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救援科普.
国家灾难生命支持课程介绍及启示
6.个人防护装备和去污
1.人口场景一 2.人口场景二
3.大规模检伤分类及激增能力
模拟和 技能训练
1. 现场群众死亡 2. 使用模拟患者的灾难场景 3. 紧急行动中心 4. 个人防护装备和去污
图1 NDLS体素
生工作者,也包括民众及社区家庭单位的卫生支持人员。以家 庭急救包应用为例,将灾难发生时需要准备的急救包的重要物 资清单列出,并将普通人群及特殊人群(婴儿、老人、孕妇、糖尿 病人或残疾人)可能需要准备的物品清单详细列出,此外还对 心脏复苏术、创伤急救术等多种实用技能进行培训,培训内容 实用易懂,保证学习者掌握自救及互救技能。
7.化学事件(案例练习)
— &生物灾难(案例练习)
高级灾难生命支持
(Advanced Disaster Life Support,ADLS)
培养形式
A
演讲
丄
厂 1.灾难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2.灾难和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分类
3.卫生系统灾难激增能力
4.社区卫生应急行动与响应
5•灾难中的法律和伦理问题
a
小组讨论
念和管理原则等㈣。 2.3右锻烫碓玄命丈持殊
高级灾难生命支持课程针对灾难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 相关临床护理和院前急救人员,包括医院、公共卫生部门及提 供医疗服务的相关人员和医学生,进行7.5小时的理论(演讲) 和实践(重点案例练习、小组讨论)学习的密集课程。针对不同 群体(公共卫生部门、医院、学校)介绍涵盖多种灾难类型的核 心理论、大规模人员减伤分类及重大灾难事件案例练习等。
(1) 理论内容:灾难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类,卫生系统 面对灾难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措施,社区卫生紧急行动 和反应及相关法律、伦理道德问题的介绍。
地震救灾培训计划内容包括
地震救灾培训计划内容包括一、培训目的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常常给社会和个人带来极大的伤害。
为了提高地震发生后的应急救援效率,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我们特制定了地震救灾培训计划。
通过此次培训,希望能够提高救灾人员的应急救援技能,增强应对地震灾害的能力,有效应对地震灾害。
二、培训对象本次地震救灾培训计划的培训对象为政府救灾机构、应急救援队伍、社会志愿者和学校师生等。
希望能够将培训对象分为不同的群体进行系统培训,从而提高地震应急救援的整体效能。
三、培训内容1. 地震灾害的基本知识通过专业人员介绍,讲解地震的基本概念,地震带来的危害,地震的预警和预防知识,让培训对象对地震灾害的基本特点和形成原因有所了解。
2. 地震救援的基本技能通过专业救援教练进行实地演练和模拟演练,学习地震救援的基本技能,包括搜索、救援、紧急救护、物资分发、社会心理疏导等内容,提高救援人员的应急救援技能和队伍协作能力。
3. 地震科普宣传培训中设置地震科普宣传板块,通过视频、图片、实物等多种形式向参训者宣传地震的基本知识和安全防范措施,提高参训者对地震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4. 地震灾后心理援助培训设置心理援助专题,邀请心理专家结合地震灾害的实际案例,针对灾区居民、救援人员等在灾后心理上所遇到的问题,开展心理疏导和心理辅导活动,提高灾区人民的心理抗压能力。
5. 通信与卫生卫生知识培训对象学习应对地震灾害时的紧急通信方法和卫生防疫知识,包括无线电通信、卫生填埋、废物处理、环境卫生等内容,提高应急救援工作的有效性和规范性。
四、培训时间与地点本次地震救灾培训计划将根据培训对象的不同设置不同的培训周期和地点。
政府救灾机构、应急救援队伍将在专业救援基地进行为期一周的培训,社会志愿者将在社区学校进行为期三天的培训。
具体时间地点将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另行通知。
五、培训效果评估在培训结束后,将组织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
根据培训对象在应急救援技能、地震科普知识、心理援助能力等方面的提升情况进行评估,并将评估结果用于调整和改进后续的培训工作。
探析防灾减灾心理援助应急机制建设
科教 普及化
在 遭 受 突 发 重 大
灾 害 、 大 面 积 人 群 受 灾
助 灾 区民众 战胜心理危 机 ,组成相 互 支 持 的团体 ,依靠彼此 力量 ,开展 心
理 自助 、 互 助 。进 一 步 完 善 突 发 事 件 应 急 管 理 体 系 , 推 进 社 会 可 持 续 发
时:专业人员的心理救 展 。
估 等灾求 ,
灾 日等 ,组织开展 防灾救灾演 练等活 动 ,发布 “ 防灾减灾 ”公益短信 ;编 印、派发 灾害心理援助 的实施流程 等 宣传 资料 ,开 展有 效的精神障碍 预防
和 应 对 措 施 方 面 的健 康 宣 教 ;分 类 干
作 或 担 任 大 学 生 村 官 。利 用 各 方 力
量 ,对政府 工作人员 、教师 、医生和
才储 备网络和心理 援助专业人 才数据 库 ,建立常态化 心理援助机制 。在重
灾 区民众群体等 开展灾 害心理援助 知
识 辅导 ,拓展 心理援助 范围 ,增 强灾 害心理援助 的有效性 ,
扩 大 心 理 援 助 的 覆 盖
