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工程设计方案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设计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设计
一、填埋场位置选择
1、填埋场位置选择应考虑距离生活垃圾污染源的距离,减少生活垃
圾对环境空气污染和水体污染的程度,防止对居民健康的危害。
2、填埋场位置应尽量选择在水体和河流边上,以减少对水体的污染。
3、填埋场位置可以考虑在地形陡峭的地方,例如丘陵、山谷、山丘等,以防止生活垃圾对环境的污染。
二、填埋场工程设计
1、填埋场工程设计应考虑操作环境的安全,以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2、填埋场工程设计应注意设计分层抗腐蚀技术,以防止生活垃圾的
腐蚀对环境的污染。
3、填埋场工程设计应考虑排水设施的设计,以防止环境对污水的污染。
4、填埋场工程设计应考虑缓冲区的设置,以防止生活垃圾对环境的
污染。
5、填埋场工程设计应考虑环境保护改造,以防止生活垃圾对环境的
影响。
三、填埋场运行管理
1、填埋场运行管理应根据当地的生活垃圾类型、数量和性质,制定
合理的运行管理办法。
2、填埋场运行管理应充分考虑各项技术指标的综合性,确保生活垃圾填埋不致于环境污染。
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设计

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设计1. 填埋场位置选择填埋场位置选择是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设计的首要环节。
在选址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1)符合国家环保政策法规和当地城乡规划要求;(2)远离居民区、水源地、交通枢纽和名胜古迹等重要区域;(3)综合考虑交通状况、土地利用前景、地形地貌、气候条件等因素;(4)选择具有适当的地质条件和土地资源。
此外,对于填埋场的运输条件要进行充分分析,包括运输距离、路况、运输时间等因素,以确保填埋场垃圾运输的便捷和安全。
2. 垃圾清理与处置垃圾清理与处置是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填埋场运营过程中,需要采用科学合理的垃圾清理和处置工艺,对垃圾进行分类、压实、覆盖等处理,以防止垃圾产生二次污染。
具体工艺流程如下:(1)垃圾分类:将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等分类收集;(2)垃圾压实:采用垃圾压实机将垃圾进行压实,缩小垃圾体积,提高填埋效率;(3)垃圾覆盖:采用防渗材料对填埋场垃圾进行覆盖,以防止垃圾渗滤液和有害气体的产生。
此外,还可以采用焚烧、堆肥等其他处置技术对垃圾进行处理。
3. 填埋场覆盖填埋场覆盖是填埋场设计中的关键环节之一,其主要目的是防止垃圾产生有害气体和渗滤液,同时减少外界环境对填埋场内部的影响。
在覆盖材料的选择上,应选用具有良好防渗性能、耐老化性能的材料,如高密度聚乙烯土工膜等。
在覆盖施工工艺方面,应严格遵守相关施工技术规范,确保覆盖材料的施工质量。
同时,为了监测和维护填埋场覆盖系统的有效性,需要在覆盖层下方设置监测系统,对填埋场内部的湿度、温度等环境参数进行实时监测。
4. 渗滤液处理渗滤液处理是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设计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
渗滤液是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水,如不及时处理,会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针对渗滤液的处理,一般采用生化处理和物化处理相结合的方式。
具体工艺流程如下:(1)预处理:采用沉淀、气浮等物化处理方法,去除渗滤液中的悬浮物和油脂等杂质;(2)生化处理:采用厌氧-好氧组合工艺对渗滤液进行生物处理,降低有机物浓度和氨氮含量;(3)深度处理:采用膜生物反应器等物化处理方法,进一步降低渗滤液中的污染物浓度。
垃圾填埋场工程设计方案

工程设计方案1 垃圾收运系统工程设计1.1垃圾收集方式1.1.1垃圾收集方式城市生活垃圾的收集、贮存和运输是垃圾处理系统的起始环节,其耗资最大,操作过程也最复杂。
据统计,垃圾收运费要占整个处理系统费用的60%~80%。
城市垃圾收运的原则是:首先应满足环境卫生要求;其次应考虑在达到各项卫生目标时,费用最低,并有助于降低后续处理阶段的费用。
因此,必须科学的制定合理收运计划、提高收运效率。
城区生活垃圾收集点位置应固定,既要方便居民使用,又要不影响城市卫生和景观环境。
居民生活垃圾收集点也暂不考虑垃圾的分类收集。
近期将所有开放性垃圾池立即逐渐拆除,并在次要道路、支路和居民区内按服务半径70m 设置符合环卫要求的垃圾箱;在规划新建住宅时,多层住宅一般按每4幢设置一个垃圾箱,实行定时定点收集以方便居民使用,减少垃圾二次污染。
1.1.2城市生活垃圾的贮存管理虽然要求垃圾处理是日产日清,但由于城市垃圾产生量的不均性和随意性,以及对环境部门收集清除的适应性,需要配备城市垃圾贮存器。
这就要求设计者和当地环卫部门配合,选择合适的垃圾贮存容器,规划容器的放置地点,设置足够的容器数量。
1、垃圾贮存容器(1)家庭现在一般使用塑料垃圾筒、塑料袋和纸袋。
(2)单位公共贮存可用垃圾房、活动式带车轮的塑料垃圾筒、车式集装箱等。
(3)商业部门可以全用大型塑料袋、纸袋,但以带架式较方便。
(4)街道贮存箱,即果皮箱应以经济、美观、实用为准,现以不绣钢的较为多见。
设置间距:商业大街20~30m,交通干道40~80m,一般道路50~100m。
如有条件也可设置可以区别可回收物和不可回收物的简易塑料果皮箱。
2、垃圾容器间对市中心城区以外未设垃圾中转站的居民生活小区,可设置符合前述卫生标准的垃圾容器间,收集的垃圾由后装压缩式自卸垃圾车运往垃圾中转站或直接运往垃圾填埋场。
3、关于垃圾的分类收集垃圾分类收集,可回收许多有用的资源,但从市城区生活垃圾成份分析调查可知,现在市城区生活垃圾中可回收利用的成分较少,仅10~11%,主要成分为纸、塑料膜、废布料、玻璃,并且经过多次翻拣后,可回收物不多,而垃圾的分类收集应视情况逐步实施。
生活垃圾填埋场实施方案

生活垃圾填埋场实施方案生活垃圾填埋场是城市垃圾处理的重要环节,对于保障城市环境卫生和居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生活垃圾填埋场实施方案,对于有效处理和利用城市垃圾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填埋场选址、设计、建设、运营和监测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以期为相关部门提供参考。
