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氧化磷酸化
生物氧化磷酸化PPT课件
(二)甲状腺激素:
❖ 甲状腺激素可间接影响氧化磷酸化的 速度。其原因是甲状腺激素可以激活 细 胞 膜 上 的 Na+,K+-ATP 酶 , 使 ATP 水 解 增 加 , 因 而 使 ATP/ADP 比 值 下 降,氧化磷酸化速度加快。
(三)药物和毒物:
1.呼吸链的抑制剂:
❖ 能够抑制呼吸链递氢或递电子过程的药物 或毒物称为呼吸链的抑制剂。
ATP合酶F1段的结构
ATP合酶的作用机制(脂质体重建实验)
ATP合成模式图
三、氧化磷酸化的影响因素
(一)ATP/ADP比值: ❖ ATP/ADP比值是调节氧化磷酸化速
度的重要因素。ATP/ADP比值下降, 可致氧化磷酸化速度加快;反之, 当ATP/ADP比值升高时,则氧化磷 酸化速度减慢。
琥珀酸
(一)氧化磷酸化的偶联部位:
❖ 通过测定在氧化磷酸化过程中,氧的 消耗与无机磷酸消耗之间的比例关系, 可以反映底物脱氢氧化与ATP生成之 间的比例关系。
❖ 每消耗一摩尔氧原子所消耗的无机磷 的摩尔数称为P/O比值。
❖ 合成1molATP时,需要提供的能量至少 为ΔG0'=-30.5kJ/mol,相当于氧化还原电 位差ΔE0'=0.2V。故在NADH氧化呼吸链 中有三处可生成ATP,而在琥珀酸氧化呼 吸链中,只有两处可生成ATP。
1/2O2+2H++2e-→H2O-
+0.815
❖ 在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中,可从反应物的氧还电势 E 0,计算出这个氧化还原反应的自由能变化 (ΔG)。ΔG°与氧化还原电势的关系如下:
ΔG°= - nFΔE°
n表示转移的电子数,F为法拉第常数(1法拉第= 96485c/mol库仑/摩尔)。ΔE°的单位为伏特, ΔG°的单位为J/mol焦耳/摩尔。
植物生理学:第三节 呼吸链和氧化磷酸化
糖的分解途径(有氧呼吸)小结
第三节 呼吸链和氧化磷酸化
EMP和TCA途径中形成的NADH和FADH2,在线粒 体中进一步被氧化,并伴随着ATP形成的过程
一、呼吸链(电子传递链)
NADH和FADH2脱下H+和e,其e由线粒体内膜上按顺序 排列的e 传递体传递到分子O的总轨迹
Complex II
• 4个大的多分子复合体: Complexes I - IV • 2个移动的载体: 泛醌(辅酶Q,ubiquinone, UQ),细
将e传递的放能过程与ATP形成的贮能过程 分离开来,即解除e传递与磷酸化的偶联;
破坏跨膜的pmf,但对e传递表现出促进作用, 其现象是促进对O2的消耗,能量白白消耗;
不良环境,如干旱、寒冷、缺K等,亦会破 坏磷酸化作用
四、电子传递的多条途径
• 在植物和微生物中,除了上述e传递主路(★) 之 外,还存在其他的e传递途径(支路☆)
• e沿交替途径传递时,跨膜转运的H+要比细胞色素氧化酶 途径少得多,产生的pmf要明显降低。 e传递释放的能量主 要是热量的形式,故该途径又称放热呼吸
附属体 (上部佛焰花序)
焰花苞
天南星科植物的佛焰 花序
美洲观音莲与乌独百合等 肉穗花序顶端附属体类似 棍棒状,附属体外层组织 含有的线粒体数远远超过 其他组织。
呼吸链和氧化磷酸化小结
呼吸途径总结
呼吸代谢途径的部位
植物呼吸代谢的多样性(多条途径)
1 呼吸底物(糖)的多条代谢途径:
EMP, TCA, PPP
2 电子传递的多条途径:
细胞色素氧化酶途径、交替氧化酶途径、 其他途径
3 末端氧化酶的多样性:
细胞色素氧化酶、交替氧化酶、其他氧化酶
第六(8)章生物氧化与氧化磷酸化
,故称为细胞色素。
细胞色素通过辅基中的铁离子价的可逆变 化进行电子传递。它在呼吸链中作为单电子传 递体。
血红素
Cyt.类基本结构
Cys 蛋白质部分 S H3C- CH H3C-
多肽链
Cys CH3 S
细 胞 色 素
