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专业知识培训培训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菌药物治疗应用的原则】
1. 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 应用抗菌药物治疗的指征:细菌、真菌、结核分枝 杆菌、非结核分枝杆菌、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 立克次体及部分原虫等病原微生物所致的感染
11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2. 尽早查明感染病原,根据病原种类及细菌药 物敏感试 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
3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代谢】 1. 原型从肾或其他器官消除的药物:氨基糖苷类、 大部分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 2. 肝代谢加肾排泄:头孢噻吩、头孢噻肟、磺胺药、 氯霉素、红霉素、利福平等
4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2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5. 前列腺组织:碱性脂溶性药物较易进人,如红霉 素等大环内酯类、磺胺药、甲氧嘧啶(TMP),喹诺酮 类及四环素类等药物的浓度较高; 6. 多数抗菌药物在眼内组织、房水、玻璃体中的浓 度很低; 7. 浆膜腔和关节腔内药浓度约为同时期血药浓度的 50%--100%; 8. 透过胎盘屏障的药物:氨基糖苷类、氯霉素、四 环素、磺胺药。
杀菌类型
抑菌效果
指标
Β-内酰胺 克林霉素
红霉素 SMZ-TMP
喹诺酮 氨基糖苷类
四环素 万古霉素 阿齐霉素
时间依赖 时间依赖 时间依赖 时间依赖 浓度依赖 浓度依赖 时间依赖 时间依赖 时间依赖
轻重度 轻重度 轻重度 轻重度
长效 长效 来自百度文库效 长效 长效
T>MIC T>MIC T>MIC T>MIC Cmax/MIC、AUC/MIC Cmax/MIC、AUC/MIC AUC/MIC AUC/MIC AUC/MIC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第一节 抗菌药物的临床药代动力学
一、抗菌药物体内过程
➢【吸收】 1.吸收后达峰时间:口服:1-2h;肌注:0.5-1h 2.不吸收或吸收差的药物:多数青霉素类、氨基糖 苷类、万古霉素、两性霉素类、多粘菌素等 3.口服吸收良好的药物:氯霉素、磺胺类、克林霉 素、头孢类、氟喹诺酮类等
杀菌活性愈强。属于这一类型者有氨基糖苷类、
喹诺酮类、两性霉素B、甲硝唑等。
考察指标: Cmax/MIC、AUC/MIC (2)时间依赖型:杀菌活性与药物浓度超过对细
菌MIC时间的长短有关。属此类型者有青霉素类、
头孢菌素类等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的多数品
种。
考察指标:T>MIC
8
药物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9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第二节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是否正确、合理,基于以下 两方面:
(1)有无指征应用抗菌药物; (2)选用的品种及给药方案是否正确、合理。
10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 病原菌尚未查明的严重感染 ➢ 免疫缺陷者的严重感染; ➢ 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控制的需氧菌及厌氧菌混合感染,2种
或2种以上病原菌感染; ➢ 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有效控制的重症感染; ➢ 需长程治疗,但病原菌易对某些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的感
染,如结核病、深部真菌病; ➢ 药物协同抗菌、降低毒性或耐药性出现。
➢ 【排泄】
1. 大部分抗菌药物主要经肾排泄: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的 多数品种、氨基糖苷类等药物 尿药浓度可达血药浓度的数十至数百倍以上
2. 经肝或在体内代谢的: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和利福平 可在尿中达到有效药浓度
3. 进行肝肠循环的:四环素、红霉素、利福平等 在粪便中排出较多
5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二、抗菌药物体内过程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
1. 根据血流分布特点、药物特点、病原菌药物敏感 性,针对性用药
2.针对感染轻重,选择不同给药途径和方法 3.避免局部用药 4. 注意对胎儿的保护 5.尿路感染与用药的特点
6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三、药效学、药代动力学与疗效的关系
1. 血药浓度与作用部位药物浓度的关系 药物在体液、组织中的浓度约为血药浓度的1/10- 1/2; 血药浓度应达到药物对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 的若干倍。
7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2. 抗菌药的体内杀菌活性的类型
(1)浓度依赖型:在一定范围内药物浓度愈高,
3. 按照药物的抗菌作用、体内过程特点,综合 患者病情、病原菌种类选择用药
12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在制订治疗方案时应遵循下列原则 (1)品种选择:根据病原菌种类及药敏结果选用抗 菌药物。 (2)给药剂量:按各种抗菌药物的治疗剂量范围及 感染轻重给药。 (3)给药途径: 轻症感染,重症感染、全身性感染 局部应用宜尽量避免
13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4)给药次数 (5)疗程:一般宜用至体温正常、症状消退后72~
96小时 (6)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
单一药物可有效治疗的感染,不需联合用药;
14
联合用药指征: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1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 【分布】 1. 抗菌药物丰富的组织:肝、肾、肺组织中浓度较高; 2. 抗菌药物浓度低的组织:脑、骨、前列腺等组织及存在生 理屏障的部位; 3. 可进入脑组织的药物:氯霉素、磺胺嘧啶、异烟肼,脑脊液 内药浓度可达同时期血药浓度的50%-100%; 4. 难进入脑组织药物:青霉素类、头孢类、大环内酯类等; 4. 骨组织:克林霉素、林可霉素、磷霉素(注射给药)和氟 喹诺酮类的浓度较高;
