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女性文学共259页文档

合集下载

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研究综述

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研究综述

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研究综述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研究是近年来文学研究的重要分支,旨在探讨女性作家在当代社会中的文学创作和文化地位。

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搜集、整理和分析,对当代女性文学的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研究成果和不足进行综述,以期为未来的女性文学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的迅速发展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

作为文学研究的新兴领域,女性文学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化对中国文学的理解,也为全球女性文学的研究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本文将介绍当代女性文学研究的主要成果和不足,并探讨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以期为未来的研究提供启示。

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从改革开放初期的伤痕文学、到80年代的女性文学高潮、再到90年代的多元化发展,女性作家在不断地探索和创新。

当代女性文学的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强烈的自我意识和对传统男权文化的挑战;注重内心世界的描绘和情感的表达;多样化的创作风格和题材广泛。

当代女性文学的主题主要包括性别认同、女性形象、家庭和社会地位等。

女性作家通过独特的笔触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出女性的独立、坚强和勇敢。

很多女性作品还表现出对传统美德和家庭观念的反思,以及对两性关系的深入探讨。

当代女性文学中蕴含着强烈的女性主义思想和女性文化,表现为对性别歧视、家庭暴力、生殖权利等问题的。

女性作家在作品中通过呈现女性的生活经验和内心世界,传达出对社会不公的抗议和追求平等的精神。

很多作品还表现出对传统父权文化的批判和对母系文化的怀念与重构。

当代女性文学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对于提高女性的社会地位、促进性别平等具有重要意义。

女性文学作品为受众提供了不同于男性作家的审美体验,丰富了文学的多样性;女性文学传达出的女性形象和价值观有助于打破传统的性别刻板印象,推动社会的性别平等进程;女性文学为学术研究和文化交流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视角,为全球女性主义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通过对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看到其独特的文学价值和深远的社会影响。

中国当代女性文学 (2)

中国当代女性文学 (2)
第四十二页共258页节选四五岁的时候我曾幻想长大后要嫁给一个乘降落伞自天而降的解放军在这个幻想中解放军是一个淡化的模糊不清的可有可无的对象重点在降落伞和自天而降以及神秘深邃布满星星的夜空这是一个喜欢看天的孩子在她的想像中银白色的丝幕薄如蝉翼半透明柔软从天穹深不可测的幽暗处如花朵般开放一阵清幽婉丽的音乐声像气流一样推动着这白色柔软的花朵它从星星的缝隙间穿过越开越大最后它鼓满了风四个角像四瓣饱满的花瓣缓缓降落花的中间隐藏着一个人我无法描述他的面容和体态只要他乘坐我想像中的降落伞来自天上就足够了就在黎明时分成为我幻想中的恋人
、丁玲、萧红、张爱玲等。
❖ 代表作:冰心《斯人独憔悴》、《繁星》、《春 水》、《寄小读者》等;庐隐《海滨故人》、冯 沅君《春痕》、凌叔华《花之寺》。尤以1930 《莎菲女士的日记》大胆表现“五四”后“解放 了的青年女子性爱的矛盾心理,产生了惊世骇俗 效果。张爱玲创作引起了“张爱玲热”。
❖ 随着社会的变化,女性写作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1950-1970年代:杨沫、茹志鹃、刘真等
第六页,课件共有258页
❖ 二、20世纪中国女性写作的三次高峰
❖ 中国女性文学形成于现代,是中国新文学的组 成部分,它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新文学同步, 但对我国女性文学的研究较晚,始于90年代初 ,1995——1996年形成高潮。
第七页,课件共有258页
❖ 1、 1920-1940年代:“人的觉醒”。 ❖ 代表作家陈衡哲、冰心、庐隐、冯沅君、凌叔华
世界,坦白赤裸,惊世骇俗。
❖ 《独身女人的卧室》女人“做人”与“做女人”的梦想
是一致的,希望通过借助于自己的女性躯体来确认自己的 性别、身份与为人的价值。 艺术与自我融为一体,“我 创造了艺术,艺术也创造了我”
第二十四页,课件共有258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女性文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女性文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女性文学”如下是有关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女性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女性文学”概念的提出和认可,是经过了一个漫长而艰难的阶段的,也一直存在着较大的争议和探讨。

广泛可以接受的理解是:“女性文学”是由女性作家创作的,反映特定时期女性生活、女性意识以及女性思想的文学作品。

在近百年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过程中,中国涌现了众多知名的女性作家及优秀的女性文学作品,并形成了其独有的发展脉络,也显示了一些写作缺陷。

