳定、痊愈需出院或转院,或不愿意接受治疗而自动出院时,由护士对病人进行的一系列护理工作。

8、保护具:用来限制患者身体或身体其他部位的活动,确保患者安全及保证治疗、护理工作顺利进行的各种器具9、医院内感染又称医院获得性感染,是指任何人员在医院活动期间,遭受病原体侵袭而引起的任何诊断明确的感染或疾病。

其研究对象不仅包括住院患者、门诊、急诊患者、陪护人员、探视人员,还包括医务人员,主要为住院患者。

10、清洁:清洁是用物理方法清除污染物体表面的一切污垢、尘埃,以去除和减少微生物的过程,并非杀灭微生物。

清洁是预防医院感染有效、经济的基本措施11、消毒:消毒是利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清除或杀灭环境中或传播媒介上除芽孢以外的所有病原微生物,使其数量减少到无害程度的过程。

12、灭菌:灭菌是利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去除或杀灭传播媒介上一切微生物以及芽孢的处理的过程,包括致病微生物和非致微生物,也包括细菌孢子真菌孢子。

13、物理消毒灭菌法:是利用物理因素如热力、过滤、辐射等方法将病原微生物清除会杀灭。

名词解释基础护理

名词解释基础护理

名词解释:主动卧位:病人身体活动自如,能按照自己的意愿随意改变体位.称为主动卧位.被动卧位:病人自身无变换卧位的能力,躺在被安置的卧位.称为被动卧位.被迫卧位;病人意识清楚,也有变换卧位的能力,由于疾病或医治的原因,被迫采取的卧位,称为被迫卧位.医院感染:又称医院取得性感染,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取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取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取得的感染也属于医院感染.消毒: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方式消除或杀灭物体上除细菌芽胞外的所有病原微生物,称为消毒.灭菌: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方式消除或杀灭物体上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的芽胞.称为灭菌.无菌技术:是指在医疗护理操作进程中,避免一切微生物侵入人体和避免无菌物品,无菌区域被污染的操作和管理方式,称为无菌技术.隔离:是将传染病病人,高度易动人群别离安置在指定的地方,暂时避免和周围人接触,称为隔离.压疮: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引发血液循环障碍,发生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局部软组织溃烂和坏死,称给压疮.舒适:是个体在其环境中维持一种安静安宁的精神转台,是身心健康,没有疼痛,没有焦虑的轻松自在的自我感觉,称为舒适.疼痛:是一种令人不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感受,伴随着现有的潜在的组织损伤,称为疼痛.弛张热:体温在39℃以上,24H内温差在1℃以上,但最低体温仍高于正常水平,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等,称为弛张热.稽留热:体温持续在39℃-40℃左右,达数日或数周,24H被动范围不超过1℃,常见于肺炎球菌性肺炎,伤寒等,称为稽留热.间歇热:体温骤然升高至39℃以上,持续数小时或更长,然后下降至正常或正常以下,通过一个间歇,又反复发作,即高热期和无热期交替出现,常见于疟疾等,称为间歇热.不规则热:发烧无必然规律,且持续时间不定,常见与流行性伤风,癌性发烧等,称为不规则发烧.间歇脉:在一系列正常规则的脉搏中,出现一次提前而较弱的脉搏,其后有一较正常延长的奸邪,称为间歇脉.脉搏短绌:单位时间内脉率少于心率,称为脉搏短绌或绌脉.其特点是心律完全不规则,心律快慢不一,心音强弱不等.