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的碰撞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灵的碰撞

穿越时空,徜徉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不难发现从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至百家争鸣时期“诵说而不陵不犯”、“知微而论”,到现代的“甘为人梯,乐于奉献”。人们对于教师的要求是近乎严苛的。我们当然不能做到十全十美,但是我想只要我们付出真心、爱心和恒心,我们能问心无愧地说:“我,尽力做到了。”

我们工作的对象不是冷冰冰的机器,不是严谨的表格,而是一群充满无限活力的、正在成长中的、个性极其丰富多彩的人,所以,我们在工作过程中不能像警察一样命令管制、不能像医生一样“开刀用药”。原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认为: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学生。热爱学生,必须了解学生,尊重学生,与学生建立起和谐、友爱的师生关系。这是顺利开展工作的基础。由此可见我们的工作要付出的不仅仅是艰辛,更重要的是爱心。这是心与心的碰撞。

关心爱护,以心换心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注意每一个人,关怀每个学生,并以关切而又深思熟虑的谨慎态度对待每个孩子的优缺点——这是教育过程的根本之根本。”关怀每一个学生。这实在是一个看似简单实则困难的事情。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爱”要一视同仁。学生没有贫富贵贱之分,他们有一样的智慧和热情,有一样被爱护的权利,我们应该用一样的心去关爱他们。付出爱的过程是甜美的,付出爱的道路

是艰辛的。其实我们不需要做出多少轰轰烈烈的大事去感动学生,孩子的单纯与可爱就在于他们有一颗易感的心,也许你的不经意的一个小动作会让学生感受到你对他的关爱,你轻易地就能够打动他们。如上课时不时转移关注点,让每一位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的重视。在他委屈伤心时,一个简单的拥抱,温馨的话语;学生成功时老师的一句赞美;学生生病时递上的一杯热水;哪怕你亲昵的摸摸他的头,拍拍他的肩膀,给她一个热情的拥抱。时刻把学生放在心上,体察学生的内心世界,关注他们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健康发展,同情学生的痛苦与不幸,这些都会令学生如沐春风,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这一切的一切,我相信老师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都在重复地做着。这些难道不是心与心的碰撞吗?

我们总在说着教师是无私奉献不求回报,但当回报来临时,我们收获的又何止是惊喜与感动。有一位诗人这样说过:如果你种下的是葵花,秋天收获的会是一片金黄;如果你种下的是甘蔗,秋天的收获的定是甜蜜;如果你种下的是自己的一颗心,收获的一定是一轮火红的太阳。我犹记得,那年生病,几个学生带着一篮子鸡蛋来看我,告诉我,同学们每人送了一个鸡蛋,让代老师好好养身体。那一刻,我从中品出的滋味,是——感动。送走一届毕业生,孩子们每人给我写了一封信,装订成册送给我,那一刻,我感受到的是——惊喜。上一届学生毕业时,班长拿着一个小方盒神秘地问我:“老师,您猜猜,这里面是啥?”原来是一盒笔。他们告诉我:“代老师,您用这只红笔批改作业时会想到我们;用这支钢笔备课时也会想到我们。”看到盒子里的笔。我感受到的是——欣慰。

“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就在于让每个儿童看到人的心灵美,珍惜爱护这种美,并用自己的行动使这种美达到应有的高度。“前两天班里有同学生病吐了,那个味道实在令人作呕。但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平常在家里当小公主、小皇帝的孩子们,一边捂着鼻子,一边上去帮忙。有的给她擦书包,有的给她擦桌子,还有几个男生飞快地跑去拿拖把。最令我感动的是,我把脏物拖干净准备拿到水房清洗时,马嘉城急忙接过拖把对我说:“老师让我去洗吧,您穿的白裤子会弄脏的。”可见,爱是可以传递的。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我付出一颗真心,收获了五十二颗真心。这就是心灵的碰撞。

老师,你喜欢我吗?

对学生的关爱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并不是平均的。我们会发现我们付出最多关注的往往不是那些成绩优秀的孩子,而是在班里处于弱势的孩子。我的班里有一个孩子。学前基本没有和普通的孩子一起接受正常的学前教育,不愿意和同龄的孩子交往,对于别人的碰触有强烈的应激反应。家长对于他在学校的学习生活非常担心。与他接触一段时间后,我发现情况比我想象的还要严重。他从不在座位上坐着听课,总是满教室乱跑,有时钻到桌子底下,从不和同学玩,同学们一碰他,反应很激烈。有一次因为做卷子跟不上同学们的速度,在座位上大哭大喊:“我不干了,好伦哥也不管用了……”我急忙把他拉到身边,一边拍哄一边给同学们读题,这才把他安抚下来。有一段时间我每节课间把他带到我办公室和他聊天,我发现他愿意与我交谈,喜欢我拥抱他。接着我又鼓励他和同学一起游戏。鼓励班里的孩子多帮助他。渐渐的,他愿意和同学们一起玩耍。他的衣服扔到操场上,孩子们不厌

其烦地帮他捡回来,每次交作业,撕卷子,对桌椅,都是周围的同学帮忙,甚至于书包有时都是同学帮他整理。他在与同学的交往中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同学们在帮助他的过程中学会了体贴与包容。当他犯了错误时,最爱说的一句话是:“老师,我改正错误,你还喜欢我吗?”瞧,这就是孩子,多么单纯而又直接的要求。“老师,你喜欢我吗?”我想,这是所有孩子的心声。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说过:“爱是一种伟大的感情,它总在创造奇迹,创造新的人。"

恩威并施,刚柔并济

爱生是我们开展教育工作的前提,所谓“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但实际工作中,又容易走向另一个极端:一味地走赏识教育、激励教育和成功教育路线,将包办视为关爱。为了保护学生的自尊,班主任对学生的缺点、错误视而不见。在这种错误思想的支配下,产生的是廉价的表扬,听到的是泛滥的掌声。学生的心理素质越来越脆弱,表现得异常固执、任性,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和明辨是非。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我在工作中注意做到恩威并施,刚柔并济。管理中的“恩、柔”,应该是教师的“爱心”,“威、刚”应该是教师的威信和管理的制度。治班"必须有"章"可循。这个"章",就是以班级规章制度、公约等为内容的班级常规管理制度。在我看来,正如国家要依法治国一样,一个班级也应该主要靠制度而不仅仅是靠班主任来管理。可以以各种名目设立负责人,班级的每个部分都有专门的人去监督,这样减轻了班主任的负担,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凡是需要惩罚的地方,教师就没有权利不惩罚。在必须惩罚的情况下,惩罚不仅是一种权利,而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