一、填埋场选址填埋场选址是填埋场建设的第一步,选址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填埋场后期的运营效果。
一般来说,填埋场应远离居民区、水源保护区、地质灾害隐患区等敏感区域,同时要考虑到交通便利、土地利用效益等因素。
在选址过程中,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确保填埋场建设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二、填埋场设计填埋场设计应充分考虑填埋场的容量、排水系统、防渗措施、垃圾覆盖层、气体处理等方面。
填埋场的容量应根据城市垃圾产生量进行科学估算,确保填埋场的使用寿命。
排水系统应设计合理,避免降雨引起填埋场内部的积水,影响垃圾分解和稳定。
防渗措施是填埋场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防渗膜、防渗墙等,其目的是防止垃圾渗滤液对地下水的污染。
垃圾覆盖层的设计应考虑到填埋场的气味控制和垃圾稳定化,同时要保证覆盖层的材料具有良好的覆盖性能。
气体处理是填埋场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填埋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沼气,需要进行收集和处理,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三、填埋场建设填埋场建设应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施工,确保填埋场的各项设施能够按时投入使用。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垃圾填埋的速度和层数,避免填埋场内部的变形和沉降。
同时,施工过程中需要加强对环境的保护,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四、填埋场运营填埋场运营是填埋场实施方案的重要环节,包括垃圾投放、覆盖、压实、气体收集和处理等工作。
在填埋场运营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填埋场的管理,确保填埋场的日常运营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同时,还需要加强对填埋场周边环境的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填埋场可能存在的问题。
五、填埋场监测填埋场监测是填埋场实施方案的重要内容,主要包括填埋场周边环境监测、填埋场内部气体监测、渗滤液监测等。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施工方案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施工方案一、前期准备工作1.选址:填埋场应选在远离居民区、水源保护区、地震带等不利因素的地方。
选址时需要考虑交通便利、土质条件、避免土地沉降等因素。
2.规划设计:根据城市生活垃圾的数量和种类,合理规划填埋场的面积和布局。
确保填埋场容纳能力与垃圾产生量相匹配,同时考虑到日后的扩展需求。
二、场地准备工作1.场地清理:清除场地上的植被、建筑物等障碍物,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2.平整场地:对填埋场的场地进行平整,确保填埋场的施工基底的平整度。
三、排水系统建设1.建设雨水排水系统:保证填埋场的雨水及时排除,避免雨水渗入填埋体,影响填埋场的稳定性和垃圾的分解。
2.建设废水处理系统:在填埋场周边建设废水处理系统,对填埋场中产生的废水进行处理,以保护地下水资源。
四、填埋体建设1.覆盖层:首先需要在填埋场底部铺设一层防渗透的覆盖层,以防止垃圾渗漏到地下水中。
覆盖层通常采用高密度聚乙烯膜或粘土垫层。
2.填埋体建设:在覆盖层上,将垃圾进行填埋,形成填埋体。
填埋体需要按照一定的高度、角度和坡度进行分层填埋。
每一层填埋后需要进行压实。
五、防尘设施建设在填埋场的周边建设防尘墙或喷淋设备,以减少填埋场的扬尘。
六、环境监测系统建设在填埋场的周边建设环境监测设施,对填埋场周边的空气质量、水质等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污染问题。
七、垃圾分类管理在填埋场的施工过程中,要开展垃圾分类管理,将可回收物、有害垃圾等分别存放或处理,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环境保护程度。
总结: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的施工方案主要包括选址、规划设计、场地准备、排水系统建设、填埋体建设、防尘设施建设、环境监测系统建设和垃圾分类管理等方面。
通过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可以确保填埋场的稳定性和环境保护效果。
克拉玛依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艺方案设计

克拉玛依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艺方案设计一、引言生活垃圾是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各种废弃物的总称,包括有机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等。
克拉玛依市作为一个发展迅速的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成为一项重要的环境保护任务。
本文将就克拉玛依市生活垃圾的处理工艺方案进行设计与探讨。
二、目前生活垃圾处理情况克拉玛依市目前的生活垃圾处理方式主要采用填埋的方式。
生活垃圾通过垃圾车辆运输到填埋场,在经过初步处理后进行填埋。
然而,传统的填埋方式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占地面积大、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
因此,我们需要设计一种更加高效、环保的生活垃圾处理工艺方案。
三、克拉玛依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艺方案设计在设计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艺方案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垃圾收集、垃圾分类、垃圾处理以及资源回收利用。
