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高校教师资格考试案例分析
教资试题法律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教师资格考试作为教师入职的重要门槛,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然而,在实际的教师资格考试过程中,存在着诸多法律问题,不仅影响了考试的公平性,也侵犯了考生的合法权益。
以下是一起典型的教师资格考试法律案例分析。
二、案例描述某市小学教师招聘考试中,考生小李报名参加,经过笔试、面试等环节,小李总分位列前茅,按照招聘计划,小李顺利进入体检环节。
但在体检过程中,小李被诊断出患有某种慢性疾病,不符合教师体检标准。
招聘单位以此为由,取消了小李的聘用资格。
小李不服,认为自己的病情并未影响正常教育教学工作,且在报名时并未告知招聘单位自己的病情。
于是,小李向当地劳动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申请,要求招聘单位撤销取消聘用资格的决定。
三、法律分析1. 招聘单位取消聘用资格的合法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条的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
”在本案中,招聘单位取消小李的聘用资格,主要是基于小李不符合教师体检标准。
然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第二十六条的规定:“残疾人在就业、升学、培训等方面享有平等的权利。
”因此,招聘单位在取消小李聘用资格时,应当充分考虑小李的实际情况,不得仅以体检标准为由剥夺其就业权利。
2. 小李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二十九条的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一)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二)患病或者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三)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的;(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在本案中,小李虽然患有慢性疾病,但并未丧失劳动能力,且在规定的医疗期内。
因此,招聘单位取消小李聘用资格的决定,侵犯了小李的合法权益。
3. 仲裁委员会的裁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三十六条的规定:“仲裁委员会应当依法作出裁决。
教师资格证考试法律案例(3篇)
第1篇一、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已成为当务之急。
教师资格证考试作为教师职业准入的重要环节,其考试内容和标准都严格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然而,在实际考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法律问题需要关注和解决。
本文将通过几个典型案例,分析教师资格证考试中的法律问题,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二、案例一:考生作弊的法律责任案例简介:某考生在教师资格证考试中,使用手机作弊被监考老师当场查获。
经调查,该考生此前曾因作弊被取消考试资格,但仍冒险参加考试。
最终,该考生被取消本次考试资格,并受到相应处罚。
法律分析:1. 考生作弊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二十二条的规定,即“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对教师资格的取得、管理、使用和监督,依照本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2. 根据《教师资格条例》第三十条的规定,考生在考试中作弊,取消其考试资格,并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记过、降级、撤职等处分。
3. 同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四条的规定,使用作弊器材作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结论:考生作弊行为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教师资格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三、案例二:教师考试违纪的法律责任案例简介:某教师在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因迟到被取消考试资格。
经调查,该教师此前曾因迟到被通报批评,但仍未引起重视。
最终,该教师被取消本次考试资格,并受到相应处罚。
法律分析:1. 教师迟到违反了《教师资格条例》第二十四条的规定,即“考生应按照规定时间参加考试,不得迟到、早退”。
2. 根据《教师资格条例》第三十条的规定,教师考试违纪,取消其考试资格,并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记过、降级、撤职等处分。
3. 同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六十四条的规定,教师违反考试纪律,由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记过、降级、撤职等处分。
结论:教师迟到行为触犯了《教师资格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相关规定,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教资法律案例分析题(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某幼儿园位于我国某城市,是一所公立幼儿园。
该园设有大、中、小班,共有幼儿200名,教师20名。
近日,幼儿园发生了一起违反幼儿教育法规的事件,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二、案例描述1. 案件起因该幼儿园一名教师小王,因工作压力大,对幼儿教育产生了厌烦情绪。
她认为幼儿教育只是简单看管,没有成就感,因此对幼儿的教育态度消极,对幼儿的日常生活照顾也不到位。
2. 违法行为(1)在课堂上,小王对幼儿的教育态度冷漠,对幼儿提出的问题不予理睬,甚至辱骂幼儿。
(2)在日常生活照顾中,小王对幼儿的饮食、睡眠、卫生等方面疏于管理,导致部分幼儿出现健康问题。
(3)在幼儿户外活动时,小王未能确保幼儿安全,导致一名幼儿在活动中受伤。
3. 案件结果(1)幼儿园领导得知情况后,立即对涉事教师小王进行了调查。
(2)根据调查结果,幼儿园领导决定对小王进行严肃处理,包括扣除工资、调离教师岗位等。
(3)受伤幼儿的家长向幼儿园提出索赔,幼儿园在协商后给予了一定数额的赔偿。