探析中国现当代女性文学的发展脉络与写作缺陷,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知晓和了解女性自我个性解放的阶段与过程,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女性内心深层意识的萌动与延展,更好地预测和推知女性未来人生发展的目标与机遇。

(1)20世纪20—50年代前后:关注于女性思想独立解放分析中国女性文学的发端和起源,应是自“五四”和新文化运动时期开始的,那个时期特殊的时代背景、自由的思想风潮、创新的文学形式给女性文学作品创作提供了展示自我风采的舞台。

长期遭受封建社会压抑的女性对于文学的本性爱好和深层思考顷刻间得到了顺其自然式的爆发和流露,涌现了一批知名女性作家,如冰心、丁玲、庐隐等。

早期的女性文学作品,大多是以反对封建压迫、追求思想解放为根本题材的。

与传统的男性文学不同,这个时期的女性文学呈现出一些新特点:细腻婉约的心理描写、典雅温醇的写作笔调、清新格致的书写风格、玲珑剔透的文字用语、情感鲜明的个性表达等等。

尽管其可能也存在一些明显的缺陷:狭隘的闺秀题材、单一的描写视角、封闭的思维偏向等等。

但是,以意识觉醒为主流的这个时期的女性文学作品明确表现出了中国女性起初的个性意识,在为新时期女性获得个性解放、倡导人生价值、追求纯真爱情等方面发出了振聋发聩的“第一声”,也在文学创作艺术上体现了与以往不同的多样化文体形式和艺术风格,并且兼顾了社会意识与女性意识双重并举的形态格局,逐渐形成了自有的风格特征。

需要指出的是,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伴随着革命斗争热潮的此起彼伏,一些女性作家由于个人特殊的经历,不再仅仅采用原有固定的思维模式去单纯描写女性孤苦忧愁的内心世界或者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而是将笔触伸向了更为广阔的劳动大众的解放斗争之中,表现坚忍不拔、努力抗争、无畏不惧的贫苦工农群众和革命者形象,文笔描写已经超出了女性的温柔感,粗犷豪放、壮烈雄浑,比如萧红的《生死场》就是围绕这个时期的主题而展开的。

中国当代女性文学

中国当代女性文学

第三阶段:女性自我的发现。
特征是个人化的女性写作:以女性立场来讲 述、以女性话语的方式来探索女性隐秘的内 心冲动。一些作品通过“身体书写”,在 “性”的描写上表现得大胆泼辣,无所顾忌, 无所不至。以女性话语,以“独语”写生命 体验,女性经验,赤裸裸地袒露女性的性觉 醒,性期待,性恐惧,同性恋等女性的一切 神秘话题。作家们在文化层面上与女性主义 比较接近。代表作有陈染《私人生活》,徐 小斌《双鱼星座》,海男《我的情人们》等。
男性中心文化背景下的文学创作
(一)菲勒斯中心 指男性的性是文学力量的中心,写
作的笔是阳具的象征,男性作者是生殖 者、生命之源、美学之父,男性的笔具 有创造生命和繁衍后代的威力。 (二)男作家笔下的两极女性形象—— 天使与魔鬼 (三)男性中心文化下的女作家创作
女性文学的意义
(一)促进了对社会话语的改造 (二)对文学本体的贡献 (三)女性文学已从个体研究进入高校教学
铁凝的《麦秸垛》和《玫瑰门》则用更为明 显的女性视角,女人味极浓的叙事口吻,来 挖掘女性生命的本相。《玫瑰门》里是一片 女性心理的世界。铁凝大胆地走了进去,深 入到女性生命最隐秘的角落,写出了女人的 让人反胃、卑琐、丑陋的,男人所看不到的 方方面面。从性别的角度展示人性的复杂及 其脉动。这对于女性文学来说,无疑是一个 重要的突破。它对女性自我的严厉解剖成为 中国女性文学走向90年代的一个标志。
代表作:冰心《斯人独憔悴》、《繁星》、《 春水》、《寄小读者》等;庐隐《海滨故人》 、冯沅君《春痕》、凌叔华《花之寺》。尤以 1930《莎菲女士的日记》大胆表现“五四”后 “解放了的青年女子性爱的矛盾心理,产生了 惊世骇俗效果。张爱玲创作引起了“张爱玲热 ”。
随着社会的变化,女性写作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1950-1970年代:杨沫、茹志鹃、刘真等

中国当代女性文学概述

中国当代女性文学概述

中国当代女性文学概述中国的女性文学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古代经典文学作品。

然而,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随着女性权益运动和社会发展的进步,中国当代女性文学逐渐蓬勃发展起来,并成为中国文学领域中一个重要的分支。