1. 垃圾收集垃圾收集是生活垃圾处理的第一步,它的目的是将垃圾从居民区、商业区等地方收集起来,减少垃圾对城市环境的污染。
克拉玛依市可以建立一套完善的垃圾收集体系,包括设立垃圾收集点、合理配置收集箱等。
同时,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垃圾收集的效率。
2. 垃圾分类垃圾分类是生活垃圾处理的关键步骤,在分类的基础上可以实现不同垃圾的针对性处理。
克拉玛依市可以推广垃圾分类的意识,通过宣传教育等方式引导居民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
同时,还可以建立分类收集系统,将不同类型的垃圾分别收集起来,为后续的处理做好准备。
3. 垃圾处理垃圾处理是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艺方案的核心环节。
在克拉玛依市,可以采用焚烧、堆肥等方式进行垃圾处理。
焚烧是一种高温处理的方式,可以将垃圾完全燃烧殆尽,减少体积并消除有害物质。
堆肥则是一种将有机垃圾进行分解利用的方式,可以产生有机肥料。
根据克拉玛依市的具体情况,可以选择合适的垃圾处理方式或者将多种垃圾处理方式相结合。
4. 资源回收利用资源回收利用是生活垃圾处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可以减少资源的浪费并降低环境压力。
克拉玛依市可以建立一套完善的资源回收利用系统,包括设立回收站、回收人员的培训等。
最新版生活垃圾填埋场封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生活垃圾填埋场封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及项目经理部组成第二章、施工方案和施工技术措施第三章、工程质量保证措施第四章、安全生产保证措施第五章、文明施工保证措施第六章、工期保证措施第七章、施工机械设备配备计划第八章、施工进度表或施工网络图第九章、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第十章、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附图:01 施工进度计划表附图:02 施工平面布置图第一章工程概况及项目部的组成一、工程概况**生活垃圾填埋场封场工程位于**市**沟,设计封场表面积为5.95万平方米,封场工程包括垃圾库区边界以上部分堆山作业中的边坡覆盖和最终的场区顶部覆盖。
主要建设内容为封场覆盖系统、填埋场渗滤液填埋气收集及处理工程、封场防洪工程、场区道路、供配电、给排水、消防、通信、监控和绿化工程等,项目估算总投资**万元。
二、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依据1、根据延**生活垃圾填埋场封场工程招标文件及有关问题的答疑文件;2、**生活垃圾填埋场封场工程建筑安装施工图;3、本工程施工现场踏勘情况;4、国家现行的施工规范、操作规程、工艺标准、施工验收及质量检查验收标准;4.1主要技术规范及标准:(1)工程测量规范(GB50202-2002)(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4)《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6)《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2)(7)《地下防水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8)《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2)(9)《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10)《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11)《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12)《土工布合成材料测试规程》(SL/1235-1999)(13)《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GB50290-98)5、我公司技术水平和施工管理特点及新技术、新工艺开发利用成果;6、我公司具备的机械装备及设备,技术资源和技术力量;三、项目经理部的组成1、指导思想和质量方针1.1、指导思想制定合理、科学、先进的施工方案,组织精锐的施工队伍,配备先进的机械设备,以一流的现代组织管理方法和措施,保证把新工艺、新技术、新成果贯穿于施工全过程,统筹安排,精心施工,创造高速度、高质量、确保合同工程质量。
城市垃圾卫生填埋场的设计方案

填埋场的具体设计
(二)垃圾产生量预测
年份 2008 2009 环卫服务 人口数(万人) 12.70 13.09 13.50 14.04 14.60 15.19 15.80 16.43 17.09 17.78 18.49 19.23 20.00 人均日产量 (kg/d·cap) 1.03 1.03 1.02 1.02 1.01 1.01 1.00 1.00 0.99 0.99 0.98 0.98 0.97 日产量 (吨/日) 130.81 134.83 137.70 143.21 147.46 153.42 158.00 164.30 169.19 176.02 181.20 188.45 194.00 年产量 (万吨/年) 4.77 4.92 5.03 5.23 5.38 5.60 5.77 6.00 6.18 6.42 6.61 6.88 7.08 清运率 (%) 95% 95% 96% 96% 97% 97% 98% 98% 99% 99% 100% 100% 100% 年清运量 (万吨/年) 4.54 4.68 4.83 5.02 5.22 5.43 5.65 5.88 6.11 6.36 6.61 6.88 7.08 累计产量 (万吨) 4.68 9.35 14.37 19.59 25.02 30.67 36.55 42.66 49.02 55.64 62.52 69.60
城市垃圾卫生填埋场的设计
目 录
1
场址的选定及基础资料的收集
2
填埋场的具体设计
3
各设计阶段详细情况
场址的选定及基础资料的收集
一、填埋场场址的选择
场址的选择根据《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17-
2004)中规定进行选择。
填埋场选址时主要应遵循以下两条原则:一是从防止环境污染的 角度考虑的安全原则;二是从经济角度考虑的经济合理性的原则。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工艺设计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工艺设计
