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案例
校企合作的产教融合典型案例
校企合作的产教融合典型案例校企合作旨在促进教育和产业之间的紧密联系,实现产学融合。
它是现代教育体制与现实经济需求的结合,是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专业人才的有效途径。
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行业需求、掌握实际操作技能,并为将来的就业做好充分准备。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一些校企合作的典型案例,展示这种合作模式的价值和意义。
1. 四方电子与某大学:推动科研与产业创新的结合在这个案例中,四方电子与某大学的合作旨在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创新的发展。
四方电子是一家专业从事电子元器件设计和制造的企业,而某大学则是一所在电子工程领域具有丰富研究实力的高校。
根据合作协议,双方共同成立了一个研究中心,旨在共同开展科研项目、推动技术创新,并将科研成果应用到实际生产中。
这种合作模式,不仅促进了学术研究和产业创新的结合,还提供了学生实践机会,培养了他们在产业界中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2. 某职业学院与汽车公司: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素质人才这个案例中,某职业学院与一家汽车公司合作开展职教融合项目,旨在培养市场需求的高素质汽车维修技术人才。
根据合作协议,该汽车公司为该职业学院提供实践基地和实训设备,学院则负责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和专业知识。
通过这种合作,学院保持与行业接轨,了解最新的技术趋势和行业要求,为学生提供适应市场需求的培训课程。
学生在实践中不仅能够熟悉汽车维修工作,还能够与企业员工互动交流,了解工作环境和行业文化,提高就业竞争力。
3. 某大学与科技企业: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这个案例中,某大学与一家科技企业合作,致力于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
通过这种合作模式,科研人员可以将他们的研究成果与企业合作,将其应用到产品开发中。
双方共同成立了一个技术转移中心,旨在促进科研成果的商业化,加速技术创新的转化。
学生也有机会参与到科研项目中,与科研人员一同工作,了解科研的实际操作过程,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这种合作模式不仅为企业提供了创新的技术支持,也为学生提供了实践机会和就业渠道。
校企合作典型案例单位
校企合作典型案例单位你想啊,蓝翔技校那可是名声在外。
它和那些工程机械企业合作,就像是一对超合拍的伙伴。
蓝翔技校呢,有一群热情满满、渴望学技术的学生,他们就像嗷嗷待哺的小鸟,等着获取技能知识。
而那些工程机械企业呢,就像是拥有无数宝藏的大仓库,不仅有先进的设备,还有实际的工程需求。
两者合作之后,企业把自己那些牛哄哄的挖掘机、装载机啥的设备提供给蓝翔当教学工具,蓝翔的学生们可就乐坏了,能摸到真家伙练习啊。
而且企业还会派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到蓝翔当兼职老师,给学生们传授在实际工作中才会遇到的各种小窍门和应对难题的绝招。
对于企业来说呢,蓝翔就像是一个人才孵化基地。
蓝翔的学生毕业后,很多就直接进入这些合作企业工作,他们在学校就已经对企业的设备和工作流程熟悉得很了,一上岗就能干活,为企业节省了大量的培训时间和成本。
这就好比企业提前预订了一群得力小助手,双方都受益,这合作简直绝绝子。
还有华为和高校的合作案例也很厉害。
比如说和清华大学吧。
华为就像一个科技界的超级大侠,技术超强又很有创新精神。
清华大学呢,那是学术的殿堂,里面全是聪明的大脑。
华为和清华合作,华为会把一些自己在通信技术、芯片研发等前沿领域遇到的实际问题带到清华的实验室和研究团队中。
清华的教授和学生们就像一群充满智慧的探险家,开始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有时候他们还共同成立一些联合研究项目,资金由华为出,技术支持和研究场地、人员由清华出。
对于清华的学生来说,他们能接触到华为最先进的技术理念和设备,了解到行业最前沿的需求,这就像是给他们打开了一扇通往未来科技世界的大门。
而华为呢,借助清华的科研力量,可以更快地攻克技术难题,研发出更厉害的产品,在国际科技竞争中跑得更快,简直就是双赢的典范呢。
校企合作最佳案例
校企合作最佳案例校企合作是指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通过双方的合作,既可以为学校提供实践机会和资源支持,也可以为企业提供人才培养和科研支持。
下面列举了10个校企合作的最佳案例。
1. 某大学与一家互联网公司合作,共同开设了人工智能课程。
学校提供优秀的教师资源和学生人才,而企业提供最新的技术支持和实践平台。
通过这种合作,学生们能够接触到最前沿的人工智能技术,并且能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
2. 某高校与一家汽车制造公司合作,共同开展汽车工程研究。
学校提供研究人员和实验设备,而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和实际生产经验。
通过这种合作,学校的研究成果能够得到实际应用,而企业也能够从学校的科研成果中获益。
3. 某职业学院与一家酒店集团合作,共同开设酒店管理专业。
学校提供教学资源和实践基地,而企业提供实习岗位和职业培训。
通过这种合作,学生们能够在真实的酒店环境中学习,并且能够获得实践经验,提高就业竞争力。
4. 某农业大学与一家农业科技公司合作,共同推动农业科技创新。
学校提供农业领域的专业知识和研究团队,而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和实际应用场景。
通过这种合作,学校的科研成果能够得到实际应用,而企业也能够从学校的专业知识中受益。
5. 某艺术学院与一家影视公司合作,共同开设影视制作专业。
学校提供专业的教学团队和设备设施,而企业提供实践机会和就业保障。
通过这种合作,学生们能够在实际的影视制作环境中学习,并且能够获得就业机会。
6. 某大学与一家医药企业合作,共同开展新药研发项目。
学校提供专业的研究团队和实验室设备,而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和实际应用场景。
通过这种合作,学校的科研成果能够得到实际应用,而企业也能够从学校的专业知识中受益。
7. 某工科学院与一家建筑设计公司合作,共同开展建筑设计项目。
学校提供专业的教师资源和设计软件,而企业提供实际项目和实践机会。
通过这种合作,学生们能够在真实的建筑设计项目中学习,并且能够获得实践经验,提高就业竞争力。
校企合作成功案例及成果展示
校企合作成功案例及成果展示今天就来给大家唠唠那些超棒的校企合作的事儿,保准让你看得过瘾,还能对校企合作有个全新的认识。
一、案例一:时尚设计学院与服装企业的“潮流之约”话说有这么个时尚设计学院,里面全是一群充满创意、脑洞大开的未来时尚大师。
他们和当地一家知名的服装企业携手合作,那可真是开启了一场时尚的大冒险。
学校这边呢,老师们带着学生们深入企业的生产线,让这些在教室里画设计图的学生们第一次近距离看到布料是怎么裁剪、拼接,衣服是怎么从一块块布变成能穿在身上的时尚单品的。