N
铁卟啉 H3CCH2 CH2 COO-
-CH - CH3 Fe N 3+ N -CH3
代谢物在脱氢酶催化下脱下的氢由相应的氢载体( NAD+ 、 NADP+ 、 FAD 、 FMN 等)所接受,再通过一系列递氢 体或递电子体传递给氧而生成H2O 。
CH3CH2OH
乙醇脱氢酶
CH3CHO
NAD+
NADH+H+
NAD+
2e
电子传递链
1\2 O2
O=
2H+
H2 O
(4)当有机物被氧化成CO2和H2O时,释放的 能量怎样转化成ATP。
2)磷氮键型
O NH C N NH CH3 P O O
NH C N NH CH3 O P O NH2 O
CH2COOH
磷酸肌酸 10.3千卡/摩尔
CH2CH2CH2CHCOOH
磷酸精氨酸 7.7千卡/摩尔
磷酸肌酸是易兴奋组织(如肌肉、脑、神经)唯一的能起 暂时储能作用的物质。 磷酸精氨酸是无脊椎动物肌肉中的储能物质
[ATP]+1/2[ADP] 能荷= [ATP]+[ADP]+[AMP]
能荷可调节代谢,能荷高时,抑制物质分解代谢,促 进物质的合成代谢;能荷低,促进物质分解代谢,抑制 物质的合成代谢。
能荷调节主要是通过 ATP 、ADP、AMP作为一些 调节酶的变构效应物而起 作用的。 如糖酵解中磷酸果糖 激酶的调控:高浓度的ATP 是该酶的变构抑制剂,ATP 的抑制作用可被AMP解除。
生物化学--第六章 生物氧化(3-4节)
2019/1/4
17
2019/1/4
18
化学渗透假说的内容★★
1.呼吸链中传氢体和电子传递体是间隔交替排列的,且
在线粒体内膜都有特定的位置,催化反应是定向的。
2.内膜对H+不能自由通过,泵出膜外侧的H+不能自由
返回膜内侧,造成电化学梯度
3.复合体Ⅰ、Ⅲ、Ⅳ都有质子泵的作用
4.ATP合酶存在于线粒体内膜上,H+梯度是ATP合成的 驱动力
2019/1/4 24
ATP
四 线粒体 ATP合酶(mitochondrial ATPase) 形成ATP的机理
F1
柄
F0
2019/1/4
25
2019/1/4
26
ATP合酶
Hale Waihona Puke ATP合成酶由 疏水的 F0(a1b2c1012) 和亲水的 F1(33)组 成. 质子穿过a时, 推动c环象水 车一样转动, 连带F1转动.
(二)质子梯度的形成
(三)线粒体 ATP合酶(mitochondrial ATPase)
(四)ATP合成的机制
2019/1/4
16
(一)能量偶联假说 1953年 Edward Slater 化学偶联假说
1964年 Paul Boyer 构象偶联假说 1961年 Peter Mitchell 化学渗透假说
2019/1/4
44
2019/1/4
45
七、有关氧化磷酸化物质的运输
• 胞液中的3-磷酸甘油醛,3-磷酸甘油或乳 酸脱氢,均可产生NADH。 • 这些NADH可经穿梭系统而进入线粒体氧 化磷酸化,产生H2O和ATP。
2019/1/4 46
-磷酸甘油穿梭示意图
呼吸链
第三节电子传递与氧化磷酸化
第三节电⼦传递与氧化磷酸化第三节电⼦传递与氧化磷酸化三羧酸循环等呼吸代谢过程中脱下的氢被NAD+或FAD所接受。
细胞内的辅酶或辅基数量是有限的,它们必须将氢交给其它受体之后,才能再次接受氢。
在需氧⽣物中,氧⽓便是这些氢的最终受体。
这种有机物在⽣物活细胞中所进⾏的⼀系列传递氢和电⼦的氧化还原过程,称为⽣物氧化(biological oxidation)。
⽣物氧化与⾮⽣物氧化的化学本质是相同的,都是脱氢、失去电⼦或与氧直接化合,并产⽣能量。
然⽽⽣物氧化与⾮⽣物氧化不同,它是在⽣活细胞内,在常温、常压、接近中性的pH和有⽔的环境下,在⼀系列的酶以及中间传递体的共同作⽤下逐步地完成的,⽽且能量是逐步释放的。
⽣物氧化过程中释放的能量可被偶联的磷酸化反应所利⽤,贮存在⾼能磷酸化合物(如ATP、GTP等)中,以满⾜需能⽣理过程的需要。
