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规划归纳总结(2005年--2020年)

合集下载

《天津市北辰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5-2020年)》中心城区外城乡建设用地规模边界调整方案

《天津市北辰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5-2020年)》中心城区外城乡建设用地规模边界调整方案

《天津市北辰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5-2020年)》中心城区外城乡建设用地规模边界调整方案北辰区人民政府二〇一九年十二月目录1 北辰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情况 (1)1.1规划指标执行情况 (1)1.2规模边界调整及规划修改情况 (1)2 规模边界调整必要性 (3)2.1规模边界调整背景 (3)2.2规模边界调整必要性 (6)3 规模边界调整可行性 (10)3.1符合城市总体规划 (10)3.2符合控制性详细规划 (13)3.3符合节约集约用地要求 (16)3.4避让基本农田 (25)3.5避让生态保护红线及永久性保护生态区域 (26)4规模边界调整原则和依据 (28)4.1规模边界调整原则 (28)4.2规模边界调整依据 (29)5 规模边界调整方案 (31)5.1项目用地情况 (31)5.2用地指标调整方案 (40)5.3用途分区及管制分区调整方案 (42)5.4预留指标使用情况 (43)6 对《规划》实施的影响评估 (44)6.1对土地规划指标的影响评估 (44)6.2对规划用地布局的影响评估 (45)6.3对环境的影响评价 (45)7 规模边界调整的实施措施 (47)7.1实行听证制度 (47)7.2实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切实做好耕地保护 (47)7.3依法行政,维护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严肃性 (47)7.4加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动态监管 (47)8 结论 (49)附表 (51)附图 (54)附件 (61)1 北辰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情况1.1规划指标执行情况《天津市北辰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5-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自2018年3月经市政府批准实施以来,得到严格执行,有效的保障了北辰区经济社会发展。

作为北辰区土地管理的纲领性文件,《规划》严格实施管理,强化土地用途管制,严格保护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切实保障了北辰区经济社会发展用地,促进了北辰区各项用地的不断优化,生态环境持续发展,区域统筹发展。

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纲要(2005-2020年度)

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纲要(2005-2020年度)

摘: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纲要(2005-2020) (2012-01-03 16:29:05)转载▼标签:全国城镇体系分类:转:城乡规划与规划管理导言 (1)第一章指导思想与目标 (2)1.1 指导思想 (2)1.2 规划目标 (2)1.3 城镇发展的阶段目标 (3)1.4 技术路线 (3)第二章城镇发展的背景与条件 (4)2.1 城镇发展的国家战略背景 (4)2.2 城镇发展的资源环境条件 (10)2.3 城镇化与城镇发展特征 (15)第三章城镇化与城镇规模预测193.1 城镇化的现状与趋势 (19)3.2 城镇化总体策略 (20)3.3 城镇化政策分区与发展指引 (20)3.4 城镇化水平预测 (24)3.5 城镇规模结构 (29)第四章城镇空间规划 (35)4.1 城镇空间发展策略 (35)4.2 城镇空间布局 (36)4.3 城镇空间发展指引 (41)4.4 省域城镇发展指引要点 (44)第五章城镇发展支撑体系 (47)5.1 综合交通设施 (47)5.2 市政基础设施 (57)5.3 社会基础设施 (60)5.4 公共安全体系 (62)第六章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 (63)6.1 生态保护 (63)6.2 环境治理 (64)第七章规划实施 (65)名词解释 (66)大都市连绵区 (66)城镇群 (66)全球职能城市 (66)区域中心城市 (67)门户城市 (67)老工业基地城市 (67)矿业(资源型)城市 (67)历史文化名城 (67)第一章指导思想和目标1.1 指导思想(1)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实现全面小康为目标,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合理把握城镇化进度,实现健康城镇化;(2)适应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加强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发挥城乡规划对空间资源的宏观调控作用,实现协调发展,努力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的城镇发展新格局;(3)进一步发挥城镇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核心作用,发挥城乡规划的社会服务功能,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提高城乡人居环境质量;(4)继承与发扬历史文化传统特色,弘扬民族精神,保护好珍贵的自然与人文资源,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融传统与现代于一体的多样化的社会主义城市新文化。

天津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05—2020)

天津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05—2020)

12.线网方案的综合评价12.1概述12.1.1目的和基本原理轨道网评价就是对规划方案进行全面而系统的定性定量分析,以确定轨道网在规划布局上与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适应情况及在等级、容量上与交通量的适应情况,从而为拟定规划方案,优化轨道网布局提供依据。

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方案一旦采用,对城市基础设施的规模、城市发展格局的形成及城市发展的速度等各个方面都将起到重要的影响,因此,对线网方案的评价必须作到科学、准确、客观,必须使多个备选方案中真正最优方案成为推荐采用的方案。

线网方案的评价涉及因素众多、因素间关系复杂,本次天津市线网规划方案的评价体系的建立,借鉴了以往国内大部分城市线网方案的研究方法,本着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根据天津市的具体特点,运用系统工程学原理,建立了一套相对全面的评价指标体系,以对天津快轨交通规划方案进行科学、准确、客观的评价。

12.1.2建立的过程线网评审对评价体系有三个基本要求:一是方法科学、二是体系完善、三是要有可操作性。

结合以上要求,本项目的评审体系由我院专家组,根据国内近年线网规划评价的成功经验,结合天津城市特点,归纳调整之后提出。

12.2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评价指标的选择是轨道网评价的重要内容,也是直接影响评价结果的关键。

轨道网的评价系统一般由轨道网的结构评价、运营效果评价、实施评价、社会效益评价、战略发展评价五个子系统组成,各个子系统又包括多个单因素指标,在实际中对全部单项指标进行评价是不可能也不必要的。

