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药剂学与药动学—生物药剂学概述

合集下载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考试复习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考试复习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第一章生物药剂学概述1、生物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及其剂型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过程,阐明药物的剂型因素,机体生物因素和药物疗效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2、研究生物药剂学的目的:为了正确评价药物制剂质量,设计合理剂型、处方及制备工艺,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使药物发挥最佳的治疗作用并确保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3、影响剂型体内过程的剂型因素药物的某些化学性质、药物的某些物理因素、药物的剂型及用药方法、制剂处方中所用的辅料的性质及用量、处方中药物的配伍及相互作用4、影响剂型体内过程的生物因素:种族差异、性别差异、年龄差异、生理和病理条件的差异、遗传因素第二章口服药物的吸收1、被动转运的特点:1从高浓度侧向低浓度侧的顺浓度梯度转运;2不需要载体,膜对药物无特殊选择性;3不消耗能量,扩散过程与细胞代谢无关,不受细胞代谢抑制剂的影响;4不存在转运饱和现象和同类物竞争抑制现象;2、膜孔转运中分子小于微孔的药物吸收快,如水,乙醇,尿素,糖类等;大分子药物或与蛋白质结合的药物不能通过含水小孔吸收;3、主动转运的转运速率可用米氏Michaelis-Menten方程描述:4、主动转运的特点①逆浓度梯度转运;②需要消耗机体能量;③需要载体参与;④速率及转运量与载体量及其活性有关;⑤存在竞争性抑制作用;⑥受代谢抑制剂影响;部位特异性5、被动转运与载体媒介转运速率示意图,如右图6、胃排空:胃内容物从胃幽门排入十二指肠的过程;7、胃空速率:胃排空的快慢用胃空速率来描述;8③食物的组成;④药物的影响;9、肝首过效应:透过胃肠道生物膜吸收的药物经肝门静脉入肝后,在肝药酶作用下药物可产生生物转化;药物进入体循环前的降解或失活称为“肝首过代谢”或“肝首过效应”;10、避免首过效应的方法:答:①静脉、肌肉注射;②口腔黏膜吸收;③经皮吸收;④经鼻给药;⑤经肺吸收;⑥直肠给药;11、避免首过效应的剂型:①贴剂皮肤给药;②气雾剂和粉雾剂经呼吸道或经鼻黏膜吸收;③口腔粘附片黏膜吸收;12、肠肝循环:指经胆汁排入肠道的药物,在肠道中又重新被吸收,经门静脉又返回肝脏的现象;肠肝循环现象在药动学上表现为药时曲线出现双峰现象;13、引起肠肝循环的因素:现象主要发生在经胆汁排泄的药物中,有些由胆汁排入肠道的原型药物如毒毛旋花子苷G,极性高,很少能再从肠道吸收,而大部分从粪便排出;有些药物如氯霉素、酚酞等在肝内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后,水溶性增高,分泌人胆汁,排入肠道,在肠道细菌酶作用下水解释放出原型药物,又被肠道吸收进入肝脏;14、pH-分配假说:药物的吸收取决于药物在胃肠道中的解离状态和油/水分配系数;胃肠液中未解离型与解离型药物浓度之比是药物解离常数pKa与消化道pH的函数,可用Henderson-Hasselbalch方程表达:弱酸性药物:弱碱性药物:式中C u,C i分别为未解离型和解离型药物的浓度;·当酸性药物的pka值大于消化道体液pH值时通常是酸性药物在胃中,则未解离型药物浓度C u占有较大比例;·当碱性药物pka值大于体液pH值时通常是弱碱性药物在小肠中,则解离型药物浓度C i 所占比例15、评价药物脂溶性大小的参数是油/水分配系数K o/w16、溶出速度可用Noyes-Whitney方程描述:dC dt =DhS(C s−C)dCdt为药物的溶出速度,D未溶解药物的扩散系数,S为固体药物的表面积,h为扩散层厚度,C s为药物在液体介质中的溶解度,C为t时间药物在胃肠液或溶出介质中的浓度;17、漏槽效应:在胃肠道中,溶出的药物不断地透膜吸收入血,形成漏槽状态;18、影响溶出的药物理化性质1药物的溶解度;2粒子大小;3多晶型;4溶剂化物19、崩解时限:用来描述固体制剂在检查时限内全部崩解或溶散成碎粒的过程;20、溶出速率:指在规定溶出介质中,片剂或胶囊剂等固体制剂中药物溶出的速度和程度;21、溶出速率的测定方法:转篮法、桨法、小杯法;22、溶出介质有人工胃液、人工肠液、蒸馏水;第三章非口服药物的吸收1、透皮吸收促进剂:月桂氮卓酮2、影响口腔黏膜给药制剂吸收的最大因素是唾液的冲洗作用;3、药物粒子在气道内的沉积机制:①惯性碰撞;②沉降;③扩散第四章药物的分布1、药物的分布:药物从吸收部位进入血浆后,在血液和组织之间的转运过程;2、影响分布的因素:药物的化学结构、脂溶性、对组织的亲和性、相互作用,血液循环与血管通透性,不同组织的生理结构特征等药物的理化性质和机体的生理特性表观分布容积的意义;3、表观分布容积:用来描述药物在体内分布的程度,表示全血或血浆中药物浓度与体内药量的比例关系;X表示体内药量,C表示相应的血药浓度;4、血浆中的三种蛋白质:白蛋白、α1-酸性糖蛋白、脂蛋白;5、血脑屏障:由单层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形成连续性无膜孔的毛细血管壁,细胞之间存在紧密连接,几乎没有细胞间隙;6、弱碱性药物易透过血脑屏障;7、提高药物脑内分布的方法①对药物结构进行改造;②药物直接给药;③暂时破坏血脑屏障;④利用血脑屏障跨细胞途径⑤通过鼻腔途径给药第五章药物代谢1、代谢:药物被机体吸收后,在体内各种酶以及体液环境作用下,其化学结构可发生改变的过程,又称生物转化;代谢主要在肝中进行,也发生在其他器官,如肠、肾、肺、血液和皮肤等;2、代谢的临床意义1代谢使药物失去活性;2代谢使药物活性降低;3代谢使药物活性增强;4代谢使药理作用激活;5代谢产生毒性代谢物;3、药物代谢反应的I相反应包括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和水解反应;4、首过效应:指某些药物经胃肠道给药,在尚未吸收进入血循环之前,在肠粘膜和肝脏被代谢,而使进入血循环的原形药量减少的现象;5、影响药物代谢的因素;1生理因素:种属、种族、年龄、性别、妊娠、疾病等;2剂型因素:给药途径、剂量、剂型、手性药物、药物相互作用等;第六章药物排泄1、排泄:是指体内药物或其代谢物排出体外的过程;肾排泄是许多药