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中“情趣化”教学论文

合集下载

论小学数学教学充满生活情趣

论小学数学教学充满生活情趣

169优化数学操作活动 培养学生数学能力曹月芹河北省高邑县高邑镇五百村小学小学生学习数学是与具体实践活动分不开的,重视动手操作,是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数学能力最有效途径之一。

新编小学数学教材的特点之一,是重视直观教学,增加了学生的实践活动和动手操作内容。

为此,操作活动成了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现就如何优化操作活动,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谈谈我的一些体会。

一、操作方法要恰当操作方法虽然没有统一的模式、统一的要求,但随心所欲、信手拈来、草率从事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经过精心设计,合乎逻辑联系的操作方法,不仅能使学生获得知识更容易,而且有利干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例如:教学长方体的面积一节时,在演示长方体表面积的操作过程中,有的教师是把表面积整体展开,得到一个组合的平面图形,然后分析推导求长方体表面积的方法;有的教师把三组相对的面逐次撕下来,贴在黑板上,然后分析推导求长方体表面积的方法。

我认为以上这些操作方法不够妥当,因为无论是认识长方体表面积的概念,还是探索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都必须凭借三维空间才能实现。

在分析探索长方体前后两个面的面积和左右两个面的面积的方法时,必须凭借“体”的形象或“体”的表象进行,让学生直观地看出,求这4个面的面积是用“长×宽×2”和“宽×高×2”。

但如果离开“体”的形象,把两组对面放在一个平面上考察、研究,学生往往会产生心理眩感--求这两组对面的面积似乎是“长×宽×2”。

由此可见,用展开法的操作方法探求长方体表面积的方法是不恰当的,也是不可取的。

在演示长方体表面积的操作活动前,应制作活动教具——可逐次展开相对的两个面,且可马上复原,操作时,凭借“体”的形象,用功态演示,突出感知对象,把一组对面先展开,展开时这组对面仍不离开“体”,学生看清楚后,马上把这组对面复合“体”上。

这样通过操作,不仅可以让学生从部分到整体综合归纳出求长方体表面积的一般方法,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发展学生思维。