如何在众多的评价指标中,建立起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以全面系统地反映规划方案的总体性能,这对于最终规划结果的合理性具有重要意义。

1.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1)评价指标体系应能全面准确地反映快轨线网的特征,并应具有结构清晰、层次分明、指标定义清楚、计算方法简单可行等特点。

2)评价的目的是进行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方案的优选与排序,因而在评价指标体系运行过程中应具有可操作性强、易于比较等特点;在评价体系中可以用定量指标,也可以用定性指标,以全面的反映和评价线网的特性。

天津市城市供水规划(2011-2020)

天津市城市供水规划(2011-2020)

天津市城市供水规划(2011-2020年)规划文本天津市水务局2013年12月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一条规划目的 (1)第二条规划任务 (1)第三条规划依据 (1)第四条指导思想 (2)第五条规划原则 (2)第六条规划目标 (2)第七条规划期限及范围 (3)第二章水资源综合配置规划 (4)第八条供水分区 (4)第九条需水量预测 (4)第十条可供水量预测 (5)第十一条水资源综合配置 (5)第三章供水工程规划 (10)第十二条原水系统布局 (10)第十三条城镇供水模式 (10)第十四条城市供水规模 (11)第十五条水厂规划 (11)第十六条水厂污泥处理设施建设 (13)第十七条输配水工程规划 (13)第十八条供水管网改造规划 (17)第十九条其它供水设施规划 (18)第二十条海水利用工程规划 (18)第四章供水工程近期建设规划 (22)1第二十一条近期建设目标 (22)第二十二条近期建设原则 (22)第二十三条近期建设项目 (23)第五章城市供水安全保障体系规划 (26)第二十四条风险分析 (26)第二十五条水量保障 (26)第二十六条水质保障 (27)第二十七条应急能力保障 (28)第二十八条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措施 (28)第六章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30)第二十九条健全供水管理体制,建立区域供水集中管理模式.30第三十条加强供水相关法规、标准建设 (30)第三十一条推进供水企业整合,形成统一高效的供水系统 (30)第三十二条供水政策及资金保障措施 (30)2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规划目的2006年国务院批准的《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明确了天津的城市定位,同年十六届五中全会将滨海新区纳入国家发展战略总体布局。

2008年底,天津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确定了“双城双港、相向拓展、一轴两带、南北生态”的总体战略和滨海新区“一核双港、九区支撑、龙头带动”的发展策略。

为深入落实“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高效能管理”要求,实现《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中天津城市定位,进一步发挥滨海新区在国家发展战略总体布局中的重要作用,保障天津市又好又快发展,确定城市供水发展方向和目标,完善城市供水体系。

《天津市北辰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5-2020年)》文本

《天津市北辰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5-2020年)》文本

目录前言 (1)第一章总则 (3)第二章土地利用现状与形势 (6)第一节北辰区概况 (6)第二节现行规划实施情况 (8)第三节土地利用现状 (9)第四节土地利用面临的形势 (11)第三章土地利用战略与目标 (12)第一节区域发展战略 (12)第二节土地利用战略 (13)第三节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14)第四节土地利用目标 (14)第四章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调整 (17)第一节调整原则 (17)第二节农用地结构与布局调整 (17)第三节建设用地结构与布局调整 (18)第四节未利用地结构与布局调整 (18)第五章土地利用功能分区与引导 (20)第一节基本农田保护区 (20)第二节一般农地区 (21)第三节林业用地区 (21)第四节城镇村建设用地区 (22)第五节生态环境安全控制区 (23)第六章耕地与永久基本农田保护 (24)第一节严格保护耕地 (24)第二节基本农田永久保护 (25)第三节其他农用地保护与合理利用 (25)第七章建设用地调控 (27)第一节基础设施用地合理布局 (27)第二节城镇建设用地优化 (28)第三节农村建设用地整合 (30)第四节建设用地空间管制 (31)第八章土地生态环境保护 (34)一、永久性保护生态用地和植树造林用地 (34)二、生态环境保护战略 (34)三、生态环境建设格局 (34)第九章近期重点建设项目用地保障 (36)一、交通运输工程 (36)二、水利设施工程 (36)三、电力工程 (36)第十章乡镇土地利用调控 (38)第一节严格土地利用规划指标控制 (38)第二节落实土地用途管制制度 (38)第十一章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40)附表: (43)北辰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5—2020年)前言北辰区地处天津市中心城区北部,是京津黄金走廊和京津塘高科技产业带的重要节点,是天津城市北移的承载区。

进入新世纪以来,北辰区面临良好的区域发展环境,特别是当前,天津市处于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期,北辰区也将面对北部新区和京津城际区域快速发展期,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迅速,对土地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

天津市北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天津市北辰区教育设施布局规划2020-2035年的通知

天津市北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天津市北辰区教育设施布局规划2020-2035年的通知

天津市北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天津市北辰区教育设施布局规划2020-2035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天津市北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2.12.27•【字号】北辰政办发〔2022〕15号•【施行日期】2022.12.2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天津市北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天津市北辰区教育设施布局规划2020-2035年的通知北辰政办发〔2022〕15号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各委、办、局,区直各单位:《天津市北辰区教育设施布局规划(2020-2035年)》已经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望遵照执行。

2022年12月27日天津市北辰区教育设施布局规划(2020-2035年)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编制目的编制本次规划为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关于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相关要求,落实天津市“十四五”规划“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高人民群众生活品质”部分及北辰区“十四五”规划“着力提高民生服务水平,增进人民群众福祉,创造更加美好新生活”部分的相关要求。