这就好比厨师学员第一次走进大厨房,看到食材怎么变成一道道美食一样,那震撼可不小。
企业也不含糊,把自己的设计师派到学校去当客座讲师。
这些实战经验丰富的设计师们,就像从时尚战场归来的勇士,给学生们讲着流行趋势背后的商业逻辑,比如为什么今年流行这个颜色,是因为某个国际大牌的带动,还是因为社会文化的某种微妙变化。
这可让学生们大开眼界,以前只知道按自己的喜好画图,现在开始懂得如何让自己的设计更符合市场需求。
成果呢?那可太惊人了。
学生们设计的作品不再是只能挂在学校展览室的“花瓶”,而是真的走向了市场。
企业从中挑选了好几款学生的设计进行量产,有一款充满了民族风与现代时尚元素融合的连衣裙,一经推出就大卖特卖。
这不仅让学生们得到了实实在在的经济回报,更让他们在简历上有了金光闪闪的一笔。
而且啊,企业因为这些新鲜血液的注入,在设计风格上有了新的突破,吸引了更多年轻的消费者,品牌形象也变得更加年轻化、时尚化。
二、案例二:机械工程学院与汽车制造企业的“钢铁联盟”再看看这个机械工程学院和汽车制造企业的合作,那简直就是一场“钢铁与智慧”的完美结合。
学校的实验室里有各种先进的设备,可有些设备和企业里真正用于大规模生产的大型机械比起来,就像是玩具一样。
企业就敞开大门,欢迎学生和老师来参观学习。
那些巨大的冲压机、自动化的焊接机器人,就像科幻电影里的巨型怪兽,学生们看得目瞪口呆。
校企合作培养方案合作案例
校企合作培养方案合作案例一、案例背景。
咱就说有这么个学校,叫阳光职业技术学院,还有个企业呢,是超酷科技有限公司。
这超酷科技啊,在电子科技领域那可是小有名气,做的智能穿戴设备特别厉害。
阳光职院呢,一直想让自己的电子工程专业的学生毕业就能找到好工作,而且有实际动手能力,别光会纸上谈兵。
这俩就这么看对眼了,打算搞个校企合作。
二、合作目标。
1. 学校这边。
希望通过合作,让电子工程专业的课程不再是干巴巴的理论,能和实际的企业需求紧密结合起来。
比如说,以前讲电路原理,就光在黑板上画电路图,现在得让学生知道这个电路在超酷科技的智能手表里是咋用的。
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不能让学生一毕业就迷茫,得让他们有个明确的职业方向,最好是能直接进超酷科技这样的好企业。
2. 企业那边。
超酷科技想从源头上培养适合自己企业的人才。
现在从外面招聘的人,虽然有能力,但是还得花时间去培训企业文化、工作流程啥的。
要是能直接从学校招来懂技术又了解企业的人,那可就省事儿多啦。
提升企业在行业内的知名度,和学校合作嘛,也算是为社会培养人才做贡献,这名声传出去,多高大上啊。
三、合作内容。
1. 课程设置。
学校和企业一起重新规划了电子工程专业的课程。
企业的技术骨干跑到学校去,和学校的老师坐在一块儿,像商量怎么做好吃的菜一样,讨论课程。
比如说,加了一门“智能穿戴设备电路设计实战”的课程。
这课程可有意思了,老师先讲基础的电路设计知识,然后企业的工程师就把超酷科技正在研发的一款智能手环的电路拿出来,让学生分组设计类似的电路。
这就好比是在驾校学开车,先学理论,然后直接上手开真车。
还设置了一些关于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的选修课程。
超酷科技的HR来讲课,告诉学生们企业的价值观是什么,在企业里怎么和同事相处,怎么一步步从一个小菜鸟成长为技术大神。
这就像是给学生们提前打预防针,让他们知道企业里的那些事儿。
2. 实习安排。
超酷科技为阳光职院的学生提供了专门的实习岗位。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典型案例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典型案例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已经成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以下是一些典型案例:
1. 东华大学与华为合作
东华大学与华为公司合作,成立了“智慧东华实验室”。
该实验室由东华大学教师及华为工程师组成,共同研究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开展教学、科研和创新应用。
该实验室的建设,不仅有效提升了东华大学信息技术人才培养水平,也为华为公司提供了优秀的人才支持。
2. 北京理工大学与百度合作
北京理工大学与百度公司合作,建立了“百度北京理工大学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
该实验室由双方共同投入资金、设备和人力资源,致力于研究人工智能、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
该实验室的成立,为北京理工大学师生提供了实践机会,也为百度公司提供了技术支持。
3. 上海交通大学与汽车厂商合作
上海交通大学与某汽车厂商合作,共同成立了“智能汽车研究中心”。
该中心聚集了上海交通大学的机械、电子、计算机等不同学科的专家与某汽车厂商的技术团队,共同研究智能汽车的技术和应用。
该中心的建设不仅加强了上海交通大学相关专业的教学和科研水平,也为汽车厂商提供了技术支持和人才培养。
- 1 -。
校企合作案例征集
校企合作案例征集案例一:XXX大学与XX公司的校企合作XXX大学与XX公司的校企合作是一种深入有效的校企合作模式,双方互利共赢,实现了学校和企业之间的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校企合作经过多年发展,已经成为双方合作的主要方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首先,双方在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深入合作。
XX公司根据自身发展需要,与XXX大学共同制定了一系列专业课程和实践项目,以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
学校根据企业的要求,调整了相关课程设置,增加了实践教学的比重,提高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同时,学校还与企业开展了双向教育培训,企业的专业人员来校进行讲座和培训,学校的教师也到企业进行实地考察和调研,使教学和实践紧密结合,提高了学生的素质和实践能力。
此外,在人才交流和就业方面,校企合作也取得了很好的成果。
XX 公司定期组织校园招聘活动,为优秀的毕业生提供了就业机会,同时还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实训机会,增强了他们的实践经验和就业竞争力。
学校也积极为企业输送人才,将优秀的学生推荐到企业实习和就业。
通过这种人才交流和就业服务,双方实现了良性互动,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总的来说,XXX大学与XX公司的校企合作是一种成功的合作模式,双方通过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实现了互利共赢。
这种校企合作对于促进人才培养、科研合作和就业服务都起到了积极作用,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合作模式。