其次,社会变革和女性地位的改善为女性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平台参与文学创作。

在过去,女性在社会和家庭中的地位相对较低,很少有机会接受教育和参与公共事务。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女性逐渐走出家庭,有更多的机会参与社会活动和创作,这也为女性文学的崛起提供了土壤。

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的主题涵盖了广泛的领域。

一方面,关于家庭和婚姻的作品成为了女性文学中的重要内容。

这些作品通过对婚姻和家庭的描绘,展现了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和角色,并探讨了家庭关系和婚姻制度对女性个体的影响。

另一方面,女性文学也关注着女性在社会和职场中的地位和挑战。

通过描绘女性在职场争斗和努力奋斗的故事,女性文学展现了女性的智慧、才能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的风格和形式也呈现多样性。

一些作品采用了传统的文学形式,如小说、散文和诗歌。

这些作品中常常有着女性的情感体验和生活细节的描写,同时也带有一些浓厚的女性意识形态。

另一些作品则采用了现代的文学形式,如短篇小说、实验性诗歌和散文随笔。

这些作品以其独立的思考和对当代社会问题的敏感描写而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的代表作家有很多。

张爱玲是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她的作品《醒来》、《红玫瑰与白玫瑰》等以其细腻的情感描写和对现代社会之变化的独到观察而备受赞誉。

李碧华是另一位备受关注的女性作家,她的代表作《倾城之恋》以其对爱情和命运的探讨而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

此外,王安忆、莫言、三毛等作家也都写作了许多关于女性命运和社会问题的作品。

总的来说,中国当代女性文学展示了女性在现代社会中的生活和角色,通过对女性命运的描绘和对社会问题的反思,揭示了女性的力量和追求。

这些作品通过不同的文学形式和风格,呈现了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为读者们展示了现代女性的生活和思想世界。

中国当代女性文学

中国当代女性文学
代表作:冰心《斯人独憔悴》、《繁星》、《 春水》、《寄小读者》等;庐隐《海滨故人》 、冯沅君《春痕》、凌叔华《花之寺》。尤以 1930《莎菲女士的日记》大胆表现“五四”后 “解放了的青年女子性爱的矛盾心理,产生了 惊世骇俗效果。张爱玲创作引起了“张爱玲热 ”。
随着社会的变化,女性写作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1950-1970年代:杨沫、茹志鹃、刘真等
界:
(1)内在世界:爱情、性、女性的 处境和命运。
(2)外在世界:对社会、国家、民 族、人生的关注。
2、艺术探索的超前性。
女性作家以自己特有的敏感,在艺 术探索上表现出某种超前性。
无论在内容的开拓还是在形式技巧 的创新方面都起到了某些先锋作用。 如舒婷的朦胧诗,宗璞的心理小说, 张辛欣的纪实文学,刘索拉和残雪的 现代派小说,方方和池莉的新写实小 说,苏叶和叶梦的散文革新等。
《致橡树》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纯的歌曲; ……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舒婷的诗
《神女峰》 美丽的梦留下美丽的忧伤 人间天上,代代相传 但是,心 真能变成石头吗 为眺望远天的杳鹤 错过无数次春江月明 沿着江岸 金光菊和女贞子的洪流 正煽动新的背叛
戴锦华:“‘享受做女人的乐趣’就意味着 以丈夫为轴心,意味着女为悦己者容,意味 着温柔、美丽顺从。于是,它与事业、拼搏 、竞争当然不相见容。”
女性要求获得男性确认、将自己的精神性别 交之于男性之手的幼稚与天真
3、第三次高峰为20世纪末90年代
1995年,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召开,形成 了女性作品及批评理论出版高潮。女性写作从社会、人 生等宏大角度理解女性的模式中走出,着重探讨女性性 别意识和内心世界及心路历程。具有很强的“个人化写 作”特征。

中国当代女性文学 (2)

中国当代女性文学 (2)
第二十一页,共258页。
❖ 三、当代女性写作整体趋势:女性意识不断增 强。

女性意识,即女性作为社会人,对客观世
界和对自己的全部认识的总和。包括与男性共
有的,与社会、时代、民族共通的意识,也包
括独属于女性自己的意识,是一种反叛男性话
语的具有女性特征的意识。