物消除的主要途径;2、药物肾排泄包括肾小球滤过、肾小管分泌和肾小管重吸收3、影响肾小管重吸收的因素答:①、药物的脂溶性:脂溶性大的非解离型药物重吸收程度大,自尿中排泄量小;②、尿pH值和药物的pKa:对于弱酸来说,pH升高将增加解离程度,重吸收减少,肾清除率增加;对于强碱性药物,在任何尿pH范围内均呈解离状态,几乎不被重吸收,其肾清除率也不受尿pH值得影响且常较高;③、尿量:当尿量增加时,药物在尿液中的浓度下降,重吸收减少;尿量减少时,药物浓度增大,重吸收量也增多;4、肾小管的主动分泌机制:阴离子分泌机制和阳离子分泌机制5、测量肾小球滤过:以菊粉清除率为指标,可以推测其他各种物质通过肾单位的变化;6、影响药物胆汁排泄的因素:1排泄机制的影响;2水溶性的影响;3分子量的影响;第七章药物动力学概述1、隔室模型:将整个机体按动力学特性划分为若干个独立的隔室,把这些隔室串接起来构成的的一种足以反映药物动力学特征的模型;2、隔室模型的划分隔室的划分与器官、组织的血流量、膜通透性、药物与组织的亲和力等因素密切相关;只要体内某些部位接受药物及消除药物的速率常数相似,而不管这些部位的解剖位置与生理功能如何;3、一级速率过程特点:①半衰期与剂量无关;②一次给药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与剂量成正比;③一次给药情况下,尿排泄量与剂量成正比;4、零级速率过程:指药物的转运速率在任何时间都是恒定的,与药物量或浓度无关;临床上恒速静脉滴注的给药速率以及控释制剂中药物的释放速率即为零级速率过程;5、生物半衰期:指体内药量或血药浓度通过各种途径消除一半所需要的时间,以t1/2表示6、清除率:整个机体或机体内某些消除器官、组织的药物消除率,是指机体或机体内某些消除器官、组织在单位时间内消除掉相当于多少体积的流经血液中的药物;即单位时间内从体内消除的药物表观分布容积;用Cl表示,公式如下:Cl=−dX/dtC=kXC=kV-dX/dt代表机体或消除器官中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量,X为体内药物量,V为表观分布容积,C为血药浓度;第八章单室模型1、单室模型:某些药物进入全身循环后迅速向全身各部位分布,并在血液、组织与体液之间达到分布动态平衡,即动力学上的“均一”状态,因而称为单室模型;2、静脉注射1血药浓度与时间的关系lg C=−k2.303t+lg C0k为一级消除速率常数,C0初始浓度;2基本参数k与Co的求算以上述公式的lg C对t作图,可得一直线k=C0=10ab为直线斜率,a为截距;3生物半衰期t1/2=0.693 k4表观分布容积V=X0 C0X0为静脉注射剂量;3、静脉滴注体内血药浓度C与时间t的关系1稳态血药浓度或坪浓度C ssC ss=k0 kVk0为静脉滴注速率;4、血管外给药1达峰时间t max和峰浓度C maxt max=ln k a−ln k k a−kC max=FX0Ve−kt maxk a一级吸收速率常数,F为吸收率0≤F≤1,X0给药剂量; 2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AUC=FX0 kV3残数法步骤①根据lg C-t数据,采用线性回归求得尾段直线方程ln C=−kt+ln A或lg C=−k2.303t+lg A,式中,根据斜率求得消除速率常数k、消除半衰期t1/2,根据截距求得A;②将吸收相中的时间代入尾端直线方程,求得尾端直线外推线上血药浓度值;③用外推线上血药浓度值减去吸收相中同一时间点的实测浓度,即得一系列参数浓度C.④根据根据lg C r-t数据,采用线性回归求得残数直线方程ln C r=−k a t+ln A或lg C r=−k a2.303t+lg A,从而根据斜率求得吸收速率常数k a、吸收半衰期;⑤若已知F、X0,根据A可求出V值;第九章多室模型1、α称为分布相混合一级速率常数或快配置速率常数;β称为消除相混合一级速率常数或慢配置速率常数;α和β又称为混杂参数;两者的关系有:α+β=k12+k21+k10αβ=k21k10第十章多剂量给药1、多剂量给药:指药物按一定的剂量、一定的给药间隔,经多次给药后才能达到并保持在一定的有效血药浓度范围内的给药方法;多数疾病的治疗必须采用多次给药方可达到有效治疗目的;2、多剂量函数:n为给药次数,k i为一级速率常数,τ为给药间隔时间;3、达坪分数:指n次给药后,血药浓度C n相当于坪浓度C ss的分数以f ssn表示4、平均稳态血药浓度:当血药浓度达到稳态后,在一个剂量间隔时间内t=0→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除以间隔时间τ所得的商;用C ss̀表示:5、蓄积系数:指稳态血药浓度与第一次给药后的血药浓度的比值,以R表示;6、波动百分数PF:指稳态最大血药浓度与稳态最小血药浓度之差与稳态最大血药浓度比值的百分数;PF=C maxss−CminssC maxss∗100%7、波动度DF:指稳态最大血药浓度与稳态最小血药浓度之差与平均稳态血药浓度的比值;8、血药浓度变化率:指稳态最大血药浓度与稳态最小血药浓度之差与稳态最小血药浓度比值的百分数;第十一章非线性药物动力学1、非线性动力学特征的药物的体内过程特点1药物的消除不遵循一级动力学,而遵从米氏Michaelis-Menten方程,消除动力学是非线性的;2血药浓度和SUC与剂量不成正比;3药物消除半衰期随剂量增加而延长;4其他药物可能竞争酶或载体系统,其动力学过程可能受合并用药的影响;5药物代谢物的组成和或比例可能由于剂量变化而变化;2、米氏Michaelis-Menten方程−dC为药物在t时间的下降速率,表示消除速率的大小;V m为药物在体内消除过程中理dt论上的最大消除速率;K m为米曼常数,指药物在体内的消除速度为V m的一半时所对应的血药浓度,即当时,K m=C;十二章统计矩分析1、只要药物的体内过程符合线性药物动力学过程,都可以用统计矩分析;2、MRT:代表给药剂量或药物浓度消除掉%所需的时间;3、MDT:药物的平均溶出时间;第十三章药物动力学在临床药学中的应用1、静脉滴注给药方案的设计给药间隔第十四章药物动力学在新药研究中的应用1、生物利用度:指剂型中的药物被吸收进入体循环的速度与程度;有相对生物利用度F rel和绝对生物利用度F abst跟r分别代表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iv表示静脉注射给药,X给药剂量;2、生物等效性:指一种药物的不同制剂在相同试验条件下、给以相同剂量,反映其吸收程度和速度的主要药物动力学参数无统计学差异;——以上由C_D-m整理。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1. 引言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是药学领域中的两个重要分支。

