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审计准则的国际趋同问题
浅议审计准则的国际趋同
计资料 的真实性 、合法性进 行监督 ,有利于解决会计信息失真 、 支 出中可能发生的违规法行 为 ,为遏 制腐败发挥了作用 。实
会计秩序 混乱等问题 。
行会计集 中核算后 ,纳入 会计 核算 中心管理的行政事业单位 的
4 .提高 了资金使用效率 ,降低 了会计核算成本。实行 会计 所有支 出都 通过会计核算 中心 的账户进 行统核算 ,各预算 中心 集中核算 后 ,对各单位 的账户进行统一管理 ,在保证各部 门资 不再有 私 ' “ 发 小金库 ”的条件 ,并且会计核算 中心有权对 各单 金使用的前提下 ,及时在各 用款 单位 之间开展调剂 ,提高 了资 位 的支 出事项和凭证进行合法性 、合理性审查 ,对不符合政策 、 金 的使用效率。另外 ,随着会计中心软硬件条件 的改善 ,会计 法规规 定的支出和凭证要求单位纠正或补办手续 ,在一定程度 业务操作程序的规范及会计电算化手段的实施 ,方便 了各单位 上减少 了国家资金使用上 的随意性 ,给贪污犯罪 和挥霍浪 费行
是审计准则 国际趋 同的一个好 的选择 。近年来 ,国际审计 与鉴 欺诈和安达信的破产造成了会计师职业团体 的信任危机 ,为了重 证准则理事会 ( A B I S )在审计准则 国际趋 同方 面做 了很 多工 树社会公众对注册会计 师行业 的信心 ,降低审计风险 ,提高审计 A
作 ,并 取得 了很 大的进展 。但笔者仍认为存在着一些 问题 亟待 质量 ,国际审计 与鉴证准则理事会完成了一系列 的工作 ,包 括 :
了几 点 看 法。
增 加五名代表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的委员 ;成立公众利益监督委 员会 (I B ;此 外 ,I A B 任命 了两 位拥有 发言权 的观察 PO ) A S还 员 。这些改革措施提高 了国际审计准则制定人员 的素质 以及准
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分析
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分析[提要]会计准则的全球趋同是指受经济全球的推动,各国会计准则在不断的国际比较和协调中,在国际强势集团的推动下,向建立全球通用的会计准则目标发展的一种动态过程。
会计审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是指各国会计审计准则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内从不同逐步走向相同的收敛过程。
而且,从会计层面上看,趋同与标准化也有同样的含义:是向单一的全球性会计准则的目标方向发展的过程。
关键词: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标准化;审计准则一、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必然性20世纪九十年代以后,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明显加快,国际贸易、国际投融资以及跨国公司均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资本市场日益壮大,跨国兼并活动日益频繁并愈演愈烈,资本流动也日渐迅速,各国经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此背景下,国与国之间会计准则的差异已明显成为国际资源有效配置的障碍。
为适应经济的发展,各国必须减少会计准则的差异,充分发挥会计“国际商业通用语言”的功能。
对我国来说,也是如此。
我国会计的国际化是随着经济的国际化在不断发展。
(一)资本跨国流动的推动。
随着经济全球化,资本跨国流动的趋势增强,这促使区域或全球资本市场的加速形成。
由于各资本市场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投资者和公司都在不断寻找跨越国界的机会,因此对世界通用商业语言的要求也就更为迫切。
随着改革开放,我国和国际资本市场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投资者和公司都在不断寻找跨越国界的机会,因此对减少我国会计准则体系和IFRS差异的愿望更为迫切。
资本的国际流动不仅解决了我国的资金需求,而且优化了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对壮大这些企业的发展,促进我国经济的增长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这其中,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编制的财务报告在沟通境外投资者方面起到了十分积极的纽带作用。
但我们也必须看到,企业在国际资本市场上融资时就要对我国会计准则进行比较,这大大提高了信息披露的成本,妨碍了国际投资的发展和资本市场的国际化。
因此,资本全球化内在地决定了会计准则必须予以全球化,这对降低全球投融资的成本,提高决策的有效性,促进资本市场的整合是至关重要的。
探讨国际趋同化下的会计审计准则发展及对策
探讨国际趋同化下的会计审计准则发展及对策会计审计准则国际趋同可以说是现如今国际化会计审计人士都在普遍热议的一个话题,国内理论与实务界也给予了高度重视。
该篇文章将国际趋同化下的会计审计准则发展作为研究的核心内容,主要分析了对待与克服国际趋同化下各种问题的对策,推动我们国家会计审计国际趋同化下的发展办法等内容,浅谈了一些自己的体会与看法,希望对相关人士会有所帮助。
前言:现如今,会计审计准则国际趋同化作为国际化会计审计学术界最前沿与热门的话题,同一时间引起国内理论与实务界广泛重视。
在这,作者简要谈一下对于国际趋同的看法,还有我们应当采取的策略与对待与克服国际趋同化下各种问题的对策,并浅谈一些我们国家会计审计准则在国际趋同化下的启示。
一、国际趋同化下的会计审计准则概要与发展趋势趋同一般是指将差异尽最大限度的进行收敛与缩小,即使现在不一样,那么未来也会逐渐走上相同的发展轨道,最后将差异彻底弱化[1]。
国际趋同化下的会计审计准则指的是各个国家的会计审计准则,在指定时间范围内由不同逐渐发展成相同的一系列收敛的过程。
国际化会计审计学术界趋同概念提出由来已久,在此之前一直处于国际协调状态。
随着近几年缓步发展前行,趋同已经由最初的简单概念发展成一种行动与共识,并且在部分国家与地区已经走到现实当中来。
由原本的国际协调发展成为现在的国际趋同,从根本上看它的表述已经发生了变化,但是这种表述转变本质上体现的是一类思维与理念的转变,比如像是市场与计划经济等概念演变,由计划型经济到计划型经济占主导地位,市场调节做铺垫,再到计划型商品经济时代,最后发展成为社会主义下市场经济体制,这一系列的演变表现了我们国家经济体制转变认识的过程。
打个比方IASC发展初期阶段只简单制定出了利于提升跨国公司在财务报表可比性和质量方面的基础准则,这一系列的准则不代表各个国家财务报表的规范[2]。
一九九二年IASC《章程》中有提到目标表述是实现相似交易事项全世界范围内相似会计处理的指定。
如何认识与理解会计审计准则的国际趋同
跨国公司的发展促进了资本流动 的便利化
会计审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提高了 财务报告的可比性和透明度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国际资本市场一体化降低了资本 成本
跨国资本流动的便利化促进了国 际贸易和投资的发展
差异影响跨国公司的报表编 制和财务信息披露。
各国会计审计准则存在差异, 导致国际间信息可比性降低。
差异增加了跨国资本流动的 成本和复杂性。
差异不利于国际投资者对不 同国家的企业进行准确评估
和比较。