潮式呼吸:又称陈施呼吸,是一种周期性的呼吸异样,周期可长达30S至2MIN,其表现为呼吸由浅慢变成深快,然后再由深快转为浅慢,再经一段呼吸暂停约5-30S后,又开始重复以上的周期性转变,是呼吸中枢兴奋性减弱或高度缺氧的表现,称为潮式呼吸.中断呼吸:又称毕奥呼吸,表现为有规律的呼吸几回后,突然停止呼吸,距离一个短时间后又开始呼吸,如此反复交替.医治饮食:是在大体饮食的基础上,按照病情的需要,适当调整总热量和某些营养素,以达到辅助医治或医治目的,称为医治饮食.实验饮食:在特定的时间内,通过饮食内容的特殊调整,达到协助疾病诊断和保证检查结果正确的饮食称为实验饮食.溶血反映:是指输入的红细胞或受血者的红细胞发生异样破坏,而引发的一系列临床表现,称为溶血反映.临终关切:又称善终服务,是向临终病人及其家眷,提供一种全面的医疗与护理照顾,称为临终关切.重点知识:医院按医疗技术水平分类:三级(一,二,三级)十等(每级别医院分甲,乙,丙等和三级医院增设特等)门诊护理工作:⒈做到先预检分诊,后挂号诊疗.⒉安排候诊与就医,⒊健康教育,⒋医治,⒌消毒隔离.抢救物品五定:即定数量品种,定点安置,定人保管,按期消毒灭菌和按期检查维修,使急救物品完好率达100%.半坐卧位:⒈摇床法:病人仰卧,先摇起床头支架成30°-50°角,再摇起膝下支架,床尾可置一软枕,增进病人舒适,维持稳定,避免撞到床栏,放平时,先摇平膝下支架,再缓慢摇平床头支架,⒉靠背架法:将病人上半身举高,在床头垫褥下放一靠背架,病人下肢屈膝,用中单包裹软枕,垫在膝下,中单两头带子固定于床缘,以防病人下滑,床尾足底垫软枕,放时,先放平下肢,再放平床头.适用范围:⒈某些脸部及颈部手术后病人,⒉急性左心衰竭病人,⒊心肺疾病所引发的呼吸困难的病人,⒋胸腔,腹腔,盆腔手术后或炎症的病人,⒌疾病恢复期体质虚弱的病人.污染区的划分:病人直接或间接接触的区域,如病房,病人洗手间,浴室等.隔离的种类:⒈周密隔离,⒉呼吸道隔离,⒊肠道隔离,⒋接触隔离,⒌血液-体液隔离,⒍昆虫隔离,⒎保护性隔离,疼痛三阶梯:第一阶段:主要针对轻度疼痛的病人,第二阶段:主要适用于中度疼痛的病人,第三阶段:主要用于重度或猛烈疼痛的病人.影响血压的因素及注意事项<131>协助排便的护理技术:(154)药物的管理原则:⒈药柜位置与整洁,⒉药物应分类放置,⒊药瓶标签应明确,⒋药物质量须保证,⒌药物须妥帖保管.三查七对:三查:药物医治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查;七对:对床号,姓名,药名,浓度,剂量,方式,时间.安全有效的用药指导:⒈抗生素及磺胺类药物需在血液内维持有效浓度,应准时服药.⒉对牙齿有侵蚀作用或使牙齿染色的药液,应用吸水管,避免药液与牙齿接触,服后漱口,如稀盐酸溶液,铁剂糖浆等.⒊服用铁剂时忌饮茶,⒋止咳糖浆服后暂不饮水,⒌磺胺类和发汗类药服后多饮水,可减少磺胺类结晶引发肾小管堵塞,⒍健胃药在饭前服,可刺激味觉感受器,使消化液分泌增多,增加食欲,⒎助消化药和对胃粘膜有刺激性的药宜在饭后服.⒏强心苷类药应在服用前测脉率和脉律.药物过敏实验技术(青霉素、头孢、破伤风)(179)常常利用药液及作用(休克急救时常常利用的胶体溶液是:中分子右旋糖酐,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扩容)(189)输液反映:发烧反映,急性肺水肿,静脉炎,空气栓塞,输血三查八对:三查:查血有效期,血的质量和输血装置是不是完好;八对:对姓名,床号,住院号,血袋号,血型,交叉配血实验结果,血液种类和剂量.用洗胃溶液及禁忌症(235);简答题:无菌技术操作原则:⒈无菌操作环境应清洁,宽敞,按期消毒,无菌操作前30MIN应停止打扫工作,减少走动,避免尘埃飞扬,医治室应每日用紫外线照射消毒一次.⒉无菌操作前,工作人员要修剪指甲,洗手,戴好帽子,口罩,必要时穿无菌衣,戴无菌手套,明确无菌区,非无菌区,分清无菌物品,有菌物品.⒊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必需分开放置,无菌物品不可暴露于空气中,物品按有效期前后顺序摆放,无菌包的有效期一般为7天.⒋无菌持物钳,无菌物品一经掏出,即便未用,也不可放会无菌容器内,⒌操作者身体应与无菌区维持必然距离,手臂应维持在腰部或医治台面以上,不可跨越无菌区,⒍一套无菌物品只供一名病人利用一次.