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导学案

合集下载

2023最新-杜甫《登高》优质课教案(精选7篇)

2023最新-杜甫《登高》优质课教案(精选7篇)

杜甫《登高》优质课教案(精选7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内容是牛牛范文为您带来的7篇杜甫《登高》优质课教案,在大家参考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牛牛范文给您的好友哦。

《登高》教案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诗人杜甫的有关常识;2、掌握由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的技巧;过程与方法:3、掌握诗歌吟诵的基本方法,学习鉴赏诗歌的方法步骤;情感态度与价值观:4、赏析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和忧思;【教学重点】品读诗歌的语言,分析诗中的形象特征,体味诗人的情感。

【教学难点】赏析情景交融、气象宏伟的艺术特点,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同学们,我先给大家讲个故事,大家要认真思考,听出这个故事渲染的是怎样一种情境,并希望大家把故事的中心用简明、连贯的语言记录下来。

一千二百多年前的一个秋天,重阳节前后,在夔州,长江边上,秋风凛烈地吹着,吹得万木凋零,漫山遍野是衰败、枯黄的树叶。

江水急剧地翻滚,孤鸟在空中久久地盘旋,远处还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

这时,有一位老人,衣衫褴褛,蓬头垢面,步履瞒珊,跃跌撞撞地朝山上走来,他疾病缠身,有肺病、疟疾、风痹。

而且“右臂偏枯耳半聋”了。

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寿的日子。

可是,这位老人,一生坎坷,穷困潦倒,似乎走到生命的晚秋。

此时,国家正处在战乱之中,他远离家乡,孤独地漂泊。

面对万里江天,面对衰败的枯树,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写下了一首“七律之冠”:(师深情地朗读)风急天高猿啸哀,绪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二、通过鉴赏对仗工整的形式美,来指导诵读、背诵。

——请同学以诗中的某一联为例,研讨对仗工整的形式美。

例句:首联不仅上下两句对,而且还有句中对,上句天对风,高对急;下句沙对渚,白对清,对仗极其工整。

第8课《登高》导学案

第8课《登高》导学案

别诗体与诗风——《登高》导学案1.反复诵读,结合诗人的经历,理解诗歌的情感内涵。

2.分析意象,把握意境,鉴赏《登高》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

3.通过意象比较,明确李白、杜甫诗歌艺术风格的差异。

1.重点:分析意象,鉴赏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

2.难点:明确李白、杜甫诗歌艺术风格的差异,理解诗人的生命状态。

1课时。

课前学习任务一:1.根据诵读指导,自由放声朗读,把握读音、节奏、重音、基调。

朗诵指导:首联节奏感要强,要能感受其中所体现的画面的整体特点,首句“风急天高猿啸哀”要读得高亢激昂,有节奏感,次句“渚清沙白鸟飞回”要读得回环婉转;颔联要读得气势开阔,有包容宇宙的意味,“无边落木”“不尽长江”要一气读出,然后在“木”和“江”两字上作适当延长,以显示余韵;颈联中的“悲”“常”“病”“独”要重读,以加重悲苦情绪;尾联将无限凄凉之情溢于言外,应该读得缓慢低沉,读出百感交集的意味。

2.《登高》呈现了哪些意象?各自有怎样的特点?描绘了怎样的画面?完成下表。

课中学习任务一1.自由朗读,展示诵读效果。

2.听名家范读,投入诗境,体会诗歌情感基调。

3.请用一个词来表达读完这首诗的感受。

补充材料:《登高》一诗,阅罢尤觉“悲愁”铺天盖地,无一景不如此,无一语不如此,顿觉无处遁逃之感!——王国维课中学习任务二品析意象,赏析诗境全诗的诗眼是“悲”字。

那么,杜甫是怎样表现“悲”的?他又是为何而“悲”呢?1.诗歌的抒情离不开意象,请品读诗歌前二联,圈出意象,关注意象的描述性信息,体会意象的特点,在导学案上完善课前任务2的表格,分析意象抒发了怎样的情感?“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1)猿的鸣叫声是什么样的?(2)“渚清沙白”在色调上有何特点?(3)“鸟飞回”该如何理解?“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1)“落木”如何理解?为何不写做“落叶”?补充资料:“木”在这里要比“树”更显得单纯,所谓“枯桑知天风”这样的树,似乎才更近于“木”;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这正是“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

高一语文《登高》导学案 4篇

高一语文《登高》导学案 4篇

高一语文《登高》导学案篇4教学目标:1、了解写作背景,在吟诵的基础上,把握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

2、理解诗歌的大意,体味作者寄寓的思想情感;3、学习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培养高尚的爱国情操。

教学重点、难点:1、通过意象分析意境,把握作者的情感;2、赏析对偶、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等艺术特点并学以致用。

主要教学方法:朗读法、自主研读法、师生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巧妙导入、明确目标1、音频导入请同学们欣赏《登高》的朗读。

二、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学)写作背景这首诗是杜甫大历二年(767)秋在夔州所作。

夔州位于长江之滨、矍塘峡口,以水急、风大、多猿著称。

诗中抒发的不只是诗人个人的不幸。

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们又乘隙而起,相互争夺地盘,造成社会动乱,民不聊生。

在这种形势下,诗人只得继续“飘泊西南天地间”。

他的郁闷是多种因素造成的,这里有时代的苦难,也有家道的艰辛,个人多病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

为了排遣浓云一样时时压在心头的郁闷,他抱病登台,但悲凉萧瑟的江峡秋景反倒使他增添了新的悲哀。

三、组织学生合作探究(议)1、首联写了那些意象?营造了什么意境?体现了诗人什么感情?答:意象:风急、天高、猿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意境:雄浑、高远、肃杀、凄凉感情:孤独无依、漂泊痛苦2、颔联给我们勾画出一副极其广阔深远的图景,前人誉之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