线粒体中氧化磷酸化反应的⼀般机理⼀、呼吸链的概念和组成所谓呼吸链(respiratory chain)即呼吸电⼦传递链(electron transport chain),是线粒体内膜上由呼吸传递体组成的电⼦传递总轨道。
呼吸链传递体能把代谢物脱下的电⼦有序地传递给氧,呼吸传递体有两⼤类:氢传递体与电⼦传递体。
氢传递体包括⼀些脱氢酶的辅助因⼦,主要有NAD+、FMN、FAD、UQ等。
它们既传递电⼦,也传递质⼦;电⼦传递体包括细胞⾊素系统和某些黄素蛋⽩、铁硫蛋⽩。
呼吸链传递体传递电⼦的顺序是:代谢物→NAD+→FAD→UQ→细胞⾊素系统→O2。
呼吸链中五种酶复合体(enzyme complex)的组成结构和功能简要介绍如下(图5-11,5-12)。
图 5-11 植物线粒体内膜上的复合体及其电⼦传递Ⅰ、Ⅱ、Ⅲ、Ⅳ、Ⅴ分别代表复合体Ⅰ、Ⅱ、Ⅲ、Ⅳ、Ⅴ; UQ库代表存在于线粒体中的泛醌库1.复合体Ⅰ⼜称NADH∶泛醌氧化还原酶(NADH∶ubiquinone oxidoreductase)。
生物氧化与氧化磷酸化
复合体I:NADH-Q还原酶
NADH链
○ 组成:FMN + Fe-S蛋白
(+ CoQ)
○ 功能:递氢
○ Fe-S蛋白:递电子体
○ Fe3+ + e
Fe2+
复合体II:琥珀酸-Q还原酶
FADH2链
• 组成:FAD + Fe-S蛋白
• 功能:递氢
42 23 42
复合体III:细胞色素还原酶
组成:Cytb、Cytc1、Fe-S蛋白 功能:传递电子
•脱羧反应
(2)在酶的作用下细胞怎样利用分子氧将有机 化合物中的H氧化成H2O—H2O如何形成?
•电子传递链
(3)当有机物被氧化成C2O和H2O时,释放的 能量怎样转化成ATP—能量如何产生?
•底物水平磷酸化 •氧化磷酸化
二 、生物氧化中CO2的生成
单纯脱羧 (不伴随脱氢)
•基本方式: 底物脱羧基作用 •分类:
测试该基团在不同物质间的转移情况,来认识代谢过程。
γ
β
α
高能化合物 ATPO O P ~ O 3 2O P ~ O O P O C H 2 O A
OO O
B、整体方法
以活动物为研 究对象,分析 其排泄物、血 清、头发等, 从而了解体内 的代谢情况, 属体内研究。
排泄物的化学分析 纯化合物
典型案例 脂肪酸的β氧化
(2)ATP在能量转化中的作用
①生物体通用的能量货币。
• 产能反应产生的能量物质主要是ATP • 提供反应所需能量 ; • 提供细胞活动的机械能; • 提供细胞吸收物质时的能量; • 产生电效应; • 转变成光能或热能
② 磷酸基团转移反应的中间载体。
第三节 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5-9-3)
当存在足够高的跨膜质子化学梯度时,强大的质子 流通过 F1-F0-ATPase进入基质时,释放的自由能
推动ATP合成。
化学渗透学说
一. 氧化磷酸化的机理
The reconstituted
vesicles containing
ATP synthase and bacteriorhodopsin,
一. 氧化磷酸化的机理 20世纪 30年代包括德国生物化学家、诺贝尔 奖获得者Meyerhof & Warburg在内的许多生化 学家对代谢过程中能量的产生和利用作了深入研 究,发现无论在糖酵解或三羧酸循环等代谢过程 中,都有伴随着ATP磷酸根的放出或 ADP得到磷
酸根的变化这类化学能量高效率的传递方式,指
The world’s smallest molecular motor: rotational catalysis.
Fluorescencetly labeled
Rotation of the subunit and the ring of c subunits in the FoF1 complex was observed by in vitro studies using fluorescence microscopy (K. Kinosita, 1997)
为什么?
为什么?
