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洛克艺术的特点及美术史意义

合集下载

外国美术史名词解释

外国美术史名词解释

外国美术史名词解释
外国美术史是研究外国艺术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和演变的学科。

以下是一些外国美术史中常见的名词解释:
1. 古埃及:古埃及艺术是指在古埃及文化和文明时期产生的艺术,以宏大、宏伟的建筑和壁画而闻名。

2. 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是指15世纪到16世纪意大利的一场文化运动,该运动强调对古代希腊和罗马艺术的研究和模仿,希望将艺术从中世纪的宗教主题中解放出来。

3. 巴洛克:巴洛克艺术是17世纪到18世纪欧洲的一种艺术风格,以其丰富、奢华、夸张和戏剧化的特点而闻名。

4. 印象派:印象派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的一种艺术流派,艺术家以瞬间的感觉和瞬间的印象为主题,注重光线和色彩的变化。

5. 立体主义:立体主义是20世纪初法国的一种艺术运动,艺
术家试图通过将主题拆分成多个几何形状来重新构建对象的立体感。

6. 表现主义:表现主义是20世纪初德国的一种艺术运动,旨
在通过夸张、变形和艺术家个人情感的表达来传达内心世界。

7. 超现实主义:超现实主义是20世纪初法国的一种艺术运动,旨在揭示潜意识的力量和梦境的世界,作品常常充满幻想和超
自然的元素。

8. 极简主义:极简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一种艺术运动,艺术家试图通过简化、减少和几何化的形式来探索纯粹的美感。

9. 街头艺术:街头艺术是20世纪末21世纪初源于城市街头的一种艺术形式,其特点是在公共空间中创作,并且经常涉及政治、社会和城市环境的问题。

10. 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一种艺
术和文化理论,强调对传统和权威的怀疑,并试图挑战艺术的定义和分类。

巴洛克风格

巴洛克风格


自十八世纪以来,艺术史家和考古学 家们特别重视风格的研究。所谓"风格" 意味 一件作品是依照某种特定的组合方式而构 成的,它本身有着的内在谐和一致,但又 明显地区别于其它的风格,故能给人以深 刻的印象。风格的形成,当然是某一个时 代和作者艺术发展成熟的表现。

不过,巴洛克作为一种风格,却一直是美 术史家们有争论的问题。"巴洛克"一词的原 义,含有不整齐、扭曲、怪诞的意思,大 约是十八世纪古典主义者奉赠给自己不太 赞同的前辈艺术的一个称号。从时间上说, "巴洛克"流行于十七世纪至十八世纪初。所 以有人把整个十七世纪各国的艺术--意大利、 西班牙、弗兰德尔、荷兰、法 国。。。。。。都列在"巴洛克"范围之内。

巴洛克风格打破了对古罗马建筑理论家维 特鲁威的盲目崇拜,也冲破了文艺复兴晚 期古典主义者制定的种种清规戒律,反映 了向往自由的世俗思想。另一方面,巴洛 克风格的教堂富丽堂皇,而且能造成相当 强烈的神秘气氛,也符合天主教会炫耀财 富和追求神秘感的要求。因此,巴洛克建 筑从罗马发端后,不久即传遍欧洲,以至 远达美洲。有些巴洛克建筑过分追求华贵 气魄,甚至到了繁琐堆砌的地步。

巴洛克建筑风格也在中欧一些国家流行, 尤其是德国和奥地利。17世纪下半叶,德 国不少建筑师留学意大利归来后,把意大 利巴洛克建筑风格同德国的民族建筑风格 结合起来。到18世纪上半叶,德国巴洛克 建筑艺术成为欧洲建筑史上一朵奇葩。

德国巴洛克风格教堂建筑外观简洁雅致, 造型柔和装饰不多,外墙平坦,同自然环 境相协调。教堂内部装饰则十分华丽,造 成内外的强烈对比。著名实例是班贝格郊 区的十四圣徒朝圣教堂、罗赫尔的修道院 教堂。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外国工艺美术史 第十四章 巴洛克与洛可可时期工艺美术

外国工艺美术史  第十四章 巴洛克与洛可可时期工艺美术

现藏巴黎戈贝兰博物馆的《路易十四加冕式》(图 14-2)是 《国王的故事》中的一幅壁毯。作品中人物众多,场面壮观。
• 大型的织锦壁毯是用竖机制作的。经线多用麻或锦,纬线 则是丝或毛,并加金线或银线。从作品中可以看出,纬线 起花的工艺已极为成熟,较之经线起花更便于模仿绘画的 效果。尤其是当时的织物师已考虑到因壁毯质料的不同而 造成光线反射的因素。在戈贝兰织物所里还制作了大量写 实花卉纹样的织锦壁毯,同样是以著名画家的作品为粉本, 构图繁密,色彩丰富。
• 路易十四时期“豪华型家具”在 桌、椅、床的设计上反映最为明 显。凡尔赛宫路易十四寝室里的 《权威之床》、大厅里的《正义 之床》和贵妇人用的《公妃之床》 等几乎都罩以华丽的织锦,四柱 和天盖也镂刻精细。
• 总之,17世纪法国的家具工艺是 取得了独特成就的,尽管它更多 地表现了宫廷工艺美术豪华繁缛 的某些特点,但在设计或制作工 艺方面都是极为卓越的,并具有 一定的影响(图14-7)
• “洛可可”(Rococo)源于法文“罗卡伊尔”(rocaille), 意为岩石或贝壳饰物,后来该词指以岩石和蚌壳装饰为其特 色的艺术风格。这个名称最早出现于19世纪初,是一些新古 典主义艺术家们用来形容18世纪中期流行于欧洲各国的装饰 样式。在法国,它主要是指摄政时期(1715—1723)和路易 十五时期(1700—1774);在英、意、德等国均指18世纪 中期。
• 洛可可风格的特点是具有纤细、轻巧、华丽和繁缛的装饰性, 多用C形、S形和涡卷形的曲线和艳丽浮夸的色彩作装饰构成。
• 洛可可艺术风格的形成主要有这样几个因素:首先从社会历 史背景来看,18世纪中期,法国的工商业获得了大力发展, 已成为当时除英国以外欧洲最发达的国家。
• 其次,就装饰艺术自身发展的规律而言,洛可可风格的形成 实际上是巴洛克艺术刻意修饰而走向极端的必然结果,晚期 的巴洛克艺术已经在某些方面呈露出洛可可艺术的端倪。

巴洛克以及洛可可时期的工艺和术差异

巴洛克以及洛可可时期的工艺和术差异

巴洛克艺术:解释一:巴洛克艺术是16世纪后期开始在欧洲流行的一种艺术形式,不仅在绘画方面,巴洛克艺术代表整个艺术领域,包括音乐、建筑、装饰艺术等,内涵也极为复杂。

但最基本的特点是打破文艺复兴时期的严肃、含蓄和均衡,崇尚豪华和气派,注重强烈情感的表现,气氛热烈紧张,具有刺人耳目、动人心魄的艺术效果。

解释二:巴洛克艺术巴洛克是17世纪广为流传的一种艺术风格。

它的名称由来,说法不一,一说来自葡萄牙或西班牙语,意思是不圆的珠子;又一说它来自意大利语,有奇特、古怪或推论上错误的含义。

总的来说这个名称在当时含有贬意,是18世纪古典主义艺术理论家对于上一个世纪一种艺术风格的称呼。

古典主义者认为巴洛克是一种堕落瓦解的艺术,只是到了后来,才对巴洛克艺术有了一个较为公正的评价。

巴洛克艺术产生于16世纪下半期,它的盛期是17世纪,进入18世纪,除北欧和中欧地区外,它逐渐衰落。

巴洛文艺术最早产生于意大利,它无疑与反宗教改革有关,罗马是当时教会势力的中心,所以它在罗马兴起就不足为奇了,可以说,巴格克艺术虽不是宗教发明的,但它是为教会服务,被宗教利用的,教会是它最强有力的支柱。

概括地讲巴洛克艺术有如下的一些特点:首先是它有豪华的特色,它既有宗教的特色又有享乐主义的色彩;二是它是一种激情的艺术,它打破理性的宁静和谐,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非常强调艺术家的丰富想象力三是它极力强调、运动,运动与变化可以说是巴洛克艺术的灵魂;四是它很关注作品的空间感和立体感;五是它的综合性,巴洛克艺术强调艺术形式的综合手段,例如在建筑上重视建筑与雕刻、绘画的综合,此外,巴洛克艺术也吸收了文学、戏剧、音乐等领域里的一些因素和想象;六是它有着浓重的宗教色彩,宗教题材在巴洛克艺术中占有主导的地位;七是大多数巴洛克的艺术家有远离生活和时代的倾向,如在一些天顶画中,人的形象变得微不足道,如同是一些花纹。

当然,一些积极的巴洛克艺术大师不在此例,如鲁本斯、贝尼尼的作品和生活仍然保持有密切的联系。

美术史西方艺术史与作品分析

美术史西方艺术史与作品分析

美术史西方艺术史与作品分析美术史:西方艺术史与作品分析一、引言美术史是研究艺术发展和艺术作品的历史学科,西方艺术史是其中的重要分支。

通过全面了解西方艺术史,我们能够深入探讨不同时期、流派和画家的创作特点,解读其作品所传达的主题和意义。

本教案旨在介绍西方艺术史的基本概念和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艺术作品,并帮助学生通过分析作品来培养对艺术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二、西方艺术史概述1. 古希腊和古罗马艺术- 古希腊艺术的特点和主题- 古罗马艺术的发展和影响2. 文艺复兴时期艺术- 文艺复兴的发生背景和影响- 达·芬奇、拉斐尔等文艺复兴画家的作品分析3. 巴洛克艺术- 巴洛克艺术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伯努奇和巴洛克雕塑的鉴赏与解析4. 浪漫主义艺术- 浪漫主义艺术的核心思想和表现特点- 格里高利·沙尔图和弗朗西斯科·戈雅的作品对比分析5. 印象派和后印象派艺术- 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的艺术风格和创作技巧- 莫奈和梵高的代表作品解读与评析6. 现代艺术- 抽象艺术和立体主义的发展与影响- 毕加索和达利的艺术风格比较分析三、作品分析与鉴赏1. 《蒙娜丽莎》- 列奥纳多·达·芬奇- 描述艺术品的外观特征和独特之处- 分析画中元素和意象所传达的信息2. 《创世纪》- 米开朗基罗- 对作品的艺术技法进行鉴赏与评价- 解读画中人物塑造和场景构图的意义3. 《雄鹰》- 雅克-路易·大卫- 分析作品所表达的历史背景和政治寓意- 探讨雕塑的形态和材料对作品意义的影响4. 《自由领导人》- 弗朗西斯科·戈雅- 解读作品中所展现的社会问题和政治意义- 分析戈雅的绘画技巧对作品表达的贡献5. 《睡莲》- 克劳德·莫奈- 艺术家的画笔运用如何表现光影和氛围- 分析作品中的色彩运用和构图结构6. 《吶喊》- 爱德华·门克- 对抽象艺术的风格和形式进行鉴赏及评价- 探讨作品中所呈现的情感和主题意义四、总结与拓展通过学习西方艺术史及作品分析,学生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艺术的历史发展、不同流派的特点及作品的内涵。