依据《天津市教育设施布局规划(2018-2035年)》(2019年修订)中北辰区相关的教育设施,及“北辰区教育现代化2035”的指标要求,开展本次规划编制工作。

第二条规划范围本次规划空间范围为天津市北辰区行政辖区范围,总面积478.5平方公里。

第三条规划期限规划期限为2020-2035年。

第四条规划依据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5.《城乡规划编制办法》6.《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50180-2018)7.《中小学校设计规范》(GB50099-2011)8.《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 50137-2011)9.《反恐怖防范管理规范第13部分:中小学幼儿园》(DB12/ 680—2016)10.《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2020年)11.《天津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阶段成果)12.《天津市教育设施布局规划(2018-2035年)》(2019年修订)13.《北辰教育现代化2035》14.北辰区各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15.其他相关政策、法规、标准、规范第五条规划内容本次规划内容为学前教育设施(幼儿园,包括公办幼儿园及普惠型民办幼儿园),义务教育设施(小学、初中和九年一贯制学校(小学、初中)),高中教育设施(普通高中、完全中学(初中、高中)和十二年一贯制学校(小学、初中、高中))、职业教育(区管)。

天津团泊新城西区土地投资决策分析报告(57p)

天津团泊新城西区土地投资决策分析报告(57p)
项目开工时间为今年10月,一期竣工2011年9月。 • 文化产业
目前天津滨海国际影业有限公司筹备的湿地影视基地已落户团泊西区,占地2000多 亩。投资方将其打造成一个集休闲旅游,餐饮,体验湿地风情与一体的好看、好玩、好游 的新型主题公园。并结合开拍电影,办影展,影视旅游等活动将其持久的经营。
2024年3月
2024年3月
思源顾问
7
根据《天津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本 次研究将天津市重点区域分为三个等级梯度 进行比较说明。
第一梯度,以“京滨综合发展轴”为主 线包含:中心城区海河沿线和滨海新区重点 区域;
第二梯度,以距离静海最近且属于都市 功能扩张区域的西青、津南和东丽湖为主;
第三梯度,是以静海为代表的天津郊区 县并与静海处同一城镇发展带上的蓟县和宝 坻为主。
思源顾问
5
2024年3月
南北生态
南生态是指京滨综合发展轴以南的“团泊 洼水库—北大港水库”湿地生态环境建设和保 护区,以及正在规划建设的子牙循环经济产业 园区等。
北生态是指京滨综合发展轴以北的蓟县山 地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区、“七里海—大黄堡 洼”湿地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区,以及中新天 津生态城、北疆电厂等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区。
思源顾问
16
津南
2024年3月
思源顾问
17
2024年3月
思源顾问
18
东丽
2024年3月
思源顾问
19
2024年3月
思源顾问
20
结论: 团泊与第一梯度的中心城区海河沿线以及滨海新区比较,从区域功 能定位上来看,第一梯度区域主要集中金融、商务和高端商业以及依托 天津港的相关产业;从发展空间来看,第一梯度区域已发展多年,投资 风险相对较小,但未来可大规模利用的空间和利润空间较小。 团泊与都市延伸区域的西青、津南和东丽湖相比,虽可以寻找到差 异化的机会点,但因团泊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故从区域发展现状来看 还存在差距。 而与蓟县、宝坻这两块属于同一梯度的郊县相比,团泊无论从整体 规划还是城市运营主体上面均有优势,且可操作性强。

天津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二期规划(-2020年).

天津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二期规划(-2020年).

附件天津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二期建设规划(2015~2020年)一、线网规划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和综合交通规划,天津市城市轨道交通远景年线网由28条线路组成,总长度1380公里。

预测2020年,天津市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量比例达到36%,轨道交通占公共交通出行量比例达到40%。

二、本期建设规划(一)建设方案2015~2020年,建设M3线二期(南延)、M7线一期、M8线一期、M10线一期、M11线一期、Z2线一期、Z4线一期和B1线一期等8个项目,总长约228.1公里。

到2020年,形成14条运营线路、总长513公里的轨道交通网络。

M3线二期(南延)工程自高新区至天津南站,线路长 3.9公里,设站3座,投资17.04亿元,已配合天津南站建成。

M7线一期工程自芦北路至普济河道站,线路长26.9公里,设站24座,投资257.04亿元,规划建设期为2017~2020年。

M8线一期工程自资阳路至淇水道站,线路长20公里,设站18座,投资200.53亿元,规划建设期为2017~2020年。

M10线一期工程自梨园头至南淀站,线路长24公里,设站23座,投资232.03亿元,规划建设期为2015~2020年。

M11线一期工程自晋宁道至七经路站,线路长25.4公里,设站25座,投资236.07亿元,规划建设期为2017~2020年。

B1线一期工程自欣嘉园车辆段至新城四站,线路长31.3公里,设站22座,投资264.88亿元,规划建设期为2015~2020年。

Z2线一期工程自金钟河大街至北塘站,线路长52.8公里,设站15座,投资299.75亿元,规划建设期为2017~2020年。

Z4线一期工程自汉蔡路至中部新城站,线路长43.7公里,设站20座,投资286.99亿元,规划建设期为2015~2020年。

(二)主要技术标准M7、M8、B1线采用A型车6辆编组,M10、M11线采用B型车6辆编组,最高运营时速80公里;Z2线采用A型车8辆编组,Z4线采用A型车6辆编组,最高运营时速120公里。

