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解读
关于带量采购的政策解读

关于带量采购的政策解读带量采购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和数量要求,对特定药品进行集中采购的政策。
这项政策在中国近年来得到了广泛推广和应用,旨在通过规模效应和集中采购来降低药品价格,提高采购效率,保障民众用药需求。
本文将从政策背景、政策目标、政策实施、影响评估等方面对带量采购的政策解读进行详细阐述。
一、背景介绍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医疗保健服务的需求不断增长。
然而,高昂的医疗费用成为了制约人民群众就医的重要因素之一。
尤其是药品价格的上涨,不仅给患者和医疗服务提供者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压力,也对医疗保障体系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挑战。
为解决这一问题,带量采购政策应运而生。
二、政策目标带量采购政策的目标主要有两个方面:1.降低药品价格。
带量采购通过集中采购的方式,使得药品供应商之间进行竞争,推动价格的下降。
这样可以减轻人民群众的医药费用负担,降低药品的购买成本,提高医疗保障的可及性。
2.提高供应链的效率。
带量采购可以统一药品采购渠道,规范药品采购流程,提高采购的效率和质量。
这样可以避免药品短缺和浪费,保证医疗机构的用药需求得到满足,并提高药品供应的稳定性。
三、政策实施1.地方政府牵头。
带量采购由地方政府牵头组织实施,根据本地区的用药需求和疗效、安全等要求,确定药品的采购目录和标准。
2.集中采购模式。
带量采购采用集中采购的方式,选择一家或数家药品供应商进行采购谈判,并达成药品采购合同。
这样可以形成规模效应,降低药品价格。
3.约定药品价格。
药品采购合同中需明确药品的采购价格和支付方式,同时要求药品供应商进行价格透明度公开,确保价格公正合理。
4.药品使用审慎。
带量采购也强调对药品的使用审慎性,医疗机构应根据病情和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选用合适的药品,提高药品使用的经济性和安全性。
四、政策影响评估带量采购政策的实施对于医药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都有一定的影响。
1.对药品供应商的影响。
带量采购政策的实施将对药品供应商带来一定的市场竞争压力。
(待分)“4+7”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解读

“”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解读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技术指导文件》(以下简称《技术指导文件》),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工作作出部署,选择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和沈阳、大连、厦门、广州、深圳、成都、西安个城市开展试点工作。
《技术指导文件》明确,从通过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对应的通用名药品中遴选试点品种。
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在中国大陆地区上市的集中采购范围内药品的生产企业,均可参加试点。
具体措施如下:本次“带量采购”以结果执行日起个月为一个采购周期。
若在采购周期内提前完成约定采购量的,超过部分仍按中选价进行采购,直至采购周期届满。
()带量采购,以量换价。
按照试点地区所有公立医疗组织年度药品总用量的-估算采购总量,进行带量采购,量价挂钩、以量换价,形成药品集中采购价格,试点城市公立医疗组织或其代表根据上述采购价格与生产企业签订带量购销合同。
()招采合一,保证使用。
试点地区公立医疗组织应优先使用中选药品,确保年内完成合同用量。
()确保质量,保障供应。
要严格执行质量入围标准和供应入围标准,建立对入围企业产品质量和供应能力的调查、评估、考核、监测体系。
()保证回款,降低交易成本。
医疗组织作为药款结算第一责任人,应按合同要求与企业及时结算,降低企业交易成本。
严查医疗组织不按时结算药款问题。
医保基金在总额预算的基础上,按不低于采购金额的提前预付给医疗组织。
有条件的城市可试点医保直接结算。
一直接影响月日上午,上海药事所召集未中标企业进行了通气会。
会议消息显示,未中标产品根据与中标产品之间的价差,决定降价比例,降价比例分为三档,分别为、、。
这个降价幅度被认为是较为温和的。
“”城市带量采购拟中选结果公示结束。
与年同种药品最低采购价相比,拟中选的个品种药价平均降幅,最高降幅达,其中个为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
此次“”城市带量采购受益人群有哪些、药企能否赚钱、流标药企如何应对以及未来股价走势等问题,新京报记者采访了多位业内人士。
执业药师继续教育 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政策解读

执业药师继续教育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政策解读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和深化改革,执业药师这一职业也逐渐备受关注。
作为医疗卫生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员,执业药师的角色日益凸显。
而与此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政策的实施,也对执业药师的工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有必要对执业药师继续教育和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政策进行深度解读,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相关的政策和要求。
一、执业药师继续教育1. 执业药师的背景和职责执业药师是在药学专业学位等级的基础上,通过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取得相应资格的人员。
他们主要的工作职责包括配药、指导和管理患者用药,以及参与临床药学服务等工作。
这些工作涉及到很多专业知识和技能,因此执业药师需要不断进行继续教育,以保持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技能。
2. 执业药师继续教育的重要性执业药师继续教育是保持药品管理水平的必要手段。
通过继续教育,执业药师可以及时了解最新的医药知识、技术和政策,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以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继续教育也能够帮助执业药师适应医疗卫生领域的发展和变化,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和发展空间。
3. 执业药师继续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执业药师继续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临床药学、药学服务、药学管理、药学研究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而在形式上,继续教育可以通过参加专业培训、学术会议、科研项目等方式进行,也可以通过阅读专业书籍、文献、期刊等来获取相关知识。
4. 个人观点在我看来,执业药师继续教育对于提高药师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至关重要。
在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和变革中,执业药师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以满足患者和医疗机构的需求,为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和提高医疗质量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政策解读1. 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政策的背景和意义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政策是指国家医保部门按照药品的临床价值和经济价值,对可以替代使用的药品进行比选和谈判,以达到减少药品采购成本、推动医药产业转型升级、降低患者用药费用等目的。
解读推动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开展PPT课件