管理工作 ,提高 自救、互救技 能,发 挥正常化 教育和心 理免疫 的作 用;通 过广播 、 图片 、简报 、讲座等进 行灾
害 心 理 援 助 知 识 普 及 推 广 ,传 播 灾 后
面 。创造符合 本地特色 的心理援助模 式 ,按照
灾 害心理反应 规律 ,确
汶川地震后 的心理援 助使 灿烂 的笑容又 重新绽放 援 是必要 的、应急 的、 在 灾区人们 的脸上 暂 时 的 、 有 限 的 ,而
I 国减灾 2 2
( 者单 位 :河 海 大学公 共管 理 作
学院)
灾难事件的心理危机干预
我国各类灾害
• 根据对国际国内52项相关研究的总结,人群经历 灾害后各种心理障碍的发生率平均增加17%。 • 中国灾后PTSD发病率与持续时间与在其他地区研 究的结果一致,如张北地震受灾群体3个月和9个月 内PTSD的发生率分别为18.8%和24.2%。 • 除PTSD外,最常发生的还有抑郁障碍和其他焦虑 障碍,灾难性事件后报道的患病率在20%左右的居多。 • 据估计,受灾人群中,发生酒精依赖的占35.5% (3%-55%),发生药物依赖的占22.9%。 • 灾害还使受灾地区的自杀率明显上升。
消化创伤体验。
集体晤谈的经验
• 洛阳火灾
(2000)
• 大连5.7空难
(2002)
• 车祸
(2002)
• 北大山难
(2002)
• SARS
(2003)
• 北大医院幼儿园事件(2004)
时限
• 灾难发生后24-48小时之内是理想的干 预时间
• 6周后效果甚微
种类
• 正规的集体晤谈 • 通常由合格的精神卫生专业人员指导 • 事件发生后24-48小时内实施 • 指导者必需对小组治疗有广泛了解 • 指导者必需对应激反应综合征有广泛了
灾难事件的心理危机干预
康宁医院心理咨询中心 宫本宏
13091910908 88789119
我国各类灾害
•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损失最严重的 少数国家之一,据国家减灾十年报告的 统计,一般年份全国受灾害影响的人口 约2亿人.死亡数千人
• 灾难、重大社会事件、公共卫生事件、 均属于危机性事件,会同时对公众的 躯体和心理健康造成影响。
应激反应:认知方面
• 记忆问题 • 定向问题 • 注意力不集中 • 思考与理解困难 • 不能不想灾害事件 • 计算、决策困难
安全科普知识演讲稿(3篇)
第1篇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老师和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站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安全科普知识的内容。
安全,是我们生活中永恒的主题,它关乎每个人的生命和健康,关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安全意识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为大家介绍一些安全科普知识。
一、交通安全首先,我们要关注交通安全。
据统计,每年因交通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触目惊心。
那么,如何确保交通安全呢?1. 遵守交通规则:行人应走人行道,横穿马路时要走斑马线,并左右观察;驾驶机动车时,要遵守交通信号灯,不酒驾、不超速、不疲劳驾驶。
2. 安全出行:选择合适的交通工具,如步行、自行车、电动车等,确保出行安全。
3. 使用安全设施:如头盔、安全带等,可有效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4. 提高警惕:在道路上,时刻保持警惕,避免因分心、疲劳等原因导致事故。
二、消防安全消防安全是另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火灾不仅会造成财产损失,更会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
以下是一些消防安全知识:1. 预防为主:定期检查家中电器设备,及时消除火灾隐患。
2. 正确使用电器:使用电器时,要确保线路完好,避免超负荷用电。
3. 掌握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如灭火器、灭火毯等,关键时刻能救命。
4. 熟悉逃生路线:在公共场所,要了解并熟悉逃生路线,以便在火灾发生时迅速撤离。
三、网络安全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以下是一些网络安全知识:1. 保护个人信息:不随意泄露个人身份证、银行卡等信息,避免遭受诈骗。
2. 使用安全密码:设置复杂的密码,并定期更换,提高账户安全性。
3. 警惕网络诈骗:不轻信陌生人的电话、短信、邮件等,避免上当受骗。
4. 安装杀毒软件:定期更新病毒库,确保电脑安全。
四、公共卫生安全公共卫生安全关乎每个人的身体健康。
以下是一些公共卫生安全知识:1. 讲究卫生:勤洗手、勤通风,保持个人卫生。
2. 合理饮食:均衡饮食,避免食用过期、变质食品。
精神卫生工作总体规划
精神卫生工作总体规划精神卫生工作总体规划是一个涵盖了整个社会的工作计划,它包括了政府、社会组织、医疗机构以及广大市民的协作共同努力,在保证每个人健康和快乐的同时,为全社会创造一个健康、和谐和幸福的环境。
本文将会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介绍精神卫生工作总体规划: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工作重点、实践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和总结。