小谈巴洛克画家委拉斯贵支代表作《宫娥》

小谈巴洛克画家委拉斯贵支代表作《宫娥》

小谈巴洛克画家委拉斯贵支代表作《宫娥》小谈巴洛克画家委拉斯贵支代表作《宫娥》1.巴洛克艺术的含义“巴洛克”(Baroque)此字源于西班牙语及葡萄牙语的“不规则的怪异的珍珠”(barroco)。

作为形容词,此字有“俗丽凌乱”之意。

欧洲人最初用这个词指“缺乏古典主义均衡特性的作品”,它原是18世纪崇尚古典艺术的人们,对17世纪不同于文艺复兴风格的一个带贬义的称呼,现今这个词已失去了原有的贬义,仅指17世纪风行于欧洲的一种艺术风格。

虽然“巴洛克”直指缺乏古典均衡性的艺术作品,但其实巴洛克艺术家,与文艺复兴的前辈相同,都很重视设计和效果的整体统一性,巴洛克风格以强调“运动”与“转变”为特点,尤其是身体和情绪方面的,同时,巴洛克也是对矫饰主义的一种反动。

巴洛克风格以浪漫主义的精神作为形式设计的出发点,以反古典主义的严肃、拘谨、偏重于理性的形式,赋予了更为亲切和揉性的效果。

巴洛克风格虽然脱胎于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形成,但却有其独特的风格特点,它摒弃了古典主义造型艺术上的刚劲,挺拔,肃穆,古板的遗风。

追求宏伟,生动,热性,奔放的艺术效果。

巴洛克艺术多表现于奢华和夸张和不规则的排列形式。

大多表现于皇室宫廷的范围内,皇室家具,服饰和皇室餐具器皿和音乐等。

2. 巴洛克风格绘画巴洛克画家的典型代表是法兰德斯的鲁本斯、荷兰的伦勃朗、西班牙的委拉斯贵支、英国的凡·戴克、意大利的贝尼尼和卡拉瓦乔等。

他们的画作人体动势生动大胆,色彩明快,强调光影变化,比文艺复兴时代画家还要更强调人文意识。

鲁本斯的宗教画人体姿势动作激烈,色彩鲜明;伦勃朗的画作如同在舞台上,人物面部处于高光部位,与周围的阴影有强烈的对比;委拉斯贵支的《宫娥》,背景中在窗外射入光线下工作的织女,曾经对后期浪漫主义画派画家产生很大的影响3.委拉斯贵支和他的肖像画委拉斯贵支,全名迭戈·罗德里格斯·德席尔瓦-委拉斯贵支(西班牙语:Diego Rodríguez de Silva y Velázquez,1599年6月6日-1660年8月6日),是西班牙最具影响力的巴洛克式画家,是文艺复兴后期西班牙一位伟大的画家,以肖像画闻名于世。

巴洛克风格的绘画特点和代表艺术家

巴洛克风格的绘画特点和代表艺术家

巴洛克风格的绘画特点和代表艺术家巴洛克风格的绘画特点和代表艺术家巴洛克美术(Baroque art)是17世纪风行于欧洲的一种艺术风格。

巴洛克美术因热情奔放、运动强烈、装饰华丽而自成一体。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巴洛克风格的绘画特点简介,希望能帮到大家!巴洛克风格的绘画特点巴洛克美术突破了文艺复兴以来古典艺术的那种理性、匀称、静止、典雅的风格。

它在建筑、绘画和雕塑上有以下的特点。

建筑它一反文艺复兴时期的庄重、和谐与结构清晰的特点,追求结构复杂多变,配以大量雕塑和装饰的效果。

西方都市计划的历史是从巴洛克时期开始的,那时最醒目的建筑物是教堂与宫殿。

建筑师认为建筑物是根据许多要求塑造成形的一个独立的`总体,所以巴洛克建筑通常看来就像一尊大型雕塑。

巴洛克建筑是17~18世纪在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建筑和装饰风格。

其特点是外形自由,追求动态,喜好富丽的装饰和雕刻、强烈的色彩,常用穿插的曲面和椭圆形空间。

绘画和雕塑它不再遵循文艺复兴重素描结构的方式,而是广泛采用垂直线、水平线来追求稳定,并在作品中强调激情、运动感和戏剧性,追求光线和色彩的表现,广泛采用曲线、弧线,偏复杂多变的结构等。

宏伟壮观,充满动感,精湛的透视变奏(如前缩法),戏剧性的构图,起伏波动,体现无限的空间,加以理想光的对比,使画面产生统一协调如舞台布景的效果是巴洛克绘画的特色。

巴洛克风格绘画的代表画家鲁本斯鲁本斯(Peter Paul Rubens,1577-1640)是巴洛克绘画艺术的代表人物。

他的作品形象生动,色彩亮丽,装饰性很强,往往有一股澎湃之势。

雕塑贝尼尼(Giovanni Lorenzo Bernini,1598-1680)是17世纪意大利最著名的巴洛克艺术家。

此外还有安东尼·柯塞沃克、J.蒙塔涅斯及其弟子A.卡诺。

波罗米尼波罗米尼(Borromini,1599-1667)是巴洛克建筑艺术的代表人物。

他的建筑以复杂和奇特著称。

西方美术史名词解释

西方美术史名词解释

巴洛克:与反宗教改革有关。

有着豪华的特色,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极力强调运动,关注作品的空间感和立体感,综合性,浓重的宗教色彩,大多数巴洛克艺术家有远离生活和时代的倾向。

洛可可:罗可可艺术也被称为艳情艺术,其特点是:纤细轻巧、华丽繁琐、空洞虚伪、矫揉造作,具有强烈的装饰性,带有浓郁的脂粉气。

新古典主义:在艺术题材、样式、风格等方面,以古希腊、罗马的艺术为榜样,重素描,轻色彩;中立性情感性。

浪漫主义:以理想主义的、浪漫、夸张的想象力。

写实的造型手法,描绘艺术家对现实的理解。

现实主义:反对僵化的新古典主义,反对追求抽象理想的浪漫主义,坚持表现当代生活。

超现实主义:主张放弃逻辑、有序的经验记忆为基础的现实形象,而呈现人的深层心理中的形象世界,尝试将现实与本能、潜意识和梦的经验相结合。

巴比松画派:仅以写实的手法表现自然的外貌,并且致力于探索自然界的内在生命,力求在作品中表达出画家对自然的真诚感受,以真实的自然风景画创作否定了学院派虚假的历史风景画模式。

揭开了 19世纪法国声势巨大的现实主义美术运动的序幕。

他们厌倦都市生活,信奉“回归自然”印象主义:力图客观地描绘视觉现实中的瞬息片刻,主要是表现纯粹光的关系。

提倡户外写生,直接描绘在阳光下的物象,摒弃了16世纪一来变化甚微的褐色调子,表现微妙的色彩变化。

新印象主义:根据色彩分割的理论作画,又称“分割主义”敷色是用点彩的方法,又称“点彩派”。

进一步发展了追求绘画中光和色的表现。

后印象主义:是指塞尚、凡·高和高更的艺术观念和艺术创造。

严格意义讲后印象主义不是一个画派,他们之间不是团体,也没有联合开过画展,更没有什么宣言,只是三人都脱胎于印象主义又有着共同创作倾向而已。

后来的美术史家们发现他们既有与印象主义联系又不同于印象主义,便称他们为“后印象主义者”。

野兽派:注重发挥纯色的作用,强调色彩的表现力。

野兽派画家热衷于运用鲜艳、浓重的色彩,往往用直接从颜料管中挤出的颜料,以直率、粗放的笔法,创造强烈的画面效果,充分显示出追求情感表达的表现主义倾向。

巴洛克风格特点

巴洛克风格特点

巴洛克风格特点1. 引言巴洛克风格(Baroque style)是17世纪至18世纪初期在欧洲兴盛的一种艺术风格,其特点是奢华、夸张和感性。

巴洛克风格在建筑、绘画、雕塑、音乐等艺术领域都有显著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巴洛克风格的特点,以及其在各个艺术领域中的应用。

2. 建筑巴洛克风格的建筑以其精雕细琢、华丽壮观的装饰而闻名。

以下是巴洛克建筑的主要特点:2.1. 植物和动物图案装饰巴洛克建筑常常使用植物和动物的图案作为装饰元素,如细致的花卉、卷曲的藤蔓以及神秘的动物形象,这些图案常常以浮雕的形式出现在建筑的门廊、立面和柱子上。

2.2. 曲线和扭转的形状巴洛克建筑的突出特点是其曲线和扭转的形状。

建筑物的线条常常是弯曲的,形成扭曲的外观,这种设计使建筑看起来更加动态和有生机。

2.3. 夸张的比例巴洛克建筑常常使用夸张的比例,使建筑物的一些部分显得特别突出。

例如,建筑物的门廊可能会比其他部分更加宽广和高大,或者建筑物的装饰细节可能会格外复杂和繁琐。

3. 绘画巴洛克风格的绘画作品通常富有戏剧性和动感,以下是巴洛克绘画的主要特点:3.1. 高对比度巴洛克绘画常常使用强烈的明暗对比,以突出画面中的重要元素。

艺术家使用明亮和暗淡的颜色相对冲突,创造出强烈的光影效果,从而营造出戏剧化的氛围。

3.2. 动感的姿势和表情巴洛克绘画中人物的姿势和表情常常非常夸张,以表达强烈的情感和动感。

艺术家注重描绘人物之间的互动,并通过精细的细节捕捉人物情绪的变化。

3.3. 夸张的场景和细节巴洛克绘画常常描绘宏大的场景和复杂的细节。

画面中会出现大量的装饰元素和人物群像,营造出繁忙和拥挤的氛围,给人一种奢华和繁华的感觉。

4. 雕塑巴洛克雕塑鼓励艺术家创造出具有戏剧性和感性的作品,以下是巴洛克雕塑的主要特点:4.1. 动态的姿势巴洛克雕塑常常描绘人物或动物在动态状态下的姿势,强调肌肉的张力和身体的扭曲。