生物药剂学研究的是生物药物的制备、质量控制、稳定性和分散度等方面的知识,而药物动力学则研究的是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

本文将重点介绍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的定义、研究内容以及在药物研发和临床应用中的重要性。

2. 生物药剂学2.1 定义生物药剂学是研究生物药物在制剂中的制备、物理化学特性、质量控制和稳定性等方面的学科。

生物药物是利用生物技术制备的药物,包括蛋白质药物、基因治疗药物、细胞治疗药物等。

2.2 研究内容生物药剂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制剂方案:研发适合生物药物的制剂方案,确保药物的稳定性和有效性。

•质量控制:建立合适的质量控制方法,确保制剂的质量符合规定标准。

•稳定性研究:评估药物制剂的物理化学稳定性,寻找最佳的保存条件。

•分散度研究:研究药物在制剂中的分散度,以及分散度对药物吸收和药效的影响。

2.3 在药物研发中的重要性生物药剂学在药物研发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正确的制剂方案可以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和储存性,延长药物的有效期。

合适的质量控制方法可以保证制剂的质量符合标准,提高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稳定性研究可以评估药物的物理化学性质,为药物制剂的改进提供依据。

分散度研究可以优化药物的溶解度和吸收性,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3. 药物动力学3.1 定义药物动力学是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的学科。

药物动力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药物在人体内的作用机制和药效学特性。

3.2 研究内容药物动力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药物吸收:药物通过不同的给药途径进入体内的过程,包括口服、注射、吸入等。

•药物分布:药物在体内的分布情况,受到药物的蛋白结合率、血流动力学等因素的影响。

•药物代谢:药物在体内发生的代谢反应,包括酶促反应和非酶促反应。

•药物排泄:药物从体内排除的过程,包括肾脏排泄、肝排泄、肠道排泄等。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引言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是药学领域中的重要分支,主要研究生物药物的制剂和药物在生物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

了解生物药剂学和药物动力学对于药物的研发、临床应用以及药物治疗效果的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生物药剂学生物药剂学是研究生物药物制剂的科学,也被称为生物药物制剂学。

生物药物制剂的研发可以是蛋白质药物、基因治疗药物、疫苗等。

生物药物制剂的特点是高度复杂、灵敏性高以及对保存条件要求较高。

生物药剂学研究的重点包括生物药物的稳定性、溶解度、制剂方法和途径、药物的释放方法等。

在生物药剂学研究中,采用适当的制剂方法和方式,可以促进药物的吸收、提高药效、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

药物动力学药物动力学是研究药物在生物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的科学。

了解药物在体内的动力学过程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药物的药效、药物的代谢途径以及药物的排泄速率,从而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药物动力学研究的关键参数包括药物的生物利用度、药物的最大浓度、药物的分布容积、药物的半衰期等。

这些参数可以通过实验测定获得,也可以通过药物动力学模型进行预测。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的关系生物药剂学和药物动力学是密切相关的领域。

生物药剂学研究的制剂方法和途径,可以影响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和分布。

药物动力学研究的参数,可以用来评估不同制剂方法和途径对药物吸收和分布的影响。

生物药剂学和药物动力学的研究都对药物的研发和临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生物药剂学研究可以帮助优化生物药物的制剂方法,提高药物的吸收和分布效果,从而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