目录
一
五
二
六
三
七
四
第一部分
总体要求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民为 中心的发展思想,完善以市场为主导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发挥医保基金战略性购买作用,推动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工作常态化制 度化开展,健全政府组织、联盟采购、平台操作的工作机制,加快形成全国统一开放的药品集中采购市场,引导药品价格回归合 理水平,有力减轻群众用药负担,促进医药行业健康发展,推动公立医疗机构改革,更好保障人民群众病有所医。
第六部分
健全运行机制
六、突出抓好农村地区疫情防控
(十六)完善药品集中采购平台功能
省级药品集中采购机构要依托药品集中采购平台,以医保支付为基础,在药品集中采购主管部门领导下,对招标、采购、交易、 结算进行管理,提高透明度。省域范围内所有公立医疗机构应在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集中采购平台上采购全部所需药品。 加强药品集中采购平台规范化建设,统一基本操作规则、工作流程和药品挂网撤网标准,统一医保药品分类和代码,统一药品采 购信息标准,实现省际药品集中采购信息互联互通,加快形成全国统一开放的药品集中采购市场,建立健全医药价格和招采信用 评价制度,依法依规实行全网动态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促进医保信息平台、国家药品供应保障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区域全民健 康信息平台和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信息共享。
(学习解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开展的意见)
主讲人:XXX
时间:20XX.XX
前言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是协同推进医药服务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举措。党的十九大
药品集中带量采购

通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降低药品价格,规范市场秩序,提 高百姓就医质量。
政策实施范围及对象
范围
全国范围内各级公立医疗机构、军队医疗机构及自愿参加的各类非公立医疗 机构。
对象
符合国家药品集中采购目录的药品,包括原研药与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 。
政策实施步骤及流程
• 步骤 • 制定药品集中采购目录。 • 医疗机构根据临床需求申报采购量。 • 开展集中采购,确定中选药品及价格。 • 签订购销合同并执行。 • 流程 • 制定药品集中采购目录:由国家医保局根据临床需求,组织专家论证,制定药品集中采购目录。 • 医疗机构申报采购量:各级医疗机构根据临床需求,按照规定格式向所在地区的药品集中采购机构申报采
完善采购机制
政策将进一步优化采购机制,加强药品质量监管,完善药品价格 谈判机制,以及加强采购流程的透明度和规范性。
推动医药产业升级
政策将鼓励医药产业升级和创新,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提高 药品的质量和效果,同时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对政策的建议及展望
加强监管力度
政府应加强对药品集中 带量采购政策的监管力 度,确保政策执行到位 ,防止出现不合规的行 为和腐败现象。
购量。 • 开展集中采购:由国家医保局或省级医保部门组织集中采购,通过竞价、议价等方式确定中选药品及价格
。 • 签订购销合同:中选药品生产企业与医疗机构签订购销合同,明确药品供应和货款支付等条款。 • 执行合同:医疗机构按照合同约定采购和使用中选药品,确保药品质量和供应;同时,医保基金按照合同
约定支付药款。
完善价格谈判机制
政府应进一步完善药品 价格谈判机制,确保药 品价格的合理性和公平 性,同时保护患者的利 益。
扩大宣传力度
政策解读:国家药品集中采购及其对临床用药的影响分析

科学理解与执行政策, 不把“方法”异化为“目的”,
始终要做到求“优不先忘初使心用, 中牢记选使药命品”并根据带量购销合同 约定, 在协议期内完成合 同用量和约定采购
环境, 改善行业生态;引导医疗机构规范用药, 支持公立医院改革;探索 完善药品集中采购机制和以市场为主导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
➢《联盟地区药品集中采购文件》(联合采购办公室, 2019年9月) ➢“降低群众用药负担”、“国家组织相关地区形成联盟, 依法合规 ➢开展跨区域联盟药品集中带量采购”
➢《国家医疗保障局等九部门关于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扩大区域 ➢范 围 实 施 意 见 》 ( 医 保 发 〔 2019 〕 56 号 ) “使全国符合
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扩围实施准备工作的通知》 ➢ 山东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于2019年11月2日发布《关于国家组织药品集 中
采购和使用试点扩围工作中选药品平台采购的具体措施 (征求意见稿)》
信息链接: 山东带量采购扩围工实施情况
➢ 山东省落实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扩围工作实施方案部分内容 概要
实地调研、制定实施方案
➢ “4+7”带量采购 ➢ 平均降幅: 52.34% ➢ >90%: 2个品种
征求产业界意见并上报 国务院
➢ “4+7”扩面 12月6日, 上海开标 ➢ 平均降幅: 26.72% 12月7日, 公布拟中选结 ➢ >70%: 5个品种
国家集中带量采购制度-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国家集中带量采购制度-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可以按照以下方式展开:随着我国医疗保障体系的完善和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然而,高昂的医疗费用和药价却给广大患者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并保障人民群众的用药需求,我国引入了国家集中带量采购制度。
国家集中带量采购制度指的是通过政府的集中采购行为,以带量的形式采购大批次的药品,从而实现降低药价的目的。
这一制度的核心理念是通过集中采购的方式打破原有的分散采购模式,推动药品价格的下降,进而使更多人能够负担得起药品。
同时,该制度还可以促进医药行业的健康发展,推动创新药物的研发与推出。
国家集中带量采购制度的实施对于我国医疗保障体系的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通过大规模采购和强大的议价能力,政府可以获得更低的药品价格,从而减轻患者的负担。
其次,通过建立起统一的采购渠道和流程,可以降低医药行业的交易成本,提高行业的效率和竞争力。
最后,国家集中带量采购制度还可以增加政府的监管能力,加强对药品质量和安全的控制,保障公众的用药安全。
然而,国家集中带量采购制度也面临一些挑战和局限。
首先,药品的价格和质量并不总是完全成正比,因此在采购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药品的质量和疗效。
其次,由于集中带量采购的范围较大,采购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供应量和供应链的稳定性,以避免出现药品短缺的情况。
最后,国家集中带量采购制度的实施也需要政府、医药企业、医疗机构等多方的合作和协调,以确保制度的有效运行。
总之,国家集中带量采购制度作为我国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人民群众的用药保障水平和推动医药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一制度的优势,解决其局限性,并不断完善和创新,以促进我国医疗保障体系的健康发展。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这样编写:1.2 文章结构本文按照以下结构进行叙述:引言部分将概述国家集中带量采购制度的背景、目的以及本文的目标。
4+7”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解读

