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实践几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教学实践几个值得思考的问题(转)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数学的主人,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伴随着新课程的实施与推进,过去过分强调以教师为中心的一些教学方法正在被淘汰,随之而来数学课堂出现了可喜的变化,课堂变“活”了、变“乱”了……欣喜的同时,也有隐隐的忧虑:不管是否必要,课堂里常见一些形式上的自主讨论、合作、探究,创设情境正在使新课程变味,互动生成等同于信马由缰,尊重等同于放纵,自主等同于自由,特别是出现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与学生的“独特经验”不一致时,教师更多关注少数学生答案的“独特”、“多元”,追求课堂气氛的形式热闹,学习情感的浅层愉悦,至于教学内容的价值目标及怎样引领全体学生进一步深层次地感悟体验,从而获得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却被忽视甚至被丢弃。以下仅从中选取几个问题进行研究与思考,与同行们商榷。

[问题一]合作学习如何从形势走向实质

合作学习作为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也是课改中学习方式改革的一个明显特征,合作学习适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但是,对合作学习的片面认识,教育倾向的习惯性,又往往使合作学习“误入歧途”,甚至背道而驰。笔者参加过不少公开课,发现有相当一部分课堂中的合作仅仅停留在形式上。往往是教师一宣布小组合作交流,前排学生唰地回头,满教室都是嗡嗡的声音,四人小组里每个人都在张嘴,谁也听不清谁在说什么。几分钟后教师一喊“停”,学生立即安静下来,站起来发言的学生一张口就是“我怎么样怎么样”,而不是“我们小组怎么样怎么样”,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合作”。

[策略]

如何才能有效地组织学生合作学习,让合作从“形式走向实质”呢?学生的合作能力、合作习惯,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教师长时间精心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而科学、合理构建合作小组,及时把握合作实际,对学生进行“合作策略”指导,培养合作能力,是关键所在。

1. 合理构建合作小组

首先合作学习的重要而有效的形式是“学习互助小组”,小组成员的搭配直接关系到合作学习的效果。合作小组通常在四至六人之间为宜。根据接受知识和理解能力的不同,可将学生大体分为“快而准”、“快而不准”、“慢而准”、“慢而不准”四种类

型。在组建学习小组和座位安排上进行合理搭配,让每个学习小组都有四种类型的学生,同时兼顾不同性别和不同性格,使优等生的才能得到施展,中等生等到锻炼,后进生得到帮助,实现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目的。当然也可根据合作目的及具体情况的不同,灵活采用不同的随机的合作小组,如同桌两人、前后四人等。

其次,选拔并培养小组长。可以确定智力水平较高、表达能力较好、表现欲望较强的学生做小组长,也可以采取小组长轮换制,为每一名学生提供均等的学习机会,但无论采取哪种方式,都要对小组长进行有效的培训,以确保有效学习活动的开展。第一,督促主张积极主动地组织合作交流,使组员养成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第二,指导组长在组织合作交流活动时,要进行有序的安排。如鼓励组员大胆发言,让会说的先说,不会说的先听后说,促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第三,指导组长在交流过程中进行灵活协调。如对回答问题正确的同学给予肯定,出现意见分歧时,组长请组员说明理由。当出现冷场时,组长带头发言,起表率作用;第四,指导组长善于收集组员在交流中同一问题的不同意见,并及时准确地向全班汇报。从而培养小组长的组织、协调、归纳等能力,促进合作交流的有效进行。

2、及时把握合作时机

在让学生合作学习前,一定要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只有在成员个体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在组内合作交流,合作才有价值。教师要善于抓住最有利的时机组织有效的小组合作。当学生独立思考出现困难时,意见发生分歧时,解决问题的方法多样时,知识需要拓宽时,问题涉及面大,学生回答不全面时,学生主动提出有探讨价值的问题时……,都最好及时地安排合作学习才更有价值。比如,在学习“统计”一课时,让学生看录像统计某路口10分钟内各种车辆通过的数量。全班学生都感到来不及记录,通

过讨论产生合作学习的需要。小组内同学合理分工,每人统计一种车,这样解决了问题。这样在学生出现困惑时适时地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带着问题积极地投入到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活动之中,高效地完成了学习任务,使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只有在学生需要时,教师把握时机、适时开展合作学习活动,才能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

3 、适当指导“合作策略”

合作学习的过程不仅仅是认知的过程,更是一个交往过程与审美过程,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相互间实现信息与资源的整合,不断扩展和完善自我认知,而且可以学会交往,学会参与,学会倾听,学会尊重他人。

(1)学会倾听

“学会倾听”就是学会在与人交谈时,克服浮躁之气和轻慢之举,做到认真而仔细地听取别人的意见,不随意打断或插嘴。但听也不能使敷衍,而应是发自内心的意会。学会倾听是合作的前提。合作小组必须听清教师的提问,听懂小组分工要求,听明白其他同学的发言,同时也要听得了表扬之词、听得进批评之言。

(2)学会表达

仅仅会听是不够的,每个学生都必须学会表达。在合作学习中常常会出现一些“小老师”、“小权威”,他们的发言机会多,而有些同学发言机会少。为此,教师要深入到小组中,调动这些学生的参与欲望,培养他们敢说的勇气,把一些简单易懂的问题让他们说,并给予肯定和鼓励,使一些基础知识较差、思维能力较弱、不善于言谈的学生也有表现自我和获得成功的机会。“说”是表达的一种主要形式,却不是唯一形式。小学生由于年龄小,有时候语言的表达却跟不上思维,出现他们想到了却一时说不出来的“急死人”的场景。这时表情、眼神、手势动作、图画、学具或非文非图的代号就成了好帮手。

(3)学会思考

思维是伴随着整个学习过程始终的,而笔者这里所指的思考主要是交流讨论后的反思。著名数学家弗赖登塔教授指出:“反思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凡是学习是只能发展的高层次的表现,通俗地说就是指在完成一项任务后回顾一下自己的智能活动过程,及时总结数学知识的学习策略。唯有反思,才能控制思维操作,才能促进理解,提高自己的原认知水平。

(4)学会欣赏与宽容

在合作学习中,欣赏是很重要的。“你的见解真棒”、“这种算法很简便,真了不起”、“你们小组有这么多种解法,真聪明。”宽容同样重要。“别灰心,再试试看”、“没关系,下道题相信你能行。”千万不要轻视这些话语,它能促使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的形成,让人感到轻松和愉悦,产生好学、乐学的动力,使每个学生在全部学习活动中都能保持积极向上、生动活泼、进取自信的态度,积极思考,敢于创新,从而实现高效的合作效能。因为渴望得到欣赏、、希望得到理解是每个人的愿望,所以每个人都应该学会赞赏别人的优点与成功,包容别人的缺点。诚如爱默生所言:“人生最美丽的补偿之一,就是人们真诚地帮助了别人之后,同时也帮助了自己。”

[问题二]课堂评价如何从模糊到清晰,从无的放矢到有的放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