药物动力学研究可以帮助评估药物在体内的代谢和排泄情况,为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结论生物药剂学和药物动力学是药学领域中非常重要的研究领域。

生物药剂学研究可以帮助优化药物的制剂方法,提高药物的吸收和分布效果;药物动力学研究可以帮助评估药物在体内的代谢和排泄情况,为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两者的结合可以为药物的研发、临床应用以及药物治疗效果的评价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

名词解释:生物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及其剂型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过程,阐明药物的剂型因素,机体生物因素和药物疗效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药物动力学:是应用动力学原理和数学处理方法,定量地描述药物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过程的量时变化或血药浓度经时变化的动态规律的一门科学。

吸收:是药物从用药部位进入体循环的过程。

分布:药物进入体循环后向各组织、器官或者体液转运的过程。

代谢:药物在吸收过程或进入体循环后,受肠道菌丛或体内酶系统的作用,结构发生转变的过程。

排泄:药物及其代谢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

胃空速率: 胃内容物由胃幽门排入十二指肠的速率。

与胃内容物的体积成正比,-dV/dt=KemV肾小管分泌:指药物由血管一侧通过上皮细胞侧底膜摄入细胞,再从细胞内通过刷状膜向管腔一侧流出。

生物利用度:剂型中的药物被吸收进入体循环的速度和程度。

负荷剂量:是为了迅速或立即达到稳态浓度而首次使用的增大剂量。

被动转运:指存在于膜两侧的药物顺浓度梯度,即从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扩散的过程,分为单纯扩散和膜孔转运。

表观分布容积:在假设药物充分分布的前提下,体内药物按血中浓度分布时所需体液总容积。

血脑屏障:血脑屏障是血-脑、血-脑脊液和脑脊液-脑三种屏障的总称。

脑组织对外来物质有选择的摄取能力。

治疗药物监测:以药物动力学与药效动力学理论为指导,借助现代先进分析技术与电子计算机手段,通过对患者血液或其它体液中药物浓度检测,探讨临床用药过程中人体对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的影响。

首过效应:在吸收过程中,药物在消化道和肝脏中发生的生物转化作用,使部分药物被代谢,最终进入体循环的原形药物量减少的现象。

药物治疗指数:药物的最低中毒浓度与最低有效浓度的比值。

1.为什么应用“表观分布容积”这一名词,表观分布容积有何意义?答:在假设药物充分分布的前提下,体内药物按血中浓度分布时所需体液总容积。

是一个假想的容积,它不代表体内具体的生理性容积。

生物药剂学和药物动力学

生物药剂学和药物动力学

生物药剂学和药物动力学生物药剂学和药物动力学是生物制剂和药物在体内的活动规律的研究,是制药学的重要分支之一。

药物动力学主要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而生物药剂学则是药物在体内的作用机制和效果的研究。

本文将分别介绍生物药剂学和药物动力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应用和发展趋势等方面的内容。

一、生物药剂学1.基本概念生物药剂学是研究生物制剂在体内的活动规律和作用机制的学科。

生物制剂是指通过生物技术制备的药物,如蛋白质药物、抗体药物、基因治疗药物等。

生物制剂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效力,能够精准地靶向疾病靶点,因此在治疗各种疾病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前景。

2.研究方法生物药剂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体外实验、动物模型实验和临床试验等。

体外实验主要是通过细胞培养和体外功能测定等方法,研究生物制剂在细胞级别的作用机制和效果。

动物模型实验则是通过建立各种动物模型,研究生物制剂在体内的药效学和毒理学特性。

临床试验则是通过人体试验,评估生物制剂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药代动力学特征。

3.应用生物制剂在临床药物研发和治疗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例如,单克隆抗体药物可以用于癌症治疗、免疫性疾病治疗等;基因治疗药物可以用于治疗遗传性疾病、罕见病等。

生物制剂在治疗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生产工艺复杂、成本高昂、稳定性差等。

4.发展趋势随着生物技术和药物研发技术的不断进步,生物制剂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

未来的发展趋势包括:生物制剂的个体化治疗、靶向治疗、靶向释药系统等。

另外,生物制剂方面的技术创新和品种丰富,也将会为生物制剂在临床应用上带来更多机遇和挑战。

二、药物动力学1.基本概念药物动力学是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的学科。

药物在体内的活动规律直接影响到药物的药效学特性,因此药物动力学研究对于药物研发和临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通常,药物动力学的研究主要包括药物的ADME特性,即吸收(absorption)、分布(distribution)、代谢(metabolism)和排泄(excretion)等过程。

生物药剂学与药动学 总结归纳

生物药剂学与药动学 总结归纳

生物药剂学与药动学总结归纳第一节生物药剂学概述考点:基本概念1.生物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及其制剂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过程,阐明药物的剂型因素、机体生物因素与药物效应间关系的学科。

2.研究目的与内容生物药剂学通过研究不同的药物,或者相同药物的不同剂型在不同个体的体内过程与药物效应间的关系,揭示药物作用规律,并应用于药物研究开发、药品质量控制以及药物临床应用。