4+7”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解读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方案》,选择了11个城市开展试点工作,其中包括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沈阳、大连、厦门、广州、深圳、成都和西安。
根据方案,试点品种将从通过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对应的通用名药品中选出。
所有在中国大陆地区上市且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集中采购范围内药品的生产企业均可参加试点。
具体措施包括:以量换价的带量采购、招采合一保证使用、严格执行质量入围标准和供应入围标准、保证回款降低交易成本等。
最近,“4+7”城市带量采购的拟中选结果已经公示结束。
与2017年同种药品最低采购价相比,拟中选的25个品种药价平均降幅达到了52%,最高降幅甚至达到了96%。
其中,22个品种是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
这次带量采购将会让哪些人受益?药企是否能够盈利?流标药企该如何应对?未来股价会有怎样的走势?对此,___记者采访了多位业内人士。
上述事件的影响导致A股医药板块整体市值在12月6日至10日的3个交易日蒸发了近3000亿元。
___、___、___等公司的股价出现了连续大幅下跌。
在“4+7”药品带量采购中,许多中选品种都出现了大幅度的降价。
例如,恩替卡韦降价90%,___厄贝沙坦降价60%。
华海药业成为中标最多的企业。
这种带量采购有许多好处,对于行业和患者都有积极的影响。
首先,带量采购可以给药品企业明确的销售承诺和预期,方便企业安排生产和销售,控制成本,从而可以给出更优惠的价格。
与不带量的集中采购相比,带量采购可以让患者获得更多的收益。
其次,带量采购可以减少药品购销过程中的灰色空间。
带量的同时意味着该批量药品供应企业的确定性,并且确保采购结果落实。
实施带量采购可以消除灰色空间,从而规范评标过程,促进采购流程的完善。
最后,带量采购可以降低药价,对患者来说具有直观的好处。
例如,在上海市实行的三批带量采购中,31个品种平均中标价格降幅最大的为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降幅达到96.14%。
集中带量采购药品

我院正执行中选药品目录85种:
国家中选第一批16种:
阿托伐他汀钙片
瑞舒伐他汀钙片
硫酸氢氯吡格雷片 苯磺酸氨氯地平片
头孢呋辛酯片
吉非替尼片
马来酸依那普利片 甲磺酸伊马替尼片
蒙脱石散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
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
厄贝沙坦片 恩替卡韦分散片 氯沙坦钾片 孟鲁司特钠片 注射用培美曲塞二钠
国家中选第二批16种:
对部分价格与中选药品价格差异较大的药品,试点地区可按照“循序渐进, 分类指导”的原则,渐进调整支付标准,在2-3年内调整到位,原则上按如 下规则调整:
(一)非中选药品2018年底价格为中选价格2倍以上的,2019年按原价格下调 不低于30%为支付标准,并在2020年或2021年调整到以中选药品价格为支付 标准,鼓励非中选企业主动降价,向支付标准趋同。
2.加强对中选品种的全流程质量监管,提高抽检的频次,加大违法违规企业 追责力度;
3.与药品生产企业签订协议,建立企业库存和停产报告制度,确保企业按照 协议足量及时供应药品。
三、国家带量采购药品已执行了四批, 第五批已报量
(一)第一批第一个周期:2019.6.26至2020.6.27,共25 个品种,涉及我 院19个品种,已结束。
六、什么是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
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就是要求对已经批准上市的仿制品,在质量 和疗效上与原研药能够一致,在临床上与原研药可以相互替代,若一个企业 生产的仿制药通过了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则表示该药品与同一通用名下 的原研药品在质量和疗效一致,可以替代使用。本次集中采购坚持质量原则, 药品的质量入围资格以通过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为质量托底要求。
(二)三明联盟带量采购药品第一个周期:2020.5.29至2021.5.28,共7个品种, 涉及我院4个品种,已结束。
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培训内容