一、填埋场总体概况
1、填埋场位于经济发达的X市Y地区,总面积约1.5万平方米,农村IA类环境的填埋区位于周边,临近村庄,距X市市中心20千米,距机场8千米,能便捷设施管理,有利于日后投用。
2、填埋场分为A区和B区,A区用于填埋生活垃圾,B区用于填埋工业废弃物,整个填埋场面积约1.5万平方米,地势较为平坦,合理布局,可分为4种区域,分别是进厂门区、运输通道A区、生活垃圾填埋区、机械作业区。
二、工艺设计
1、进厂门区:该区域设置有收费台,可根据重量分类交费,一般分为普通和非普通两种交费方式,收费台前面设置废弃物投放桶或投放点,其后进行重量分类,对重量低于50千克的生活垃圾及废弃物进行抽取处理,重量大于50千克的生活垃圾及废弃物进行直接填埋处理。
2、运输通道A区:该区域设置有一定的停车位,可以方便车辆驶入填埋区,其中设置有叉车道、自动封闭道闸,对车辆进行安全检查,另外设置有防雨棚,保证投放物品的处理。
3、生活垃圾填埋区:该区域根据不同类垃圾,放置不同的输送机和运输设备,由输送机将垃圾输送至指定的位置。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艺方案设计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艺方案设计生活垃圾的填埋处理是目前世界上最常见的垃圾处理方式之一,它主要通过将垃圾埋入地下进行分解和厌氧发酵,从而减少垃圾的体积和有害物质的释放。
下面将设计一个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的工艺方案,以期达到高效、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一、填埋场选址与规划设计1.选址:填埋场应位于远离居民区、地下水源和敏感区域的地带。
考虑到垃圾的运输成本和效率,填埋场应尽量靠近城市或人口密集地区。
2.规划设计:填埋场应合理规划土地利用,包括填埋区、周边绿化带、周边设施等。
填埋区应根据垃圾产生量进行合理划分,确保填埋场的使用寿命和容量控制。
二、垃圾堆放与压实1.垃圾分拣:在垃圾运输到填埋场之前,应进行垃圾分拣,将可回收物、有害物质和可生物降解物质分类收集。
2.堆场构筑:填埋场应建设合理的堆场结构,包括滚筒式、矮凸式等。
堆场之间应有良好的交通连接,方便垃圾运输和管理。
3.垃圾堆放:将经过分拣的垃圾按照一定比例(如干垃圾、湿垃圾等)倒入堆场,并按照预先设计的坡度将垃圾进行平整,以便于压实和降解。
4.压实处理:利用压实设备对堆场进行多次压实处理,以减少垃圾的体积。
压实过程中要注意控制压实力度,防止产生过高的压应力,破坏垃圾内部的生物降解环境。
三、防渗措施与环境保护1.防渗层建设:在填埋场底部建设防渗层,以防止垃圾渗漏底下土壤和地下水中。
防渗层可采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等防渗材料,与地下水生态环境隔离开来。
2.防渗液收集:通过排水系统收集填埋场内产生的渗滤液(即垃圾分解产生的液体排出物),并进行集中处理或循环利用。
3.垃圾气体处理:填埋过程中,垃圾分解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如甲烷。
应建设垃圾气体收集系统,将收集到的垃圾气体进行处理和利用,如燃烧发电或用于加热供暖等。
4.渗滤液与气体的处理:收集到的渗滤液和垃圾气体应进行处理,如采用生物处理、化学处理等方式,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四、覆土封闭与修复1.覆土封闭:每次堆放完一层垃圾后,应及时进行覆土封闭,以减少有害气体的释放和垃圾对环境的影响。
垃圾填埋场施工组织方案设计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项目施工设计第一章项目概述一、项目介绍*****垃圾填埋场位于*****,距市中心10公里。
卫生填埋场消耗城市垃圾。
垃圾填埋场设计库容125万立方米。
使用寿命:10.6年,日处理能力2 60t/d,总面积180.03亩。
2. 自然地理条件垃圾填埋场位于关中平原,坡度缓坡,落差约30米。
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坡度1-2%。
南北均有沟壑,地势较为陡峭。
由于场地地下水埋藏较深,施工用水紧缺。
三、建设条件工地虽然地势陡峭,但进出道路比较方便,施工作业面宽敞,没有树木和丛林。
山区集水面积大,可收集利用。
有高压电力线穿过场地,离使用点很近,附近还有村庄。
有利于施工的场地条件四、项目规模垃圾处理厂填埋量125万立方米,设计使用寿命10.6年。
主要工程包括垃圾填埋区、渗滤液处理区、生产管理区和场外工程四个部分。
1、垃圾填埋场:垃圾填埋场是项目的重点,主要包括垃圾坝、垃圾坝、场地平整、土方平衡,占地71971.63平方米。
2、渗滤液处理区:主要包括渗滤液收集池、UASB厌氧池、SBR反应池、污泥浓缩池、污泥干化池、渗滤液处理厂等。
面积:3520.351平方米3、生产管理区域:主要包括地磅房(105m2)、办公综合体(154m2面积)、作业机械库(270m2)、锅炉房(84.24m2)、消防水池(67.24m2),总建筑面积:约3478.48平方米.4、异地工程:主要包括异地道路、桥梁、围墙、异地供水、污水管道、污水收集井、绿化、防火、零星照明等工程5、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的依据1、根据项目招标文件及相关问题的问答文件;2、************工程建筑安装施工图;3、本项目建设场地的调查情况及地质调查报告。
4、现行国家施工规范、操作规程、工艺标准、施工验收和质量检验验收标准;4.1 主要技术规范和标准:(1)工程计量规范(GB50202-2002)(2)《建筑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300-2001)(4)《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6)《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2)(7)《地下防水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8)《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2)(9)《建筑装饰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10)《建筑给排水及供热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 