生物药剂学主要的研究工作包括:①候选化合物筛选及评价;②给药途径选择及剂型设计;③制剂处方工艺筛选及优化;④药物质量评价;⑤临床合理用药。

3.药物的体内过程(1)吸收:药物从用药部位进入体循环的过程。

(2)分布:药物吸收进入体循环后,通过细胞膜屏障向机体可布及的组织、器官或体液转运的过程。

(3)代谢:(生物转化):药物在吸收过程或进入体循环后,在体内酶系统、体液的pH或肠道菌丛的作用下,发生结构转变的过程。

(4)排泄:药物或其代谢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

(5)转运:药物的吸收、分布和排泄过程以部位的改变为主,统称为。

(6)消除:代谢与排泄过程反映原形药物从循环中的消失,合称为。

(7)处置: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主要表现出机体对药物的作用,被统称为。

第二节口服药物的吸收考点:一、药物的跨膜转运机制:药物在体内的主要转运方式是被动转运中的单纯扩散!1.被动转运:指药物由浓度高的一侧向浓度低的一侧扩散,以浓度梯度为动力。

特点:①不消耗能量②不需要载体③不存在转运饱和现象和同类物竞争抑制现象④当膜两侧浓度达到平衡时转运即停止2.促进扩散(易化扩散):是指某些物质在细胞膜载体的帮助下,由膜高浓度侧向低浓度侧扩散的过程。

特点:①需要载体参与;②结构特异性;③饱和现象;④顺浓度梯度扩散,不消耗能量。

在小肠上皮细胞、脂肪细胞、血脑屏障血液侧的细胞膜中,氨基酸、D-葡萄糖、D-木糖、季铵盐类药物的转运属于促进扩散。

3.主动转运:指药物借助载体或酶促系统,从生物膜低浓度侧向高浓度侧转运的过程。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作业深度解析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作业深度解析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作业深度解析一、引言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是药理学的重要分支,它们分别研究药物在生物体内的传递过程和药物在体内的动态变化规律。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两个领域,本作业将进行深度解析,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相关知识。

二、生物药剂学深度解析1. 定义与概念生物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在生物体内的传递过程,包括药物的吸收、分布、生物转化和排泄等过程。

其主要研究目的是了解药物的生物可用性和生物利用度,为药物设计和给药方案的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2. 重要参数- 生物利用度(F):药物进入血液循环的程度,是评价药物制剂质量的重要指标。

- 生物半衰期(t1/2):药物浓度下降到初始浓度一半所需的时间,反映药物在体内的消除速度。

- 表观分布容积(Vd):体内药物量与血药浓度之比,反映药物在体内的分布范围。

3. 药物吸收药物吸收是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包括被动扩散、主动转运和膜动转运等机制。

吸收过程受药物性质、给药部位、生理条件等多种因素影响。

4. 药物分布药物分布是指药物在体内的分布过程,其规律遵循“药物分布平衡”原理。

药物分布受到组织血流量、药物蛋白结合率、药物脂溶性等因素的影响。

三、药物动力学深度解析1. 定义与概念药物动力学是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动态变化规律,包括药物吸收、分布、生物转化和排泄等过程的定量分析。

其主要研究目的是建立药物浓度与时间的关系,为合理给药提供依据。

2. 基本方程药物动力学的基本方程为:\[ dC/dt = (X_0 - C) / t_m \]其中,\( C \) 为血药浓度,\( t \) 为时间,\( X_0 \) 为给药剂量,\( t_m \) 为药物半衰期。

3. 药物代谢药物代谢是指药物在体内的生物转化过程,包括氧化、还原、水解等反应。

药物代谢主要发生在肝脏,但也可以发生在肾脏和其他组织。

4. 药物排泄药物排泄是指药物及其代谢产物从体内的排出过程,主要包括肾脏排泄、肝脏排泄和其他组织排泄。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

代 谢 产 物
三、生物药剂学的研究内容
1、研究药物的理化性质与体內转运的关系
溶解度、分配系数 -------------渗透速率
粒径、晶型、晶癖-------------溶出、释放
稳定性
-------------代谢
溶解度 好
不好 慢 溶出速率 快 不好
•筛选合适的盐 •筛选不同的晶型 •改善化合物结构 •微粉化 包合物 固体 分散体 无影响 相互作用 •增加脂溶性 •改善化合物结构 •加入P-糖蛋白抑制剂
上皮细胞膜液态镶嵌模型示意图
(二)生物膜性质
1.膜的流动性 具有流动性。 构成的脂质分子层是液态的,
2.膜结构的不对称性 膜的蛋白质、脂 类及糖类物质分布不对称。
3.膜结构的半透性
膜结构具有半透性, 某些药物能顺利通过,另一些药物则不能通过。
(三)膜转运途径
1.细胞通道转运 (transcellular pathway):
Polyethylene Glycol
5、研究新的给药途径与给药方法
6、研究中药制剂的溶出度和生物利用度
7、研究生物药剂学的研究方法
研究溶出速率测定方法 如改进溶出度测定装臵、溶出介质等实验条件 建立各种新给药途径体外实验方法 建立模拟体内吸收的体外模型 如建立鼻腔给药、口腔黏膜给药、经皮给药等体 外实验方法以及研究其合理性、实验结果的正确性
第一章
生物药剂学概述
内容概要:
一 生物药剂学的定义 二 药物的体内过程
三 生物药剂学的研究内容
四 生物药剂学的发展 五 生物药剂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一、生物药剂学的定义
1、生物药剂学的定义 (Biopharmaceutics) 研究药物及其剂型在体内的 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的过程, 阐明药物的剂型因素、机体生物 因素和药物疗效之间相互关系的 科学。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课件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课件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
2288
➢辅料
稀释剂
分散、吸附
粘合剂
延缓崩解
崩解剂
溶出
润滑剂
疏水性 崩解、溶出
表面活性剂 促进、延缓吸收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
2299
➢工艺
提取精制:有效成分的质量、数量 制备工艺:有效成分的分散状态 成型工艺:有效成分的释放、溶出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
3300
影响胃肠道吸收的因素
小肠表面积极大,即使是弱酸药物,吸收仍然较好
酸酸碱碱促吸收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
2020
影响因素(二):药物因素
➢2.溶出速度
--固体制剂 崩解(分散) 溶出 吸 收
--溶出是难溶性药物的限速过程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
2211
溶出方程(Noyes- Whitney方程)
ddct S•K•Cs
影响因素:减小粒径 升高温度 振摇或搅拌 改变pH 成盐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
2222
影响因素(二):药物因素
➢3.粒径
粒径↓,比表面积↑,溶出速度↑,吸 收↑
使难溶性药物吸收增加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
2233
影响因素(二):药物因素
➢4.多晶型
熔点 溶解度 溶出速度 吸收 稳定性
稳定 高