小学数学课情趣营造论文

小学数学课情趣营造论文

小学数学课情趣营造论文概要: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作业,都应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具有情趣性的教学活动,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求知兴趣的持续发展,也使学生研究、探讨数学的潜力在课后得以充分挖掘,成为学习的主动者和热情者. 并在求知中形成自己的独特思维,充分展现数学的独特魅力,学生就会越来越喜欢数学,越来越亲近数学,数学教学的轻负担、高质量也就水到渠成了.数学教育不要一下把孩子拉到抽象的数字上,不要拿一些干巴巴的枯燥的计算来为难孩子. 要让孩子在游戏中感受数字,让他们体会到计算不是抽象的东西,是存在于周围生活中的有用的东西,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联系着.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小数乘法》,包含了小数乘整数、小数乘小数的计算. 在上新课前,我让学生去超市采集一些数据. 如旺旺雪饼5.80元一包,冰激凌3.50元一盒,雕牌肥皂3.20元一块,铅笔0.09元一支,苹果7.60元一千克,等等. 然后对这些数据进行整理、分类、分析. 让学生发现超市价格的标签上都取2位小数,以元为单位,取到分. 然后将这些数据分类,分成学习用品区,生活用品区,零食区和蔬菜水果区. 并分析哪些东西需要整个整包买,哪些可以散装称量. 学生很快就得出旺旺雪饼、冰激凌、肥皂等需整个的买,而蔬菜水果可以零散称量. 这就引出了我们的课题:小数乘整数和小数乘小数. 在引出算理后,我将学生分成两组,分别担任销售员和顾客,去不同的物品区购买东西. 让销售员和顾客同时计算总价,看是否一致. 若出现差异,则共同检查出入,纠正错误.整个教学过程,由采集数据,到整理分析数据,最后到计算数据,均由学生自主参与学习. 这时的数字已经是学生最熟悉的朋友了,并不是那么遥不可及、令他们头疼的复杂计算了. 数学其实就是一个生活超市,与我们息息相关.为了让学生感受和体会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我们可以通过发现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过程,来增强学生的求知意识、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如五年级教材中有一单元是图形的变换,我们就可以通过动手操作,来体会数学的价值,感受数学的美.例如课本第8页练习一的第二大题,让学生判断3个图案分别是由哪种方法剪出来的,这就需要学生根据图案的特征,在头脑中对这个图形进行“折叠”和“剪开”,再将最后的结果与下面的剪法对应起来,这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我们可以按照书上的方法,实际动手折一折、剪一剪,帮助学生理解、想象. 先剪第一个双豆芽图形. 从折、画、剪每一步骤都讲透. 接着让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动手. a. 先对折,外面的一页外翻,和下面对齐,里面的一页和刚才一样翻下去,和下面对齐;b. 我们将其称之为轴;c. 完全是轴一侧方向的朝右;d. 沿着轴画出半颗芽(注意要把芽尖画到轴这边来,画芽尖时,要留出一小段距离);e. 用剪刀将芽剪下来,打开. 这样第一个图形就完成了. 接着再稍作引导,剪出第二、三个图形. 然后让同学们在分析讨论中明白连续纹样的剪纸作品中就蕴藏着数学的轴对称问题.在教学中借助动手剪纸的操作过程帮助学生理解轴对称变化的知识,逐步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联想等能力的同时,渗透一种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的数学思维意识,给学生寻找生活中的数学打开一扇窗. 最后可以将学生的作品在全班进行展示,评比,这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1. 设计带有生活情趣的作业对于内容枯燥、形式单调的作业,学生普遍感到乏味,因此我们可以结合小学生的生活实际,把作业放到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去,使原本枯燥的作业变得富有生活情趣,以此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复习完“计量单位”的知识后,我设计了这样一道以“我的午间活动”为情境的填空题:今天中午11(),下课铃声响后,我和体重50()的小胖子圆圆,一起去150()外的学校食堂去拿饭. 然后我们俩抬着长80()、宽35()左右的大饭盒,回到教室. 盛到饭菜后,我用8()时间吃好了大约200()的饭. 整理好课桌后,我拿出了1()长的钢笔和1()厚的练习本做起了作业.大约20()后,我完成了作业,就约上小明一起去打篮球,玩了大约半(),我们回教室休息,为下午的第一节课做好准备.将枯燥的“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的题目改为富有情景式的作业,不仅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题意,更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乐于做题. 特别是对于小学生而言,富含情趣性的作业更是让他们学习数学的过程,成了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学习过程. 试问,这样的作业学生如何能不喜欢呢?2. 设计带有游戏情趣的作业游戏一直是孩子最感兴趣的话题,如果把学习设计成一种游戏的形式,孩子就会自觉自愿地去学习,而且丝毫不觉得是一种负担.在教完“因数与倍数”这一课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报数游戏的作业:将全班同学分男女生两大组,同学们手拉手围成一个圈,一起来玩3(5或7)的倍数游戏:是3的倍数或末尾是3的数用脚跺,不是的数就用嘴报,依次循环;倘若应该报的数用脚跺,则视为违反游戏规则,要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演一个节目,游戏方可继续进行. 倍数知识就这样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地得以巩固. 这种在玩中学、学中玩的感觉,让学生体验了知识的魅力和成功的喜悦.通过对数学作业形式的适当变化,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是自己时时刻刻都要用的,学习数学不再那么抽象,那么枯燥. 学生在做数学作业时,就感到有事可做了,学生热情高了,作业效率也就高了.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作业,都应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具有情趣性的教学活动,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求知兴趣的持续发展,也使学生研究、探讨数学的潜力在课后得以充分挖掘,成为学习的主动者和热情者. 并在求知中形成自己的独特思维,充分展现数学的独特魅力,学生就会越来越喜欢数学,越来越亲近数学,数学教学的轻负担、高质量也就水到渠成了.。

在生活情趣中学习小学数学论文

在生活情趣中学习小学数学论文

在生活情趣中学习小学数学【摘要】数学即生活,只有将学生引到生活中去,切实地感受数学的价值,才能使学生真正地理解数学,从而使他们从小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数学。

【关键词】数学教学新课标生活情趣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探索数学规律,以及主动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数学问题,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挖掘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

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一、在实际生活中感受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对小学生而言,在生活中形成的常识,经验是他们学习数学的基础。

在教学中,我努力拓展学生认识数学、发现数学的空间,重视学生对数学经验的积累,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道之前尽早感受,这种做法在课堂教学中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在教学“数数”前,由于学生刚入学,互相之间还比较陌生,我就设计了“自我介绍”的活动,介绍内容必须包括“家里有几口人”这样,就把要学习的“数数”的知识孕伏在其中了。

又如,教学“高矮”时,前一天,我对学生说:“明天数学课上,同学们要告诉全班同学,是爸爸高些,还是妈妈高些?”学生回家后将认真观察比较,无形中就把“高矮”的知识渗透在生活实际中了。

