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法学教育的现状与面临的挑战刍议

合集下载

法学教育的现状与未来发展

法学教育的现状与未来发展

法学教育的现状与未来发展法学教育一直以来都扮演着培养法律人才、推动社会法制进步的重要角色。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法律体系的复杂变动,法学教育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就法学教育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进行分析和展望。

一、法学教育的现状1. 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随着社会对法律人才需求的不断增长,法学教育的培养模式也在发生变化。

除了传统的本科法学专业,越来越多的高等院校开设了法律硕士和法学博士研究生专业,为学生提供更深入、专业化的法学教育。

2. 多领域交叉学科的融合法学教育逐渐与其他学科进行交叉融合,形成多学科互动的格局。

例如,经济法学、环境法学以及国际法学等学科的出现,使得法学领域更加综合且具有针对性。

3. 司法人员培训持续深化随着司法改革的不断推进,法官、检察官等司法人员的培训也成为法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司法人员培训加强了实践与理论结合,提升了他们的法律水平和执业能力。

二、法学教育的未来发展1. 强化专业素养与实践能力培养在法学教育的未来发展中,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培养。

通过增加实践环节,如模拟法庭和实习等,可以加强学生的案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实践经验。

2. 推动国际交流与合作法学教育要与国际接轨,推动国际交流与合作,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和法律素养。

与海外知名法学院校进行学术交流、开展合作研究,将有助于培养具备全球竞争力的法律专业人才。

3. 关注信息技术应用在法学教育中的创新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将其应用于法学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在线学习平台、虚拟实验室等手段,可以提供更加灵活、高效的教学方式,拓宽学生获取法律知识的渠道。

4. 建立全面评价体系为了更好地推动法学教育质量的提升,需要建立全面、科学的评价体系。

除了传统的考试评价,还应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的考察,以培养具备创新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的法律人才。

5. 推动公平与互惠的教育资源分配要实现法学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推动公平与互惠的教育资源分配。

法学的教育培养法律人才的挑战与机遇

法学的教育培养法律人才的挑战与机遇

法学的教育培养法律人才的挑战与机遇法学作为一门学科,既是一种理论体系的构建,又是培养法律人才的基础。

在全球范围内,法学的教育一直面临着各种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和实践环节等方面探讨法学教育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一、教学内容法学作为一门学科,其教学内容必须紧跟社会发展的脚步。

随着社会的变革和法律环境的变化,法学教育需要不断调整课程设置。

同时,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趋势也对法学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法学教育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法律素养,同时也要关注国际法、比较法等领域的知识。

因此,教学内容的更新和丰富是法学教育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二、教学方法传统的法学教育以讲授为主,学生的参与度较低。

然而,现代社会对法律人才的需求,要求他们具备批判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法学教育需要采用更为灵活的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小组讨论、辩论赛等,以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这种教学方法的应用将为培养更优秀的法学人才提供机会。

三、师资队伍师资队伍是法学教育的重要保障。

优秀的教师能够为学生提供权威的法学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然而,面对法学人才培养的挑战,培养高层次的法学教师成为了一项重要任务。

不仅需要注重从业经验,还需要具备研究创新能力。

同时,为了满足法学教育的需要,还需要积极引进外籍教师和开展国际化交流。

只有构建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才能更好地应对法学教育的挑战与机遇。

四、实践环节法学教育不仅仅是理论培养,还需要重视实践环节的设置。

通过模拟法庭、实地调研、实习等实践活动,学生能够更好地将法律理论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而这些实践环节的设置,既是法学教育的挑战,也是法学教育的机遇。

通过实践环节的培养,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法律职业的真实情况,为将来的就业和实践打下基础。

综上所述,法学的教育在面临挑战的同时也有很多机遇。

只有不断调整教学内容,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构建优秀的师资队伍,注重实践环节的培养,才能更好地培养出具备批判思维和实际运用能力的法律人才。

谈教育法学的现状和展望

谈教育法学的现状和展望

谈教育法学的现状和展望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一、我国教育法研究关注的主要课题(一)受教育权中的法学问题教育法学的应用性和实践性主要体现在公民的受教育权利应如何予以保护和保障的问题上。

具体而言,它又涉及以下三个层面:1.教育权与受教育权的理论问题研究教育权与受教育权指的是作为与生存权同样重要的学习权的保护和保障,它也是教育法学研究的基本内容。

目前国内教育法学界对此问题的研究,主要聚焦于教育权的历史演变、教育权的分类、国家教育权、社会教育权与父母教育权的关系及行使权利的模式、教师的学术自由与教学权利的保障、教师的教育权与惩戒权、父母的教育监护权与择校权、父母的教育监护权与学校参与权,以及受教育权的概念、性质、内容、权利意识的增强与保护等。

值得关注的是,有学者将教育权概括为三种不同的形态,即国家教育权、社会教育权和家庭教育权,并通过历史分析的方法,试图说明人类的社会生活是教育权的逻辑起点,而不同社会形态中公共性原则的内涵与外延的发展变化,则是推动教育权发展的基本动力。

2.受教育权的实现途径问题研究就目前国际社会对公民受教育权保障所达成的共识而言,它不仅应存在于具体的法律文本或条款之中,而且应存在于现实生活与具体事件之中。

因此,对于受教育权的保障也就更多地集中于实现途径乃至实现方法的研究上。

从教育法研究的现状来看,又主要聚焦在受教育权的可诉性问题上。

有学者指出,受教育权利是一国之宪法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但面对当前的司法实践,一般公民(包括学生)的受教育权利在受到侵害之际却难以得到应有的法律救济。