这种动态性的表现使雕塑作品看起来充满了生活力和活力。

巴洛克建筑风格名词解释

巴洛克建筑风格名词解释

巴洛克建筑风格名词解释
巴洛克建筑风格是17世纪至18世纪初期在欧洲兴起的一种艺
术风格,主要流行于意大利、法国、德国和奥地利等地区。

巴洛克
建筑的特点包括华丽的装饰、对称的结构、曲线和对比强烈的色彩。

这种风格追求感官上的震撼和宏伟的效果,常常被用于宗教和皇室
建筑。

巴洛克建筑的外观通常是富丽堂皇的,建筑物的立面常常被装
饰着浮雕、壁柱、雕塑和壁画,以展现出豪华和华丽。

建筑物的平
面常常呈现对称的布局,而且常常采用曲线和椭圆形的设计,以营
造出动感和流畅的效果。

此外,巴洛克建筑也以其强烈的色彩对比
著称,常常运用明亮的颜色来突出建筑物的细节和装饰。

在宗教建筑方面,巴洛克风格的教堂常常采用穹顶和穹顶上的
壁画来营造出宏伟的氛围,同时也运用了大量的雕塑和金色的装饰
来彰显神圣和庄严。

在宫殿和贵族住宅方面,巴洛克建筑也常常展
现出华丽和奢华,以彰显主人的地位和财富。

总的来说,巴洛克建筑风格以其富丽堂皇、对称华丽、曲线流
畅和色彩鲜艳的特点而闻名,成为了欧洲建筑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

巴洛克和洛可可艺术的异同及历史地位

巴洛克和洛可可艺术的异同及历史地位

总第期416Litera ture巴洛克和洛可可艺术的异同及历史地位�李锦林巴洛克文化艺术的兴起和洛可可文化艺术的崛起对当今世界文化艺术领域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和指导意义.这两种文化艺术分别起源于世纪和世纪,曾在欧洲乃至世界范围内的艺术风格中独树一帜,影响深远,但其过度追求奢华及享乐,也为现实主义者诟病.正确看待两者在艺术风格流派中的地位,对养成辩证艺术观,并让其融会贯通到当代艺术实践都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将尝试在这方面作一初浅探讨."巴洛克"一词源于葡萄牙语,意思为"奇形怪状的珍珠".见过现场开蚌壳取珍珠的人可能会看到,由于珍珠在形成过程中受制于各种条件,不是每粒初胚珍珠都像珍珠制品那般珠圆粒润,也有相当一部分长得相当"纠结",如果能看到或是想到这种形态的珍珠,那就是巴洛克的最初意思了.其在法语和英语中的拼写都为"",被命名到艺术领域后,已经远非原意那么简单了,而是遍及绘画,建筑,音乐和戏剧的一种文化艺术风格的代名词了.巴洛克风格在各类文化艺术范畴中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本文主要从造型艺术角度进行阐述.巴洛克风格最早出现在罗马耶稣会教堂建筑,是教会做的建筑改革,而后被法国宫廷发展到极致.其主要成就反映在教堂和宫殿的建筑和装饰上,具有气势雄伟,生机勃勃,强烈奔放的特征.在造型上,大量采用椭圆平面布局,曲线和旋涡形,注重形态上的变化和动态.色彩运用大胆奔放,意境上富于想象力,充满浪漫主义和神秘的色彩.世纪的贝尔尼尼设计的圣彼得大教堂广场及列柱是巴洛克建筑永恒的经典.在绘画艺术上,佛兰德斯的大师鲁本斯作品的构成之博大,气势之巍然,色彩之金碧辉煌,至今仍令人叹为观止,法国凡尔赛宫也是巴洛克艺术的巅峰之作."洛可可"源于法文,原意是岩石或是贝壳装饰物,后指以岩石和蚌壳装饰为特色的艺术风格,这种文化艺术是流行于世纪欧洲的装饰纹样.洛可可风格的特点是纤细,轻巧,华丽和繁缛的装饰性,造型上多用形,形和涡卷形,色彩甜美柔和,艳丽浮华.在世纪的法国,贵族们倾向于轻松的艺术风格,洛可可应运而生,宫廷中路易十五的两个情妇杜芭利和蓬芭杜夫人权倾一时,宫廷审美趣味向柔美转变,洛可可艺术呈现出一种讨好,赞美女性的倾向,同时期东方艺术在法国也大行其道,洛可可又充斥着中国情调.在建筑设计上,法国的皮埃尔�勒波特尔被称为"洛可可之父",在宫殿宅邸等建筑的装饰设计上体现了全新的艺术风格.由世界著名的设计大师勃夫杭设计的巴黎俾斯麦府邸的客厅是洛可可装饰的代表作品.在绘画方面,著名的绘画大师布歇深受当时蓬芭杜夫人的喜爱和支持,为其所作的�日升日落�是其创作的高峰.虽然两者在产生的时间上有一定的先后顺序,但普遍认为洛可可艺术是巴洛克艺术产生的一种衍生品.就艺术自身发展的规律而言,洛可可实际上是巴洛克刻意修饰而走向极端的必然结果,甚至有人认为洛可可是巴洛克的余晖.可见,两者在艺术风格上有着较大的共通性和类似性,但是毕竟是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社会层面的审美趣味的反映,仍然是有所差别的,我们不妨将两者并列起来,作一番比较,使两者更为清晰.在社会的层面上来看,经济基础都是这两种文化艺术风格产生的前提条件.无论教会利用巴洛克来炫富还是宫廷和贵族利用洛可可来追求享乐,都是基于社会财富的积累和集中.没有经济后盾,以华美繁缛为特征的两者便是空中楼阁,无从谈起.从造型艺术角度看,两者都采用充满装饰效果的曲线形和艳丽浮华的色彩作为构成元素,在视觉效果上充满张力,富丽堂皇,造就一种现实人间的生活享受.但两者也是各有特征而相互区分的,首先从形成的时间和缘由上来看,巴洛克产生于��世纪,主要是天主教的反宗教改革运动,为满足教众对现实审美的欲望,是教会对世俗观念的妥协.这种风格进入法国后,路易十四修建的凡尔赛宫是为了彰显君主的豪华气派和宫廷享乐,进而带动贵族对这种豪华风格的追崇.洛可可的缘起主要是路易十五的宫廷艺术,反对路易十四时期那种过于刻板的宫廷氛围,而提倡轻松自由,加之其宠幸的情妇权势较大,艺术风格便倾向于轻盈柔和的女性化状态.另外东方特别是中国的工艺品那种柔和的曲线,润滑的光泽,轻盈的感觉,对洛可可艺术的形成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甚至一度有人称洛可可为"中国�法国式样".在文化艺术语言的表达方式上,巴洛克多采用强烈运动感的波状曲线,波及的幅度大,色彩厚重热烈,力求使建筑,绘画,雕刻融为一体,造成一种具有幻觉和神秘感的天地.洛可可则多采取委婉的波状218曲线,波及的幅度比之巴洛克小,室内装饰多以贝壳,藤蔓,卷叶和花卉为主题.喜用青,黄和娇嫩的色调,极具享乐意味.在审美趣味上,巴洛克具有雄伟磅礴的气魄,讲求富丽堂皇,奇形怪诞.洛可可追求的是柔美轻佻,讲求的是小巧玲珑,光滑润洁.前者趋向壮美,后者趋向秀美,因此有人说,雄心大志多出巴洛克,享乐多出洛可可.说两种艺术风格的历史地位,必须探寻一下这段时间艺术史发生发展的过程.在漫长的中世纪神权统治后,迎来了欧洲艺术发展的高峰时期���文艺复兴.在文艺复兴浪潮的冲击及宗教本身改革运动的背景下,巴洛克风格产生在富丽堂皇的教堂建筑上,而法国的路易十四大张旗鼓地推崇,一时间该艺术风格很是流行.而洛可可风格,在美化女性,甚至女权至上的路易十五时代,也自然而然地上位,成为当时流行趋势.可见两种艺术风格是在适当的时间出现在适当的地点,符合历史发展的要求,迎合了当时大部分人群的趣味,当然一切也尽符合了历史规律.到了世纪末,崇高庄重典雅的新古典主义逐步兴起,其既反对巴洛克的虚张声势,也排斥洛可可的温柔媚艳.诚然,在晚期巴洛克和洛可可艺术走向了装饰的极端,丧失了艺术应有的生命力,加上法国大革命的需要���推崇圣贤和偶像,新古典主义替代洛可可也是历史规律所致.其实,从后来的浪漫主义代替新古典主义,现实主义对浪漫主义的否定,而后兴起的印象主义,大有你方唱罢我登场,江山代有人才出的感觉.从一系列的变迁来看,艺术始终在向多元化发展,而每一种艺术风格都是历史进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无论哪一种艺术风格它所呈现的特征是什么,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存在并兴盛,是有它存在的必要性的,如同黑格尔所言:"凡是存在都是合理的."因此在评价巴洛克和洛可可两种艺术风格时,我们要以辩证的方法论来看待,才能得出其价值的真正所在.首先,两种艺术风格是在当时社会历史背景下产生的,符合艺术历史发展的规律,这点在前文中已论述.其次,从造型艺术角度来看,两种风格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其他艺术领域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巴洛克艺术在各个领域都产生了巨大的飞跃,艺术的性质和内容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反映了时代风貌,追求标新立异的表现.它把人们的创造思想,艺术的形式和内容,发展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其风格强烈奔放,奇特诡异,大气磅礴,艺术作品充满着韵律,量感和空间感,在欧洲艺术史上增添了光辉的一页.洛可可以其高超精湛的技艺,为后来的造型艺术门类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其三,在艺术创作思想领域,拓展了更广大的思想空间.巴洛克艺术的浪漫主义精神,开阔了当时的艺术创作题材.既能呈现幻觉意象世界,又能描绘人真实的感情,不仅反映上层人物,也重视普通人群.洛可可也是从反对刻板的生活模式的社会背景中产生的,追求抒情的轻歌曼舞的婉转,两者都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对传统进行大胆的革新,艺术发展乃至历史的发展无不证明只有对传统进行变革,才能有创新与进步.虽然不是每种变革都会十分成功,但显然,巴洛克和洛可可的出现是成功的.它们给艺术家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空间,使人们对艺术有了更丰富的认识.当然,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积极和消极,或在不同发展阶段有着不尽相同的表象.巴洛克发展到晚期,忽略了内容的深入刻画和细腻表现,而洛可可艺术在审美上倾心于对某些古典艺术形式盲目地生搬硬套,刻意追求繁复的装饰效果,特别是在工艺美术上,走向了追求纯粹装饰的极端,忽略了实用功能,从而在艺术风格上表现出奢靡和单纯追求玩味的倾向.诸如此类,是我们要进行批判的方面.综上所述,巴洛克和洛可可艺术以其辉煌的光芒,在艺术发展史上描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涌现出大批影响深远的艺术作品和艺术大师,是艺术大家族中不可或缺的一员.它们的存在丰富了世界艺术,当然也呈现出为人所诟病的缺陷,但不足以掩盖其灿烂的光辉,巴洛克和洛可可艺术是永远属于时间和空间的伟大艺术.[参考文献][�]�外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教材编写组.�外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00�.[�]张夫也.外国工艺美术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00�.[�]周锐,范圣玺,吴端.设计艺术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00��[�]中央美院美术史系外国美术史教研室.外国美术简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00�.[�]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陈晓春.多姿多彩的巴洛克文化���.北京:中华读书报,�00�.[作者简介]李锦林(�����),男,湖南岳阳人,硕士,现任教于海口经济学院艺术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艺术设计教学研究及教学管理研究.�责任编辑李佳怡�艺术争鸣219。

