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主管药师 专业知识 生物药剂学与药动学—第三节 非口服药物的吸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药剂学与药动学——第三节非口服药物的吸收

一、注射给药

(一)注射给药的途径

静脉注射(iv)、动脉注射(ia)、皮内注射(ic或id)、皮下注射(sc)、肌内注射(im)、关节腔内注射和脊髓腔注射。除了血管内给药没有吸收过程外,其他途径如皮下注射、肌内注射、腹腔注射都有吸收过程。

1.静脉注射静脉注射是将药物直接注入静脉血管进入血液循环,不存在吸收过程,注射结束时的血药浓度最高,作用迅速。静脉注射分静脉推注和静脉滴注。

2.肌内注射肌内注射存在吸收过程,药物先经结缔组织扩散,再经毛细血管和淋巴进入血液循环。难溶性药物采用非水溶剂、药物混悬液等,注射后在局部组织形成贮库,缓慢释放。肌内注射容量一般为2~5ml。

3.皮下注射与皮内注射皮下与皮内注射时由于皮下组织血管少,血流速度低,药物吸收较肌内注射慢,甚至比口服慢。需延长药物作用时间时可采用皮下注射。皮内注射吸收差,只适用于诊断与过敏试验。

4.其他部位注射

(1)动脉注射是将药物直接注入动脉血管,不存在吸收过程和肝首过效应。

(2)鞘内注射是将药物直接注射到脊椎腔内,可以避免血-脑屏障和血-脑脊液屏障,提高脑内的药物浓度,有利于脑部疾病的治疗。

(3)腹腔内注射药物通过门静脉吸收进入肝脏,因此存在首关效应。由于腹腔注射存在一定的危险性,故仅用于动物试验。

(二)影响注射药物吸收的因素

1.生理因素的影响注射部位血流状态影响药物的吸收速度,如血流量是三角肌>大腿外侧肌>臀大肌,吸收速度也是三角肌>大腿外侧肌>臀大肌。淋巴流速则影响水溶性大分子药物或油性注射液的吸收。局部热敷、运动等可使血流加快,能促进药物的吸收。

2.药物理化性质的影响药物的理化性质能影响药物的吸收。分子量小的药物主要通过毛细血管吸收,分子量大的主要通过淋巴吸收,淋巴流速缓慢,吸收速度也比血液系统慢。

3.剂型因素的影响药物从注射剂中的释放速率是药物吸收的限速因素,各种注射剂中药物的释放速率排序为水溶液>水混悬液>O/W乳剂>W/O乳剂>油混悬液。

二、皮肤给药

(一)概念与特点

1.定义经皮吸收,是指药物从特殊设计的装置中释放,通过完整的皮肤吸收,进入全身血液系统的一种给药剂型,通常称为经皮给药系统或经皮治疗系统。

2.主要特点①避免药物在胃肠道的灭活及肝的首关效应;②使血药浓度平稳并能较长时间保持在有效浓度范围之内;③减少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性;④提高安全性,患者可随时停止用药。

(二)皮肤的构造与吸收途径

1.皮肤的结构皮肤由表皮、真皮和皮下脂肪组织构成。真皮及皮下组织对药物穿透的阻力很小,且微血管发达,药物由此吸收进入体循环。

2.皮肤的吸收途径①经完整皮肤吸收,即通过角质层等表皮结构进入真皮组织,完整的表皮具有类脂膜特性,主要允许脂溶性和非解离型药物透过;②经细胞间隙途径;③经附属器途径吸收,即通过汗腺、毛孔和皮脂腺进入真皮和皮下。

(三)影响皮肤吸收的因素与提高药物经皮吸收的方法

1.影响皮肤吸收的因素

(1)药物性质:同时具有脂溶性和水溶性的药物穿透性更强;分子量>1000时吸收很困难。

(2)基质性质:一般药物在乳剂基质中释放最快,水溶性基质次之,油脂性基质特别是烃类基质中释放最慢,基质促进皮肤水合作用的能力为油脂性基质>W/O型基质>O/W型基质>水溶性基质;基质的pH