一、总体目标精神卫生工作总体规划的目标是为了全面、系统地建设我国健康的心理环境,提高人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同时创造一个更健康、和谐和幸福的社会环境。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让每个人都能够在平等和自由的氛围中自由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实现自我价值,从而为社会注入更多的创造力和活力。
二、主要任务1. 提高公众对精神健康的意识和认识。
广泛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增加公众对于心理健康的认识和意识,使其知道如何保护自己的心理健康。
2. 加强心理健康专业人才培养。
通过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和提高专业技能水平,提高社会对于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度,为心理健康工作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3. 建设心理卫生服务体系。
建设健全心理卫生服务体系,包括公共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心理援助等服务,并提供心理健康服务热线等多种形式的心理卫生服务。
4. 加强心理健康科普宣传。
加强心理健康科普宣传,提倡健康文化,带动群众关注健康,增强群众自我预防能力,从而预防和化解心理健康问题。
5. 提高心理救援能力。
加强对于突发事件和灾害的心理救援,帮助受灾者及其家属缓解心理压力,化解人们的情感冲突,重建生命信心和未来梦想。
三、工作重点1. 提倡健康的心理生活方式。
鼓励人们采用健康的生活方式,如规律作息、良好的饮食习惯、适当的运动等,从而增加人们的自信心、快乐感、幸福感,防止因为不良的生活方式而导致的心理健康问题。
2. 加强心理健康科普宣传。
通过多种途径开展心理健康科普宣传,向公众普及基本知识和信息,帮助人们了解心理健康,引导大众树立科学的心理健康观念。
学校科普活动应急预案范文
一、编制依据为保障学校科普活动的顺利进行,提高师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校举办的各类科普活动,包括但不限于科技展览、实验演示、科普讲座、野外考察等。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学校科普活动应急指挥部,负责科普活动期间应急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挥。
2. 应急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应急工作的具体实施。
3. 各部门职责:(1)教务处:负责科普活动的策划、组织和实施,确保活动安全、有序进行。
(2)保卫处:负责活动现场的安全保卫工作,维护秩序,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3)后勤处:负责活动现场的物资保障、场地布置和设施维护。
(4)医务室:负责活动现场的医疗救护工作,确保师生安全。
(5)心理咨询室:负责活动现场的心理疏导工作,关注师生心理健康。
四、应急响应程序1. 预警信息接收与报告(1)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负责接收各类预警信息。
(2)对可能引发安全事故的预警信息,及时上报应急指挥部。
2. 应急响应启动(1)应急指挥部根据预警信息,判断是否启动应急预案。
(2)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向各部门下达应急响应指令。
3. 应急处置(1)各部门按照应急响应指令,迅速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2)保卫处负责现场安全保卫,维护秩序。
(3)后勤处负责物资保障、场地布置和设施维护。
(4)医务室负责医疗救护工作。
(5)心理咨询室负责心理疏导工作。
4. 应急救援(1)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协调相关部门,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2)根据事故情况,启动应急救援预案。
5. 应急结束(1)应急指挥部根据事故处置情况,决定是否结束应急响应。
(2)各部门恢复正常工作秩序。
五、应急保障措施1. 人员保障:应急指挥部成员、各部门负责人、工作人员等应熟悉应急预案,掌握应急处置技能。
2. 物资保障: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负责储备应急物资,确保应急处置工作顺利进行。
120急救医生职责
120急救医生职责一、引言作为120急救医生,肩负着拯救生命、缓解病痛的重要使命。
他们不仅需要具备丰富的医学知识和急救技能,还需要在紧张、多变的环境中保持冷静和判断力。
本文将详细探讨120急救医生的七大职责,以确保他们能够在紧急情况下为患者提供最高质量的医疗救助。
二、急救响应与现场处置快速响应:在接到急救呼叫后,120急救医生需迅速组织急救队伍,确保在短时间内到达现场。
初步评估:到达现场后,医生需迅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初步评估,确定优先救助对象。
基本生命支持:实施心肺复苏、止血、保持呼吸道通畅等基本救治措施,稳定患者生命体征。