随着新课程教学实验的不断深入,我发现知识的“课前孕伏”应该有一个条纹的规划。

为此,老师要在学期之初对整册教材进行研究、分析,找到知识的孕伏点,规划知识的孕伏周期,然后通过家庭、学校的有校沟通,通过一系列实验作业,让学生经历几天、几个周,甚至几个月的“感受”之后再学习数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比如,一年级数学“认识钟表”的内容,是教材的第八单元,按计划应该是第十三周的教学内容,而我在第九周就布置学生,要他们每天记下自己晚上睡觉和第二天起床的时间,第二天来校后告诉大家。

几周的时间,每天看两次钟表,无形中对钟表就已很熟悉了,这些活动又是学生们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在不知不觉中学习了数学。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生活情趣化之我见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生活情趣化之我见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生活情趣化之我见韦俊朝摘要:数学学科作为小学教学阶段的基础性学科,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紧密结合数学教学的内容,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以及性格特征,不断推进数学教学的创新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保障数学课程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尤其在小学一年级教学中,这作为一个特殊阶段,教师要想更好的提升数学教学的效果,就要注重结合数学实用性较强的特性,还有源于实际生活的优势,通过开展生活化教学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更好的激发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因此,本文就对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生活情趣化进行分析和探究,希望能够更好的推进小学数学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生活情趣化一、当前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生活情趣化中的问题(一)教学内容不符合生活实际结合当前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的现状,很多教师都具有生活化的教学意识,且也愿意尝试、开展生活化教学,其在实际教学中也积极为学生创建贴近生活的情境,但这当中还经常出现教学内用不符合生活实际的情况。

数学学科本身就是源于实际生活的,未来也会服务于实际生活,很多教师在小学数学生活化实践过程中,将教学的重点放置在学生是否理解、掌握相关的教学内容,却忽视了学生能否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很多应用的案例是不符合实际生活现状的,也不具备逻辑关系,这就并没有有效展现数学教学生活情趣化,还存在生搬硬套的问题。

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尽管依照教师的指示来进行计算,但其在实际生活中却并不能进行有效的应用,影响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发展。

(二)生活化素材应用过于简单本身小学一年级学生的年龄就相对较小,这是幼升小的衔接阶段,很多学生还不太适应小学教学模式,那么,教师就要结合一年级学生的特性,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开展课程教学。

但结合实际的教学现状,很多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常常会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来代替数学思考解答数学问题,这主要是因为数学教学的生活化素材过于简单。

如何培养初中学生数学情趣论文

如何培养初中学生数学情趣论文

如何培养初中学生的数学情趣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双向互动过程,教师是外因,学生是内因,外因的作用要通过内因的接受才会产生效应。

如果内因始终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任凭外因作用有多大,也是徒劳无功的。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增加学生接受知识的容量,这使课堂教学时间显得尤其珍贵。

为了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尽可能多地获得新知识,教师必须注重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情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学生以亢奋的情绪参加学习,以轻松的心态接受知识。

那么,究竟如何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情趣呢?一、创设情趣课堂教学活动,实际上是一种目的性非常明确的认识活动,它需要学习者积极的情感参与。

心理学家认为:人的认识与情感是不可分割、联系着的。

在教学过程中,恰当运用情趣教学,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各种情感体验,会增强学习效果。

因此,创设情趣课堂很有必要。

创设情趣课堂的方式方法各有千秋,本人在此略举一二。

1.史料引入数学史具有独特的教育价值,对学生良好人格的形成、数学兴趣的提升、创造精神的培养都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通过数学史教学,学生不仅可以学到具体的现成的科学知识,而且可以学到科学的方法,开拓视野,增强洞察力。

通过数学史例的介绍,不仅能引起学生注意数学发展的轨迹,同时还可培养学生不甘落后、勇于进取、敢于创新的心理品格,而这些正是新世纪高素质人材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我国数学史家、台湾师大数学系教授洪万生先生总结了数学史的三个方面作用:数学故事,对学生人格成长具有启发作用;在历史的脉络中比较数学家所提供的不同方法,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全方位认知能力与思考弹性;从历史的角度注入数学知识活动的文化意义,可以在数学教育过程中实践多元化文化关怀的理想。

2.趣题导入人对刺激物的反映是有选择的,感兴趣的信息将优先进入人的意识领域。

我们可以选择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数学故事和数学趣题,逐步改变数学给某些学生留下的枯燥乏味的印象,让他们先找到学数学的乐趣。

