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斯冷.读《孤独漫步者的遐想》有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呼斯冷.读《孤独漫步者的遐想》有感》《孤独漫步者的遐想》读后感
开始写《一个孤独的散步者的梦》的时候,卢梭已是迟暮之年。
到1778年7月他猝然离世为止,卢梭共在这部遗作中留下十篇散步。
对于这位深受苦难的孤独者,现代人大都不甚了解,或是有着各种误解。
在读这本书前,我曾认为卢梭是一个远离社会的避世者,他的思想脱离了社会而自我存在。
当我认真读过本书并看到译者对卢梭的评定后,我才真正了解了一些卢梭的思想和品质。
卢梭是孤独的,他喜欢孤独的精神,然而他所处时代的人们却看不惯他的清高,想尽办法污蔑他,折磨他的精神。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卢梭却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他的精神受到与他不同的大多数的批判,受人排挤无疑是痛苦的,更痛苦的是他不能按自己的方式去生活。
不仅在他的时代,即使是现在他的思想仍不为大多数接受。
“这世界就是这样,正直和坦率在任何场合都是骇人听闻的罪过;在同时代人们的眼里我只要不像他们那样虚伪奸诈,那就是罪孽,我就是个凶狠残暴的人。
”他已不再试图辩解,过去的经验告诉他,他的辩解只会让自己“陷入他们的圈套”。
于是他便选择不再抗争,顺其自然的孤独。
卢梭的遭遇很容易让我们联想到苏轼、塞万提斯、贝多芬,当思想超越了所在的时代,孤独就成了一种精神超脱的标识。
就像他所说的:“我天生不适应在这种社会中生存,知道自己在这里永远达不到我的心所需要的那种境界。
”他和尼采一样,就像一个站在地平线上的人,当大多数人处于黑暗中的时候看到了第一道曙光,但和尼采不
同的是,他选择了孤独。
在书中,他多次提到“我彻底放弃了社交生活,对孤寂生活产生了浓烈的兴趣”。
他感兴趣的是书籍,是自然,是精神的超然。
他不在乎人间的幸福,在他看来享受自我存在的乐趣就让他心满意足了。
他专注于自己的追求,即使是面对那么多人集体的质问,他无法反驳,那么好吧,一个人孤独的专注于自己的世界吧。
卢梭用永恒的孤独铸造自由的精神世界,在那个世界中,他得到了满足得到了宽慰。
在那个世界中,他“无所期待,也无所畏惧”,“像一样超然物外”。
在那个世界中,“没有失去,没有享受,没有快乐,没有痛苦,没有欲望,也没有恐惧,唯一感到的是自身的存在,而且单凭这个感觉就能完全充实我们的心灵……”在那个世界中,卢梭自成体系,他的幸福不需要外在的影响。
我想,或许卢梭在比埃纳湖享受孤独的那段时光的感受与归隐后陶潜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和梭罗在瓦尔登湖捕鱼时的心情是一样的吧。
在日趋浮躁的今天,能够理解那种孤独的又有多少呢。
有谁能明白与对话,与自己的心对话是种怎样的幸福啊。
卢梭在孤独中漫步,在漫步中遐想,在遐想中遇到自己的永恒。
不要说他自私,他逃避的义务并不一定合理,即使在现在,社会制度就一定是健全的吗。
不要说他无情,他抛弃子女的背后是深深的父爱。
有谁愿意自己的孩子被人当做怪物的孩子看待呢。
在我们指责那些看似与社会格格不入的人时,我们是不是该想一想,一个健全的社会是不是应该有足够的包容力,即使是那些远离社会的人。
卢梭这个孤独的散步者是善良的,他用自己善良的灵魂孤独地承
受着正直与良知的压迫,而他所处的那个时代过于理性,他十分清楚自己绝对没有能力超越自己的浅薄。
然而卢梭没有退让,“我的一生都要追求真理。
”卢梭始终将此作为自己的箴言。
这个孤独的散步者曾孤独地生存于这个世界,最终也孤独地离开。
这种孤独的内涵实质是一种超越时间的永恒,没有任何功利所在而为人们世世代代心口相传。
这个孤独者的生死,其实都是为了世界上每一个热爱自由、追求真理的人。
数学科学学院
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