二. 氧化磷酸化的P/O比
二. 氧化磷酸化的P/O比
但是, 近年来很多实验结果都证明,以NADH作 为电子供体时,测得的P/O比值大于2。以琥珀酸作为 电子供体时,侧得的P/O比值大于1;所以P/O比值不 一定是整数。例如,-羟丁酸经过NADH途径的P/O 比值为2.4~2.6,产生的ATP数目为2.5;而琥珀酸 经过FADH2的P/O比值为1.7,产生的ATP数目为1.5 。
理学生物氧化与氧化磷酸化
细胞色素传递电子机理:
+e
+e
Fe3+ -e
Fe2+
Cu2+
Cu+
-e
细胞色素c氧化酶
二、呼吸链的电子传递顺序 呼吸链的各组分在线粒体内膜上是按一定顺序
排列的,在线粒体内膜上主要有两条呼吸链:
NADH呼吸链和FADH2呼吸链
FADH2呼吸链 FADH2
↓ FeS ↓ NADH→FMN→FeS→CoQ→Cytb→FeS→Cytc1→Cytc→Cytaa3→O2
细胞色素
b- c1 - c-aa3 2Fe2&43;
电
子
传
递
琥珀酸等
FMN
Fe-S
链
中
复合物 II
琥珀酸-辅酶Q
各
还原酶
中
间
体
的
顺
序
NADH
FMN Fe-S CoQ
复合物 I
NADH 脱氢酶
Cyt b Fe-S Cyt c1
复合物 III
辅酶Q-细胞色素 还原酶
Cyt c
复合物 IV
脱氢
COOH
COOH
OC H CHH3
➢脱电子
C O + 2H CH3
Fe2+
Fe3+ + e
➢加氧
RH + O2 + 2H+
ROH +H2O
上述反应总是氧化与还原反应偶联;需酶(需氧脱氢 酶、不需氧脱氢酶、加氧酶等)催化。
四、 高能化合物 ➢ 高能化合物:一般将水解时能够释放21 kJ
/mol(5千卡/mol)以上自由能(G’< -21 kJ / mol)的化合物称为高能化合物。
氧化第三节 氧化磷酸化
F1:球形头部,伸入线粒体基
质,由五种亚基组成 a3b3γδε, 是
ATP合酶的催化部分;
F0 :横贯线粒体内膜,含有质
子通道,由十多种亚基组成。
位于 F1与 F0之间的柄含有寡霉素 敏感性蛋白。
一. 氧化磷酸化的机理
腺苷酸的转运
由线粒体内膜上的
腺苷酸载体负责。
二. 氧化磷酸化的P/O比
第三节 氧化磷酸化
?
一. 氧化磷酸化的机理
呼吸链中的电子传递是如何推 动ADP磷酸化形成ATP的
比较著名的假说有三个:
化学偶联假说
构象偶联假说
化学渗透学说
目前得到公认的是“化学渗透学说”。
一. 氧化磷酸化的机理
化学渗透学说 电子传递体在线粒体内膜上交替、有序排列;
复合物 I、III、IV的传氢体将 H+从基质泵向内膜外恻
,而将电子传向其后的电子传递体;
内膜对质子不具有通透性,这样在内膜两侧形成质
子浓度梯度,这就是推动ATP合成的原动力; 当存在足够高的跨膜质子化学梯度时,强大的质子 流通过F1-F0-ATPase进入基质时,释放的自由能推动 ATP合成。
一. 氧化磷酸化的机使膜外质子不能通过 ATP 合酶复合体返回
膜内,使膜内质子继续泵出到膜外显然越来越困难
,最后不得不停止,所以这类抑制剂间接抑制了电
子传递和分子氧的消耗。
寡霉素属于此类抑制剂。
三、氧化磷酸化的抑制剂 2. 解偶联剂 某些化合物能够消除跨膜的质子浓度梯度, 使ATP不能合成,但不影响电子的传递。
最常见的解偶联剂是2,4-二硝基苯酚(DNP)。
四、线粒体外NADH的氧化
1. 真菌和高等植物细胞内
氧化磷酸化机理
一. 氧化磷酸化的机理
化学渗透学说
一. 氧化磷酸化的机理
➢ 当存在足够高的跨膜质子化学梯度时,强大的质子
流通过F1-F0-ATPase进入基质时,释放的自由能 推动ATP合成。
化学渗透学说
The reconstituted vesicles containing ATP synthase and bacteriorhodopsin, a light-driven proton pump, reported by Efraim Racker and Walther Stoeckenius in 1974
重要
一. 氧化磷酸化的机理
目前这两方面都获得了一些实验证据,例如能携 带质子穿过线粒体内膜的物质(如2,4-二硝基苯酚 )可破坏线粒体内膜对质子的透性壁垒,使质子电化 学梯度消失。
另外根据测算,膜间隙的pH较内膜低1.4个单位 ,并且线粒体内膜两侧原有的外正内负跨膜电位升高 。
F1-F0-ATPase 复 合 物
F0: 横贯线粒体内膜 ,含有质子通道,由十 多 种 亚 基 组 成 。 位 于 F1 与 F0 之 间 的 柄 含 有 寡 霉 素敏感性蛋白。
一. 氧化磷酸化的机理
重要
一. 氧化磷酸化的机理