亚稳 定型
• 胞饮、吞噬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
9
三、影响胃肠道吸收的因素
生理因素 药物因素 剂型因素
机体生物因素 药物理化性质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
1100
影响因素(一)
生理因素
1.胃肠液pH值 2.胃排空 3.胃肠蠕动 4.食物 5.循环系统 6.胃肠分泌物及粘膜内的代谢

生物药剂学与药动学大规模作业答案

生物药剂学与药动学大规模作业答案

生物药剂学与药动学大规模作业答案1. 生物药剂学概述1.1 定义生物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在生物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ADME)过程,以及药物的药效学和药代动力学特性的学科。

1.2 目的生物药剂学的目的是了解药物在体内的行为,以便设计出更有效、更安全、更可口的药物。

1.3 主要研究内容- 药物的吸收:研究药物通过生物膜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

- 药物的分布: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分布规律和影响因素。

- 药物的代谢: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化学转化过程。

- 药物的排泄:研究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的排出过程。

2. 药动学概述2.1 定义药动学是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动态变化过程,包括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以及血药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2.2 目的药动学的目的是了解药物在体内的行为,以便确定合适的剂量、给药方式和给药频率,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2.3 主要研究内容- 吸收:研究药物通过生物膜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

- 分布: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分布规律和影响因素。

- 代谢: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化学转化过程。

- 排泄:研究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的排出过程。

- 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研究血药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3. 生物药剂学与药动学的应用3.1 药物设计生物药剂学和药动学的研究结果可以为药物设计提供重要信息,如药物的分子结构、药物的剂型和给药方式等。

3.2 药物治疗生物药剂学和药动学的研究结果可以为药物治疗提供重要信息,如药物的剂量、给药方式和给药频率等。

3.3 药物安全性评价生物药剂学和药动学的研究结果可以为药物安全性评价提供重要信息,如药物的毒副作用、药物的代谢产物等。

3.4 药物研发生物药剂学和药动学的研究结果可以为药物研发提供重要信息,如药物的临床试验设计、药物的疗效评价等。

4. 总结生物药剂学和药动学是药物研发和治疗的重要基础学科,它们的研究结果可以为药物的设计、治疗和评价提供重要信息。

生物药剂学和药物动力学

生物药剂学和药物动力学

生物药剂学和药物动力学生物药物学是研究生物制品的科学,包括生物药剂的研发、生产和应用。

生物制品包括基因工程药物、细胞治疗药物、基因治疗产品、蛋白质药物等。

生物药物学在药物开发和治疗上具有独特的优势,它能够针对特定的生物靶标,精准地调控细胞功能,对治疗一些慢性疾病和罕见病有很好的效果,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剂型多样化,可通过多种途径给药,没有毒性副作用等。

药物动力学是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科学,通过研究药物动力学,可以为新药的研发和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在生物药物学和药物动力学中,不同的药物形式会在体内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在药物开发和临床应用上,需要对药物的生物学特性有深入的了解。

下面将分别介绍生物药物学和药物动力学的概念、研究方法及重要意义。

一、生物药物学1.概念生物制品是指通过生物技术手段制备的药品,包括基因工程药物、细胞治疗药物、基因治疗产品、蛋白质药物等。

生物制品与化学制剂有所不同,具有很强的特异性,能精确调控机体生理功能,对某些难治疾病有良好的疗效。

2.研究方法生物药物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体外细胞培养、动物模型研究、临床试验等。

在生物药物学的研究中,体外细胞培养是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对细胞的培养和药物处理,可以初步评估药物对细胞的影响和作用机制。

动物模型研究是将生物药物在动物体内进行评价,评估其药效和毒性。

临床试验是生物药物研究的最终环节,通过人体试验来评价生物制品的疗效和安全性。

3.重要意义生物药物学的研究对于生物制品的研发和临床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于一些难治疾病,如肿瘤、免疫性疾病、罕见病等,生物药物的研究可以为这些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此外,生物药物学的发展也为医药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促进了新药的研发和创新。

二、药物动力学1.概念药物动力学是研究药物在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科学。

药物在体内的动力学过程决定了药物的疗效和毒性,对于药物的研发和临床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生物药剂学和药物动力学(必须版)

生物药剂学和药物动力学(必须版)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第一章绪论1.名词解释生物药剂学: 是研究药物及其制剂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过程, 阐明药物的剂型因素、用药对象的生物因素与药物效应间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

吸收: 是指药物从用药部位进入体循环的过程。

分布: 药物被吸收进入体循环后透过细胞膜向机体组织、器官或体液转运的过程。

代谢:是指药物在吸收过程中或进入体循环后, 受体液环境、肠道菌丛体内酶系统等的作用导致结构发生转变的过程, 也称为生物转化。

排泄: 是指药物或其代谢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

转运: 药物的吸收、分布和排泄过程统称为转运。

处置: 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称为处置。

消除: 药物的代谢与排泄过程合称为消除。

2.剂型因素与生物因素各包括哪些方面?剂型因素: 剂型种类、药物的某些化学性质、药物的某些物理性质、制剂处方、配伍药物在处方及体内的相互作用, 以及制备工艺、贮存条件和给药方法等。

