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成本核算基本指引(2020)事业单位成本核算步骤
《事业单位成本核算基本指引》下高校成本核算问题探讨
YANJIU86《事业单位成本核算基本指引》下高校成本核算问题探讨*施伟南通大学江苏南通摘要:最新颁布的《事业单位成本核算基本指引》为高校成本管理工作指明了工作方向、要求和标准。
随着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高校成本会计核算是高校预算管理、财务会计核算、绩效评估等工作实施的基础,是高校进行以绩效为导向资源配置的关键,是实现学院办大学改革的支撑。
因此高校需要认清成本核算意义、把握总体要求,抓住当前需要解决的关键环节。
关键词:高校;成本核算;绩效评价;内部资源配置;估时作业成本法一、高校成本核算的意义高校为实现发展战略、目标、规划需要充分考虑资源支撑条件,特别注意财力资源的重要性。
高校内部资源配置是以财力资源分配使用为表现特征的过程,除了千方百计筹措资金之外,还需要加理内部管理,合理有效调配财力资源,满足学校战略发展需要,发挥资金的最大使用效益,最终实现教育资源效益最优化。
高校成本信息是资源优化配置、强化管理的重要依据,对于支撑管理运行具有实践意义。
高校属于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存在着成本管理意识淡薄、制度缺失、管理手段落后等问题,还存在着成本归集核算困难、还原更加困难等情况,造成成本会计核算基础较弱,至今尚未形成统一的成本核算规范。
由于高校会计核算长期以来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即使在2019年实行政府会计制度之后实施财务会计核算,仍缺失成本核算制度基础和核算依据,未能建立起成本核算体系。
二、高校成本核算总体要求2019年12月财政部颁布《事业单位成本核算基本指引》(以下简称《基本指引》),旨在促进事业单位加强成本核算工作,提升单位内部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夯实绩效管理基础,主要作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为事业单位树立成本的基本概念和理念,明确成本核算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为事业单位开展成本核算工作提供基本遵循依据;二是确立事业单位成本核算技术层面的顶层设计,统御各类事业单位成本核算具体指引等的制定。
根据《基本指引》要求,高校应当尽快建立成本核算制度、核算体系、核算方法、管理流程。
事业单位成本核算基本指引(2020)
事业单位成本核算基本指引(2020)事业单位成本核算基本指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促进事业单位加强成本核算工作,提升单位内部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夯实绩效管理基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以及政府会计准则制度等,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本指引适用于执行政府会计准则制度且开展成本核算工作的事业单位(以下简称单位)。
第三条本指引所称成本,是指单位特定的成本核算对象所发生的资源耗费,包括人力资源耗费,房屋及建筑物、设备、材料、产品等有形资产的耗费,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的耗费,以及其他耗费。
第四条本指引所称成本核算,是指单位对实现其职能目标过程中实际发生的各种耗费按照确定的成本核算对象和成本项目进行归集、分配,计算确定各成本核算对象的总成本、单位成本等,并向有关使用者提供成本信息的活动。
第五条单位进行成本核算应当满足内部管理和外部管理的特定成本信息需求。
单位的成本信息需求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一)成本控制。
为满足该需求,单位应当完整、准确核算特定成本核算对象的成本,揭示成本发生和形成过程,以便对影响成本的各种因素、条件施加影响或管控,将实际成本控制在预期目标内。
(二)公共服务或产品定价。
为满足该需求,单位应当准确核算公共服务或产品的成本,以便为政府定价机构、有关单位制定相关价格或收费标准提供依据和参考。
(三)绩效评价。
为满足该需求,单位应当设置与成本相关的绩效指标并加以准确核算,以便衡量单位整体和内部组织部门运行效率、核心业务实施效果、政策和项目资金使用效果。
第六条单位应当以权责发生制财务会计数据为基础进行成本核算,财务会计有关明细科目设置和辅助核算应当满足成本核算的需要。
第七条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成本费用相关原始记录,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和完善成本数据的收集、记录、传递、汇总和整理等基础工作,为成本核算提供必要的数据基础。
第八条单位进行成本核算,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相关性原则。
单位选择成本核算对象、归集分配成本、提供成本信息应当与满足成本信息需求相关,有助于成本信息使用者依据成本信息作出评价或决策。
成本核算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流程、基本方法
第一部分成本核算的主要内容和一般流程是什么成本核算的主要内容:1.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制造费用;2.其中材料成本的计算尤为重要,一般分为主要材料和辅助材料。
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能确定产品成本归属的直接计入产品,不能明确划分成本归属的,根据实际生产工艺确定分配标准。