女作家的女性意识,既强调女人也是人,
主张男女平等,又强调男女差异。女人姓女。
❖ 以性爱为焦点,集中透视在纯粹的情与欲的纠 葛中,人,特别是女人本体的生命意识和文化 内涵。在女性文学中第一次揭示了生命的内在 冲突,对女人的痛苦,女人的悲剧给与了极大 的关怀。“三恋”的深意还在于:女性自审意 识是与女性生命意识一起复苏的。王安忆以鲜 明的女性生命意识,写出了女性生命的形态, 女性生命的欲望,女性生命的流程。
第十页,共258页。
❖ 80年代女性作家群大量涌现。“五世同堂”, 队伍壮观。
❖ 第一代:冰心等 ❖ 第二代:丁玲等 ❖ 第三代:韦君宜、杨绛、陈敬容、郑敏等 ❖ 第四代:宗璞、茹志鹃、刘真、黄宗英、杨沫、
柯岩等 ❖ 第五代:张洁、谌容、凌力、霍达、戴厚英、林
子、陈祖芬、张抗抗、王小鹰、陆星儿、王安忆、 铁凝、方方、池莉、范小青、张辛欣、舒婷、残 雪、陈染、林白、徐坤等。
第六页,共258页。
❖ 二、20世纪中国女性写作的三次高峰
❖ 中国女性文学形成于现代,是中国新文学的组 成部分,它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新文学同步, 但对我国女性文学的研究较晚,始于90年代 初,1995——1996年形成高潮。
第七页,共258页。
❖ 1、 1920-1940年代:“人的觉醒”。
❖ 代表作家陈衡哲、冰心、庐隐、冯沅君、凌叔 华、丁玲、萧红、张爱玲等。

当代女性文学

当代女性文学

电影《十三棵泡桐》、《金鸡》
1、萧红:《呼兰河传》
2、丁玲:《沙菲女生日记》
3、张爱玲:《金锁记》、《倾城之恋》
4、庐隐:《海滨故人》
5、凌淑华:《酒后》、《花之寺》
6、茹志鹃:《百合花》
7、杨沫:《青春之歌》
8、张洁:《爱,是不能忘记的》
9、张辛欣:《我在哪错过了你》
10、《人到中年》
11、王安忆:《长恨歌》、《富萍》、《香港的情与爱》、《本次列车终点》、《叔叔的故事》、
《遍地枭雄》
12、铁凝:《玫瑰门》、《棉花垛》
13、陈染:《私人生活》、《嘴唇里的阳光》
14、林白:《一个人的战争》、《狐狸十三段》
15、残雪:《苍老的浮云》
16、蒋子丹:《等待黄昏》、《从此以后》
17、卫慧:《蝴蝶尖叫》、《上海宝贝》
18、魏微:《白娟在一个小城的故事》
19、虹影:《饥饿的女儿》。

中国当代女性文学

中国当代女性文学

• 3、第三次高峰为20世纪末90年代
• 1995年,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召开,形成 了女性作品及批评理论出版高潮。女性写作从社会、人 生等宏大角度理解女性的模式中走出,着重探讨女性性 别意识和内心世界及心路历程。具有很强的“个人化写 作”特征。
• 代表作家林白、陈染、徐小斌、徐坤、海男、卫慧等。 代表作林白《同心爱者不能分手》、陈染《与往事干 杯》、《私人生活》、徐小斌的《对一个精神病患者的 调查》、徐坤的《先锋》、《旅行》、张欣的《决非偶 然》、卫慧的《上海宝贝》等。
• “你要事业,你就得失去做女人的许多乐趣。你 要享受做女人的乐趣,你就别要事业。” 张洁 《方舟》
• 戴锦华:“‘享受做女人的乐趣’就意味着 以丈夫为轴心,意味着女为悦己者容,意味 着温柔、美丽顺从。于是,它与事业、拼搏、 竞争当然不相见容。”
• 女性要求获得男性确认、将自己的精神性别 交之于男性之手的幼稚与天真
舒婷的诗
• 《致橡树》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纯的歌曲; ……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在“做人”与“做女人” 之间
• “一个人要先想到自己是一个人,然后 想到自己是个女人或男人。” (冰心, 1990年)
• 主要特点是“女性意识的觉醒”。
最具代表的作家作品有张洁的《爱,是不能忘
记的》、铁凝的《麦秸垛》、王安忆“三恋”,戴厚 英的《人啊,人》、谌容的《人到中年》、张抗抗的 《北极光》、残雪的《山上的小屋》、池莉的《烦恼 的人生》、《来来往往》、方方的《黑洞》、《风 景》、舒婷的《致橡树》、迟子建的《左边是篱笆, 右边是玫瑰》等。