文化差异对会计审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影响 制度冲突在会计审计准则国际趋同中的表现 文化差异与制度冲突对国际趋同的挑战 如何应对国际趋同中的文化差异与制度冲突
提高财务报告的可比性 降低信息的不对称性 增强财务报告的透明度 促进国际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透明度
促进各国会计准则的协调统 一
降低跨国公司的报表编制成 本
便于投资者理解和比较不同 国家的财务报表
提高审计质量:国 际趋同有助于统一 会计审计准则,减 少差异和漏洞,从 而提高审计质量。
添加标题
国际趋同的必要性: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中国会计审计准则与国际准则的趋 同是必然趋势,这有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审计质量,促进国际经济交流与合作。
挑战:与国际 准则的差异、 实务操作的复 杂性、企业内
部的阻力
对策:加强国 际合作、提高 会计审计人员 的专业素质、 完善相关法律
法规
实践经验:企 业会计准则国 际趋同的经验
提高财务报告的可比性和透明度
探讨我国审计准则的国际趋同问题
探讨我国审计准则的国际趋同问题从最新出台的审计准则出发,通过与国际审计准则的比较,结合我国国情及基本发展趋势,分析我国审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内在涵义。
实现我国审计准则国际趋同带来了审计工作量的增加、对审计职业判断的忽略、潜在的知识缺陷等相关问题。
提出要密切关注国际准则的发展态势,加强交流沟通,使中国审计准则与国际准则实现动态趋同。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正式发布了48项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简称“新审计准则”),这标志着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需求、同时又与国际趋同的审计执业准则体系正式建立。
如何理解我国审计准则的国际趋同问题,是我们应该关注的,因为这对我国审计准则的未来发展非常重要。
一、我国审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基本原则1、审计准则国际趋同的涵义趋同(convergence)指的是收敛、缩小差异,现在不同,经过一段时间后会逐步相同,最后消除差异。
审计准则的国际趋同都是指各国审计准则,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内从不同逐步走向相同的收敛过程[1].如今,“趋同”已从一个“概念”发展为一种共识和行动,在某些国家和地区甚至已经成为现实。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跨国公司正在不断进入中国市场,中国企业也在不断走出国门,拓展海外业务,国际资本的流动也带动了注册会计师审计的跨国界发展。
从这层意义上讲,审计是没有国界的。
任何一个国家的审计准则的国际趋同都是顺应世界历史发展潮流的必然。
2、基本原则我国审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基本原则是,按照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进程,顺应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审计准则趋同的大趋势,着力完善中国审计准则体系,加快实现与国际准则的趋同[2].对于我国新审计准则体系的国际趋同问题,处处体现了此基本原则。
对于国际趋同的理解,则可以通过对我国新审计准则体系与国际审计准则体系的比较分析得出一些基本认识。
二、我国新审计准则体系的国际趋同分析趋同是进步,是方向。
任何一个不想游离于国际市场之外的组织,都不能无视准则国际趋同这一发展趋势。
后危机时代我国审计准则国际趋同探析
后危机时代我国审计准则国际趋同探析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会计师联合会先后向G20伦敦金融峰会、G20匹滋堡峰会提出应对金融危机的建议,鼓励各国政府采用和实施统一全球标准,其中就包括审计准则。
在此背景下,虽然我国已于2007年實现了审计准则的国际趋同,但是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审计准则应该加快国际趋同化的步伐,结合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国情,积极消除我国审计准则与国际准则的差异,为建立全球统一的高质量审计准则作出努力。
标签:后危机时代;审计准则;趋同我国审计准则国际趋同,实质上就是与国际审计准则趋同。
这不仅是国际会计师联合会对会员组织的要求,也是其他国际组织的要求。
近年来国际会计师联合会下属的国际审计与鉴证准则理事会致力于实现一套高质量的国际审计准则的目标,不断改进国际审计准则的质量,对国际审计准则做出了重大修订。
我国独立审计准则建设,从一开始就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国际审计准则。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中国审计准则,实现了与当时国际审计准则的实质性趋同。
2008年11月启动的中国会计和审计评估项目,对于促进中国审计准则持续全面国际趋同,改进和完善会计行业监管框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009年初经财政部领导批准,中注协于启动了审计准则修订项目,以进一步完善审计准则,实现与国际审计准则的持续趋同。
为回应G20和国际会计师联合会实施全球统一的独立性准则的要求,2010年7月起施行《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守则》和《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非执业会员职业道德守则》,实现了职业道德守则的国际趋同。
1后危机时代我国审计准则国际趋同必要性分析1.1顺应后危机时代全球审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趋势受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在欧盟、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要求或允许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础上,会计审计准则国际趋同步伐大大加快,截至目前,全球已经有117个国家或地区会计准则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审计准则的趋同,其中绝大部分国家或地区要求所有的国内公司都执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会计审计准则国际趋同已经是大势所趋。
浅谈我国审计准则的国际趋同问题(一)
浅谈我国审计准则的国际趋同问题(一)【摘要】从最新出台的审计准则出发,通过与国际审计准则的比较,结合我国国情及基本发展趋势,分析我国审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内在涵义。
实现我国审计准则国际趋同带来了审计工作量的增加、对审计职业判断的忽略、潜在的知识缺陷等相关问题。
提出要密切关注国际准则的发展态势,加强交流沟通,使中国审计准则与国际准则实现动态趋同。