写了哪些景物?营造了什么意境?面对此景,杜甫产生了怎样的感慨?答:景:落木无边萧萧下,长江不尽滚滚来境:苍凉、雄浑、沉郁、悲壮情:时光易逝、人生短暂、壮志未酬3、从“万里”、“作客”、“百年(老年)、“多病”、“独”这些字眼中,你能领悟出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身逢战乱、时值悲秋、离乡万里、漂泊他乡、人到暮年、体弱多病、孤独无依,再加上国家多难,诗人身受八重愁苦。

倍感老病孤独,身世凄凉,十分眷念家乡和亲人,也为国家多难忧心忡忡。

《登高》公开课教案导学案

《登高》公开课教案导学案

《登高》公开课教案导学案第一章:教案概述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登高》这首诗的作者背景、时代背景。

2. 通过分析诗歌内容,让学生领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分析《登高》诗歌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

2. 运用案例分析法,对诗歌中的关键词、句子进行解读。

3. 采用小组讨论法,激发学生的合作学习兴趣。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教学视频等教学资源。

2. 学生提前预习《登高》诗歌,了解作者背景。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介诗人杜甫及《登高》的背景。

2. 学生朗读诗歌,体会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3. 分析诗歌的意象,解读诗中的象征意义。

4. 引导学生探讨诗人的思想感情,理解诗歌的主题。

5.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第二章:诗歌背景及作者简介一、杜甫简介1. 生平背景:杜甫(712-770),字子美,唐代著名诗人,与李白并称“李杜”。

2. 文学成就:杜甫的诗作主题丰富,关注社会现实,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二、《登高》诗歌背景1. 创作背景:诗人晚年流离失所,登高远望,感慨万千,写下此诗。

2. 诗歌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注,以及对人生的感慨。

三、诗歌译文1. 学生自主翻译诗歌,理解诗句的含义。

2. 教师点评译文,纠正学生的翻译错误。

四、课堂讨论1. 引导学生探讨诗歌中的意象和象征意义。

2. 分析诗人的思想感情,理解诗歌的主题。

五、课后作业1. 背诵《登高》诗歌。

后续章节待补充。

第六章:诗歌意象与象征意义分析一、意象分析1. 分析诗中的主要意象,如“无边落木”、“不尽长江”等,理解其表达的意境。

2. 引导学生探讨意象之间的联系,以及它们如何共同表达诗人的情感。

二、象征意义解读1. 解读诗中的象征元素,如“落木”象征生命的衰老,“长江”象征历史的变迁等。

登高导学案学生版

登高导学案学生版

《登高》杜甫导学案【学习目标】 1、试着分析诗中的意象,把握意象特点,揣摩诗人选取这些意象的缘由。

2、运用诗歌鉴赏方法,试着体会杜甫在《登高》一诗中寄寓的复杂的思想感情。

【背景材料】唐代宗永泰元年(765)4月,剑南节度使严武病逝,杜甫在成都失去了依靠,结束了五年来漂泊流离的生活,也促使他决计买舟东下,“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把回家的梦想付诸现实。

第二年春天,杜甫携家来到夔州(今重庆奉节)暂居。

在夔州居住的两年时间,杜甫创造了诗歌创作的又一个高峰,写下了四百多首诗,或追忆往昔似水年华,或感叹时事如棋局反复,或借古遣怀,或悲伤衰老。

本课所选的三首律诗,都是作于这个时期。

《登高》是杜甫在夔州期间的杰作,写于大历二年(767)的秋天。

这一年的重阳节,杜甫约他的一个远亲吴郎来饮酒,不想吴郎因事没有来。

杜甫感慨万千,独自登高,写下了这首即景伤怀的七言律诗。

【鉴赏材料】《登高》写景句鉴赏诗的前四句写登高所见,后四句抒登高所感。

起句“风急天高猿啸哀”是一个全景描写,写出了三峡急风猎猎、秋高气爽、啼猿悲秋等特点,格调高亢,气势恢弘,境界阔大,读之令人振奋。

第二句转写眼前景物,“渚清”对“沙白”,色彩如画,加以飞鸟盘旋其中,静中有动,描绘出一幅明丽清爽的峡江秋景图,让人耳目为之一新。

接着,诗人视通万里,凝神谛听,在一个更为广阔的时空中来感受秋天的气息:萧萧落叶,仿佛是在为秋的脚步伴奏;滚滚长江,好像是在为秋的来临壮大声势。

落叶,江水,无边无尽,合奏出一首三峡秋日最为强劲的交响乐。

【诗歌鉴赏方法介绍】移情入境法:展开想象与诗人形成共鸣,甚至让自己化身为诗人,体味诗人所思所想所感。

意象分析法:抓住诗中的形象,紧扣表现形象特征的词语,体味情感;知人论世法:能尽可能了解诗人生活的时代特征和其自身境况;【预习课文】一、诗作背景此时“安史之乱”已结束4年,但地方军阀乘机争夺地盘,国家仍是一片混乱。

古人有农历九月九日登高的习俗,这首诗就是唐代宗大历二年(767)的重阳节时诗人登高抒怀之作。

高一语文《登高》导学案(通用7篇)

高一语文《登高》导学案(通用7篇)

高一语文《登高》导学案(通用7篇)高一语文《登高》导学案篇1教学目标1、了解杜甫生平以及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

2、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

3、赏析情景交融、气象宏伟的艺术特点。

4、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

学习设想1、朗读吟诵。

加强朗读训练,使学生通过吟诵感受画面的悲凉气氛和诗人深广的忧思。

2、情景再现。

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再现秋江广阔的情景和抒情主人公的形象,通过再创意境理解这首诗的思想感情和艺术特点。

教学时数:一课时课前阅读准备1、杜甫的生平经历杜甫(712~770)唐代诗人。

字子美。

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

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自称“少陵野老”,后在成都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之为杜少陵,杜工部。