天津市总体规划

天津市总体规划

旅游业。
第五部分 城镇体系规划
《规划》以实现城乡和区域的统筹发展为目标,根据天津城镇人口和 城镇发展的特征,在“一轴两带三区”空间布局结构的基础上,明确提 出以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核心区为主副中心,建立由主副中心、新城、 中心镇和一般建制镇组成的四级城镇体系,按照循序渐进,节约用地, 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因地制宜地稳步推进城镇化,逐步改变城 乡二元结构,提高城镇化水平。
城市性质和规模
滨海新区包括塘沽、汉沽、大港三个行政区和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津 港保税区、天津港区以及东丽区、津南区的部分区域,陆域总面积约为2270平 方公里,地理位置优越,自然资源丰富,科技人才密集,产业基础雄厚,交通
滨海新区 通讯便捷,综合优势明显,在我市城市发展过程中始终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
滨海新区的金融、商务聚集地。重点发展以银行、保险类业务为主的金融服务业,以商贸流通、现
代物流为主的商务服务业,以广告、音乐创作和新媒体为主的创意➢
河北区定位为“创意河北”:建设成为我市创意产业聚集区、文化休闲旅游基地和市区北部商
务商贸聚集地。重点发展以产品、工程动漫设计和会展策划为主的创意产业,以电子商务、现代物
➢ 总体规划》明确,以滨海新区核心区为中心,汉沽新城和大港新城为两翼
的组团式布局结构,依托京津塘高新技术产业带、天津港等,重点建设先 进制造业产业区、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区、中心商务商业区、滨海化工区、 海港物流区、临空产业区、海滨休闲旅游区等七个产业功能区,此外,结 合建港造陆,科学论证,规划建设临港产业区;各城区与组团间用生态保 护区和生态廊道隔离,构建宜居的生态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结合市 域对外交通体系,构筑滨海新区“十横六纵”骨架路网,形成滨海新区与 中心城区及周边地区方便快捷的交通联系,努力把滨海新区建设成世界先 进的开放型、创新型、多功能型现代化的经济新区、社会新区、生态新区 和综合改革试验区。通过改革开放、科技创新、产业集聚、功能辐射,逐 步实现滨海新区的定位,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提升整体技术水平和综合生 产力,提高单位面积的投资强度和产出效率,实现人与自然、经济社会与 生态环境和谐发展,增强区域服务功能,更好地带动天津发展,服务和带 动环渤海乃至全国经济社会发展。

天津市东丽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天津市东丽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天津市东丽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5-2020年)文本东丽区人民政府二〇一八年四月目录前言 (1)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土地利用现状与形势 (6)第一节东丽区概况 (6)第二节原规划实施评价 (8)第三节土地利用现状 (10)第三章土地利用战略与目标 (13)第一节区域定位与总体战略 (13)第二节土地利用目标 (14)第四章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调整 (16)第一节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调整的原则 (16)第二节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17)第三节土地利用布局优化 (18)第五章土地用途分区与管制 (23)第一节基本农田保护区 (23)第二节一般农地区 (24)第三节城镇建设用地区 (25)第四节城镇建设用地扩展区 (27)第五节林业用地区 (27)第六节生态环境安全控制区 (28)第七节风景旅游用地区 (29)第八节其他用地区 (30)第六章农用地保护与利用 (31)第一节耕地的保护与利用 (31)第二节永久基本农田保护 (31)第三节其他农用地的保护与利用 (32)第七章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及空间管制 (34)第一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 (34)第二节建设用地空间管制 (35)第八章土地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 (40)第一节生态建设目标与生态布局 (40)第二节土地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41)第九章土地综合整治 (44)第十章规划期内重点项目 (46)第一节优先保障基础设施用地 (46)第二节加强城乡重点建设项目用地保障 (47)第十一章街镇土地利用调控 (48)第一节严格土地利用规划指标控制 (48)第二节街镇土地调控利用方向 (49)第十二章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52)附表: (55)前言为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实现天津市东丽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切实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统筹安排各业各类用地,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特别是当前,京津冀协同发展为东丽区发展提供了机遇。

天津滨海新区总体规划

天津滨海新区总体规划

天津滨海新区总体规划天津市滨海新区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文本目录1第一部分1第一章总则3第二章城市定位、发展目标与策略4第三章城市规模6第二部分6第四章城市空间布局与城乡协调发展7第五章城区建设8第六章重点建设区发展10第三部分10第七章综合交通体系14第八章产业发展与布局17第九章社会事业发展及公共服务设施19第十章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21第十一章岸线利用22第十二章资源节约、保护与利用24第十三章市政基础设施26第十四章城市综合防灾减灾28第十五章近期发展与建设30第十六章规划实施注:文本中楷体字部分为非正式内容,仅为文本正式条款内容的必要说明。

第一部分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指出:“继续发挥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的作用,推进天津滨海新区等条件较好地区的开发开放,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把滨海新区纳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布局,是党中央审时度势、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决策,标志着滨海新区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天津市第九次党代会明确滨海新区应该实现跨越发展,充分发挥引擎作用;搞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充分发挥示范作用;增强综合功能,充分发挥服务作用;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充分发挥门户作用;建设宜居生态新城区,充分发挥带头作用。

为了完成好党和国家赋予滨海新区的历史使命,有力地推动环渤海区域经济的振兴,本次规划立足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研究滨海新区发展所面临的矛盾与问题,正确认识新区发展在我国重要战略机遇期中的地位和作用,深入分析新区发展的重要条件,在此基础上科学地确定滨海新区性质、目标与规模,为有效配置新区发展资源、合理规划城乡发展空间、促进滨海新区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和谐、稳定发展奠定基础。

第一章总则《天津市滨海新区城市总体规划(1999-2010年)》2001年经市政府批准实施,几年来,该规划在指导滨海新区建设和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规划确定的2010年发展目标大部分已经提前实现。