生物因素: 种属差异、种族差异、性别差异、年龄差异、生理和病理条件的差异及遗传因素等。

3.简述生物药剂学的研究目的, 请举例说明。

生物药剂学的目的:是为了正确评价药物制剂质量、设计合理的剂型及制剂工艺、指导合理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以确保用药的安全与有效。

第二章 4."药物化学结构唯一决定药物疗效"的观点正确吗?请分析原因。

第三章不正确。

因为随着生物药剂学的产生和发展, 人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 药物在一定中所产生的效应除了与药物本身的化学结构有关外, 还受到剂型因素与生物因素的影响, 甚至在某种情况下, 这种影响对药物疗效的发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所以"药物化学结构唯一决定药物疗效"的观点不正确。

第四章药物的吸收1.名词解释胃空速率: 单位时间内胃内容物的排出量。

多晶型:同一化学结构的药物, 由于结晶条件不同, 可得到数种晶格排列不同的晶型, 这种现象称为同质多晶。

溶出速度: 是指固体药物制剂中有效成分在特定的溶解介质中的溶解速度和程度。

生物药剂学和药动学

生物药剂学和药动学

第一节生物药剂学概述一、生物药剂学生物药剂学(biopharmaceutics)是关于药物制剂或剂型用于生命有机体(或组织)的科学。

是研究药物及其剂型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过程,阐明药物剂型因素、机体生物因素与药物效应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

(一)剂型因素1.药物的某些化学因素如同一药物的不同盐、酯、络合物或衍生物。

2.药物的某些物理因素如粒子大小、晶型、晶癖、溶解度、溶出速度等。

3.药物的剂型及用药方法。

4.制剂处方中所用的辅料种类、性质和用量。

5.处方中药物的配伍及相互作用。

6.制剂的工艺过程、操作条件和贮存条件等。

(二)生物因素主要包括:1.种属差异2.性别差异3.年龄差异新生儿因葡萄糖醛酸结合酶不足,加之肾功能发育不全,服用氯霉素后的消除过程受到影响,血药浓度升高,易蓄积中毒而致“灰婴综合征”。

又如肝脏对药物的生物转化功能随年龄增长而降低,老年人使用主要经肝脏代谢灭活的药物,如苯巴比妥、对乙酰氨基酚、保泰松、吲哚美辛、氨茶碱、三环类抗抑郁药,血药浓度可能增高1倍;同时半衰期往往延长作用时间延长。

4.不同生理病理状态导致的差异5.遗传因素(三)药物效应包括治疗效果、副作用和毒性,是药学学科与药学工作者关注的核心。

二、药物体内过程吸收(absorption)是指药物从用药部位进入体循环的过程。

药物从体循环向各组织、器官或体液转运的过程称为分布(distribution)药物在吸收过程或进人体循环后,受肠道菌群或体内酶系统的作用,结构发生转变的过程称为代谢(metabolism)或生物转化(biotransformation)药物或其代谢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称排泄(excretion)。

药物的吸收、分布和排泄过程统称为转运(transport),而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称为处置(disposition),代谢与排泄过程称为消除(elimination)。

三、生物药剂学的研究工作及其在新药开发中的应用(一)生物药剂学的研究工作①研究药物的理化性质对药物体内转运行为的影响;②研究剂型、制剂处方和制剂工艺对药物体内过程的影响;③根据机体的生理功能设计缓控释制剂;④研究微粒给药系统在血液循环系统的命运;⑤研究新的给药途径与给药方法;⑥研究中药制剂的溶出度和生物利用度;⑦研究生物药剂学的试验方法。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考试复习资料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考试复习资料

⽣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学考试复习资料第⼀章⽣物药剂学概述1.⽣物药剂学(biopharmaceutics):是研究药物及其剂型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过程,阐明药物的剂型因素,机体⽣物因素和药物疗效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2.剂型因素(出⼩题,判断之类的)药物的某些化学性质药物的某些物理因素药物的剂型及⽤药⽅法制剂处⽅中所⽤的辅料的性质及⽤量处⽅中药物的配伍及相互作⽤3.⽣物因素(⼩题、填空):种族差异、性别差异、年龄差异、⽣理和病理条件的差异、遗传因素4.药物的体内过程: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吸收(Absorption):药物从⽤药部位进⼊体循环的过程。

分布(Distribution):药物进⼊体循环后向各组织、器官或者体液转运的过程。

代谢(Motabolism):药物在吸收过程或进⼊体循环后,受肠道菌丛或体内酶系统的作⽤,结构发⽣转变的过程。

排泄(Excretion):药物或其代谢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

转运(transport):药物的吸收、分布和排泄过程统称为转运。

处置(disposition):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称为处置。

消除(elimination):代谢与排泄过程药物被清除,合称为消除。

5.如何应⽤药物的理化性质和体内转运关系指导处⽅设计?不好筛选合适的盐筛选不同的晶型改善化合物结构微粉化包含物固体分散物⽆影响增加脂溶性改善化合物结构胃中稳定性稳定代谢稳定性不稳定研究代谢药物6.⽚剂⼝服后的体内过程有哪些?答:⽚剂⼝服后的体内过程有:⽚剂崩解、药物的溶出、吸收、分布、代谢、排泄。