其诗深刻反映社会现实,因此被称为“诗史”,他亦被称为“诗圣”。

杜甫出生在“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中,是著名诗人杜审言之孙。

7岁学诗,15岁扬名。

20岁以后可分4个时期。

(一)、玄宗开元十九年(731)至天宝四年(745),杜甫过着“裘马清狂”的浪漫生活。

曾先后漫游吴越和齐赵一带。

其间赴洛阳考进士失败。

天宝三年,在洛阳与李白结为挚友。

次年秋分手,再未相会。

杜甫此期诗作现存20余首,多是五律和五古,以《望岳》为代表。

(涉世不深)(二)、天宝五年至十四年(746-755),杜甫困守长安,穷困潦倒。

他不断投献权贵,以求仕进,但均无结果。

直到天宝十四年十月,安史之乱前一个月,才得到小小的参军之职。

仕途的失意困顿和生活的饥寒交迫使他比较客观地认识到了统治者的贪腐和人民的苦难,使他逐渐成为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

创作发生了深刻、巨大的变化。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丽人行》、《兵车行》、《出塞》(忧国忧民)(三)、肃宗至德元年(756)至乾元二年(759),安史之乱最盛。

杜甫也尽历艰危,但创作成就很大。

长安陷落后,他北上灵武投奔肃宗,但半路被俘,陷贼中近半年,后冒死从长安逃归凤翔肃宗行在,受左拾遗。

《登高》公开课教案导学案

《登高》公开课教案导学案

《登高》公开课教案导学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并背诵《登高》一诗;能够分析诗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和情感表达;能够运用诗歌中的意象和表达方式进行创作。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和分析,深入理解《登高》的意境和主题;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引导学生运用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并体验诗中的自然美和人文情怀;培养对诗歌文化和传统的尊重和热爱;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登高的景象,引发学生对《登高》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登高的意义和价值。

2.2 课文讲解:逐句讲解《登高》的诗句,解释生词和难点;分析诗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和情感表达;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分享对诗句的理解和感受。

2.3 课文实践: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演绎诗中的场景和情感;学生进行诗歌创作,尝试运用《登高》中的意象和表达方式。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课前准备:学生预习《登高》,了解诗的背景和作者;教师准备相关的多媒体材料和教学工具。

3.2 课堂讲解:教师引导学生逐句讲解诗句,解释生词和难点;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和情感表达;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分享。

3.3 课堂实践: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演绎诗中的场景和情感;学生进行诗歌创作,尝试运用《登高》中的意象和表达方式。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学生评价:学生通过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反思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学习成果;学生通过写作或口头表达,展示对《登高》的理解和创作能力。

4.2 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讨论和创作,评价学生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第五章:教学延伸5.1 课堂延伸:学生进行诗歌创作,尝试运用《登高》中的意象和表达方式;学生进行诗歌朗诵和表演,展示对《登高》的理解和感悟。

5.2 课后延伸:学生进行诗歌研究的项目,深入了解诗歌的背景和文化内涵;学生参加诗歌朗诵比赛或诗歌创作活动,展示自己的才华和能力。

《登高》公开课教案导学案

《登高》公开课教案导学案

《登高》公开课教案导学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了解《登高》这首诗的背景和意义。

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

1.2 教学内容:教师简要介绍诗人杜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学生阅读《登高》这首诗,理解其主题和情感。

1.3 教学活动:教师展示杜甫的画像,引导学生思考杜甫的生平经历。

学生分小组讨论,分享对《登高》诗意的理解。

1.4 作业布置:学生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诗歌,进行阅读和分析,准备下一节课分享。

第二章:诗歌解析2.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登高》诗歌的结构和意象。

培养学生对诗歌语言的敏感度和解读能力。

2.2 教学内容: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登高》诗歌的韵律、意象和修辞手法。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讨诗歌中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

2.3 教学活动:教师示范解读《登高》诗歌的方法,引导学生模仿分析。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诗歌不同段落的理解和感悟。

2.4 作业布置:学生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诗歌,分析其结构和意象,准备下一节课分享。

第三章:诗歌创作3.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运用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2 教学内容: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诗歌创作的基本技巧和规则。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创作自己的诗歌,并进行分享和讨论。

3.3 教学活动:教师展示一些经典的诗歌作品,引导学生学习其创作技巧。

学生分组讨论,互相帮助和启发,创作自己的诗歌。

3.4 作业布置:学生完成一首自己的诗歌创作,可以是自由诗或押韵诗。

第四章:诗歌朗诵与表演4.1 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表演技巧。

4.2 教学内容: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诗歌朗诵的技巧和表演的方法。

学生分组进行诗歌朗诵和表演,展示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创作。

4.3 教学活动:教师示范诗歌朗诵的技巧,引导学生模仿和实践。

学生分组进行诗歌朗诵和表演,互相评价和反馈。

4.4 作业布置:学生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诗歌,进行朗诵和表演的练习。

《登高》导学案

《登高》导学案

《登高》导学案一、三维目标1、掌握由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的技巧。

2、赏析情景交融、气象宏伟的艺术特点,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和忧思。

3、背诵全诗二、知识积累(1)认读字音:渚( ) 鬓( ) 潦( )倒(2)理解词义:回()落木()万里()繁()潦倒()三、写作背景这首诗是杜甫大历二年(767年)在夔州所作。

写这首诗的时候,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藩镇势力又乘隙而起,相互争夺地盘,社会动乱,民不聊生。

在这种形势下,杜甫只能继续漂泊,许多的因素造成了他的郁闷,有时代的苦难、家道的艰辛,有个人的多病、未酬的壮志,以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

为了排遣郁闷,他抱病登台,但反而是愁上加愁,更增添了新的悲哀。

安史之乱,是唐由盛转衰的标志,也是唐文学的转折点。

残酷的战争、苦难的环境磨炼了一批文人,杜甫就是当时为国家、人民的哀乐而歌唱的诗人代表。

也正因此,他的作品被称为“诗史”。

杜甫生于712年,这首诗是他55岁时所作,三年之后他病逝。

四、熟读诗歌,掌握内容1.请吟诵诗歌,把握音韵和节奏。

2.结合背景,说说本首诗的感情基调。

3.诗文哪里写景?哪里抒情?五、研讨思想内容1、首联写登高俯仰所见所闻,一连出现哪六个特写镜头?渲染了秋江景物的什么特点?2、颔联写了萧萧而下的“无边落木(落叶)”、滚滚东流的“不尽长江”两种景物。

