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第三人善意取得制度
法律规定善意第三人(3篇)
第1篇在民事法律关系中,善意第三人是指在交易过程中,不知道或者不应知道交易存在瑕疵或者违法性,且没有过错的一方。
善意第三人的保护是我国法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维护交易安全,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本文将从法律规定善意第三人的概念、类型、法律依据、保护措施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概念善意第三人,顾名思义,是指在交易过程中,对交易标的物的权利状态或者交易行为的合法性持有善意信念的第三人。
具体而言,善意第三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1. 对交易标的物的权利状态或者交易行为的合法性持有善意信念;2. 在交易过程中,没有过错,即没有故意或者过失;3. 交易行为符合法律规定。
二、类型善意第三人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购买者:在买卖合同中,购买者作为善意第三人,对出卖人交付的标的物享有权利。
2. 承租人:在租赁合同中,承租人作为善意第三人,对租赁物享有占有、使用、收益的权利。
3. 持有物权凭证的人:在物权凭证转让过程中,持有物权凭证的人作为善意第三人,对物权凭证所代表的权利享有权利。
4. 债权人:在债权转让过程中,债权人作为善意第三人,对受让人享有债权。
三、法律依据我国法律对善意第三人的保护主要体现在以下法律法规中: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民法典总则编、物权编、合同编、侵权责任编等章节对善意第三人保护做了明确规定。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合同法中关于善意第三人保护的规定,主要体现在合同效力、合同解除、违约责任等方面。
3.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物权法中关于善意第三人保护的规定,主要体现在物权设立、变更、转让、消灭等方面。
4.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侵权责任法中关于善意第三人保护的规定,主要体现在侵权责任的承担、责任减免等方面。
四、保护措施为了保护善意第三人的合法权益,我国法律采取了以下措施:1. 优先保护善意第三人:在处理交易纠纷时,优先考虑善意第三人的合法权益,确保交易安全。
(完整版)善意第三人的理解
法律对善意第三人的保护善意第三人,即:该第三人不知道法律关系双方的真实情况,在合法交易中,不知情的,已经办理了登记的权利人。
善意取得,是指无权处分他人动产的占有人,在不法将动产转让给第三人以后,如果受让人在取得该动产时出于善意,就可以依法取得对该动产的所有权,受让人在取得动产的所有权以后,原所有人不得要求受让人返还财产,而只能请求转让人(占有人)赔偿损失。
实际生活中商品交易的当事人很难知道对方是否对其占有的物品拥有所有权,也很难进行查证。
且在商机万变的信息时代中,一般情况下,要求当事人对每一个交易对象的权利是否属实加以查证,是不太现实。
如果受让人不知道或不应当知道转让人无权转让该财产,而在交易完成后因出让人的无权处分而使交易无效使其善意第三人退还所得的财产,这不仅要推翻已形成的财产关系还使当事人在交易中心存疑虑,从而造成当事人交易的不安全,法律为了避免这些不安全因素的干扰规定了善意取得制度。
《物权法》第一百零六条无处分权人将不动产或者动产转让给受让人的,所有权人有权追回;除法律另有规定外,符合下列情形的,受让人取得该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一)受让人受让该不动产或者动产时是善意的;(二)以合理的价格转让;(三)转让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登记的已经登记,不需要登记的已经交付给受让人。
受让人依照前款规定取得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的,原所有权人有权向无处分权人请求赔偿损失。
善意取得制度,是近代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民法中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
它是均衡所有权人和善意受让人利益的一项制度,首先它在一定程度上维护所有权人的利益,保证所有权安全。
其次它侧重维护善意受让人的利益,促进交易安全。
当所有权人与善意受让人发生权利冲突时,应当侧重保护善意受让人。
这样有利于维护交易的安全,还有利于鼓励交易。
这种情况下,对所有权人利益的限制,我们可以认为是对所有权人在托付别人保管自己财产或管理自己财产时不尽注意义务,而使他承担相应不利后果的责任例子设甲欠乙10万元,以自己所有的房产为乙设立抵押,但没有办理登记。
善意取得制度整理(精选3篇)
善意取得制度整理(精选3篇)善意取得制度整理(精选3篇)善意取得,又称即时取得,指无权处分人将其占有的动产或者错误登记在其名下的不动产转让给善意第三人或者为善意第三人设定他物权,在符合法定的要件时,善意第三人依据法律的规定取得动产或者不动产所有权或者他物权的制度。
下面是由给大家带来的善意取得制度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善意取得制度整理(精选篇1)善意取得以无权处分为前提条件,且善意取得乃公信原则的体现,故须有不动产权属登记错误或无权处分人占有动产之权力外观。
善意取得的物权法效果是,善意第三人取得所有权或他物权,而真正所有权人的所有权消灭或者所有权上产生他物权负担;善意取得的债法效果是,所有权人可对无权处分人主张侵权损害赔偿请求权、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或违约损害赔偿请求权。