三、案例分析1. 违法行为分析(1)小王在课堂上对幼儿的教育态度冷漠,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二十八条:“教师应当遵守教育职业道德,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小王在日常生活照顾中疏于管理,违反了《幼儿园工作规程》第二十七条:“幼儿园应当建立幼儿生活管理责任制,确保幼儿的生活安全。
”(3)小王未能确保幼儿安全,违反了《幼儿园工作规程》第二十九条:“幼儿园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幼儿的安全教育,确保幼儿的人身安全。
”2. 法律责任分析(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六十三条:“违反本法规定,侵犯教师、受教育者合法权益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小王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2)根据《幼儿园工作规程》第六十三条:“幼儿园违反本规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办或者吊销办学许可证:(一)违反幼儿教育法规,侵害幼儿合法权益的;(二)幼儿园设施不符合国家安全标准,存在安全隐患的;(三)幼儿园教师违反职业道德,损害幼儿身心健康的。
【精选】教师资格证考试案例分析题汇总
教师资格证考试案例分析题例题:李老师是一位美术教师,他常常说:“美术课堂不仅要教会学生画画,还应该培养学生更多的能力。
”有一次,在和学生聊天时,李老师听说学生家里都有不少的闲置的废旧衣物,弃之可惜,留之占地。
于是,李老师组织了“变旧为新”创意大赛,号召大家收集家里无用的旧衣物,将其进行改造。
这一活动吸引了很多学生和家长参与,有的学生将旧衣服改成符合时尚潮流又具有独特魅力的新衣服;有的学生将旧衣物裁剪成布条、布块,制作成灯笼、小布娃等布艺饰品……….学生们给旧衣物赋予了新的功能和价值,制作出缤纷多彩的作品。
在教学中,李老师经常用绘图技术进行视觉教学、听音乐作品、古诗词意境配画等。
他还带学生去郊外写生。
每年市里举办美术展览,他都带学生去参观,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用心体会。
李老师的美术课成了学生追捧的热门课,他个人也被评为学校最受学生喜爱的“十大明星老师”之一。
问题:请结合材料,从教育观的角度,评析李老师的教育行为。
答:李老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践行了科学的素质教育观。
第一,李老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体现了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面向全体学生是指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每个人都应该得到发展,而不是只注重一部分人,材料中李老师在教授学生美术知识的同时,还积极组织变废为宝等各项课余活动,拓展了学生视野和其它领域的知识,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二,李老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体现了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成长的教育。
素质教育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材料中李老师在教学中能够综合运用各种教育教学技术手段,引导学生观察体会,同时开展“变废为新”等个性化教学活动,关注学生的个性成长。
第三,李老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体现了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创新精神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本质是让学生在愉快自主学习中形成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材料中李老师在教学中注重学生动手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创新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师资格考试《夸夸我的同学》案例分析题(含答案)
教师资格考试《夸夸我的同学》案例分析题(含答案)阅读下列《夸夸我的同学》口语交际教学过程,完成后面的问题。
(一)启发谈话,激发兴趣师: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长处。
有的人刻苦学习,能写一手好字;有的人心灵手巧,会做各种手工;有的人热心肠,经常帮助有困难的同学……这次口语交际,就让我们一起来夸夸某个同学的长处,夸奖同学的长处,对他人是一种鼓励,对自己也是一种促进。
(二)创设情境,引导交际(1)写一写学生照样子填表,写出同学的优点。
看谁发现别人的优点多。
通过写,一是可以为下面的口语交际提供素材;二是可以提高学生说和写的综合能力。
(2)说一说先在小组里说说自己发现的某些同学的优点,一人说后,其他同学可以作补充。
说的时候,要求学生用具体的事例来说明这个同学的优点,避免空泛。
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让每一个小组选派代表在班上说一说,一人说后,其他同学可以补充。
在小组和班级交流时,教师一要注意让每一位学生有被夸奖的机会,二要注意以参与者的角色与学生交流,特别要注意发现班上的后进生身上的优点。
(3)演一演鼓励学生合作,把所发现的某位同学的优点以小品的形式演一演,演完后,让大家猜一猜这位同学是谁。
(4)访一访让学生自找采访对象,开展一次小记者采访活动,了解某位同学为什么会有这些优点。
(5)评一评在全班汇报完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先让全班同学评一评哪组同学发现别人的优点多,哪些同学汇报得生动。
然后引导学生以后还要善于发现同学更多的优点,多从别人身上汲取长处。
(三)课外延伸,强化激励课后发动学生办一期板报,先让每一个学生准备一张照片(最好与这位同学的优点相符合的照片),接着把班级同学发现的优点写成赞扬语言贴在该同学的照片的下面。
板报的题目可先让每个学生自拟一个,然后全班讨论后选择一个大家都满意的题目,如最美的花束、群“星”灿烂等。
最后将板报在班内或校内进行展览。
请对以上教学进行简要评述。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
教师资格考试《菜》案例分析题(含答案)
教师资格考试《菜》案例分析题(含答案)
阅读下面一位教师关于“菜”字的教学过程,完成后面的问题。
师:小朋友,你是用什么办法记住“菜”字的?
生1:我喜欢吃榨菜,榨菜的包装袋上有这个字,我就记住了。
生2:我在菜场门口的牌子上看到过这个字。
师:你们能联系生活来认字,很好。
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生3:我想写一写,记住这个“菜”字。
师:这是个好办法。
生4:“草”字头加“采”就是“菜”,青菜的“菜”。
师:加一加记住这个字,也是好办法。
还有不同意见吗?