这样的景物,对于当时55岁(逝世前3年)、飘零流落在外,同时又是一个现实主义的有阔大胸襟的诗人的杜甫来说,会产生怎样的感慨?3、如何理解诗中出现的“猿鸣”、“飞鸟”、“落叶”、“长江”这四个意象?4、颈联哪些字眼可以充分突出是抒情?各有何含义?5、从“万里”、“作客”、“百年(老年)、“多病”、“独”这些字眼中,你能领悟出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6、“恨”与“停”如何理解?7、尾联中“艰难”、“潦倒”二词形容的是国家还是个人?“苦恨”二字如何理解?这一联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境界?六、达标检测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登高》导学案完美版

《登高》导学案完美版

《登高》导学案一、基础知识1.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登高》这朵诗苑奇葩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杰作。

千余年来,凡读此诗的人无不拍案叫绝。

②严武病逝,杜甫痛失挚友,孤苦无依,抱病弱之躯,漂泊江湖,异乡,心境凄苦异常。

③李白擅长夸张,如“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一句时间上的故意缩短,形象地表现出迟暮之年的到来,不知不觉,竟在早晚之间。

A.面世作客经过B.问世作客通过C.面世做客通过D.问世做客经过2.下面是对杜甫的《登高》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诗人开篇用十分凝炼的语言,描写了富有特征的六种景物,使形态、声音、色彩一一得到了表现。

B.颔联采用了拟人衬托的手法,借“落木”、“长江”喟叹生命短暂,而时间无穷。

C.颈联的“万里”“百年”与颔联的“无边”“不尽”有相互呼应的作用。

D.结尾的两句分承“作客”和“多病”。

诗人一生颠沛流离,坎坎坷坷。

这里既有国家的艰难,又有个人的苦难,含蕴丰厚。

二.阅读理解1.本诗的感情基调是什么?(最好用诗歌中的原词来回答)2.理解诗歌内容,探究诗人的情感(1)后两联中,有哪些字眼可以体现作者的感情?试作具体分析。

(2)前两联中,作者写了哪些景?这与诗人的情感是否和谐统一?为什么?2.“片言可以明百意”“外形凝炼,而内蕴深永”都是说诗歌语言含蓄蕴藉的特点。

宋代的罗大经指出《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14字含有八层意思,你能读出几层意思来?试作具体分析。

3.作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的《登高》,可谓是他沉郁顿挫风格的典范之作,下面请以《登高》为例,来谈谈你对沉郁顿挫风格的理解。

三.1.对《登高》这首诗的表现手法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一、二句着重描写了眼前景物,绘形、绘声、绘色、绘态,渲染了秋景的特点。

B.三、四句透过沉郁悲凉的对偶句,显示了出神入化的笔力,确有“百川东注”的磅礴气势。

C.五、六句重在表现情感,从时间方面着笔,由眼前写到未来凄凉晚景,充满了伤感之情。

8-2《登高》(导学案)—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

8-2《登高》(导学案)—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

8.2 登高导学案重难点:一、文体知识近体诗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格律诗,是一种讲究平仄、对仗和押韵的汉族诗歌体裁。

为有别于古体诗而有近体之名。

指初唐之后,形成的又一诗歌体裁。

在近体诗篇中句数、字数、押韵都有严格的要求,讲究平仄对仗。

著名的代表诗人有:李白、杜甫、李商隐、陆游等。

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对于历史文化的研究,也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二、写作背景《登高》是杜甫大历二年(767)秋在夔州所作。

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们又乘隙而起,相互争夺地盘,造成社会动乱,民不聊生。

在这种形势下,诗人只得继续“飘泊西南天地间”。

他的郁闷是多种因素造成的,这里有时代的苦难,也有家道的艰辛、个人多病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

为了排遣浓云一样时时压在心头的郁闷,他抱病登台,但悲凉萧瑟的江峡秋景反倒使他增添了新的悲哀。

三、作者介绍杜甫(712~770),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

我国盛唐时期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自幼好学,知识渊博,颇有政治抱负。

生活贫困,对当时的黑暗政治有较深的认识。

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大多透出无限的凄凉和感伤。

待会儿我们将通过他的诗来看其写作的风格。

另外,他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统治者的罪恶作了较深的批判,对穷苦人民寄以深切同情。

他的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而衰的历史过程,因而其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他为“诗圣”,又称“杜工部”。

《兵车行》、《春望》、《三吏》、《三别》(《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都是千古传诵的名篇。

四、文言知识1.词语释义登高:古人重阳节有登高的习俗。

猿啸哀:指猿猴凄厉的叫声。

渚:水中小块陆地。

鸟飞回:鸟(在急风中)飞舞盘旋。

落木:落叶。

萧萧:草木摇落的声音。

万里:指远离故乡常作客:长期漂泊他乡。

百年:这里借指晚年。

艰难:指自己生活多艰,又指国家多难。

(完整版)《登高》公开课教案导学案

(完整版)《登高》公开课教案导学案

《登高》导学案【学习目标】1。

分析意象,赏析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2。

体味诗人流露在作品中的深沉苦痛和忧思;3.学习诗人心系苍生、情寄邦国的博大胸怀。

【学习重点】1. 分析意象中寄寓的情感;2. 赏析诗歌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学习难点】解读作品中“悲”情的丰富内涵。

【突破方法】围绕意象,通过知人论世、品析文字等方法突破。

【学习时数】一课时【知识链接】1.解题: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传统的重阳节。

这一天全家都要一起登高“避灾"以求长寿,还会插茱萸、喝酒赏菊,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