善意取得制度整理(精选篇2)??善意取得范围广泛,不仅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均可善意取得。
不仅动产物权,不动产物权亦可善意取得。
善意取得属于非基于法律行为的物权变动,为原始取得,而非继受取得。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民法典》第312条规定,盗脏、遗失物等原则上不适用善意取得。
另外,原则上,仅“物权”可善意取得,因为物权有公示制度,即使错误的物权公示亦可产生公信力。
债权因无公示制度,不能产生足以支撑善意取得的公信力,不适用善意取得。
需要特别提示的是,“股权”,因工商过户登记制度的支撑,可善意取得,对此,《公司法解释(三)》第26条规定:“名义股东将登记与于其名下的股权转让、质押或者以其他方式处分,实际出资人以其对于股权享有实际权利为由,请求认定处分股权行为无效的,人民法院可以参照民法典第三百一十一条的规定处理。
”《公司法解释(三)》第28条规定:“股权转让后尚未向公司登记机关办理变更登记,原股东将仍登记于其名下的股权转让、质押或者以其他方式处分,受让股东以其对于股权享有实际权利为由,请求认定处分股权行为无效的,人民法院可以参照民法典第三百一十一条的规定处理。
浅议第三人善意取得制度
浅议第三人善意取得制度权利,是否出于过失,固非所问,但依客观情势,于交易经验上一般人皆可认定让与人无让与之权利的,应认为系恶意⑷;三是认为所谓非善意,指明知或可得而知让与人无让与的权利⑸。
笔者认为,重大过失近乎于故意,在受让人因重大过失而不知让与人为无处分权人时,仍适用善意取得制度,与我国民事法律所持的公平观念相悖。
因而,只有当受让人不知且非因重大过失而不知让与人为无处分权人时,才能认定其为善意。
善意、不知情和无重大过失体现了第三人主观无过错的原则,这是善意第三人取得财产有效性的首要条件。
对让与人是否要求善意?对此,一般看法是善意乃就受让人而言,与让与人是否善意无关⑹。
(二)善意第三人与占有人之间所实施的民事行为必须是等价有偿的它体现了善意第三人实施民事行为的公平性原则。
人所共知,等价有偿是我国民法通则中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基本原则,它是指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合同另有约定外,一方取得他人财产利益时应向对方支付相应的价款。
其中等价即指按质论价,它要求物的比价对等或大致对等,不显失公平。
在司法实践中尚需注意的是,首先,同种商品的比价应放入特定的历史环境中予以裁量,即以行为发生时该商品的国家固定价格为准。
其次,对国家搞活放宽允许议价交易的商品,可参考当时市场价格比照确定。
关于善意取得要件中的有偿取得,一般学者皆认为无偿取得不适用善意取得制度,“一方面,在许多情况下,无偿转让财产,本身表明财产的来源可能是不正当的,而一个诚实的、不贪图便宜的受让人在受让财产时,应当查明财产的来源,如果不经调查就受让财产,则本身是非善意的,或者说是有过失的。
另一方面,由于财产是无偿接受的,受让人占有财产已经获得了一定的利益,因此返还财产并不会蒙受多少损失”⑺。
笔者认为可以从两方面加以分析。
1、在无偿受让的情况下,如果法律确认受让人取得财产所有权,原权利人对转让人无返还不当得到请求权,只能主张损害赔偿请求权,转让人因无不当得利,应以其自有财产偿还,否则原权利人得不到经济补偿。
第三人善意取得法律规定(3篇)
第1篇一、引言在市场经济中,交易活动的频繁发生使得物权变动成为常态。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物权的取得可能会存在争议。
为了保护善意第三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市场交易的秩序,我国法律规定了第三人善意取得制度。
本文将从第三人善意取得的定义、构成要件、适用范围、法律效力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二、第三人善意取得的定义第三人善意取得,是指非所有权人依据法律规定,从无权处分人处取得某项物权,且该第三人取得该物权时出于善意,即对该物权的权利状态、义务状态及权利瑕疵不知情,且无过失。
善意取得制度在我国物权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对于保护交易安全、促进市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第三人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1. 物权变动的行为符合法律规定:第三人善意取得必须基于合法有效的物权变动行为,如买卖、赠与、抵押等。
2. 第三人善意:第三人取得物权时,对该物权的权利状态、义务状态及权利瑕疵不知情,且无过失。
3. 第三人支付了相应的对价:第三人取得物权时,应当支付相应的对价,包括货币、实物、债权等。
4. 物权已经发生转移:第三人取得物权后,物权已经发生转移,即第三人对该物权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等权利。
四、第三人善意取得的适用范围1. 动产:第三人善意取得适用于动产,如买卖、赠与、抵押等。
2. 不动产:第三人善意取得适用于不动产,如土地使用权、房屋所有权等。
3. 权利质权:第三人善意取得适用于权利质权,如股票、债券、专利权等。
4. 担保物权:第三人善意取得适用于担保物权,如抵押权、质权等。
五、第三人善意取得的法律效力1. 物权效力:第三人善意取得后,对该物权享有完全的权利,原所有权人不得追回。
2. 义务效力:第三人善意取得后,应当承担相应的义务,如支付对价、办理登记等。
3. 优先效力:第三人善意取得的权利优先于原所有权人的权利。
六、第三人善意取得的例外情况1. 法律禁止的物权变动:如禁止转让的文物、禁止转让的土地使用权等。
2. 物权存在权利瑕疵:如物权受到限制、存在争议等。
法律中善意第三人的案例(3篇)
第1篇在法律体系中,善意第三人是指在与交易或合同无关的当事人中,对特定权利或义务的转让、变更等情况一无所知,且在合理范围内无法得知的第三方。
善意第三人在法律中享有重要的保护,其合法权益通常受到法律的严格保护。
以下是一个关于善意第三人保护的案例解析。