002)(11)《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12)《土工合成材料试验规程》(SL/1235-1999)(13)《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GB50290-98)(14)《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技术规范》<CJJ17-2001>(15)《市政排水管渠工程质量检验评价标准<CJJ-10>》(16)《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57-87>(17)《建筑工地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18)《工程机械使用安全规范<JGJ33-86>》(19)《碾压式土石坝施工规范<DL/T5129-2001>(20)《黄土潮湿危险区建筑物规范<GB50025-2004>(21)《防汛标准》GB50201-94;(22)《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CJJ50-92。
垃圾填埋工程施工方案

垃圾填埋工程施工方案一、前言垃圾填埋工程是针对城市生活垃圾的一种处理方式,是将垃圾填埋在地下,使其不再对地表环境和大气环境造成影响。
垃圾填埋工程的施工方案是保障工程施工质量和安全的重要文件,本文将详细介绍垃圾填埋工程的施工方案。
二、垃圾填埋工程项目概况1. 项目名称:XX市垃圾填埋场垃圾填埋工程2. 项目地点:XX市XX区XX街道3. 项目单位:XX市市政公用局4. 项目规模:总占地面积1000亩,设计填埋能力为每天处理500吨垃圾三、施工前的准备工作1. 编制施工方案:施工单位应根据工程设计要求,合理制定垃圾填埋工程的施工方案,并报请相关部门批准。
2. 勘察设计:在施工前需对垃圾填埋场进行勘察,确定土地地质情况、水文地质条件,结合项目设计要求,进行施工设计。
3. 选址布局:选址布局应符合环保要求,并根据填埋场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布置。
4. 设备采购:根据工程施工需求,合理选择适用的施工设备,并对设备进行检测和维护。
5. 施工组织:制定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安排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对施工过程中的各项工作进行合理分工和协调。
四、施工工艺和流程1. 场地平整:通过使用推土机、压路机等设备对填埋场进行平整处理,使填埋场表面达到设计要求。
2. 垃圾清理:对垃圾进行分类和清理,将不符合填埋要求的垃圾进行处理后再进行填埋。
3. 垃圾填埋:将清理好的垃圾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填埋,采用分层填埋的方式,确保填埋质量和填埋效果。
4. 治理渗滤液:在填埋过程中,要及时处理渗滤液,采用合适的处理措施,保证渗滤液不会对地下水造成污染。
5. 环境监测:在施工过程中,要对填埋场周边环境进行定期监测,确保施工过程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
6. 设施建设:建设相关设施,如防渗系统、排水设施、环保检测设备等,确保填埋场运行安全稳定。
五、施工安全与质量控制1. 安全管理:施工单位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格遵守工程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施工过程中没有安全事故发生。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工程初步设计方案

XX市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工程初步设计第一册:说明书设计证书编号:目录1. 项目概况 (1)1.1项目名称及主管单位 (1)1.2编制依据 (1)1.3编制目的 (2)1.4编制原则 (2)1.5编制范围 (2)1.6采用的主要标准及规范 (2)1.7初步设计的结果概要 (3)2. 城市概况 (6)2.1城市简介 (6)2.2水文、地质、地貌 (6)2.3气象 (7)2.4城市总体规划概况 (7)2.4.1规划期限 (7)2.4.2城市性质 (7)2.4.3城市发展规模 (7)3. 垃圾收运处理现状分析及垃圾量预测 (8)3.1环卫管理系统现状 (8)3.2垃圾设施现状 (8)3.3垃圾处置流程 (9)3.4生活垃圾成分分析 (9)3.5垃圾量现状 (9)3.6垃圾量预测 (10)4.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15)4.1必要性 (15)4.2可能性 (16)5. 工艺选择 (17)5.1无害化处理工艺比较 (17)5.1.1卫生填埋 (17)5.1.2堆肥 (17)5.1.3焚烧法 (18)5.1.4垃圾综合利用 (19)5.2处理工艺的确定 (20)6. 场址选择及防渗方案的确定 (23)6.1选址原则 (23)6.2场址说明 (23)6.3场址比选 (24)6.4场址的自然环境 (25)6.4.1气象 (25)6.4.2地形地质 (25)6.4.3水文 (26)6.4.4场地评价 (27)6.5填埋场址防渗方案的确定 (27)6.5.1防渗标准 (28)6.5.2防渗方案比较及选择 (29)7. 工艺方案及设备选型 (31)7.1填埋场结构型式的选择 (31)7.2填埋机械设备的选择 (31)7.2.1 摊铺和碾压作业主要设备 (31)7.2.2 取土设备 (32)7.2.3 喷药和洒水设备 (33)7.2.4 其它设备 (33)7.3填埋工艺 (33)7.3.2填埋中间层 (34)7.3.3封场 (35)7.3.4覆盖用土 (35)7.4库容填埋方案 (37)7.5规模和使用年限 (40)7.6垃圾堆体的稳定性分析 (41)8. 工程内容 (43)8.1填埋场道路系统 (43)8.1.1道路工程设计标准 (43)8.1.2进场道路 (43)8.1.3场内道路 (43)8.1.4道路断面设计 (44)8.1.5路基路面结构设计 (44)8.2防渗工程 (44)8.3地下水导排系统 (46)8.4渗沥水收集系统 (47)8.5渗沥液处理系统 (47)8.5.1 渗沥液产生量 (47)8.5.2 渗沥液调节池 (48)8.5.3 渗沥液处理规模 (48)8.5.4 渗沥液处理系统 (48)8.5.5出水 (57)8.6雨水排放系统 (57)8.6.1表面排水沟 (57)8.6.2永久截洪沟 (58)8.7填埋气导排系统 (59)8.7.1填埋气体的产生及物理性质 (59)8.7.3填埋气体的危害性 (61)8.7.4填埋气体利用的可行性 (62)8.7.5填埋气体导排及燃烧系统 (63)9. 总图运输 (64)9.1总体布置 (64)9.2交通运输 (65)9.3绿化 (65)10. 