尝试初中数学情趣教学法教育论文

尝试初中数学情趣教学法教育论文

尝试初中数学情趣教学法教育论文一、引言数学是一门抽象而又深奥的学科,但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教学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一直是老师们需要思考和努力的方向。

本文将尝试探讨一些针对初中数学情趣教学法的应用,以期在教学中增加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二、初中数学教学的现状当前,初中数学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

例如,老师的讲解方式过于枯燥,缺乏趣味性;学生们缺乏足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度,学习动力不足等等。

这些问题造成了诸如学习效果不佳、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不高、学生之间的交流不足等一系列问题。

因此,我们需要寻找新的方法和途径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提高数学教学的效果。

三、情趣教学法情趣教学法是教育教学领域新近提出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注重在教学中调动学生的情感和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情趣教学法强调把学生的兴趣和诉求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重点,在教学中融入多样化、趣味化的教学手段,促进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四、初中数学教学中情趣教学法的应用1. 游戏化教学将数学教学与游戏娱乐紧密结合,开展数学竞赛、数学游戏、数学智力大赛等活动,从而调动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2. 素材美化通过设计动漫形象、数学图形艺术设计、数学历史文化知识的讲解等方法,在课程中融入视觉艺术元素,使学生对数学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和理解。

3. 互动式教学采用多媒体互动教学、问题分组讨论、搜集和处理数学信息等教学方法,使学生自主学习和表达,达到信息交流和思维碰撞的效果,提高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记忆。

4. 情景化教学将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情景紧密结合,在教学中设计生活实例,如数学武器设计、数学生活妙用分析等等,使学生对数学的认识得到更具体化、更深刻化的提升。

五、情趣教学法的优缺点1. 优点:•通过多样化、趣味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加愉悦地学习数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具备更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数学教学论文:小学数学情趣化作业

数学教学论文:小学数学情趣化作业

小学数学情趣化作业的设计教师设计的数学作业要富有情趣,学生喜欢做。

作业的方式要多样化,并有所创新,能吸引学生去完成。

作者布置的主体可以把学生纳入进来,使得师生能共同参与,激发学生对数学作业的趣味。

具体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作业内容的分层要求。

分层作业一直以来,是每位数学教师皆知的道理。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能够坚持做的老师少之又少。

由于学生学习能力、个性差异的客观存在,分层作业事实上可以满足不同程度学生的学习需要,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我们觉得应把它放在情趣化作业设计的首要位置。

我们设想,把班级中的学生分为三个层次,即能力较强、中等和相对较弱三类,教师根据不同情况,把一部分作业设计成三个梯度,同时布置,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其中一项完成即可。

同时,在大致意向的范围内,允许学生对每次作业选择不同难度,避免贴标签,不额外增加学生的心理负担。

2.作业时间、作业量一定自主性。

在作业完成的时间上,我们设想,要求大部分学生按时完成作业,允许少部分同学可以适当延长或提前完成作业,包括部分学生可以超前作业。

在作业量方面,设置同类型的多道题,规定基本要求,允许学生适当自主确定是否增加题目,给学生一定的自主权。

3.增加动手操作或实践、观察的作业。

新课程实施以来,小学数学的学习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更为紧密了,因此,很多数学知识、技能的学习直接与学生的生活阅历相关联。

同时,由于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通常情况下,教师往往比较重视书面作业,忽视了学生的生活基础及实践能力。

因此,情趣化的作业必须增加学生的动手操作及实践、观察类内容,以更好地发展学生的心智、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4.增加学生自主及同伴交流的作业。

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在不断发展,他们所拥有的学习资源也在日渐丰富,因此,在中高年级,可以逐步引入学生出题的形式,由教师指导后,选为全班或部分学生的作业题。

一方面激发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能更多地体验学习数学的成功感;另一方面,也可以拉近师生的距离。

小学数学课堂中情趣教学的应用剖析获奖科研报告论文

小学数学课堂中情趣教学的应用剖析获奖科研报告论文

小学数学课堂中情趣教学的应用剖析获奖科研报告论文【摘要】数学学习对小学生来说难度较大, 且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数学课堂趣味性不高, 因此很多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一定的抵触心理。

通过在数学课堂上融入情趣教学方式, 能够有效增强课堂氛围,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寓教于乐, 在达到教学目的的同时, 也提高了学生的综合数学能力。

本文分析了情趣教学在小学课堂中的具体应用模式, 为后期的相关教学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小学数学情趣教学应用策略1G623.5 1A 12095-308901-0165-02数学是小学教学工作中的重点也是难点科目, 很多老师在课堂教学中都感到力不从心, 因为很多学生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 导致其教学进展很慢, 不仅达不到相应的教学目标, 也耽误了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 不利于其文化素质的全面发展。