一般流程:1、根据生产方式确定成本核算的方法,常用的方法为: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
实际运用中,这三种可以相互结合。
如果公司具备完善的信息管理制度,如ERP等数据管理软件,而且运行良好(虽然绝大部分公司的ERP徒具形式,或仅仅勉强达到数据统计功能,但也对成本核算的细节起到一定帮助)。
2、基本资料收集:2.1《BOM表》,即生产工艺流程标准及材料用量标准。
这是实际生产成本分配标准的重要参考资料之一;2.2车间材料领、用、存明细表,这个不用说了,主要材料的统计,重要性不问可知。
关键是要根据确定的成本核算方法设定统计表的项目格式。
或按订单统计,或按产品品种统计,或根据生产步骤统计,或三者结合。
2.3仓库材料进、出、存明细表,这个是为了检验车间领、用存明细表的正确性,也是十分重要的;仓库成品进、销、存明细表,这个是成本报表的重要采用数据《生产成本表》、《销售成本表》。
2.4员工工资明细表,人工成本原始资料。
关键是要分部门统计,如果有计件工资更好。
2.5制造费用明细表,按部分统计,这个要在原始单据在最初入帐时都要按部门记帐。
这个是分步法成本核算的基础之一。
3、成本报表与成本分析:3.1成本报表主表是《产品生产成本表》和《产品销售成本表》,这个做起来不复杂,关键是之前的资料统计要细致,才能计算的相对精确。
3.2成本分析的一般分析方式主要是盈亏分析和保本点分析。
3.3重要性问题了。
希望更多对成本有研究人来阐述自己的观点!成本核算岗工作流程(一)生产部门日常费用报销审核原始凭证完整、合法、金额正确、原始凭证与支出证明单是否一致——→审核并更正原始凭证按规范粘贴和折叠——→审核审批手续是否完备——→审核部门费用支出进度(如超计划额度,可拒绝报销)——→编制记账凭证借:制造费用——车间部门——相关明细科目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应收款——→涉及现金的凭证传出纳岗,不涉及现金的凭证传主管岗复核。
行政事业单位成本核算制度
行政事业单位成本核算制度一、成本概念成本是指制造企业或服务企业为生产或提供某种产品或服务所支出的全部费用,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直接成本是指与产品或服务直接相关的成本,如原材料、人工、能源等。
而间接成本是不直接与产品或服务相关的成本,比如管理费用、销售费用、折旧等。
行政事业单位不同于企业,不以营利为目的,但同样需要进行成本核算,以合理评价组织、部门或项目的经济运行水平。
行政事业单位的成本核算主要涉及两方面:一是项目成本核算,即对于特定的公共事业项目,如道路建设、公园维护、环保治理等,进行分项核算;二是全成本核算,即对单位整体的各项财务费用进行核算、分配和管理,以了解单位管理状况和绩效水平。
二、成本核算方法行政事业单位的成本核算方法,包括直接成本法、分步成本法、全成本法等。
直接成本法是指以直接成本为主要参考指标,即对于某个公共事业项目,只计算直接与项目有关的成本,如用于道路建设的人工、材料、设备租赁等直接成本项;而不计算间接支出,如管理费用等,不考虑机构、人员和设备的使用费用,则无法清晰了解项目的综合成本和效益水平。
分步成本法是将公共事业项目的生产成本分成若干单元,单独核算单位成本,并进一步分配到各个投入部门和投入要素,从而确定项目成本,把投入成本均摊到生产作业的各个环节,此方法在某些情况下易出现误差。
全成本法是指把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都纳入成本计算范围,不仅考虑到了直接部分的投入成本,而且充分反映了间接成本投入的效应,并且比较准确地体现了组织或项目的真实成本。
同时,全成本法还分两种方式:一是全盘成本法,即将全部费用划归到每个项目中;二是标准成本法,即通过制定标准成本计划,采用标准价格、定额和定时的方法计算出项目的总成本。
三、成本核算体系行政事业单位成本核算所应构建的体系,主要用于明确成本计算,及相应成本管理,以达到优化内部管理,提升经济效益的目的。
总体框架建立行政事业单位成本核算体系的总体框架,主要是明确体系中的各项职责,以及相应的管理层级和制度规范。
成本核算程序一般分几个步骤
成本核算程序一般分几个步骤1、生产费用支出的审核。
对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支出,应根据国家、上级主管部门和本企业的有关制度、规定进行严格审核,以便对不符合制度和规定的费用,以及各种浪费,损失等加以制止或追究经济责任。
2、确定产品成本明细账。
企业的生产类型不同,对成本管理的要求不同,成本计算对象和成本项目也就有所不同,应根据企业生产类型的特点和对成本管理的要求,确定成本计算对象和成本项目,并根据确定的成本计算对象开设产品成本明细账。
3、进行要素费用的分配。
对发生的各项要素费用进行汇总,编制各种要素费用分配表,按其用途分配计入有关的生产成本明细账。
对能确认某一成本计算对象耗用的直接计入费用,如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应直接记入“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账户及其有关的产品成本明细账;对于不能确认某一费用,则应按其发生的地噗或用途进行归集分配,分别记入“制造费用”、“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和“废品损失”等综合费用账户。
4、进行综合费用的分配。
对记入“制造费用”、“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和“废品损失”等账户的综合费用,月终采用一定的分配方法进行分配,并记入“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以及有关的产品成本明细账。
5、进行产成品成本的划分。
通过要素费用和综合费用的分配,所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的分配,所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均已归集在“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账户及有关的产品本明细账中。