由上述化学渗透假说可知,该模型必需具备两 个条件:一是线粒体内膜必须是质子不能透过的封 闭系统,否则质子梯度将不复存在;二是要求呼吸 链和ATP合酶在线粒体内膜中定向地组织在一起, 并定向地传递质子、电子和进行氧化磷酸化反应。
一. 氧化磷酸化的机理
1941年Fritz Lipmann引入“高能磷酸键 (~P)” 的概念。1949年美国生化学家Eugene Kennedy和 Albert Lehninger发现线粒体含有三羧酸循环和呼吸 链所需要的全部酶系统,并且发现生物氧化与ADP磷 酸化相偶联构成了氧化磷酸化。但是,NADH的氧化 和电子传递过程是如何与ADP磷酸化生成ATP反应偶 联起来一直不清楚。
《生物化学》生物氧化与氧化磷酸化
电子体传递给被氧化酶激活的氧而生成H2O 。
乙醇脱氢酶 CH3CH2OH
CH3CHO
NAD+ NADH+H+
NAD+
2e
电子传递链
1\2 O2 O-
2H+
H2O
第一节 生物氧化概述
二、 生物化学反应的自由能变化
1、自由能(free energy)的概念 物理意义:恒温恒压下,体系中能对环境作功的那部分能 量称为自由能,又称Gibbs自由能,用G表示)。
抑[例制1电]2,子4-二传硝递。基苯酚(dinitrophenol, DNP)
NO2 H+Fra bibliotekNO2 O-NO2
外 线内 粒
体
NO2
内 膜
OH
NO2
NO2
NO2
OH H+
NO2 O-
第三节 氧化磷酸化
五、线粒体穿梭系统
胞液中生成的NADH不能自由通过线粒体内膜 转运胞液NADH的机制主要有: ➢磷酸甘油穿梭系统(肌细胞) ➢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系统(肝细胞)
CH3-C-COOH
CoASH NAD+
NADH+H+
R CH2-NH2 +CO2
CH3COSCoA+CO2
第一节 生物氧化概述
一、生物氧化的概念
(三)生物氧化中CO2和H2O 的产生 H2O的生成
代谢物在脱氢酶催化下脱下的氢由相应的氢载体(NAD+、
NADP+、FAD、FMN等)所接受,再通过一系列递氢体或递
第一节 生物氧化概述
三、高能化合物
(一)生物体内的高能化合物
2、磷氮键型 3、硫碳键型
6.3 氧化磷酸化
ATP synthase氧化作用(磷酸化作用)偶联反应。
呼吸链能量自由能(供机体生理活动需要)= 电子传递中释放的大部分能量暂时储存1个H+电化学梯度膜间腔电子传递(氧化还原过程)释放能量驱使 H+ 泵出内膜,使内膜两侧建立H+ 浓度导致内膜两侧 pH和荷电的区别这种内在的差异存储的能量=质子驱动力膜间腔琥珀酸延胡索酸化学势内碱外酸ATP 被质子回流驱动合成电动势内负外正ⅢⅠ Ⅱ Ⅳ F 0F 1 Cyt c QNAD H +H +NAD + 延胡索酸 琥珀酸 H + 1/2O 2+2H + H 2O ADP+PiATPH + H +H + 胞液侧 基质侧+ + + + + + + + + +- - - - - - - - -Cyt (a +a 3) → O 2干扰ATP合酶使其合成受阻 → H +不能返回基质 → H +梯度加大导致H +泵停转 → e –流停止氧化磷酸化抑制剂解偶联剂Cyt cQ胞液侧 基质侧解偶联蛋白热能 H +H + ADP+Pi ATP(= F o F1复合体)转轴2b2亚基α及β亚基c亚γ及ε亚基β亚基γ亚基松散构象腺苷酸紧密构象开放构象紧密构象松散构象开放构象转轴γ亚基亚基紧密、松散和空载构象。
γ 亚基β-ATP β-ADP β-empty 释出ATP3H +构象变化:至少有2个腺苷酸移位酶是逆向转运载体,而外正内负的跨膜电位差有利于该逆向主动转运的进行(ADP 3–取代ATP 4–意味着1个负电荷的净流出) 磷酸移位酶是同向转运载体,仅对H 2PO 4–专一,后者与H +的同向内流不会造成净电荷移动,但基质内的低[H +]有助于同向转运(腺苷酸及磷酸移位酶)磷氧比(P/O)3ATP(P/O≈3)2ATP(P/O≈2)2.5ATP1.5ATP总能量的54%连锁调节- 高能态抑制- 低能态促进二环己基碳二亚胺寡霉素解偶联剂:2,4-二硝基苯酚 双(羟)香豆素 氟羰氰苯腙鱼藤酮蝶啶阿密妥汞制剂地美露噻吩甲酰三氟丙酮萎锈灵 抗霉素氰化物叠氮化物CO 自学【作用】【作用】【作用】甲状腺机能亢进1.5ATP2.5ATP呼吸链e–质子∙化学渗透假说一对。
生物氧化与氧化磷酸化—生物氧化概述
生物氧化(biological oxidation )
8
第一节 生物氧化 一 概念 二 生iological oxidation)的 概念
物质在生物体内进行的氧化称为生物氧 化。主要是糖、脂、蛋白质等在体内 分解时逐步释放能量,最终生成二氧 化碳和水的过程。