案例背景: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了一份货物买卖合同,约定甲公司向乙公司出售一批货物,总价款为100万元。
合同中并未对货物的所有权进行明确约定。
随后,甲公司将该批货物以120万元的价格转让给了丙公司,并办理了过户手续。
案情简介:丙公司在取得货物后,将其中的部分货物以150万元的价格转让给了丁公司。
丁公司在接收货物时,并未得知甲乙公司之间的合同关系,且在合理范围内无法得知。
后来,甲公司因资金周转困难,向乙公司提出解除合同,并要求乙公司返还已支付的50万元货款。
乙公司同意解除合同,但要求甲公司返还其已经转售的货物。
甲公司则以丙公司和丁公司已经取得货物为由拒绝返还。
法院审理:法院在审理过程中,首先确认了甲乙公司之间的合同关系,并认定甲公司有权解除合同。
然而,法院在审理过程中发现,丙公司在购买货物时是善意的,且在合理范围内无法得知甲乙公司之间的合同关系。
因此,法院认为丙公司对货物的所有权已经合法取得,且其合法权益应受到法律保护。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当事人一方因第三人原因履行债务的,应当向对方承担违约责任。
但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第三人原因的除外。
”法院认为,甲公司在转让货物时,已经知道丙公司取得了货物的所有权,因此应当向乙公司承担违约责任。
同时,法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一百零六条的规定:“善意取得人取得动产物权的,应当向原权利人支付合理费用。
”判决丙公司向乙公司支付50万元货款,以补偿乙公司因合同解除而遭受的损失。
案例评析:本案中,法院对善意第三人的保护体现了法律的公平正义原则。
以下是本案的几个关键点:1. 善意第三人的认定:丙公司在购买货物时,对甲乙公司之间的合同关系一无所知,且在合理范围内无法得知。
动产善意取得制度研究
动产善意取得制度研究动产善意取得制度是指在第三人善意取得他人动产的情况下,该第三人取得的动产所产生的权利受到法律保护的制度。
该制度在现代民法制度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于保护交易参与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市场秩序和促进经济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本文将从动产善意取得的定义、构成要件、法律保护以及存在的问题等几个方面对动产善意取得制度进行研究。
首先,动产善意取得的定义是指在具备特定条件下,第三人可以取得具有交易性质的动产,并保有其所产生的权利。
这一制度确保了交易参与者在交易中的合法权益和良好的信赖保护。
善意取得的主体一般为第三人,第三人必须在取得动产时是善意的,即在取得动产时不存在任何过错或者可预见的风险。
其次,动产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一般包括三个方面:权利人将动产占有交予他人、占有行为符合法定要求以及他人的占有得以善意取得。
权利人将动产占有交予第三人是指在交易行为中,权利人实际上将动产占有的事实应交于第三人,并以此实现了法律上的占有转移。
占有行为符合法定要求是指第三人必须以符合法律要求的方式获得对动产的占有,并且符合交易的一般规则及公序良俗。
他人的占有得以善意取得是指第三人取得动产时具备善意的取得性质,即在取得动产时不存在任何过错或者可预见的风险。
然后,动产善意取得制度给予取得人合法权利的法律保护。
民法制度中的善意取得制度一般具有“宽恕第三人”的特征,即第三人在善意取得动产后,对于动产的权利受到法律保护。
这种保护主要包括对抗原权利人主张权利的防御权、对抗收受人主张权利的防御权以及对抗追索权的防御权。
这些保护措施有效保障了第三人的合法权益,并促进了市场的正常运作。
但是,动产善意取得制度在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存在善意的划界问题,即如何确定第三人在取得动产时是否具备善意。
由于善意的判断具有主观性,容易出现信息不对称的情况,这给制度的适用带来了困难。
其次,存在当事人过错的认定问题。
如果第三人在取得动产时存在过错行为,一般来说不符合善意取得的条件,但如何确定并证明其过错行为也是一个难题。
善意取得制度的概念
善意取得制度的概念
善意取得制度,也被称为即时取得或即时时效,是指动产占有人向第三人移转动产所有权或为第三人设定其他物权,即使动产占有人无处分动产的权利,善意受让人仍可取得动产所有权或其他物权的制度。
在现代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社会,善意取得制度既是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交易规则,也是物权法的一项重要制度。
善意取得制度的理论基础在于对权利外形的保护,即建立在占有的“权利外形上”,对此外形的信赖值得法律保护,从而使物权人负起某种“外形责任”。
善意取得涉及民法财产所有权的静态安全与财产交易的动的安全保护的优先与取舍,是对善意取得财产的第三人合法权益的保护,维护了交易活动的动态安全。
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包括:
1. 无权处分他人财产的财产占有人将其占有的财产转让给第三人。
2. 受让人在取得该财产时系出于善意。
3. 受让人依法取得该财产的所有权。
4. 原财产所有人不得要求受让人返还财产。
善意取得制度虽然限制了所有权的追及力,牺牲了所有人的部分利益,但却保护了交易安全,维护了商品流通的稳定性。
【管理制度)试论善意取得制度及其完善
(管理制度)试论善意取得制度及其完善试论善意取得制度及其完善善意取得是指财产占有人无权处分其占有的财产,如果他将该财产转让给第三人,受让人取得该财产时出于善意,则受让人将依法即时取得该财产的所有权。
于此情况下,第三人取得该物的所有权,而原权利人不得向第三人行使物上仍请求权,只能请求侵权人赔偿损失。
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壹百零六条明确规定了善意取得制度,最大限度的保护善意第三人的利益。