【关键词】新审计准则;国际趋同;国际审计准则体系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正式发布了48项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简称“新审计准则”),这标志着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需求、同时又与国际趋同的审计执业准则体系正式建立。
如何理解我国审计准则的国际趋同问题,是我们应该关注的,因为这对我国审计准则的未来发展非常重要。
一、我国审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基本原则1、审计准则国际趋同的涵义趋同(convergence)指的是收敛、缩小差异,现在不同,经过一段时间后会逐步相同,最后消除差异。
审计准则的国际趋同都是指各国审计准则,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内从不同逐步走向相同的收敛过程1].如今,“趋同”已从一个“概念”发展为一种共识和行动,在某些国家和地区甚至已经成为现实。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跨国公司正在不断进入中国市场,中国企业也在不断走出国门,拓展海外业务,国际资本的流动也带动了注册会计师审计的跨国界发展。
从这层意义上讲,审计是没有国界的。
任何一个国家的审计准则的国际趋同都是顺应世界历史发展潮流的必然。
2、基本原则我国审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基本原则是,按照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进程,顺应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审计准则趋同的大趋势,着力完善中国审计准则体系,加快实现与国际准则的趋同2].对于我国新审计准则体系的国际趋同问题,处处体现了此基本原则。
对于国际趋同的理解,则可以通过对我国新审计准则体系与国际审计准则体系的比较分析得出一些基本认识。
二、我国新审计准则体系的国际趋同分析趋同是进步,是方向。
任何一个不想游离于国际市场之外的组织,都不能无视准则国际趋同这一发展趋势。
论我国审计准则与国际审计准则的趋同
论我国审计准则与国际审计准则的趋同审计准则是审计工作的基本准则,对审计人员进行审核和评价的基准。
它们确保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工作时具有一致性和可比性。
我国审计准则与国际审计准则的趋同是指两者之间的一致性和相似性。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间交往的增加,我国审计准则与国际审计准则之间的趋同日益增加。
下面将分析我国审计准则与国际审计准则的趋同的原因和表现。
其次,我国审计准则与国际审计准则的趋同是提高我国审计职业形象的需要。
我国作为一个正在崛起的经济大国,其与国际之间的交往不断增加。
各国之间的经济合作需要建立信任和可靠性,而透明和准确的财务信息是其基础。
作为审计人员,必须遵循国际通行的审计准则,以增加他们服务的可靠性和公信力。
因此,为了提高我国审计人员的国际声誉和竞争力,我国审计准则与国际审计准则的趋同成为了必然的发展方向。
再次,我国审计准则与国际审计准则的趋同是法律法规建设和法治化进程的推动。
审计准则作为法律法规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
在我国,随着经济法律法规的逐渐完善和法治建设的推进,审计准则也需要与之相适应。
国际审计准则作为国际惯例和通行的标准,往往反映了全球范围内的最佳实践。
因此,为了与国际接轨和提升法治建设水平,我国审计准则与国际审计准则之间的趋同成为势在必行的趋势。
最后,我国审计准则与国际审计准则的趋同表现在几个方面。
首先,两者都强调审计的公正性和独立性原则,要求审计人员在执业过程中要保持独立和客观的态度。
其次,两者都强调审计工作的质量,要求审计人员进行审计程序时要遵循一定的标准和规范。
再次,两者都关注风险管理和内控制度,要求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要评估并提供风险管理和内控建议。
此外,两者还都关注伦理问题,强调审计人员在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方面的要求。
综上所述,我国审计准则与国际审计准则的趋同是全球化趋势、提高我国审计职业形象、法律法规建设和法治化进程推动的结果。
两者之间的趋同表现在公正独立性、质量管理、风险管理、伦理问题等方面。
后危机时代我国审计准则国际趋同探析
就 我 国 目前 具 体 国 情 而 言 , 环 境 因素 是制 约 我 国 审计 准则 持 续 国 际 趋 同 化 的 最 大 障 碍 。 主 要 包 括 政 治 制 度 、 法 律体系 、 文化教 育背景 、 市场 体制及 发育程度 等 。 2 . 2 审计 师 对 新 准 则 执 行 力 度 的 缺 乏 2 0 0 6年 颁 布 的新 审 计 准 则 中 , 在 审 计 程 序 的 趋 同 于 国 际审计准则 , 要 求 注 册 会 计 师 在 实 施 实 质 性 测 试 前 必 须 加 长 审计时间 和加 大审 计 关 注度 , 了解 对 被 审单 位 的 内部 控 制, 财务报 表重 大错报 的风险 等 , 由此 必 然 导 致 审 计 成 本 增 加, 审计 收费水平 提高 。而在现 实 中为 了给企 业 减负 , 会 计 主体 可 能 会 在 审 计 时 间 和 收 费 上 做 出 了 强 制 要 求 , 使 得 注 册 会 计 师 在 执 业 时 不 得 不 同 时 考 虑 现 实 审 计 收 费 问 题 及 客 户重 要度 , 导致注 册会计师 对新 准则 的 执行 力度 不够 , 这 是 我 国 审 计 准 则 国 际 趋 同 的 主要 障 碍 。 2 . 3 缺 乏 熟 悉 和 掌 握 国 际 市 场 规 则 和 惯 例 的 人 才 审计人员整 体素 质偏低成 为 制约 我 国审计 准则 与 国际 趋 同的重要 因素 , 特 别是 近 年 来 国 际审 计 准则 和 制度 变 化 较快 , 审计 人员对 新 准 则 不熟 悉 、 不适 应 , 致 使 审 计 准 则 在 执行 中大打折扣 。 2 . 4 审计 师 缺 乏职 业 怀 疑 精 神 职业怀疑是 审 计 准则 不 可 缺 少 的部 分 , 而 审 计 师 行 业 的精 髓 就 在 于 , 执 业 需 要 很 高 程 度 的 判 断 怀 疑 精 神 。 审 计 作 为 一 个 多 因素 的 行 为 过 程 , 判 断 怀 疑 在 其 中 起 到 显 著 的 作用 , 贯 穿 于从 接 受 委 托 到 发 表 意 见 的 整 个 审 计 过 程 。 从 国际 审 计 报 告 准 则 我 们 可 以 看 到 , 审 计 师 的 职 业 怀 疑 判 断 存在缺 陷 , 例如他们 的判断往 往 存在 着各 种 主观 偏见 、 错 误 以及 重 大 的 个 体 差 异 。 但 是 我 国 新 审 计 准 则 中 并 没 有 对 “ 职业怀疑 ” 这 一术 语 给 出定 义 , 这 也 是 我 国 审 计 准 则 在 国 际趋 同的过程 中应该思 考的 问题 。
论我国审计准则与国际审计准则的趋同
论我国审计准则与国际审计准则的趋同论我国审计准则与国际审计准则的趋同论文网1.引言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和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我国经济与外部世界的关联度不断提高。
与此同时,经济全球化趋势正深入发展。
各国相互依存度日益加深,全球经济已经成为一个有机互动的整体。
我国的经济已日渐融入全球经济的大潮,完善审计准则,加快国际趋同,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审计准则国际本文由收集整理趋同,其实质是与国际审计准则趋同。
这不仅是国际会计师联合会对会员组织的要求,也是其他国际组织的要求。