生5:“花”字去掉下面部分,加上“采”,就是“菜”。
生6:“花”字去掉下面的“化”,“彩”字去掉右边的三撇,合起来就是“菜”。
生7:“苗”字去掉下面的“田”,加上“采”就是“菜”。
师:很好,小朋友们想出了很多办法记住了这个字。
让我们再来读一读。
你认为该教师的教学符合哪些新课程理念?还存在什么问题?试加评述。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1)①从课本、课堂中识字从向生活识字,引导学生养成在生活中注意汉字的意识和习惯。
②让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识字,积累相关的字。
(2)存在的问题:在许多记字的方法中,有些方法不够好,教师可以让学生说说哪种方法最好。
其次,根据“菜”字,教师可以运用这样两种有效的方法来教学:第一种是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将识字和生活、识字与认识事物相结合,运用图片,让学生在看看、读读、认认中识字。
第二种是利用汉字的造字规律来识字,因为“菜”字是个形声字,容易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产生主动识字的愿望。
教师资格考试案例分析题八(含答案)
教师资格考试案例分析题八(含答案)
阅读下面的案例,并完成后面的问题。
学习《五彩池》一课的第二自然段时,老师们都要让学生针对段尾的省略号进行想象练习,于是学生会想象出水池各种奇特的形状。
这当然没有错,而我觉得五彩池的美不仅仅美在形状,还有它瑰丽的颜色、奇妙的变化。
因而,在学完全文后我进一步让学生想象:五彩池还像什么?由于思维的惯性,学生依然围绕着形状做文章。
如果这样一直说下去,学生禁锢了思维就不会得到开解。
此时我说:“在我的眼睛里,五彩池就像一块块奇异的宝石,闪耀着迷人的光芒。
”经我这样一说,学生的思维一下子从“形状”的圈子里跑出来了,一个个奇妙的想象脱口而出。
试评述以上教学片段。
【参考答案】
这样的情况在我们的教学中十分常见,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理解力容易被禁锢。
其实学生通过充分的阅读、想象和感悟,已经引起了丰富的想象和美感,只是联想与言语间像隔了一层窗户纸。
该教师运用示范说,捅破了这层窗户纸,使学生的言语被激活了。
该教师对教材的空白处作这样的处理体现了他对教材独到的体验。
其实,每一位
教师对教材的把握,都应倾其所能进行二度创作,即怎样以此为例,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对优秀文化的热爱,挖掘学生的阅读能力,发展学生的潜力,陶冶学生的情操。
教师资格考试案例分析题三(含答案)
教师资格考试案例分析题三(含答案)
评析以下案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
【案例】指向“写什么”的课堂提问。
师:课文中最大的“书”是指什么?快读课文,并从文中找一找。
(孩子们马上行动起来,很快,小手举起来了。
生:岩石就是书呀!你看这岩石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
师:那么“书”上的字是什么?
生:你看,这是雨点留下的痕迹,叫雨痕。
这是波浪的足迹,叫波痕。
还有些透明闪光的,是矿物。
它们都是字呀!
师:那么“书”上的画又是什么?
生:这儿有树叶,有贝壳,那儿还有一条小鱼呢!
孩子们说着,教师引导他们读着,交流着,孩子们明白了最大的书就是指岩石,书上的字和画都是大自然创造的。
接着,教师请孩子们自己选择人物,或者当川川,或者当叔叔,两个人对读。
孩子们练习读后,教师又请男孩女孩分开读,在不同形式的朗读中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同时,也唤起了学生对于探究大自然的兴趣。
【参考答案】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在该案例中,教师在课堂上利用提问引导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理解课文内容。
在教学中,教师以“提问”代替讲解,把复杂的科学知识融入于一个个简单的问题,学生能通过阅读课文找到答案。
学生学完课文,不管是哪个水平的学生只要略做思考,便能得出结论。
这种连续性提问,意在化难为易,面向全体学生,兼顾学生个体差异,而且更重要的是无形中又训练了学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
教育学案例分析题及答案精华版
教育学案例分析题及答案精华版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案例分析题及答案精华版(一)内容介绍>>几个学生正趴在树下兴致勃勃地观察着什么,一个教师看到他们满身是灰的样子,生气地走过去问:“你们在干什么?”“听蚂蚁唱歌呢。
”学生头也不抬,随口而答。
“胡说,蚂蚁怎会唱歌?”老师的声音提高了八度。
严厉的斥责让学生猛地从“槐安国”里清醒过来。
于是一个个小脑袋耷拉下来,等候老师发落。
只有一个倔强的小家伙还不服气,小声嘟囔说:“您又不蹲下来,怎么知道蚂蚁不会唱歌?”请你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对该教师的行为作一评析。
简要分析:一、有关教育理论知识该事例摘自《人民教育》中的一篇文章,题目就叫“蚂蚁唱歌”,该案例涉及到的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即教师应具有正确的教育思想及教育观念:(1)教育观: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观。
在教育取向上,不仅要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还要重视基本态度和基本能力的培养。
尤其在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上,要重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研究的兴趣的培养以及学生个性的发展。
(2)学生观:要把学生看成是具有能动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人。
(是人,而不是)学生是研究的主体,是研究的主人,在一切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地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促进其发展。
要尊重、信任、引导、帮助或服务于每一个学生。
师生要平等相待。
(在人格上是平等的,要平等对话,实行等距离教学)要坚持教学民主,要废除教学中的权威主义、命令主义。
二、围绕问题展开分析该案例的问题是“对该教师的行为作一评析。
”围绕该教师的行为运用现代教育理论进行分析。
(1)“听蚂蚁唱歌呢。
”孩子具有童心、童真与童趣,具有孩子特有的想象力,教师要善于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
(新的教育取向不只关注知识和技能,还要关注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体验。
“听蚂蚁唱歌”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教师要尊重并保护孩子的兴趣与想象。
)(2)一个教师看到他们满身是灰的样子,生气地走过去问;(学生在兴致勃勃地观察着什么,处于其自身的活动过程,学生是能动的、发展的人,教师要善于保护,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而该教师不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教师资格证案例分析20篇
案例十一:个性化教学