案例二:XXX职业学院与XX企业的校企合作XXX职业学院与XX企业的校企合作是一种广泛开展的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提高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该校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建立了一套完善的校企合作机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首先,根据市场需求和企业要求,学院与多家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明确了双方的合作内容和目标。
学院设立了校企合作专职岗位,负责校企合作的具体事务,与企业洽谈合作项目,并对接学院的师资和学生资源,保证合作项目的顺利进行。
双方还共同制定了教学计划和实践方案,确保学生的实践教学能够紧密结合企业需求和现实工作环境。
化工校企合作案例
化工校企合作案例话说有这么一所化工专业超厉害的大学,叫化工大学(化名哈),还有一家在化工界小有名气的企业,叫创新化工(也是化名啦)。
这俩就像是早就被命运安排好的小伙伴,开启了一段超有趣的校企合作之旅。
一、合作的开端——一拍即合的缘分。
化工大学的老师们啊,整天琢磨着怎么让学生们学到真本事,一毕业就能在化工领域大展拳脚。
而创新化工呢,也在发愁,企业想要发展壮大,就需要新鲜血液,那些既有扎实理论知识又能快速上手实践的人才简直就是宝贝。
有一次,学校组织企业参观活动,化工大学的一群师生就来到了创新化工。
这一参观可不得了,就像是干柴遇上了烈火。
学校的教授们看到企业里那些先进的设备、完善的生产线,眼睛都放光了,心里想着:“这可是学生们实践的好地方啊!”企业的老总呢,看着那些充满活力和求知欲的学生,还有那些在化工领域造诣颇深的教授,心里也打起了小算盘:“要是能把这些资源都利用起来,企业肯定能更上一层楼。
”于是,双方坐下来一谈,那想法简直太一致了,当场就决定开展校企合作。
二、合作模式——各显神通。
1. 实习基地的建立。
创新化工大手一挥,划出了一块专门的区域作为化工大学的实习基地。
这个实习基地啊,就像是一个魔法训练营。
学生们一到这儿,就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企业安排了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当导师,带着学生们从最基础的设备操作学起。
比如说,有个学生小王,刚开始看到那些巨大的反应釜,心里直发怵,觉得这玩意儿肯定特别难搞。
但是在导师的耐心指导下,他慢慢地掌握了反应釜的操作技巧,从怎么控制温度、压力,到如何加料、出料,学得那叫一个认真。
而且啊,在实习过程中,学生们还能参与到企业的一些小项目中去。
就像有一次,企业要对一个产品的生产流程进行优化,学生们就跟着工程师们一起做实验、查数据、分析问题。
这可不仅仅是在帮忙,学生们的一些新奇想法还真给项目带来了不少启发呢。
2. 联合科研项目。
化工大学的教授们那可都是学术大拿,企业里有很多实际生产中的技术难题,就像是一个个等着被解开的谜题。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案例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案例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指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通过共同开展项目、实践活动等,将学校教育与企业需求有机结合,实现互利共赢。
以下是十个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案例。
1. 汽车制造领域的校企合作:某大学汽车工程专业与一汽集团合作,共同开设汽车工程实践课程,并提供实训基地和设备。
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汽车制造技术,企业也能获得具有实践经验的毕业生。
2. 电子商务领域的校企合作:某高校与电商平台合作,共同举办电商创业大赛。
学生通过参赛,能够接触到真实的电商运营环境,企业也能发现有潜力的创业项目。
3. 互联网金融领域的校企合作:某高校与一家互联网金融公司合作,共同开设金融科技实践课程。
学生在课程中学习金融科技相关知识和技能,为企业培养专业人才。
4. 餐饮服务领域的校企合作:某职业学院与酒店集团合作,开设餐饮服务实训班。
学生在实训中学习餐饮服务技能,并有机会到酒店集团实习,提高就业竞争力。
5. 新能源领域的校企合作:某大学与新能源公司合作,共同开展太阳能发电项目。
学生参与项目设计、施工和运维,提高对新能源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6. 医疗健康领域的校企合作:某医学院与医疗机构合作,开展医学实践项目。
学生在医院实习,接触真实的临床环境,提高临床技能和医疗服务水平。
7. 人工智能领域的校企合作:某高校与人工智能公司合作,共同研发智能机器人。
学校提供技术支持,企业提供实际应用场景和需求,共同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
8. 文化创意领域的校企合作:某艺术学院与文化企业合作,共同举办艺术展览活动。
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作品,企业能够发现有潜力的艺术创作者。
9. 建筑设计领域的校企合作:某建筑学院与建筑设计公司合作,共同开展设计项目。
学生参与实际项目的设计工作,提高设计能力和创造力,企业也能获得创新设计方案。
10. 环境保护领域的校企合作:某大学与环保企业合作,共同开展环保技术研究项目。
学校提供科研支持,企业提供实际应用场景,推动环保技术的创新和应用。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典型案例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典型案例产教融合是指产业和教育的深度融合,通过校企合作实现产学研紧密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下面列举十个典型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案例。
1. 某高校与当地制造业企业合作,共同设立实训基地。
学生可以在实训基地中进行实践操作,学习实际的制造技能。
企业可以通过与高校合作培养出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
2. 某大学与互联网公司合作,共同开发创新科技项目。
学生可以参与项目的研发工作,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企业可以借助学校的专业知识和研究资源,推动技术创新。
3. 某职业学院与餐饮企业合作,开设餐饮专业课程。
学生在学校学习基础理论知识,同时到企业实习,学习实际的餐饮操作技能。
企业可以通过培养学生,解决人力资源问题。
4. 某高校与金融机构合作,共同设立金融实验室。
学生可以在实验室中进行金融模拟交易,学习金融分析和决策能力。
企业可以通过与学校合作培养金融人才,提升自身竞争力。
5. 某大学与医疗器械企业合作,共同开展医疗器械研发项目。
学生可以参与项目的设计和试验,提升医疗器械研发能力;企业可以借助学校的科研力量,推动产品创新和市场推广。
6. 某职业学院与建筑公司合作,共同开设建筑实训课程。
学生在学校学习建筑理论和技术知识,同时到企业实习,学习实际的建筑施工技能。
企业可以通过培养学生,解决建筑工人短缺问题。
7. 某高校与新能源企业合作,共同开展新能源科研项目。
学生可以参与项目的研究和实验,提升新能源技术创新能力;企业可以借助学校的科研资源,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