在这种情况下, 老师就需要突破传统教学方法的瓶颈, 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 创新教学方法, 充分发挥情趣教学的积极作用, 结合学生的数学水平和兴趣爱好制定情趣教学方案, 以提高学生的学期兴趣, 并增强其独立思考能力。

1.小学数学课堂中情趣教学的应用模式1.1创设情境, 引发兴趣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基本上是以老师强行灌输, 学生被动接受为主, 师生之间缺乏应用的交流, 并且老师忽略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盲目的按照自己的教学计划进行, 不考虑学生实际的接受和认知能力。

比如学生目前的认知水平根本达不到某个课时教学内容的要求, 需要老师通过正确的引导, 使学生的认知能力有所提升, 这样有利于在后面的学习过程中提高对所学内容的消化能力, 以及实际应用能力。

首先, 老师要学会给学生创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情境, 并引导学生进入, 从而激发起学习兴趣。

以“个位数加法”这一教学内容为例, 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设定这样一个教学场景:小明过生日, 一共有十个人参加, 需要把蛋糕切成十块, 那么小明首先分给了奶奶一块, 问还剩下几块蛋糕?这样一来, 就能把抽象的加法教学变得具象化, 学生可以根据以往的生活经验进行思考[1]。

小学数学课堂激发学生情趣论文

小学数学课堂激发学生情趣论文

小学数学课堂激发学生情趣浅探摘要:数学具有较高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引发学生的兴趣,诱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活动,使数学课堂充满激情,充满快乐。

最有效的做法是:引趣激情,乐中求知。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激发情趣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4-077-001数学具有较高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引发学生的兴趣,诱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活动,使数学课堂充满激情,充满快乐。

笔者认为在教学中最有效的做法是:引趣激情,乐中求知。

一、导入激趣兴趣是学习入门的向导,是激发学生求知欲、吸引学生乐学的内在动力。

在平时的新课教学中,笔者经常利用儿童喜闻乐见的事例,采用“创造情境,设置悬念、小故事、小幽默”等形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求知的情趣,引导学生在欢乐中进入学习。

如在教“相遇问题”这节课时,正好有老师来听课,上课了,教师走进教室对学生说:“同学们,今天有几位老师来听课,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的到来!”教室里响起“哗哗”的掌声,气氛活跃极了。

教师接着说:“同学们,刚才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老师,你们知道鼓掌也有学问吗?”这一下把全班同学给问住了,他们面面相觑,不知说什么好,我抬起双手,掌心相对,两掌距离约有肩宽,然后,双掌缓缓相向运动,猛烈碰击,发出响声。

“大家看清楚了吗?开始手掌在两地,然后同时相向运动,在一定的时间里两掌相遇了,碰撞后才发出响声!”教师边说边做边板书:两地、距离、同时、相向、相遇。

“大家想知道这里的学问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问题。

”接着板书课题:相遇问题。

这样导课生动、形象、自然,融科学性、趣味性于一体,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情境,为学习新知识做好了心理准备。

二、学有兴趣有了学习兴趣,就能产生积极的情感和学习的主动性,学习效率就高。

如教学《认识图形》时,我给每组学生准备一些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的积木,让学生通过观察、交流、讨论、来认识图形,这样生与生交流,为学生学习提供了一个宽松、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给学生创造了一个自我表现、自我确认的机会,有力地发挥了学生学习的能动作用。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情趣论文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情趣论文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情趣论文概要:小学数学教师想要小学生正确理解和接受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关联的辩证关系。

那么,数学老师在平时数学教学课堂中就要多动脑筋应善发现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数学教学素材,数学老师还要多多结合小学生的实际生活建立情景教学方法来完成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目的,让小学生真切体会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处处可见,让孩子们真正明白学习数学知识的价值所在。

自古以来,就有多学多做,这样的说法。

这句话恰恰说明动手能力的重要性。

结合小学生年龄的特点,由于年龄偏小性格上也都是活泼好动,因此,数学老师一定要根据学生这一特点调动孩子们多种感知器官,让孩子们能够积极的参加到数学活动中,要教学生用大脑思考,用眼睛仔细观察,用耳朵认真聆听,这样做可以丰富小学生感官上对小学数学知识理解,还能通过此方法刺激小学生的兴趣发展。