美术老师通过了解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点,为他们设计了相应的创作任务。这样的个性化教学方式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艺术创作潜能。
案例十二:学习与欣赏结合
美术老师在课堂上不仅教授绘画技巧,还引导学生们欣赏名画并分析其艺术特点。学生们通过学习和欣赏的结合,提高了自己的审美能力。
四、科学老师
案例七:培养实验能力
科学老师在课堂上进行了一次有趣的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现象。通过实践,学生们在理解科学理论的同时,也培养了自己的实验能力。
案例八:鼓励探索精神
在一个关于植物生长的单元学习中,科学老师鼓励学生们自主选择并照料一盆小植物。学生们通过观察和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深入了解了植物的生命周期。
三、英语教师
案例五:创设沉浸式英语环境
英语教师通过设置英语角,让学生们能够在课余时间自由使用英文进行交流。这样的沉浸式环境有效提高了学生们的英语口语和听力水平。
案例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一次英语课上,老师引导学生们通过音乐来学习英语歌曲。学生们通过欣赏和演唱英文歌曲,进一步培养了对英语的兴趣。此外,老师还通过游戏和小组活动等多种形式启发学生积极参与学习。
五、历史老师
案例九:启发学生思考
历史老师通过提出一系列引人思考的问题,激发学生们的思考能力。通过互动讨论,学生们深入了解了历史事件的背后含义,并培养了批判性思维。
案例十:情境再现
历史老师通过模拟历史情境,让学生们身临其境地了解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学生们通过演绎历史人物的角色,更好地理解了历史事件的背景和意义。
教师资格证案例分析20篇
一、语文教师
案例一:小明的语文学习
小明是一名初中生,对于语文学习一直感到困惑。他的语文老师通过设计有趣的课堂活动,让他对语文充满了兴趣。小明开始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并主动阅读相关的文学作品。最终,他成功提高了自己的语文成绩。
教师资格证考试新课程案例类试题(含答案)
教师资格证考试新课程案例类试题(含答案)案例分析题一、案例概述小明,男,12岁,某小学五年级学生。
父母离异,小明随父亲生活。
由于父亲工作繁忙,小明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与监管,导致他行为习惯差,学习积极性低,与同学关系紧张。
在学校,小明经常违反课堂纪律,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喜欢做小动作,与同学交头接耳。
尽管教师多次批评教育,小明仍屡教不改。
二、问题1. 请分析小明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
2. 如果你是小明所在班级的班主任,你会如何针对小明的问题进行教育与干预?三、答案1. 小明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分析:(1)家庭因素:小明的父母离异,他跟随父亲生活。
由于父亲工作繁忙,缺乏对小明的关爱与监管,导致小明在家庭中得不到足够的关注与引导,从而影响了他的行为习惯和学习态度。
(2)学校因素:小明所在学校的教学环境、教育资源以及教师的教学方法可能无法完全满足他的学习需求,导致他学习积极性低,注意力不集中。
(3)社会因素:小明可能受到了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例如网络游戏、不良影视作品等,使得他容易沉迷于娱乐活动,忽视学习。
(4)个人因素:小明可能自身存在一些心理问题,如自卑、焦虑等,导致他无法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与同学建立良好关系。
2. 针对小明的问题,作为班主任,我会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教育与干预:(1)与家长沟通,建立家校合作。
我会主动联系小明的父亲,了解小明在家庭中的情况,告知他在学校的表现,共同探讨解决小明问题的方法。
同时,我会建议家长多关心小明,尽量抽出时间陪伴他,给予他足够的关爱与关注。
(2)关注小明的学习需求,调整教学方法。
我会针对小明的学习情况,为他提供个性化的辅导,帮助他提高学习成绩。
同时,我会尝试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他的学习兴趣,提高他在课堂上的参与度。
(3)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小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我会组织一些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心理讲座、团体辅导等,帮助小明了解自己的心理问题,学会调整心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语文教师资格证案例分析题(完整版)
语文教师资格证案例分析题(完整版)语文教师资格证案例分析题案例分析题:你正在教一个五年级的班级,他们正在学习《红楼梦》这部经典文学作品。
你注意到一个名叫李华的学生对这部作品的兴趣特别浓厚,他经常主动举手提问或者分享自己的想法。
但是,最近他似乎失去了对这门课程的兴趣,上课不再积极参与,甚至开始拖欠作业。
请你根据这个情境,回答以下问题:1.描述李华失去对这门课程的兴趣的原因可能是什么?2.作为教师,你会如何帮助李华恢复对这门课程的兴趣?3.如果你认为李华需要额外的辅导,你会如何安排?请根据以上情境和问题,撰写一篇小论文,字数不超过1500字。
语文老师做案例分析好的,我将扮演语文老师跟你对话。
在接下来的聊天过程中,我将代入这个角色跟你聊天。
如果你想退出角色扮演,可以直接让我退出,退出后我将停止扮演角色。
请讲一下你想聊的案例分析的内容吧。
语文老师师生互动案例以下是一个语文老师和学生互动的案例:老师: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关于自然的文章。
请你们在文中找出几个关键词,然后告诉我它们的意思和用法。
学生1:好的,老师。
文章中提到了“山川”这个词。
它的意思是“山和河流”,是自然风景的描述。
老师:很好,那你能告诉我“山川”在文章中的作用吗?学生1:我认为“山川”在文章中起到了描绘自然美景的作用,让读者感受到自然的壮丽和伟大。
老师:对的,这就是“山川”的用法。
它是一个描绘自然景色的形容词,也可以用来表达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接下来,请继续找下一个关键词。
学生2:我找到了“绿树成荫”这个词。
它的意思是“树木郁郁葱葱,形成一片绿色”。
老师:非常好,那“绿树成荫”在文章中的作用是什么呢?学生2:我觉得它在文章中的作用是表现出自然的生机勃勃和生命力。
同时,它也强调了人们对自然的破坏和砍伐所造成的后果。
老师:确实,“绿树成荫”是一个很形象的词语,它表达了自然的生机和美丽,也暗示了人们对自然的破坏。
那么,我们接下来要学习什么呢?学生3:老师,我想学习“瀑布”这个词。
高校教师资格证《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案例分析题含答案
高校教师资格证《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科目案例分析题1、小王在大学学习期间品学兼优,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毕业后,任教于某市重点中学。
刚上班时,他总觉得自己的专业基础比较扎实,教学方法先进,吃老本足够了,备不备课都无所谓。
前两学年还勉强适应教学要求,可是后来他发现给学生讲授知识时越来越吃力了,教学效果越来越差,于是整天苦闷彷徨,垂头丧气。
答:小王的想法和做法是错误的,应该及时改正。