2。

写作背景:这首诗是杜甫767年在四川夔州所作.杜甫生于712年,卒于770年,58岁时去世,写这首诗时是55岁。

当时虽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又趁机相互争夺地盘,造成社会动乱,民不聊生。

同时,唐与吐蕃等外族战争又不断。

在这种内忧外患的形势下,诗人杜甫远离家乡,一个人孤独地在外漂泊。

他已经满身疾病,有肺病、疟疾、风痹,而且已经“右臂偏枯耳半聋"。

此时诗人还壮志未酬,而好友李白、高适、严武也相继辞世。

【教学过程】一、导入公元767年的重阳节这一天,四川省夔州的长江边上,一位衣衫褴褛、疾病缠身、年过半百的老人,孤身一人、步履蹒跚地朝山上登高而来。

这位一生坎坷、穷愁潦倒的老人,似乎已经走到了生命的晚秋,老人百感交集,情不自禁地赋诗一首,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一首七言律诗——《登高》。

二、自主学习(一)抓题目从题目中可以获得什么信息?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传统的重阳节。

这一天全家都要一起登高“避灾”以求长寿,还会插茱萸、喝酒赏菊,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

在小学时我们学过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其中“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描述的正是重阳节登高、插茱萸的习俗。

(二)抓作者,了解写作背景结合前两课所学回答:此诗写于什么时间?此时的社会环境如何?作者的境遇如何?这首诗是杜甫767年在四川夔州所作,杜甫生于712年,卒于770年,活了58岁,写这首诗时是55岁,也就是去世前三年写的。

《登高》导学案

《登高》导学案

《登高》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杜甫的生平经历和诗歌创作背景,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2、赏析《登高》的艺术特色,包括意境营造、语言表达、情感抒发等方面。

3、背诵并默写《登高》,积累诗歌中的重要字词和文化常识。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理解诗歌中蕴含的深沉情感,把握诗人的思想境界。

(2)分析诗歌的对仗、用典等艺术手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2、难点(1)感悟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特点,理解其形成的原因。

(2)将诗歌与杜甫的其他作品进行比较阅读,深入探究其诗歌创作的共性与个性。

三、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杜甫(712 年—770 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杜甫被后世誉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其诗作反映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表达了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2、写作背景《登高》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 年)秋天,杜甫时在夔州。

这是五十六岁的老诗人在极端困窘的情况下写成的。

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又乘时而起,相互争夺地盘。

杜甫本入严武幕府,依托严武。

不久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靠,只好离开经营了五六年的成都草堂,买舟东下。

本想直达夔门,却因病魔缠身,在云安待了几个月后才到夔州。

在夔州期间,他的生活依然很困苦,身体也非常不好。

一天他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登高临眺,百感交集。

于是就有了这首被誉为“七律之冠”的《登高》。

四、诗歌原文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五、诗歌赏析1、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诗人围绕夔州的特定环境,用“风急”二字带动全联,一开头就写成了千古流传的佳句。

夔州向以猿多著称,峡口更以风大闻名。

秋日天高气爽,这里却猎猎多风。

诗人登上高处,峡中不断传来“高猿长啸”之声,大有“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水经注·江水》)的意味。

《登高》导学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登高》导学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登高》导学案(教师版)一、知人论世1、诗人生平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诗歌风格沉郁顿挫,与李白合称“李杜”。

出生于河南巩县,原籍湖北襄阳。

杜甫少年时代曾先后游历吴越和齐赵,其间曾赴洛阳应举不第。

三十五岁以后,先在长安应试不第;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官场不得志,亲眼目睹了唐朝上层社会的奢靡与社会危机。

天宝十四载(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先后辗转多地。

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

杜甫创作了《登高》《春望》《北征》以及“三吏”、“三别”等名作。

2、了解创作背景该诗作于公元767年(唐代宗大历二年)秋天。

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又乘时而起,相互争夺地盘。

杜甫本入严武幕府,依托严武。

不久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靠,只好离开经营了五六年的成都草堂,买舟南下。

因病魔缠身,在云安呆了几个月后才到夔州。

在夔州的这三年里,他的生活依然很困苦,身体也非常不好。

这首诗就是五十六岁的老诗人在这极端困窘的情况下写成的。

那一天,他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登高临眺,百感交集。

望中所见,激起意中所触;萧瑟的秋江景色,引发了他身世飘零的感慨,渗入了他老病孤愁的悲哀。

于是,就有了这首被誉为“古今七律之冠”的《登高》。

3、文体知识链接——律诗律诗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属于近体诗范畴,因格律要求非常严格而得名。

律诗在字句、押韵、平仄、对仗各方面都有严格规定。

其常见的类型有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

律诗每首四联,依次称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每联两句,每句的平仄都有严格规定,特别是第二、四、六字的平仄不得随意变更;凡偶句都要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一般押平声韵,一韵到底;中间两联须对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齐读诗歌,注意节奏。

2、解标题【明确】登高诗就是指古人登高临远写景抒怀的诗歌统称。

登高导学案

登高导学案
诗人人生之悲表达在哪些方面?请根据词句作具体分析。
三、请大家展示自己的“杜甫登高台”解说词。
这本是一处寻常的山水,没有天门中断的壮阔,没有扪参历井的高峻,只有,只有。登上此处,眼见的无不是,耳听的无不是。
但这又是一处绝不寻常的山水,这里的每一块山石,都聆听过;这里的每一根草木,都见证过;这里的长江,流淌的是;这里的星空,映照的是。
各抒己见。
课后训练案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下列问题。
江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1)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2)有人认为这首诗洋溢着诗人自强不息的精神,也有人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怨愤之情,你同意哪种看法?请说明理由。
《登高》导学案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反复诵读课文,标记勾画重点字词,疑难问题,再研读本学案。
2、认真限时,规范书写,独立完成,保证学案完成质量。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反复诵读全诗,领略《登高》形式美。
2、通过对意象的赏析,感悟《登高》意境的悲壮美。
3、通过对诗人身世、处境的分析,领悟诗人深沉的感情。
滴水穿石·夯实基础
写出自己容易读错的字并注音。
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1、哪些词能够看出诗人在登高?
2、哪个词直接表达了诗人登高的感受?
3、诗人有这种感受,哪个词直接点明了原因?
自主学习指导
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及步骤:
①知人论世,理解背景;
②朗读吟诵,整体感受;
③把握意象,究意境;