现场指挥:在抢救过程中,协调现场资源,确保救援工作的高效进行。
防护措施:在疫情或传染性疾病高发时期,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确保医护人员安全。
三、转运与途中监护患者转运:在转运过程中,保持患者的稳定,确保安全抵达医院。
途中监护:持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确保途中急救措施的及时实施。
医患沟通:向患者及家属提供必要的信息和安慰,稳定其情绪。
联系医院:提前与接收医院沟通,确保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后续治疗。
交接工作:抵达医院后,与院内医护人员完成患者病情和治疗方案的交接。
四、急救教育与心理支持公众教育:参与社区急救知识宣讲,提高公众的自救互救能力。
家属安抚:在抢救过程中,对家属进行必要的安抚和信息告知。
心理疏导: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减轻其紧张和恐惧情绪。
健康教育:引导患者及其家属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预防常见疾病。
科普宣传:通过各种渠道宣传急救知识,提高社会整体急救能力。
五、跨部门协作与信息共享协作配合:与消防、警察等部门紧密配合,共同应对大型事故或灾难。
信息传递:及时将现场情况上报给相关部门,共享医疗资源。
资源调度:与其他医疗机构协调,合理调配急救资源,确保抢救工作的高效进行。
数据统计与分析:对救治数据进行分析,为急救工作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完善预案: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优化急救预案,提高救治成功率。
突发气象灾害后的心理应激救援
义及方法等方面进行 了详细介绍 , 并提 出加强应激气象科普宣传是做 好心理应
激 救援 工作 的 关键 。
关 键 词 : 突发 气 象 灾 害 ;心理 干 预 ;灾后 救援
中图分类 号:B 4 8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 号: 10 — 5 2 ( 0 2 2 0 6 — 3 0 5 0 8 2 1 )0 — 0 7 0
只 能深 入 研 究他 们 的各种 成 因,尽 可 能采 取 一 些 措 施对 其 加 以防 范 。 在 突发 事 件和 众 多 的信 息 面前 ,公 众会 出现
一
省 政府 首 次 组 织 了大 规 模心 理 干 预 活动 ,这 也 是 国 内 首 次 正 式 对 自然 灾 害 受 害 者 做 出 的 大 规 模 心 理干 预 活 动 。杭 州 市心 理 危 机 干预 中心 的 心 理 工 作者 发 现 ,除 了受 灾较 重 的家 庭 外 ,存 在 心 理 问题 的还 有 参 与救 灾 的解放 军 官 兵 和 乡镇 干 部 。 更严 重 的是 ,这 些 人 中 ,7 %以上 的有 严 重 的应 0 激 心 理 反 应 症 状 ,或 者“ 敢 睡 觉 ,或 者 有 一 点 不 小 声 响就 心 惊 胆颤 ” 。心 理 专家 采 取 倾 听 、疏 导 、 宣 泄 、放 松 等技 术 ,针对 不 同家庭 的受 灾 情 况 分
般可归为 “ 灾” “ 天 和 人祸 ” 大类 。在 天灾 中 两
所 占 比例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最大 的是 气象 灾 害 。按 照 世 界气 象 组织
的统 计 ,气 象灾 害 约 占 自然 灾 害 的 8%,中国气 6 象 灾 害 每 年 造 成 的经 济 损 失 占全 部 自然 灾 害 损
失 的 7 %以上 【。这 类 突 发事 件 不 以人 的意 志 为 0 4 】 转 移 , 可 预 防 , 难 被 阻止 。 目前 的情 况 下 , 只 很 在
应急管理科普宣教培训工作总结7篇
应急管理科普宣教培训工作总结7篇第1篇示例:应急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涉及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而应急管理科普宣教培训工作作为应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不可忽视。
本文将对应急管理科普宣教培训工作进行总结,并反思如何进一步提高其效果。
一、工作内容1.开展各类培训活动:包括应急演练、应急教育讲座、应急技能培训等,旨在提高公众的应急意识和自救能力。
2.普及应急知识: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应急知识的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应急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加强与社区、学校、企业等单位的合作:通过与不同单位合作,将应急管理的理念融入各个领域,形成全社会共同应对灾难的合力。
二、工作效果1.提高公众的应急意识:通过科普宣教培训,公众对应急管理的重要性有了更深的认识,学会如何在紧急情况下保护自己和家人。
2.减少灾害损失:公众掌握了基本的自救技能和应急知识,能够在灾害发生时做出正确的应对,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提高应急管理机构的工作效率:公众具备一定的自救能力和应急知识,可以在灾害发生时自行解决一些问题,减轻了应急管理部门的负担,提高了应急工作的效率。