因为他忽视了锐意创新这一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
锐意创新是指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要勇于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见解,创造新经验;既广泛传承前人知识,又善于提炼与吸纳新内容,做到推陈出新。
锐意创新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迫切需要,是由教与学过程中的矛盾所决定的。
它要求当代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培养创新精神,努力丰富自己的创造力,积极研究和探索前沿科学,博采兼纳相关知识。
小王一味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寄希望于吃老本而不思进取的想法是应该摒弃的。
2、小张毕业后工作很努力,多次受到单位领导的表扬。
但就是有一个缺点,听不得别人的批评,因此经常因为几句善意的规劝和同事发生矛盾。
经过一段时间后,单位的同事对她敬而远之,再也不理会她了。
答:小张的做法是不对的。
因为她没有找到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正确方法。
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首先要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同其他事物的存在和发展一样,都是在内部和外部的矛盾运动过程中实现的。
职业道德品质的培养与提高,既要依赖包括批评在内的道德教育和道德评价,又要依赖包括自我批评在内的自我道德审视和自我道德评价。
小张没有正确处理好批评者与被批评者之间的关系,她应该善于剖析自己,反省自己,虚心接受同事的批评,才能消除错误的道德观念和行为的影响,培养高尚的职业道德品质。
教育资格证案例分析题(2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小明,男,25岁,大学本科学历,专业为汉语言文学。
毕业后,小明在一家教育机构担任语文教师。
由于该机构并未具备正规的教育资质,小明并未取得相应的教育资格证。
在任教过程中,小明对教学工作充满热情,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二、案例分析1. 问题分析(1)小明未取得教育资格证,从事教育工作是否合法?根据我国《教师资格条例》规定,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人员必须取得相应的教师资格证。
小明未取得教育资格证,从事教育工作属于违法行为。
(2)小明在未取得教育资格证的情况下,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尽管小明未取得教育资格证,但他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提高教学质量:①加强自身学习,提高教育教学能力;②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学习教学方法;③积极参加教育培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④关注学生需求,因材施教。
2. 案例启示(1)教育机构应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确保教师具备相应资质。
教育机构在招聘教师时,应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对教师的教育背景、工作经历等方面进行审查,确保教师具备相应资质。
对于未取得教育资格证的教师,教育机构不得聘用。
(2)教师应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积极提高自身素质。
对于未取得教育资格证的教师,应及时考取教师资格证,以确保教育教学工作的合法性。
(3)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强对教育机构的监管,维护教育秩序。
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强对教育机构的监管,对违法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机构进行查处,维护教育秩序。
同时,教育行政部门还应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管理,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三、解决方案1. 小明应尽快考取教育资格证,确保教育教学工作的合法性。
2. 教育机构应加强对小明的培训,提高其教育教学能力。
3. 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强对教育机构的监管,确保教育机构合法经营。
四、总结本案例揭示了教育领域存在的问题,即部分教育机构未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招聘教师,导致部分教师未取得教育资格证。
教师资格考试案例分析题(含答案)
教师资格考试案例分析题(含答案)阅读下列案例,完成后面问题。
师:小朋友,今天我们一起来写一写“女”字。
首先,你认识这个字的笔画吗?生:认识。
师:横、撇、点、撇。
生:不对,不对……生:老师,应该是先写撇、点、撇,最后写横。
生:错,应该先写横。
师:一般汉字的笔顺遵循先左后右,从上到下的规律,这个字的笔顺应该是撇点、撇、横。
注意“撇点”是一笔写成的。
师:请你伸出右手食指,在自己的左手手背上跟着老师来一起写一写这个字。
(教师在黑板上写“女”,学生在手背上写“女”)师:要写好这个字可不容易,看看,哪一笔你觉得很关键?生:长横,这个横要写得长长的。
生:老师,我还发现撇点和撇的交叉点刚好在竖中线上。
师:你的这个发现非常有价值。
是呀,这个“女”字就好像是一个小女孩在跳芭蕾,这个长横就像她伸开的双臂,长长的,撇点和撇好像是她的两条腿,交叉时要特别优美。
师:偏旁表义,你用这个方法记住了。
生:“溪”右边的撇折撇折像弯弯曲曲的小溪。
师:你说得太好了!你通过联想小溪的形状记住了这个字。
我们顺着她的思路,小溪弯弯曲曲地流淌最后流入什么地方呀?生:大海!师:是啊,所以下面是一个“大”字。
师:老师这里还有一首小儿歌可以记住这个字:三点水,撇一撇,三条小鱼歇一歇,一弯又一弯,游进大海里。
(教师边说边用手指书空)师:你们为什么笑呀?生:“一弯又一弯”特别有意思。
师:这个“一弯又一弯”就是——生:撇折撇折点。
生:我觉得“游进大海里”特别有趣。
师:趴脚“大”告诉我们写的时候应该注意……生:撇捺要舒展。
师:对,撇捺写得舒展了,小鱼才能游进大海里。
请对该教师写字教学的行为进行评价。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该教师结合汉字的构字规律,创编一些生动有趣的识记儿歌,有助于增加学生的写字兴趣。
教学中,教师创编的儿歌朗朗上口,学生对“一弯又一弯,游进大海里”特别感兴趣,他们一边说一边跟着老师书空,一下子就记住了字形。
同时,儿歌中把写字时要注意的一些关键笔画都作了介绍,便于学生在写字时自我提醒。
教师资格考试案例分析题六(含答案)
教师资格考试案例分析题六(含答案)
阅读下列案例,完成后面的问题。
有两位教师在指导学生开展综合学习时,同时上《广告》这一主题,甲教师设计的作业是“给家乡的杨梅设计一则广告”。
乙教师设计的作业是“给我们的学校设计一个宣传广告”。
在评课时,大家对这两道作业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最后形成了比较一致的看法,就是把甲教师的作业改成:
1.你知道哪些家乡杨梅的广告?请介绍一个。
2.试一试,能不能把这个广告改得更好。
3.自己编一个广告。
把乙教师设计的作业改成:
1.归纳一下:我们学校有哪些特点?
