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天池煤矿2004.12.12特别重大透水事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贵州天池煤矿2004.12.12特别重大透水事故
事故经过:贵州天池煤矿分老井和新井两个生产系统,此次事故发生在新井。根据设计,拟定在新井和老井贯通后,将老井改作风井,新井作为主井。2004年11月新井与老井贯通,发生事故时正在进行扩巷工作。2004年12月12日8时,天池煤矿当班共有81人下井,分别在2个下山、5个上山采掘点和回风巷等9个点作业。其中发生事故的一号上山采掘工作面有6名工人作业,该工作面采用手镐落煤,准备与上部四平巷贯通。10时30分,部分井下作业人员听到从一号上山采掘工作面传来很大的轰鸣声,感觉有很强的气流袭来,并看见有水流来,于是迅速撤离险区(共有45人脱险,其中7人从与该井相通的伍银煤矿跑出)。短时间内大量水流从一号上山涌出,迅速淹没井底大巷(一平巷)和二平巷等井巷。有36名矿工来不及撤离,其中有21人被困在二平巷以上的独头巷道内,15人被淹没在下山或平巷内。随后,与其相通的伍银煤矿的部分巷道也被淹。至此本次事故共计36人死亡。
根据实地勘查并结合水质化验和冲积物分析结果认定,透水水源来源于局部的、以静储量为主、具有承压性质的地下隐伏岩溶溶洞水。该矿区煤层顶底板灰岩含水层岩溶发育具极不均一性。透水处岩溶溶洞切穿了煤层,将顶板吴家坪组灰岩和底板茅口组灰岩隐伏溶洞连接在一起,这种地质异常体在该矿区从未发现过,具有极强的隐蔽性。透水发生前一号上山掘进时煤层未见异常,也未发现透水预兆。导致透水的溶洞位于一号上山掘进工作面前方12米左右,该溶洞贯穿了煤层顶底板,标高低于当地最低侵蚀基准面137米,具有承压性质。
事故原因:导致此次透水的直接原因是一号上山在掘进过程中,没有采取探放水措施,接近了与煤层立体斜交的陷伏的岩溶溶洞,发生透水事故。
间接原因:
1、天池煤矿在水文地质情况不明、没有设计方案、没有专用探放水设备、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情况下,在井下多处布置作业点,长期采用只有一个安全出口的巷道采煤方式生产;
2、水文地质资料不全,没有符合煤矿安全生产要求的矿山设计,没有与开办该矿相适应的设备和技术人员;
3、未按规定查明矿区水文地质条件,没有编制中长期防治水计划,也没有编制有针对性的探放水措施;
4、没有按照规定做好采区、工作面水文地质探查工作,没有配置专门的探放水设备。
5、未对新工人进行岗前培训。
三、综合防护措施
根据以上案例的事故教训,对于此类顶板透水事故应采取以下综合防护措施:
1、严格执行“物探先行、化探跟进、钻探验证”的综合超前探测“十二字方针”。对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不明的区域,应采取多种手段进行综合探测。
2、对于各种资料显示并无异常情况的区域要严格进行常规超前探作业,确保安全。
3、加强超前探、探放水的现场管理工作,保证探水施工严格按照规程、设计进行。
4、应根据本矿“上三带”情况和物探成果,严格论证,合理安排对上部富水区积水的探放。
5、加强防治水知识培训,落实“人人都是防水员”活动,使所有井下作业人员都能掌握透水征兆,任何人员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即向调度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