巴洛克建筑风格名词解释

巴洛克建筑风格名词解释

巴洛克建筑风格名词解释巴洛克建筑风格是17世纪至18世纪初盛行于欧洲的一种艺术风格。

它的特点是复杂精细的装饰和夸张的表达,强调豪华、奢华和壮丽。

在巴洛克建筑中,装饰和结构融为一体,建筑物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充满了戏剧性和动感。

巴洛克建筑的名词解释:1. 粉饰巴洛克建筑中的粉饰是指在建筑表面涂抹的一种装饰性材料。

粉饰通常由石灰和沙子混合而成,然后加入颜料进行着色。

这种装饰可以为建筑物增添细节和纹理,使其更加丰富多样。

在巴洛克建筑中,粉饰常常被用于墙面、天花板和装饰柱上。

2. 哥特式拱顶巴洛克建筑中常见的一种建筑元素是哥特式拱顶。

哥特式拱顶是一种由多个尖顶组成的结构,它可以给建筑物增添高度和垂直感。

这种拱顶通常用于教堂和宫殿等大型建筑物,给人一种庄严而雄伟的感觉。

3. 美术壁画美术壁画是巴洛克建筑中常见的一种装饰性元素。

它是在墙壁上绘制的一幅画,通常是用颜料在湿润的灰泥上绘制。

美术壁画可以用来描绘宗教故事、历史事件或风景等,它为建筑物增添了一种艺术氛围,给人一种视觉上的享受。

4. 凸出的窗户巴洛克建筑中的窗户常常是凸出的。

这种设计可以为建筑物增添立体感和层次感,使建筑物的外观更加丰富多样。

凸出的窗户通常会用雕塑、粉饰和玻璃等装饰物进行装饰,使其成为建筑物外观的一部分。

5. 石雕石雕是巴洛克建筑中常见的一种装饰元素。

巴洛克建筑中的石雕通常用于装饰柱子、门廊和墙面等部分。

石雕可以用来描绘人物、动物、花卉等各种图案,它为建筑物增添了一种雕塑艺术的氛围,使建筑物更加华丽和精致。

6. 翼楼巴洛克建筑中的翼楼是一种位于建筑物两侧的独立建筑物。

翼楼通常与主楼相连,形成了一个整体的建筑群。

翼楼可以用于增加建筑物的空间和功能,也可以用于强调建筑物的对称性和平衡感。

在巴洛克建筑中,翼楼通常被用于宫殿和大型府邸等建筑物。

巴洛克建筑风格以其独特的装饰和表达方式成为了欧洲建筑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

它在建筑艺术领域的繁荣和发展,不仅展示了当时社会的繁荣和富裕,也为后世的建筑师和艺术家提供了丰富的灵感和启示。

巴洛克艺术的特点及美术史意义

巴洛克艺术的特点及美术史意义

巴洛克艺术的特点及美术史意义解释一:巴洛克艺术是16世纪后期开始在欧洲流行的一种艺术形式,不仅在绘画方面,巴洛克艺术代表整个艺术领域,包括音乐、建筑、装饰艺术等,内涵也极为复杂;但最基本的特点是打破文艺复兴时期的严肃、含蓄和均衡,崇尚豪华和气派,注重强烈情感的表现,气氛热烈紧张,具有刺人耳目、动人心魄的艺术效果;解释二:巴洛克艺术巴洛克是17世纪广为流传的一种艺术风格;它的名称由来,说法不一,一说来自葡萄牙或西班牙语,意思是不圆的珠子;又一说它来自意大利语,有奇特、古怪或推论上错误的含义;总的来说这个名称在当时含有贬意,是18世纪古典主义艺术理论家对于上一个世纪一种艺术风格的称呼;古典主义者认为巴洛克是一种堕落瓦解的艺术,只是到了后来,才对巴洛克艺术有了一个较为公正的评价;巴洛克艺术产生于16世纪下半期,它的盛期是17世纪,进入18世纪,除北欧和中欧地区外,它逐渐衰落;巴洛文艺术最早产生于意大利,它无疑与反宗教改革有关,罗马是当时教会势力的中心,所以它在罗马兴起就不足为奇了,可以说,巴格克艺术虽不是宗教发明的,但它是为教会服务,被宗教利用的,教会是它最强有力的支柱;概括地讲巴洛克艺术有如下的一些特点:首先是它有豪华的特色,它既有宗教的特色又有享乐主义的色彩;二是它是一种激情的艺术,它打破理性的宁静和谐,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非常强调艺术家的丰富想象力三是它极力强调、运动,运动与变化可以说是巴洛克艺术的灵魂;四是它很关注作品的空间感和立体感;五是它的综合性,巴洛克艺术强调艺术形式的综合手段,例如在建筑上重视建筑与雕刻、绘画的综合,此外,巴洛克艺术也吸收了文学、戏剧、音乐等领域里的一些因素和想象;六是它有着浓重的宗教色彩,宗教题材在巴洛克艺术中占有主导的地位;七是大多数巴洛克的艺术家有远离生活和时代的倾向,如在一些天顶画中,人的形象变得微不足道,如同是一些花纹;当然,一些积极的巴洛克艺术大师不在此例,如鲁本斯、贝尼尼的作品和生活仍然保持有密切的联系;巴洛克艺术是指16世纪后期开始在欧洲流行的一种艺术形式,不仅在绘画方面,巴洛克艺术代表整个艺术领域,包括音乐、建筑、装饰艺术等;解释三:巴洛克艺术一、巴洛克艺术概念1、意义与背景巴洛克艺术Baroqueart是十七世纪欧洲的艺术风格,初发源于17世纪教皇统治的罗马,那时意大利是欧洲艺术中心,但在巴洛克后期,欧洲艺术中心移转到法国,它并没有明确的艺术风格,只能算是一种爱好和时尚;文艺复兴意味着平衡、适中、庄重、理性与逻辑;而巴洛克却意味着运动、追求新奇、热中于无穷、不安和对比、以及各种艺术形式的大胆融合;巴洛克艺术一反文艺复兴艺术的平静和克制,而表现为戏剧性、豪华与夸张;十七世纪欧洲强权扩张,掠夺海外殖民地累聚巨富,生活上提倡豪华享受,因此对建筑、音乐、美术也要求豪华生动、富于热情的情调;十七世纪欧洲有新旧教的权力之争;旧教势力用暴力镇压信徒,再积极利用艺术思想形态——巴洛克,去迷惑、征服人心;巴洛克艺术不排斥异端的感官喜悦,亦忠实于基督教的世界观,故亦是「基督教化的文艺复兴」;2、词源与含义巴洛克一词的来源可能有三:意大利语的baroco,指中世纪繁缛可笑的一种神学讨论;意大利语的barocchio,指暧昧可疑的买卖活动;葡萄牙语的barocco,指畸形的珍珠;三词皆含悖礼怪奇之意,因此从十八世纪的建筑师责难十七世纪那种复杂而考就的样式,生气地称它为「荒谬的、奇怪的、巴洛克的」称呼之后,巴洛克这一词就被相沿成习了;学术研究中,确定巴洛克艺术地位的是德国艺术史家沃尔夫林,他的着作文艺复兴与巴洛克1888、美术史原理1915,前者指出巴洛克是继文艺复兴之后的主要流派,并对其形式特点作了分析和历史考察;后者认为巴洛克风格可作为每一文化或文明进入后期阶段的特征,使之具有更为普遍的意义;二、巴洛克艺术的表现建筑西方都市计画的历史是从巴洛克时期开始的,那时最醒目的建筑物是教堂与宫殿;建筑师认为建筑物是根据许多要求塑造成形的一个独立的总体,所以巴洛克建筑通常看来就像一尊大型雕塑;把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画成平面图,其共同特点是正方形、圆形和十字形;而巴洛克建筑的典型特征是椭圆形、橄榄形以及从复杂的几何图形中变化而来的更为复杂的图形;用规则的波浪状曲线和反曲线的形式赋予建筑元素以动感的理念,是所有巴洛克艺术最重要的特征;文艺复兴建筑如同现代建筑一样,是以简单的、基本的比例和相互关系为基础;而巴洛克建筑不再崇尚那种含蓄的逻辑性,而是追求令人感到意外的、如戏剧般的效果;例如:米开兰基罗助手维纽拉Vignola,1507-1673和戴拉伯达在1568~1584年间完成的罗马耶稣教堂,被公认为是从样式主义转向巴洛克的代表作;这座教堂内部突出了主厅和中央圆顶,加强了中央大门的作用,以其结构的严密和中心效果的强烈而显示了新的特色;因此,耶稣教堂的内部和门面,后来都成为巴洛克建筑的模式,又可称为「前巴洛克风格」;十七世纪早期巴洛克建筑代表是马德诺,1556~1629,在1607~15年完成米开兰基罗未完成的圣彼得教堂1607-15,罗马梵谛冈,另有专属网站详细图片解析,他用戏剧性的方式强调正门,例如由扁平的方柱变为半圆柱,再变为四分之三圆柱,使建筑的立体塑形复杂多变,动态强烈;他所设计凸出的门面或深凹的门面,都使得教堂和前面广场上的空间能更进一步的连接起来;二十九公尺的巨型幕棚,以四根螺旋形雕花大柱支撑盖顶,雄伟而又华丽很像布景装饰;又为圣彼得大教堂设计了门前双臂环拱形的广场和柱廊1657,使它成为西方最的广场建筑之一;波罗米尼,1599~1667是盛期巴洛克另一位建筑大师,喜用凹凸多变的曲线和多种几何形体的复杂交错,从整体布局到细部安排,都能独出新裁,代表作如四泉的圣卡罗教堂1665~67,罗马,被誉为巴洛克建筑的典范;除以上罗马地区外,意大利北部的杜林Turin地区也有相当发展,瓜里尼,1624~83建的圣布小教堂1668~94圆顶,表现天堂的穹窿,给人一种飘渺无尽永恒的幽思; 西欧诸国的巴洛克建筑又结合各地的特点而各有所长,如英、法等国带有较严谨的色彩,例如巴黎凡尔赛宫1669~85,鼠标点选可看到360度外观旋转图,德国南部则华丽辉煌达于极致,西班牙及其统治下的拉丁美洲也是巴洛克的沃土之一;雕刻巴洛克雕刻有时是建筑的一部份,艺术家表现真实人间的技法臻于成熟完美,例如根据主体的男女老幼来表现人的皮肤外观,卷发、衣饰、织物的质感都很逼真;动势的展现是其最重要的特点,人物不再被雕成静止或休息的姿态,而总是处于运动之中;最着名的是贝尼尼GianLorenzoBernini,1598~1680的名作圣泰雷莎之幻觉1645~52,罗马圣马利亚教堂,是宗教性和官能性的结合,欣赏这类雕像要搭配建筑、绘画一起观看,以产生视觉上的幻觉;这种风格也影响西欧各地;其它名作如四河喷泉局部图,1648-51,罗马Navona广场、大卫David,1623-24,大理石,高170cm,GalleriaBorghese,Rome;法国巴洛克雕刻大师有:普杰,1620-94的克罗托那的米罗1671~83,巴黎罗浮宫;柯塞沃克,1640~1720的勒布兰半身像1676、路易十四半身像1680,凡尔赛宫;绘画宏伟壮观,充满动感,精湛的透视变奏如前缩法,戏剧性的构图,起伏波动,体现无限的空间,加以理想光的对比,使画面产生统一协调如舞台布景的效果是巴洛克绘画的特色;意大利卡拉瓦乔Caravaggio,1573~1610,是巴洛克绘画的先驱,作品的特色是利用光线以获得画面戏剧性的效果,也利用明暗表现法以衬托真实的空间感,并舍弃细节的描写;他对自然的态度是直观的,以粗野或纯朴的市民为模特儿作肖像画;他更在静物画上另辟蹊径;代表作有在以马杵斯吃晚餐1601,,伦敦国家画廊、埋葬基督1604,梵谛冈美术馆、水果篮静物,1596,46×64.5cm,米兰,谙布罗西阿纳美术馆、酒神1597,佛罗伦斯乌菲兹美术馆;个性狂野、暴躁、易怒,命短,他要脱离陈规,重新思考艺术,风格上被称为「自然主义者」;卡拉契Carracci,1560~1609,勤练古典美,代表作祭坛画——圣母哀悼基督之死1603,92,8x103,2 cm,伦敦国家画廊,画中光线照耀在救主形体上,与整体引发观者情感的手法,都属巴洛克式的,构图简单和谐,有点感伤性,但避免提醒人们有关死亡的恐怖和受难的痛苦;概述Baroque是17世纪广为流传的一种艺术风格;它的名称由来,说法不一,一说来自或,意思是不圆的珠子;又一说它来自,有奇特、古怪或推论上错误的含义;总的来说这个名称在当时含有贬意,是18世纪艺术理论家对于上一个世纪一种艺术风格的称呼;古典主义者认为巴洛克是一种堕落瓦解的艺术,只是到了后来,才对巴洛克艺术有了一个较为公正的评价;巴洛克艺术产生于16世纪下半期,它的盛期是17世纪,进入18世纪,除北欧和中欧地区外,它逐渐衰落;巴洛克艺术最早产生于,它无疑与反有关,是当时教会势力的中心,所以它在罗马兴起就不足为奇了,可以说,巴格克艺术虽不是宗教发明的,但它是为教会服务,被宗教利用的,教会是它最强有力的支柱;“巴洛克”名称由来巴洛克—Baroque此字源于西班牙语及葡萄牙语的“变形的珍珠”—barroco;作为形容词,此字有“俗丽凌乱”之意;欧洲人最初用这个词指“缺乏古典主义均衡特性的作品”,它原是18世纪崇尚古典艺术的人们,对17世纪不同于文艺复兴风格的一个带贬抑的称呼,现今这个词已失去了原有的贬抑,仅指17世纪风行于欧洲的一种艺术风格;虽然“巴洛克”直指缺乏古典均衡性的艺术作品,但其实巴洛克艺术家,与文艺复兴的前辈相同,都很重视设计和效果的整体统一性,以强调“运动”与“转变”为特点,尤其是身体和情绪方面的,同时,巴洛克也是对矫饰主义的一种反动;在欧洲文化史中,“巴洛克”惯指的时间是17世纪以及18世纪上半叶约1600年-1750年,但年份并不代表绝对的艺术风格,特别是建筑与音乐;这一时期,上接文艺复兴1452年-1600年,下接古典时期、浪漫时期;欧洲文化“除旧布新”,在各方面都有重大的改变与成就;资产阶级兴起,君主政治渐独立于宗教之外但民主思想萌芽;科学在伽利略、牛顿等人的开创下展开;艺术上趋势是“世俗化”,精力充沛,勇于创新,甚至好大喜功;文艺上的名家如莎士比亚、塞万提斯;绘画上有鲁本斯,林布兰特等,影响都极深远;也在这时期,欧洲向外扩张殖民,渐渐占据了世界文明的中心;...