10
二、生物氧化特点
(一)与体外氧化的共同点:
耗氧;生成CO2和水;释放的总能相等 (二)不同点
1.条件
体外:高温、干燥
体内:酶催化、 温和
2.能量形式、放能方式:
体外:热能,骤然释放
体内:热能+ATP(40%),逐步释放
11
3. CO2和水的生成方式 体外:碳、氢直接与氧结合生成。 生物氧化: CO2:脱羧 水:底物脱氢 氧化呼吸链 与氧结合
2
(二)偶联反应
偶联反应:一个热力学上不能自发进行的反应可以通 过与另一个能够自发进行的反应结合的方式来驱动反 应的进行,这两个结合在一起同时进行的反应称为偶 联反应。 G+Pi→G-6-P+H2O Δ G°ˊ=3.3 kCal/mol ATP+H2O→ADP+ Pi Δ G°ˊ=-7.3 kCal/mol
12
* 生物氧化的一般过程
糖原
葡萄糖
胞液 2H
线粒体 丙酮酸
脂肪
蛋白质
甘油、脂肪酸 氨基酸
乙酰CoA CoASH
第一 阶段
第二 阶段
O2 ATP ADP + Pi 2H
氧化磷酸化
H2O
三羧酸循环
第三 阶段
C O2
13
4
5
(四)ATP生成的方式
1.氧化磷酸化(主要方式):高势能电子从 NADH+H+或FADH2沿呼吸链传递给氧的过程中, 所释放的能量转移给ADP形成ATP,即ATP的形成 与电子传递相偶联。
《生物化学》生物氧化与氧化磷酸化 (2)
FADH2 2e-
-55.6kJ/mol -34.7kJ/mol
呼吸链的 偶联部位
-102.1kJ/moL
第三节 氧化磷酸化
二、氧化磷酸化与电子传递的偶联 (一)呼吸链中电子传递时自由能的下降
NADH呼吸链电子传递过程中自由能变化
FADH2
2e-
ΔG’ = - n FΔEӨ′ = - 2×96.5×[0.82-(-0.32)] = - 220.07 kJ·mol-1
第二节电子传递链(呼吸链)
二、电子传递链 (一)电子传递链的组成
1. 黄素蛋白(flavoprotein, FP) 2. 铁硫蛋白(iron—sulfur protein) 3. 泛醌(ubiquinone) 4. 细胞色素(cytochromes)
第二节电子传递链(呼吸链)
二、电子传递链
(一)电子传递链的组分
EӨ愈大表明该物质获得电子的倾向愈大, EӨ愈小则失去电子的 倾向愈大。
因此,在氧化还原体系中,电子总 是由低电位物质流向高电位物质。
第一节 生物氧化概述
氧化还原电位与自由能之间的关系:
在氧化还原反应系统中,标准自由能变化与标准氧化还原电位 变化之间存在下列关系:
ΔGӨ’ = - n F ΔEӨ’
Cyt氧化酶
辅基 FMN,Fe-S FAD,Fe-S,Cytb
铁卟啉,Fe-S
铁卟啉,Cu
第二节电子传递链(呼吸链) 琥珀酸等
二、电子传递链 (二)线粒体呼吸链
(FAD)
NADH
(FMN)
铁硫蛋白
呼吸链中的电子传递有着严格的方 铁硫蛋白 向和顺序,即电子从EӨ’低的传递 (Fe-S)
体依次通过EӨ’较高的传递体逐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抑制剂
直接作用于ATP合酶复合体而抑制ATP合成 的一类化合物。 由于影响(降低)O2的利用率,从而间接抑 制电子传递。(区别于电子传递链抑制剂) 寡霉素、双环己基碳二亚胺(抑制FOF1某些蛋
白的活性)
寡霉素等对利用氧的抑制作用可被DNP解除。
线粒体呼吸的5种状态(B.Chance
能量计算:NADH+H+被分子氧氧化
生成水,总反应为:
NADH+H++1/2O2
求此反应的ΔG0 ’ :
NAD++H2O H2O , E0 ’ =0.82v NADH+H+, E0 ’ =-0.32v
因为:1/2O2+2H++2eNAD++2H++2e-
所以: ΔE0’=0.82-(-0.32)=1.14V
当存在足够的跨膜电化学梯度时,强大的质子流通过嵌在线粒体内
膜的F0F1-ATP合酶返回基质,质子电化学梯度蕴藏的自由能释放, 推动ATP的合成。
支持化学渗透假说的实验证据:
(1) (2)
(3)
(4)
(5)
(6)
氧化磷酸化作用的进行需要封闭的线粒体内膜存在。 线粒体内膜对H+ OH- K+ Cl-都是不通透的。 破坏H+ 浓度梯度的形成(用解偶联剂或离子载体抑制 剂)必然破坏氧化磷酸化作用的进行。 线粒体的电子传递所形成的电子流能够将H+ 从线粒体 内膜逐出到线粒体膜间隙。 大量直接或间接的实验证明膜表面能够滞留大量质子, 并且在一定条件下质子能够沿膜表面迅速转移。 迄今未能在电子传递过程中分离出一个与ATP形成有 关的高能中间化合物,亦未能分离出电子传递体的高 能存在形式。 H+如何通过电子传递链“泵”出的?