还有学者认为,受教育权的可诉性及其程度又受到两个因素的影响,一是国际法关于自由权和社会权的划分,二是国内法关于宪法权利和法律权利的区分。

受教育权作为宪法权利,在自由权层面及形式与平等方面都具有直接的法律效力,因而具有可诉性;但在社会权层面,却只有义务教育阶段的入学升学权和免费就学权具有可诉性,其他方面的侵权行为则难以得到相关法律的惩处。

法学教育的现状与发展方向

法学教育的现状与发展方向

法学教育的现状与发展方向法学教育一直是高等教育中的重要学科之一,它培养了一大批国家需要的法学人才。

随着社会的不断变迁和法律环境的不断发展,法学教育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从法学教育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法学教育的现状目前,我国的法学教育已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还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法学教育内容过于理论化。

传统的法学教育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学生在学习中缺乏与实际结合的机会,导致了理论脱离实际。

其次,法学教育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脱节。

法学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注重理论知识的积累,而缺乏实践经验和实际操作能力。

再次,传统的法学教育缺乏跨学科的思维。

法学需要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形成综合性、交叉性的学科体系,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法学教育的发展方向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法学教育需要朝着以下几个方向进行发展。

1.注重实践教学改变以往法学教育过于理论化的倾向,加强对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学校可以与法院、检察院等司法机构进行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实践的机会,使他们能够把理论知识应用到具体的案件分析和解决过程中。

2.强调职业素养的培养作为法律人才,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法学理论知识,还需要具备一定的职业素养。

学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法律道德素质、职业操守、沟通能力等,使他们在未来的法律实践中能够胜任各种职业角色。

3.开展跨学科研究法学需要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形成综合性的学科体系。

比如法学与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结合,可以为学生提供更为全面的知识体系,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能力。

4.推动国际化交流法学教育需要与国际接轨,给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学校可以开设国际交流课程,邀请国际知名法学专家来校进行学术交流,为学生提供参加国际会议或交流项目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5.加强研究与实践的结合学校应鼓励师生进行法学研究,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可以鼓励学生参与一些实际诉讼案件的调研和研究,为法学研究提供实际案例,增加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法学教育的挑战与机遇

法学教育的挑战与机遇

法学教育的挑战与机遇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法学教育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与机遇。

作为培养法律人才和解决社会法律问题的重要载体,法学教育需要适应新时代的需求,不断进行改革创新。

本文将探讨当前法学教育所面临的挑战,并分析其中蕴含的机遇。

一、法学教育的挑战1. 观念转变的挑战:传统的法学教育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在当今社会,法学教育需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然而,由于部分教师和学校的观念仍然停留在传统模式上,法学教育在转变的过程中遇到了一定的困难。

2. 多元需求的挑战:现代社会发展多元化,对法学人才的需求也日趋复杂。

除了基本的法律知识和技能外,社会还需要具备国际视野、跨学科知识和团队合作等能力的法学人才。

如何将这些新需求融入法学教育,是当前面临的一大挑战。

3. 教学方法的挑战:传统的法学教育以传授知识为重点,教学模式呈现一对多、被动接受的局面。

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他们更倾向于自主学习和实践探索。

如何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育质量,是当前的一大挑战。

二、法学教育的机遇1. 法治建设的机遇:随着国家法治建设的推进,对法学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

培养出熟悉法治理论、掌握实践操作技能的法学人才将成为社会的宝贵财富。

不断提升法学教育质量,满足社会对法治人才的需求,将为法学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机遇。

2. 国际交流合作的机遇: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国际交流合作变得更加频繁和紧密。

法学教育也需要与国际接轨,吸收国际先进经验,提高培养质量。

借助国际合作交流的机遇,法学教育可以更好地面向未来,不断拓宽教育视野和学科边界。

3. 科技创新的机遇: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法学教育提供了新的机遇。

通过在线教育平台和数字化资源,学生可以更加方便地获取知识和资源。

同时,科技创新也为法学教育提供了更多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促进教育质量的提升。

三、应对挑战与抓住机遇的策略1. 推进法学教育改革:要求法学教育注重实践能力培养和创新意识培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法制教育的发展现状与存在的挑战分析

法制教育的发展现状与存在的挑战分析

法制教育的发展现状与存在的挑战分析法制教育是培养公民法律意识、法律素养和法治思维,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途径。

在中国,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法律体系的不断完善,法制教育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

然而,法制教育发展仍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需要我们加以解决和改进。

首先,法制教育的发展现状可以说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国家在立法、宣传等方面加大了对法制教育的投入,各个层面的教育机构纷纷增设法学专业和法律知识课程,推动了法制教育的普及和深化。

同时,社会各界也加大了对法制教育的宣传力度,引导公众正确理解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的权威和尊严。

这些努力为法制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然而,尽管法制教育在发展上取得了一系列成绩,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法制教育在普及程度上还存在差异。

尽管法学专业和法律知识课程的设置逐渐增多,但在一些农村地区和欠发达地区,法制教育普及率仍然不高,居民法律意识薄弱。

这种差异性反映了法制教育在发展中的不平衡性,需要通过推出针对性的措施,将法制教育普及到每个角落。

其次,法制教育在内容上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当前,法律法规不断增多,知识点繁杂,容易让公民产生学习负担过重的感觉。

此外,法律知识的晦涩难懂也给公众理解和学习法律带来困难。

因此,需要通过简化法律知识的表达方式,进一步提高法制教育的针对性和实际操作性,使公众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法律。

另外,法制教育在实施上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法制教育宣传渠道的单一性限制了宣传效果的提升。