杜甫《登高》导学案设计

杜甫《登高》导学案设计

杜甫《登高》导学案设计【学习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杜甫生平以及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掌握诗歌吟诵的基本方法。

赏析情景交融、气象宏伟的艺术特点,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

能力目标把握重点词语,分析景物意向,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

情感目标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

【教学重点】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一、课前预习《登高》是杜甫诗集中一首很有名的七言律诗,写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的秋天,是诗人流寓夔州时为深秋登高有感而作。

这是一首“拔山扛鼎”式的悲歌,曾被人誉为“古今七言律第一”(胡应麟《诗薮·内编》)。

全诗写登高所览之景,雄浑苍莽;在阔大雄健的气象之中,渗透着一股勃郁之气。

通篇语言凝炼,声调铿锵,气韵流转,对仗工整。

抒写诗人内心郁结不舒的爱国情感和羁旅愁思,悲愤而不过分,凄苦而不消沉,在艺术上是很见功力的。

二、导语设计在春意盎然、鸟语花香的春天,人们喜欢到野外去踏春,去感受春天的美丽与生机勃勃。

而在秋高气爽的秋天,人们登高望远,饮酒作赋。

唐代著名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写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诗圣”杜甫一首关于“登高”的诗,诗的题目就是《登高》。

三、作者以及文体背景杜甫(712-770),处在唐朝由兴盛走向衰落的时代,他怀抱忠君爱国、积极入世的心情,但因仕途失意,遭遇坎坷,又历经祸乱,身受深重的时代苦难,其诗有强烈的社会现实意义,誉其诗为“诗史”。

在诗歌艺术上,他形成反复咏叹、沉郁顿挫的风格,对后世影响很大。

他的律诗在唐代诗人中最为出色。

这首诗是杜甫大历二年(767)秋在夔州所作。

夔州位于长江之滨、矍塘峡口,以水急、风大、多猿著称。

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们又乘隙而起,相互争夺地盘,造成社会动乱,民不聊生。

在这种形势下,诗人只得继续“飘泊西南天地间”。

《登高》导学案

《登高》导学案

《登高》
班级:姓名:
【课前回顾】
《梦游天姥吟留别》的重点句是“”
表现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李白与杜甫齐名,人称“大李杜”。

李白与杜甫都具有英雄主义精神、远大的抱负,但诗歌主导风格却是迥然不同的。

李白的诗歌有纵情的欢乐、无边的憧憬、恣意的幻想,而杜甫有的是忧心忡忡、痛苦的反思、深刻的揭露,因而李白诗歌的主导风格是,他的热烈奔放,豪放不羁体现了唐代的蓬勃向上、浪漫豪放的精神,杜甫诗歌的主导风格是,他的稳健节制、博大深沉展现了唐朝由盛转衰的痛苦历程。

【揭示目标】
1.明确诗歌意象,体会诗歌表达的意境。

2.感受诗人忧国忧民,壮志难酬的情感,培养学生家国情怀。

【自学指导】
课前预习
(1)阅读《优佳学案》作者生平与写作背景(P79-P80)对重点进行勾画。

(2)请描绘作者登高所见的景象。

【小组互助】
这首诗歌表达了什么感情,请结合后两联进行分析。

【小组汇报】
【教师点拨】
【当堂检测】
江汉
杜甫①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②。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注释:①大历三年(768)正月,杜甫自夔州出峡,秋天,流寓湖北江陵、公安等地,诗即作于此间。

②苏:康复。

诗中二三联用了哪些意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课后反思】
【课后配餐】
请完成《优佳学案》对应分层训练。

《登高》教案(优秀8篇)

《登高》教案(优秀8篇)

《登高》教案(优秀8篇)《登高》教案篇一近体诗八首》《山居秋螟》《越中览古》《登高》教学目的1.了解近体诗的有关知识。

2.培养学生在诵读吟味中体会诗歌意蕴含蓄的物点。

3.学习诗人的精妙构思,理解诗人创作的独特风格。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诗人创作的独特风格。

2.难点:培养鉴赏能力。

教学设想教学方法1.赏读结合,揣摩诗歌的意蕴、风格及写作技巧。

2.诵读一讨论一质疑一答难一领悟。

媒体设计拟采用屏幕投影的方式,准备与诗歌内容相近的风景图片及相关的诗词、资料,达到形象、直观的效果,并扩大课堂的容量。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导语设计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从“一言以蔽之,思无邪”的《诗三百》到堪称百世之师的《离骚》为代表的楚辞,从刚健清新的汉魏乐府,到多彩多姿的南北朝民歌,我国古典诗歌发展到唐代可以说是一个顶峰,出现了李白、杜甫、王维等一批大师,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创作方法两河并流。

今天我们选读三首唐诗。

二、解题我国的古典诗歌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种,近体诗分为律诗和绝句,今天我们学习《山居秋螟》和《登高》分别是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越中怀古》是绝句。

三、研习课文1.理清文意,整体把握①学生朗读课文,结合文下注解与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

②背诵全诗,理清文意,整体感知。

(解说:诗歌是高度凝练的语言艺术,要想深入挖掘其内在的神韵,首先要从最浅层的字面上把握每句诗的意思。

朗读是有声的语言艺术,它能展现诗歌中的画面。

)2.具体研习①学习《山居秋螟》。

A.“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诗中明确写有浣女渔舟,诗人怎下笔说是“空山”呢?明确:原来山中树木繁茂,掩盖了人们活动的痕迹,正所谓“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鹿柴》)。