巴洛克艺术产生的背景十七世纪欧洲强权扩张,掠夺海外殖民地累聚巨富,生活上提倡豪华享受,因此对建筑、音乐、美术也要求豪华生动、富于热情的情调;十七世纪欧洲有新旧教的权力之争;旧教势力用暴力镇压信徒,再积极利用艺术思想形态──巴洛克,去迷惑﹑征服人心;巴洛克艺术不排斥异端的感官喜悦,亦忠实于基督教的世界观,故亦是“化的”;巴洛克艺术的特质特点概括地讲巴洛克艺术有如下的一些特点:首先是它有豪华的特色,它既有的特色又有的色彩;二是它是一种激情的艺术,它打破理性的宁静和谐,具有浓郁的色彩,非常强调艺术家的丰富想象力;三是它极力强调、运动,运动与变化可以说是巴洛克艺术的灵魂;四是它很关注作品的空间感和立体感;五是它的综合性,巴洛克艺术强调艺术形式的综合手段,例如在建筑上重视建筑与、的综合,此外,巴洛克艺术也吸收了文学、戏剧、音乐等领域里的一些因素和想象;六是它有着浓重的宗教色彩,宗教题材在巴洛克艺术中占有主导的地位;七是大多数巴洛克的艺术家有远离生活和时代的倾向,如在一些天顶画中,人的形象变得微不足道,如同是一些花纹; 代表人物当然,一些积极的巴洛克艺术大师不在此例,如鲁本斯、的作品和生活仍然保持有密切的联系;其具体表现为:1善用动势:不管是实际的,如波形的墙面或不断变化的喷射状的喷泉:还是含蓄的,如描绘成充满活力或动作显着的人物不再如古典文艺复兴时的静态表现,而呈现歪斜配置的动感;力图表现或暗示无穷感:例如伸向地平线的道路,展现无际天空幻觉的壁画,运用变换透视效果使其变得扑朔迷离的镜面手法;2强调光线:设计一种人为光线,而非自然的光,产生一种戏剧性气氛,创造比文艺复兴更有立体感、深度感、层次感的空间;造成轮廓线模糊,构图有机化,而有整体感;追求戏剧性、夸张、透视的效果;不拘泥各种不同艺术形式之间的界线,将建筑、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融为一体;巴洛克艺术的表现建筑西方都市计画的历史是从开始的,那时最醒目的建筑物是教堂与宫殿;建筑师认为建筑物是根据许多要求塑造成形的一个独立的总体,所以巴洛克建筑通常看来就像一尊大型雕塑;把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画成平面图,其共同特点是正方形、圆形和十字形;而巴洛克建筑的典型特征是椭圆形、橄榄形以及从复杂的几何图形中变化而来的更为复杂的图形;用规则的波浪状曲线和反曲线的形式赋予建筑元素以动感的理念,是所有巴洛克艺术最重要的特征;文艺复兴建筑如同现代建筑一样,是以简单的、基本的比例和相互关系为基础;而巴洛克建筑不再崇尚那种含蓄的逻辑性,而是追求令人感到意外的、如戏剧般的效果;例如:米开兰基罗助手维纽拉Vignola,1507-1673和戴拉伯达巴黎圣母院602在1568~1584年间完成的罗马耶稣教堂,被公认为是从样式主义转向巴洛克的代表作;这座教堂内部突出了主厅和中央圆顶,加强了中央大门的作用,以其结构的严密和中心效果的强烈而显示了新的特色;因此,耶稣教堂的内部和门面,后来都成为巴洛克建筑的模式,又可称为「前巴洛克风格」;十七世纪早期巴洛克建筑代表是马德诺,1556~1629,在1607~15年完成米开兰基罗未完成的圣彼得教堂1607-15,罗马梵谛冈,另有专属网站详细图片解析,他用戏剧性的方式强调正门,例如由扁平的方柱变为半圆柱,再变为四分之三圆柱,使建筑的立体塑形复杂多变,动态强烈;他所设计凸出的门面或深凹的门面,都使得教堂和前面广场上的空间能更进一步的连接起来;内的青铜华盖,是一座高达二十九公尺的巨型幕棚,以四根螺旋形雕花大柱支撑盖顶,雄伟而又华丽很像布景装饰;又为圣彼得大教堂设计了门前双臂环拱形的广场和柱廊1657,使它成为西方最的广场建筑之一;波罗米尼,1599~1667是盛期巴洛克另一位建筑大师,喜用凹凸多变的曲线和多种几何形体的复杂交错,从整体布局到细部安排,都能独出新裁,代表作如四泉的圣卡罗教堂1665~67,罗马,被誉为巴洛克建筑的典范;除以上罗马地区外,意大利北部的杜林Turin地区也有相当发展,瓜里尼,1624~83建的圣布小教堂1668~94圆顶,表现天堂的穹窿,给人一种飘渺无尽永恒的幽思;西欧诸国的巴洛克建筑又结合各地的特点而各有所长,如英、法等国带有较严谨的色彩,例如巴黎凡尔赛宫1669~85,鼠标点选可看到360度外观旋转图,德国南部则华丽辉煌达于极致,西班牙及其统治下的拉丁美洲也是巴洛克的沃土之一;雕刻阿波罗和达芙娜巴洛克雕刻有时是建筑的一部份,艺术家表现真实人间的技法臻于成熟完美,例如根据主体的男女老幼来表现人的皮肤外观,卷发、衣饰、织物的质感都很逼真;动势的展现是其最重要的特点,人物不再被雕成静止或休息的姿态,而总是处于运动之中;最着名的是贝尼尼GianLorenzoBernini,1598~1680的名作圣泰雷莎之幻觉1645~52,罗马圣马利亚教堂,是宗教性和官能性的结合,欣赏这类雕像要搭配建筑、绘画一起观看,以产生视觉上的幻觉;这种风格也影响西欧各地;其它名作如四河喷泉局部图,1648-51,罗马Navona广场、大卫David,1623-24,大理石,高170 cm,GalleriaBorghese,Rome;法国巴洛克雕刻大师有:普杰,1620-94的克罗托那的米罗1671~83,巴黎罗浮宫;柯塞沃克,1640~1720的勒布兰半身像1676、路易十四半身像1680,凡尔赛宫; 绘画鲁本斯强劫留西帕斯的女儿宏伟壮观,充满动感,精湛的透视变奏如前缩法,戏剧性的构图,起伏波动,体现无限的空间,加以理想光的对比,使画面产生统一协调如舞台布景的效果是巴洛克绘画的特色;意大利Caravaggio,1573~1610,是巴洛克绘画的先驱,作品的特色是利用光线以获得画面戏剧性的效果,也利用明暗表现法以衬托真实的空间感,并舍弃细节的描写;他对自然的态度是直观的,以粗野或纯朴的市民为模特儿作肖像画;他更在静物画上另辟蹊径;代表作有在以马杵斯吃晚餐1601,,伦敦国家画廊、埋葬基督1604,梵谛冈美术馆、水果篮静物,1596,46×64.5cm,米兰,谙布罗西阿纳美术馆、酒神1597,佛罗伦斯乌菲兹美术馆;个性狂野、暴躁、易怒,命短,他要脱离陈规,重新思考艺术,风格上被称为「自然主义者」;卡拉契Carracci,1560~1609,勤练古典美,代表作——圣母哀悼基督之死1603,92,8x103,2 cm,伦敦国家画廊,画中光线照耀在救主形体上,与整体引发观者情感的手法,都属巴洛克式的,构图简单和谐,有点感伤性,但避免提醒人们有关死亡的恐怖和受难的痛苦;巴洛克艺术的历史起源意大利文艺复兴晚期着名建筑师和建筑理论家维尼奥拉设计的罗马耶稣会教堂是由手法主义向巴洛克风格过渡的代表作,也有人称之为第一座巴洛克建筑;手法主义是16世纪晚期欧洲的一种艺术风格;其主要特点是追求怪异和不寻常的效果,如以变形和不协调的方式表现空间,以夸张的细长比例表现人物等;建筑史中则用以指1530~1600年间意大利某些建筑师的作品中体现前期巴洛克风格的倾向;平面为长方形,端部突出一个圣龛,由教堂惯用的拉丁十字形演变而来,中厅宽阔,拱顶满布雕像和装饰;两侧用两排小祈祷室代替原来的侧廊;十字正中升起一座;教堂的圣坛装饰富丽而自由,上面的山花突破了古典法式,作圣像和装饰光芒;教堂立面借鉴早期文艺复兴建筑大师设计的圣玛丽亚小教堂的处理手法;正门上面分层檐部和山花做成重叠的弧形和三角形,大门两侧采用了倚柱和扁壁柱;立面上部两侧作了两对大涡卷;这些处理手法别开生面,后来被广泛仿效;流行从17世纪30年代起,意大利教会财富日益增加,各个教区先后建造自己的巴洛克风格的教堂;由于规模小,不宜采用拉丁十字形平面,因此多改为圆形、椭圆形、梅花形、圆瓣十字形等单一空间的殿堂,在造型上大量使用曲面;典型实例有罗马的圣卡罗教堂,是波洛米尼设计的;它的殿堂平面近似橄榄形,周围有一些不规则的小祈祷室;此外还有生活庭院;殿堂平面与天花装饰强调曲线动态,立面山花断开,檐部水平弯曲,墙面凹凸度很大,装饰丰富,有强烈的光影效果;尽管设计手法纯熟,也难免有矫揉造作之感;巅峰17世纪中叶以后,巴洛克式教堂在意大利风靡一时,其中不乏新颖独创的作品,但也有手法拙劣、堆砌过分的建筑;教皇当局为了向朝圣者炫耀教皇国的富有,在罗马城修筑宽阔的大道和宏伟的广场,这为巴洛克自由奔放的风格开辟了新的途径;17世纪罗马建筑师建造的罗马波罗广场,是三条放射形干道的汇合点,中央有一座方尖碑,周围设有雕像,布置绿化带;在放射形干道之间建有两座对称的样式相同的教堂;这个广场开阔奔放,欧洲许多国家争相仿效;法国在凡尔赛宫前,俄国在彼得堡海军部大厦前都建造了放射形广场;杰出的巴洛克建筑大师和雕刻大师设计的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前广场,周围用罗马塔斯干柱廊环绕,整个布局豪放,富有动态,光影效果强烈;流传巴洛克建筑风格也在中欧一些国家流行,尤其是和;17世纪下半叶,德国不少建筑师留学意大利归来后,把意大利巴洛克建筑风格同德国的民族建筑风格结合起来;到18世纪上半叶,德国巴洛克建筑艺术成为欧洲建筑史上一朵奇花;德国巴洛克风格教堂建筑外观简洁雅致,造型柔和装饰不多,外墙干坦,同自然环境相协调;教堂内部装饰则十分华丽,造成内外的强烈对比;着名实例是班贝格郊区的十四圣徒朝圣教堂、罗赫尔的修道院教堂;十四圣徒朝圣教堂平面布置非常新奇,正厅和圣龛做成三个连续的椭圆形,拱形天花也与此呼应,教堂内部上下布满用灰泥塑成的各种植物形状装饰图案,金碧辉煌;教堂外观比较平淡,正面有一对塔楼,装饰有柔和的曲线,富有亲切感;罗赫尔修道院教堂也是外观简洁,内部装修精致,尤其是圣龛上部天花,布满用白大理石雕刻的飞翔天使,圣龛正中是由圣母和两个天使组成的群雕;圣龛下面是一组表情各异的圣徒雕像;奥地利的巴洛克建筑风格主要是从德国传入的;18世纪上半叶,奥地利许多着名建筑都是德国建筑师设计的;如的舒伯鲁恩宫,外表是严肃的古典主义建筑形式,内部大厅则具有意大利巴洛克风格,大厅所有的柱子都雕刻成人像,柱顶和拱顶满布浮雕装饰,是巴洛克风格和古典主义风格相结合的产物;兴起于17世纪中叶,它的风格自由奔放,造型繁复,富于变化,只是有的建筑装饰堆砌过分;为这一时期建筑的典型实例;巴洛克风格的主要代表人物巴洛克艺术大师贝尼尼,是意大利巴洛克风格中最着名的雕刻家、建筑家、画家;在油画作品方面代表人物有的、凡·代克、的、西班牙的,巴赫和亨德尔、意大利的彼也特洛·贝列提尼·达·科托纳、卢·卓尔丹纳、乔·巴·高里等;对巴洛克风格的评价巴洛克风格打破了对古罗马建筑理论家的盲目崇拜,也冲破了文艺复兴晚期古典主义者制定的种种清规戒律,反映了向往自由的世俗思想;另一方面,巴洛克风格的教堂富丽堂皇,而且能造成相当强烈的神秘气氛,也符合会炫耀财富和追求神秘感的要求;因此,巴洛克建筑从罗马发端后,不久即传遍欧洲,以至远达;有些巴洛克建筑过分追求华贵气魄,甚至到了繁琐堆砌的地步;。