目前,主要依靠学校、法院、公安机关等相关部门开展的法制教育宣传活动虽然有效,但仍难以覆盖全社会,特别是一些特定群体。

需要利用多种渠道和媒体,如互联网、社交媒体等,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宣传效果。

另一方面,法制教育的深入存在一定的难度。

法律知识的学习需要较长的时间,但现实生活节奏加快,人们往往缺乏时间和耐心进行深入学习。

因此,需要通过多种形式和方式,如线上直播、微课堂等,让公众能够更方便地接触和参与法制教育活动。

当代中国法学教育的挑战与机遇

当代中国法学教育的挑战与机遇

当代中国法学教育的挑战与机遇当代中国法学教育的挑战与机遇随着中国法治进程的加速推进和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不断提升,法学教育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然而,面临的挑战也不容忽视。

本文将从法学教育的挑战和机遇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挑战1. 教育体系转型的挑战当代中国正在进行教育体系转型,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而传统的法学教育模式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存在不足。

因此,法学教育需要面对如何更好地适应教育体系转型的挑战,培养出更加符合社会需求的法学人才。

2. 多元化需求的挑战随着社会的发展,法学应用领域的多元需求也不断增长。

例如,企业法务、法律咨询、国际法律与人权等领域对法学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

传统的法学教育模式难以满足这些多元需求,需要针对不同领域的需求进行专业化教育。

然而,专业化教育往往需要对学科基础进行突破性的创新和提升,这对法学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 教师队伍建设的挑战法学教育的质量和水平直接依赖于教师的能力和素质。

然而,目前我国法学教师队伍存在着结构偏大、素质参差不齐、激励机制不健全等问题。

一方面,教师队伍规模庞大导致资源分散,难以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得到优质的教学资源。

另一方面,一些教师在法学理论与实践深度结合以及创新能力方面还有待提高。

因此,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的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是法学教育所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

二、机遇1. 国家法治建设的机遇随着国家法治进程的推进,法学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

国家对于法律人才的需求将日益增加,同时法学专业的社会地位和报道量也随之提高。

这为法学教育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好的社会认同度,为学校提供了更多支持和投入。

2. 全球化合作的机遇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入,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需求不断增加。

法学教育可以通过与国际著名法学院校、国际法学组织的交流与合作,引进先进的教学理念、经验和资源,提高我国法学教育的国际竞争力。

法学教育的现状与改革

法学教育的现状与改革

法学教育的现状与改革一、引言法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为培养合格的法律人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法律环境的变化,当前的法学教育已经面临许多挑战。

本文将就法学教育的现状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改革的思考。

二、传统教育的弊端传统的法学教育以理论授课为主,忽视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与实际问题的结合,导致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缺乏能力。

此外,很多法学院校与社会的联系不够紧密,缺乏实习和实践机会,学生很难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三、充实实践教育为了解决传统教学的弊端,我们需要更加充实实践教育。

法学院校可以与政府机构、律师事务所等进行合作,为学生提供真实案例和实习机会。

此外,可以引入模拟法庭等方式,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实践操作,提升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四、培养综合素质除了法律知识,法学教育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法律人才需要具备扎实的法律基础知识,同时也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因此,法学院校可以通过开设相关课程,如法律写作和口才演讲等,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此外,还可以鼓励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和社团组织,提升他们的社交能力和领导能力。

五、倡导人文关怀法学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

法律从业者需要具备公平正义的价值观和职业道德。

因此,法学院校应该注重人文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社会责任感。

可以通过开设伦理学和法律伦理学等课程,引导学生思考法律背后的价值观和社会意义。

六、推行多元评价方式传统的法学教育过于注重学生的理论学习成绩,忽视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因此,我们应该推行多元评价方式,除了学术成绩外,还考虑学生的实践成果、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可以通过论文、实践报告和项目评估等方式,综合评价学生的能力表现。

七、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是法学教育的核心。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需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法学院校可以加强师资培训,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质。

谈教育法学的现状和展望

谈教育法学的现状和展望

谈教育法学的现状和展望教育法学是指探讨与教育有关的法律理论、实践问题的法学学科,它旨在为教育工作提供法律依据,促进教育事业的稳健发展。

作为一门相对较新的学科,教育法学在国内的研究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但同时也面临着种种挑战。

本文就教育法学的现状和展望进行分析和讨论。

一、教育法学的现状1、教育法学的发展状况教育法学的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与其他学科相比尚不成熟。

该领域的学者们通常从教育的目的、内容、程序等角度,探讨教育法律问题,但同一领域不同领域的研究结论,甚至存在相互冲突的情况。

目前,该领域的关键问题有着法律性质,信息化教育与法制化建设、社会法律意识与教育法律意识建设等。

相比其他法学学科,教育法学的立法、理论和实践都待进一步健全。

2、教育法律法规的不完善我国的教育法规尚处于法律及行政立法阶段,主要法律法规包括《教育法》、《中小学教师法》、《义务教育法》等。

与教育实践紧密联系的法规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健全。

在大学教育领域,尚缺乏相应的法律制度的支持,对教学质量和评价等关键环节缺乏全面、系统的法规保障,对教师的权益保障过程中也存在较大问题。

3、教育实践与法律法规的脱节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常常与现有的法律法规不一致或相互矛盾。

例如,教师管教与学生权益的平衡关系和高等教育的管理与自主性之间的问题等。

因此,学校和教育部门必须为教育法学提供实践支持,使法规体系更具针对性和实际性。

二、教育法学的展望1、加强教育法学研究力度加大教育法学研究的投入是提升教育法学研究质量和发挥研究价值的重要途径。

国家应设立较多教育法学研究机构,在教育法学研究方面,应引入更多的学者、研究人员、尤其是从业人员参与研究。

2、健全教育法律法规为了提高教育法学的研究水平和确保教育工作的正常进行,国家应加快立法,完善教育法律法规体系,加强对教育加强监管,健全教育管理体系和法律框架,营造和谐教育环境。