2.在这些特点中,哪一点或几点最突出?
3.选择一种合适的方式,把这些特点介绍给别人。
试评价修改后的作业。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修改后的作业内容“一是作业与学生的知识水平、理解水平、经验水平相适应,与学习目标相配合;二是作业相对于学生的经历与生活有意义,能够吸引学生主动积极地思考与探究”,符合“有意义”这一特征,也符合“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作业特征。
有意义的学习任务,其典型特征是需要学生付出努力,需要动脑思考才能解决。
作业选材从以课本为中心向学生为中心转移,从片段感很强的重复训练向应用性的主题作业转换,虚拟情境的假设问题将被运用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所取代。
这主要是为了贴近学生的生活,使题目符合学生的需要,使学生乐意解决问题。
教师资格证考试法律案例(3篇)
第1篇一、背景近年来,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发展,教师队伍建设日益受到重视。
教师资格证考试作为选拔合格教师的重要环节,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然而,在实际考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违法违纪行为,影响了考试的公平公正。
本文将以一起教师资格证考试法律案例为例,分析其中的法律问题。
二、案例介绍某地教师资格证考试报名期间,考生王某通过非法途径获取了考试题目和答案。
在考试当天,王某利用手机作弊,将答案发送给其他考生。
经查,涉及作弊的考生共有20人。
考试结束后,王某等人被当地教育部门查处。
三、法律分析1. 违法行为认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七十七条规定:“参加国家教育考试,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其委托的实施教育考试的机构取消其考试成绩,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伪造、变造或者买卖国家教育考试试题、答案的;(二)抄袭他人答案的;(三)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考试的;(四)其他违反国家教育考试规定的。
”在本案中,王某通过非法途径获取考试题目和答案,并利用手机作弊,其行为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七十七条规定的第一种违法行为,即伪造、变造或者买卖国家教育考试试题、答案。
2. 违法行为定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四条之一规定:“非法获取国家秘密、情报、文件、资料,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在本案中,王某非法获取国家教育考试试题、答案,其行为涉嫌侵犯国家秘密,构成犯罪。
3. 法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七十七条规定,王某等人应承担以下法律责任:(1)取消考试成绩;(2)没收违法所得;(3)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款;(4)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四、案例分析1. 教师资格证考试的重要性教师资格证考试是选拔合格教师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我国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考试过程中出现的作弊行为,严重损害了考试的公平公正,影响了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完整word版)教师资格证面试(各科)真题及解析(word文档良心出品)
教师资格证面试(各科)真题及解析结构化(中小学)真题及解析一、综合分析类【考题一回顾】上课时,刘老师经常利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导入课堂。
对此,你怎么看?【参考答案】1. 提出观点,表明态度。
这种导入方式有利有弊,但是弊大于利。
教师经常使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导入课堂的做法,暴露出教师在工作中存在思维定势,缺乏大胆尝试和创新的意识。
题目来源于考生回忆2. 分析利弊的表现。
利处在于教师使用此种导入法很好地实现了生活与教材的结合,增加了课堂的生动性和说服力;弊端在于如果教师上课的时候经常使用一种导入方式,说明这个老师不懂得变通,不会创新,很难培养出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学生,同时还会让学生觉得课程很单调,难以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3. 提出改进的建议。
一是教师要提升自身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二是教师要提升自身的教学技能。
【考题二回顾】一个学生成绩下降了,为此老师在课堂上批评了他。
对此,你怎么看?【参考答案】1. 提出观点,表明态度。
老师因为学生成绩下降就在课堂上批评他,虽然初衷是为学生好,但也暴露出老师“唯分数论”的守旧思想,在教育方式方法上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2. 分析老师行为背后反映的原因。
一方面,反映出老师希望学生能掌握知识点,并取得一个好分数的心理,这是负责任的表现;另一方面,反映出老师思想观念陈旧,过于重视分数,以及处理问题简单粗暴,不注重教育方式等问题。
3. 提出改进的建议。
一方面,更新教育观念。
包括建立素质教育观,关爱学生、尊重学生等;另一方面,提升教育技能。
教师要通过不断学习来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技能。
【考题三回顾】俗话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作为一名老师,你如何理解这句话?【参考答案】1. 解读这句话,表明观点。
这句名言时刻提醒教师,只有不断致力于自我教育时,才能教育好别人。
题目来源于考生回忆2. 分析论述其积极意义。
“学高为师”是指教师的知识视野比学校教学大纲更加宽广时,才可能真正做到传道授业解惑;“身正为范”是指教师要做到为人师表,要做好自我表率作用,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
高校教师资格考试案例分析
高校教师资格考试案例分析高校教师资格考试是保障高等教育质量、提升教师队伍素质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一系列相关案例的分析,我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这一考试的特点、要求以及考生在备考和应考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个案例。
某位考生小张,在教育知识与能力测试中表现不佳。
深入分析发现,小张在备考时,仅仅死记硬背了教材中的知识点,而没有真正理解教育理论的内涵和应用。
这导致他在面对案例分析题时,无法准确地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