又由于这里人迹罕至,“峡里谁知有人来,世中遥望空云山”(《桃源行》)。

一般人自然不知山中有人来了。

“空山”两字点出此处有如世外桃源,山雨初霁,万物为之一新,又是初秋的傍晚,空气之清新,景色之美妙,可以想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登高》导学案【素养目标】1.了解杜甫生平和诗歌的创作背景,积累文化常识。

2.鉴赏和概括本文沉郁顿挫的语言特点,感受杜甫语言的魅力。

3.鉴赏和把握本文的艺术特色,着重把握选取意象,精于炼字,多种角度写景的手法。

4.分析诗人的形象特征,体会作者的情感。

【学习重难点】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习方法】朗诵法、赏析法、合作探究法。

【学习过程】一、知人论世1.了解诗人杜甫(712年—770年),字,自号,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

出生于河南巩县,原籍湖北襄阳。

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少年时代曾先后游历吴越和齐赵,其间曾赴洛阳应举不第。

三十五岁以后,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

官场不得志,亲眼目睹了唐朝上层社会的奢靡与社会危机。

天宝十四载(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先后辗转多地。

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

杜甫创作了《登高》《春望》《北征》以及“三吏”、“三别”等名作。

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2.了解创作背景这首诗是杜甫大历二年(767年)在夔州所作。

写这首诗的时候,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藩镇势力又乘隙而起,相互争夺地盘,社会动乱,民不聊生。

在这种形势下,杜甫只能继续漂泊,许多的因素造成了他的郁闷,有时代的苦难、家道的艰辛,有个人的多病、未酬的壮志,以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

为了排遣郁闷,他抱病登台,但反而是愁上加愁,更增添了新的悲哀。

当时杜甫身居夔州,已经五十六岁,长期颠沛流离的生活,加之心情抑郁忧愤,致使诗人身患重病。

重阳登高无心游赏,触景伤怀,抒发了自己的内心的感慨。

3.解题登高诗就是指古人登高临远写景抒怀的诗歌统称。

从创作时间看,既有登高时的即景之作,也有登高过后的有感生发和应命奉笔之作;既有重阳旧俗登高时的抒怀之作,也有四时登高的即兴之作。

从创作地点看,登高临远之地既有高山叠嶂,也有亭台楼阁,只要地势高,视野开阔,适宜远眺赏景即可。

4.文体知识—律诗律诗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属于近体诗范畴,因格律要求非常严格而得名。

律诗起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仗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等进一步发展定型,盛行于唐宋时期。

律诗在、、、各方面都有严格规定。

其常见的类型有律诗和律诗。

律诗每首四联,依次称、、、;每联两句,上句称出句,下句称对句;每句的平仄都有严格规定,特别是第二、四、六字的平仄不得随意变更;凡偶句都要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一般押平声韵,一韵到底;中间两联须对仗。

近体诗的绝句,也称律绝,每首两联,平仄和押韵同律诗一样,只是不一定对仗。

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一)预习检查:1.给加点字注音:渚.清沙白( ) 萧.()繁霜鬓.()潦.倒()2.解释词语:①啸哀:②渚:③鸟飞回:④落木:⑤萧萧:⑥万里:⑦常作客:⑧百年:⑨艰难:⑩苦恨:⑪繁霜鬓:⑫潦倒:⑬新停:(二)诵读感悟1.标划停顿,注意节奏。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补充:七言古诗按意义可划分为“四三”如:两岸猿声/啼不住。

若按节奏可划分为“二二二一”,如:春风/不度/玉门/关;或“二二一二”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

有的是四三式的。

三四式的很少见。

2.自由诵读,划分层次。

三、合作探究活动1:思考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内容?你认为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什么?活动2:体会意境任务:阅读诗歌的前两联,找出诗中的意象,思考,这些意象分别有什么样的特点?表现出杜甫诗歌语言的什么特点?诗人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明确:语言特点:意境:活动3:鉴赏“语言”1. 这首诗精于炼字,那么你认为诗歌的前四句哪个词最精妙,说说你的理由。

2.朗读整首诗歌,试分析这首诗歌在句式结构和音律上的特点。

3.试概括整首歌的语言特点活动4:感悟情感1.有这么一种说法,说颈联十四个字写出了八重悲,你如何解读?2.试概括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活动5: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活动6:分析概括艺术手法活动7:对比阅读阅读下面的这两首诗词,完成各题。

蝶恋花[宋]晏殊槛菊愁烟兰泣露。

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别苦。

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

山长水阔知何处。

月夜[唐]杜甫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注释]①鄜州:今陕西省富县。

当时杜甫的家属在鄜州的羌村,杜甫在长安。

②虚幌:透明的窗帷。

1.两首诗词的主题都是_______,时令都是_______。

2.两首诗歌都刻画了女性形象,但在写法上却各具特色,请结合诗句加以赏析。

拓展阅读杜甫之所以能有集大成之成就,是因为他有可以集大成之容量。

而其所以能有集大成之容量,最重要的因素,乃在于他生而禀有一种极为难得的健全才性——那就是他的博大、均衡与正常。

杜甫是一位感性与理性兼长并美的诗人,他一方面具有极大极强的感性,可以深入到他接触的任何事物,把握住他所欲攫取的事物之精华;另一方面又有着极清明周至的理性,足以脱出于一切事物的蒙蔽与局限,做到博观兼美而无所偏失。

这种优越的禀赋表现于他的诗中,第一点最可注意的成就,便是其汲取之博与途径之正。

就诗歌体式风格方面而言,古今长短各种诗歌他都能深入撷取尽得其长,而且不为一体所限,更能融会运用,开创变化,千汇万状而无所不工。

我们看他《戏为六绝句》之论诗,以及与当时诸大诗人,如李白、高适、岑参、王维、孟浩然等,酬赠怀念的诗篇中论诗的话,都可看到杜甫采择与欣赏的方面之广;而自其《饮中八仙歌》《曲江三章》《同谷七歌》等作中,则可见到他对各种诗体运用变化之神奇工妙;又如从《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及“三吏”“三别”等五古之作中,可看到杜甫自汉魏五言古诗变化而出的一种新面貌。