辅助设施以及生产管理与生活中心 (67)10.1地磅房 (67)10.2洗车台 (67)10.3机修间 (67)10.4加油设施 (67)10.5通讯和自动化仪表 (67)10.6生产管理与生活服务设施 (67)11. 给水及消防 (68)11.1需水量 (68)11.2水源及给水系统 (68)11.3排水 (68)11.4消防 (69)12.电气及控制 (70)12.1电源 (70)12.2负荷统计 (70)12.3电能计量 (70)12.4变配电 (70)12.5保护与控制 (70)12.6主要设备选型 (70)12.7电缆敷设 (71)12.9主要设备 (72)13.环境保护、环境监测和水土保持 (75)13.1环境保护 (75)13.1.1 环境保护的规定 (75)13.1.2 水污染影响与控制措施 (78)13.1.3 大气污染影响与控制措施 (78)13.1.4 噪声、扬尘污染影响及控制措施 (78)13.1.5 灭蝇 (79)13.2环境监测 (79)13.2.1 环境监测内容 (79)13.2.2 环境监测井设置 (79)13.2.3 跟踪维护与跟踪监测 (80)13.2.4 监测仪器设备 (83)13.3水土保持措施 (83)13.3.1水土保持影响因素 (83)13.3.2主要设计依据 (84)13.3.3工程措施 (84)13.3.4 植物复种措施 (84)14.安全、卫生、节能 (85)14.1标准及依据 (85)14.2主要危害因素分析 (85)14.3安全技术措施 (87)14.4卫生防疫措施 (88)14.5节能 (89)15. 企业组织、劳动定员及建设进度 (90)15.1企业组织 (90)15.2管理系统 (90)15.4人员培训 (91)15.5工程建设进度 (91)15.6项目管理 (92)15.6.1 组织机构 (92)15.6.2 管理机构 (92)15.7工程招标 (92)18.存在问题及建议 (93)1. 项目概况1.1 项目名称及主管单位项目名称:XX市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工程项目性质:新建建设单位:XX市城市建设投资公司建设地点:XX市十河镇王合拉行政村设计单位:合肥市市政设计院有限公司设计阶段:初步设计1.2 编制依据⑴《XX市城市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工程项目建议书》,合肥市市政设计院,XX市环卫处,1999年。
生活垃圾封场工程方案模板

生活垃圾封场工程方案模板一、项目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规模的增大,生活垃圾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垃圾填埋场是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的主要手段之一,然而填埋场的使用寿命有限,填埋场封场工程是填埋场生命周期的关键环节。
填埋场封场工程是指在填埋场完成垃圾填埋后,采取一系列措施对填埋场进行封闭、封存、监测和修复,以达到环保、安全和资源利用的目的。
因此,生活垃圾封场工程方案的制定对于保护环境、利用资源和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二、工程目标1. 实现填埋场的封存和封闭,防止垃圾渗漏和二次污染;2. 对填埋场进行污染土壤清理和修复,达到环保、安全、健康的要求;3. 对填埋场进行环境监测和管理,确保填埋场封存后不会对周边环境和人群造成影响;4. 实现填埋场资源化利用,尽可能回收和利用填埋场中的资源。
三、工程方案1. 封闭和封存(1)先进行填埋场中垃圾的压实和整平,确保填埋场表面平整;(2)采用覆盖层覆盖填埋场表面,如土工膜、草皮覆盖等,防止垃圾渗漏和气体排放;(3)对填埋场进行围护工程,设置围栏或者防护墙,避免填埋场被非法入侵;(4)对填埋场进行固化处理,采用水泥、粘土等材料进行固化,防止垃圾渗漏。
2. 污染土壤清理和修复(1)对填埋场周边和表面进行土壤采样和分析,确定污染程度和范围;(2)对污染土壤进行挖掘、清理和修复,采用生物修复、化学修复等手段,降低土壤中的污染物含量;(3)对清理和修复后的土壤进行监测和评估,确保土壤符合环保要求。
3. 环境监测和管理(1)建立填埋场封存后的环境监测系统,对填埋场周边和地下水进行监测;(2)建立填埋场封存后的管理制度,定期进行巡查和检测,确保填埋场封存后不会对周边环境和人群造成影响。
4. 资源化利用(1)对填埋场中的有机物进行回收利用,如生物气发电、有机肥料生产等;(2)对填埋场中的金属、玻璃、塑料等材料进行回收利用,减少资源浪费;(3)对填埋场中的其他资源进行综合利用,如发电、热能利用等。
垃圾填埋场设计方案

设计内容通过调查与分析,对兴平市进行生活垃圾填埋场设计,根据地理位置,地质条件和气候特征,选择合理的场址,根据城市人口和人口产生垃圾量对填埋场进行总体布置,计算库容量,设计防渗工程,渗滤液处理系统,填埋气体的收集及利用等。
2.1 填埋量(库容)计算与使用年限[2]兴平市总人口57万人,平均每人每天产生垃圾量1.5kg,采用卫生土地填埋处置,覆土与垃圾体积之比为1:4,填埋后废物压实密度为500kg/m3,如果设计的填埋高度为7.0m,服务期为15年。
试计算该填埋场的占地面积和总容量。
计算过程如下:1年填埋废物的体积为:V1=365mPt/ρ+V s=365×1.5×570000/500+365×1.5×570000/(500×4)m3=780188m3假设不考虑该城市垃圾产生量随时间的变化,则运营15年所需的库容为:V15=15×V1=15×780188m3 =1.17×107m3设计高度为7.0m时,填埋场面积为:A15=1.17×107/7.0m2=1.67×106m22.2 场址的选择填埋场选址[3]总原则是应以合理的技术,经济方案,尽量少的投资,达到最理想的经济效果,实现保护环境的目的。
在评价填埋场场址的适宜性时,必须加以考虑的因素主要有:运输距离,场址限制条件,入场道路,地形和气候条件等。
(1)生活垃圾的处理必须考虑从垃圾点源到填埋场的运输距离具有一定的经济性,应该做到,在条件许可的前提下,应以最少的运输距离运输最大量的生活垃圾。
(2)卫生填埋场滋生蚊、蝇等昆虫可能对场址及周边地区基本农田保护区、果园、茶园、蔬菜基地种植环境及农产品产生不良影响,如蚊、蝇叮咬水果及其排泄物影响农产品品质及产量,因此,应远离农业田园等地区。
(3)垃圾运输过程中应保证道路的通畅性,选择车流量少,人流量少,距离近,且道路平坦的运输要道,这样一来,既不会给人群带来恶臭的环境,影响情绪,也不会延缓垃圾运输的时间,提高了垃圾运输效率,更不会因路途颠簸而使垃圾倾撒,从而达到稳定运输的效果。
垃圾填埋场工程方案

垃圾填埋场工程方案一、垃圾填埋场工程概述垃圾填埋场是指将城市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压实、覆盖,安全控制的场地。
其主要功能是实现城市垃圾的安全处理和处置。
垃圾填埋场工程建设是城市环境卫生的基础设施,是建设和维护城市清洁、整洁、美丽的重要保障。