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培训内容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是指相关医疗机构通过统一的采购平台进行集中采购,实现药品和耗材的带量采购,以达到降低采购成本、提高效率和保障质量的目的。
为了使医疗机构的相关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的知识和操作技巧,下面是一些培训内容的介绍。
1. 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的基本概念和原则:介绍集中带量采购的背景和动机,讲解其在降低药品耗材采购成本、保障质量和提高效率等方面的优势。
同时,还需重点阐述集中采购的基本原则,如公开、公平、公正等。
2. 集中带量采购的法律政策及相关规定:介绍政府部门对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的法律政策和相关规定,包括相关法律条文、政策文件以及其实施细则等。
强调药品市场监管部门的监督职责,提醒相关人员在采购过程中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3. 采购流程和程序:详细介绍集中带量采购的流程和程序,包括需求申报、供应商报名、招标文件编制、招标公告发布、供应商评选、合同签订等环节。
阐述每个环节的注意事项以及相关人员的职责和操作技巧,帮助参与采购的人员理解并能有效参与到采购过程中。
4. 采购合同管理:强调采购合同的重要性,介绍采购合同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包括合同的签署、执行和变更等方面。
重点强调合同中的质量保证、供货期限、违约责任和索赔事项等内容,以及如何管理和监督合同的执行情况。
5. 药品耗材质量控制:介绍集中采购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求,包括供应商的注册资质、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等方面。
重点讲解对药品耗材质量的监督和抽检要求,以及如何处理质量问题和不合格品。
6. 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运用:介绍集中带量采购中常用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如电子招标平台、供应商管理系统、合同管理系统等。
指导相关人员如何正确使用这些系统,提高采购工作的效率和透明度。
总之,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的培训内容应该全面涵盖采购的基本知识、法律政策、采购流程和合同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培训,相关人员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并运用这些知识和技巧,提升采购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带量集中采购名词解释

带量集中采购名词解释带量集中采购,听起来有点高大上,但其实说白了就是一种聪明的买东西方式。
想象一下,大家一起凑热闹,联合购买东西,价格就便宜多了。
就像你和朋友们一起去超市,买了一大堆零食,结果一算账,大家发现一人出的钱少了,心里那个美啊,简直像捡到了一块钱。
这种集中采购的方法,通常是在医疗行业用得特别多。
医院和药品供应商之间的交易,往往是量大从优,越买越划算。
大家都知道,医院的药品花费可是不少,搞得那些医生也很头疼,患者们更是心里打鼓。
集中采购就像是团购,大家把需求统一起来,跟供应商谈价格,看看能不能拿到个实惠。
这就好比你跟小伙伴们一起包饺子,结果每个人出一点儿,最后做出来一大锅,既满足又经济。
其实这种方式不仅能降低成本,还能提高效率,大家都知道,要是一个个医院去采购,费时又费力,结果花的钱比想象中要多得多。
集中采购一来,大家的力量汇聚在一起,谈判的时候就像一支强队,气势汹汹,让供应商不得不妥协。
不过,带量集中采购可不仅仅是价格上的竞争,背后还有很多门道。
要知道,药品的质量、供应的稳定性等等,都得考虑进去。
就好比你在市场上挑菜,除了看价钱,也得看看菜新不新鲜,买回去能不能吃。
大家都希望买到的是物美价廉的好东西,不是那种表面光鲜,实则品质不堪入目的东西。
这也是集中采购带来的好处,大家都互相监督,确保采购的药品不仅便宜,而且是靠谱的。
说到这里,咱们还得提一提这个过程中的透明度。
集中采购通常需要公开招标,所有的供应商都可以参与,就像是举办一场选美比赛,大家都上台比拼,谁的表现好,谁就能赢得订单。
这种透明的方式,不仅让大家心里有底,也能有效防止现象。
俗话说得好,公开是最好的保护,只有让每个人都看得见,才能减少暗箱操作,保证采购过程的公平公正。
带量集中采购也不是一帆风顺。
市场上总有一些不太靠谱的供应商,试图趁机捞一把,搞些猫腻。
这就需要有关部门的监管和把关,得确保每一步都在阳光下进行,不能让那些心怀不轨的人得逞。
执业药师继续教育 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政策解读

执业药师继续教育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政策解读执业药师继续教育与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政策解读一、引言执业药师继续教育和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政策是当前医药行业中备受关注的两个热点问题。
执业药师继续教育是指在获得执业药师资格证书后,药师需要通过不断学习和提高,以适应医药行业的快速发展和变化。
而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政策则是指政府通过统一采购方式,将医疗机构所需的药品进行集中采购,以达到降低药品价格、保障用药安全和提高医疗质量的目的。
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两个议题,并对其进行全面解读和分析。
二、执业药师继续教育的重要性1. 什么是执业药师继续教育?执业药师继续教育是指持有执业药师资格证书的医务人员,根据国家和地方相关规定,参加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活动,经过学习和考核,持续提高医学和药学专业知识水平,以适应医药行业的发展和变化。
2. 执业药师继续教育的意义执业药师继续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随着医药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创新,新药的不断涌现以及疾病的治疗方式的不断更新,执业药师需要不断学习和提高,以跟上行业的发展步伐。
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知识技能,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提供服务。
3. 我对执业药师继续教育的看法个人认为,执业药师继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通过持续学习和提高,药师才能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对执业药师继续教育的重视,对于整个医药行业的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三、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政策的解读和影响1. 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政策的含义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政策是指政府通过统一采购方式,将医疗机构所需的药品进行集中采购,并由政府进行统一分配。
这一政策的出台旨在降低药品价格、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推动创新药品的研发和应用。
2. 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政策的影响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政策对医药行业的影响是深远的。
通过政府统一采购,可以有效降低药品价格,减轻患者的用药负担;另可以优化医疗资源配置,促进医疗服务的均衡发展。
该政策还能够推动创新药品的研发和应用,从根本上改善医疗质量。
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解读