在没有在产品的情况下,产品成本明细账所归集的生产费用即为完工产品总成本;在有在产品的情况下,就需将产品成本明细账所归集的生产费用按一定的划分方法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划分,从而计算出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
6、计算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在品种法、分批法下,产品成本明细账中计算出的完工产品成本即为产品的总成本;分步法下,则需根据各生产步骤成本明细账进行顺序逐步结转或平行汇。
基于《事业单位成本核算具体指引——高等学校》的高校成本核算思考
基于《事业单位成本核算具体指引——高等学校》的高校成
本核算思考
姚静;杨春子;刘鑫
【期刊名称】《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24(22)1
【摘要】《事业单位成本核算具体指引——高等学校》的实施能够有效促进高校内部管理工作的改进与完善,形成科学、准确的预算标准,并推动高校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发展。
当前,《事业单位成本核算具体指引——高等学校》对高校的积极作用并未得到充分发挥,在高校成本核算的具体过程中还存在着一系列问题。
因此,本文以促进高校成本核算工作的高质量发展为目的,采用理论研究的方式,从高校成本核算的特征及方法出发,分析了高校成本核算中的常见问题,并结合《事业单位成本核算具体指引——高等学校》提出解决策略,力求全面促进高校成本核算工作的改进与完善。
【总页数】3页(P98-100)
【作者】姚静;杨春子;刘鑫
【作者单位】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锦州医科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
【相关文献】
1.《事业单位成本核算具体指引》下高等学校成本核算研究
2.《事业单位成本核算具体指引》下新疆高校成本核算框架——以乌鲁木齐市X大学为例
3.高校成本核算方法的选择与运用——基于《事业单位成本核算具体指引——高等学校》
4.高校成本核算问题探讨——基于事业单位成本核算具体指引
5.财政部会计司有关负责人就印发《事业单位成本核算具体指引一一高等学校》和《事业单位成本核算具体指引——科学事业单位》答记者问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成本核算内容和一般流程
智能分析
通过机器学习和大数据分析,对成本数据进行智能 分类、筛选和预测,提高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和效率 。
实时监控与预警
实时监控企业各项成本数据,及时发现异常 情况并预警,帮助企业及时调整生产和经营 策略。
持续改进的成本核算方法
1 2
精细化核算
对成本进行精细化分类和核算,明确各环节的成 本构成和占比,为企业决策提供更准确的数据支 持。
特点
分步法以产品的生产步骤为对象设置生产成本明细账,计算产品成本时,需按步骤归集 和分配生产费用,并需在各步骤之间进行成本结转。
05
成本核算的优化建议
提高数据准确性
建立数据录入审核机制
通过设置数据录入审核环节,确保数据的准确 性和完整性。
采用高精度测量工具
使用高精度的测量工具和设备,减少误差和失 真。
归集和分配成本
根据原始记录,将生产过程中的各项费用归集到相应的成本项目中,如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 用等。
将归集的成本按照一定的标准分配到产品中,如按工时比例、按产量比例等,确保成本的合理分摊。
计算完工产品和在产品的成本
根据归集和分配的成本,计算完工产品和在 产品的成本,包括原材料、人工和制造费用 等。
期间费用通常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这些费 用在会计期间内发生,并按照一定标准分配计入各产品或服 务的成本中。
03
成本核算的一般流程
收集数据
收集生产过程中的各项原始记录,如 领料单、入库单、工时记录等,确保 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VS
建立数据收集系统,规范数据录入和 存储,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生产过程中所支付给直接 参与产品生产的工人工资 和福利。
其他直接费用
会计实务:成本核算的程序步骤和方法包括哪些
成本核算的程序步骤和方法包括哪些一、成本核算的程序步骤从生产费用发生开始,到算出完工产品总成本和单位成本为止的整个成本计算的步骤。
成本核算程序一般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生产费用支出的审核。
对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支出,应根据国家、上级主管部门和该企业的有关制度、规定进行严格审核,以便对不符合制度和规定的费用,以及各种浪费,损失等加以制止或追究经济责任。
2.确定成本计算对象和成本项目,开设产品成本明细账。
企业的生产类型不同,对成本管理的要求不同,成本计算对象和成本项目也就有所不同,应根据企业生产类型的特点和对成本管理的要求,确定成本计算对象和成本项目,并根据确定的成本计算对象开设产品成本明细账。
3.进行要素费用的分配。
对发生的各项要素费用进行汇总,编制各种要素费用分配表,按其用途分配计入有关的生产成本明细账。
对能确认某一成本计算对象耗用的直接计入费用,如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应直接记入“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账户及其有关的产品成本明细账; 对于不能确认某一费用,则应按其发生的地噗或用途进行归集分配,分别记入“制造费用”、“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和“废品损失”等综合费用账户。
4.进行综合费用的分配。