8. 某大学与文化传媒企业合作,共同开设文化创意专业课程。
学生在学校学习文化创意理论和技术知识,同时到企业实习,学习实际的文化创意制作和推广技能。
企业可以通过培养学生,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9. 某职业学院与汽车制造企业合作,开设汽车维修专业课程。
学生在学校学习汽车维修理论知识,同时到企业实习,学习实际的汽车维修技能。
企业可以通过培养学生,解决汽车维修人员短缺问题。
上海市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优秀案例
上海市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优秀案例一、上海汽车集团与某职业院校:打造汽车工匠的摇篮。
在上海,汽车产业可是个大头。
上海汽车集团就和一所职业院校开启了超酷的合作之旅。
这校企合作呀,那可真是从娃娃抓起,哦不,从学生入学就开始精心布局了。
上汽集团直接把一些汽车生产的实际项目搬到了学校的实训基地。
比如说汽车发动机的装配,以前学生们只能在书本上看看图,现在能真刀真枪地干了。
学校的老师们也不闲着,他们和上汽的工程师们组成了“超级战队”。
老师们负责把理论知识讲得透透的,工程师们就把企业里那些“不传之秘”,像汽车调试的小窍门啦,最新的节能减排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啦,统统分享给学生。
而且哦,上汽集团还设立了专门的奖学金。
那些在汽车相关课程里表现优秀,又在实训中展现出高超技艺的学生,就像游戏里升级打怪成功一样,能拿到丰厚的奖金呢。
这可大大激励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
从这个合作里走出来的学生,一到上汽集团工作,那就是无缝对接。
他们熟悉企业的文化,掌握了工作技能,就像一个个小超人,很快就能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为上海的汽车产业发展添砖加瓦。
二、某时尚企业与上海某服装设计学院:时尚舞台背后的产教联盟。
时尚之都上海,时尚企业和服装设计学院的合作那是相当有看点。
这个时尚企业,在时尚界那可是响当当的名号。
它和服装设计学院的合作就像是一场时尚的联姻。
企业的设计师们会定期到学校去开设大师班。
这些设计师可不是那种只会讲大道理的,他们带着自己最新的设计作品,从设计灵感的闪现,到面料的挑选,再到最后的成品走秀,像讲故事一样讲给学生们听。
而且还会现场指导学生,就像时尚界的导师在带徒弟一样。
学校呢,也为企业提供了一个创意的源泉。
学生们年轻有活力,想法天马行空。
学校组织学生为企业设计一些概念性的服装系列。
有时候这些学生的创意真的能让企业的设计师们眼前一亮,就好像发现了时尚界的新大陆。
在实习方面,企业给学生提供了很多到时尚秀场后台工作的机会。
学生们在那里可以看到一场时尚大秀是如何从幕后筹备到在T台上惊艳亮相的。
校企合作典型案例教育部(3篇)
第1篇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
然而,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实际需求之间存在一定差距,导致部分毕业生难以适应企业岗位。
为解决这一问题,教育部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大力推进校企合作,通过与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开展产学研合作等方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近年来,教育部与XX企业开展了一系列校企合作项目,取得了显著成效。
以下将详细介绍该典型案例。
二、项目内容1. 共建实训基地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教育部与XX企业共同建设了校内实训基地。
该实训基地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拥有先进的实训设备,可满足学生在电气工程、机械工程、自动化等多个领域的实训需求。
2. 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部与XX企业建立了产学研合作机制,共同开展技术攻关、产品研发等工作。
双方定期召开产学研合作会议,就项目进展、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交流。
此外,企业还向学校提供实习、就业机会,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
3. 举办技能竞赛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教育部与XX企业共同举办技能竞赛。
竞赛内容涉及电气工程、机械工程、自动化等多个领域,吸引了众多学生参与。
通过竞赛,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质。
4. 聘请企业专家授课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育部聘请XX企业专家担任客座教授,为学生授课。
这些专家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将理论知识与企业实际相结合,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专业知识。
5. 开展企业讲座教育部定期邀请XX企业开展讲座,向学生介绍企业文化和岗位需求。
通过讲座,学生了解了企业的用人标准和发展前景,为今后的就业奠定了基础。
三、项目成效1.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通过校企合作,学生能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了自身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据统计,参与校企合作的学生就业率明显提高,就业质量也得到提升。
2. 促进企业技术进步校企合作使得企业能够将最新技术引入教学,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校企合作简短案例
校企合作简短案例
哇塞,今天来给大家讲讲一个超棒的校企合作简短案例呀!
咱就说有这么一所高校,里面有一群充满激情和创意的大学生。
有一天呢,一家实力超强的企业找上门来啦。
企业负责人一拍大腿,说:“嘿,咱合作吧!”这不,就这么开始啦!
学生们那叫一个兴奋呀,感觉机会来啦!企业呢,也是满心期待,觉得
能挖掘到不少人才呢。
于是呀,学校的教室里,经常能看到企业的专家来给学生们传授实战经验,那讲得是眉飞色舞的。
学生们呢,一个个眼睛瞪得大大的,听得津津有味,时不时还来个提问,专家也是一一耐心解答。
“这能有啥实际效果呀?”嘿,你还别小瞧!到了后来,企业给学生们提供了一些实践项目,哎呀妈呀,学生们那干劲十足,就像打了鸡血一样。
大家分组合作,叽叽喳喳讨论个不停,那场面别提多热闹了。
有一组学生在做项目的时候遇到个大难题,感觉就像一座大山挡在面前,咋办呢?着急呀!这时候,企业派来的导师过来了,就像那救命稻草一样。
导师耐心引导他们,一点点分析,结果难题还真就被攻克啦!学生们那个高兴呀,“哇,原来这么简单呀!”就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
再后来呀,这批学生中有不少优秀的直接就被企业录用啦,那真是皆大
欢喜呀!