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的实施意见

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的实施意见

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天津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10.23•【字号】津政发〔2012〕18号•【施行日期】2012.10.2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的实施意见各区、县人民政府,各委、局,各直属单位: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的通知》(国发〔2012〕9号)精神,坚持以质取胜,建设质量强市,大力提高我市产品、工程、服务质量总体水平,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结合我市实际,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我市质量发展的基础与环境质量发展是兴国之道、强市之本。

质量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实力,是企业和产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

质量问题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问题,直接关系到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质量工作,国务院颁布《质量振兴纲要(1996年—2010年)》后,我市制定了天津市质量振兴纲要,提出了我市质量振兴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

全民质量意识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明显提升,覆盖三次产业及社会事业领域的标准体系初步形成,质量安全保障能力明显增强,初步构建起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优势支柱产业为支撑的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产业体系。

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达到88.41,位居全国第三。

建成一大批优质精品工程。

服务业发展提速,金融、商贸、旅游、物流、会展、创意、楼宇经济等现代服务业服务质量明显提升。

但是,我市质量发展的基础还很薄弱,质量整体水平的提高仍滞后于经济规模的增长,企业提升质量的内在动力不足,自主创新和品牌创建能力不强,原创性产品和技术不多,工程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尚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质量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制约质量创新和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仍然存在。

天津城市规划发展历程

天津城市规划发展历程

天津城市规划发展历程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我们越来越重视城城市的发展规划,城市的发展规划对于现实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主要介绍天津城市规划发展历程的有关内容。

关键词城市;天津;规划;发展;格局;建设;引言天津是长江以北受到西方影响最大的城市,其城市发展反映了中西方文化在此交流、冲突、共存和融合的过程,与西方城市由工业革命引发的近代化不同,天津城市的近代化是以开埠兴商作为其主要推动力量的,是中国近代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研究天津近代城市规划,对于研究中国近代约开埠城市具有重要的意义。

天津在近代具有特殊的政治地位,它既是京师门户,又是西方列强向中国腹地渗透的据点和监视京城的基地,在近代早期,它甚至承担了部分中国政府的外交功能,在中后期,它又一直作为各政权中央直属的特别市,受到特殊的重视,因此在中国近代社会史、经济史等方面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一、天津城市发展格局天津近代城市规划经历了租界扩张与马路建设、局部城市规划建设、城市总体规划建设的阶段。

天津近代城市的发展首先是从租界建设开始的,在1900年之前,租界码头的繁荣使天津形成了分别以老城与紫竹林租界为中心的城市“双核”,随着海河两岸租界区的形成以及华界城市土地开发与道路建设,双核逐渐拉长、延伸、扩张,形成了以海河为轴线的城市中心带,即“一带”。

天津城市格局由“双核”发展到“一带”的过程,也是城市形态由分散式向集中式过渡的过程。

在近代化过程中,天津城市呈现出明显的“拼贴式”特征,局部区域进行了比较完整的道路与市政规划,形成了相对完整的城市肌理和空间布局,但由于缺乏总体的规划与通盘的考虑,一直处于“三方四界”的发展模式,因此形成了众多“碎片”组织拼贴式的城市格局。

二、天津近代城市规划的发展历程天津近代城市规划始于1860年10月天津开埠,至1949年1月天津解放为止,在此期间,租界与华界的城市建设同步发展,这两者的发展脉络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交叉。

天津南港工业区分区规划(2009-2023年)简要说明

天津南港工业区分区规划(2009-2023年)简要说明

天津市供热发展“十三五”规划第一章发展基础1.1 “十二五”工作回顾1.1.1 供热现状(1)供热面积截至2015年底,集中供热面积3.73亿平方米, 集中供热普及率91%。

表1-1 现状供热面积及集中供热普及率统计表(2)现状热源1、全市共有热电厂12座,总容量11113兆瓦,总供热能力1.32亿平方米,总供热面积1.14亿平方米。

表1-2 现状热电厂汇总2、全市有燃煤锅炉房共132座,总供热面积1.32亿平方米;燃气锅炉房142座,总供热面积1.12亿平方米。

3、全市可再生及其它清洁能源供热面积1500万平方米。

4、现状热源结构。

天津市燃煤锅炉房供热面积占全部供热面积的35%,热电联产供热面积占全部供热面积的31%,燃气、可再生能源及其它清洁能源供热面积占全部供热面积的34%。

1.1.2 “十二五”主要成效(1)集中供热普及率稳步提高。

截至2015年底,天津市集中供热面积达到3.73亿平方米,比“十一五”末期(2.52亿平方米)增长0.48倍。

全市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91%,比“十一五”(85.2%)提高5.8个百分点。

(2)热源结构进一步优化。

截至2015年底,天津市燃煤锅炉供热比重占全市供热面积的35%,比“十一五”(68%)降低33个百分点;热电联产占31%,比“十一五”(28%)提高3个百分点;燃气、可再生及其它清洁能源比重占34%,比“十一五”(4%)提高30个百分点。

表1-3 热源结构对比表(3)燃煤锅炉房改燃和并网成效突出。

截至2015年底,我市累计改燃并网212座锅炉房,共计511台锅炉,改造供热面积1.29亿平方米。

(4)启动可再生能源供热综合能源站建设工作。

“十二五”期间我市启动了可再生能源供热站建设工作。

目前已开工建设20座能源站,总服务面积468.6万平方米。

(5)供热能耗明显降低。

2015年底,我市建筑供热平均标准煤耗为15.78公斤标煤/平方米,比“十一五”(22.15)末降低能耗29%。

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年--2020年)111

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年--2020年)111

天津市城市规划天津城市格局的形成始于明盛于清。

旧天津城按中国北方传统的城市格局建造。

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后,西方列强相继在津开辟租界,由于租界当局各自为政,不可能实施统一规划,天津成为多中心的城市,致使城市格局长期人为分割,如今的天津城市格局,正是基于旧城、租界地以及建国后的新市区一步步发展而来的。