对记入“制造费用”、“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和“废品损失”等账户的综合费用,月终采用一定的分配方法进行分配,并记入“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以及有关的产品成本明细账。
5.进行完工产品成本与在产品成本的划分。
通过要素费用和综合费用的分配,所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的分配,所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均已归集在“生产成本-- 基本生产成本”账户及有关的产品本明细账中。
在没有在产品的情况下,产品成本明细账所归集的生产费用即为完工产品总成本 ; 在有在产品的情况下,就需将产品成本明细账所归集的生产费用按一定的划分方法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划分,从而计算出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
6.计算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事业单位成本核算具体指引—高等学校
附 2事业单位成本核算具体指引—高等学校财会〔2022〕26号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高等学校成本核算工作,提升内部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服务高等学校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根据《事业单位成本核算基本指引》(财会〔2019〕25 号)、《高等学校财务制度》(财教〔2022〕128 号)等规定,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本指引适用于执行政府会计准则制度且开展成本核算工作的高等学校,包括各级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
高等学校下设的独立学院和研究院、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举办的高等学校、科学事业单位等开展高等学校教学活动成本核算的,可以参照本指引执行。
高等学校下设的中小学、幼儿园等其他独立法人单位成本核算不适用本指引。
中等职业学校可以参照本指引开展成本核算。
第三条本指引所称成本,是指高等学校特定的成本核算对象所发生的资源耗费,包括人力资源耗费,房屋及建筑物、设备、材料、产品等有形资产的耗费,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的耗费,以及其他耗费。
本指引所称成本核算,是指高等学校对实现其职能目标过程中实际发生的各种耗费按照确定的成本核算对象和成本项目进行归集、分配,计算确定各成本核算对象的总成本、单位成本等,并向有关信息使用者提供成本信息的活动。
本指引所称成本核算对象,是指高等学校在成本核算时根据其职能目标、成本信息需求等确定的,归集和分配资源耗费的具体对象。
附 2本指引所称成本项目,是指高等学校将归集到成本核算对象的成本按照一定标准划分的反映成本构成的具体项目。
第四条高等学校开展成本核算应当满足内部管理和外部管理的特定成本信息需求。
高等学校的成本信息需求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一)为高等学校及其内部组织机构合理控制成本、优化成本结构、提升资金使用效益提供信息支撑。
(二)为有关部门、高等学校进行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如确定学费收取标准等)提供成本信息参考。
(三)为财政、教育等有关部门开展高等学校整体、政策、项目等绩效管理工作提供成本信息支撑,同时也为高等学校开展绩效自评提供依据。
事业单位成本核算
事业单位成本核算第一篇:随着社会的发展,事业单位的重要性逐渐增大,其影响力也日益扩大。
事业单位成本核算是事业单位经营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对于有效控制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事业单位成本核算是指对事业单位各项业务活动中的成本进行分析、计量、核算和控制的过程。
成本核算是管理者了解和掌握事业单位产生成本的过程,了解企业成本构成和流动状况的手段。
在进行事业单位成本核算时,需要明确核算的目的和对象。
目的是为了提供经营者决策所需要的成本信息,帮助管理者制定合理的经营决策。
对象是指成本核算的范围,一般包括事业单位的全部业务活动和相关成本。
事业单位成本核算的方法主要有直接成本法、间接成本法和全面成本法。
直接成本法是根据成本与成本对象之间的直接关系进行核算,主要适用于直接生产成本核算。
间接成本法是根据成本与成本对象之间的间接关系进行核算,主要适用于间接生产成本的核算。
全面成本法是将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一起考虑,全面反映事业单位的成本构成。
事业单位成本核算的基本流程包括成本要素的确定、成本核算方法的选择、成本核算过程的实施和成本报告的编制。
首先,需要确定成本要素,即确定要核算的成本对象以及其成本要素的构成。
其次,根据不同的核算目标和对象选择合适的核算方法。
然后,根据核算方法进行成本核算过程的实施,包括成本的分配、分配基础的确定和核算数据的收集。
最后,根据成本核算结果编制成本报告,为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
事业单位成本核算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经济性经营和提高绩效。
通过成本核算,可以清楚了解事业单位的成本构成和分布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成本控制措施,有效降低经营成本。