本工程方案旨在对垃圾填埋场的建设进行详细规划和设计,确保垃圾填埋场安全、高效的运行。
二、垃圾填埋场选址1. 地理位置垃圾填埋场选址应远离城市居民区,且地势平坦、土地富含有机质,易于控制透水情况。
同时,还需考虑到垃圾填埋场的运输便捷性和环保条件。
2. 土地条件垃圾填埋场选址需同时考虑土壤的承载力和渗透性,确保填埋场在使用期间可以承受垃圾的负荷,并且不会对地下水产生负面影响。
3. 附近居民和环境选址时需要充分考虑到填埋场周边的居民和环境,避免对周边居民和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尽可能远离居民区。
4. 填埋场的未来规划在选择填埋场选址时需要考虑到未来的发展规划,确保填埋场可以满足未来城市垃圾处理的需求。
三、垃圾填埋场设计1. 环境保护垃圾填埋场需设置环保设施,包括防渗隔离层、收集和处理沼气系统、雨水排放系统等,确保填埋场建设和运行过程中不对周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2. 垃圾处理流程在填埋场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到垃圾的分类、处理和压实流程,确保填埋场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3. 排水系统填埋场设计需要考虑到排水系统,确保填埋场在遇到大雨天气时也能保持良好的排水状态。
4. 安全设施填埋场需设置相应的安全设施,包括标识牌、隔离带、防火墙等,确保填埋场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5. 垃圾填埋场的规划垃圾填埋场规划需要充分考虑到填埋场的使用寿命和未来的发展规划,确保填埋场可以满足未来城市垃圾处理的需求。
四、垃圾填埋场建设1. 垃圾填埋场的材料采购与施工垃圾填埋场的建设需要充分考虑到填埋场的承载力和渗透性,确保填埋场在使用期间可以承受垃圾的负荷,并且不会对地下水产生负面影响。
2.建设合规性在填埋场建设过程中需要充分遵守相关的安全和环保法规,确保填埋场的建设过程符合法律要求,并且不对周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生活垃圾填埋场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生活垃圾填埋场建设项目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和目标1.1背景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生活垃圾的数量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同时,垃圾分类和处理也成为一个重要的环保问题。
为了有效处理和利用生活垃圾,建设一个规范、高效、环保的填埋场至关重要。
1.2目标本项目的目标是建设一个符合环保要求、能够高效处理和利用生活垃圾的填埋场。
通过科学管理和处理,尽可能的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并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二、项目内容和实施步骤2.1项目内容本项目的主要内容包括填埋场选址、土地征收、工程建设、设备采购与安装、试运行和正式运营等。
2.2实施步骤(1)填埋场选址:根据城市规划、环保要求和相关法律法规,选择符合条件的地点进行填埋场选址,并进行环境影响评估。
(2)土地征收:与相关政府部门协商,进行土地征收并办理相应手续。
(3)工程建设:根据填埋场设计方案,进行土地平整、渗滤液收集系统、渗滤液处理系统、垃圾堆放区域、围护结构等工程建设。
(4)设备采购与安装:根据填埋场需求,采购相关设备,并进行安装和调试。
(5)试运行:在完成工程建设和设备安装后,进行填埋场的试运行,测试填埋效果和设备运行情况。
(6)正式运营:经过试运行阶段的验证,填埋场正式投入运营,开展生活垃圾的接收、分类、填埋和资源回收等工作。
三、项目组织和管理3.1项目组织结构本项目设立项目办公室,由项目经理负责整体项目的组织和管理工作。
项目办公室下设填埋场规划设计组、工程建设组、设备采购组等,各组负责具体的工作任务和进度管理。
3.2项目管理项目经理负责项目的整体管理和协调工作,确保各个工作组之间的配合和协同。
同时,建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记录和管理项目相关信息,定期向项目相关方汇报项目进展情况。
四、项目风险管理4.1风险识别在填埋场建设过程中,可能会面临选址困难、环保要求变化、设备故障等风险。
4.2风险评估针对各项风险,进行评估,识别潜在的影响和可能导致的危害。
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工程设计方案

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工程设计方案 1.1服务人口及范围根据指导设计要求,设计210万人口进行设计,其中包括农业人口,非农业人口。
未来的人口预测采用下公式n n P A A )1(0+⨯=n A :第n 年服务的人口数,人;0A :初始服务人口数,人,本次设计中210万人;P :人口自然增长率,本次设计中取人口增长率,p=0.005。
n :第n 年。
n 取171.2垃圾产率的预测据调查资料显示人均日产量在0.8kg/(d·p) ~1.2kg/(d·p),该市现在的人均垃圾产生率取1 .2kg/(d·p),。
结合现在城市以生产农产品以及工业用品为主的特点,设计该市的生活垃圾将在未来的几年呈连续增长的趋势,其增长系数取0.05,采用下公式预测该镇垃圾产生量在未来的变化趋势。
n n a a )06.01(+=式中a :初始垃圾人均日产生率,kg/(d·p)n a 第n 年的垃圾人均日产率,kg/(d·p);n 取20(3)垃圾产生量预测1000n n n a A W ⨯=式中n W :第n 年的日产垃圾量,t/d ;n A :第n 年的服务人口数,人;1.3填埋场库容的容积计算本次设计以210万人口的生活垃圾进行库容的计算,垃圾填埋场服务年限为17年考虑地形地理条件问题,本设计采用平原型填埋。
每年所需的场地体积为: (1)确定库容V()R 1DWP365V +⨯⨯==垃圾压实密度每年垃圾产生量式中: W ——每人每天垃圾产生量,kg∕(d ·p)P ——城市人口;D ——垃圾的压实密度,600kg∕m 3 R ——覆土与垃圾之比,取1/4 每年所需的场地面积为:HV A =由以上三式得该市各年的服务人口及垃圾产生量如下表所示:填埋库容占体积的70%-90%,取80%,则V总=V 0.8=64807011.9523m填埋场预计填埋深度8-10取H取9m,则填埋场的面积为:HVA ==7200779.10582m 1.4渗滤液及气体的产生量 1.1.1渗滤液产生量渗滤液产量的计算比较复杂,目前国内外已提出多种方法,主要有水量平衡法、经验公式法和经验统计法三种。
