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环境设计实践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院:城市建设学院专业:建筑学
班级:11级建筑学01班姓名:刘随竹
学号:111104020107 实践时间:2014年1月13日实践目的:通过实践,对专业知识进一步加强,专业能力进一步提升
实践内容:参观大型的公共建筑,图书馆,地铁站,大型商场等
一选择空间原因
1由于家住在偏远的农村,所住的房子谈不上设计,千篇一律,研究的价值比较低选择公共性建筑比较容易进行参观、
2结合下学期要学公共性空间设计,因此提前对公共空间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3相对来说公共空间比较与家庭空间较难掌握,研究价值更大
二陕西省图书馆
1介绍
陕西省图书馆创建于1909年9月,是中国成立的省级公共图书馆之一。现占场地.2.03公顷,建筑面积4.2公顷,省图最初名为陕西图书馆,附设于西安梁府街的学务公所内。1915年迁至当时的闹区之一—南院门,1927年更名为陕西省立中山图书馆。1931年7月更名为陕西省立第一图书馆。1937年4月更名为陕西省立西京图书馆。1949年5月西安解放,又更名为陕甘宁边区西安图书馆。1950年4月更名为陕西省西安人民图书馆。1953年7月2日,定名为陕西省图书馆。图书馆现藏书248万册,其中,中文普通图书140万册,中文线装古籍近40万册,外文图书21万册,中外文报刊合订本42万册,其他资料4万册。
2内部结构
新馆占地2.03公顷,总建筑面积4.7万平方米主楼11层,裙楼5层,地下
1层,整个建筑采用了先进的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设置先进的计算机与网络系统、电子阅览系统、安全防护系统等。新馆采用现代、高效、灵活、实用、经济的设计,平面呈变形的"工"字形。从省情出发,既考虑了自然采光与通风,又符合现代化图书馆相对集中的要求,采用了全楼中央空调设计。各层均按统一层高、统一荷载、统一柱网设计,为图书馆持续发展提供了充分的灵活性。在空间构成上,馆前有宽阔的半圆形广场,围廊内有前庭,室内有四层通高的中庭,阅览室之间有宁静的内院,通过多功能厅两侧的通道可到达与美术馆共用的文化广场。这种空间构成丰富了图书馆的室内外环境,为城市提供了公共休闲空间,为读者提供了具有文化品位并富有浪漫色彩的活动场所。在建筑艺术处理上,突出了现代典雅与历史文化相结合的建筑风格。在高层书库塔楼顶部和四个塔式楼梯间顶部均作向上起翘的檐顶,使建筑具有典雅、飘逸的气质,给人一种摆脱重力、奋发向上的力度感。同时,弧形檐顶敞向天空的形象也象征着吸纳人类智慧的渴求,与古代承露盘有异曲同工之妙。为了反映陕西作为中国图书馆事业发祥地的历史感,门廊柱顶上采用了从汉代石造柱头构件抽象而成的装饰,立面上采用了陕西省图书馆初创时期的藏书楼――"亮宝楼"具有的券形窗。
它是一座具有陕西地方特色的开放式、多功能、研究型、现代化公共文献信息中心,拥有二十多个外借、阅览室,除古籍等少数特殊文献外,采用大范围开架借阅,大通间分区阅览这一先进的服务模式。主要业务工作采用高性能的计算机管理,综合布线信息点设置800多个,为实现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的目标,建设数字图书馆奠定了基础。除向读者提供完善的文献借阅、参考咨询服务外,还设有高标准的展览厅、报告厅、多功能厅、电子阅览室、教育培训中心,为更好地发挥图书馆宣传教育功能、满足读者文化需求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三地铁站
1西安地铁概况