留置导尿的注意事项:⒈维持引流通畅:引流管应放置妥当,避免受压,扭曲和堵塞;病人离床活动时,安置好导尿管和集尿袋,避免导尿管滑脱,鼓励病人勤翻身,多饮水,避免感染与结石;发现尿液混浊,结晶或有沉淀时,及时送检并进行膀胱冲洗;⒉避免逆行感染:维持尿道口清洁,干燥,减少细菌侵入尿道,每日用消毒液棉球消毒尿道口和外阴1-2次,若是分泌物过量,可用0.02%高锰酸钾溶液清洗,然后用消毒液棉球消毒;每日改换引流管及集尿袋内尿液记录,倾倒时不可将引流管结尾举高.需低于耻骨联合,⒊训练膀胱反射功能:长期留置导尿管者,在拔管前应作间歇性夹管和引流,夹闭导尿管,每3-4H松开1次,使膀胱按时充盈和排空,增进膀胱功能的恢复.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急救办法:⒈病人体位:平卧或中凹位,注意保暖.⒉注射盐酸肾上腺素:按医嘱当即皮下或静脉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剂量为0.5-1ML.病儿酌减.⒊吸氧:给予病人氧气吸入,改善缺氧症状,⒋心跳骤停的处置:当即行胸外心脏按摩,同时实施人工呼吸,⒌执行医嘱给药:地塞米松5-10MG 静脉推注或氢化可的松200MG加入5%-10%葡萄糖500ML静脉滴注,⒍:观察与记录:作好病情动态的护理记录.静脉输液的注意事项:⒈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和查对制度,杜绝过出事故发生,⒉严格执行医嘱,按照病情,用药原则,药物的性质及配伍禁忌,合理安排输液顺序,⒊长期输液病人,要注意保护和合理选用静脉,一般从远端小静脉开始,比开静脉瓣及关节,需24H持续输液者应每日改换输液器,⒋输液前应排尽输液管及针头内空气,输液进程中要按时改换输液瓶,输液结束时应及时拔针,严防造成空气栓塞.⒌书页全进程要增强巡视,严防针头脱出静脉,及时处置输液故障,掌握输入药液的速度,耐心听取病人主诉,解答病人的询问,配合医生处置各类输液反映,保证输液顺利进行,⒍如发现留置管有回血,须当即用稀释肝素液冲注,以避免官腔被堵塞,静脉留置针一般可保留3-5天,最好不超过7天.⒎开放式静脉输液进程中如需添加溶液,溶液瓶勿触及瓶口,以避免污染输液瓶,如需在输液中加药,应用注射器抽吸药液,取下针头,避免针头脱落至输液瓶内污染药液,在距输液瓶口约1CM处注入,并轻轻摇匀药液.吸氧注意事项:⒈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注意安全用氧,切实做好"四防".⒉利用氧气时,应先调节流量而后应用,停历时拔出导管,再关闭氧气开关,半途改变流量时,先将氧气和鼻导管分离,调节好流量后在接上,以避免一旦关错开关,大量氧气突然冲如呼吸道而损伤肺组织,⒊在用氧进程中可按照病人脉搏,血压,精神状态,皮肤颜色及湿度,呼吸方式,血气分析等有无改善来衡量氧疗效果,从而选择适当的用氧浓度,⒋持续鼻导管用氧者,每日改换鼻导管2次以上,利用鼻塞,头罩者天天改换一次,利用面罩者每4-8H改换一次,⒌氧气筒内氧气不可用尽,压力表上指针降值0.5MPA时,即不可再用以防尘埃进入筒内,于再次充氧时引发爆炸,⒍对未用后已用空的氧气筒,应别离悬挂"满"或"空"的标志,以便即便调换氧气筒,避免急历时搬错而影响抢救速度.。

基础护理学名词解释

基础护理学名词解释

护基名解1.环境:是人类进行生产和生活活动的场所,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围绕和影响个人或集体行为与发展的所有外在因素的总和2.分级护理:是指根据对患者病情的轻、重、缓、急以及自理能力的评估结果,给予不同级别的护理;特级护理红--病情危重,随时变化--24h不间断一级护理红--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不能自理病情不稳的患者--1h/次二级护理黄--病情稳定;部分自理--2h/次三级护理绿--病情稳定或恢复,完全自理--3h/次,并能随意改变卧床姿势,称之为主动卧位;见于轻症患者、术前及恢复期患者,躺卧于他人安置的卧位,称之为被动卧位;常见于昏迷、极度衰弱的患者,也有变换卧位的能力,但为了减轻疾病所致的痛苦或因治疗需要而被迫采取的卧位,称之为被迫卧位;肺心病患者必须采取端坐卧位6.