巴罗克风格

巴罗克风格

巴罗克风格“巴洛克”是一种风格术语,指自17世纪初直至18世纪上半叶流行于欧洲的主要艺术风格。

该词来源于葡萄牙语barroco,意思是一种不规则的珍珠。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作家用这个词来批评那些不按古典规范制作的艺术作品。

巴洛克风格虽然继承了文艺复兴时期确立起来的错觉主义再现传统,但却抛弃了单纯、和谐、稳重的古典风范,追求一种繁复夸饰、富丽堂皇、气势宏大、富于动感的艺术境界。

巴洛克风格的在绘画方面的最大代表是佛兰德斯画家鲁本斯,在建筑与雕刻方面的主要代表是意大利的贝尔尼尼。

目录简介详细介绍音乐绘画简介详细介绍音乐绘画简介巴罗克风格是17世纪出现的一个新现象。

巴洛克(barogue)一词源于意大利语barocco,意思就是奇形怪状、矫揉造作;还有说法认为这个词源于葡萄牙语或西班牙语,意思是不规则形状的珍珠。

在18世纪,一些古典主义理论家用这个词来嘲弄具有奇特风格的艺术。

巴洛克艺术具有以下特点:无论是建筑、雕塑、绘画,都强调运动感、空间感、豪华感、激情感,甚至贝尔尼尼的雕塑神秘感。

巴洛克建筑是最能显示巴洛克艺术风格特点的一个艺术种类。

运动是巴洛克艺术的生命,巴洛克风格表现在文学上主要就是夸张、繁艳、风雅,而且充满了宗教的狂热,人的情绪被夸大,形式则为混乱和破碎的。

巴罗克艺术的开始首先是以意大利的罗马为中心,继而传向西班牙、德国、澳洲、法国和英国。

巴罗克艺术虽然起源于意大利,但巴罗克风格的盛行是在1620年间,由佛兰德斯的安特卫普首先拉开序幕。

在法国路易十四时期,巴罗克家具最负盛名,跃居欧洲各国的领先地位,成为巴罗克风格的经典范例。

其他如英国的雅各宾式、威廉玛丽式及美国早期殖民地式的家具亦较具影响。

巴罗克风格中常见的雕饰图案有不规则的珍珠壳、美人鱼、半人鱼、海神、海马、花环、涡卷纹等/在法国,巴罗克风格的桌类家具还常常运用人体雕像来桌面的支撑腿,或桌面下的横托装饰。