3、弘扬法治精神,推进教育法制化建设从国家到个人,维护法律的权威和尊严,把握教师职业道德和专业语言等,应树立教育法制化建设的思想,重视培养合法遵法,具有法制意识和法律常识的公民,推动教育法治的实际落实。

我国法学教育的反思与展望

我国法学教育的反思与展望

我国法学教育的反思与展望【摘要】当前我国法学教育存在着问题和不足,需要进行反思和改进。

本文分析了我国法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加强法学教育与社会需求对接、提升实践性和创新性、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推进国际化是关键措施。

文章呼吁加大对法学教育的投入和支持,促进法学教育的发展与进步,为建设法治中国培养更多高素质法律人才。

展望未来,我国法学教育将不断完善,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和国际发展。

通过不懈努力,我国法学教育一定能成为高水平、国际化的教育体系,为法治中国的建设和发展贡献力量。

【关键词】当前我国法学教育、反思、展望、问题、原因、社会需求、实践性、创新性、师资队伍、国际化、投入、支持、发展、进步、法治中国、法律人才。

1. 引言1.1 当前我国法学教育的现状我国法学教育的现状存在多方面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我国法学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脱节。

在教学内容和方式上,多数法学院校仍停留在传统的纸上谈兵、停留在理论研究的层面,缺乏对现实社会问题的深入探讨和解决方案的探讨。

这导致法学教育与实际工作之间存在着鸿沟,毕业生往往在实践中感到无所适从。

师资队伍的结构和水平亟待提升。

目前,我国法学教育的师资队伍呈现出知识结构不够多元化、教学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

一些老师缺乏实务经验,无法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案例分析和解决问题,学生在面对实际工作时难以胜任。

法学教育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需要更新。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快速变化,法学教育应该更加注重实践性、创新性和国际化。

但是目前,很多法学院校仍然停留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缺乏与时俱进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这导致学生的实际能力无法得到有效锻炼。

我国法学教育的现状虽有一定的成就,但也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和改进。

只有深刻反思当前法学教育存在的问题,才能为未来的发展和进步奠定坚实的基础。

1.2 对我国法学教育进行反思的必要性对我国法学教育进行反思的必要性,是因为我们需要认识到当前法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才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路径。

法学教育的现状与挑战

法学教育的现状与挑战

法学教育的现状与挑战作为法学教育的从业者,我始终对法学教育的现状与挑战保持着关注。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法治环境的不断完善,法学教育也在不断推陈出新,以适应时代的需求。

然而,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解决。

一、法学教育的现状目前,我国的法学教育整体水平不断提升,取得了显著成绩。

首先,法学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

各类法学院校和培训机构纷纷涌现,并不断增加招生规模,以满足社会对法学人才的需求。

其次,法学教育的内容日益丰富。

传统的法学课程仍然是基础,但逐渐加入了新的内容,如信息技术、国际法等,以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

法学教育的方法也在不断创新,例如引入案例研究和模拟法庭等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然而,我们也应该正视法学教育的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一些法学院校培养的学生理论知识过于重视,实践能力不足。

在实际工作中,他们可能会遇到一些实际问题,但却不知如何解决。

其次,一些学校的教育方式存在创新不足的问题。

以传统的讲授方式为主,缺乏互动和实践环节,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浓,积极性不高。

最后,一些法学教育方法可能与社会需求脱节。

法学教育应该更加注重实用性,培养学生真实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仅仅是传授理论知识。

二、法学教育面临的挑战面对快速发展的社会环境和不断变化的法律需求,法学教育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首先,法学教育需要紧跟时代的步伐,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法学教育应加强信息技术和国际法等新兴领域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和国际化视野。

其次,法学教育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传统的理论课程虽然重要,但它们也需要与实践相结合,提供更多的实践环节和案例研究,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此外,法学教育还需要与社会各界建立更广泛的合作,提供实习和实践机会,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实践。

另外,法学教育还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道德观念。

法律人应该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如诚信、公正和责任感。

法学教育的现状与挑战

法学教育的现状与挑战

法学教育的现状与挑战引言:法学教育在当今社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法律体系的日益完善,对法学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将探讨当前法学教育的现状,以及面临的挑战,并对未来的发展提出建议。

一、法学教育的现状法学教育在大部分国家都具有一定的规模和发展,并致力于培养合格的法律人才。

根据不同国家的法学教育特点和制度安排,法学教育分为本科阶段、研究生阶段以及职业法学教育等不同层次和类型。

1. 本科阶段本科阶段是培养法学基础知识和法律素养的阶段。

通过基础的法学专业课程,学生可以掌握法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为日后的研究和实践奠定坚实的基础。

2. 研究生阶段研究生阶段则是进一步深化学生对法学领域的研究和实践能力。

研究生教育注重培养法学研究者和专家,包括开展独立的研究课题、参与学术讨论和撰写学术论文等。

3. 职业法学教育职业法学教育旨在培养从事法律职业的人才,如律师、法官、检察官等。

该阶段的教育内容更加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包括模拟法庭辩论、实习培训等,以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实践操作能力。

二、法学教育的挑战然而,当前法学教育也面临着一些挑战,需要我们予以重视。

1. 教学方法滞后传统的法学教学方法主要以讲授和阅读为主,缺乏与现实法律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这导致一些法学毕业生在实践中遇到困难和挑战。