该制度的建立有利于维护正常的市场交易关系,保护善意的交易相对人,促进社会经济秩序之稳定,从而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有序地发展。
壹、善意取得制度的壹般理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壹百零六条规定,适用善意取得,我们归纳起来主要以下四个要件:(壹)让和人对让和的财产无处分权。
所谓无权处分,是指让和人无处分权而从事了法律上的处分行为。
对财产的处分权是属于财产所有人,让和人是无权处分他人财产的,如果让和人有权处分则不适用善意取得制度。
常见的无权处分有以下几种情形:壹是无所有权的情形即占有委托物的情形,如承租、保管或借用人对承租或保管、借用的财产而将该财产出让给他人;二是所有权受到限制的情形,如某壹共有人未经其他共有人的同意,而将共有财产处分给他人;三是代理人擅自处分被代理人的财产的情形,如代理权终止、超越代理权、无权处分的情形下,也有可能发生无权处分的情况。
(二)受让人受让该财产时是善意的。
善意取得以受让人受让动产时主观上为“善意”且无重大过失为其必备要件。
所谓善意,是指第三人于受让时,不知出让人为非所有人,也不知出让人无权处分。
财产的善意取得以受让人的善意为条件,如果受让人具有恶意,则不得适用善意取得。
当然,我们不能要求受让人自始不知道该物为善意取得,因此,善意的适用时间应为物权变动行为发生之前,于此之后即受让人取得所有权,原权利人不得以受让人恶意要求返仍原物。
于善意取得制度中,这种善意应为“推定善意”,这壹原则已为德国民法、我国台湾地区民法明文确认。
善意取得法律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2019年,王某在二手市场以5万元的价格购得一辆二手轿车。
购车后,王某发现该车辆登记的所有人为李某,而李某却声称该车是其父亲李某甲的遗产。
王某并未核实李某的身份,也未查询该车辆的所有权归属情况,便与李某签订了购车合同。
李某向王某出具了该车辆的行驶证、登记证等手续,王某据此相信李某是该车辆的所有权人。
购车后不久,王某发现李某并非该车辆的所有权人,李某甲是该车辆的实际所有人。
李某甲在李某去世后,继承了李某的遗产,包括该车辆。
李某在未经李某甲同意的情况下,擅自将该车辆出售给王某。
王某遂以善意取得为由,要求李某甲将该车辆的所有权转让给自己。
二、争议焦点本案的争议焦点在于王某是否符合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即王某在购买车辆时是否为善意,是否支付了合理对价,以及是否完成了车辆所有权的转移。
三、案例分析(一)善意取得的概念及构成要件善意取得是指无权处分他人财产的人,在不具有恶意的情况下,将该财产转让给第三人,第三人取得该财产的所有权的行为。
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如下:1. 转让人无权处分他人财产;2. 第三人须为善意;3. 第三人须支付合理对价;4. 转让行为须完成所有权的转移。
(二)王某是否符合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1. 转让人无权处分他人财产本案中,李某并非该车辆的所有权人,其出售该车辆的行为属于无权处分。
因此,李某符合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
2. 第三人须为善意善意是指第三人不知道也不应当知道转让人无权处分他人财产。
本案中,王某在购买车辆时,未核实李某的身份,也未查询该车辆的所有权归属情况,但其支付了合理对价,且李某向王某出具了该车辆的行驶证、登记证等手续,王某有理由相信李某是该车辆的所有权人。
因此,王某在购买车辆时,可以认定为善意。
3. 第三人须支付合理对价合理对价是指第三人支付的价格与该财产的实际价值相当。
本案中,王某以5万元的价格购买该车辆,考虑到该车辆的实际价值,王某支付的价格可以认定为合理对价。
善意第三人和善意取得是什么意思?
善意第三人和善意取得是什么意思一、善意第三人和善意取得是什么意思?善意第三人是指该第三人不知道法律关系双方的真实情况的人,通常是指非法交易中不知情的的权利人。
善意取得,是指无权处分他人动产或不动产的占有人,不法将动产或不动产转让给第三人以后,如果受让人在取得该动产或不动产时出于善意,就可以依法取得对该动产或不动产的所有权,受让人在取得动产或不动产的所有权以后,原所有人不得要求受让人返还财产,而只能请求转让人(占有人)赔偿损失。
二、《民法典》对于善意相对人的规定第六十一条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章程的规定,代表法人从事民事活动的负责人,为法人的法定代表人。
法定代表人以法人名义从事的民事活动,其法律后果由法人承受。
法人章程或者法人权力机构对法定代表人代表权的限制,不得对抗善意相对人。
第六十二条法定代表人因执行职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法人承担民事责任。
法人承担民事责任后,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章程的规定,可以向有过错的法定代表人追偿。
第六十三条法人以其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为住所。
依法需要办理法人登记的,应当将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登记为住所。
第六十四条法人存续期间登记事项发生变化的,应当依法向登记机关申请变更登记。
第六十五条法人的实际情况与登记的事项不一致的,不得对抗善意相对人。
第六十六条登记机关应当依法及时公示法人登记的有关信息。
第六十七条法人合并的,其权利和义务由合并后的法人享有和承担。
法人分立的,其权利和义务由分立后的法人享有连带债权,承担连带债务,但是债权人和债务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第六十八条有下列原因之一并依法完成清算、注销登记的,法人终止:(一)法人解散;(二)法人被宣告破产;(三)法律规定的其他原因。
法人终止,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须经有关机关批准的,依照其规定。