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解读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4+7”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解读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工作作出部署,选择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和沈阳、大连、厦门、广州、深圳、成都、西安11个城市开展试点工作。
《方案》明确,从通过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对应的通用名药品中遴选试点品种。
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在中国大陆地区上市的集中采购范围内药品的生产企业,均可参加试点。
具体措施如下:本次“4+7带量采购”以结果执行日起12个月为一个。
若在采购周期内提前完成约定采购量的,超过部分仍按中选价进行采购,直至采购周期届满。
(1)带量采购,以量换价。
按照试点地区所有公立医疗机构年度药品总用量的60%-70%估算采购总量,进行带量采购,量价挂钩、以量换价,形成药品集中采购价格,试点城市公立医疗机构或其代表根据上述采购价格与生产企业签订带量购销合同。
(2)招采合一,保证使用。
试点地区公立医疗机构应优先使用中选药品,确保1年内完成合同用量。
(3)确保质量,保障供应。
要严格执行质量入围标准和供应入围标准,建立对入围企业产品质量和供应能力的调查、评估、考核、监测体系。
(4)保证回款,降低交易成本。
医疗机构作为药款结算第一责任人,应按合同规定与企业及时结算,降低企业交易成本。
严查医疗机构不按时结算药款问题。
医保基金在总额预算的基础上,按不低于采购金额的30%提前预付给医疗机构。
有条件的城市可试点医保直接结算。
一直接影响1月17日上午,上海药事所召集未中标企业进行了通气会。
会议消息显示,未中标产品根据与中标产品之间的价差,决定降价比例,降价比例分为三档,分别为10%、20%、30%。
这个降价幅度被认为是较为温和的。
“4+7”城市带量采购拟中选结果公示结束。
与2017年同种药品最低采购价相比,拟中选的25个品种药价平均降幅52%,最高降幅达96%,其中22个为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
医药带量采购+经济学原理

医药带量采购+经济学原理医药带量采购是一种以量为基础的药品采购方式,它通过统一招标、集中采购的方式,以大规模采购来降低药品价格,提高采购效率,实现药品采购的规范化和集约化。
而经济学原理则是指经济学中的一些基本理论和原则,用于分析和解释各种经济现象和问题。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医药带量采购可以体现供需关系、效率和公平的原则。
首先,通过集中采购,医药带量采购可以形成较大的采购规模,增加市场需求,从而对药品价格产生影响。
大规模采购可以使供应商面临更大的市场需求,降低了生产成本,从而降低了药品价格,符合供需关系的基本原理。
其次,医药带量采购可以提高采购效率。
集中采购可以减少重复采购、减少采购环节,降低了采购成本和劳动力成本,提高了采购效率。
这符合经济学中效率的原则,即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通过合理配置资源,实现最大化的效益。
此外,医药带量采购也可以体现公平原则。
通过集中采购,可以避免各地区之间的价格差异,减少了药品价格的不公平现象。
同时,医药带量采购也可以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保障了患者的合法权益。
然而,医药带量采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由于采购规模较大,对供应商的要求也相应提高,可能导致一些小型企业无法参与采购,从而影响市场竞争。
其次,医药带量采购可能导致药品品种的减少,限制了患者的选择权。
此外,医药带量采购还需要建立健全的监管体系,确保采购过程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综上所述,医药带量采购是一种以量为基础的药品采购方式,通过经济学原理中的供需关系、效率和公平原则,可以降低药品价格、提高采购效率和保障患者权益。
然而,也需要注意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以实现医药市场的健康发展。
“”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解读

“4+7”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解读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工作作出部署,选择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和沈阳、大连、厦门、广州、深圳、成都、西安11个城市开展试点工作。
《方案》明确,从通过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对应的通用名药品中遴选试点品种。
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在中国大陆地区上市的集中采购范围内药品的生产企业,均可参加试点。
具体措施如下:期内提前完成约定采购量的,超过部分仍按中选价进行采购,直至采购周期届满。
(1)带量采购,以量换价。
按照试点地区所有公立医疗机构年度药品总用量的60%-70%估算采购总量,进行带量采购,量价挂钩、以量换价,形成药品集中采购价格,试点城市公立医疗机构或其代表根据上述采购价格与生产企业签订带量购销合同。
(2)招采合一,保证使用。
试点地区公立医疗机构应优先使用中选药品,确保1年内完成合同用量。
(3)确保质量,保障供应。
要严格执行质量入围标准和供应入围标准,建立对入围企业产品质量和供应能力的调查、评估、考核、监测体系。
(4)保证回款,降低交易成本。
医疗机构作为药款结算第一责任人,应按合同规定与企业及时结算,降低企业交易成本。
严查医疗机构不按时结算药款问题。
医保基金在总额预算的基础上,按不低于采购金额的30%提前预付给医疗机构。
有条件的城市可试点医保直接结算。
一直接影响1月17日上午,上海药事所召集未中标企业进行了通气会。
会议消息显示,未中标产品根据与中标产品之间的价差,决定降价比例,降价比例分为三档,分别为10%、20%、30%。
这个降价幅度被认为是较为温和的。
“4+7”城市带量采购拟中选结果公示结束。
与2017年同种药品最低采购价相比,拟中选的25个品种药价平均降幅52%,最高降幅达96%,其中22个为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
此次“4+7”城市带量采购受益人群有哪些、药企能否赚钱、流标药企如何应对以及未来股价走势等问题,新京报记者采访了多位业内人士。
医院集中带量采购药品管理制度