巴罗克家具在表面的装饰上,除了精致的雕刻外,金箔贴面、描金添彩涂漆及薄木拼花装饰亦很盛行。

巴洛克和罗可可美

巴洛克和罗可可美

鲁本斯
爱之园
抢劫留西泊斯的女儿
鲁本斯
海伦娜.弗尔曼肖像
三 美 神
鲁本斯
劫 持
玛 丽 梅 迪 契 王 朝
.
鲁本斯
裹 毛 皮 的 海 伦 娜 弗 尔 曼
. 化妆的维纳斯
4、洛可可简介
18世纪尤其是在法国路易15统治时期的一种艺术 和室内装饰风格。洛可可风格是在意大利巴洛克 盛期精致的曲线的基础上加以改进的结果,形式 更为纤细小巧,色彩鲜明。洛可可风格是对路易 14时代的庄重、豪华的古典主义艺术风格的一种 反叛。致力于表现颇为琐细的宫廷生活的轻快、 亲密的场景,有时也表现田园风光。以妩媚和矫 揉造作为特征。主要代表人物有华托、布歇和弗 拉戈
2、巴洛克风格的特点
①具有华丽的色彩。 ②是一种激情的艺术,打破理性的宁静和谐,具有 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非常强调艺术家的想象力 ③极力强调运动。 ④关注作品的空间感和立体感 ⑤综合性,巴洛克艺术强调艺术形式的综合手段 ⑥浓重的宗教色彩 ⑦远离生活和时代的倾向
3、意大利巴洛克风格
①、建筑
代表人物:波罗米尼《圣卡罗 教堂》 它的殿堂平面近似橄榄形, 周围有一些不规则的小祈 祷室;此外还有生活庭院。 殿堂平面与天花装饰强调 动态,立面山花断开,檐 部水平弯曲,墙面凹凸度 很大,装饰丰富,有强烈 的光影效果。尽管设计手 法纯熟,也难免有矫揉造 作之感。
西方美术史 ——巴洛克和洛可可美术
1、巴洛克简介
巴洛克(Baroque)巴洛克一词原指不规则的,怪异 的珍珠,在当时具有贬义,当时人们认为它的华 丽、炫耀的风格是对文艺复兴风格的贬低,但现 在,人们已经公认,巴洛克是欧洲一种伟大的艺 术风格。巴洛克艺术产生于16世纪下半期,它的 盛期是17世纪,进入18世纪,除北欧和中欧地区 外,它逐渐衰落。巴洛文艺术最早产生于意大利, 它无疑与反宗教改革有关,罗马是当时教会势力 的中心,所以它在罗马兴起就不足为奇了,可以 说,巴格克艺术虽不是宗教发明的,但它是为教 会服务,被宗教利用的,教会是它最强有力的支 柱。

巴洛克与洛可可时期纹样的异同

巴洛克与洛可可时期纹样的异同

巴洛克时期纹样与洛可可风格纹样特点的异同巴洛克是一种艺术风格,从16世纪后期到18世纪初盛行于欧洲。

在欧洲,最常见的定义是“通过动态运动,显性情感和自信的修辞为特点的艺术风格,衍生与发展了矫柔造作洛可可艺术”。

天主教会的普及和巴洛克风格的成功感到鼓舞的罗马天主教教会,这使已在安理会的遄达,响应时代决定的新教改革,认为艺术应直接沟通和情感参与主题。

贵族也看到了作为一个参观者留下深刻印象的手段,那就是表示胜利的动力和控制戏剧性的巴洛克建筑和艺术风格。

16世纪一度流行的样式主义,由于其刻意模仿盛期文艺复兴大师而缺少创新的艺术创作,因而没有激情和新的艺术表现力。

巴洛克艺术的出现正是为了在表达激情和寻找新的艺术表现力方面实现突破。

另外,扩大的陆地疆界和无限的空间的观念鼓舞了艺术家们向新的领域和风格扩展。

产生背景:1、天主教为了吸引信徒的给信徒以满足感,艺术的作用受了重视。

(巴洛克首先在罗马出现,同时大量的订单来自天主教会)2、社会上涌现出的巨富新贵使得豪华享受之风盛行,对艺术的需求增长。

3、大权在握的君主希望国家生活在各个方面展示和表达其权威的伟大。

特点:没有统一的标准。

在总体上,它代表了一种对绚丽、激情、宏伟、豪华、运动的热爱,是艺术由严肃和轻松的一种交替。

巴洛克风格在其艺术观念中,含有加强形式和视觉效果的因素。

它摒弃尺度和规,逐渐打破容与形式的平衡。

它酷爱曲线和斜线,剧烈的扭转,展示一切可以造成人们惊奇、赞叹的东西。

巴洛克风格产生的戏剧性效果和表现力是强烈和巨大的。

洛可可风格应形成于18世纪,巴洛克风格是它的前身。

洛可可是法国王室的末代风格,洛可可沿袭了巴洛克时期的技术和风格,沿袭了巴洛克柔和的线条及有人的色彩,巴洛克时期的绘画主要描述圣经和古典艺术中高贵景象,洛可可艺术时期则大相径庭,它表达的是更私密、更强烈的感情。

作品中充满了感官上的喜悦,它描述的是爱。

洛可可是法国的艺术风格,它的时代相当于路易15的执政时期,它起源于巴洛克风格,巴洛克在17世纪是一项重大变革,但在进入18世纪时,洛可可艺术将前期艺术改造升华成为一种更精美、更柔和、充满曲线的艺术风格,所以洛可可是一种更为优雅的艺术风格。

浅析巴洛克艺术价值和特征

浅析巴洛克艺术价值和特征

Literarytheorytoexplore 文艺理论探索Cutting Edge Education 教育前沿 11浅析巴洛克艺术价值和特征文/徐振摘要:巴洛克艺术属一种艺术流派。

它在16世纪下半期开始出现,在17世纪的时候盛行起来,但是到了18世纪的时候,除北欧和中欧一些地区以外,就逐渐衰落了,它在18世纪晚期和19世纪备受冷遇,到20世纪时对巴洛克进行了重新评价,不管对巴洛克的评价在历史上如何变化,但巴洛克时期的各种艺术作品,给这个时期增添了独特美的艺术色彩,以使得巴洛克艺术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对很多个国家和地区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关键词:巴洛克;绘画;建筑;艺术特色1 巴洛克的背景巴洛克是继文艺复兴之后的主要流派,17世纪欧洲有新旧教的权力之争,通常会被认为是一个高度集权主义的时期,是为宗教服务的艺术。

这种风格最开始是从意大利流行起来的,慢慢的在佛兰德斯、西班牙等天主教盛行的国家盛行开来。

“巴洛克”成为一种独特的风格,体现在它的艺术精神和手法上。

什么是巴洛克精神实质?那是一种对无限性的意识、沉思、渴望和追求。

手法上表现了一种时空结构的特征。

过去人们认为巴洛克艺术是稀奇古怪,繁琐的,然而如今的“巴洛克”已经不再是一个贬义词,反而成为了一个时期的代名词,巴洛克艺术被认为华丽多彩且富变化、装饰精美、富有激情性、浪漫性、富有戏剧性、动感且情感充沛。

巴洛克一反文艺复兴艺术的平静,它将建筑、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融为一体进行展现。

2 巴洛克时期绘画绘画方面,画面中的人物和故事场景都是圣经故事里的内容,但是却用强烈的对比和扭曲的神情配上夸张的动作表现性和暴力,发泄对于宗教禁锢人的思想的反抗,以宗教所允许的内容来表现被压抑的情感和愤怒。

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热爱线条,注重素描,而巴洛克艺术家则非常重视色彩、光影和透视,以明暗来造型,他们喜欢物体逼真而强有力的效果。

正如《抢夺留希波斯的女儿们》整个画面充满热情、运动和生命力,表明鲁本斯善于把巴洛克艺术的运动激情,装饰性的夸张,富有想象力的构思,明鲜亮的颜色充满整个画面,足以吸引人眼睛的强烈颜色以及戏剧性的艺术效果同真实感很强的表现手法结合起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巴洛克艺术的特点及美术史意义解释一:巴洛克艺术是16世纪后期开始在欧洲流行的一种艺术形式,不仅在绘画方面,巴洛克艺术代表整个艺术领域,包括音乐、建筑、装饰艺术等,内涵也极为复杂。

但最基本的特点是打破文艺复兴时期的严肃、含蓄和均衡,崇尚豪华和气派,注重强烈情感的表现,气氛热烈紧张,具有刺人耳目、动人心魄的艺术效果。

解释二:巴洛克艺术巴洛克是17世纪广为流传的一种艺术风格。

它的名称由来,说法不一,一说来自葡萄牙或西班牙语,意思是不圆的珠子;又一说它来自意大利语,有奇特、古怪或推论上错误的含义。

总的来说这个名称在当时含有贬意,是18世纪古典主义艺术理论家对于上一个世纪一种艺术风格的称呼。

古典主义者认为巴洛克是一种堕落瓦解的艺术,只是到了后来,才对巴洛克艺术有了一个较为公正的评价。

巴洛克艺术产生于16世纪下半期,它的盛期是17世纪,进入18世纪,除北欧和中欧地区外,它逐渐衰落。

巴洛文艺术最早产生于意大利,它无疑与反宗教改革有关,罗马是当时教会势力的中心,所以它在罗马兴起就不足为奇了,可以说,巴格克艺术虽不是宗教发明的,但它是为教会服务,被宗教利用的,教会是它最强有力的支柱。

概括地讲巴洛克艺术有如下的一些特点:首先是它有豪华的特色,它既有宗教的特色又有享乐主义的色彩;二是它是一种激情的艺术,它打破理性的宁静和谐,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非常强调艺术家的丰富想象力三是它极力强调、运动,运动与变化可以说是巴洛克艺术的灵魂;四是它很关注作品的空间感和立体感;五是它的综合性,巴洛克艺术强调艺术形式的综合手段,例如在建筑上重视建筑与雕刻、绘画的综合,此外,巴洛克艺术也吸收了文学、戏剧、音乐等领域里的一些因素和想象;六是它有着浓重的宗教色彩,宗教题材在巴洛克艺术中占有主导的地位;七是大多数巴洛克的艺术家有远离生活和时代的倾向,如在一些天顶画中,人的形象变得微不足道,如同是一些花纹。