第六十九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法人解散:(一)法人章程规定的存续期间届满或者法人章程规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现;(二)法人的权力机构决议解散;(三)因法人合并或者分立需要解散;(四)法人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登记证书,被责令关闭或者被撤销;(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不动产物权的善意取得制度
不动产物权的善意取得制度善意取得制度在不动产物权领域中具有重要的法律意义。
该制度是指不动产的权益在善意第三人手中的合法保护,即当不动产所有权或其他物权被他人以善意取得时,该善意第三人取得权益的效力。
下面将从善意取得的概念、要件、效力以及实践指导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首先,善意取得是指当善意第三人在不知道不动产物权存在瑕疵的情况下,通过合法的方式取得不动产的所有权或其他物权。
善意第三人是指具备民事行为能力、诚信善良的人,在获得不动产物权时没有不当行为或是知情蓄意的行为。
其次,善意取得的要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第三人必须是善意的,即当事人在获得物权时没有知道不动产物权的瑕疵或者应当知道但是没有知情的情况下进行取得。
其次,第三人获取不动产物权的方式必须是合法的,不得采取欺诈、强制等违法行为进行取得。
最后,第三人必须具备民事行为能力,即年满18岁且具备完全行为能力的自然人或合法的法人实体。
善意取得制度的效力体现在对善意第三人合法权益的保护上。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善意取得的不动产物权享有法定的保护力度。
即善意第三人在符合善意取得要件的前提下,获得的不动产物权可以对抗可能存在的前任权利人的主张,并且在一定的情况下,即使有瑕疵存在,也可保障其取得的权益。
在实践中,善意取得制度需要注意一些指导意义。
首先,不动产交易中双方应当增加交流与沟通,确保交易的透明度和真实性。
其次,各方在交易前应进行充分的尽职调查工作,了解不动产物权的状况,以避免出现瑕疵权益的问题。
另外,政府和相关机构应加强监管,完善物权登记制度,为不动产交易提供更可靠的信息和保障。
总而言之,善意取得制度在不动产物权领域中具有重要的法律意义。
了解善意取得制度的概念、要件、效力和实践指导,可以帮助各方在不动产交易中更好地保护自身权益,促进不动产市场的健康发展。
张雷律师:第三人善意取得,房屋买卖合同有效
张雷律师:第三⼈善意取得,房屋买卖合同有效第三⼈善意取得,房屋买卖合同有效张雷律师按:根据《物权法》第⼗六条和第⼗七条的规定,我国不动产的物权变动需要登记,不动产权属证书是权利⼈享有该不动产物权的证明。
房屋买⽅基于登记薄和登记权利⼈的产权证书与对⽅签订买卖合同,⽆论产权登记⼈是实际权利⼈还是名义权利⼈,只要买⽅善意,房屋买卖合同就应有效。
从根本上讲,不动产善意取得是以牺牲静的安全来保护动的安全,从⽽维护善意受让⼈的利益。
【案情简介】2005年1⽉,陈先⽣看中系争房屋,意欲购买,由于未带⾝份证,就借⽤了林先⽣的⾝份证与开发商签订了预售合同。
之后购房的⾸付款、贷款、后续房款及各项设施费⽤、契税等都是由陈先⽣在负担及⽀付,房屋交接⼿续、装修等也由其办理,系争房屋由陈先⽣居住使⽤⾄今。
2007年2⽉5⽇,林先⽣与第三⼈叶先⽣签订《房屋卖契》,将系争房屋出售给了叶先⽣,房款总计⼈民币132万元,叶先⽣已⽀付了房屋对价⼈民币57万元,同时双⽅书⾯约定,若系争房屋的原权属发⽣枝节不清,由林先⽣⾃⾏处理,不涉及叶先⽣。
后林先⽣将系争房屋产权证交付给叶先⽣,但尚未办理过户⼿续。
2009年4⽉16⽇,叶先⽣因上述系争房屋的买卖与林先⽣产⽣纠纷,将其告上法院。
⼀审法院判决,林先⽣在法定时间内应协助叶先⽣办理系争房屋的产权过户⼿续。
2010年1⽉29⽇,叶先⽣、林先⽣对上述判决不服分别提起上诉。
⼆审法院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2010年1⽉20⽇,陈先⽣认为系争房屋实际权利⼈为⾃⼰,林先⽣仅为名义上登记的权利⼈,遂提起诉讼,要求林先⽣协助⾃⼰办理系争房屋的过户⼿续,同时承担诉讼费⽤。
【案件思考】⾃⼰实际出资、办理各项费⽤、⼿续,且⽤了他⼈的⾝份证登记产权证,系争房屋的权利⼈是谁?产权登记⼈与第三⼈签订房屋买卖合同,该合同效⼒如何?系争房屋的实际权利⼈情况是否影响《房屋卖契》的效⼒呢?实际权利⼈怎样才能保护⾃⼰的合法权益呢?【法庭判决】法院经审理,驳回了陈先⽣的诉讼请求。
分析善意取得的法律后果(3篇)
第1篇一、引言善意取得是指无权处分他人财产的人将其占有的财产转让给第三人,如果第三人取得该财产时出于善意且支付了合理的价格,则第三人可以取得该财产的所有权或他物权。
善意取得制度旨在平衡所有权人和善意第三人之间的利益,保护交易安全,促进经济发展。
本文将对善意取得的法律后果进行分析,以期为相关法律实践提供参考。
二、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1. 无权处分他人财产的人将其占有的财产转让给第三人善意取得的前提是无权处分他人财产的人将其占有的财产转让给第三人。
这里的“无权处分”是指处分人没有所有权、使用权、处分权等合法权利,或者处分权受到限制。
2. 第三人取得该财产时出于善意善意是指第三人不知道或者不应知道处分人无权处分他人财产。
善意是一种主观状态,需要根据具体案情进行判断。
3. 第三人支付了合理的价格合理的价格是指根据市场行情、财产的性质、交易环境等因素,第三人支付的价格在合理范围内。
合理的价格是善意取得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三、善意取得的法律后果1. 第三人取得该财产的所有权或他物权善意取得制度的核心是赋予善意第三人取得财产所有权或他物权的权利。
根据我国《物权法》的规定,善意第三人可以取得原所有权人或他物权人的财产所有权或他物权。
2. 原所有权人或他物权人丧失财产所有权或他物权善意取得后,原所有权人或他物权人丧失了对该财产的所有权或他物权。
这意味着原所有权人或他物权人不能再要求善意第三人返还财产。