随着持续的全球化,许多主要资本市场正在积极努力,推动向全球公认的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趋同。
包括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欧盟委员会、金融稳定论坛、证券委员会国际组织和世界银行在内的国际组织,都强调全球资本市场需要高质量的、统一的会计、审计准则,提出了各国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应与国际准则趋同的要求。
世界各会计组织,只要不想游离于国际经济金融合作之外,不想游离于国际会计市场之外,就不能无视国际审计准则趋同这一趋势。
2.我国审计准则建设现状尽管独立审计准则建设取得了明显成就,但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迫切要求我们加快审计准则建设,满足注册会计师执业需要,并进一步缩小与国际审计准则的差距。
第一,行业面临很大的风险。
近年来,企业经营环境不断发生变化,导致审计风险日益增大,主要体现在:企业组织机构及其经营活动的方式日益复杂,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影响日益加深,会计准则要求的判断和估计日益复杂,一些企业管理层进行财务舞弊的动机和压力日益增大。
如何使审计实务更加有效地应对企业经营环境变化给行业带来的风险,迫切需要通过出台有关审计风险准则予以解决。
第二,传统审计实务存在缺陷。
现行审计准则是建立在传统审计风险模型基础上,存在很大缺陷。
传统审计风险模型忽略对固有风险的评估,注册会计师往往不注重从宏观层面上把握财务报表存在的重大错报风险,而直接实施控制测试和实质性测试,容易产生审计失败。
对我国审计准则与会计准则国际趋同问题的思考
对我国审计准则与会计准则国际趋同问题的思考【摘要】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是会计工作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必然趋势。
是我国对会计实务的差异逐步加以限制,并通过一定途径寻求各国认可的一致内容,从而增加其兼容性与包容性。
本文通过分析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概念及对企业会计核算的影响进行分析,并针对我国会计准则在趋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对措施,以期通过本文的阐述在会计准则国际趋同进程中积极推进完善我国会计要素的重构工作,使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更加完善。
【关键词】审计准则、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会计核算;国际会计1.审计准则与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概念随着国际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是经济全球化的蓬勃发展,对国际审计准则和会计准则有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各国在制定会计政策以指导会计实务时,逐步采用国际通行的会计惯例,提高各国会计信息的可比性,降低国际资本市场的融资成本和交易成本。
2001年4月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改组为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并在其目标中明确了会计国际趋同的概念,指出要在准则制定的层面实现趋同以达到会计国际协调的状态,即通过一定的途径寻求出共同认可的一致内容,促进国际协调,促使各国会计准则向某套基准会计准则靠拢或与某套基准会计准则相似,建立全球通用的会计准则。
趋同不等于相同,不是全盘接受,是进一步协调。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在经济环境、法律制度和会计人员素质等方面,与其他发达国家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因此,在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过程中,我国必须坚持“尽力趋同、允许差异、积极创新”的原则,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制定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准则。
2.国内审计准则和国际审计准则的差异中国独立审计准则体系包括独立市计基本准则、独立审计具体准则和独立审计实务公告、执业规范指南。
从目前来看,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厂独立审计准则体系:在建立独立审计准则体系过程中,独立审计准则可操作性差是一个暂时现象,有一个逐步充实、完善和细化的过程。
审计准则国际趋同研究论文
审计准则国际趋同研究论文摘要:随着全球化的加剧和跨国公司的增多,审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
本文的目的是研究审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并探讨其原因和影响。
关键词:审计准则,国际趋同,全球化,跨国公司一、背景随着全球化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各国之间的关联度越来越高。
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经营,对于审计准则的趋同性提出了新的要求。
审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对于加强全球审计市场的监管、提高审计质量和增强投资者保护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审计准则的定义和特点审计准则是指在进行审计工作时所需遵循的规则、原则和方法。
国家或地区的审计准则具有政治、法律和经济环境的特征,不同的国家或地区可能有不同的审计准则。
三、审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原因审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是大规模经济合作和全球化发展的产物。
以下是审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几个原因:1.全球化的需求:跨国公司在各个国家开展业务,需要一个统一的审计准则来确保财务报告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2.减少成本:国际趋同可以减少跨国公司在不同国家进行审计时的成本和重复性的工作。
3.提高审计质量:根据国际准则,审计师可以使用一套统一的方法和技术来进行审计工作,从而提高审计质量和一致性。
四、审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影响审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对于各个方面都具有深远的影响,包括监管机构、注册会计师和投资者等。
以下是几个主要的影响:1.加强监管:国际趋同可以加强全球审计市场的监管,减少跨国公司的违规行为和欺诈行为的风险。
2.提高投资者保护:国际趋同可以提高投资者对于财务报告的信任和保护,并为他们提供更多的信息和决策依据。
3.促进全球审计师的合作和交流:国际趋同可以促进不同国家的审计师之间的合作和交流,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素质。