这个案例反映出一个常见的问题,即部分考生在备考过程中缺乏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灵活运用能力。
高校教师资格考试不仅仅是考查考生对知识点的记忆,更重要的是考查其能否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教学情境相结合,解决教学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
另一个案例是考生小李在综合素质测试中得分较低。
经过分析,发现小李在写作部分逻辑混乱,观点表达不清晰,并且缺乏对教育热点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这提示我们,综合素质的提升不仅仅是文字表达能力的培养,还需要考生具备敏锐的教育洞察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再来看一位考生小王,在教育教学能力测试中遭遇挫折。
小王虽然在教学方法和策略方面有一定的了解,但在实际的模拟教学环节中,表现出紧张、不自信,无法与“学生”(模拟)进行有效的互动和沟通。
这表明,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不仅仅是掌握理论,更需要通过实际的演练和反思来不断提高。
从以上这些案例中,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些高校教师资格考试备考的关键要点。
第一,要注重知识的理解和内化。
不能仅仅满足于机械的记忆,而是要通过案例分析、实际应用等方式,真正掌握教育教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第二,提升综合素质。
包括提高文字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关注教育领域的热点问题,形成自己的见解和思考。
第三,加强实践演练。
通过模拟教学、小组讨论等方式,提高自己的教学实践能力,包括课堂管理、师生互动、教学效果评估等方面。
在应考过程中,考生也需要注意一些策略和技巧。
首先,认真审题是关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教师资格考试案例分析1、毛泽东在给他的老师徐特立的信中说:“徐老先生,你是我二十年前的先生,你现在仍然是我的先生,你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
”他称赞徐老的革命坚定性和革命第一、工作第一、他人第一的精神,称赞徐老“心里想的就是口里说的与手里做的”,是“一切革命党人和全体人民的模范”。
上述案例说明教师职业道德具有那些特点?结合实际谈一谈你将如何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修养?案例分析参考:这一案例说明教师职业道德影响的深远性。
结合实际所谈的内容只要符合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即可。
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是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可以细化为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和献身教育三个方面。
2、小王去年从师范大学毕业,签约到一所市级中学教书并担任班主任工作。
由于小王来自省会城市,对于家庭出身农村的学生,小王总觉得他们比较土气,没有见识,和他们在一起的时候感到很不自在,而且在许多问题上更多的采纳来自城市家庭孩子的意见,而不太注意农村孩子的感受。
领导知道此事后也善意的批评过她,但是小王却不以为然。
案例分析参考: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正直无私地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平等合理地解决各种矛盾。
教师公正是教师职业道德的一个重要的范畴。
它既要求教师的行为要符合社会、教育事业乃至学生发展个人的需要,也要求教师对学生的行为和表现应该公平对待。
小王在班级工作中戴上了有色眼镜,无形中伤害了来自农村家庭孩子的自尊心和个人感情。
教师不能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肯定不能正确评价农村和城市孩子的表现,这必然会对工作的开展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
3、小张来自单亲家庭,平时脾气较为暴躁。
做中学班主任时对学生不时采取罚款、不许进教室,甚至罚站、罚跑步等变相体罚的方式来惩罚犯错误的学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学生和家长对此意见很大。
但是小张却认为老师教训学生天经地意,没有严师何来高徒!案例分析参考:小张的做法违反了教师应当依法执教的义务。
所谓依法执教是指教师在职业活动中,必须严格按照宪法和法律来规范执教的言行,在享有宪法和法律赋予各项权利的同时还必须承当相应的义务。
它的实质就是要求教师从严格守法的角度,在全部职业行为中坚持正确的方向。
它是教师坚持正确职业行为方向的保证,是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对教师职业的必然要求。
也是教师自身生存发展的基本要求。
它要求教师要认真学习和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贯彻和拥护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纲领,认真贯彻国家的方针政策。
更要知法、懂法、守法,自觉增强法律意识。
不仅对学生,而且对社会也应当做出榜样。
小张老师应该增强法律意识,明确不履行或者违犯法律规定应当承担什么样的后果,进而落实依法执教的规范要求。
4、小王来自农村,在大学期间生活简朴,学习努力,成绩优异,受到老师和同学很高的评价。
毕业后,就职于春江市第一高级中学。
任教期间,他工作兢兢业业,塌实肯干。
但是不久他却发现同事和学生都自觉不自觉地疏远他,他感到很苦恼。
后来他才明白原来是由于自己穿着打扮、个人卫生方面不太注意,常常被同事和学生视为另类。
他感到十分迷惑:“我把课讲完讲好不就行了,吃什么穿什么这不是我个人的私事吗?”案例分析参考:小王工作兢兢业业,塌实肯干是值得肯定的。
但是他却忽视了为人师表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
为人师表是指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要用自己的言行,为学生作出表率,从而影响学生,教育学生。
为人师表是教育性质、教育目的和教育规律对教师整体素质和行为趋向的客观要求,是教师言教与身教的统一,是由我国教育的任务决定的,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实际需要。
它要求教师要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讲文明讲礼貌;严于律己,作风正派;以身作则,注重身教。
其中仪态端庄、行为端正是体现一个教师文明素养和道德水平的重要标准。
因此,小王在穿着打扮、个人卫生方面不太注意,不仅会引起学生评头论足,分散注意力,而且会使一些学生盲目模仿,产生不良后果。
因此说为人师表无小事,应该事事处处注意。
5、小王在大学学习期间品学兼优,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毕业后,任教于某市重点中学。
刚上班时,他总觉得自己的专业基础比较扎实,教学方法先进,吃老本足够了,备不备课都无所谓。