天津是环渤海地区的经济中心,要逐步建设成为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将天津建设成为技术先进、制造业发达、服务水平一流、综合竞争力强、对外开放度高、创业环境优越的我国北方经济中心;适应全球一体化发展趋势、对外联系便捷、信息网络高效、辐射能力强的国际港口城市;资源利用高效、安全体系完善、生态环境良好、宜人居住的生态城市;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近代史迹特色突出、社会和谐、教育文化科技发达的文化名城。

.第一部分市域空间布局规划在深化完善“一条扁担挑两头”的空间布局结构的基础上,结合近几年天津城市发展的现状和今后的发展趋势,确定“一轴两带三区”的市域空间布局结构。

“一轴”指由“武清新城?中心城区?滨海新区核心区”构成的城市发展主轴。

“两带”指由“宁河、汉沽新城、滨海新区核心区、大港新城”构成的东部滨海发展带和由“蓟县新城、宝坻新城、中心城区、静海新城”构成的西部城镇发展带。

“三区”指北部蓟县山地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区、中部“七里海、大黄堡洼”湿地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区、南部“团泊洼水库、北大港水库”湿地等三个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区。

新的市域空间布局结构,为天津长远发展提供了空间保障。

首先,明确将京津塘高速公路走廊作为城市主要发展方向,与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东部发展带对接,促进产业分工与协作。

其次,将“两带”作为市域城镇集中发展建设的地区,加快建设东部滨海发展带和西部城镇发展带,充分利用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核心区之间盐碱荒地,发挥交通优势,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在发展轴和发展带交汇处重点建设滨海新区,加强环渤海地区内各类要素的对接和流动,有利于环渤海区域的经济协调。

天津市规划归纳总结(--2020年)

天津市规划归纳总结(--2020年)

天津市规划归纳总结(2005年--2020年)一、城市性质、城市职能及发展战略天津的城市性质为:是环渤海地区的经济中心,要逐步建设成为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

天津的城市职能为:(1)现代制造和研发转化基地。

把天津建设成以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为主的现代制造和研发转化基地。

(2)我国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和现代服务中心。

使天津成为连通国际和区域(华北、东北、西北、华东)的客货运综合交通枢纽。

(3)以近代史迹为特点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旅游城市。

保持和发扬天津传统的津派文化,强化以近代史迹为主要特点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旅游城市的地位。

(4)生态环境良好的宜居城市。

充分利用天津市山、河、湖、海共生,湿地众多等丰富的自然资源,建立生态型城市,增强城市自然环境的优美度、人工环境的舒适度和优美度,提供良好的人居环境。

天津城市发展战略为:构筑高层次产业结构。

积极发展现代都市型农业和特色养殖业,逐步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

发展壮大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建设现代制造和研发转化基地。

建设一批高水平的技术研发中心和高科技企业孵育基地。

大力发展金融、物流、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增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天津港和疏港通道建设,打造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

加强天津机场与首都机场的合作,共同构建东北亚地区国际航空客货运枢纽。

加强区域合作。

发挥天津港口、交通和现代服务业等优势,为环渤海地区扩大开放和产业转移提供通道和载体。

进一步形成以京津冀为经济核心区、以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为两翼的环渤海区域经济共同发展的大格局。

实施科教优先发展和人才战略。

依托京津地区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密集的优势,发挥创新孵化器、企业研发中心、博士后工作站等多层次的科研创新体系和科技人才创新基地的作用。

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

节约用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建设节约型、环保型的生态城市。

天津2020-2035年新规划,涉及9大片区,这些地重点保护

天津2020-2035年新规划,涉及9大片区,这些地重点保护

天津2020-2035年新规划,涉及9⼤⽚区,这些地重点保护11⽉29⽇,天津市规划与⾃然资源局官⽹公⽰了《天津市历史⽂化名城保护规划(2020-2035年)》(征求意见稿)。

本次保护规划的范围为天津市⾏政辖区,其中陆域⾯积约11917平⽅公⾥,海域⾯积约2147平⽅公⾥。

规划涉及历史城区、历史地段、世界⽂化遗产、风景名胜区、蓟州古城、历史⽂化镇村等8个⽅⾯的保护,以最⼤限度保留天津各历史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发展印记,全⾯体现天津整体历史⽂化价值。

共涉及市内六区、蓟州古城、杨柳青镇、葛沽镇、独流镇、西井峪村、果⾹峪村、⽼⽶店村、中营村,共九⼤⽚区。

⼀、整体保护内容1.保护体系在城市与市域两个层⾯加强历史城区、历史地段、世界⽂化遗产、风景名胜区、蓟州古城、历史⽂化镇村、不可移动⽂物、历史建筑及⼯业遗产、⾮物质⽂化遗产等⽅⾯的⽂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合理利⽤,并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与保护要求。

2.保护结构突出保护重点,加强系统性保护,规划形成“⼀城、双区、两带、多点”的整体保护结构。

“⼀城”指重点突出历史城区的整体保护与更新复兴;“双区”指不断推动蓟州历史⽂化资源聚集区、滨海历史⽂化资源聚集区的统筹保护与合理利⽤;“两带”指⼤⼒促进⼤运河⽂化带、海河⽂化带沿线地区的⽂化传承与发展;“多点”指有效加强历史⽂化价值突出的城镇、村庄、不可移动⽂物和历史建筑等众多点位的保护利⽤。