五、结论审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是全球化和跨国公司发展的必然趋势。
国际趋同可以提高全球审计市场的监管效果,提高审计质量和投资者保护。
然而,在推动审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过程中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和困难,各国审计准则的认可和接纳是推动国际趋同的关键。
审计准则国际趋同研究论文
审计准则国际趋同研究论文论文关键词:审计准则;国际趋同;国际审计准则论文摘要: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审计准则的全球趋同已经是大势所趋,文章对审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发展现状进行评述,并针对审计准则国际趋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建议性的提出了几点看法。
我国2007年1月1日起生效的审计准则标志着我国的审计准则基本实现了与国际审计准则的实质性趋同。
应该来说,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和资本的跨国流动,随着国际会计准则成为国际上普通行的会计准则,全球资本市场必然需要一个高质量的、统一的审计准则来提高信息的可靠性。
国际审计准则无疑是审计准则国际趋同的一个好的选择。
近年来,国际审计与鉴证准则理事会在审计准则国际趋同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但笔者仍认为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一、审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现状国际审计准则的制定者加快了国际审计准则制定的步伐1.国际审计实务委员会改组为“国际审计与鉴证准则理事会”。
同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增加3名代表公众利益的非审计人士;增加五名代表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的委员;成立公众利益监督委员会;此外,IAASB还任命了两位拥有发言权的观察员。
这些改革措施提高了国际审计准则制定人员的素质以及准则制定过程的透明度和完整性,从而突出IAASB 在准则制定和发布方面独立的权威性。
2.对国际审计准则体系进行重要改变,将审计纳入鉴证业务,将注册会计师的业务分为鉴证业务和相关服务。
3.对审计报告准则等项目准则进行了重新修订。
美国安然欺诈和安达信的破产造成了会计师职业团体的信任危机,为了重树社会公众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信心,降低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国际审计与鉴证准则理事会完成了一系列的工作,包括:修改和发布了与审计风险模型有关的一批准则;制定新的质量控制准则;修改舞弊准则;发布公允价值审计的准则;正在修改重要性和估计事项准;修改鉴证业务准则;发布审计报告准则、集团审计准则的征求意见稿。
争取国际组织和各国的支持,推动审计准则国际趋同1.争取重要国际组织的支持。
中国审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基本原则与具体措施
中国审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基本原则与具体措施一、审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基本原则和认识基本原则是,按照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进程,顺应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审计标准趋同的大趋势,着力完善中国审计准则体系,加快实现与国际准则的趋同。
第一,趋同是进步,是方向。
趋同是协调的进一步深化,体现了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的要求。
任何一个不想游离于国际市场之外的组织,就不能无视准则国际趋同这一发展趋势。
这就需要共同努力,尽量寻求一致。
第二,趋同不等同于相同。
各国在经济环境、法律制度、文化理念以及监管水平、会计信息使用者和会计人员素质等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不顾各国国情,不顾会计审计发展状况和环境特点,趋同是难以实现的。
第三,趋同需要一个过程。
各国国情的差异决定了合作自愿性,需要积极且不断地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建新机制,努力追求符合国际效率、公平、主权和全球多样性发展要求的建设机制。
第四,趋同是一种互动。
趋同并不意味着单向运动。
它是世界各个国家之间、各国与国际准则委员会之间、国际准则委员会与区域会计组织之间,多向进行的相互沟通,相互借鉴,相互认可。
世界多样性的特点决定了互动是国际化趋同的客观规律。
遵循它,就能更好前进。
否则,就会影响效率或效果。
二、审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具体措施基于上述理念和认识,我们将积极推进中国审计准则的建设和国际趋同。
第一,尽力趋同。
如果某项国际准则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能够适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我们将借鉴该项国际准则;如果某项国际准则的基本原则和方法适合中国的实际情况,但在某些技术细节上不符合中国具体情况,我们将根据中国实际情况作出补充、说明或修改,最大限度借鉴国际准则,同时推动国际组织在修订有关准则时,考虑中国的情况;如果某项国际准则规范的内容在中国尚未出现,或刚起步,我们将根据国际准则发布征求意见稿,以体现准则体系完整性,待条件成熟时再正式发布执行。
第二,允许差异。
如果某项国际准则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不适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我们将根据中国实际情况提出我们自己的解决方案,并提请国际审计准则制定机构在制定相关准则时予以考虑。
审计准则国际趋同研究
通过对中国审计市场的发展历程、现状及问题的深入剖析,探讨审计准则国际趋同对中国审计市场的影响及其程度。
研究方法
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对相关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揭示中国审计市场在审计准则国际趋同过程中的特点 和规律。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03
现有实证研究成果
一些研究表明,审计准则国际趋同可以降低审计风险、提高会计信息
质量、增强市场效率等。
案例分析及其启示
案例选择
选取了欧盟、美国、中国等具有 代表性的国家和地区作为研究对 象,分析其在审计准则国际趋同 过程中的实践经验。
案例分析
通过对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审计准 则制定机构、实施效果等方面的 比较分析,发现不同国家和地区 在审计准则国际趋同过程中存在 差异。