这个案例不就是告诉我们,校企合作就像一座桥呀,把学校和企业连接
起来,让学生们能顺利走向职场,企业也能收获满意的人才。
这不是双赢是什么?多棒的事儿呀!咱可不就得大力支持和推广这种校企合作嘛!怎么样,这个案例是不是很有意思呀?。
2023年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典型案例
2023年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典型案例2023年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典型案例:1. 一所高校与当地某IT企业合作,共同开设人工智能专业。
企业提供实践基地和实习机会,高校则提供教学资源和师资支持。
该合作案例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培养了大量优秀的人工智能人才。
2. 一所中学与当地农产品公司合作,开设农业科技课程。
学生在课程中学习到农业科技的最新发展,同时有机会参与实地考察和实验。
该合作案例不仅提升了学生的科技素养,也促进了当地农业产业的发展。
3. 一所职业学院与当地汽车制造企业合作,共同开设汽车维修与保养专业。
企业提供实践教学场所和实习机会,学院则提供专业课程和实践指导。
该合作案例培养了大量优秀的汽车维修技术人才,满足了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4. 一所大学与当地医院合作,开设医学影像技术专业。
学生在学习期间可以到医院进行实习,掌握医学影像的操作技能和临床实践经验。
该合作案例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医学影像技术人才,为医疗行业提供了专业支持。
5. 一所中小学与当地博物馆合作,开展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教育。
学生通过参观博物馆、听取专家讲座等形式,了解和学习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知识。
该合作案例提升了学生的文化素养,促进了当地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
6. 一所高校与国内知名互联网公司合作,联合培养电子商务人才。
学生在学习期间有机会参与企业的实际项目,掌握电子商务的实际操作技能和市场洞察力。
该合作案例培养了大量具备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
7. 一所职业学院与当地酒店集团合作,开设酒店管理专业。
学生在学习期间可以到酒店进行实习,学习酒店管理的实际操作和服务技能。
该合作案例培养了一批优秀的酒店管理人才,为酒店行业提供了专业支持。
8. 一所中学与当地工业企业合作,开设工业机器人技术课程。
学生在课程中学习到机器人技术的原理和应用,同时有机会参与实际的机器人操作和编程。
该合作案例培养了一批熟练掌握机器人技术的专业人才,为工业自动化提供了支持。
职业教育校企结合案例(3篇)
第1篇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职业教育在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校企结合作为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有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满足企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
本文将以XX机电工程学院与XX汽车制造有限公司的深度合作为例,探讨职业教育校企结合的实践经验和成效。
一、背景介绍XX机电工程学院是一所集教学、科研、生产为一体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以培养机电一体化、汽车制造与维修、数控技术等领域的应用型人才为主。
XX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是一家具有几十年历史的汽车制造企业,拥有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是国内知名的汽车制造企业之一。
近年来,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企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
然而,传统的职业教育模式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如课程设置与企业需求脱节、实践教学环节不足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XX机电工程学院与XX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开展了深度校企合作。
二、合作模式1. 共建实训基地:XX机电工程学院与XX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建设了汽车制造与维修实训基地。
该基地配备了先进的汽车制造设备、检测设备和维修工具,为学生提供了真实的实践环境。
2. 课程设置与改革:双方共同制定了汽车制造与维修专业的课程体系,将企业实际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工艺流程和操作规范融入课程教学中。
同时,企业工程师定期到学院授课,为学生提供实际工作经验。
3. 实习实训:学院与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机会。
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可以亲身参与到汽车制造和维修的实际工作中,提高实践技能。
4. 人才招聘与就业:企业优先招聘学院毕业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就业机会。
同时,学院根据企业需求,调整人才培养方案,确保毕业生符合企业要求。
三、合作成效1. 人才培养质量提高:通过校企结合,学院的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
学生掌握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具备了较强的就业竞争力。
2. 企业用工需求得到满足:企业通过校企合作,招聘到了一批符合企业需求的技术技能人才,有效缓解了用工压力。
校企对接深度融合校企合作案例
校企对接深度融合校企合作案例校企对接是指学校和企业之间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展教育教学、科研创新和人才培养等活动的一种形式。
深度融合校企合作案例是指通过校企对接,实现学校与企业之间更为紧密的合作关系,更好地发挥双方的优势,促进双方的共同发展。
案例一:大学与知名企业合作成立研究院大学与一家知名汽车公司合作成立了汽车研究院,深度融合校企资源,共同开展汽车技术研究与人才培养。
双方通过共建实验室、设备的共享以及人员互派等方式,实现了科研成果与企业应用的紧密结合。
研究院的科研人员由学校教师和企业工程师组成,他们共同研发核心技术和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在实习期间也有机会参与企业的实际项目,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
通过深度融合的校企合作,学校的科研实力得到提升,企业也获得了创新能力和技术竞争力的提升。