西安市地下铁道于2005年11月,为西安市政府直属国有独资企业,与市地铁办合署办公,承担着西安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运营和资源开发的重任。共设19个处室,3个下属单位,现有员工2800人。
按照2005年西安市城市快速轨道线网规划,西安市近期共建设6条地铁线路,并且已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地铁二号线已于2011年9月16日通车试运营,地铁一、三号线正在加快建设,地铁四、五、六号线新一轮建设规划已上报国家
审批。到2018年,西安市将建成6条地铁线路,通车总里程将达到200公里,主城区地下交通网络将基本形成,交通拥堵问题将得到有效缓解,城市发展的承载能力将进一步增强。
本着“不辱使命、追求卓越、不留遗憾、铸造精品”的精神,西安地铁公司全体员工将以“建设精品地铁,提供优质服务,造福古城人民”为宗旨,攻坚克难、拼搏奉献、科学管理、勇于创新,不断加快地铁建设,为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做出应有的贡献。作为历史文化名城,西安有深厚的历史积淀、恢弘的都城气度,独特的文化内涵。作为现代城市公共交通出行工具的西安地铁如何与西安独特的文化魅力“接轨”呢?简洁明快、安全耐用、朴实大方、彰显特色的地铁车站装修,一方面安全、环保、耐用的材料,确保乘客安全健康;另一方面在易于市民辨识和定位的基础上,凸显城市人文、地域特色,使地铁车站处处透露出西安传统文化符号和现代元素的和谐共生,成为城市的又一看点。
2设计特色
文化墙涵盖“五个西安”,体育场站的唐代马球壁画,“以古代体育运动‘马球’和‘蹴鞠’为主要元素,体育场站文化墙《盛世》反映太平盛世的景况;小寨站文化墙《古韵新尚》则在青春、时尚、活力、动感的商业文化区内,以唐代仕女吹奏音乐为题材,创作了一幅具有浪漫主义特征、呼唤古典美的艺术作品;行政中心站的《和谐满园》充分表达了‘荷(和)为贵’的主题,寓意西安永远和平、和谐、合力奋发……”西安地铁公司技术处副处长顾晏齐说,从设计、选材到制作,17座车站的文化墙共用了3年多时间。17幅作品均出自西安艺术大师之手,每一幅都堪称精品。
这些文化墙从乘客心理需求入手,利用公共艺术作品弥补地铁车站自身空间环境缺陷,有助于缓解乘客在地下空间时心理及生理上的压抑感,使艺术作品与社会公众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文化墙的设计都表现了各站地域特色,在材料应用上综合传统材料和现代材料,注重对不同艺术作品进行相似材质和对比材质的配置,从不同角度体现“人文西安”、“科技西安”、“生态西安”、“活力西安”、“和谐西安”等主题。
地铁二号线永宁门站景观墙《迎宾图》。永宁门车站站厅层中央,一面长14米、高2.65米,金碧辉煌的《迎宾图》气势恢宏。“永宁门俗称南门,是历朝历代举办盛大迎宾仪式的场所。”顾晏齐介绍说,通过采用写实主义艺术手法,将天然的花岗岩材质高浮雕的塑造技术,与金属锻造的质感相结合,使得画面大气稳重,高贵华丽。“把《迎宾图》放在南门,也体现着西安人热情、好客的特性。”顾晏齐说。和永宁门的盛大场景不同,钟楼站的《大秦腔》可能更让西安市民感到亲切。另外,从互动的角度看,画面当中的6组秦腔戏曲人物栩栩如生,会吸引更多市民驻足。
坐凳上刻有中国传统韵味图案.
标识立柱让人感觉很安详地铁站标识立柱。“西安地铁二号线标识立柱高3.8米,宽0.41米,通体灵巧不失稳重。”西安地铁公司技术处副处长顾晏齐介绍说,标识上的灰蓝色是由唐代绘画艺术中常用的矿物颜色归纳而来,稳定而平衡感强,给人一种和平安详的感觉。“太极图中内含和谐之美,回纹有迂回不断之意。”顾晏齐说,中国传统纹样中这两种图案最为人所熟知,且经常被用于传统建筑的装饰。地铁二号线标识立柱正是将这两个具有强烈中国特色的传统纹样相结合,通过设计加工后的形态诠释产品的内涵意义,形成西安地铁二号线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