⼆、历史城区的保护天津历史城区参照1949年市区建成区的范围进⾏划定,⾯积约54平⽅公⾥。

1.“⼀带多⽚,中西融合”的风貌格局以海河与南、北运河为纽带,串联多⽚历史地段,集中展现城市各重要历史发展时期的特⾊,使中国传统风貌、西洋异国风貌及北洋时期中西合璧的折衷主义特⾊风貌各放异彩、和谐共⽣。

2.延续历史街巷路⽹格局对现状肌理整体保留情况完好的⽚区,应对路⽹体系进⾏整体保护,延续原有道路⾛向与空间肌理,保持各历史地段原有的路⽹格局。

重点保护原天津⽼城厢地区、原租界区及原河北新区等地区的多元化的路⽹格局。

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

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

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年--2020年)第一部分城市性质、城市职能及发展战略《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以下简称《规划》,确定天津的城市性质为:是环渤海地区的经济中心,要逐步建设成为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

《规划》确定天津的城市职能为:(1)现代制造和研发转化基地。

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滨海天然优势、特殊的水陆交通枢纽地位、雄厚的工业基础和科研力量,把天津建设成以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为主的现代制造和研发转化基地。

(2)我国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和现代服务中心。

构筑海陆空一体化的交通网络,使天津成为连通国际和区域(华北、东北、西北、华东)的客货运综合交通枢纽。

综合利用枢纽型基础设施,优化物流基地布局,培育仓储、加工、运输、信息、服务相互融合的现代物流业,使天津成为面向区域物流供应链的中心节点,承担我国北方国际物流中心的职能。

加强金融、商贸、会展、科技、信息、文化教育等服务业的发展,使天津成为信息汇集,各类传媒业发达,商贸兴旺,科研、文化、医疗机构和人才集中的区域性服务中心。

(3)以近代史迹为特点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旅游城市。

保持和发扬天津传统的津派文化,强化以近代史迹为主要特点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旅游城市的地位。

(4)生态环境良好的宜居城市。

充分利用天津市山、河、湖、海共生,湿地众多等丰富的自然资源,建立生态型城市,增强城市自然环境的优美度、人工环境的舒适度和优美度,提供良好的人居环境,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使天津成为市民和国内外旅居者共同拥有的美好家园。

《规划》确定天津的城市发展目标为:将天津建设成为技术先进、制造业发达、服务水平一流、综合竞争力强、对外开放度高、创业环境优越的我国北方经济中心;适应全球一体化发展趋势、对外联系便捷、信息网络高效、辐射能力强的国际港口城市;资源利用高效、安全体系完善、生态环境良好、宜人居住的生态城市;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近代史迹特色突出、社会和谐、教育文化科技发达的文化名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津市规划归纳总结(2005年--2020年)一、城市性质、城市职能及发展战略天津的城市性质为:是环渤海地区的经济中心,要逐步建设成为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

天津的城市职能为:(1)现代制造和研发转化基地。

把天津建设成以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为主的现代制造和研发转化基地。

(2)我国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和现代服务中心。

使天津成为连通国际和区域(华北、东北、西北、华东)的客货运综合交通枢纽。

(3)以近代史迹为特点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旅游城市。

保持和发扬天津传统的津派文化,强化以近代史迹为主要特点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旅游城市的地位。

(4)生态环境良好的宜居城市。

充分利用天津市山、河、湖、海共生,湿地众多等丰富的自然资源,建立生态型城市,增强城市自然环境的优美度、人工环境的舒适度和优美度,提供良好的人居环境。

天津城市发展战略为:构筑高层次产业结构。

积极发展现代都市型农业和特色养殖业,逐步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

发展壮大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建设现代制造和研发转化基地。

建设一批高水平的技术研发中心和高科技企业孵育基地。

大力发展金融、物流、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增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天津港和疏港通道建设,打造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

加强天津机场与首都机场的合作,共同构建东北亚地区国际航空客货运枢纽。

加强区域合作。

发挥天津港口、交通和现代服务业等优势,为环渤海地区扩大开放和产业转移提供通道和载体。

进一步形成以京津冀为经济核心区、以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为两翼的环渤海区域经济共同发展的大格局。

实施科教优先发展和人才战略。

依托京津地区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密集的优势,发挥创新孵化器、企业研发中心、博士后工作站等多层次的科研创新体系和科技人才创新基地的作用。

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

节约用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建设节约型、环保型的生态城市。

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发展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二、城市规模2020年常住人口控制在1350万人,城镇人口1210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90%。

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核心区的城镇人口规模为630万人。

三、滨海新区规划滨海新区包括塘沽、汉沽、大港三个行政区和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津港保税区、天津港区以及东丽区、津南区的部分区域,陆域总面积约为2270平方公里。

以滨海新区核心区为中心,汉沽新城和大港新城为两翼的组团式布局结构,依托京津塘高新技术产业带、天津港等,重点建设先进制造业产业区、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区、中心商务商业区、滨海化工区、海港物流区、临空产业区、海滨休闲旅游区等七个产业功能区,构筑滨海新区“十横六纵”骨架路网,形成滨海新区与中心城区及周边地区方便快捷的交通联系。

在滨海新区范围内构建“一轴、一带、三城区”的城市空间结构。

“一轴”即沿海河和京津塘高速公路的城市发展主轴;“一带”即东部滨海城市发展带;“三城区”即滨海新区核心区、汉沽新城和大港新城。

滨海新区的核心区,以科技研发转化为重点,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增强为港口服务的职能,积极发展商务、金融、物流、中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