垃圾填埋场施工方案

4.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施工噪声、扬尘污染。
5.加强生态恢复工作,提高填埋场周边生态环境质量。
五、项目验收
1.项目完成后,组织相关部门对项目进行验收,确保项目符合设计要求。
2.对验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直至满足验收标准。
3.验收合格后,办理项目移交手续,确保项目正常运行。
4.环境保护
执行环保措施,降低施工过程中的环境污染。
六、验收与移交
项目完成后,组织相关部门进行验收,确保工程质量、环保要求等方面满足规定。验收合格后,办理项目移交手续,确保填埋场的正常运行。
本施工方案旨在为垃圾填埋场建设提供详细、科学、严谨的施工指导。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国家及地方相关法律法规,确保项目顺利实施,为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事业做出贡献。
本施工方案旨在为垃圾填埋场建设提供合法合规、安全高效、环保节能的施工指导。在施工过程中,需严格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现场管理,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第2篇
垃圾填埋场施工方案
一、项目概述
垃圾填埋场作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关键设施,其建设旨在实现垃圾的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本方案立足于国家环保政策,结合地区实际情况,制定出一套科学、合理、高效的垃圾填埋场施工方案。
垃圾填埋场施工方案
第1篇
垃圾填埋场施工方案
一、项目背景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生活垃圾产生量逐年增加,对垃圾处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垃圾填埋场作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重要设施,其建设与施工对于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项目目标
1.合法合规:确保项目符合国家及地方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严格遵循环保、土地、建设等政策规定。
二、施工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工程设计方案
1.1服务人口及范围
根据指导设计要求,设计210万人口进行设计,其中包括农业人口,非农业人口。
未来的人口预测采用下公式
n n P A A )1(0+⨯=
n A :第n 年服务的人口数,人;
0A :初始服务人口数,人,本次设计中
210万人; P :人口自然增长率,本次设计中取人口增长率,p =0.005。
n :第n 年。
n 取17
1.2垃圾产率的预测
据调查资料显示人均日产量在0.8kg/(d·p) ~
1.2kg/(d·p),该市现在的人均垃圾产生率取1 .2kg/(d·p),。
结合现在城市以生产农产品以及工业用品为主的特点,设计该市的生活垃圾将在未来的几年呈连续增长的趋势,其增长系数取0.05,采用下公式预测该镇垃圾产生量在未来的变化趋势。
n n a a )06.01(+=
式中a :初始垃圾人均日产生率,kg/(d·p)
n a 第n 年的垃圾人均日产率,kg/(d·p);n 取20
(3)垃圾产生量预测
1000n
n n a A W ⨯=
式中n W :第n 年的日产垃圾量,t/d ;
n A :第n 年的服务人口数,人;
1.3填埋场库容的容积计算
本次设计以210万人口的生活垃圾进行库容的计算,垃圾填埋场服务年限为17年考虑地形地理条件问题,本设计采用平原型填埋。
每年所需的场地体积为:
(1)确定库容V
()R 1D
WP 365V +⨯⨯==垃圾压实密度每年垃圾产生量 式中: W ——每人每天垃圾产生量,kg∕(d ·p)
P ——城市人口;
D ——垃圾的压实密度,600kg∕m 3
R ——覆土与垃圾之比,取1/4 每年所需的场地面积为:H
V A = 由以上三式得该市各年的服务人口及垃圾产生量如下表所示:
填埋库容占体积的70%-90%,取80%,则V总=V 0.8
=64807011.9523m
填埋场预计填埋深度8-10取H取9m,则填埋场的面积为:
H
V A ==7200779.10582m
1.4渗滤液及气体的产生量
1.1.1渗滤液产生量
渗滤液产量的计算比较复杂,目前国内外已提出多种方法,主要有水量平衡法、经验公式法和经验统计法三种。
水量平衡法综合考虑产生渗滤液的各种影响因素,以水量平衡和损益原理而建立,该法准确但需要较多的基础数据,而我国现阶段相关资料不完整的情况限制了该法的应用;经验统计法是以相邻相似地区的实测渗滤液产生量为依据,推算出本地区的渗滤液产生量,该法不确定因素太多,计算的结果较粗糙,不能作为渗滤液计算的主要手段,通常仅用来作为参考,不用作主要计算方法;
根据本填埋场的实际情况和已知条件,决定采用浸出系数法来计算本填埋场的渗滤液产出量。
渗滤液产生量计算公式:
1000)
(2211A C A C I Q +=
式中:Q ——表示渗滤液年产生量,m 3/d ;
A 2——填埋场已覆盖面积,m 2;
C 2——填埋场已覆盖区渗出系数,其值为0.2~
0.4;
C 1——填埋场作业区渗出系数,取0.4~0.7;
A 1——填埋场作业区面积,m 2;
I ——表示最大年或月、日降雨量,mm ;根据太原市月平均降雨量为986-1282mm ,I 取其值为1282mm 关于年降水量,已知条件为年平均降雨量1282mm ; 浸出水量按填埋场最终覆土时情况计算:
C 1取值为0.5;
C 2取标准值为0.3。
填埋场的服务年限为17年,填埋库区总面积约为A 2=7200779.10582m
1.1.2填埋面积与渗滤液计算
渗滤液平均日产量:
Q =I ×(C 1A 1 + C 2A 2)×10-3
渗滤液最大日产量:
m ax Q =3221110)(-⨯+⨯A C A C I
其公式为:
(1)第一块填埋区
填埋场的服务年限为17年,填埋库区分四块,分别进行填埋。
第一块填埋区的服务年限为4年,则第一块库区面积为
241m 21667.9248849
95.8323957===-H V A 据气象资料记录,一日最大降水量252毫米。
年平均降水量为986-1282mm ,取日平均降雨量3.5mm ,由于是新设计的填埋场,因此第一块填埋区A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