2. 缺乏学科交叉融合法学本身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与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密切相关。

然而,当前法学教育在学科交叉融合方面存在不足,难以满足社会对综合型法学人才的需求。

3. 与法律实践脱节一些法学教育机构与法律实践的联系不够紧密,教学内容与实际需求存在一定差距。

这导致一些毕业生在实践中无法迅速适应,从而影响其职业发展。

三、法学教育的发展建议为应对法学教育面临的挑战,我们应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促进其发展。

1. 更新教学方法应该结合现代科技手段,采用多媒体教学、案例分析等更加生动和实践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法学知识,并能够将其应用于实践中。

法学教育的困境与出路

法学教育的困境与出路

法学教育的困境与出路法学教育是培养法律人才的基础,也是国家法治建设的重要保障。

在新时代,法学教育面临着许多困境,如教学质量下降、课程体系不合理、教育方式单一等。

本文将就这些困境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出路。

一、教学质量下降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法学教育所需的知识和能力也在不断更新。

但由于一些院校法学专业教师队伍建设不足,新老教师交替不平衡,教学质量日益下降。

为此,必须加强专业教师培训和交流,鼓励教师创新教学理念和方法,提高教学能力。

二、课程体系不合理在现实生活中,法学教育的课程设置缺少与时俱进和全面合理性。

有些院校注重基础理论课程,而忽视了实务教学;有些院校缺乏深入的课程设置,难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应该在法学教育中,注重实务教学、将课程体系与社会需求相结合,提高教育质量和实用性。

三、教育方式单一传统的法学教育以课堂教学为主,缺少与社会实际相结合的实践教学。

实际上,模拟法庭、律师实习等实践教学方式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法律知识。

因此,应该在法学教育中加强实践教学的研究和实施,提高教育质量。

四、学生素养不足学生的阅读、写作、研究等能力和素养是衡量法学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准。

但现实中,一些学生的素养和能力不足,很难适应现代法律工作的要求。

教育界应该进一步完善教育体制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实现法治中国的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综上所述,法学教育的困境是明显的,但并非无解。

需要政府、院校、社会三方共同努力,推进法学教育的优化和完善。

因此,应该加强法学教育的教师队伍建设、优化课程设置、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素养等方面的探索和实践,为推动法治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法学教育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法学教育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法学教育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近年来,法学教育在中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各大高校纷纷开设法学专业,培养大量的法学人才。

然而,与此同时,法学教育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探讨法学教育的现状,分析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法学教育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首先,教学内容过于理论化。

传统的法学教育大多注重理论的传授和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

其次,师资队伍建设不足。

一些高校法学教师水平不高,法学实践经验不足。

此外,法学教育与社会的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脱节。

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存在较大差距,这也导致了毕业生就业竞争激烈。

为了应对这些问题,未来法学教育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和创新。

首先,应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学校可以通过开设实践课程、组织实地考察等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

其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可以引进优秀的法学专业人才,组建一支高水平的教师团队。

此外,加强理论与实践教学的结合,设置案例分析、模拟庭审等课程,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最后,加强与社会的联系,与法律实务相关的机构、律师事务所等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法制建设的逐步完善,未来法学教育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首先,随着我国全面依法治国的进程不断推进,对法学人才的需求将越来越大。

这要求法学教育要加强实践能力培养,培养具有较高法律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的人才。

其次,随着我国对外交往的不断扩大,国际法学的研究和教育也将变得越来越重要。

法学教育需要开设相关的课程,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人才。

此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法学教育也需要借助互联网等新媒体手段,拓展教学形式,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法学教育作为培养法律人才的重要途径,其发展必须与社会需求相结合。

未来法学教育需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

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法制建设的完善,法学教育也需要与时俱进,适应新形势下的需求,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法学教育的现状与改革思路

法学教育的现状与改革思路

法学教育的现状与改革思路法学教育是培养法律人才的重要途径,对于社会和国家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当前法学教育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行改革与创新。

本文将围绕法学教育的现状展开讨论,并提出一些改革思路。

一、法学教育的现状目前,法学教育在我国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课程设置存在单一化和理论化的倾向。

在我国的法学教育中,普遍存在着纷繁庞杂的法律课程,缺乏系统性和实践性。

大部分课程内容偏重理论,忽视了与实际问题的结合,使得学生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其次,教学方法相对传统,缺乏互动性和创新性。

传统的法学教学方法主要以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难以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缺乏案例研究、辩论、模拟法庭等实践环节,限制了学生的发展空间。

再次,教师队伍的结构与实际需求不相适应。

尽管我国拥有大量的法学专业人才,但大部分专业人才在学术研究中比较突出,缺乏实务经验。

这导致法学教育与社会实际需求之间存在较大的鸿沟,无法满足社会对于法学人才的需求。

最后,评价体系相对单一,缺乏多元化的评价方法。

目前,法学教育的评价主要依据学生的考试成绩和论文成果,而忽视了学生的实际表现和综合素质。

这种评价方式容易导致学生片面追求高分,忽视实际能力的培养。

二、法学教育的改革思路针对上述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改革,以促进法学教育的创新与发展。

首先,要优化课程设置,增加实践性环节。

应当在法学教育中增加实践课程,如案例分析、调解实训等,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要注重实际案例的引入,使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应对实际问题的能力。

其次,要改进教学方法,增加多元化教学环节。

教师可以采用小组讨论、辩论、模拟法庭等互动性强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通过合作学习和实践训练,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再次,要完善教师队伍的结构。

