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课科学创造新生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0课科学创造新生活
◆本课知识与技能:
了解科学发展对现实生活的改造,利用电脑、手工制作、绘画等方法完成科幻作品的创作。
用科学幻想艺术的形式表现科学对人类发展影响。
◆本课教学重点:
依据科学技术上的新发现、新成就以及在此基础上可能达到的预见,完成未来生活场景的创作。
◆本课教学难点:
能够结合当今科学发展状况进行合理的、科学的想象,完成体现科学对生活状况产生影响的作品。
一、教材分析
(一)编辑指导思想
本课属于“综合·探索”学习领域。
本课与之前的《给科学插上艺术的翅膀》、《昨天、今天和明天》同样属于“综合·探索”学习领域,同样渗透科学与幻想之间的联系,但又有所不同。
《给科学插上艺术的翅膀》重点在艺术表现上,《昨天、今天和明天》重点在建筑科学发展上,而《科学创造新生活》重点在科学与实际生活的关系上。
纵观三课,学生的学习由浅入深,由整体到具体,由宏观到微观,由大千世界到实际生活。
《科学创造新生活》既是对前两课的总结,又是对自己生活的反思。
科幻作品应具有以下三个特征:一是科学性,作品须有正确的科学依据和逻辑;二是想象力,即畅想创意的新颖程度;三是实践能力。
在这三个要素中,“科学性”是最重要的一点。
科幻作品的幻想应是建立在一定的科学基础之上的,不是随意的乱想,应符合一定的科学依据。
科学离不开幻想,艺术离不开真实。
科幻中的科学并没有任何局限,天文、物理、生物、化学、机械、电子都可以提供很好的题材。
美术教学过程不仅仅是学习造型的过程,更是诱发学生进行创造的过程。
新课程改革着重强调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在教学实践中老师应尽可能采用多种美术材料和多种表现手法来诱发、培养他们的创造力。
(二)教材版面分析
本课共两个版面,其中,有一些小提示和思考将帮助学生理解科学创造新生活的意义。
如45页,说一说历史上有哪些曾经是人类的幻想,在现在变成了现实。
第44页上方呈现的是曾经人们对未来的幻想。
飞上月球,这是人类千百年来的梦想,就在20世纪后半页,人类终于成功实现了这一伟大梦想。
1969年7月阿姆斯特朗和巴兹·奥尔德林在月球表面进行了两个半小时的月表行走。
这一实例告诉我们科学离不开幻想,幻想将在不远的的将来一一实现。
教师应引导学生放开手脚大胆想象未来世界。
教材第44页下面呈现了手机和电脑这两件高科技产品。
1973年4月,美国工程技术员马丁·库帕发明了世界上第一部推向民用的手机,马丁·库帕从此也被称为“手机之父”。
计算机的出现和逐步的普及,信息对整个社会的影响逐步提高到一种绝对重要的地位。
接下来版面中展示了电脑合成作品,将人类的大胆想象通过电脑变成了现实。
教材第45页还展示了中国人智慧与汗水的结晶——和谐号,时速最高可达350公里,彻底颠覆了人们对出行的固有概念。
45页还呈现了四件学生科幻作品,为学生的创作提供了更为开阔的思路。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阶段的学生对于生活有了更为清晰的思考和认识,能够较为准确地描述自己的所思所想。
观察力逐步增强,能够客观地理解、表现事物,并追求表现得更加真实,手的精巧性也在逐步提高,喜欢尝试各种工具、媒材,表达自己的畅想。
尽管五年级学生各方面能力有所提高,但此时期的学生却常常会出现“眼高手低”的现象,想象得很好却制作不出来,因此教学中尽量要求学
生合作完成。
小组学生最好为四、五个同学,他们共同研究科技发展的前沿,共同搜集数据,共同发现生活中的可发展途径,共同准备制作素材,共同完成艺术创作。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一)教学目标
⒈知识与技能
知识:引导学生了解科学发展对现实生活的改造,了解科学幻想作品的特点,
技能:利用手工制作和绘画结合的方法完成科幻作品的创作。
⒉过程与方法
学生在查阅、搜集、分析的过程中,了解科技发展对生活的改变,尝试使用剪刀、胶水、水彩笔等各种工具和各种纸张、废旧材料完成艺术创作。
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在愉快的团队合作过程中,感受艺术创作的乐趣,提高动手能力,培养合作精神。
了解感悟科学带给人类的幸福生活,表达对科学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⒈教学重点:小组合作运用手工制作手段和绘画结合的方法完成科幻作品的创作。
⒉教学难点:能够结合当今科学发展状况进行合理的、科学的想象。
四、教学设计过程参考
设计一
设计二
五、教学建议
(一)教学中尽可能多的让学生准备各种用具和材料,让学生体验不
同材料和用具所产生的丰富的画面效果。
有很多的废旧材料可以灵活使用,如各种废旧纸盒,在创作中都可以运用。
(二)教师要充分参与到小组中,及时给予指导,适当示范工具的使用及特殊效果的表现。
有很多工具和材料是学生从未见过和使用过的,学生往往追求多,而忽视了对工具和材料的巧妙使用,需要教师在适当的时机协助完成。
六、相关资料
(一)资料库
航天飞机:1969年4月,美国宇航局提出建造一种可重复使用的航天运载工具的计划。
1972年1月,美国正式把研制航天飞机空间运输系统列入计划,确定了航天飞机的设计方案,即由可回收重复使用的固体火箭助推器,不回收的两个外挂燃料贮箱和可多次使用的轨道器三个部分组成。
经过5年时间,1977年2月研制出一架创业号航天飞机轨道器,由波音747飞机驮着进行了机载试验。
又经过4年,第一架载人航天飞机终于出现在太空舞台,这是航天技术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
嫦娥三号:嫦娥三号卫星是中国国家航天局嫦娥工程第二阶段的登月探测器,嫦娥三号由着陆器和巡视探测器(即“中华牌”月球车)组成,进行首次月球软着陆和自动巡视勘察,获取月球内部的物质成分并进行分析,将一期工程的“表面探测”引申至内部探测。
其中着陆器定点守候,月球车在月球表面巡游90天,范围可达到5平方公里,并抓取月壤在车内进行分析,得到的数据将直接传回地球。
(编者: 张杰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