就诗歌内容方面而言,杜甫更是无论妍媸巨细,悲欢忧喜,宇宙的一切人物情态,都能随物赋形,淋漓尽致地收罗笔下而无所不包,如写青莲居士之“飘然思不群”,写空谷佳人之“日暮倚修竹”;写丑拙则“袖露两肘”,写工丽则“燕子风斜”;写玉华宫之荒寂,予人以一片沉哀悲响;写洗兵马之欢忭,写出一片欣奋祝愿之情、其涵蕴之博与变化之多,都足以为其禀赋之博大、均衡与正常的证明。

其次值得注意的,则是杜甫严肃中之幽默与担荷中之欣赏,我以为每一位诗人对于其所面临的悲哀与艰苦,都各有其不同的反应态度,如渊明之任化,太白之腾跃,摩诘之禅解,子厚之抑敛。

东坡之旷观,六一之遣玩,都各因其才气性情而有所不同,然大别之,不过为对悲苦之消融与逃避。

其不然者,则如灵均之怀沙自沉,乃完全为悲苦所击败而毁命丧生,然而杜甫却独能以其健全的才性,表现为面对悲苦的正视与担荷。

所以天宝的乱离,在当时诗人中,唯杜甫反映者为独多,这正因杜甫独具一份担荷的力量,所以才能使大时代的血泪,都成为了他天才培育的浇灌,而使其有如此强大的担荷之力量的,则端赖他所有的一份幽默与欣赏的余裕。

他一方面有极主观的深入的感情,一方面又有极客观的从容的观赏,如著名的《北征》诗,于饱写沿途之人烟萧瑟、所遇被伤、呻吟流血之余,却忽然笔锋一转,竟而写起青云之高兴,幽事之可悦,山果之红如丹砂,黑如点漆,而于归家后,又复于饥寒凛冽之中,大写其幼女晓妆一片娇痴之态。

此外,杜甫虽终生过着艰苦的生活,而其诗体中却往往有“戏为”“戏赠”“戏作”等字样,凡此种种,都说明杜甫才性之健全,所以才能有严肃中之幽默与担荷中之欣赏,相反而相成的两方面的表现。

这种复杂的综合,足以为其禀赋之博大、均衡与正常的又一证明。

(摘编自叶嘉莹《轮渡复七律直言进及其承先启后之成就》)答案一、1.子美,少陵野老,“李杜”,“大李杜”。

5.字句、押韵、平仄、对仗,五言,七言,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二、(一)1.给加点字注音:渚.清沙白(zhǔ) 萧.(xiāo)繁霜鬓.(bìn)潦.倒(liáo)2.解释词语:①啸哀:指猿的叫声凄厉。

②渚:水中的小洲;水中的小块陆地。

③鸟飞回:鸟在急风中飞舞盘旋。

回:回旋。

④落木:指秋天飘落的树叶。

⑤萧萧:模拟草木飘落的声音。

⑥万里:指远离故乡。

⑦常作客:长期漂泊他乡。

⑧百年:这里借指晚年。

⑨艰难:兼指国运和自身命运。

⑩苦恨:极恨,极其遗憾。

苦,极。

⑪繁霜鬓:增多了白发,如鬓边着霜雪。

⑫潦倒:衰颓,失意。

这里指衰老多病,志不得伸。

⑬新停:刚刚停止。

【译文】: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鸟儿在盘旋。

无边无际的树木萧萧地飘下落叶,望不到头的长江水滚滚奔腾而来。

悲对秋景感慨万里漂泊常年为客,一生当中疾病缠身今日独上高台。

历尽了艰难苦恨白发长满了双鬓,衰颓满心偏又暂停了浇愁的酒杯。

(二)诵读感悟2.明确可分两个层次,前四句是写景,后四句是抒情。

三、活动1:明确诗人登上高处的所见、所闻和所感。

“哀”字奠定了全市的感情基调——沉郁悲哀,为诗文画面增添了不尽的悲怆意味。

活动2:明确意境:描摹出了一幅秋风萧萧,万木凋零,江水滔滔,落叶飘飘,鸟鸣猿哀秋肃临天下的秋景图,苍凉、雄浑、沉郁而悲壮。

活动3:1. 明确例1:“急”,写出了秋风之凛冽,很传神地写出了当时季节的特点。

其次,这个“急”字,还寄予了诗人当时的深切感受。

秋风本来就是凉的,江边高处的风就会特别凉,所以年老多病的诗人站在江边高岸上当然会感到凉彻透骨。

这种寒凉,不仅是诗人皮肤的感觉,更是诗人内心的感受。

例2:“高”,秋的天空是高远的,明澈的。

对于心情好的人来说,秋日的天空是令人神清气爽的感觉,对于像杜甫这样一位被家愁国难所困扰,同时又疾病缠身的老人来说,秋日的天空却显得那么高不可及。

所以,一个“高”字就写出了诗人孤苦无助的凄凉心境。

例3:“白”是冷色调,与前面的“清”字一起构成一幅苍凉的画面,形象地传达出诗人内心那种凄凉的情感。

例4:“不尽、滚滚”,“不尽”写出了江水的源远流长,“滚滚”写出了江水的滔滔气势。

永不停息的江水,不能不让人联想到时间的永恒。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短暂的人生,在永恒的时间面前越显得短暂。

2.明确对仗工稳,音调铿锵。

诗一开头就以对仗领起,八个诗句,两两相对,非常自然、工整,这种结构上井然有序的排列,给人一种神清目爽的对称美,使全诗曲折顿挫,在抑扬有致的韵调中,表达出诗人需要抒发的感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