医院集中带量采购药品管理制度1. 引言医院集中带量采购药品管理制度是医院为提高采购效率、控制药品成本、保障患者用药安全而制定的管理规定。
本制度旨在规范医院药品采购环节的各项工作,确保医院药品采购工作的公正、透明和高效。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的所有药品采购工作,包括但不限于:药品采购申请、供应商评审、招标投标、合同管理等。
3. 采购程序3.1 药品采购申请1.医院各科室根据临床需求提出药品采购申请,申请内容包括药品名称、规格、数量、用途等信息。
2.药品采购申请需要经过科室主任或负责人的审批后方可提交给药品采购部门。
3.2 供应商评审1.药品采购部门根据医院的需求,对潜在供应商进行评审。
2.评审内容包括供应商的资质、生产能力、产品质量等方面。
3.在评审过程中,应公正、公平对待各供应商,并记录评审的过程和结果。
3.3 招标投标1.对于采购规模较大的药品,医院可以采取招标投标的方式进行采购。
2.招标公告应在医院内部和相关采购平台上进行公示,明确招标项目的基本信息和要求。
3.各供应商根据招标要求提交投标文件,并按时递交。
4.医院将组织评标委员会对投标文件进行评审,评选出合适的供应商。
3.4 合同管理1.在确定供应商后,医院与供应商签订合同,并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2.合同中应包括药品品种、规格、数量、价格、交货期限等信息。
3.医院对合同履行进行监督,及时处理合同履行中出现的问题。
4.合同到期前,医院应与供应商进行续签或重新招标,确保药品供应的连续性。
4. 采购管理4.1 库存管理1.医院应建立合理的库存管理制度,确保药品库存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2.库存管理应按照药品的特性和过期时间进行分类,及时处理过期药品。
4.2 药品验收1.医院采购部门在收到药品时应进行验收,确保药品的质量和数量符合合同要求。
2.验收应包括外观、包装、标签等方面的检查,如发现问题应及时反馈给供应商。
5. 监督检查医院应定期开展药品采购工作的监督检查,包括但不限于:•对采购环节的合规性进行检查•对供应商的质量保证体系进行审核•对药品库存的清点和质量检查6. 处罚措施对于违反药品采购管理制度的行为,医院可以采取以下处罚措施:•警告•暂停合作•终止合同•向有关部门举报7. 附则本制度的解释权和修改权归医院所有,并应通知各部门和供应商。
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全流程管理典型案例分析

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全流程管理典型案例分析1. 引言1.1 概述本文主要对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全流程管理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药品采购管理成为一个重要的环节。
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是政府部门通过对大宗药品进行统一招标、谈判和合同管理,实现批量采购、优化供应链和降低药品价格的方式。
通过深入分析典型案例,我们可以了解集中带量采购全流程管理的细节,并探讨其在解决关键问题和挑战上的有效性。
1.2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案例分析,探索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全流程管理在改善医疗供应链效率、推动药价下降以及保证医疗质量方面的作用。
同时,我们将总结并分享该方法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展望未来发展趋势,并提出改进建议。
1.3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论述:第2部分将介绍药品集中带量采购的概念与背景,并阐述其目的和意义,以及当前政策支持和发展趋势。
第3部分将详细分析药品集中带量采购的全流程管理,包括需求调研与数据分析、供应商选择与谈判过程,以及合同管理与履约监督。
第4部分将通过具体案例来展示实际应用中的典型情况,并对关键问题和挑战进行深入剖析。
我们将探讨解决方案,并评估其效果。
最后,第5部分将总结主要观点并提出展望未来发展趋势,同时分享成功经验并提出改进建议。
2. 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概述2.1 定义与背景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是指通过国家或地方政府组织,依据需求量和药品质量要求,对特定药品进行规模化集中采购的过程。
它是一种以降低药品价格、提高供应链效率和保障医疗质量为目标的政策措施。
随着我国医疗服务需求的增加和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的问题日益凸显,药品价格虚高、医保费用快速增长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因此,引入集中带量采购这一管理机制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并推动优质药品的普及和价格合理化。
2.2 目的与意义药品集中带量采购的目的在于通过规模化集中采购来降低药品价格,实现全面深化医改和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用得起好药的诉求。
首先,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可以推动市场竞争,通过大规模需求拉动供应商间竞争,使得参与供应商愿意以低于市场价格的报价参与采购,从而降低药品价格。
集中带量采购药品临床使用监管制度