案例二:高校与当地企业建立产学研合作中心高校与当地一家大型制造企业合作,共同建立了产学研合作中心。
合作中心的任务是围绕企业的技术需求,进行科研攻关和人才培养。
双方通过开展技术研究、设备共享、人员互派等方式,实现了校企资源的融合和共享。
合作中心的科研成果不仅有助于解决企业的技术难题,还能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和就业出路。
学校的教师和学生通过与企业的深度合作,不仅了解企业的实际需求,还能将自己的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为地方经济的发展贡献力量。
案例三:职业院校与多家企业合作开展技能培训职业院校与多家知名企业合作,共同开展职业技能培训项目。
学校与企业合作开发了一系列职业技能培训课程,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设立培训班,培养适应企业需求的技术人才。
培训过程中,企业提供实际项目和实践机会,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提升技能,与企业员工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学校与企业还联合举办校园招聘会等活动,提供就业机会,为毕业生顺利就业搭建平台。
通过深度融合的校企合作,使学生的专业素质得到提升,企业得到了优秀的人才资源。
总之,深度融合校企合作在促进学校和企业的共同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2021年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典型案例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2021年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典型案例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竞争的加剧,教育体系也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
为了更好地培养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人才,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在2021年积极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本文将介绍一些典型的校企合作案例,展示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在这一领域的努力与成就。
案例一:高职院校与制造企业的合作某高职院校与一家制造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双方通过校企合作,共同开发了实践教学基地,并制定了符合市场需求的实训课程。
学生在实践基地中得到了真实的工作环境锻炼,培养了实际操作技能和问题解决能力。
同时,制造企业从中获得了优秀的人才储备,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竞争力。
案例二:大学与科技公司的合作一所知名大学与一家科技公司合作开展了创新研究项目。
双方共同设立了创新实验室,并组织了一支由学校教师和企业专家组成的研发团队。
通过校企合作,科技公司提供了资源支持和资金投入,大学得到了实际问题和技术难题,并能够将理论研究应用到实际中,促进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
案例三:职业学校与酒店集团的合作一所职业学校与一家知名酒店集团合作,开设了酒店管理专业。
学校与酒店集团签订了合作协议,规定了实习岗位的安排和薪资待遇。
学生不仅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还有机会到酒店集团实地实习,学以致用。
这种校企合作模式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也为酒店集团输送了优秀的管理人才。
以上仅是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推动的校企合作的几个典型案例。
这些案例充分展示了校企合作对于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性。
通过校企合作,教育机构能够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调整教学目标和方法,以培养与社会需求相匹配的高素质人才。
同时,企业与学校的紧密联系也有利于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促进了产业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作为推动校企合作的平台,致力于搭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桥梁,推动产教融合发展的战略落地。
通过举办各类校企合作交流活动、发布案例研究和最佳实践指南,学会不断促进校企合作模式的创新与优化。
校企合作双百计划典型案例
校企合作双百计划典型案例校企合作是指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通过共同合作开展项目或实践活动,实现互利共赢的目标。
校企合作具有很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可以促进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资源共享、技术交流、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为双方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发展空间。
双百计划是由中国教育部提出的一项校企合作计划,旨在培养高素质人才和推进产学研用深度合作。
清华大学是中国一所顶尖的高校,以其优秀的学科实力和科研成果闻名于世。
华为公司则是中国最大的通信设备制造商和电信解决方案供应商,具有强大的技术实力和市场影响力。
清华大学和华为公司的合作,充分发挥了双方的优势,推动了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
首先,在人才培养方面,清华大学与华为公司合作开设了联合实验班。
通过联合实验班的方式,清华大学与华为公司共同培养电子信息专业的高级人才。
学生在校期间,既能接受清华大学的优质教育资源,又能在华为公司参与实践项目,深入了解企业实际需求和工作流程。
这样的培养模式,使学生更好地融入到企业环境中,具备更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其次,在科研创新方面,清华大学与华为公司开展了多个项目合作。
双方共同承担国家科技重点项目,通过共同研究和技术交流,推动了重要技术的突破和应用。
同时,双方还建立了实验室合作基地,共享实验设备和资源,加强了科研力量的整合和补充。
这种深度合作的模式,促进了学校与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提升,也为国家的科技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最后,在产学研用合作方面,清华大学与华为公司共同开展了一系列技术转移和成果应用的合作项目。
清华大学的科研成果通过与华为公司的合作,得到了更好的转化和应用。