2、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P/O=3或2.5)
胞液 外膜 膜 间 空 间 内膜 基质
动物心脏及肝脏 胞质溶胶内NADH 利用此穿梭
NAD+
NAD+ 1 1
苹果酸 Ⅰ 草酰乙酸
苹果酸 草酰乙酸
2
NADH+H+
NADH+H+ α-酮戊二酸 3 谷氨 酸 α-酮戊二酸 4 谷氨酸 Ⅱ 天冬氨酸
天冬氨酸
1、胞液的苹果酸脱氢酶 2、线粒体基质的苹果酸脱氢酶 3、胞液的天冬氨酸转氨酶 4、线粒体基质的天冬氨酸转氨酶 Ⅰ、苹果酸-α 酮戊二酸反向交换载体 Ⅱ天冬氨酸-谷氨酸反向交换载体
线粒体NADH+H+经呼吸链氧化P/O比为2.5(3),FADH2 经呼吸链氧化P/O比为1.5(2)。
2、形成ATP的部位(氧化与磷酸化偶联部位)
电子传递链将NADH和FADH2上的电子传递给氧的过 程中释放自由能,供给ATP的合成。其中释放大量自 由能的部位有3处,即复合物Ⅰ、Ⅲ、Ⅳ ,这3个部 位就是ATP合成的部位,称为偶联部位。
ΔG0 ’=-2X23.063X1.14=-52.6(Kcal/mol) =-220(KJ/mol)
3ADP+Pi
ΔG0 ’=3X7.3=21.9 (Kcal/mol)=91.6 (KJ/mol) 3个ATP的形成共截获的能量为41%
3ATP+3H2O
三、氧化磷酸化作用的机理
1、有关氧化磷酸化机理的几种假说
当存在足够的跨膜电化学梯度时,强大的质子流通过嵌在线粒体内
膜的F0F1-ATP合酶返回基质,质子电化学梯度蕴藏的自由能释放, 推动ATP的合成。
四、氧化磷酸化的解偶联剂和抑制剂
不同的化学因素对氧化磷酸化作用的影响方式不 同,据此将它们分成三大类:
1、解偶联剂(uncouplers)
某些化合物能消除跨膜的质子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 使ATP不能合成,这种作用称为解偶联作用,这类化 合物成为解偶联剂。 解偶联剂不抑制电子传递。不抑制底物水平的磷酸化。 解偶联剂主要有三种类型: • 化学解偶联剂:2、4-二硝基苯酚 • 离子载体: • 解偶联蛋白:
磷酸甘油穿梭 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
1、磷酸甘油穿梭(P/O=2或1.5)
胞液 外膜 膜间空间 内膜-P甘油脱氢酶 (内膜) FADH2 P-二羟丙酮 FP1 Fe-S
3-P甘油脱氢酶 (胞液) NADH+H+ P-二羟 丙酮
CoQ cytb
昆虫飞行肌细胞溶胶NADH利用此穿梭
自由能驱动H+从线粒体基质跨过内膜进入膜间隙,从而形成
跨线粒体内膜的H+离子梯度,及一个电位梯度。这个跨膜的
电化学电势驱动ATP的合成。
化学渗透假说示意图
获 得 19 78 年 的 诺 + NADH呼吸链中的三个复合物Ⅰ、Ⅲ、Ⅳ起着质子泵的作用,将H 贝 从线粒体基质跨过内膜进入膜间隙。 尔 + H 不断从内膜内侧泵至内膜外侧,而又不能自由返回内膜内侧,从 化 而在内膜两侧建立起质子浓度梯度和电位梯度即电化学梯度,也称 学 为质子动力。 奖
二、氧化磷酸化偶联部位及P/O比 1、P/O比:
1940年,S Ochoa测定了在呼吸链中O2的消耗与ATP生成 的关系,为此提出P/O比的概念。(同位素实验) 当一对电子经呼吸链传给O2的过程中所产生的ATP分子 数。实质是伴随ADP磷酸化所消耗的无机磷酸的分子数与 消耗分子氧的氧原子数之比,称为P/O比。
离子载体(离子载体抑制剂)
是一类脂溶性物质,能与H+以外的其他 一价阳离子结合,并作为他们的载体使 他们能过穿过膜,消除跨膜的电位梯度。 缬氨霉素(K+) 短杆菌肽(K+ Na+)
解偶联蛋白(产热素)
是存在于某些生物细胞线粒体内膜上的 蛋白质,为天然解偶联剂。 它们能形成质子通道,让膜外的H+通过 通道返回膜内,消除跨膜质子浓度梯度。 如:动物的褐色脂肪组织,其产热机制 是线粒体氧化磷酸化解偶联的结果。
and G R Williams)
悬浮的线粒体实验: 状态I:无底物和ADP; 状态II:只有ADP 状态III:有底物和ADP 状态IV:有底物和加入的ADP 状态V:氧被耗尽时,线粒体 呼吸停止。
寡霉素对氧消耗的抑制以及DNP解除寡霉素的抑制作用:
五、线粒体穿梭系统
真核细胞细胞液中产生的NADH必须进入 线粒体才能经呼吸链氧化并生成ATP.