背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跨国公司的数量不断增 加,资本市场的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对各国审计准则的国 际协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审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必要性
1 2 3
提高审计质量和透明度
通过制定统一的审计准则,可以确保各国审计 实务的一致性,提高审计质量和透明度,降低 财务报表使用者误解的风险。
降低审计成本
利益冲突
在审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过程中,可能会涉及到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利益冲突。例如,某 些国家可能会因为担心国际审计准则的实施会损害本国利益而对其持保留意见。
文化差异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存在差异,这可能会对国际审计准则的实施带来一 定的影响。例如,某些国家可能更注重本国文化的特点,从而对国际审计准则的实施提出 特殊的要求或限制。
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素 养和国际化视野
加强培训和教育:提高 审计人员的专业素养和 国际化视野,需要加强 培训和教育。这包括加 强专业知识培训、提高 语言能力、拓宽国际视 野等
会计审计准则国际化趋同的民间视域
会计审计准则国际化趋同的民间视域会计审计准则的国际化是一个全球关注的热点话题。
随着全球经济的融合与发展,对于跨境交易和全球化企业的审计,国际标准的制定和采纳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旨在从民间视域探讨会计审计准则国际化的趋同现象,以及其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和挑战。
1. 会计审计准则的国际化趋同现象会计审计准则的国际化趋同是指各国间在会计审计准则制定、采纳和应用上的逐渐趋同的现象。
这一趋同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跨国公司的蓬勃发展使得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越发紧密,因此需要制定统一的会计审计准则,以提升全球化企业的财务报告和审计的可比性和透明度。
其次,全球化背景下的信息传递和资源整合要求统一的会计准则,以便各国间更加高效地了解和评估其他国家企业的财务状况。
另外,跨境投资和合作的增加,特别是对于国际金融机构和投资者而言,他们更倾向于投资那些遵循国际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的企业,因为这样可以减少信息差和投资风险。
最后,跨国公司的垂直整合和分工合作对于会计准则的统一要求也很高。
比如,全球化企业需要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子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合并,而这就需要各个国家之间的会计准则趋同,以确保财务报表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2. 会计审计准则国际化趋同的影响会计审计准则国际化的趋同对于全球经济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首先,国际统一的会计审计准则有助于提高全球金融市场的透明度和稳定性。
合理的财务报告和审计准则可以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减少信息的不对称,为投资者提供更好的投资决策依据,促进全球资本的自由流动。
其次,国际化的会计审计准则能够降低跨国企业进行业务合作和跨国并购的成本。
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合作中,如果有一套通用的会计准则,可以节省审计调整的时间和成本,提高合作效率。
另外,会计审计准则国际化趋同还有助于促进各国对财务报告的比对和交流。
国际化准则使得各国之间能够更加准确地了解和比较其他国家企业的财务状况,促进经验的共享和学习。
中国新审计准则国际趋同性评价
中国新审计准则国际趋同性评价摘要:本文分析了新审计准则的意义,国际趋同及国际差异化分析,以及借鉴和启示等方面的文献并对其进行了简单的评述。
关键词:审计准则国际趋同差异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正式发布了48项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 简称“新审计准则”) ,标志着我国适应现实需求同时又与国际趋同的审计执业准则体系的形成。
一、审计准则国际趋同的涵义趋同指的是收敛、缩小差异,现在不同,经过一段时间后会逐步相同,最后消除差异。
审计准则的国际趋同都是指各国审计准则,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内从不同逐步走向相同的收敛过程。
我国审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基本原则是,按照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进程,顺应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审计准则趋同的大趋势,着力完善中国审计准则体系,加快实现与国际准则的趋同。
二、国际趋同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要求审计准则国际趋同,其实质是与国际审计准则趋同。
这不仅是国际会计师联合会对会员组织的要求,也是其他国际组织的要求。
随着持续的全球化,许多主要资本市场正在积极努力,推动向全球公认的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趋同。
经济全球化和资本的跨国流动必然要求各国的独立审计准则与国际惯例接轨。
我国独立审计准则在制订时大量借鉴了国际审计准则,二者在具体的准则条文规定方面基本相同,但在审计实务方面却存在审计出发点不同、证券市场监管环境不同以及注册会计师执业素质差异较大等。
而这主要是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政治环境、法律制度及文化传统等因素造成的。
国际会计师联合会主席格雷厄姆?沃德在中国会计审计准则体系发布会上指出:中国审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意味着审计过程更可信、审计师提供的信息更可信,投资者信心因而增强。
所有这些,对于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三、中国新审计准则国际趋同的意义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专业标准与技术指导部在《中国注册会计师》2008/12杂志上发表的题为《着力执业准则建设夯实行业技术基础—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专业标准建设的成就与经验》明确指出新审计准则国际趋同的意义:1.明确提出了审计准则国际趋同的主张,为我国专业标准建设及国际趋同实践提供有力指导;2.建立起体系完备、内容丰富的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实现了与国际准则的实质性趋同;3.树立了衡量注册会计师专业素质、监管注册会计师执业质量的新基准。