集中带量采购药品临床使用监管制度一、什么是集中带量采购?大家都知道,药品市场里有很多品牌、很多种类,质量参差不齐,有些药价高得让人心痛,买个药跟打破钱包似的。
可是有了集中带量采购的后,药品的价格就能降下来啦!“集中带量采购”简单来说,就是相关部门组织各大医院或采购单位一起来集体采购药品。
就像大家一起去买大宗商品,量大了,价格自然就便宜。
再加上,采购的量大了,供应商就得提高生产效率,也能确保药品的质量。
所以,这项出来以后,药品的价格便宜了,大家看病买药也不再那么痛苦了,挺对吧?光降价还不够,药品能不能按时、按量、按质送到医院,能不能被患者顺利使用,也是大家关心的事儿。
为此,相关部门还推出了一个“临床使用监管制度”,用来确保药品的使用不打折,患者能用上质量过硬的药品。
二、临床使用监管制度是什么?临床使用监管制度,说白了就是一个“监管机制”,它的作用就是确保药品从采购到实际使用的过程都能规范、透明。
就是说,不仅仅是把药卖给医院,药用得对不对,效果好不好,医院有没有按规定的流程使用药品,甚至患者拿到药后能不能正确服用,这一切都得有个严格的监管。
比如,药品的进货渠道要正规,进货的药品要有合法资质,医院使用药品的数量要合理,不得随便增加,不能“捞偏门”,也不能用不合格的药品。
听起来是不是很靠谱?所以,集中带量采购虽然价格便宜了,但并不意味着质量就可以掉链子,监管制度就是为了保证这一点。
这个监管不仅仅是医院和药品公司之间的事,患者也是其中的一份子。
比如医院如果发现某种药品出现了副作用,或者使用效果不佳,他们必须及时反馈,避免其他患者遭遇同样的问题。
像是当年“假疫苗事件”那样的事情,我们可不想再发生了。
所以,药品的使用必须严格遵守流程,不能搞“灰色地带”。
三、制度如何保证药品质量?讲到这儿,大家可能会想,制度上再多规定也不过是纸上谈兵,怎么才能保证药品质量呢?别急,这就来。
集中带量采购后,药品生产企业的资格审查变得更严格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7”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解读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工作作出部署,选择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和沈阳、大连、厦门、广州、深圳、成都、西安11个城市开展试点工作。
《方案》明确,从通过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对应的通用名药品中遴选试点品种。
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在中国大陆地区上市的集中采购范围内药品的生产企业,均可参加试点。
具体措施如下:本次“4+7带量采购”以结果执行日起12个月为一个。
若在采购周期内提前完成约定采购量的,超过部分仍按中选价进行采购,直至采购周期届满。
(1)带量采购,以量换价。
按照试点地区所有公立医疗机构年度药品总用量的60%-70%估算采购总量,进行带量采购,量价挂钩、以量换价,形成药品集中采购价格,试点城市公立医疗机构或其代表根据上述采购价格与生产企业签订带量购销合同。
(2)招采合一,保证使用。
试点地区公立医疗机构应优先使用中选药品,确保1年内完成合同用量。
(3)确保质量,保障供应。
要严格执行质量入围标准和供应入围标准,建立对入围企业产品质量和供应能力的调查、评估、考核、监测体系。
(4)保证回款,降低交易成本。
医疗机构作为药款结算第一责任人,应按合同规定与企业及时结算,降低企业交易成本。
严查医疗机构不按时结算药款问题。
医保基金在总额预算的基础上,按不低于采购金额的30%提前预付给医疗机构。
有条件的城市可试点医保直接结算。
一直接影响1月17日上午,上海药事所召集未中标企业进行了通气会。
会议消息显示,未中标产品根据与中标产品之间的价差,决定降价比例,降价比例分为三档,分别为10%、20%、30%。
这个降价幅度被认为是较为温和的。
“4+7”城市带量采购拟中选结果公示结束。
与2017年同种药品最低采购价相比,拟中选的25个品种药价平均降幅52%,最高降幅达96%,其中22个为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
此次“4+7”城市带量采购受益人群有哪些、药企能否赚钱、流标药企如何应对以及未来股价走势等问题,新京报记者采访了多位业内人士。
受上述事件影响,A股医药板块整体市值在12月6日-10日的3个交易日蒸发近3000亿元。
华东医药、复星医药、恒瑞医药等股价出现连续大幅下跌。
这场“4+7”的药品带量采购中选品种大幅度降价。
其中降价90%,恒瑞降价60%。
成为中标最多的企业。
二间接影响(1)对于行业好处主要包括:一是带量采购有确定的商品数量要求,买卖双方可以针对交易细节开展谈判。
与不带量的集中采购相比,带量可以给药品企业明确的销售承诺和预期,方便企业安排生产和销售,控制成本,从而可以给出更优惠的价格,让患者获得更多收益。
二是可减少药品购销过程中的。
带量的同时意味着该批量药品供应企业的确定性,并且确保采购结果落实。
目前实行的药品集中采购在招投标阶段缺乏明确的用量要求,中标并不意味着有销量,医院仍然具有。
因此企业可能要“二次公关”、医院可以“”,严重的会使中标结果形同虚设。
实施带量采购则意味着通过招投标可以直接签署购销合同,实现招采合一,消除灰色空间,因此意义重大。
三是有助于推动药品采购流程的完善。
药品招投标中,评标专家主体是医生。
在存在“二次议价”空间时,为寻求医院补偿的有效渠道,存在主观上预留价格空间以备再议的动机。
消除“二次议价”空间,可以反过来规范评标专家的行为,促进评标过程的规范化。
(2)对于患者好处主要包括:对于患者来说,带量采购的直观好处是,药价或因此得到降低。
上海从2014年底以来,已经实行了三批带量采购。
31个品种(对应生产企业)近三年平均中标价格(最小规格),成都倍特的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降幅最大,为96.14%、其次为正大天晴的恩替卡韦分散片,降幅达95.62%、阿托伐他汀片7元一片,而此次拟中选的采购价才0.94元/片。
从上看,上海市带量采购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三批带量采购合计27个品种,均为片剂和胶囊剂等口服剂型,最终中标价平均每片/粒的价格为0.04~3.06元,与带量采购执行前同一厂家在上海的最近一次中标价相比,平均价格降幅约为57%。
福辛普利钠片是拟中选的25种药品之一,用于治疗高血压和心力衰竭。
据海淀区温泉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主任于会秀介绍,福辛普利钠片为基层社区常用药,一般一盒吃14天,最大用量一盒大概吃3天多(这种用量社区较少会用)。