通过成本核算的结果,可以评估事业单位的经济效益,为决策提供依据,推动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
事业单位成本核算还有助于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
通过分析成本构成和分布,可以发现资源利用的不合理之处,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同时,成本核算也有助于发现经验不足和管理问题,为管理者提供改进经营管理的方向。
事业单位成本核算
事业单位成本核算摘要本文拟从事业单位成本核算的含义及与企业成本核算的区别;存在的问题、意义;一般程序、分类、内容;成本核算方法;成本核算应做好的工作;处理好几个关系;事业单位成本核算应注意的问题及建议等七个方面来论述事业单位成本核算研究问题等。
关键词事业单位企业单位成本核算目前事业单位大部分均采用预算会计制度,而且资金来源大部分是国家财政补助,由国家财政来平衡单位预算。
由于没有太大的资金压力,也无需承担多少经济责任,所以事业单位大都未进行成本核算,随着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的展开,绩效预算的不断深化,事业单位成本核算势在必行。
本文主要针对市场经济条件下事业单位怎样更好地进行成本核算的初探,共大家探讨。
一、事业单位成本核算的含义与企业成本核算的区别(一)事业单位成本核算的含义事业单位成本核算是指事业单位在生产产品和提供服务活动过程中所消耗的有形劳动和无形劳动的价值总和。
事业单位进行成本核算也是一定时间内的经营成果。
二事业单位成本核算与企业单位成本核算的区别1成本核算对象不尽相同。
事业单位服务行业居多,生产行业较少;企业单位两者均多。
2会计核算的原则不完全相同。
事业单位可以采用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企业单位必须采用权责发生制。
3成本核算的科目不尽相同。
事业单位的成本核算会计科目有事业支出、经营支出、成本费用、销售税金等;企业单位主要有待摊费用、预提费用、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营业费用、财务费用等。
4成本核算的方法不尽相同。
事业单位一般不用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等,而企业单位则主要采用这几种方法。
5成本核算的具体运用差别较大。
事业单位成本核算的内容、方法相对单一,企业单位成本核算的内容、方法方式灵活、多样。
6成本核算在决策中的地位不同。
事业单位的成本核算在决策中地位远不如企业单位,因为事业单位是在保证社会效益的前提下来提高经济效益,而企业单位是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决策时是最主要参考指标。
事业单位成本核算分析
事业单位成本核算分析一、引言事业单位是一个特殊的组织形式,通常由政府或政府机构管理,主要为公益或社会服务目的而设立。
在管理方面,事业单位需要进行成本核算分析来了解自身的运营情况,为决策提供支持。
成本核算分析是管理会计的一个重要工具,通过对成本的分析和核算,可以帮助事业单位更好地管理资源,提高效益。
二、成本核算的概念和意义成本核算是指通过对组织的生产和经营活动进行成本的分析和核算,以便于管理者了解企业的成本构成,提高决策效果,促进企业的高效运转。
在事业单位中,成本核算分析在以下几个方面具有重要意义:1. 决策支持:成本核算分析可以为事业单位的管理者提供数据支持,帮助他们做出合理的决策。
例如在投资决策中,管理者可以通过成本核算来评估投资的成本和效益,为投资决策提供依据。
2. 资源优化:成本核算可以帮助事业单位了解资源的使用情况,发现资源的浪费和冗余,从而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
3. 绩效评价:成本核算分析可以帮助事业单位对自身的绩效进行评价,在了解成本构成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绩效评价指标,更好地监督和激励员工。
4. 成本控制:事业单位通常面临着有限的资金和资源,成本核算可以帮助事业单位发现成本的增长点和控制点,有效控制成本,提高财务效益。
三、事业单位成本核算的特点事业单位与企业有着不同的特点,因此在进行成本核算时需要考虑以下几点:1. 公益性质:事业单位的目的在于为公益或社会服务,而不是盈利。
在成本核算时需要考虑公益性质对成本的影响,不能仅仅以经济效益为评价标准,还需考虑公益效益。
2. 资金来源:事业单位通常由政府或政府机构提供资金支持,因此在成本核算时需要考虑政府的财政预算,不能简单地将成本核算与盈利挂钩。
3. 绩效评价:事业单位的绩效评价相对复杂,不仅需要考虑经济效益,还需要考虑公益效益,绩效评价指标相对多样。
四、事业单位成本核算的方法在进行事业单位成本核算时,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 直接成本法:直接成本法是指将与特定产品或服务直接相关的成本作为该产品或服务的成本。
成本核算流程
成本核算流程成本核算流程是企业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各项费用进行核算,进而为企业的决策提供科学、准确的依据。
下面是一个完整的成本核算流程,包括预算编制、费用发生登记、成本分配和成本分析。
一、预算编制预算编制是成本核算的起点,通过对各项费用的预测和测算,制定出一个合理的经营预算。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确定预算编制的范围和目标:确定预算编制的时间范围和涉及的费用项目,明确预算的目标和目的。
2.收集相关信息:收集过去的经验数据、市场情报等,了解市场需求和企业对各项费用的需求情况。
3.编制预算计划:根据收集到的信息,制定出每个费用项目的具体预算计划,包括预算金额、使用时间和使用范围等。
4.预算审核和调整:将编制好的预算计划提交相关管理层审批,并根据审批意见进行调整和修改。