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而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7.清洁:是指用物理方法清除物体表面的污垢、尘埃和有机物,其作用是去除和减少微生物而非杀灭微生物8.消毒: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清除或杀灭传播媒介上除芽孢以外的所有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9.灭菌:是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清除和杀灭全部微生物,包括致病和非致病微生物以及细菌芽孢和真菌孢子10.无菌技术:指在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人体或防止无菌物品、无菌区域被污染的技术;11.隔离※:将传染源、高度易感人群安置在指定地点,暂时避免和周围人群接触12.清洁区:凡病人不进入、未被病原体污染的区域,如治疗室13.半污染区:有可能污染的区域,如医护办公室14.污染区:病人直接或间接接触的区域,如病房、患者洗手间15.关节活动范围ROM:是指关节运动时所通过的运动弧,常以度数表示,又称关节活动度;16.ROM联系:关节活动度练习,是指根据每一特定关节可活动的范围,通过应用主动或被动的联系方法,维持关节的正常活动度,护肤和改善关节功能的联系方法;17.体温过高※:一般而言,当腋下温度超过37℃或口腔温度超过37.5℃,一昼夜体温波动在1℃以上可称为体温过高18.稽留热:体温持续在39~40℃,达数天或数周,24小时波动范围不超过1℃见于肺炎球菌性肺炎、伤寒19.弛张热:体温在39℃以上,24小时内温差达1℃以上,体温最低时仍高于正常水平见于败血症、风湿热、化脓性疾病20.间歇热:体温骤然升高至39℃以上,持续数小时或更长,然后下降至正常或正常以下,经过一个间歇,又反复发作,即高热期和无热期交替出现见于疟疾21.不规则热:发热无一定规则,且持续时间不定见于流行性感冒、癌性发热22.心动过速:成人在安静状态下脉率超过100次/min;23.心动过缓:成人在安静状态下脉率少于60次/min;24.间歇脉intermittent pulse:指在一系列正常规则的脉搏中,出现一次提前而较弱的脉搏,其后有一较正常延长的间隙代偿间隙;25.脉搏短绌pulse deficit:指单位时间内脉率少于心率;26.洪脉:当左心室收缩力强,CO多;血管充盈度好,脉压差较大时脉搏强大;27.细脉:当左心室收缩力若,CO少,外周阻力大,脉压差较时,脉搏若而小;28.交替脉:当心室的收缩强弱交替时出现强弱交替的脉搏;29.水冲脉:当CO大,脉压差大时,出现脉搏骤起骤降,急促有力;30.重搏脉:正常脉搏波在其下降支中有一重复上升的脉搏波,但比脉搏波的上升支低,不能触及;31.奇脉:在吸气时脉搏明显减弱或消失;32.呼吸过速:指呼吸频率过快,超过24次/分;33.呼吸过漫:指呼吸频率缓慢,低于10次/分;34.呼吸过度深度呼吸:呼吸的深度增加但有规则;35.呼吸浅快浅快呼吸:呼吸浅表而不规则;36.潮式呼吸:呼吸由浅慢到深快,然后再有深快到浅慢,经过一段时间的呼吸暂停,再开始又一次如上的周期性呼吸,周而复始象潮水涨退样的呼吸节律;37.间停呼吸:有规律的呼吸几次后,突然停止呼吸,间隔一个短时期后又开始呼吸,如此反复交替,常在临终前发生;38.冷热疗法:是利用低于或高于人体温度的物质作用于人体表面,通过神经传导引起皮肤和内脏器官血管的收缩和舒张,改变机体各系统体液循环和新成代谢,达到治疗目的;39.皮内注射法:将小量药液或生物制剂注射于表皮和真皮之间的方法;40.肌肉注射法:将一定量的药液注入肌肉组织的方法;41.雾化吸入法:是将药液以气雾状喷出,由呼吸道吸入的方法;42.脱敏注射法:是将所需要的TAT剂量多次少量注入体内;43.终末消毒护理:对出院,转科或死亡患者及其所住病室、所用物品及医疗器械等进行的消毒处理;44.职业暴露:指从业人员由于职业关系暴露在有害因素中,存在有可能损害健康和危及生命的一种状态;45.护理职业暴露:是指护士在从事诊疗护理活动过程中,接触的有毒、有害物质和病原微生物以及受到心理、社会等因素的影响而损害健康或危及生命的职业暴露;46.