第⼆章⼝服药物的吸收1、⽣物膜的结构:三个模型细胞膜经典模型(lipid bilayer),⽣物膜液态镶嵌模型(fluid mosaic model) ,晶格镶嵌模型细胞膜的组成:①、膜脂:磷脂、胆固醇、糖脂②、少量糖类③、蛋⽩质⽣物膜性质:①膜的流动性膜②结构的不对称性③膜结构的半透性2、膜转运途径:细胞通道转运:药物借助其脂溶性或膜内蛋⽩的载体作⽤,透过细胞⽽被吸收的过程。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必须版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必须版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一、生物药剂学1、什么是生物药剂学?生物药剂学是一门研究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以及药物在体内的作用机制的学科。

它涉及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以及药物在体内的作用机制,以及药物的药效学和毒理学。

2、生物药剂学的研究内容生物药剂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药物的吸收机制、药物的分布机制、药物的代谢机制、药物的排泄机制、药物的药效学机制和药物的毒理学机制。

3、生物药剂学的应用生物药剂学的应用主要是用于药物研发、药物分析、药物评价和药物管理。

(1)药物研发:生物药剂学可以为药物研发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从而推动药物研发的进展。

(2)药物分析:生物药剂学可以帮助研究者分析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从而更好地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

(3)药物评价:生物药剂学可以帮助研究者评价药物的药效学和毒理学,从而更好地评价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4)药物管理:生物药剂学可以帮助研究者更好地管理药物,从而更好地控制药物的使用和安全性。

二、药物动力学1、什么是药物动力学?药物动力学是一门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以及药物在体内的作用机制的学科。

它涉及药物的药效学和毒理学,以及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机制。

2、药物动力学的研究内容药物动力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机制、药物的药效学机制和药物的毒理学机制。

3、药物动力学的应用药物动力学的应用主要是用于药物研发、药物分析、药物评价和药物管理。

(1)药物研发:药物动力学可以为药物研发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从而推动药物研发的进展。

(2)药物分析:药物动力学可以帮助研究者分析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从而更好地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

(3)药物评价:药物动力学可以帮助研究者评价药物的药效学和毒理学,从而更好地评价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4)药物管理:药物动力学可以帮助研究者更好地管理药物,从而更好地控制药物的使用和安全性。

(完整版)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考试复习资料

(完整版)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考试复习资料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 第一章 生物药剂学概述 1、 生物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及其剂型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过程,阐明药物的剂型因素,机体生物因素和药物疗效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2、 研究生物药剂学的目的:为了正确评价药物制剂质量,设计合理剂型、处方及制备工艺,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使药物发挥最佳的治疗作用并确保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3、 影响剂型体内过程的剂型因素药物的某些化学性质、药物的某些物理因素、药物的剂型及用药方法、制剂处方中所用的辅料的性质及用量、处方中药物的配伍及相互作用4、 影响剂型体内过程的生物因素:种族差异、性别差异、年龄差异、生理和病理条件的差异、遗传因素第二章 口服药物的吸收1、被动转运的特点:(1)从高浓度侧向低浓度侧的顺浓度梯度转运;(2)不需要载体,膜对药物无特殊选择性;(3)不消耗能量,扩散过程与细胞代谢无关,不受细胞代谢抑制剂的影响;(4)不存在转运饱和现象和同类物竞争抑制现象;2、膜孔转运中分子小于微孔的药物吸收快,如水,乙醇,尿素,糖类等。

大分子药物或与蛋白质结合的药物不能通过含水小孔吸收。

3、主动转运的转运速率可用米氏(Michaelis-Menten )方程描述:4、主动转运的特点①逆浓度梯度转运;②需要消耗机体能量;③需要载体参与;④速率及转运量与载体量及其活性有关;⑤存在竞争性抑制作用;⑥受代谢抑制剂影响;⑦有结构特异性和部位特异性5、被动转运与载体媒介转运速率示意图,如右图6、胃排空:胃内容物从胃幽门排入十二指肠的过程。

7、胃空速率:胃排空的快慢用胃空速率来描述。

8、影响胃空速率的因素:①食物理化性质的影响;②胃内容物黏度、渗透压; ③食物的组成;④药物的影响。

9、肝首过效应:透过胃肠道生物膜吸收的药物经肝门静脉入肝后,在肝药酶作用下药物可产生生物转化。

药物进入体循环前的降解或失活称为“肝首过代谢”或“肝首过效应”。

10、避免首过效应的方法:答:①静脉、肌肉注射;②口腔黏膜吸收;③经皮吸收;④经鼻给药;⑤经肺吸收;⑥直肠给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药剂学与药动学—生物药剂学概述
学习要点:
一、药物体内过程
二、药物的胃肠道吸收
三、药物的非胃肠道吸收
四、药物的分布、代谢和排泄
一、基本概念
生物药剂学:是关于药物制剂或剂型用于生命有机体(或组织)的科学。

是研究药物及其剂型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过程,阐明药物剂型因素、机体生物因素与药物效应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

研究目的:
①正确评价药物制剂质量;
②设计合理的剂型及制备工艺;
③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④使药物发挥最佳的治疗作用;
⑤确保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一)剂型因素
药物的化学因素、药物的物理因素、剂型及用药方法、辅料、药物配伍及相互作用、制剂工艺、贮存条件等
(二)生物因素
种属差异、性别差异、年龄差异、生理病理状态导致的差异、遗传因素
(三)药物因素
治疗效果、副作用、毒性
二、药物体内过程
几个名词
决定血药浓度和靶部位的浓度,影响疗效
A.药物的吸收
B.药物的分布
C.药物的代谢
D.药物的排泄
E.药物的消除
1.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体循环的过程是
『正确答案』A
2.药物从体循环向各组织、器官或者体液转运的过程是『正确答案』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