3. 交易安全得到保障善意取得制度有助于维护交易安全。
在交易过程中,善意第三人无需担心财产权属问题,可以放心地从事交易活动。
这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市场效率。
4. 鼓励诚信交易善意取得制度有利于鼓励诚信交易。
在交易过程中,当事人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不得恶意串通、欺诈他人。
善意取得制度为诚信交易提供了法律保障。
5. 限制恶意串通、欺诈行为善意取得制度对恶意串通、欺诈行为具有抑制作用。
在交易过程中,如果一方当事人恶意串通、欺诈他人,则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论善意取得的法律后果(3篇)
第1篇一、引言善意取得,是指无权处分他人动产的占有人,在将动产转让给第三人时,如果第三人取得该动产时出于善意,就可以依法取得该动产的所有权。
善意取得制度在我国《物权法》中有明确规定,旨在平衡交易安全与物权保护之间的关系。
本文将从善意取得的定义、构成要件、法律后果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善意取得的定义善意取得,是指占有人无权处分他人动产,但将该动产转让给第三人时,第三人出于善意取得该动产的所有权。
善意取得制度在我国《物权法》中有着明确的规定,主要适用于动产交易。
三、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1. 转让动产的行为合法善意取得的前提是转让动产的行为合法,即占有人转让动产的行为不违反法律规定,不侵犯他人合法权益。
2. 第三人取得动产时出于善意善意取得要求第三人取得动产时,对其占有人无权处分的事实并不知情,即第三人主观上没有过错。
3. 第三人支付了合理对价善意取得要求第三人支付了合理对价,即第三人所支付的对价与动产的实际价值相当。
4. 动产已经交付给第三人善意取得要求动产已经交付给第三人,即第三人已经实际占有该动产。
四、善意取得的法律后果1. 第三人取得动产的所有权在符合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后,第三人可以依法取得动产的所有权。
这意味着,善意第三人将享有对该动产的所有权,并可以对抗原权利人的追索。
2. 原权利人的权利受到限制善意取得制度下,原权利人的权利受到限制。
一方面,原权利人不得向善意第三人主张返还动产;另一方面,原权利人可以请求善意第三人支付合理的对价,以弥补其损失。
3. 交易安全得到保障善意取得制度有利于维护交易安全。
在交易过程中,善意第三人可以放心地购买动产,不必担心原权利人的追索。
这有利于促进交易的顺利进行,降低交易成本。
4. 社会秩序得到维护善意取得制度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
在交易过程中,善意第三人可以依法取得动产的所有权,这有利于保障交易双方的合法权益,减少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五、结语善意取得制度在我国《物权法》中有着明确的规定,旨在平衡交易安全与物权保护之间的关系。
善意第三人保护在《公司法》中的体现
善意第三人保护在《公司法》中的体现作者:殷和良来源:《文化研究》2014年第12期摘要:善意取得制度,是均衡所有权人和善意受让人利益的一项制度,侧重维护善意受让人的利益,促进交易安全。
2005年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加大了对善意第三人的保护。
关键词:善意取得制度;善意第三人;公司章程一、善意取得制度与善意第三人1、善意取得制度善意取得制度,是近代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民法中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
它是均衡所有权人和善意受让人利益的一项制度,首先它在一定程度上维护所有权人的利益,保证所有权安全。
其次它侧重维护善意受让人的利益,促进交易安全。
当所有权人与善意受让人发生权利冲突时,应当侧重保护善意受让人。
这样有利于维护交易的安全,还有利于鼓励交易。
这种情况下,对所有权人利益的限制,我们可以认为是对所有权人在托付别人保管自己财产或管理自己财产时不尽注意义务,而使他承担相应不利后果的责任。
关于善意取得存在的理论基础,多数学者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大致有以下几种观点:(1)取得时效说。
时效制度,以时间及时间之经过为其构成要件,而善意取得制度则与时间及时间之经过没有联系,所以,时效制度与善意取得制度是两种各自独立的制度。
(2)权利外形说。
占有人应推定其为法律上的所有者,故受让人有信赖之基础。
(3)法律赋权说。
善意取得是由于法律赋予占有人处分他人所有权的权能。
(4)占有效力说。
善意取得系由于受让人受让占有后,占有之效力使然。
大多数学者认为善意取得制度的理论基础是法律上承认占有公信力的逻辑结果,即赞成权利外形说。
从事商品交易的当事人很难知道对方是否对其占有的物品拥有所有权,也很难进行查证。
况且在商机万变的信息时代,在一般情况下,要求当事人对每一个交易对象的权利是否属实加以查证,并不现实。
如果受让人不知道或不应当知道转让人无权转让该财产,而在交易完成后因出让人的无权处分而使交易无效使其善意第三人退还所得的财产,这不仅要推翻已形成的财产关系还使当事人在交易中心存疑虑,从而造成当事人交易的不安全,法律为了避免这些不安全因素的干扰规定了善意取得制度。
论善意取得制度
论善意取得制度引言:善意取得制度是一种法律制度,旨在保护善意的第三方在合理情况下取得他人财产的利益。
它是现代法律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既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又为公平正义的实现提供了重要条件。
本文将从善意取得制度的概念、原则与适用条件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善意取得制度的概念善意取得制度是一种法律制度,主要涉及到财产权益的保护问题。