二、费用发生登记费用发生登记是指将实际发生的费用按照一定的分类和方法记录在账簿中,为后续的成本分配和分析提供准确的数据。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收集费用凭证:获取各项费用的发票、收据等凭证,确保凭证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2.费用明细登记:按照费用分类的要求,将各项费用按照时间顺序进行登记,包括费用金额、发生时间和发生地点等。
3.费用计算和核对:对登记的费用进行计算和核对,确保登记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4.费用归集和合计:将同一费用项目的各笔费用进行归集和合计,形成费用总额。
三、成本分配成本分配是指将企业的各项费用按照一定的原则和方法分配到不同的成本对象上,以确保成本的准确反映和合理分配。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确定成本分配的依据和原则:明确成本分配的依据和原则,例如按产量、按行业标准等。
2.计算成本分配比例:根据成本分配的依据和原则,计算出各个成本对象应分摊的成本比例。
3.成本分摊计算:根据计算出的成本分摊比例,将各项费用按比例分摊到各个成本对象上。
4.成本分摊核对:对成本分摊的结果进行核对,确保分摊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成本核算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流程、基本方法
第一部分成本核算的主要内容和一般流程是什么成本核算的主要内容:1.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制造费用;2.其中材料成本的计算尤为重要,一般分为主要材料和辅助材料。
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能确定产品成本归属的直接计入产品,不能明确划分成本归属的,根据实际生产工艺确定分配标准。
一般流程:1、根据生产方式确定成本核算的方法,常用的方法为: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
实际运用中,这三种可以相互结合。
如果公司具备完善的信息管理制度,如ERP等数据管理软件,而且运行良好(虽然绝大部分公司的ERP徒具形式,或仅仅勉强达到数据统计功能,但也对成本核算的细节起到一定帮助)。
2、基本资料收集:2.1《BOM表》,即生产工艺流程标准及材料用量标准。
这是实际生产成本分配标准的重要参考资料之一;2.2车间材料领、用、存明细表,这个不用说了,主要材料的统计,重要性不问可知。
关键是要根据确定的成本核算方法设定统计表的项目格式。
或按订单统计,或按产品品种统计,或根据生产步骤统计,或三者结合。
2.3仓库材料进、出、存明细表,这个是为了检验车间领、用存明细表的正确性,也是十分重要的;仓库成品进、销、存明细表,这个是成本报表的重要采用数据《生产成本表》、《销售成本表》。
2.4员工工资明细表,人工成本原始资料。
关键是要分部门统计,如果有计件工资更好。
2.5制造费用明细表,按部分统计,这个要在原始单据在最初入帐时都要按部门记帐。
这个是分步法成本核算的基础之一。
3、成本报表与成本分析:3.1成本报表主表是《产品生产成本表》和《产品销售成本表》,这个做起来不复杂,关键是之前的资料统计要细致,才能计算的相对精确。
3.2成本分析的一般分析方式主要是盈亏分析和保本点分析。
3.3深入的分析是品质成本分析和重点成本分析,这才是成本控制的基础。
通过以上的说明,对成本会计有一定研究的人,应该明白我所讲的全面性问题和重要性问题了。
希望更多对成本有研究人来阐述自己的观点!成本核算岗工作流程(一)生产部门日常费用报销 审核原始凭证完整、合法、金额正确、原始凭证与支出证明单是否一致——→审核并更正原始凭证按规范粘贴和折叠——→审核审批手续是否完备——→审核部门费用支出进度(如超计划额度,可拒绝报销)——→编制记账凭证 借:制造费用——车间部门——相关明细科目 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应收款 ——→涉及现金的凭证传出纳岗,不涉及现金的凭证传主管岗复核。
事业单位成本核算具体指引高等学校全文解读2022年新制订事业单位成本核算具体指引高等学校ppt资料
前言
PPT是我们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经 常使用 的一个 办公软 件。如 果大家 掌握一 手好的 PPT技 能,可 以更加 方便的 工作, 也可以 让工作 变得简 单。所 以今天 我们给 大家带 来PP T制作 教程LH J+FH X。
为规范高等学校(以下简称高校)成本核算工作,提升高校内部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支撑高校预 算拨款和学费标准制定,更好地服务高校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我们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事业单位财务规则》、《高等学校财务制度》、政府会计准则制度、 《事业单位成本核算基本指引》(以下简称《基本指引》)等规定,研究起草了《事业单位成本核算具 体指引— —高等学校》(以下简称《具体指引》)。
《具体指引》的起草背景和过程
二是合理确定高校预算拨款标准的需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调整优化结构提高教育经费使用 效益的意见》规定,要科学核定基本办学成本,全面建立生均拨款制度。目前生均拨款制度具有差异化和 动态调整两个特点,差异化要求高校按照不同专业类型提供生均成本信息,动态调整要求高校具备定期连 续提供生均成本信息的条件。以中央高校为例,根据《财政部 教育部关于改革完善中央高校预算拨款制度 的通知》规定,中央高校预算拨款实行“生均综合定额+专项”的模式,其中,生均综合定额要根据学科类 型等确定差异化的标准并适时调整。因此,亟需出台《具体指引》,指导高校定期开展成本核算,连续提 供多层次、多维度的生均成本信息,为合理确定高校预算拨款标准提供依据,保障高校生均拨款制度的有 效实施。
《具体指引》的起草背景和过程