当代文学中的女性主义文学解读-当代文学论文-文学论文

当代文学中的女性主义文学解读-当代文学论文-文学论文

当代文学中的女性主义文学解读-当代文学论文-文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摘要:在当代文学教学中,20世纪90年代以来兴起的新女性文学是一个重要的命题。

女性主义文学的写作延展开来形成了20世纪90年代中国文学创作潮流中的私人化写作、望化写作、身体写作等一系列紧密关联的重要现象和命题。

关键词:当代文学;新女性文学;身体写作一、女性主义写作的意义指向女性主义写作与女性身份认同以及女性话语表达之间的关联性,使得女性主义文学在望写作与身体写作的层面上有强烈的表达。

因为整个人类书写的历史都浸透了男性中心主义,所以女性书写理念倡导者坚持开创一种全新的女性书写,即让写作回归女性身体,从描写女性身体的独特经验开始,让女性重建对世界的认知,让世界正视女性的存在。

商品市场经济时代,女性更多地被贴上了商品的标签,或者成为各种商品的附属物,如豪车与美女,而男性成为消费者,尤以“成功’’的男性为主。

商品经济男权文化成为女性新的主宰,在这种背景下,女性主义写作不无现实地具有批判意义。

女性主义写作与女权主义思想之间紧密相连,它从一开始便以其对男权文化以及相关的思想观念的强烈质疑而显示着自己的价值。

20世纪20年代以丁玲的《莎菲女士的日记》及庐隐的《海滨故人》为代表的女性主义文学作品显示出了西学东渐之后在现代思想启蒙下女性意识在文学写作中最初的自觉。

这一时期的女性主义思想表达,一方面十分注重对深深地镶嵌在封建专制体系中的男权文化思想的批判;另一方面也努力地展示觉醒了的知识女性决绝抗争的勇气及其所承受的伤痛与孤独感。

从长久的男权文化压制下所苏醒了的女性解放意识,具有一种强烈的对抗与批判要求,它与“五四”时期的思想启蒙、个性解放、人的觉醒融汇在一起,形成了一股强有力的思想解放力量,体现出了一种具有现代转型意义的价值取向,成为那个时代宏大叙事的组成部分.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在整个20世纪的女性主义文学写作中,20年代的女性写作虽然数量有限,但却是最为醒目的,它激起的社会反响也是最强烈的,同时也使得女性意识的自觉与解放诉求成为三四十年代女性写作最为重要的思想资源。

中国当代女性文学

中国当代女性文学

二、20世纪中国女性写作的三次高峰
中国女性文学形成于现代,是中国新文学的 组成部分,它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新文学同 步,但对我国女性文学的研究较晚,始于90 年代初,1995——1996年形成高潮。
1、 1920-1940年代:“人的觉醒”。
代表作家陈衡哲、冰心、庐隐、冯沅君、凌叔 华、丁玲、萧红、张爱玲等。
女性的“身体写作”
“用自己的肉体来表达自己的思想”,“通过身体来 将自己的想法物质化” ;
女人要实现自我,首先就得抛弃男性规范,将自己的 身体融入自己的写作,表达女性与男人不同的曾遭受 男人所禁忌的女性经验,如性意识、性成长、月经来 潮、孕育、分娩等等,她们要创造属于女性的话语, 来表明女性的存在。(徐坤的《狗日的足球》)
现在社会对女性的要求更高些,家庭义务、社 会工作,我们和男人承担的一样 ,甚至更多,
迫使我们不得不向男人一样强壮。”为此,“ 我常常愿意有意隐去女性的特点,为了生存, 为了向前闯!不知不觉,我就变成了这样。” (同上)
“你要事业,你就得失去做女人的许多乐趣。你 要享受做女人的乐趣,你就别要事业。” 张洁 《方舟》
2、第二次高峰为20世纪七八十年代
呈多元发展态势——传统女性写作代表作家张 洁、张辛欣、陆星儿等;80年代后期写性题材的 作品出现,代表作家铁凝、王安忆等;舒婷、宗 璞、刘索拉和残雪分别在朦胧诗、西方现代派荒 诞、黑色幽默、超现实主义等方面进行了多方艺 术探索。
主要特点是“女性意识的觉醒”。
这样优美地站在海天之间 令人忽略了:你的裸足 所踩过的碱滩和礁石 于是,在封面和插图中 你成为风景,成为传奇
在“做人”与“做女人”之间
“一个人要先想到自己是一个人,然后想到 自己是个女人或男人。” (冰心,1990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