护理职业风险:指在护理服务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一切不安全事件;47.职业防护:是真针对可能造成机体损伤的各种职业性有害因素采取有效措施,以避免职业性损伤的发生,或将损伤降低到最低程度;48.护理职业防护:是在护理工作中针对各种职业性有害因素采取的有效措施,以保护护士免受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损伤和将损伤降低到最低程度;49.标准防护:视所有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及排泄物等都具有潜在的传染性,接触时均采取防护措施,以防止血源性传播疾病和非血源性传播疾病的传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动卧位:病人身体活动自如,能根据自己的意愿随意改变体位.称为主动卧位.
被动卧位:病人自身无变换卧位的能力,躺在被安置的卧位.称为被动卧位.
被迫卧位;病人意识清楚,也有变换卧位的能力,由于疾病或治疗的原因,被迫采取的卧位,称为被迫卧位.
医院感染:又称医院获得性感染,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于医院感染.
消毒: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消除或杀灭物体上除细菌芽胞外的所有病原微生物,称为消毒.
灭菌: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消除或杀灭物体上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的芽胞.称为灭菌.
无菌技术:是指在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人体和防止无菌物品,无菌区域被污染的操作和管理方法,称为无菌技术.
隔离:是将传染病病人,高度易感人群分别安置在指定的地方,暂时避免和周围人接触,称为隔离.
压疮: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引起血液循环障碍,发生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局部软组织溃烂和坏死,称给压疮.
舒适:是个体在其环境中保持一种平静安宁的精神转台,是身心健康,没有疼痛,没有焦虑的轻松自在的自我感觉,称为舒适.
疼痛:是一种令人不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感受,伴随着现有的潜在的组织损伤,称为疼痛.
弛张热:体温在39℃以上,24H内温差在1℃以上,但最低体温仍高于正常水平,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等,称为弛张热.
稽留热:体温持续在39℃-40℃左右,达数日或数周,24H被动范围不超过1℃,常见于肺炎球菌性肺炎,伤寒等,称为稽留热.
间歇热:体温骤然升高至39℃以上,持续数小时或更长,然后下降至正常或正常以下,经过一个间歇,又反复发作,即高热期和无热期交替出现,常见于疟疾等,称为间歇热.
不规则热:发热无一定规律,且持续时间不定,常见与流行性感冒,癌性发热等,称为不规则发热.
间歇脉:在一系列正常规则的脉搏中,出现一次提前而较弱的脉搏,其后有一较正常延长的奸邪,称为间歇脉.
脉搏短绌:单位时间内脉率少于心率,称为脉搏短绌或绌脉.其特点是心律完全不规则,心律快慢不一,心音强弱不等.
潮式呼吸:又称陈施呼吸,是一种周期性的呼吸异常,周期可长达30S至2MIN,其表现为呼吸由浅慢变为深快,然后再由深快转为浅慢,再经一段呼吸暂停约
5-30S后,又开始重复以上的周期性变化,是呼吸中枢兴奋性减弱或高度缺氧的表现,称为潮式呼吸.
间断呼吸:又称毕奥呼吸,表现为有规律的呼吸几次后,突然停止呼吸,间隔一个短时间后又开始呼吸,如此反复交替.
治疗饮食:是在基本饮食的基础上,根据病情的需要,适当调整总热量和某些营养素,以达到辅助治疗或治疗目的,称为治疗饮食.