二是形成讨论稿阶段。2021年,为提高《具体指引》起草的科学性,我们组建了包括高校成本核算相 关领域的咨询专家组,并就高校开展各项专业业务活动、成本核算基础条件等基本情况和相关问题征求了 专家组的意见。同时,我们梳理了高校成本核算相关的政策文件,进一步了解高校的成本信息需求和具体 情况,形成了《具体指引》讨论稿。
20191217事业单位成本核算基本指引(财会〔2019〕25号)
附件:事业单位成本核算基本指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促进事业单位加强成本核算工作,提升单位内部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夯实绩效管理基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以及政府会计准则制度等,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本指引适用于执行政府会计准则制度且开展成本核算工作的事业单位(以下简称单位)。
第三条本指引所称成本,是指单位特定的成本核算对象所发生的资源耗费,包括人力资源耗费,房屋及建筑物、设备、材料、产品等有形资产的耗费,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的耗费,以及其他耗费。
第四条本指引所称成本核算,是指单位对实现其职能目标过程中实际发生的各种耗费按照确定的成本核算对象和成本项目进行归集、分配,计算确定各成本核算对象的总成本、单位成本等,并向有关使用者提供成本信息的活动。
第五条单位进行成本核算应当满足内部管理和外部管理的特定成本信息需求。
单位的成本信息需求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一)成本控制。
为满足该需求,单位应当完整、准确核算特定成本核算对象的成本,揭示成本发生和形成过程,以便对影响成本的各种因素、条件施加影响或管控,将实际成本控制在预期目标内。
(二)公共服务或产品定价。
为满足该需求,单位应当准确核算公共服务或产品的成本,以便为政府定价机构、有关单位制定相关价格或收费标准提供依据和参考。
(三)绩效评价。
为满足该需求,单位应当设置与成本相关的绩效指标并加以准确核算,以便衡量单位整体和内部组织部门运行效率、核心业务实施效果、政策和项目资金使用效果。
第六条单位应当以权责发生制财务会计数据为基础进行成本核算,财务会计有关明细科目设置和辅助核算应当满足成本核算的需要。
第七条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成本费用相关原始记录,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和完善成本数据的收集、记录、传递、汇总和整理等基础工作,为成本核算提供必要的数据基础。
第八条单位进行成本核算,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相关性原则。
单位选择成本核算对象、归集分配成本、提供成本信息应当与满足成本信息需求相关,有助于成本信息使用者依据成本信息作出评价或决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事业单位成本核算基本指引(2020)事业单位成
本核算步骤
事业单位成本核算基本指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促进事业单位加强成本核算工作,提升单位内部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夯实绩效管
理基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以及政府会计准则制度等,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本指引适用于执行政府会计准则制度且开展成本核算工作的事业单位(以下简称单位)。
第四条本指引所称成本核算,是指单位对实现其职能目标过程中实际发生的各种耗费按照确定的成本核算对象和成本项目进行归集、分配,计算确定各成本核算对象的总成本、单位成本等,并向有关
使用者提供成本信息的活动。
第五条单位进行成本核算应当满足内部管理和外部管理的特定成本信息需求。
单位的成本信息需求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一)
成本控制。
为满足该需求,单位应当完整、准确核算特定成本核算
对象的成本,揭示成本发生和形成过程,以便对影响成本的各种因素、条件施加影响或管控,将实际成本控制在预期目标内。
(二)公共服务或产品定价。
为满足该需求,单位应当准确核算公共服务或产品的成本,以便为政府定价机构、有关单位制定相关
价格或收费标准提供依据和参考。
(三)绩效评价。
为满足该需求,单位应当设置与成本相关的绩效指标并加以准确核算,以便衡量单位整体和内部组织部门运行效率、核心业务实施效果、政策和项目资金使用效果。
第六条单位应当以权责发生制财务会计数据为基础进行成本核算,财务会计有关明细科目设置和辅助核算应当满足成本核算的需要。
第七条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成本费用相关原始记录,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和完善成本数据的收集、记录、传递、汇总和整理等基础工作,为成本核算提供必要的数据基础。
第八条单位进行成本核算,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相关性原则。
单位选择成本核算对象、归集分配成本、提供成本信息应当与满足成本信息需求相关,有助于成本信息使用者依据成本信息作出评价或决策。
(二)可靠性原则。
单位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或事项为依据进行成本核算,保证成本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
(三)适应性原则。
单位进行成本核算,应当与单位行业特点、特定的成本信息需求相适应。
(四)及时性原则。