汉沽新城建设成为环渤海地区的滨海旅游、休闲、度假基地。

大港新城是东部滨海发展带南部的重要节点,国家级石化基地。

规划到2020年,滨海新区常住人口规模为300万人,城镇人口规模为290万人,城镇建设用地规模510平方公里。

其中,滨海新区核心区规划面积270平方公里,城镇建设用地面积166平方公里。

四、中心城区规划中心城区是指外环线绿化带以内的地区,现有人口420万人,面积371平方公里。

包括和平区、河西区、南开区、河东区、河北区、红桥区,以及东丽区、津南区、西青区、北辰区的部分行政区域,是城市的行政文化中心、商贸服务中心,是反映中国近代史的历史文化名城,具有综合性服务职能。

中心城区要按照“满足健康、有序的快速城镇化对空间发展需求;适应当前产业调整与未来发展;提高环境质量与景观面貌,提升城市品位;优化交通网络,构建高效率交通体系;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载体能力与服务水平;优化布局,适当控制建设规模和土地开发强度;调整用地结构,注重均衡发展”的原则,以提升城市综合服务水平,巩固提高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成果、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改善就业、住房、出行状况,建设宜居生态城市为目标,以内涵挖潜为主,通过调整优化,实施旧城有机更新,疏解人口和交通压力,严格控制城市规模。

到2020年,中心城区规划面积371平方公里,人口控制在470万人。

五、城镇体系规划以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核心区为主副中心,建立由主副中心、新城、中心镇和一般建制镇组成的四级城镇体系。

规划到2020年中心城区人口控制在470万人以内。

滨海新区核心区是城市副中心。

规划以科技研发转化为重点,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增强为港口服务的职能;积极发展商务、金融、物流、中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提升城市的综合功能;加强塘沽城区、开发区、保税区港区之间的协作,实行一体化发展。

规划到2020年滨海新区核心区人口规模为160万人。

新城是天津城市发展轴带上的重要节点,是各区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重要的功能区,承担疏解中心城人口,聚集新的产业、带动区域城镇发展的任务。

规划建设11个新城,分别为蓟县、宝坻、武清、宁河、汉沽、西青、津南、静海、大港、京津和团泊新城。

其中,汉沽新城和宁河新城要统一规划,实现基础设施共享,共同建设芦汉新城。

六、市域空间布局规划首先,明确将京津塘高速公路走廊作为城市主要发展方向,与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东部发展带对接,促进产业分工与协作。

其次,将“两带”作为市域城镇集中发展建设的地区,加快建设东部滨海发展带和西部城镇发展带,充分利用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核心区之间盐碱荒地,发挥交通优势,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在发展轴和发展带交汇处重点建设滨海新区,加强环渤海地区内各类要素的对接和流动,有利于环渤海区域的经济协调。

第三,在市域北部、中部和南部,规划三个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区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把宜居的生态城市作为未来城市发展重点,实现和谐发展。

七、对外交通规划建设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构筑区域一体化交通体系。

加大海港、空港和内河航运等三个方面的建设。

将天津港建设成为现代化国际深水大港,面向东北亚、辐射中西亚的国际集装箱枢纽港,我国北方最大的散货主干港,国际物流和资源配置的枢纽港。

到2020年,天津港年货物吞吐量将达4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2000万标准箱,步入世界一流大港行列。

建设天津港与天津石化基地之间的油气管廊,规划天津港、天津石化基地至北京、石家庄、保定、沧州、黄骅的油气管廊。

将天津滨海国际机场建设成为“中国北方航空货运中心及东北亚航空货运集散地”。

通过扩建滨海国际机场,提高天津滨海国际机场的客货运吞吐能力,同时考虑远期发展,在京津城市发展主轴上的武清河西务一带预留首都第二机场用地;通过将中心城区地铁2、4号线的联络线延伸至滨海国际机场、将京津城际铁路引入机场,以加强与首都机场的联系。

在内河航运方面,规划保持海河下游段通航功能,发展海河特色旅游客运,其他二级以上河道重点发展旅游通航,同时利用潮白新河、北运河、海河发展京津之间的旅游通航。

重点建设东疆港、南疆港、航空港、天津港保税区和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等5个国际物流区,在中心城区外围建设15个区域物流基地,同时,努力推进物流网络化和信息化,加快建设现代化的国际贸易信息基地。

八、产业布局规划产业发展战略目标是:第一产业发展要因地制宜,规模经营,逐步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

继续调整农业结构,重点发展符合生态要求、技术含量高、水资源消耗低的设施农业、精品农业、加工农业等现代都市型农业。

第二产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形成以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体,以都市型工业为重要补充的新型工业结构。

继续壮大石油和海洋化工、汽车和装备制造、现代冶金等支柱产业,重点开发高新技术产业,与周边省市形成布局合理、衔接紧密、聚集效应强的产业集群。

第三产业要重点发展金融、商贸、物流、科技研发、文化、教育、旅游、中介等现代服务业。

充分利用财政、金融等经济手段和信息平台等优势,大力提高高端金融服务的能力与水平。

实施结构调整,打造不同特色的商贸集聚区,建立分布合理、结构优化、高效低耗的现代物流体系。

中心城区以发展金融、商贸、科技、信息、教育、文化、体育、医疗卫生等第三产业为重点,适度发展技术密集、附加值高、无污染的都市型工业。

天津新技术产业园区华苑产业区建设成为高新技术的研发和转化基地;西青新城重点发展汽车工业;津南新城重点发展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产业、环保产品制造、生物医药加工和都市型工业;小淀组团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制造业;双街组团重点发展服务于中心城区的物流等产业;青光双口组团重点发展现代加工工业;大寺组团重点发展新型电子工业;大毕庄组团重点发展商贸型物流加工;双港、新立组团重点发展都市工业。

滨海新区沿东部滨海发展带规划建设海滨休闲旅游区、海港物流区、滨海化工区、临港产业区等功能区。

在城市发展主轴上规划建设临空产业区、高新技术产业区、先进制造业产业区以及滨海中心商务商业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