应该加强教师的实务能力培养,鼓励教师参与实务工作,增加实际经验。

我国高校法学教育现状及改革刍议论文

我国高校法学教育现状及改革刍议论文

我国高校法学教育现状及改革刍议论文随着中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其法制建设也在不断的建立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也在服务着人们。

由于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这也就直接产生了一个重要影响,即社会对法学方面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照这个基础来说,法学专业的学生较其他很多专业更好就业。

然而,就当前状况来说,高校法学专业的毕业生反而面临就业率低、失业率高的这一严酷问题。

而导致出现这一状况的原因多种多样,要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现象,势必要对各大高校进行法学改革,从而使得法学专业学子能够真正服务于社会。

一、我国法学教育面临的问题1.开设法学专业的学校多。

随着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法学专业也得到了飞速发展。

据统计,到2009年,中国大陆设立法本科学专业的就有630所大学,法学专业本科生超过了30万人,而专科生也达到了22万之多。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法学专业在中国的发展正呈现着欣欣向荣的趋势。

然而,相对于我国法学专业学生人数之多,法学专业毕业生却面临着就业率低、失业率高的状况。

而导致这一状况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有一部分的高校为了建设综合型大学,贸贸然开设了法学专业,在扩大招生的同时却未做好教学工作。

此外,各类专职学校以及成人大学等都纷纷开设法学专业,这些学校的大量招生也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法学专业的学生人数,其中很大一部分法学专业的学生并没有接受完整的课程,其在法学方面也只能算是半吊子,根本无法适应社会对法学人才的要求,这也是导致其就业率和失业率问题的一个关键因素。

2.法学教育层次多样化。

我国的法学教育按照层次来分可以分为:专科、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我的的法学教育具有层次丰富的特点,它也体现着我国法学教育的繁荣。

然而,在法学教育所呈现的欣欣向荣景象背后,却隐藏着许多的弊端。

层次的多样化所导致的一个重要结果就是法学教育的混乱。

法学专业既有专业水平很低的专科,也有专业水平相当高的博士后,这也使得专业专业就业者在其择业时所呈现出的专业水平良莠不齐的现象,有很多毕业生并未真正掌握法学知识以及法学的实践能力,根本无法顺利入岗。

法学教育的现状与未来资深律师的观点

法学教育的现状与未来资深律师的观点

法学教育的现状与未来资深律师的观点当前,法学教育在我国的发展与改革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法学教育的现状既存在着一些积极的方面,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结合资深律师的观点,探讨法学教育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法学教育在我国已经具有较长的历史,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

首先,我国的法学教育体系相对完备,涵盖了本科、硕士、博士等多个层次,为培养各级别的法学专业人才奠定了基础。

不仅如此,中国的法学教育也逐渐与国际接轨,加强了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交流与合作,提高了专业教育的国际化水平。

其次,法学教育在传授理论知识和学科基础上取得了一定的突破。

法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需要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并能将其运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在现阶段,一些高校的法学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法律素养,通过采用案例研究、模拟法庭等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法律能力。

另外,近年来一些高校开设了法学专业的国际班,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背景的法学人才。

这种针对国际化需求的教育模式,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广阔的发展机会和平台,使他们具备国际交往和合作的能力。

然而,法学教育的现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要的问题是教学内容过于理论化,与实际工作脱节。

一些学校注重学科基础和理论研究,但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虽然一些高校通过实习、实训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但与实际需求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

其次,法学教育的教学方法相对单一,缺乏灵活性。

目前,很多法学专业的教学仍然以传统的讲授方式为主,缺乏与社会、企业等外部实践环境的互动。

这种模式不能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也无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此外,近年来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对法学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

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应用,使得学习资源具有更加广泛的获取途径。

因此,传统教学模式需要针对互联网时代的特点进行改革创新,利用互联网提供的平台和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和个性化的学习方式。

浅议当代中国的法律教育

浅议当代中国的法律教育

浅议当代中国的法律教育【摘要】当代中国的法律教育在不断发展壮大,具有重要的意义。

文章将从法律教育的发展历程、特点和趋势、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以及面临的挑战等方面进行分析。

在文章的结尾部分,将探讨当代中国法律教育的建设和未来展望。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探讨,可以更好地了解当代中国法律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为进一步推动法律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关键词:当代中国、法律教育、发展历程、特点、趋势、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发展挑战、建设、展望1. 引言1.1 当代中国法律教育的现状当代中国法律教育的现状可以说是充满着挑战和机遇。

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法治建设的深入推进,法律教育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

在当前的背景下,中国法律教育正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机遇和挑战。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的逐步法治化,对于法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

法律教育作为培养法律人才的重要途径,面临着更大的发展压力和挑战。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中国法律教育也面临着国际化的需求。

培养既懂得国内法律,又了解国际法律的法律人才已成为当务之急。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法律教育也需要不断适应新技术的发展,提升教学方法和手段,更好地满足学生需求。

当代中国法律教育正处于一个关键的发展阶段,需要各界共同努力,不断改进和完善,以适应新时代的需求。

1.2 法律教育在当代中国的重要性在当代中国,法律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法治建设的不断深化,法律教育成为了培养高素质法律人才、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推动法治进程的重要途径。

法律教育是培养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的基础。

通过法律教育,学生能够深入了解法律的精神和原则,树立法治观念,树立尊法学法的意识,培养遵纪守法的习惯,提高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

法律教育是提高法律实施和司法水平的重要手段。

有良好的法律教育,才能培养出高素质法律人才,提高法律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准,推动法律制度和司法实践的现代化。

