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课堂实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课堂实践《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教学中应当充分重视学生亲身感受、实践操作、合作交流,给学生提供探索与交流的空间,数学学习过程真正成为在学生已有经验基础上的主动构建过程,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注重研究性学习的课堂实践。

研究性学习,主要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以主体的姿态带着科学研究的精神自主地参与学习过程,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或途径,引导学生通过个体探索或小组合作相结合的方式收集、分析、处理信息,感受和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学会学习,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一、“研究性学习”实践的教学策略

1、创设“研究性学习”的情境。

研究性学习主要是围绕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来组织学生活动的。因此,研究性学习的关键是要把知识的学习转化为对数学问题的“研究”,这就要求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智能水平,选择和设计有利于学生“研究”的教学内容,创造性地将教材中的知识结论变成“研究”的问题,让学生置身于问题情境之中,使学生明确“研究”目标,产生强烈的“研究”欲望,主动地参与到探索发现科学知识的“研究”活动过程中去。

2、营造“研究性学习”的环境。

在课堂教学中,要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教师必须要相信、赏识学生,要相信学生的“研究”能力;必须放手让学生自由地发表意见,自由地按自己的学习方式参与数学“研究”活动,自由地与教师、同学沟通信息;必须多鼓励表扬学生,要充分肯定、赞赏学生的“研究”成果。对学生在“研究”过程中出现的误差,不能蛮横责骂,应引导学生分析原因,帮助找到正确的方法,顺利完成“研究”任务。

3、提供“研究性学习”实践的条件。

①呈现出的教材要具有研究性

具有较强研究性的范例素材,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让学生能够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因此,教师要准备好可供研究的材料,要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设计内容;要为学生提供或让学生准备充分的感知材料,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把学生在生活中积累的知识经验转化成一种可供操作、讨论、思考的材料,为学生研究创造有利的条件,使传统教学中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转化到对范例素材的感知、研究上来。

比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一课时,为研究对称图形的特征,可让每位学生收集见过的和学过的图形,如: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圆形、五角星等。通过让学生动手去折一折、比一比,使学生充分感知有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有的不是轴对称图形。有的轴对称图形中,有的只有一条对称轴,有的有两条对称轴,有的有三条对称轴,有的有无数条对称轴……

学生获得对轴对称图形的初步感知。再通过学生和教师一起去感受和总结轴对称的特征,再让学生动手剪、折、创作出各样的轴对称图形,以对轴对称的特征更加巩固,并感受到轴对称图形的美丽。在充分的条件中学生多了研究的机会,多了思考的时间,多了活动的空间,多了成功的喜悦,在学生自己的研究中,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学生自主研究的学习空间。

好的范例素材,不仅可以诱发学生研究兴趣,而且学生可以凭借范例素材去提出数学问题,研究数学现象,发现数学规律。

②提出的问题要蕴含探究性

数学课堂少不了问题教学。数学问题具有探究性,将直接促进研究性学习。但在传统的数学课堂上,教师为了尽快实现教学目标,往往习惯于用过于明白具体的问题去引导学生思考,这是十分不利于研究性学习的。比如,教学“比例的意义”时,教师先出示例题:一辆汽车第一次2小时行驶100千米,第二次5小时行驶250千米。列表如下:

接着,让学生分别口算出第一次、第二次所行驶的路程和时间的比出来。然后,提出如下两个问题:1、这两个比的比值各是多少?2、它们又什么关系?面对这样的问题,学生略加思索就能得出“两个比相等”的结论来。此时,探究能从何谈起?进一步分析可以看出,由于问题内容过于简单或浅显,容易使得学生的思维舒展不开,他们只能是循着问题去找答案,用不着更多思考。如果教师提出“你从上表中发现这些比有什么关系”的问题让学生去探索,

他们通过计算,一般可以得出①100:2=250:5、②2:100=5:250、③5:2=250:100、④2:5=100:250等多个等式来。在这样的问题引导下,既使学生进而深刻认识“比例”的本质属性,又发展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数学问题的探究能力。

不难看出,提出过于明白、具体、简单的数学问题,既不能激励学生的求知欲望,又不利于学生探索活动的展开。所以,实现研究性学习目标,课前老师编拟的数学问题必须具有较强的探究性。

③学习的方式凸现自主性

我们在研究性学习课堂实践中,特别强调让全体学生主动地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让他们自己去发现、去感悟、去创造,落实自主性教学方式。学生是“研究性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引导者、组织者、帮助者。这就要求教师在学生“研究”过程中在必要时给予及时的点拨引导,但要掌握分寸,凡是学生能努力发现的,决不暗示;凡是学生能独立探索的,决不代替。主要做法是:1、让学生先练先做;2、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3、让学生亲历知识形成过程;4、让学生群体活动与个体探究相结合。比如,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我们既不是告诉学生怎样去算,也不是启发学生如何把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转化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当然,在学生尝试解题发生困惑时,教师应予以引导),而是先出示例题:计算12+13。接下来,就让全体学生去尝试解题。此时,不少学生联想分数的基本性质和通分的知识,把异分母分数加法转化为同分母分数加法,并算出结果来。然后,学生经过几道习题的演练,得出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法则。

再如学习《正方形边长的特征》一课时,在向学生们介绍了什么是“边长”后,对他们说:“正方形的四条边的长度之间藏着一个很有趣的秘密,你们能把这个秘密找出来吗?”一句话,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于是他们观察、看书、小组讨论、用各种学具进行测量对比,最后大家一起归纳出表示正方形边长特征的最好办法就是“折纸”,于是他们又折一折、比一比,很快就把这节课的学习任务完成了。显然,这种自主探索式学习,既可以使学生享受到自我探究的乐趣,又能够发展他们自我研究数学问题的能力。

④学习的环境体现开放性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学生总是处于封闭的课堂运作状态下,致使他们不了解社会,不关心生活,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渠道过于单一、狭窄。同时,在学科教学的封闭状态下,研究性学习因素往往不能被发掘、呈现、调动起来,它既是教育资源浪费,又是教育观念陈旧的一个弊端所在。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倡导教师创设开放性的教学氛围,主要从以下两个着手。

一是联系生活,开放内容。例如:在教学《比例的意义和性质》时,就联系生活实际,设计了这样一个情境:“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人身上其实也有许多有趣的比,如人胸围的长度与人身高之比是1∶2,拳头滚动一周的长度与脚的长度之比是1∶1,人脚的长度与身高之比是1∶7,当人们了解了这些比,又掌握了一种神奇的本领后,去买袜子只需要把它绕拳一周就知道合适不合适了,而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