当然,一些积极的巴洛克艺术大师不在此例,如鲁本斯、贝尼尼的作品和生活仍然保持有密切的联系。

巴洛克艺术是指(16世纪)后期开始在欧洲流行的一种艺术形式,不仅在绘画方面,巴洛克艺术代表整个艺术领域,包括音乐、建筑、装饰艺术等。

解释三:巴洛克艺术一、巴洛克艺术概念1、意义与背景巴洛克艺术(Baroqueart)是十七世纪欧洲的艺术风格,初发源于17世纪教皇统治的罗马,那时意大利是欧洲艺术中心,但在巴洛克后期,欧洲艺术中心移转到法国,它并没有明确的艺术风格,只能算是一种爱好和时尚。

文艺复兴意味着平衡、适中、庄重、理性与逻辑;而巴洛克却意味着运动、追求新奇、热中于无穷、不安和对比、以及各种艺术形式的大胆融合。

巴洛克艺术一反文艺复兴艺术的平静和克制,而表现为戏剧性、豪华与夸张。

十七世纪欧洲强权扩张,掠夺海外殖民地累聚巨富,生活上提倡豪华享受,因此对建筑、音乐、美术也要求豪华生动、富于热情的情调。

十七世纪欧洲有新旧教的权力之争。

旧教势力用暴力镇压信徒,再积极利用艺术思想形态——巴洛克,去迷惑、征服人心。

巴洛克艺术不排斥异端的感官喜悦,亦忠实于基督教的世界观,故亦是「基督教化的文艺复兴」。

2、词源与含义巴洛克一词的来源可能有三:意大利语的baroco,指中世纪繁缛可笑的一种神学讨论;意大利语的barocchio,指暧昧可疑的买卖活动;葡萄牙语的barocco,指畸形的珍珠。

三词皆含悖礼怪奇之意,因此从十八世纪的建筑师责难十七世纪那种复杂而考就的样式,生气地称它为「荒谬的、奇怪的、巴洛克的」称呼之后,巴洛克这一词就被相沿成习了。

学术研究中,确定巴洛克艺术地位的是德国艺术史家沃尔夫林,他的着作《文艺复兴与巴洛克》(1888)、《美术史原理》(1915),前者指出巴洛克是继文艺复兴之后的主要流派,并对其形式特点作了分析和历史考察。

后者认为巴洛克风格可作为每一文化或文明进入后期阶段的特征,使之具有更为普遍的意义。

二、巴洛克艺术的表现建筑西方都市计画的历史是从巴洛克时期开始的,那时最醒目的建筑物是教堂与宫殿。

建筑师认为建筑物是根据许多要求塑造成形的一个独立的总体,所以巴洛克建筑通常看来就像一尊大型雕塑。

把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画成平面图,其共同特点是正方形、圆形和十字形;而巴洛克建筑的典型特征是椭圆形、橄榄形以及从复杂的几何图形中变化而来的更为复杂的图形。

用规则的波浪状曲线和反曲线的形式赋予建筑元素以动感的理念,是所有巴洛克艺术最重要的特征。

文艺复兴建筑如同现代建筑一样,是以简单的、基本的比例和相互关系为基础;而巴洛克建筑不再崇尚那种含蓄的逻辑性,而是追求令人感到意外的、如戏剧般的效果。

例如:米开兰基罗助手维纽拉(Vignola,1507-1673)和戴拉?伯达()在1568~1584年间完成的罗马《耶稣教堂》,被公认为是从样式主义转向巴洛克的代表作。

这座教堂内部突出了主厅和中央圆顶,加强了中央大门的作用,以其结构的严密和中心效果的强烈而显示了新的特色。

因此,耶稣教堂的内部和门面,后来都成为巴洛克建筑的模式,又可称为「前巴洛克风格」。

十七世纪早期巴洛克建筑代表是马德诺(,1556~1629),在1607~15年完成米开兰基罗未完成的《圣彼得教堂》(1607-15,罗马梵谛冈,另有专属网站详细图片解析),他用戏剧性的方式强调正门,例如由扁平的方柱变为半圆柱,再变为四分之三圆柱,使建筑的立体塑形复杂多变,动态强烈。

他所设计凸出的门面或深凹的门面,都使得教堂和前面广场上的空间能更进一步的连接起来。

二十九公尺的巨型幕棚,以四根螺旋形雕花大柱支撑盖顶,雄伟而又华丽(很像布景装饰)。

又为圣彼得大教堂设计了门前双臂环拱形的广场和柱廊(1657),使它成为西方最的广场建筑之一。

波罗米尼(,1599~1667)是盛期巴洛克另一位建筑大师,喜用凹凸多变的曲线和多种几何形体的复杂交错,从整体布局到细部安排,都能独出新裁,代表作如四泉的《圣卡罗()教堂》(1665~67,罗马),被誉为巴洛克建筑的典范。

除以上罗马地区外,意大利北部的杜林(Turin)地区也有相当发展,瓜里尼(,1624~83)建的《圣布小教堂》(1668~94)圆顶,表现天堂的穹窿,给人一种飘渺无尽永恒的幽思。

西欧诸国的巴洛克建筑又结合各地的特点而各有所长,如英、法等国带有较严谨的色彩,例如巴黎凡尔赛宫(1669~85,鼠标点选可看到360度外观旋转图),德国南部则华丽辉煌达于极致,西班牙及其统治下的拉丁美洲也是巴洛克的沃土之一。

雕刻巴洛克雕刻有时是建筑的一部份,艺术家表现真实人间的技法臻于成熟完美,例如根据主体的男女老幼来表现人的皮肤外观,卷发、衣饰、织物的质感都很逼真。

动势的展现是其最重要的特点,人物不再被雕成静止或休息的姿态,而总是处于运动之中。

最着名的是贝尼尼(GianLorenzoBernini,1598~1680)的名作《圣泰雷莎()之幻觉》(1645~52,罗马圣马利亚教堂),是宗教性和官能性的结合,欣赏这类雕像要搭配建筑、绘画一起观看,以产生视觉上的幻觉。

这种风格也影响西欧各地。

其它名作如《四河喷泉》(局部图,1648-51,罗马Navona广场)、《大卫》(David,1623-24,大理石,高170 cm,GalleriaBorghese,Rome)。

法国巴洛克雕刻大师有: 普杰(,1620-94)的《克罗托那的米罗》(1671~83,巴黎罗浮宫)。

柯塞沃克(,1640~1720)的《勒布兰半身像》(1676)、《路易十四半身像》(1680,凡尔赛宫)。

绘画宏伟壮观,充满动感,精湛的透视变奏(如前缩法),戏剧性的构图,起伏波动,体现无限的空间,加以理想光的对比,使画面产生统一协调如舞台布景的效果是巴洛克绘画的特色。

意大利卡拉瓦乔(Caravaggio,1573~1610),是巴洛克绘画的先驱,作品的特色是利用光线以获得画面戏剧性的效果,也利用明暗表现法以衬托真实的空间感,并舍弃细节的描写。

他对自然的态度是直观的,以粗野或纯朴的市民为模特儿作肖像画。

他更在静物画上另辟蹊径。

代表作有《在以马杵斯吃晚餐》(1601,,伦敦国家画廊)、《埋葬基督》(1604,梵谛冈美术馆)、《水果篮》(静物,1596,46×64.5cm,米兰,谙布罗西阿纳美术馆)、《酒神》(1597,佛罗伦斯乌菲兹美术馆)。

个性狂野、暴躁、易怒,命短,他要脱离陈规,重新思考艺术,风格上被称为「自然主义者」。

卡拉契(Carracci,1560~1609),勤练古典美,代表作祭坛画——《圣母哀悼基督之死》(1603,92,8x103,2 cm,伦敦国家画廊),画中光线照耀在救主形体上,与整体引发观者情感的手法,都属巴洛克式的,构图简单和谐,有点感伤性,但避免提醒人们有关死亡的恐怖和受难的痛苦。

概述(Baroque)是17世纪广为流传的一种艺术风格。

它的名称由来,说法不一,一说来自或,意思是不圆的珠子;又一说它来自,有奇特、古怪或推论上错误的含义。

总的来说这个名称在当时含有贬意,是18世纪艺术理论家对于上一个世纪一种艺术风格的称呼。

古典主义者认为巴洛克是一种堕落瓦解的艺术,只是到了后来,才对巴洛克艺术有了一个较为公正的评价。

巴洛克艺术产生于16世纪下半期,它的盛期是17世纪,进入18世纪,除北欧和中欧地区外,它逐渐衰落。

巴洛克艺术最早产生于,它无疑与反有关,是当时教会势力的中心,所以它在罗马兴起就不足为奇了,可以说,巴格克艺术虽不是宗教发明的,但它是为教会服务,被宗教利用的,教会是它最强有力的支柱。

[]“巴洛克”名称由来巴洛克(—Baroque)此字源于西班牙语及葡萄牙语的“变形的珍珠”(—barroco)。

作为形容词,此字有“俗丽凌乱”之意。

欧洲人最初用这个词指“缺乏古典主义均衡特性的作品”,它原是18世纪崇尚古典艺术的人们,对17世纪不同于文艺复兴风格的一个带贬抑的称呼,现今这个词已失去了原有的贬抑,仅指17世纪风行于欧洲的一种艺术风格。

虽然“巴洛克”直指缺乏古典均衡性的艺术作品,但其实巴洛克艺术家,与文艺复兴的前辈相同,都很重视设计和效果的整体统一性,以强调“运动”与“转变”为特点,尤其是身体和情绪方面的,同时,巴洛克也是对矫饰主义的一种反动。

在欧洲文化史中,“巴洛克”惯指的时间是17世纪以及18世纪上半叶(约1600年-1750年),但年份并不代表绝对的艺术风格,特别是建筑与音乐。

这一时期,上接文艺复兴(1452年-1600年),下接古典时期、浪漫时期。

欧洲文化“除旧布新”,在各方面都有重大的改变与成就。

资产阶级兴起,君主政治渐独立于宗教之外(但民主思想萌芽)。

科学在伽利略、牛顿等人的开创下展开。

艺术上趋势是“世俗化”,精力充沛,勇于创新,甚至好大喜功。

文艺上的名家如莎士比亚、塞万提斯;绘画上有鲁本斯,林布兰特等,影响都极深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