法律教育还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途径。

法学教育的现状分析与面临的挑战探讨

法学教育的现状分析与面临的挑战探讨

法学教育的现状分析与面临的挑战探讨发布时间:2021-05-08T15:20:55.097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4期作者:李龑高艺伦[导读] 基于新时代之下,法学教育已经得到了新的变革和发展,李龑高艺伦山东医药技师学院摘要:基于新时代之下,法学教育已经得到了新的变革和发展,而随之而来的还有更多的挑战。

为了更好地迎接挑战,法学教育需要朝着更加开放性和多元性的方向发展。

站在国家的角度来看,其需要不断重视法学教育,并依托于法学教育之下,逐步实现法律专业人才的全面培养,并不断推动法治化社会的良好持续发展。

关键词:法学教育;人才培养;教学规模;法制社会;普法教育为了更好的实现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国家越来越重视“善治”,并致力于实现法治社会的持续完善和优化。

而法治社会的出现和发展,能够对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等多方面的利益进行良好有效的保障,因此,需要将目光更多放在法学教育方面,通过法学教育的教学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快速发展,更好的达到这一目标。

一、我国法学学位体系和培养模式的现状(一)法学教育的教学规模不断扩大根据对我国公民的全面调查研究,可以发现,从整体角度看,国民的法律意识正在呈不断上升的趋势[1]。

这样良好的形势离不开法学方面的教育,随着各大高校逐步开展法律专业,此专业的学生人数开始越来越多。

以往进行法学教育,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更像是一种“精英式”教育,而如今国力的昌盛,社会的发展,都促使法学教育逐渐朝着大众化的方向发展。

基于新时期之下,教育部门对于法学教育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办学方针的构建,总体来说,进行法学教育,需要开拓多个渠道,并且需要采取多个形式,同时更需要实现法学教育的多层次发展。

现如今,已经出现了多个教育形式,如函授大学等,再加上开设法律专业的高校数量越来越多,由此能够促使法学教育的教学规模不断扩大,也能够有更多的学生接受法学教育,学习法律知识,为法制化社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法学教育的现状与面临的挑战刍议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法学教育取得了长足进展。

法学教育规模持续扩大,逐步从“精英式”向大众化法学教育体制转变;法科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结构不断调整,逐步从以法律通识教育为主转向以适应社会需求的法律专业学位教育为主;法学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推进,形成了多层次、多类型的法学学位与人才培养体系;法学专业课程设置日益完善,各类培养方案和教学方法固定化、体系化;法学教育投入快速增长,基础设施、资金支持和师资力量显著增强;法学理论和法律实务人才供给成倍增加,为国家法治建设贡献巨大。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现实情况的变化,我国法学教育又面临着内在和外在双重挑战。

关键词:中国;法学教育;现状;挑战一、引言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呈现出日益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的崭新格局。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与社会进步,民主法制事业也取得显著成果,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基本方略载入宪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国家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实现有法可依。

与此同时,法学教育逐步得到恢复并实现了持续、高速发展,无论是规模还是质量都有了较大提高,政法院校数量迅速增加,法学学科逐渐完善,师资队伍不断壮大,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的法律人才。

目前,我国是世界上发展速度最快、规模最大的法学教育大国,法学学位教育和人才培养成为国家法治发展和法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公众社会生活中关注度最高的领域之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一2020年)》对未来十年的高等教育明确要求: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优化结构办出特色。

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加快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2011年4月24日,胡锦涛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指出:“我们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

”在此背景下,深入进行法学学位体系和法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借鉴国际先进理念和经验,明确新时期法学教育改革的核心理念和战略方向,形成体现管理和机制创新的科学决策,全面提高法科教育质量,加快国际化、专业化、优质化发展步伐,实现法学教育的科学发展,为民主法治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现行法学教育为中国法治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从总体上看,还不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明显差距。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现实情况的变化,在法学教育的基本理念、法学学位培养和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定位、学制与学位的综合改革、课程体系与教学方法的优化完善、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的内在衔接、国内教育与国际教育的借鉴互通,法律人才特别是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机制及其质量评价体系的建构等方面出现了许多亟待解决的新问题,遇到一系列严峻的挑战。

为此,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借鉴国际先进理念和经验,全面提高高等法学教育质量,深化法学学位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现法学教育的科学发展势在必行。

二、我国法学学位体系和培养模式的现状1. 法学教育规模持续扩大,逐步从“精英式”向大众化法学教育体制转变一般意义上的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的划分标准在于高等教育入学率:适龄人口入学率在15%以下者称为精英教育,入学率在15%以上至45%以下者称为大众化教育。

当然,精英教育也意味着选拔方式的严格和对受教育者的智力基础的强调。

在后发型国家,因为教育资源的稀缺性,向大众教育体制过渡必然伴随着教育资源匮乏的情况。

即使在发达国家,大众教育体制下仍然存在有很大的精英教育的生存空间和需求。

“文革”结束后,百废待兴,政法人才奇缺。

邓小平同志强调:“我们从建国以来,就对办法律学校注意不够……建设一个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没有大批法律院校怎么行呢?所以要大力发展法律院校。

”(彭真,1992)于是,在“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办学方针和“加速发展、多出人才、快出人才”思想指导下,国家“大力培训在职干部,大力发展广播电视大学、函授大学、自学考试等多种形式办法律专业”。

法学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教学点增加很快,教育结构逐步得到调整,办学形式从单一形式向多样化形式发展。

特别是伴随着1998年以来“高校扩招”的重大政策转向,高等教育规模急速扩张,设置法学本科的普通高校数量激增,各类学生的招收规模成倍增长,法律职业教育快速发展。

完全可以说,中国高等法学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迅速地进入了“大众化教育”发展阶段。