举例,数学老师在教口算的时候等于多少?数学教师可以一边讲解一边解答,课堂过程中,数学老师一定要让孩子们自己动手计算,最后说出自己的计算结果。

首先,让孩子们数出18根牙签,把18根牙签平均分成3等份,那每一份牙签是6根,孩子们可以轻松得出结果6。

这不仅让小学生得到了动手的机会也开发了学生的智力。

当然,课余时间老师也要给孩子们解决实际生活遇到的问题。

如,数学老师在教比例尺这节课时,可以让小学生用1:10画一幅自己任何一个玩具的图片。

这种方法让小学生对比例尺更加理解,还能自己动手动脑,引发学习数学的求知欲望,起到教学目的。

一、让数学课堂生活化,提高数学课堂质量面对一样的问题,成人的理解能力就是比小朋友要强,成人知道问题的本质是什么。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成人的生活经验,人生阅历比小朋友要丰富的多。

大部分老师都在课堂中遇见过同样的问题,一个知识点讲了N遍,但还是有学生不明白不理解,经过一段时间之后这些学生突然之间明白了知识点所在。

就好像一些没有怎么上过学的个体小老板,他们在计算价格的速度上过于常人,非常之快,这就是日积月累的经验。

让数学课堂更富有生活情趣论文

让数学课堂更富有生活情趣论文

让数学课堂更富有生活情趣摘要:数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堂应该是贴近学生生活的,这就使得要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让数学课堂更富有生活情趣。

我们可以让学生观察身边的事物,再现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提炼现实生活情境,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到生活与数学之间的联系,体会到学习数学有趣、有用。

关键词:中学教学数学课堂以往的中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非常重视数学知识的教学,而很少关注这些数学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哪些联系,学生总觉得学数学“无用”,学会了数学知识,却不会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造成了知识学习和知识应用的脱节,感觉不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

这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很不利的。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正如《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数学教学应该从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础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数学活动经验。

”基于以上理念,数学教学要密切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从现实中寻找学生的素材,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就存在于自己熟悉的现实生活中。

一、引导观察身边事物,让学生感到数学与生活息息有关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到处蕴含着数学问题。

只要我们稍加留心观察就会发现身边到处都有数学,如果能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认知特点、心理特征等,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观察身边的事物,感受数学的存在魅力,他们必定会兴趣大增,既而学习数学。

例如学习了“图形的展开与折叠”以后,可以向学生提出这么一个问题:“小丽同学生日快要到了,你能设计并制作一个精美的盒子赠送给你的同学吗?”这一活动既联系了“图形的展开与折叠”知识,又回归学生的生活,富有挑战性,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美术知识,动手实践,经历再创造的过程。

又如小东到文具店买笔和笔记本,已知每支笔2元,每本笔记本3元,小东只带21元钱,他买了两本笔记本,请你帮他算一算,他最多还能买几支笔?这些问题贴近生活,富有生活情趣。

如何让数学课堂充满情趣论文

如何让数学课堂充满情趣论文

如何让数学课堂充满情趣《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强调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

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要善于把数学知识和现实生活中的事物联系起来,引导学生通过在现实生活中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增加对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生通过实际运用数学知识,可以提高他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把知识学以致用,达到数学教学的真正目的。

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合理设置课堂情境,使数学课堂充满情趣。

课堂教学情境应当体现生活性、趣味性、问题性和开放性。

一、创设生活情境,体验数学情趣弗赖登塔尔认为,在我们的现实世界中,到处都存在数学现象。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因此,我们的数学教学要从现实生活中寻找数学素材,将教学活动置于真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为学生提供观察、操作、实践、探索的机会,从而使学生从直观感受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奥妙和用处,提高他们对数学知识的探索欲望,使他们积极主动地进行数学学习。

例如,我在讲《利息》这节课时,就把它放在生活实例中。

我让学生到银行去进行调查了解,话音还没落,学生就兴奋地跳了起来。

接着我提出问题:你们怎么样做才能省时高效?受到教师的启发,同学们自觉地组成合作小组,用5分钟的时间讨论部署,然后在小组长的带动下,向附近的几家银行跑去。

我注意到,每个同学的情绪都是十分高昂的。

在几家银行,我惊喜地发现,同学们是如此的热情、大胆、能干,他们认真地向工作人员咨询着他们想要了解的问题;他们像模像样地翻阅着银行的各种宣传资料;他们专注地观察着银行的电子大屏幕并飞快地记录着;他们还仔仔细细地采访着前来办理储蓄业务的人们……二十五分钟后,我激动而又忐忑不安地等待着我的学生们,他们都迫不及待地告诉我:老师,我知道了,储蓄是一件利国利民的事。