而华为公司的市场需求则可以通过与清华大学的合作,得到解决和满足。
这种产学研用深度合作的模式,有效促进了科研成果的应用和实践,提高了产业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综上所述,清华大学与华为公司的校企合作是双百计划的典型案例之一、这种合作模式不仅促进了高级人才的培养,也推动了科研创新和产学研用的深度合作。
校企合作办学的思政案例
校企合作办学的思政案例校企合作办学是指高校与企业合作共建办学机构,通过共享资源和优势,实现教育教学与产业需求的有效对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下面是十个校企合作办学的思政案例,以供参考:1. 案例一:某高校与一家科技企业合作开设人工智能专业,通过企业提供实际项目和技术支持,学生在校期间参与企业研发工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科技发展的需求。
2. 案例二:某高校与一家能源企业合作开设新能源专业,通过企业提供实训基地和最新技术设备,学生在校期间可以直接参与企业的能源项目,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能源行业的发展培养人才。
3. 案例三:某高校与一家金融企业合作开设金融专业,通过企业提供实习机会和专业导师,学生在校期间可以接触到真实的金融市场,了解金融行业的运作规律,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为金融行业的发展培养人才。
4. 案例四:某高校与一家医疗企业合作开设医学专业,通过企业提供临床实习机会和医疗资源,学生在校期间可以参与真实的医疗工作,培养学生的医疗技术和人文关怀能力,为医疗行业的发展培养人才。
5. 案例五:某高校与一家文化企业合作开设文化艺术专业,通过企业提供实践平台和艺术资源,学生在校期间可以参与企业的文化艺术项目,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和审美素养,为文化艺术行业的发展培养人才。
6. 案例六:某高校与一家建筑企业合作开设建筑设计专业,通过企业提供实践机会和专业导师,学生在校期间可以参与真实的建筑设计项目,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为建筑行业的发展培养人才。
7. 案例七:某高校与一家环境保护企业合作开设环境科学专业,通过企业提供实验室和环境监测设备,学生在校期间可以开展环境科学研究,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环保意识,为环境保护行业的发展培养人才。
8. 案例八:某高校与一家汽车企业合作开设汽车工程专业,通过企业提供实训基地和最新技术设备,学生在校期间可以参与汽车研发和制造工作,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为汽车行业的发展培养人才。
校企合作提升育人成效案例三篇
校企合作提升育人成效案例三篇一、校企合作提升育人成效案例校企合作是指学校与企业之间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展教育教学和科研活动,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下面列举三个校企合作提升育人成效的案例。
1. 案例一:清华大学与华为合作开设人工智能课程清华大学与华为公司合作开设人工智能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人工智能技术能力和创新意识。
华为公司提供了最新的人工智能技术和实践案例,清华大学则负责教学和指导。
通过校企合作,学生能够直接接触到最前沿的人工智能技术,提高实践能力,并在毕业后能够顺利就业。
2. 案例二:上海交通大学与阿里巴巴合作开展创新创业项目上海交通大学与阿里巴巴集团合作,共同开展创新创业项目,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阿里巴巴集团提供创业导师和资源支持,上海交通大学则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的课程和实践机会。
通过校企合作,学生能够接触到真实的创业场景,提高创业能力,并且有机会获得阿里巴巴集团的创业资金支持。
3. 案例三:北京大学与腾讯合作开设互联网营销课程北京大学与腾讯公司合作开设互联网营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互联网思维和营销策划能力。
腾讯公司提供了丰富的互联网营销案例和实践经验,北京大学则负责教学和指导。
通过校企合作,学生能够学习到最新的互联网营销知识和技能,提高实践能力,并在毕业后能够在互联网行业找到理想的工作。
4. 案例四:复旦大学与中国平安合作开展金融科技研究复旦大学与中国平安集团合作开展金融科技研究,旨在培养学生的金融科技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
中国平安集团提供了最新的金融科技研究方向和实践平台,复旦大学则负责教学和研究。
通过校企合作,学生能够接触到最前沿的金融科技研究成果,提高实践能力,并在毕业后能够在金融科技行业找到优秀的工作机会。
5. 案例五:华南理工大学与广州汽车集团合作开展汽车工程实训华南理工大学与广州汽车集团合作开展汽车工程实训,旨在培养学生的汽车设计和制造能力。
广州汽车集团提供最新的汽车设计和制造技术支持,华南理工大学则为学生提供实训场地和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校企合作案例[日期:2013-05-29] 来源:招生就业处作者:zsjy [字体:大中小]陈磊与全景模式听到陈磊同学获得了2012年江苏省“永隆·星空间杯”大奖赛三等奖的消息,老师们都比较诧异。
因为这项大赛由江苏省室内设计学会举办,参赛的选手分别来自省内一流装饰企业和高等院校,汇集全省装饰设计精英。
能在此项大赛获奖,难能可贵。
在校时,陈磊非常的普通,任课老师甚至都想不起来陈磊长的什么样子。
在班主袁建芳的引导下,老师们才还原了陈磊同学在校的形象和在学校的“事迹”。
陈磊同学2006年进校,是0643班五年制高职室内设计技术专业的学生。
2 006年进校成绩刚达到录取分数线,在班级学习成绩一般,性格内向,没有什么闪光的地方,就是一个普通的学生。
2010年,在五年级的时候进入全景装饰工程设计中心实习。
2011年毕业并在全景装饰任设计师。
教素描的老师说:“我只记得他一件事,将大卫画得有点像长得像外国人的中国人。
”班主任袁建芳说:“他个子高高的,像个男子汉,但说话时会脸红。
但毕业设计做的不错。
”陈磊的进步,从全景开始2010年7月1日,这是陈磊深深记得的一天。
第一次跨进全景装饰的大门,几个同学听说公司总经理兼艺术总监曹兴元要给大家上课,心里惴惴不安,几个人还商量一下,准备如何回答提问和表态。
出乎意料之外,曹兴元给他们上的第一课不是劳动纪律和公司制度,也不是设计理念,讲的主题是“设计师的语言表达”。
曹总的第一堂课让陈磊记忆犹新,曹总说:“对设计师而言,语言是设计师最重要的技术,其次才是设计技术。
”“良好地语言沟通,才能让客户与设计师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产生设计的灵感,转化成现实的设计与成果。
”此后,全景装饰每周在酒吧举行设计研讨会,除了各设计小组阐述设计方案、讨论设计方案、修正设计方案外,特别安排一段实习生发言时间,强迫每位同学讲话。
陈磊回忆他的第一次发言,对那个设计项目他有些不同意见,但不知道怎么讲,最后只有三个字“蛮好的”。
他说:如果是现在,我会从客户文化背景、空间视觉效果、时尚流行元素等多角度评析设计的好与坏。
曹总的另一个要求也让陈磊记忆犹新,公司员工每周利用半天时间跑装饰市场,了解装饰建材。
曹总说:“不懂材料,不动工艺,还搞什么设计。