按现在的价格38.26元/盒计算,患者服药一年费用约3491元至997元。
按照拟中选价格11.8元/盒计算,一年需花费1077元至308元。
三疑问(1)如此降幅药企能赚钱吗?此次药品降幅超过了业内预期。
史立臣曾表示,如果不解决带量采购中的具体采购量问题、支付问题、约定采购量未完成的措施、后期执行监管的管辖权问题及一致性评价药物的质量监管等五大核心问题,带量采购将重创药企。
在本次“4+7”带量集采中的最大赢家华海药业共有6个品种中标,尽管拟中标价格与原中标价相比有一定程度下降,但华海药业认为,此次中标将有利于扩大相关产品的销售,提高市场占有率,促进公司国内市场的开拓,提升品牌影响力,对公司的未来经营业绩产生积极的影响。
针对降价幅度等问题,正大天晴12月7日的电话会议纪要显示,此次中标也是险胜,中标价格是之前公司内部就商量好的,无论如何都要中标,“4+7”试点城市代表了中国的富裕省份和学术核心地带。
公司判断了自己的成本和竞争对手的成本,仍然有利润空间。
此外,力争中标也是为了保持多年来公司在肝病领域确立的战略地位。
(2)流标药企如何守“地盘”?在12月6日流出的本次试点城市带量采购预中标结果中,石药集团旗下三个品种进入了预中标名单,分别为阿奇霉素(石药欧意)、阿莫西林(石药中诺)、盐酸曲马多片(石药欧意),但最终未出现在正式公布的拟中选名单中。
华润双鹤的产品氨氯地平参与了此次竞标,但未中标。
对此,华润双鹤表示,公司将持续关注“4+7”带量采购的政策变化,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将加大相关区域的营销,进一步保持该产品的市场地位。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此次拟中选的25个品种中,只有两个是外企的产品,分别为阿斯利康的吉非替尼片以及中美上海施贵宝的福辛普利钠片。
原研药总共只有3个,占12%,而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22个,占了88%,仿制药替代效应显现。
史立臣认为,“4+7”试点城市带量采购是用一定比例的市场份额换取企业的降价,未中标企业还有大量的市场份额可以抢占。
同时,“4+7”带量采购是以12个月为一个采购周期,今年没中标的企业明年还可以再来,“这也是今后的采购趋势。
”(3)医药板块未来走势如何?企业一旦中标,则可迅速吞下大量市场份额,中标所是给出最低的价格。
企业中标后不用再担心产品销售的问题,能够节省大量促销、流通等环节的费用。
而一旦落选,只能眼睁睁看着别家企业“占领”市场。
因此维系价格和市场的平衡,成为带量采购中最为关键的博弈。
就短期影响来看,本次中标的企业,明年净利润会增厚,不仅市场份额提升,同时每只药品销售的利润贡献也将提升。
反之,落标企业则业绩将会受影响。
整体而言,带量采购导致药品降价,将压缩相关产业链上中游企业的利润,但对于单个公司,若在带量采购中争取到较大幅度的销售量提升,从而抵消降价的影响,则对公司巩固行业市场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具体到不同定位的药企,影响也有不同。
从中长期来看,带量采购对于的估值偏负面,一方面,一旦某品种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企业达到3家以上,意味着价格竞争将加剧,各家企业将只能赚到加工费;另一方面,每年的竞争也使企业业绩波动会加大,业绩可预测性下降,长期而言,随着带量采购的推广,国内仿制药会趋向集约化生产,大型仿制药企业依靠低成本、多品种存活下来,但估值可能不高。
四后续如何开展此次带量采购对医药行业而言意义并不简单。
通过一致性评价进度靠前的企业,借带量采购的机会可以迅速抢占市场。
而且对于企业的销售费用而言,由于实行招采合一,销售费用会出现下降,弥补降价的部分损失。
近年来,相关部门积极推进药品集中采购工作,对推进药价回归合理水平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量价脱钩、竞争不足、采购分散、政策缺乏协同。
比如,在竞争这一点上,仿制药质量水平总体偏低,难以与原研药在同一水平上公平竞争,部分原研药品种价格长期明显高于周边国家和地区,“专利悬崖”迟迟未在中国发生。
官方认为,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推动的带量采购模式,将药品生产企业从“带金销售”的无序竞争中解放出来,有利于引导其将努力转移到提升药品质量、促进药品研发的正确轨道上来。
我们应该看好首仿(“国内首先仿制生产并上市销售的仿制类药品”)和创新药的发展,首仿竞争格局较好,在集采过程中具备价格优势,而创新药可以通过医保目录谈判被快速纳入医保,有助于加速创新药的放量。
五产业洗牌已来-数千家药企将遭淘汰业界分析,对于国家层面的带量采购,降价不是目的,而是结果。
其根本目的是发现价格,激活市场机制,净化市场环境。
结合基本药物目录制度、一致性评价、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等新政落地,价廉物美的与原研药实现疗效、质量一致的仿制药将成为临床主力。
而在这些目标切实落地之前,医药行业将经历一场大厮杀,在这个过程中,大批生产企业、流通企业将遭淘汰。
业内人士认为,按照我国人口及医药产业、医疗市场情况推算,近5000家生产企业中,最终“幸存者”会在1000家以内;而流通环节代理商、医药代表不会完全消失,但提高专业化程度一定是其的生存关键。
4+7带量采购中选企业扬子江药业在试点城市联动中选价格后,恒瑞医药的同一品种仿制药,未通过一致性评价的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2ml:0.2mg),已在安徽等地降价,且比扬子江药业的“地板价”还低10元。
此后齐鲁制药的吉非替尼片在陕西等地的价格也已调至498元/盒。
比中选原研药阿斯利康同品规易瑞沙的547元/盒要低49元。
在流通层面,已有大型药企新政流出,新年将清出大批代理商。
(详见>>《药品价格一降再降,市场变局已生!知名药企大幅减少代理商!》)可以看到,相关省市并没有对这两种产品的价格有降价的要求。
企业调价基于战略部署的可能性更大。
未来,在上海等地明确未中选药品必须降价后,将有更多的企业加入其中。
而医疗机构将成为“砍价”主力。
面对政策端压价、保费、提质的大棒,医药产业将迎来结构性调整。
2019年医药板块预计收入增速15%-20%,政策扰动的背景下利润增速略低于收入增速,改革将带来结构性变化,仿制药进入比拼质量和成本的时代。
医保未来以卫生经济学作为主要参考,医保接纳的前提是全球相对较低的价格,而市场担心创新药红利主要被外资企业享受,国信证券根据我国偏低的人均收入认为,这一红利仍然会被国内仿创结合的企业享受,我国未来仍将以仿制药消费为主,创新药形成增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