“利国”原因有三……“利民”原因有四……我知道:储蓄有整存整取、整存零取、存零整取,而且我还知道整存整取利息比较高。

一个学生纠正,是利率比较高。

促进数学教学生活化情趣化策略论文

促进数学教学生活化情趣化策略论文

促进数学教学生活化情趣化的策略数学学科是一门应用性学科。

数学起源于生活,数学服务于生活。

作为应用性课程,数学教学应该注重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点出发,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践学习数学学科,将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学科的兴趣,使数学问题生活化,增强数学的趣味性,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是解决生活问题的钥匙,从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性。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要注重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学会养成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探索数学规律的习惯,培养学生主动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得能力。

数学即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

只有将学生引到生活中去,切实地感受数学的价值,才能使学生真正地理解数学,从而使他们学会热爱生活,热爱数学。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重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数学问题,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挖掘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

一、促进数学教学语言生活化情趣化数学教育家斯拖利亚尔曾说过,数学教学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

同样的数学教材,同样的数学教学内容,不同的数学教师会教出不同的数学教学效果。

之所以会产生如此这般的差异,恐怕其主要取决于教师的数学教学语言的差异性。

尤其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要让小学生接受和理解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如果数学教师没有高素质的数学教学语言艺术是根本不能胜任的。

有鉴于此,结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兴趣爱好、心理特征等个性心理倾向,将数学教学语言生活化是引导学生理解数学、学习数学的重要手段。

如在《利息》一课的教学中,教师问同学:“你们过年的压岁钱放哪儿的?”大部分学生都会回答:“放存钱罐里。

”老师可以继续问:“现金放在家里不安全,请同学们想个办法,如何更好地处理这些钱?”学生的答案固然很多。

这时,老师趁机引导学生思考:“选择储蓄比较安全。

在储蓄之前,我还想了解一下关于储蓄的知识,哪位同学能够介绍一下吗?”学生们会竞相发言。

创设情趣,让学生在兴趣中学数学

创设情趣,让学生在兴趣中学数学

创设情趣,让学生在兴趣中学数学数学是一门被很多学生视为难以理解、乏味枯燥的学科,很多学生对数学充满抵触情绪,甚至产生数学焦虑症。

教师们需要寻找一种方法,让学生在兴趣中学习数学,让他们能够享受数学学习的过程,而不是害怕它。

创设情趣的数学教学环境,可以让学生更加愿意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本文将探讨如何在教学中创设情趣,让学生在兴趣中学习数学。

创设有趣的数学教学活动对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非常重要。

数学教学应该是多姿多彩的,应该让学生感觉到数学是一门充满乐趣的学科。

教师可以通过举办一些趣味性的数学游戏、挑战赛、数学实验等,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积极性。

可以通过数学题目设计一个角色扮演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会到数学的有趣之处,从而提高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师还可以邀请一些专业的数学爱好者或专家来学校做一些数学相关的演示、分享,让学生通过他们的讲解和示范更好地理解数学的魅力。

在日常数学教学中,应该注意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师可以通过一些趣味性的数学题目、数学故事等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将一些数学题目融入到日常生活中,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实际应用价值,从而提高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适当地引入一些有趣的数学知识,如数学历史故事、数学奇趣事例等,来唤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感到愉悦和兴奋,从而更加认真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去。

创设有趣的数学教学环境还需要注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教师可以通过一些有趣的数学实验、探究活动等,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可以组织学生一起去数学实验室进行一些有趣的数学实验,让学生亲身参与到实验中,从而激发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一些数学问题,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和挑战,从而提高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积极参与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数学中的“情趣化”教学
【摘要】在数学教学中,怎样刺激学生对数学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关键。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通过多种途径,从社会的客观要求和学生自身实践出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爱好,努力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和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关键词】求知欲生活味兴趣培养语言风格数学魅力教学规律数学建模
古代教育学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这生动地阐述了兴趣和爱好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性。

兴趣能转化学生的学习动力,促进智能的发展,提高学习效率。

否则,学数学会成为学生一种精神包袱。

所以,充满“情趣化”的课堂教学是搞好数学教学的关键.
一、用数学的生活化实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荷兰数学家弗兰登塔尔曾经提出:“数学来源于现实,扎根于实际”。

确实,生活中蕴涵了大量的数学知识,是研究数学的基础,数学知识则是对生活现象、关系、规律的提炼和升华,所以,它具有浓厚的生活味。

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数学的生活实践让学生感悟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内在魅力,体会到学好数学的重要性,以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学生学会了解一元二次方程之后,教师出一些生活中可用一元二次方程的知识来解答的现实问题。