它规定了当一个善意第三方在没有过错的情况下取得他人财产时,其取得的权益应该得到法律的保护。
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在购买商品、土地或其他财产时是善意的并没有知道该财产存在任何瑕疵,那么即使该财产的原先所有者并不是合法的(例如没有所有权),该第三方也应该享有合法的权益。
善意取得制度关注的是善意第三方是否可以成为合法权益的主体。
二、善意取得制度的原则1. 善意第三方的利益优先原则:善意取得制度的核心原则是保护善意第三方的利益。
如果一个第三方在无过错的情况下购买了一个他以为是合法的财产,他应该享有合法的权益,无需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也不受他人权益的限制。
2. 不助长不良行为的原则:善意取得制度旨在保护合法权益,但并不意味着可以助长不良行为。
如果第三方知道或者应该知道该财产存在问题,却仍然故意购买,那么他的利益并不受保护。
因此,善意取得制度并不是对所有购买者的全盘免责,而是要求合理的审慎购买行为。
三、善意取得制度的适用条件1. 无过错:第三方应当在购买财产的过程中没有过错,即不能存在明显的疏忽、故意欺诈等行为。
只有在无过错的情况下,才能被认为是善意的。
2. 审慎购买:第三方应当以一种合理的期望来购买财产。
这就意味着他在购买财产之前应该进行合理的调查,以确保财产是否存在任何法律上的问题。
3. 公开交易:善意取得制度主要适用于公开交易的情况。
如果财产的交易是非法的、秘密的,那么很难确定第三方是否真的是善意的。
四、善意取得制度的实践意义1. 维护社会经济发展的稳定:善意取得制度为商业交易提供了法律保护,减少了不确定性,增加了商业的可行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议第三人善意取得制度由于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商品经济日益发展,在广泛的商品交换中,受让人往往不知对方是否有权处分财产。
也很难对其财产来源进行调查。
从交换当时的环境看,受让人不知或不应该知道转让人无权转让该财产,则交换完成后,因为转让人无权处分,使交换无效,应使受让人返还财产。
这样,权利的受让人为预防不测之损害,在任何的交易,均人人自危,非详细调查真正权利人以确定权利实像,则不敢交易。
如此一来,则受让人均要裹足不前,现代活泼迅速之交易活动,必大受影响(1)。
因此,在我国法律中确立善意取得制度,是商品经济客观规律发展的要求,它对维护商品交换的安全和良好的经济秩序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善意取得的概念探讨善意取得制度,是近代以来民法法系的一项重要制度,立法宗旨就是通过该制度来维持公平的市场经济秩序,是为了交易秩序的安全而牺牲原所有人利益的迫不得已的制度安排,并不是为恶意者获得财产提供法律保护。
对于保护善意取得财产的第三人的合法权益,维护交易活动的动态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从功能上看,善意取得制度意在对特定类型的非正常的利益变动,做出价值判断,进行利益衡平。
那么何为善意取得制度那?我国学界通说认为,善意取得是指无权处分他人动产的让与人,于不法将其占有的他人的动产交付于买受人后,如买受人取得该动产时系出于善意,则其取得该动产的所有权,原动产所有人不得要求受让人返还(2)。
这里笔者认为需要把握三个关键点:1、占有人需无处分权,如果占有人具有财产处分权,就成为正常的民事买卖关系,从而无第三人善意取得财产而言。
2、占有人是在未有财产处分权的情况下,擅自处分其占有的财产。
处分权是财产所有人所有权容中最重要的一项权利,一般应由财产所有人行使。
占有人在行使此项权利时,必须有法律根据。
这里所说的占有人在未有财产处分权的情况下,擅自处分其占有的财产是指占有人在没有任何法律依据的情况下,以使第三人误认为其有处分权,从而其主观恶意与第三人进行交易。
3、第三人在交易过程中处于善意,这是善意取得制度中第三人主观要件。
二、善意第三人、非法处分人和原所有人的涵义及相互关系善意第三人是指在民事活动中占有人将其占有的他人财产,擅自处分给所有人以外的不知情的人(即受让人)。
其特征主要表现为,他在物的流转中处于第三人的位置,在主观上基于不知情的善意心理,在客观上通过交换行为取得财产。
非法处分人(即占有人)是指对他人财产实施占有并非法转让给第三人的人。
其特征主要表现为,非法处分人对非法转让的财产实施占有,后恶意有偿出卖,并将获取的钱财攫为己有。
民法所有权原理告诫人们这样一个道理,财产处分权作为所有权容中最重要的一项权利,一般只有财产的所有人才具行使对财产的处分权。
非财产所有人对他人财产行使处分权,必须有法律依据,不得擅自处分他人的财产。
我国民法通则第七十一条规定,“财产所有权是指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这种物权法律上称之为自物权。
它是一项最充分、最完整的物权,此项权利非所有人莫属。
与之相适应的就是他物权,即指非所有人在他人财产上设立的某项权利。
一般表现为对物的使用、占有等项权利。
它是不完整的物权,从狭义上理解,非法律特别规定或所有人物别授权不享有对占有物的收益或处分的权利。
本文所述非法处分人,对其所处分的他人财产正是基于这种他物权的占有权而发生的。
原所有人是针对善意第三人而言的,指在善意第三人善意取得财产条件成就之前,对该财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的人。
其特征表现为,善意第三人善意取得财产条件成就之前财产不被其占有,且在善意第三人善意取得财产条件成就之后,不再拥有财产的所有权。
三、善意第三人取得财产的成就条件由于适用善意取得制度的结果,是物的原权利人丧失了其对物的处分权或处分权受到限制,善意受让人则取得物的所有权或设定于其上的其他权利,与当事人各方利害攸关,因而各国民事立法或司法实践都对其构成设定了严格的要件。
对于善意取得之构成要件,学者们多从善意取得之对象即财产角度和财产主体方面论述,也即所谓能引起善意取得实际发生的要素或条件⑶。
笔者认为,我国未来物权立法,应就善意取得制度规定如下构成要件:(一)取得财产的第三人必须是善意不知情的、无过失的这是善意第三人条件成就的主观要件。