到装饰市场,只要说是全景的,商家会任你看、任你问。
”跑装饰市场,陈磊知道了建材的规格、价格、特性以及施工要求,在设计时能够信手拈来,实现装修风格统一、成本控制到位、工艺科学合理、施工流程有序。
曹总常说:“将担子交给谁,谁才会承担。
”“知识只有经过实战才能成为能力。
”基于这样的理念,从进入全景装饰的第一天起,曹总为每位实习生指定了一名专职设计指导。
这些指导教师均有丰富的从业经验,他们的指导就是实战,让实习生直接参与到一个个项目中,承担具体的设计任务。
半年实习下来,陈磊能够基本胜任客户接待、房屋测量、装修规划、装修预算、施工指导等多种工作。
一年实习期满,4名实习生,每人均参与十多个项目的设计工作,主持过一个项目的设计与施工。
陈磊说:“在全景,我懂得了什么是室内设计。
室内设计是什么?是客户与设计师沟通的思想呈现,是空间与功能的科学配置,是工艺与材料的有机融合……在学校期间,虽然学习了许多课程,能熟练的掌握绘图软件、能画设计图、知道各种设计风格,有一定的基础,但它们是割裂的知识,而不是自己融汇的认识。
在全景,在一项项的具体工作中,我才将所学的一个个单元,融汇成体系,才懂得室内设计。
”全景的魅力何在与陈磊的交流,让艺术系主任黄爱国颇为难受:学校的四年教育只是让学生有了知识,却没有认识;让学生知道,却没有懂得。
从2010年,学校与全景签订了合作协议,到2012年共安排22名实习生。
其中留下工作的有15人。
陈磊成为全景工装部主案设计师,陶杰成为家装部主案设计师。
在全景实习的学生贾凯现已成为嘉禾装饰公司设计主管,张晨光实习结束后,回老家连云港创办自己的设计公司和墙地砖专卖店。
多数在全景实习的学生,进入各家装饰设计企业后都成为企业骨干力量。
回顾与全景的合作历程,黄爱国悟出了全景模式的魅力所在。
第一,全景对人的培养完全从项目实战的角度出发,区别于学校的经院程式。
学校教学的目标依据是人才培养方案,但人才培养方案往往是滞后的、与行业是疏离的,造成的原因,一方面是学校在执行人才培养方案时,永远是小修小补、远远落后于实际的人才需求;另一方面,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者多数为学校教师,自身就脱离实际的工作岗位。
全景则是从工作实际出发,教给学生的都是一线设计师自己亲身体验的结晶。
艰难创业的曹兴元有过不会吆喝拿不到工程的经历,有过不懂工艺无法施工的尴尬,有过预算超标的损失……曹总说:“我的失败要转化成公司和员工的正能量。
”同样学习装饰材料知识,学校只是在《装饰材料与工艺》这本教材中有相关知识,共计36课时。
所涉及的都是基础材料部分,全新的装饰材料如电脑印刷石材、PPR管、PU产品、LED灯具等等介绍很少。
在全景,建材知识是通过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方式掌握。
第二,全景重视人的社会性发展培养。
全景注重团队精神的培养,将员工分为多个设计、施工、管理团队,强调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发展。
企业的考核与奖励以团队为单位,淡化对个体的考评;每年对员工进行拓展性训练;全景运动队经常集体参加校企篮球比赛、自行车骑行、钓鱼比赛等活动。
在注重团队培养的同时,也充分允许员工的个性发展。
全景建有酒吧,员工可随时进入免费饮用;设计人员工作时间相对自由,不坐班,不考勤;酒吧设有文化墙,供员工自由展示……全景为员工提供的是自由的空间和展示的平台。
实习生在这里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自由和平等,生机与活力,这是在学校里享受不到的氛围。
工作的动力在这里提升,设计的创造力在这里勃发。
从学校教学与企业实践的对比可以看出,学校教学强调规定课程、重视理论,全景强调实际需要、重视实践;学校教育强调规范、关注整体,全景强调团队、关注个体。
开启全景模式相比于学校,全景的人才培养更符合工作实际和学生的心理需求。
能不能引进全景的经验,改进学校的教学呢?黄爱国常常思考这样的问题。
经过反复地思考与磋商,2012年6月,学校与全景正式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启动了校企合作全景模式。
全景模式的核心主要体现在以下6个方面。
1、调整课程设置。
以曹兴元为组长的专业建设专家小组对原有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深入的论证,建议课程设置要做大的调整。
黄爱国主张慢慢来。
经双方协商,采取了稳健的改革,将课程中原有的选修课132学时进行调整,全部改全景的讲座和社会实践内容。
2、聘请全景一线设计师、项目经理到校担任选修课讲师,讲授课本上没有的设计理念和专业知识,实现学校与企业、学校与市场的零距离对接。
3、引进企业进入校园,即在学校建立“全景设计工作室”,按照企业的要求来布置工作室的环境,利用课余时间,让学有余力的同学进入工作室,以“校中企”的方式,在教学中引入全景实际项目,由学生和老师提供设计方案,最终由全景审核、修改、实施,培养学生的实战能力。
4、在企业中办学校教室,即学校投入电脑等设备,在全景公司设立学校工作室,以“企中校”的方式,供师生随时学习使用,努力打造现代学徒制。
5、全景接受学校专业教师定期企业实践活动,提升专业教师的教学水平。
6、开展校企文化互动,举办篮球比赛、联谊会等活动。
曹兴元和黄爱国都认为这是双赢的事。
对全景而言,师生成了企业的编外员工,企业讲师也会在讲座中提高自己的水平,吸引更好的学生充实企业队伍。
对学校而言,聘请了编外教师,引入了实战项目,变学生书本图纸的抽象认识为具体的、实物的感知。
在实施过程中曹兴元和黄爱国制定了详细的日程表,参与的学生主要是200 9和2010级学生。
到2013年5月,有全景开设了105个学时的选修课,曹兴元亲自主讲了《设计师的语言艺术》《色彩心理学》《你是艺术家》《如何应聘》等。
引入3个设计项目供教学实践。
2012年暑假,接受5名教师企业培训。
在全景建立了学校工作室工作室,多批师生感受了企业的文化氛围。
举办了一次校企篮球对抗赛和钓鱼比赛。
2013年4月,黄爱国做了个私下调查,学生多数认为全景人的讲座和活动有趣、有用。
黄爱国也发现,在选修课的课堂上,学生专注度高,常常掌声雷动。
5月初,学校对2009级学生进行了实习一项调查,82%学生想到全景实习。
全景模式的典型与非典型意义全景模式还在实验之中,但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这种模式是否可以复制到其他专业中?能对学校的校企合作、课程改革等各方面工作有哪些指导意义呢?典型意义一:学校的课程改革、教学改革,必须进一步贴近企业的生产实际,这样才能避免职业学校教学的针对性不强、学生实际运用能力不强的尴尬。
典型意义二:引入企业的实际项目,让设计变成可以触摸的成果,有利于改进学生的学习,提高学习的热情。
实际工作的需要会让学习更有针对性,工作的成就感会让学习更有动力。
典型意义三:企业讲师与学校教师的交流,是一种必要的互补。
他们有共同语言,但又有不同的经验,教师的规范和企业讲师的灵活实际,这些优势共同融入在教学实践中,学生受益良多。
典型意义四:多方位的校企合作,企业文化的提前渗入,有利于学生尽快融入企业,尽早实现由学生到企业人的角色转变。
其非典型意义:这样的模式要有热心教育事业、具有前瞻眼光的企业负责人。
曹兴元是个有思想、有个性、有热情的企业家艺术家。
他喜欢参加社会活动。
担任镇江设计师协会秘书长,江苏省设计师协会委员,无偿担任镇江电视台《职在春天里》点评嘉宾,在电视台开设《建筑的艺术》讲座。
他热爱教育,长期担任江苏大学、镇江高专、江苏工学院等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客座教授。
与曹兴元相比,多数的企业负责人对校企合作的热情不高,复制全景模式也有一定的困难。
因为企业遵循的是盈利逻辑,而教育遵循的是公益模式。
如果能建立更高层面的制度保障,那校企合作将会百花齐放,春色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