单位应当及时收集、传递、处理、报告成本信息,便于信息使用者及时作出评价或决策。
(五)可比性原则。
同一单位不同期间、相同行业不同单位,对相同或相似的成本核算对象进行成本核算所采用的方法和依据等应当保持一致,确保成本信息相互可比。
(六)重要性原则。
单位选择成本核算对象、进行成本核算应当区分重要程度,对于重要的成本核算对象和成本项目应当力求成本信息的精确,对于非重要的成本核算对象和成本项目可以适当简化核算。
第九条单位可以根据成本信息需求、成本核算对象等确定成本核算周期,并按照成本核算周期等编制成本报告,全面反映单位成本核算情况。
第二章成本核算对象第十条单位应当根据其职能目标、所处行业特点,以及不同的成本信息需求等确定成本核算对象。
第十一条单位可以多维度、多层次地确定成本核算对象。
第十二条单位按照维度确定的成本核算对象主要包括:(一)按业务活动类型确定的成本核算对象。
(二)按政策、项目确定的成本核算对象。
(三)按提供的公共服务或产品确定的成本核算对象。
第十三条单位按照层次确定的成本核算对象主要包括:(一)以单位整体作为成本核算对象。
(二)按内部组织部门确定的成本核算对象。
(三)按业务团队确定的成本核算对象。
第十四条单位为满足成本控制需求,可以以业务活动类型、项目、内部组织部门等作为成本核算对象;为满足公共服务或产品定价需求,可以以公共服务或产品作为成本核算对象;为满足内部绩效评
价需求,可以以项目、内部组织部门、业务团队等作为成本核算对象;为满足外部绩效评价需求,可以以政策和项目、单位整体等作
为成本核算对象。
第三章成本项目和范围第十五条单位应当根据成本信息需求设置成本项目,并对每个成本核算对象按照其成本项目进行数据归集。
成本项目是指将归集到成本核算对象的成本按照一定标准划分的反映成本构成的具体项目。
单位可以根据具体成本信息需求,按照成本经济用途、成本要素等设置成本项目。
第十六条单位成本项目的设置,应当与政府会计准则制度中“加工物品”“业务活动费用”“单位管理费用”等科目的明细科目保
持协调。
单位可以根据需要在本条前款规定的成本项目下设置进一步的明细项目或进行辅助核算。
第十七条不属于成本核算对象的耗费,不计入该成本核算对象的成本。
成本核算对象为业务活动类型的,与单位开展业务活动耗费无关的费用,如资产处置费用、上缴上级费用、对附属单位补助费用等,一般不计入成本。
成本核算对象为单位整体的,单位负有管理维护职责但并非为满足其自身开展业务活动需要所控制资产的折旧(摊销)费用,如公
共基础设施折旧(摊销)费、保障性住房折旧费等,一般不计入成本。
第十八条为满足公共服务或产品定价需求开展的成本核算,应当在对相关成本进行完整核算的基础上,按规定对成本范围予以调整,如按规定调减不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费用、有财政资金补偿的
费用等。
第四章成本归集和分配第十九条单位一般通过“业务活动费
用”“单位管理费用”等会计科目,按照成本项目归集实际发生的
各种费用,据此计算确定各成本核算对象的成本。
当成本核算对象为自制或委托外单位加工的各种物品、建设工程项目、自行研究开发项目时,应当按照政府会计准则制度等规定分
别通过“加工物品”“在建工程”“研发支出”等会计科目,按照
成本项目归集并结转实际发生的各种费用。
第二十条单位应当根据成本信息需求,对具体的成本核算对象分别选择完全成本法或制造成本法进行成本核算。
完全成本法,是指将单位所发生的全部耗费按照成本核算对象进行归集和分配,计算出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方法。
成本核算对象为
单位整体、主要业务活动的,可以采用完全成本法。
制造成本法,是指只将与产品制造或业务活动有联系的费用计入成本核算对象,不将单位管理费用等向成本核算对象分配的方法。
成本核算对象为公共服务或产品、项目、内部组织部门、业务团队的,可以采用制造成本法。
第二十一条单位所发生的费用,按照计入成本核算对象的方式不同,分为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
直接费用是指能确定由某一成本核算对象负担的费用,应当按照所对应的成本项目类别,直接计入成本核算对象。
间接费用是指不能直接计入成本核算对象的费用,应当选择合理的分配标准或方法分配计入各个成本核算对象。
第二十二条单位应当根据业务特点,按照资源耗费方式确定合理的间接费用分配标准或方法。
间接费用分配标准或方法一般遵循因果关系和受益原则,将资源耗费根据资源耗费动因分项目追溯或分配至相关的成本核算对象,
如根据工作量占比、耗用资源占比、收入占比等。
同一成本核算对象的间接费用分配标准或方法一旦确定,各期间应当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动。
第二十三条单位应当根据其职能目标确定主要的专业业务活动,作为基本的成本归集和分配的对象。
第二十四条单位内直接开展专业业务活动的业务部门所发生的业务活动费用,如直接开展专业业务活动人员的工资福利费用、开展
专业业务活动领用的库存物品成本、业务部门所使用资产的折旧
(摊销)费用等,应当区分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归集、分配计入
各类业务活动等成本核算对象。
第二十五条单位内为业务部门提供服务或产品的辅助部门所发生的业务活动费用,应当采用合理的标准或方法分配计入各类业务活
动等成本核算对象。
辅助部门之间互相提供的服务、产品成本,应当采用合理的方法,进行交互分配。
互相提供服务、产品的成本较少的,可以不进行交
互分配,直接分配计入各类业务活动等成本核算对象。
第二十六条单位本级行政及后勤管理部门开展管理活动发生的单位管理费用,如单位行政及后勤管理部门发生的人员经费、公用经费、资产折旧(摊销)等费用,以及由单位统一负担的费用,可以
根据成本信息需求,采用合理的标准或方法分配计入相关成本核算
对象。
第二十七条成本核算对象为公共服务或产品的,可以合理选择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等方法进行成本核算。
第二十九条行政单位、参照执行政府会计准则制度的非行政事业单位主体开展成本核算工作,可以参照执行本指引。
生的制造费用在开工月份第三十条本指引由财政部负责解释。
第三十一条本指引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