如:一商场销售某种品
牌商品,平均每天可售20件,每件获利40元,为迎接国庆黄金周,商场决定采取适当的降价措施以扩大销售量,减少库存,增加赢利。

经市场调查发现,这种商品一件每降价4元,平均每天就可多售出8件,要想平均每天销售这种商品获利1200元,那么每件这样的商品应降价多少元?
学生解答这题的同时,还可引导学生分析当地的商场为何要经常搞促销活动,其目的就是为了获取更大的利润。

从这些现实生活中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用途的广泛性,激起他们的兴趣。

二、引导学生欣赏数学之美,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情感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数学本身具有神奇的魅力,该学科中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都蕴含着极为丰富的美。

如几何图形的结构美、对称美、函数的线条美,代数的逻辑美等等,各章节知识都闪烁着美的光环。

数学中的美不仅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能激发学生的情感。

例如:应用几何图形的旋转对称就能将等腰三角形旋转设计出五角星;利用中心对称和轴对称就能设计各种放射性花纹图案;用三角形、平形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就能组合成各种立体图形。

又如:学了圆以后,①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②圆中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90度;③直角三角形的外接圆圆心就是斜边的中点;④矩形的对角线相互平分且相等;⑤直角三角形30度的角所对的边等于斜边的一半,这些知识点都可放到圆中去加以研究.
再如:数学中的“杨辉三角”从表面看,是一堆枯燥的数字游戏,但从严格的排列中,却蕴涵着优美匀称的规律,犹如一座知识宝塔,揉和了数学的和谐之美。

这实实在在的美,由于学生受到的阅历、知识水平、审美能力、欣赏能力等因素的制约,很难体会其美的存在。

这不仅要求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遵循教学规律,运用美学原理,引导学生欣赏美,还要引导学生去挖掘和提炼蕴涵的美,更要引导学生去创造美。

三、运用新颖独特的教学艺术、激发学生求知欲
好奇是学生的天性,他们对万事万物都有好奇感,在他们的心灵深处,对任何事物都有一种强烈的发现、研究、探索、甚至想征服的欲望。

好的教学艺术就是要善于抓住这种欲望心理,通过独特的艺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1、设计悬念
悬念往往具有新鲜感,神秘感。

上课设计悬念是激发学生求知欲的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它能全面调动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

例如:在教三角形外接圆前,教师有意问学生:假如你是镜店老板,有一个客户因不小心把家里的圆形镜子打坏了,他拿来一块破镜片,要求你这位老板帮他配一块与原镜一样大小的镜子,你能帮他配好吗?学反比例函数前,教师问学生为什么医生给病人注射针头要做得很小很尖,而不是筷子粗?象这样的问题涉及到的是生活中最简单不过的事情,他们答不出但又非常想了解,想探明真相的欲望就
刺激起来了。

2、运用幽默的语言艺术
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是通过语言来进行的。

课堂上,学生的心情能否快乐地、兴奋地进入课堂,教师上课的语言艺术至关重要。

教师上课要有抑扬顿挫的语调,激昂的时候要如涛涛的江水滚滚而来,低沉的时候要同轻音乐一样富有诗意,同时还要不失时机地运用幽默和富有情趣的语言艺术,把同学们的心吸引过来。

例如:我在讲解那些非常简单而学生却做错的题目时,我就会幽默一次地说:"这么简单的题目,实际是送分给你,结果你们都客气哟"。

虽然是开玩笑但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上课感到轻松、快乐、和谐、有趣。

3、开放性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上课要充分调动这个主体作用,要引导他们自主学习、自主探讨、自主获得,要大胆地相信他们,提倡他们合作探讨,动手研究,增强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自行建立数学模型,让他们尽可能地发挥其主体作用。

例如:教切线长定理时,我要学生先动手从圆外一点向圆作切线,看能作几条?作完后又要学生把这点与圆心和切点连起来观察图中有多少个等量关系,并说明理由?问题一出,学生马上就动手作图,并积极探讨。

多种等量关系很快就找了出来,而且还说出了理由.
每堂课的知识点,我们应尽可能地让学生寻找出来。

要让他们
有动手动脑的时间和空间,学生课堂上发现了问题,或者是想到了什么新的解题方法,要及时地为他们提供阐说的机会。

这样开放性教学,尊重了学生,也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总之,在教学中,只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情感,充分挖掘学生潜能,让他们在愉快和谐的环境中,积极主动地参加学习,教学效果才能达到最大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