1、解偶联剂(uncouplers)
某些化合物能消除跨膜的质子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 使ATP不能合成,这种作用称为解偶联作用,这类化 合物成为解偶联剂。 解偶联剂不抑制电子传递。不抑制底物水平的磷酸化。 解偶联剂主要有三种类型: • 化学解偶联剂:2、4-二硝基苯酚 • 离子载体: • 解偶联蛋白:
化学偶联假说 构象偶联假说 化学渗透假说
(1)化学偶联假说(1953年)(掌握要点)
chemical coupling hypothesis
认为电子传递反应释放的能量通过一系列连续的 化学反应形成高能共价中间物,最后将其能量转移到 ADP中形成ATP。 AH2+B+I-OH A I+X-H+OHA I+BH2+OHX I+A+H2O
关于论证ATP形成部位的实验证据: (1)ΔG0 ’ =-nF ΔE0 ’
(2)
琥珀酸氧化P/O=2,苹果酸氧化P/O=3 表明在NADH——CoQ 有一次磷酸化作用
(3)A.Lehninger用抗坏血酸使电子从细胞色素C进入 呼吸链,测得P/O=1,说明由cytaa3——O2有一次 磷酸化 (4)使用专一性电子传递链抑制剂亦可测出ATP的形 成部位(举例)
关于H+通过电子传递链“泵”出的两种假 设
(一般了解)
氧化-还原回路机制 ( Mitchell提出):线粒体内膜呼吸链
的各个氧-还中心即FMN CoQ CytC以及Fe-S中心的排列可能即执 行电子转移又能转移基质的质子。但是在电子传递链中,(H +e-)载体只有两个即FMN CoQ,则三个ATP合成部位中还缺少一 个 (H +e-)载体,假设CoQ发挥两次作用。(Q循环)
第三节 氧化磷酸化
一、概念 二、氧化磷酸化偶联部位及P/O比 三、氧化磷酸化机理 四、氧化磷酸化的解偶联剂和抑制剂 五、线粒体穿梭系统 六、氧化磷酸化的调控
一、概念
生物体内高能磷酸化合物ATP的生成 主要由三种方式: 氧化磷酸化 底物水平磷酸化 光合磷酸化
1、底物水平磷酸化
底物水平磷酸化指ATP的形成直接与一个代谢中间物(PEP) 上的磷酸基团转移相偶联的作用。
特点:ATP的形成直接与中间代谢物进行的反应相偶联;在有 O2或无O2条件下均可发生底物水平的磷酸化。
2、氧化磷酸化
是与电子传递过程偶联的磷酸化过程。即伴随电 子从底物到O2的传递,ADP被磷酸化生成ATP的酶促 过程,这种氧化与磷酸化相偶联的作用称为氧化磷 酸化。 这是需氧生物合成ATP的主要途径。 真核生物的电子传递和氧化磷酸化均在线粒体内膜 上进行。原核生物则在质膜上进行。
为4、2、4,而合成一个ATP分子是由3个H+通 过ATP合酶所驱动。所以电子从NADH传至O2, 共产生的ATP分子数是2.5个 若从琥珀酸传递至O2,只有两个偶联部位,产 生1.5个ATP。
Fe-S
FADH2
琥珀酸-Q还原酶 (复合体Ⅱ )
四、氧化磷酸化的解偶联剂和抑制剂
不同的化学因素对氧化磷酸化作用的影响方式不 同,据此将它们分成三大类:
迄今未能分离出这种高能蛋白质。但在电子传递过程中蛋白 质组分的构象变化还是存在的。
(3)化学渗透假说(1961)
chemiosmotic hypothe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