前两学年还勉强适应教学要求,可是后来他发现给学生讲授知识时越来越吃力了,教学效果越来越差,于是整天苦闷彷徨,垂头丧气。
案例分析参考:小王的想法和做法是错误的,应该及时改正。
因为他忽视了锐意创新这一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
锐意创新是指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要勇于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见解,创造新经验;既广泛传承前人知识,又善于提炼与吸纳新内容,做到推陈出新。
锐意创新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迫切需要,是由教与学过程中的矛盾所决定的。
它要求当代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培养创新精神,努力丰富自己的创造力,积极研究和探索前沿科学,博采兼纳相关知识。
小王一味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寄希望于吃老本而不思进取的想法是应该摒弃的。
6、小王任教于某市重点小学。
他为人孤僻,不喜欢与人交往。
他一直认为作为老师把课讲好就可以了,因此平时很少与人交往,经常独来独往,我行我素。
领导和同事都把他视为怪人,渐渐疏远他,致使小王的工作越来越差。
案例分析参考:小王的做法是不对的。
因为他忽视了团结协作这一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
所谓团结协作,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正确处理与其他教师、学校领导以及有关人员之间的关系,做到互相尊重、团结一致、密切配合,共同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团结协作是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在教师职业道德上的具体体现,是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是教师自我完善的客观条件。
它要求我们要关心集体,服从领导,谦虚谨慎,尊重同志,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积极维护学校荣誉,共创文明校风。
因此小王应该从个人的小圈子里面走出来,和领导、同事多加沟通,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共同致力于学校教育。
7、某中学和某保险公司是关系单位,为了提高保险公司的营业额,该中学强制性要求在校所有学生必须购买该保险公司的意外人身伤害保险。
小兵的父母刚刚下岗,家庭生活窘迫,无力负担几十元的保险费用。
小兵的班主任李老师于是对此冷嘲热讽,并在小兵面前说其父母不为其购买保险是不爱他的表现,导致小兵家庭关系紧张,进而影响了小兵的学习。
案例分析参考:李老师的做法是不对的。
因为她忽视了尊重家长这一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
尊重家长是教师在处理与学生家长之间关系中所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
它是指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重视家庭教育的作用,经常与家长联系来共同搞好学生工作。
尊重家长既要求教师不挫伤家长的感情,又要求教师要教育学生尊重自己的家长。
其目的是为了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
而教育孩子尊重自己的家长,提高家长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可以更好的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
这样做不仅仅有利于对孩子的教育,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威信。
李老师的做法挫伤了家长的感情,影响了小兵与家庭的关系,是极不可取的。
8、小张毕业后为社会上拜金主义的不良风气所腐蚀,一直梦想灯红酒绿的奢华生活。
分配到一所省属中学后不安于清贫,常常利用上班时间联系生意,多次被领导批评教育。
在担任班主任期间,他一直不安心工作,没有把精力放在如何搞好班级工作提高学生素质上,而是想方设法利用学生家长为其生意提供便利,而且常常借调换座位等机会向家长讨要好处,在师生中产生了不良影响。
案例分析参考:小张的做法是不对的。
因为他忽视了廉洁从教、爱岗敬业、尊重家长和为人师表等方面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
廉洁从教是指教师在从教过程中,要正确处理事业与利益的关系,不利用自己的特殊地位谋取私利,做到清正廉洁,无私奉献。
它要求教师要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尊重家长是教师在处理与学生家长之间关系中所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
它是指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重视家庭教育的作用,经常与家长联系来共同搞好学生工作。
它要求教师要防止与家长交往的庸俗化。
小张的做法损害了教师的光辉形象,败坏了教师的名誉,使学生产生了不良的心理感受,影响了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是极不可取的。
9、小张毕业后工作很努力,多次受到单位领导的表扬。
但就是有一个缺点,听不得别人的批评,因此经常因为几句善意的规劝和同事发生矛盾。
经过一段时间后,单位的同事对她敬而远之,再也不理会她了。
案例分析参考:小张的做法是不对的。
因为她没有找到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正确方法。
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首先要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同其他事物的存在和发展一样,都是在内部和外部的矛盾运动过程中实现的。
职业道德品质的培养与提高,既要依赖包括批评在内的道德教育和道德评价,又要依赖包括自我批评在内的自我道德审视和自我道德评价。
小张没有正确处理好批评者与被批评者之间的关系,她应该善于剖析自己,反省自己,虚心接受同事的批评,才能消除错误的道德观念和行为的影响,培养高尚的职业道德品质。
10、小张毕业后在一所铁路子弟学校工作,在学生、同事和领导面前表现得谦虚谨慎,温文尔雅,而且因为成绩突出多次受到各级领导的表扬。
然而一但回到宿舍就变成了另外一个样子,衣服鞋帽随处乱扔,房间内脏乱不堪,还经常约一些不三不四的人在宿舍内酗酒、打牌直到深夜,邻居规劝也不奏效,他自己认为:“又不是上班时间,又没有领导、学生看见,潇洒一下又何妨?”案例分析参考:小张的做法是不对的。
说明他的教师职业道德素质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要努力做到“慎独”。
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的最高层次就是“慎独”。
它是指在没有外界监督、独自一人的情况下也能自觉遵循道德规则,不做任何对国家、集体和他人不道德的事情。
而不是有领导学生一个样,没有了就另外一个样。
因此小张要时时警惕自己,加强自我约束,自我监督,以期锻炼坚定的职业道德情感、意志和信念,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