2. 法科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结构不断调整,逐步从以法律通识教育为主转向以适应社会需求的法律专业学位教育为主专业学位(profession degree,也称职业学位)是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产物,它和学术学位(academic degree)一起构成现代高等教育学位体系不可缺少的两大组成部分,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

设立学术学位主要是为了满足人的发展的普遍需要和社会基础研究人才的需要。

传统的大学教育,推行和学术学位有关的通识教育(liberal education,也被称之为“普通教育”),侧重关于人的生活的各个领域的知识和技能的教育,是非专业性、非职业性、非功利性,不直接为职业做准备的知识和能力的教育。

而与之相对应的专业学位或职业教育,则具有专业性、功利性、直接性的特征,注重受教育者职业技能的培养,直接为以后从事特定职业工作服务。

相较于学术学位,专业学位:(1)具有较强的行业或职业背景,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2)所面对的职业有较为严格的从业标准;(3)具有明确的职业岗位导向,需要受过较高层次教育、具有复合型知识、综合素养和技术能力的专门人才;(4)有广泛、持久、大量的社会需求;(5)一般以硕士学位层次为主,在少数专业领域设有学士和博士学位层次。

我国在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国际化、市场化进程中,急切需要大量的专业性人才的紧迫形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专业学位教育总体设计研究”课题组研究指出:“发展专业学位教育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发达国家迎接新科技革命挑战,发展知识经济的重大举措;我国应当积极发展专业学位教育,为适应经济社会转型,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大批高层次应用型专业人才;大力发展专业学位教育,完善专业学位教育体系,调整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结构,是新时期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发展专业学位教育,必须改革高等教育相关政策法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和完善专业学位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2009年5月4日,教育部党组围绕《关于主动适应国家需要,加快研究生教育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进行讨论。

认为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研究生规模不断扩大,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必须重新定位、培养结构必须调整和优化、培养模式必须转变,要从以学术型为主转变为以应用型为主,这是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的迫切需要、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体现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增强研究生就业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刘延东同志更是明确指出:“要调整学术型学位和专业型学位的比例,积极发展符合我国产业结构特点的专业学位,改变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攻读学术型学位为主的局面,为各行各业培养一线专业人才。

”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为了弥补从事法律实务人才的不足,就建立了法学本科双学位教育,意在增加学生不同的学科背景。

后来,在借鉴美国法律博士(JD)的基础之上,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简称JM)教育于1995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13次会议全票通过批准设置后,1996年正式实施、试办招生。

这是新时期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和法学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成果之一。

经过15年的发展,法律硕士培养单位已经从1996年试点的八所法律院校,历经1997年、1998年、1999年、2003年、2004年、2006年、2008年和2010年八次新增单位评审,增设到2010年的116所。

随着培养单位的不断增加,人才培养规模也相应扩大,从1996年全国首期招生425人,累计招生已超过10万人,为我国法治建设特别是政法队伍建设培养了一大批高层次的新型法律职业人才,法律硕士也越来越成为我国培养应用型高级法律人才的主渠道。

与此同时,为加强政法系统以及其他法律职业人员业务素质,开展了在职法律硕士专业学位培养工作,对于提高政法队伍学历层次和专业化建设水平发挥了历史性的重大作用。

政法部门将这项工作纳入干部教育培训规划,作为加强干部队伍专业化建设,提高队伍知识水平的重要工作渠道。

根据国务院学位办统一的招生工作部署,全国法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每年都与中央政法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协调,联合发出招生通知,要求各地根据本系统“十一五”干部教育培训规划积极做好推荐和报考工作。

据不完全统计,“十一五”期间,在职攻读法律硕士招生29024人(缺2004、2005年实际招生数),在改善政法队伍知识层次结构方面(特别是西部地区)起到了显著作用。

从2009年开始,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面向法学专业全日制本科毕业生招生,一改法律硕士只招收非法学本科毕业生的做法。

2009年,在部分高等院校的研究生招生过程中出现了法律硕士(法学)专业。

由于研究生招生简章中并未规定此专业,故当年所录取学生都是从报考法学硕士的考生中调剂的。

同时启动面向西部基层单位培养法官、检察官的法律硕士项目,全国有近20个培养单位承担了这一任务,进一步拓展了法律职业人才培养模式。

3. 法学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推进,形成了多层次、多类型的法学学位与人才培养体系经过30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法学教育已经形成了多层次、多类型的法学学位体系,即以法学专科、法学学士(法学本科)、法学第二学士、法学硕士、法律专业硕士(又分为法学、非法学、在职培养)、法学博士等不同梯次的学位教育为主干,高等院校的法学教育与政法部门的法律职业教育以及岗位培训相结合、兼有全日制学历教育(定向、非定向)与非学历法学教育(包括在函授、自考、在职法律硕士、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等)等不同类型的多层次、立体化、项目众多、多头并进的法学教育体系。

(如下图所示)我国现有630多所法学院按其大学性质、培养重点以及成立的时间先后等因素,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

其中按照教育的类型,通常可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是普通高等法学教育,包括政法学院(或政法大学)和综合性大学法学院,及财经、农林、理工等单科性大学的法学院、法律系,除原有具有通识教育性质的法学专科、法学本科培养体系外,目前主要培养从事法官、检察官、律师等政法工作的应用型法律人才(法律硕士)和学术型法律人才(法学硕士、法学博士);第二类是成人高等法律职业教育,主要包括法律函授、政法管理干部学院、检察官学院、法官学院、政法干校等,主要培养法律辅助型人才;第三类是中等法律职业教育,包括司法警官学校和司法学校,培养的是中级法律人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