试验饮食:在特定的时间内,通过饮食内容的特殊调整,达到协助疾病诊断和保证检查结果正确的饮食称为试验饮食.
溶血反应:是指输入的红细胞或受血者的红细胞发生异常破坏,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表现,称为溶血反应.
临终关怀:又称善终服务,是向临终病人及其家属,提供一种全面的医疗与护理照顾,称为临终关怀.
重点知识:
医院按医疗技术水平分类:三级(一,二,三级)十等(每级别医院分甲,乙,丙等和三级医院增设特等)
门诊护理工作:⒈做到先预检分诊,后挂号诊疗.⒉安排候诊与就诊,⒊健康教育,⒋治疗,⒌消毒隔离.
抢救物品五定:即定数量品种,定点安置,定人保管,定期消毒灭菌和定期检查维修,使急救物品完好率达100%.
半坐卧位:⒈摇床法:病人仰卧,先摇起床头支架成30°-50°角,再摇起膝下支架,床尾可置一软枕,增进病人舒适,保持稳定,防止撞到床栏,放平时,先摇平膝下支架,再缓慢摇平床头支架,⒉靠背架法:将病人上半身抬高,在床头垫褥下放一靠背架,病人下肢屈膝,用中单包裹软枕,垫在膝下,中单两端带子固定于床缘,以防病人下滑,床尾足底垫软枕,放时,先放平下肢,再放平床头.适用范围:⒈某些面部及颈部手术后病人,⒉急性左心衰竭病人,⒊心肺疾病所引起的呼吸困难的病人,⒋胸腔,腹腔,盆腔手术后或炎症的病人,⒌疾病恢复期体质虚弱的病人.
污染区的划分:病人直接或间接接触的区域,如病房,病人洗手间,浴室等.
隔离的种类:⒈严密隔离,⒉呼吸道隔离,⒊肠道隔离,⒋接触隔离,⒌血液-体液隔离,⒍昆虫隔离,⒎保护性隔离,
疼痛三阶梯:第一阶段:主要针对轻度疼痛的病人,第二阶段:主要适用于中度疼痛的病人,第三阶段:主要用于重度或剧烈疼痛的病人.
影响血压的因素及注意事项<131>
协助排便的护理技术:(154)
药物的管理原则:⒈药柜位置与整洁,⒉药物应分类放置,⒊药瓶标签应明确,⒋药物质量须保证,⒌药物须妥善保管.
三查七对:三查:药物治疗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查;七对:对床号,姓名,药名,
浓度,剂量,方法,时间.
安全有效的用药指导:⒈抗生素及磺胺类药物需在血液内保持有效浓度,应准时服药.⒉对牙齿有腐蚀作用或使牙齿染色的药液,应用吸水管,避免药液与牙齿
接触,服后漱口,如稀盐酸溶液,铁剂糖浆等.⒊服用铁剂时忌饮茶,⒋止咳糖浆
服后暂不饮水,⒌磺胺类和发汗类药服后多饮水,可减少磺胺类结晶引起肾小管堵塞,⒍健胃药在饭前服,可刺激味觉感受器,使消化液分泌增多,增加食欲,⒎
助消化药和对胃粘膜有刺激性的药宜在饭后服.⒏强心苷类药应在服用前测脉
率和脉律.
药物过敏试验技术(青霉素、头孢、破伤风)(179)
常用药液及作用(休克急救时常用的胶体溶液是:中分子右旋糖酐,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扩容)(189)
输液反应:发热反应,急性肺水肿,静脉炎,空气栓塞,
输血三查八对:三查:查血有效期,血的质量和输血装置是否完好;八对:对姓名,床号,住院号,血袋号,血型,交叉配血试验结果,血液种类和剂量.
用洗胃溶液及禁忌症(235);
简答题:
无菌技术操作原则:⒈无菌操作环境应清洁,宽敞,定期消毒,无菌操作前30MIN
应停止清扫工作,减少走动,避免尘埃飞扬,治疗室应每日用紫外线照射消毒一次.⒉无菌操作前,工作人员要修剪指甲,洗手,戴好帽子,口罩,必要时穿无菌衣,戴无菌手套,明确无菌区,非无菌区,分清无菌物品,有菌物品.⒊无菌物品与非
无菌物品必须分开放置,无菌物品不可暴露于空气中,物品按有效期先后顺序摆放,无菌包的有效期一般为7天.⒋无菌持物钳,无菌物品一经取出,即使未用,也不可放会无菌容器内,⒌操作者身体应与无菌区保持一定距离,手臂应保持在腰部或治疗台面以上,不可跨越无菌区,⒍一套无菌物品只供一位病人使用一次.