从我国审计报告准则变迁看国际审计趋同
从我国审计报告准则变迁看国际审计趋同提要资本自由流动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不仅要求会计标准国际化,同时也要求审计报告准则国际协调。
本文对我国审计报告准则与国际审计报告准则的发展变迁进行对比分析,揭示了我国审计报告准则与国际审计报告准则的趋同过程。
一、我国审计报告准则与国际审计报告准则发展变迁(一)我国审计报告准则的发展1、我国的第一份审计报告准则是于1995年发布,并于1996年1月1日起开始执行的《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7号——审计报告》。
该准则对标准审计报告格式和内容作了明确规定。
这一准则的制定不仅迈出了我国独立审计准则的第一步,而且由于我国独立审计准则的制定充分考虑了国际审计准则的内容和要求,从而为协调我国审计准则与国际接轨奠定了基础。
实施几年来,该准则对规范注册会计师执业行为和提高注册会计师执业质量,以及保护投资者、债权人等社会公众的利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2003年第一次修订。
由于审计理论和实务的快速发展,1995年的准则已经不能再适应当前的经济环境和市场要求,需要对其进行相应的修改。
2003年4月14日,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布了修订后的《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7号——审计报告》,并于2003年7月1日起实施。
与原准则相比,新修订的审计报告准则的变化主要有以下几点:(1)进一步明确了注册会计师对审计报告承担的责任,将原准则“对出具的审计报告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改为“对出具的审计报告负责”。
(2)审计报告格式由两段式改为三段式,将原来的范围段分解为引言段和范围段,在引言段说明审计对象、管理当局责任和注册会计师责任。
(3)将“拒绝表示意见”改为“无法表示意见”。
(4)删除了审计报告意见段中的“一贯性”,将“合法性”和“公允性”合并,使“合法性”融于“公允性”之中。
(5)新准则将原准则中“会计报表的编制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及国家其他有关财务会计法规的规定”改为“会计报表的编制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我国审计准则的国际趋同问题【摘要】从最新出台的审计准则出发,通过与国际审计准则的比较,结合我国国情及基本发展趋势,分析我国审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内在涵义。
实现我国审计准则国际趋同带来了审计工作量的增加、对审计职业判断的忽略、潜在的知识缺陷等相关问题。
提出要密切关注国际准则的发展态势,加强交流沟通,使中国审计准则与国际准则实现动态趋同。
【关键词】新审计准则;国际趋同;国际审计准则体系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正式发布了48项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简称“新审计准则”),这标志着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需求、同时又与国际趋同的审计执业准则体系正式建立。
如何理解我国审计准则的国际趋同问题,是我们应该关注的,因为这对我国审计准则的未来发展非常重要。
一、我国审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基本原则1、审计准则国际趋同的涵义趋同(convergence)指的是收敛、缩小差异,现在不同,经过一段时间后会逐步相同,最后消除差异。
审计准则的国际趋同都是指各国审计准则,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内从不同逐步走向相同的收敛过程[1].如今,“趋同”已从一个“概念”发展为一种共识和行动,在某些国家和地区甚至已经成为现实。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跨国公司正在不断进入中国市场,中国企业也在不断走出国门,拓展海外业务,国际资本的流动也带动了注册会计师审计的跨国界发展。
从这层意义上讲,审计是没有国界的。
任何一个国家的审计准则的国际趋同都是顺应世界历史发展潮流的必然。
2、基本原则我国审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基本原则是,按照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进程,顺应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审计准则趋同的大趋势,着力完善中国审计准则体系,加快实现与国际准则的趋同[2].对于我国新审计准则体系的国际趋同问题,处处体现了此基本原则。
对于国际趋同的理解,则可以通过对我国新审计准则体系与国际审计准则体系的比较分析得出一些基本认识。
二、我国新审计准则体系的国际趋同分析趋同是进步,是方向。
任何一个不想游离于国际市场之外的组织,都不能无视准则国际趋同这一发展趋势。
这就需要共同努力,尽量寻求一致。
我国新审计准则体系的国际趋同既体现在框架体系上,也体现在准则项目和内容上。
1、准则框架体系趋同国际审计准则体系指的是由国际会计师联合会(简称IFAC)下属的国际审计与鉴证准则委员会(简称IAASB)所制定的准则体系,我国新准则框架体系与国际鉴证业务体系是完全趋同的。
新审计准则体系的国际趋同,会给我国注册会计师带来更多不同层次、不同属性的中介服务业务的规范要求。
这将有利于中国注册会计师参与市场经济建设,充分发挥其专业价值;另一方面也非常有利于克服我国会计师事务所拥挤在同一业务层面(如年报审计)过度竞争带来的弊端。
2、准则项目和内容趋同在新审计准则内容上,中国准则体系充分采纳了国际审计准则所有的基本原则和重要程序,在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审计的目标与原则、风险的评估与应对、审计证据的获取与分析、审计结论的形成与报告等方面,与国际审计准则保持了高度的统一,真正达到了准则项目和内容的趋同。
三、我国新审计准则体系与国际审计准则体系的差异分析趋同不等同于相同,借鉴不等于照搬。
社会制度、文化背景、执业环境以及社会公众对注册会计师认识程度等的不同,决定了我们在国际趋同的同时,必须从中国国情出发,研究制定中国审计准则,使之既与国际通行做法相衔接,又能保持中国特色。
如果不顾各国国情,不顾审计发展状况和环境特点,趋同是难以实现的。
与国际审计准则体系相比,我国新审计准则体系还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1、我国新审计准则体系中表现为创新的差异在国际趋同中,本部分差异是结合我国国情并针对中国特色形成的,表现为一种创新,也有进步意义,符合我国实际情况,并且具有可操作性和现实针对性,将为我国审计实务带来更规范、更具有特色的操作指南。
(1)关于《中国注册会计师鉴证业务基本准则》。
与国际审计与鉴证准则理事会颁布的鉴证业务概念框架相比,《中国注册会计师鉴证业务基本准则》的主要功能与之相同,主要内容也相近,但删除了概念框架范围和非鉴证业务报告等方面的内容,主要考虑到概念框架这种形式不符合中国现行法律、法规体系的要求,不可以单独作为准则项目。
(3)继续保留《前后任注册会计师的沟通》。
前后任注册会计师沟通问题,IFAC下属道德委员会所制定的《执业会计师道德守则》作了相应规定,IAASB体系中没有涉及。
在我国,审计行业发展水平低,为防止客户通过更换事务所来收买审计意见,我国专门制定了前后任注册会计师沟通准则,并在新体系中作了保留,希望继续借助于该准则的实施,改变上市公司近几年愈演愈烈的变更事务所现象,改善当前注册会计师执业环境恶劣、竞争过度状况。