在民法上“善意”一词通常有两种含义,一种是指行为人主观态度善良,无损害他人的动机。
另一意义为不知情的误信,所谓“不知情”是指第三人在实施该项民事行为之时,对占有人非法处分于己的标的物根本不知道是他人所有,第三人始终认为占有人对交易财产具有合法的处分权。
这与第三人同占有人恶意串通损害所有人利益的行为有着显著区别。
即交易的相对人不知让与人转让财产时,无处分该项财产的权利,误信为有处分权利的一种心理状态,这里的善意应指后一意义。
但善意与过失的关系如何,学者间存在不同的看法:一是指不知让与人无让与之权利,有无过失,在所不问;二是指不知让与人无让与的权利,是否出于过失,固非所问,但依客观情势,于交易经验上一般人皆可认定让与人无让与之权利的,应认为系恶意⑷;三是认为所谓非善意,指明知或可得而知让与人无让与的权利⑸。
笔者认为,重大过失近乎于故意,在受让人因重大过失而不知让与人为无处分权人时,仍适用善意取得制度,与我国民事法律所持的公平观念相悖。
因而,只有当受让人不知且非因重大过失而不知让与人为无处分权人时,才能认定其为善意。
善意、不知情和无重大过失体现了第三人主观无过错的原则,这是善意第三人取得财产有效性的首要条件。
对让与人是否要求善意?对此,一般看法是善意乃就受让人而言,与让与人是否善意无关⑹。
(二)善意第三人与占有人之间所实施的民事行为必须是等价有偿的它体现了善意第三人实施民事行为的公平性原则。
人所共知,等价有偿是我国民法通则中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基本原则,它是指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合同另有约定外,一方取得他人财产利益时应向对方支付相应的价款。
其中等价即指按质论价,它要求物的比价对等或大致对等,不显失公平。
在司法实践需注意的是,首先,同种商品的比价应放入特定的历史环境中予以裁量,即以行为发生时该商品的国家固定价格为准。
其次,对国家搞活放宽允许议价交易的商品,可参考当时市场价格比照确定。
关于善意取得要件中的有偿取得,一般学者皆认为无偿取得不适用善意取得制度,“一方面,在许多情况下,无偿转让财产,本身表明财产的来源可能是不正当的,而一个诚实的、不贪图便宜的受让人在受让财产时,应当查明财产的来源,如果不经调查就受让财产,则本身是非善意的,或者说是有过失的。
另一方面,由于财产是无偿接受的,受让人占有财产已经获得了一定的利益,因此返还财产并不会蒙受多少损失”⑺。
笔者认为可以从两方面加以分析。
1、在无偿受让的情况下,如果法律确认受让人取得财产所有权,原权利人对转让人无返还不当得到请求权,只能主损害赔偿请求权,转让人因无不当得利,应以其自有财产偿还,否则原权利人得不到经济补偿。
这样对转让人来讲有失公平。
因此,为平衡三方当事人的利益,在第三人无偿受让的情况下,原权利人可以向受让人主不当得利请求权,受让人应返还受让的财产,而不适用善意取得制度。
2、有偿作为民事主体在商品交换中所具有的双务性行为。
即一方占有他人财产应同时向他人支付价金,以示公平。
如果占有人将占有的财产无偿赠与第三人,第三人无论善意与否,其民事行为均不受法律的保护,只因它违背了民法中的有偿原则。
故等价有偿是民事法律规寓商品经济于价值规律之中所展示出的特有属性,它体现了商品等价交换的实质。
这一原则将统帅任何民事权利能力主体在拟定其行为模式时择优作为或不作为。
当然善意第三人在取得他人财产时也毫不例外地遵循这项原则,丧失了这一原则了就丧失了请求法律保护的基本权利。
(三)善意第三人实施的民事行为不能显失公平这一条件决定了善意第三人取得财产的合法性与否。
民法意义上的显失公平有其特定的涵义,它是指民事主体实施了直接导致对方当事人明显有得,而对另一方当事人有重大不利的行为后果。
本文所称的显失公平,就在于占有人在处分他人财产时没有按民事权利中的对价原则公平交易,其价金明显低于当时一般售价,其结果在权益上对所有人有重大不利,相反该行为使第三人获得了超出在正常情况下所应获得的利益,故法称“暴利”。
尚需提请注意的是,表现在价金上的显失公平,必须是占有人主观故意造成的;必须是为当时社会所公认的或是法律所不允许的;在司法实践中导致显失公平的,或因占有人急需资金而出卖他人财产;或因骗取钱财急于逃;或因不是自己财产而不负责等等,均为第三人贪图便宜创造了机会。
对显失公平的民事行为,我国民法通则第五十九条第二款已作规定,“显失公平的”民事行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关予以变更或者撤销,被撤销的民事行为从行为开始起无效。
(四)善意第三人必须对已取得的财产实施占有善意第三人取得财产的民事行为大都具有实践性,民事主体的最终目的是对继受取得财产的实际控制。
为什么要强调善意第三人必须对已取得的财产实施占有哪?理由有三点:1、善意取得制度的目标之一,是意在通过维护交易安全,使受让人取得物的所有权,从而实现物尽其用原则。
这一法律目标隐含着这样的假设:受让人对物的直接利用将优于原权利人对物的利用。
如果受让人不对取得的财产实施占有利用的话,此原则就无法得到体现。
2、假如善意第三人不对已取得的财产实施占有,那么转让人完全可以再对动产进行多次无权处分,由此可见,善意第三人不对已取得的财产实施占有在一定意义上是发生非正常利益变动的温床,为无权处分人侵害他人权益的恶意大开方便之门。
一旦不要求善意第三人必须对已取得的财产实施占有,则于受让人受现实交付之前,转让人再行转让的受让人,也主动产所有权时,何者利益优先,很难予以平衡。
3、善意取得的现代意义非在于实现原所有人不得对第三人请求返还的反射效果,而在于积极地使受让人取得所有权,终极地保护所有权。
如果受让人是间接占有人,此时,人们几乎不可能从占有的表象来判断所有权的归属,如允许通过建立间接占有的方法取代实际交付,就会使财产已经发生转移的外部表现消失殆尽⑻,善意取得制度的目的也难以达到。
因此,笔者认为把善意第三人必须对已取得的财产实施占有作为第三人善意取得财产的成就要件十分必要。
(五)受让人取得财产,必须是由无处分权人处取得善意取得制度,以让与人欠缺对标的物的处分权为要件。
如若让与人为有处分权人,其让与行为为有权行为,不欠缺法律依据,当然不适用善意取得制度。
至于有处分权之让与人为能力欠缺或意思表示有瑕疵,而受让人不知的,则属另一问题⑼,这里是无处分权而非无所有权。
因为,有所有权人无处分权,非所有权人却有处分权的情形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