1. 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 应用抗菌药物治疗的指征:细菌、真菌、结核分枝 杆菌、非结核分枝杆菌、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 立克次体及部分原虫等病原微生物所致的感染
11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2. 尽早查明感染病原,根据病原种类及细菌药 物敏感试 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
3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代谢】 1. 原型从肾或其他器官消除的药物:氨基糖苷类、 大部分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 2. 肝代谢加肾排泄:头孢噻吩、头孢噻肟、磺胺药、 氯霉素、红霉素、利福平等
4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2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5. 前列腺组织:碱性脂溶性药物较易进人,如红霉 素等大环内酯类、磺胺药、甲氧嘧啶(TMP),喹诺酮 类及四环素类等药物的浓度较高; 6. 多数抗菌药物在眼内组织、房水、玻璃体中的浓 度很低; 7. 浆膜腔和关节腔内药浓度约为同时期血药浓度的 50%--100%; 8. 透过胎盘屏障的药物:氨基糖苷类、氯霉素、四 环素、磺胺药。
杀菌类型
抑菌效果
指标
Β-内酰胺 克林霉素
红霉素 SMZ-TMP
喹诺酮 氨基糖苷类
四环素 万古霉素 阿齐霉素
时间依赖 时间依赖 时间依赖 时间依赖 浓度依赖 浓度依赖 时间依赖 时间依赖 时间依赖
轻重度 轻重度 轻重度 轻重度
长效 长效 来自百度文库效 长效 长效
T>MIC T>MIC T>MIC T>MIC Cmax/MIC、AUC/MIC Cmax/MIC、AUC/MIC AUC/MIC AUC/MIC AUC/MIC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第一节 抗菌药物的临床药代动力学
一、抗菌药物体内过程
➢【吸收】 1.吸收后达峰时间:口服:1-2h;肌注:0.5-1h 2.不吸收或吸收差的药物:多数青霉素类、氨基糖 苷类、万古霉素、两性霉素类、多粘菌素等 3.口服吸收良好的药物:氯霉素、磺胺类、克林霉 素、头孢类、氟喹诺酮类等
杀菌活性愈强。属于这一类型者有氨基糖苷类、
喹诺酮类、两性霉素B、甲硝唑等。
考察指标: Cmax/MIC、AUC/MIC (2)时间依赖型:杀菌活性与药物浓度超过对细
菌MIC时间的长短有关。属此类型者有青霉素类、
头孢菌素类等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的多数品
种。
考察指标:T>MIC
8
药物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9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第二节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是否正确、合理,基于以下 两方面:
(1)有无指征应用抗菌药物; (2)选用的品种及给药方案是否正确、合理。
10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 病原菌尚未查明的严重感染 ➢ 免疫缺陷者的严重感染; ➢ 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控制的需氧菌及厌氧菌混合感染,2种
或2种以上病原菌感染; ➢ 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有效控制的重症感染; ➢ 需长程治疗,但病原菌易对某些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的感
染,如结核病、深部真菌病; ➢ 药物协同抗菌、降低毒性或耐药性出现。
➢ 【排泄】
1. 大部分抗菌药物主要经肾排泄: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的 多数品种、氨基糖苷类等药物 尿药浓度可达血药浓度的数十至数百倍以上
2. 经肝或在体内代谢的: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和利福平 可在尿中达到有效药浓度
3. 进行肝肠循环的:四环素、红霉素、利福平等 在粪便中排出较多
5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二、抗菌药物体内过程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
1. 根据血流分布特点、药物特点、病原菌药物敏感 性,针对性用药
2.针对感染轻重,选择不同给药途径和方法 3.避免局部用药 4. 注意对胎儿的保护 5.尿路感染与用药的特点
6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三、药效学、药代动力学与疗效的关系
1. 血药浓度与作用部位药物浓度的关系 药物在体液、组织中的浓度约为血药浓度的1/10- 1/2; 血药浓度应达到药物对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 的若干倍。
7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2. 抗菌药的体内杀菌活性的类型
(1)浓度依赖型:在一定范围内药物浓度愈高,
3. 按照药物的抗菌作用、体内过程特点,综合 患者病情、病原菌种类选择用药
12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在制订治疗方案时应遵循下列原则 (1)品种选择:根据病原菌种类及药敏结果选用抗 菌药物。 (2)给药剂量:按各种抗菌药物的治疗剂量范围及 感染轻重给药。 (3)给药途径: 轻症感染,重症感染、全身性感染 局部应用宜尽量避免
13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4)给药次数 (5)疗程:一般宜用至体温正常、症状消退后72~
96小时 (6)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
单一药物可有效治疗的感染,不需联合用药;
14
联合用药指征: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1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 【分布】 1. 抗菌药物丰富的组织:肝、肾、肺组织中浓度较高; 2. 抗菌药物浓度低的组织:脑、骨、前列腺等组织及存在生 理屏障的部位; 3. 可进入脑组织的药物:氯霉素、磺胺嘧啶、异烟肼,脑脊液 内药浓度可达同时期血药浓度的50%-100%; 4. 难进入脑组织药物:青霉素类、头孢类、大环内酯类等; 4. 骨组织:克林霉素、林可霉素、磷霉素(注射给药)和氟 喹诺酮类的浓度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