(4)国际审计准则体系中的《对遵守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报告》没有纳入我国新审计准则体系。
该准则中主要规定了在审计方面一些原则框架性的东西,这个准则的原则框架几乎不适用于我国现实情况。
如在我国审计实务中,某些企业可能按照不同财务报告框架编制多套财务报表,以满足不同使用者的需求,若同时发行A股和B股的上市公司应当分别按照中国会计准则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编制财务报表。
同时,某些企业按照国内会计准则编制财务报表时,可能还需要在财务报表附注或补充资料中披露对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或其他国家(地区)会计准则的遵循情况,而这些情况并没有在国际审计准则中全面规定。
2、我国新审计准则体系中需要改进的差异在国际趋同中,与国际审计准则相比,结合我国法律环境和注册会计师执业环境考虑,本部分差异存在一定的现实问题,会给审计实务带来不利影响。
因此,对于这些差异,应通过进一步的趋同逐渐消除不利因素。
(1)未对审计准则与实务公告进行区分。
对于准则与实务公告,IAASB进行了区分。
我国没有对此进行区分,这将导致准则使用者或执行者会偏向于其中一种,从而影响审计质量或者损害注册会计师的合法权益。
(2)新体系未完全涵盖《ISA501审计证据———特别项目的额外考虑》。
包括“对诉讼和索赔的审计程序”、“长期投资的评价与披露”、“分部信息”等相关规定。
对于长期投资和分部信息,两者中任何一个若对财务报表构成重要性时,如果存在审计程序缺失、审计过程中考虑不周、审计证据不充分、审计工作底稿记载不够,则极有可能导致审计失败,并使注册会计师面临诉讼失败的风险[4].四、国际趋同带来的问题趋同需要一个过程,在国际趋同过程中,由于各国国情的不同,一定会面临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同时各国国情的差异决定了合作自愿性,需要积极且不断地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建新机制,努力追求符合国际效率、公平、主权和全球多样性发展要求的建设机制。
1、增加审计工作量带来的矛盾新审计准则中对于审计程序的规定做到了国际趋同,即要求注册会计师在实施实质性测试前必须了解被审单位及环境,包括内部控制,以充分识别和评估财务报表重大错报的风险,并将识别、评估和应对风险的关键程序形成审计工作记录,以保证执业质量,明确执业责任。
由此带来的审计时间加长和审计关注的增多,必然增大审计成本,提高注册会计师审计收费水平[5].在准则实施中,如果会计主体只需要注册会计师提供审计报告相关的上报材料,并不真正需要专业意见,他不会愿意对注册会计师增加的审计时间和成本而支出这部分增加的费用,为了给企业减负,会计主体可能会在审计时间和收费上作出强制要求。
此时新审计准则中增加审计工作量带来的矛盾就显现出来了:一方面,准则要求注册会计师必须做;另一方面,由于会计主体在审计时间和收费上作出的强制要求,使得注册会计师在执业时不得不同时考虑现实的审计时间和收费问题,导致注册会计师无法按准则要求执行。
如果这一对矛盾无法协调好,注册会计师可能会选择走形式以迎合新准则的要求,这实际上是对新准则的践踏,也将是我国审计准则国际趋同的主要障碍。
2、对审计职业判断的忽略职业判断是审计准则不可缺少的部分,是财务报表的精髓部分;而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精髓就在于,执业需要很高程度的判断。
审计作为一个多因素的行为过程,判断在其中起到显著的作用,审计判断贯穿于从接受委托到发表意见的整个审计过程。
从国际审计报告准则我们可以看到,审计师的职业判断存在缺陷,例如他们的判断往往存在着各种主观偏见、错误以及重大的个体差异。
审计职业判断如此重要,又容易受判断个体的影响,但是我国新审计准则中并没有对“职业判断”这一术语给出定义。
因此,可以考虑在我国未来的审计准则中新增一章来定义职业判断,并阐明职业判断在审计中的作用及相关服务的基础概念(如重要性和审计风险)中的应用,来指导注册会计师更好地运用职业判断,这也是我国审计准则在国际趋同的过程中应该思考的问题。
3、潜在的知识缺陷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贸易、资本、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促进了作为商业语言的会计、审计的国际化,各国都在积极努力推进会计、审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向国际准则靠拢。
但是并非有了好制度就可达到市场有效配置资源、经济发展,还需要有制度的执行。
对于我国来说,在新审计准则国际趋同的情况下,关键是如何执行的问题。
比如在有效配置资源方面,新准则要求将实施的审计程序与评估的风险挂钩,将审计资源集中于重大错报领域,提高审计效率[6].但真正的执行需要注册会计师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较高的专业判断能力和风险评估能力及职业道德,我国注册会计师在这些方面还有待加强。
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国际趋同引发的潜在的知识缺陷要求注册会计师不但要具备会计审计知识,还要熟悉被审单位的行业状况、法律与监管环境、财务业绩的衡量和评价、经营战略和相关经营风险等。
可见,如果注册会计师本身没有相应知识和能力的储备,就可能会使一些准则的执行落空,从而引发更为广泛的注册会计师执业质量问题[7].综上所述,我国审计准则国际趋同是方向,是世界经济一体化下的必然趋势,这是我们必须接受的现实。
但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趋同并不等于完全相同,在我国审计准则的建设与发展中是允许出现差异,同时还可以结合我国国情积极创新的,对于有利的差异我们应积极完善,对于不利的差异我们应积极改进;另外我们也应该看到趋同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在审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过程中,势必还会遇到很多新的问题和挑战,这需要社会各界做好充分准备迎接挑战,正确理解国际趋同问题。
目前,我国审计准则国际趋同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下一步,我国相关部门仍将密切关注国际准则的发展态势,加强交流沟通,使中国审计准则与国际准则实现动态趋同。
无论怎样,最重要的是,我们必须认识到,向一套全球公认的高质量的准则趋同,符合公众的利益,且有利于资本在各国国内和国际间流动。
很多人认为,国际趋同对于经济增长是至关重要的。
因此,尽管我们面临的挑战很大,未来的收益也是巨大的。
【参考文献】[3]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审计[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20-28[4]倪慧萍我国新审计准则体系与国际审计准则体系之异同[J]中国农业会计,2006,(9):10[5]李晓慧,胡爱鹏对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变革的理解和思考[J]中国总会计师,2006,(33):24[6]陈毓圭中国审计准则建设的进展和做法[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5,(10):11[7]中注协专业标准部编译如何认识和理解会计审计准则的国际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