留置导尿的注意事项:⒈保持引流通畅:引流管应放置妥当,防止受压,扭曲和堵塞;病人离床活动时,安置好导尿管和集尿袋,防止导尿管滑脱,鼓励病人勤翻身,多饮水,避免感染与结石;发现尿液混浊,结晶或有沉淀时,及时送检并进行膀胱冲洗;⒉防止逆行感染:保持尿道口清洁,干燥,减少细菌侵入尿道,每日用消毒
液棉球消毒尿道口和外阴1-2次,如果分泌物过多,可用%高锰酸钾溶液清洗,然后用消毒液棉球消毒;每日更换引流管及集尿袋内尿液记录,倾倒时不可将引流管末端抬高.需低于耻骨联合,⒊训练膀胱反射功能:长期留置导尿管者,在拔管前应作间歇性夹管和引流,夹闭导尿管,每3-4H松开1次,使膀胱定时充盈和排空,促进膀胱功能的恢复.
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急救措施:⒈病人体位:平卧或中凹位,注意保暖.⒉注射盐酸肾上腺素:按医嘱立即皮下或静脉注射%盐酸肾上腺素,剂量为.病儿酌减.⒊吸氧:给予病人氧气吸入,改善缺氧症状,⒋心跳骤停的处理:立即行胸外心脏按摩,同时施行人工呼吸,⒌执行医嘱给药:地塞米松5-10MG静脉推注或氢化可的松200MG加入5%-10%葡萄糖500ML静脉滴注,⒍:观察与记录:作好病情动态的护理记录.
静脉输液的注意事项:⒈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和查对制度,杜绝差错事故发生,⒉严格执行医嘱,根据病情,用药原则,药物的性质及配伍禁忌,合理安排输液顺序,⒊长期输液病人,要注意保护和合理选用静脉,一般从远端小静脉开始,比开静脉瓣及关节,需24H持续输液者应每日更换输液器,⒋输液前应排尽输液管及针头内空气,输液过程中要按时更换输液瓶,输液结束时应及时拔针,严防造成
空气栓塞.⒌书页全过程要加强巡视,严防针头脱出静脉,及时处理输液故障,掌握输入药液的速度,耐心听取病人主诉,解答病人的询问,配合医生处理各种输
液反应,保证输液顺利进行,⒍如发现留置管有回血,须立即用稀释肝素液冲注,以免官腔被堵塞,静脉留置针一般可保留3-5天,最好不超过7天.⒎开放式静脉输液过程中如需添加溶液,溶液瓶勿触及瓶口,以免污染输液瓶,如需在输液中
加药,应用注射器抽吸药液,取下针头,避免针头脱落至输液瓶内污染药液,在距输液瓶口约1CM处注入,并轻轻摇匀药液.
吸氧注意事项:⒈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注意安全用氧,切实做好"四防".⒉使用氧气时,应先调节流量而后应用,停用时拔出导管,再关闭氧气开关,中途改变流量时,先将氧气和鼻导管分离,调节好流量后在接上,以免一旦关错开关,大量氧气
突然冲如呼吸道而损伤肺组织,⒊在用氧过程中可根据病人脉搏,血压,精神状态,皮肤颜色及湿度,呼吸方式,血气分析等有无改善来衡量氧疗效果,从而选择适当的用氧浓度,⒋持续鼻导管用氧者,每日更换鼻导管2次以上,使用鼻塞,头罩者每天更换一次,使用面罩者每4-8H更换一次,⒌氧气筒内氧气不可用尽,压力表上指针降值时,即不可再用以防灰尘进入筒内,于再次充氧时引起爆炸,⒍
对未用后已用空的氧气筒,应分别悬挂"满"或"空"的标志,以便即使调换氧气筒,避免急用时搬错而影响抢救速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