通过影响药物的解离状态而影响吸收。

(3)透皮吸收促进剂:适宜的透皮吸收促进剂可有效地增加药物的透皮吸收。常用的透皮吸收促进剂有乙醇、丙二醇、聚乙二醇、甘油、尿素及衍生物、二甲基亚砜、二甲基乙酰胺、二甲基甲酰胺、月桂氮

等。

(4)皮肤状况:皮肤的“完整性”是影响渗透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皮肤受损或疾病时其通透性比正常皮肤高很多;不同种属、不同年龄、不同部位皮肤的渗透性不同(下列部位的渗透速度次序递增:足底、前下臂、脚背、颅顶盖和大腿上部、耳郭后部);皮肤的含水量不同渗透性不同(水合作用明显地使角质层紧密物质“开口”,水合的机制就是增加孔径);温度(角质层在加热到65℃以上或在pH<3或>9的水溶液中培养时会发生不可逆的结构变化)、用药面积、次数、接触时间等也会影响吸收。

2.提高药物经皮吸收的方法

(1)加入透皮吸收促进剂。

(2)离子导入技术。

(3)超声导入法。

三、肺部给药

肺部给药的特点:肺部给药能产生局部或全身的治疗作用。能够避免肝脏的首关效应。呼吸道上皮细胞为类脂膜,药物从呼吸道吸收主要为被动扩散过程。药物的脂溶性、油水分配系数和分子量大小影响药物吸收。气雾剂或吸入剂给药时,药物粒子大小影响药物到达的部位,>10μm的粒子沉积于气管中,2~10μm的粒子到达支气管与细支气管,2~3μm的粒子可到达肺部,太小的粒子可随呼吸排出,不能停留在肺部。

四、口腔黏膜给药

1.口腔黏膜的生理与结构口腔内不同部位的黏膜结构、厚度和血液供应均不同。药物渗透性能顺序为舌下黏膜>颊黏膜>牙龈、硬腭黏膜。

2.口腔给药的特点口腔吸收的药物经颈内静脉到达心脏,再入体循环,避免了肝脏的首过作用,也不受胃肠道pH和酶系统的破坏。口腔给药有利于首过作用大或胃肠中不稳定的药物,如甲睾酮、异丙肾上腺素等。此外,硝酸甘油、卡托普利、硝苯地平等在舌下有良好的吸收。

3.药物口腔黏膜的吸收途径口腔黏膜作为全身用药途径主要指颊黏膜吸收和舌下黏膜吸收。

舌下黏膜渗透能力强,药物吸收迅速,给药方便,许多口服首过作用强或在胃肠道中易降解的药物,如甾体激素、硝酸甘油、二硝酸异山梨酯舌下给药生物利用度显著提高。易受唾液冲洗作用影响、保留时间短是舌下给药的主要缺点。因而舌下片剂要求药物溶出速度快、剂量小、作用强。

颊黏膜表面积较大,有利于多肽、蛋白质类药物吸收,有利于控释制剂释放。

五、鼻腔黏膜给药

1.鼻腔的结构与生理

鼻腔中药物代谢酶种类较少,活性较低。鼻黏膜极薄,黏膜内毛细血管丰富,药物吸收后直接进入体循环,可避免肝脏的首关作用及药物在胃肠道中的降解。有些药物如黄体酮经鼻黏膜给药的生物利用度与静脉给药相当。

2.鼻腔给药的特点鼻黏膜给药被认为是较理想的取代注射给药的全身给药途径。其优点有:①为蛋白多肽类药物提供一条非注射的给药途径;②避免肝脏首关效应;③增加药物的脑内递送;④鼻腔免疫。

3.影响鼻黏膜吸收的因素鼻黏膜为类脂质,药物在鼻黏膜的吸收主要为被动扩散过程,因此脂溶性药物易于吸收,水溶性药物吸收差些。分子量大小与鼻黏膜吸收密切相关,分子量越大吸收越差,>1000时吸收较少。鼻黏膜带负电荷,故带正电荷的药物易于透过。pH影响药物的解离,未解离型吸收最好,部分解离也有吸收,完全解离则吸收差。

六、眼部给药

1.眼的结构眼由眼球和眼附属器两部分组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