三、存在问题1.培训内容单一:有些培训活动内容过于单一,缺乏新意,容易使参与者失去兴趣。
2.覆盖面不足:有些地区的应急管理科普宣教工作覆盖范围较窄,还有一些人群接受不到应急知识的普及。
3.跟进不及时:一次性的培训活动效果有限,应该建立起长效的宣教机制,定期跟进宣传工作。
四、改进措施1.多样化培训形式:结合现代科技手段,采用多样化的培训形式,如网络课程、应用软件等,提高培训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2.加强对重点人群的培训:重点关注老年人、学生、企业员工等群体,提供针对性的应急管理培训,增强其自救和应急处置能力。
3.建立持续宣教机制:建立应急管理科普宣教工作的长效机制,定期开展培训活动,持续加强公众的应急意识和能力。
应急管理科普宣教培训工作对提高全民的应急管理意识和能力非常重要,但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改进。
国内突发事件后社会心理援助现状与短板问题
国内突发事件后社会心理援助现状与短板问题作者:暂无来源:《城市与减灾》 2020年第2期祝卓宏祝卓宏,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教授,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应急心理行为应用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社会心理服务专委会秘书长,中国健康管理协会公职人员心理健康管理分会副会长、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咨询师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心理学会心理治疗与咨询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长期从事突发事件后心理援助的研究与实践工作,曾参加小汤山医院抗击非典的心理危机干预,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雅安地震、黄岛爆炸、天津滨海新区爆炸、昆明“3·1”暴恐袭击、乌鲁木齐“7·5”事件等突发事件后的心理援助。
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突发事件一般具有突发性、紧急性、高度不确定性、影响的社会性等特征,容易对个体和群体的心理行为造成应激反应,如果缺少社会心理援助,将会导致一些个体出现严重应激障碍或创伤后应激障碍。
因此,自2008年汶川地震以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和指导性文件。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由于病毒传染性较强,导致很多患者、密切接触者、家属等出现严重焦虑和恐惧情绪,因此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疏导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
2020年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上强调,要加强心理干预和疏导、有针对性做好人文关怀,对于我们更加深入细致做好群众工作,深入落实科学防治要求,坚定信心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国务院和卫健委也及时发出了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和开通心理援助热线的通知。
本文旨在系统回顾我国突发事件后社会心理援助现状及存在的短板问题,希望有助于及时完善我国突发事件后社会心理援助体系。
我国突发事件后社会心理援助现状(一)自然灾害后的社会心理援助中国是世界上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后,大型灾害频发,不仅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也给灾区群众心理造成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
应急预案的社会心理援助提供心理支持和援助
应急预案的社会心理援助提供心理支持和援助在突发事件中,如自然灾害、公共卫生危机和恐怖事件等,人们容易受到心理创伤的影响,导致严重的心理问题。
急需现场心理援助的同时,应急预案的社会心理援助也非常重要。
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将介绍应急预案的社会心理援助的主要内容和相关知识,并探讨建立有效的应急心理援助体系的重要性。
一、应急预案的社会心理援助的定义应急预案的社会心理援助是指在突发事件中对受创群体提供的心理支持和援助。
它旨在促进受创群体的心理康复,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并帮助他们在事件后尽快恢复正常生活。
应急预案的社会心理援助包括心理危机干预、心理救援、心理疏导、心理治疗等。
二、应急预案的社会心理援助的主要内容1.心理危机干预对于受创群体,心理危机干预是应急预案的社会心理援助的第一步。
心理危机干预旨在在事件的现场提供及时、有效的干预措施,帮助受创群体控制自己的情绪并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
心理危机干预的主要措施包括积极倾听、化解紧张、鼓励和支持等。
2. 心理救援心理救援是应急预案的社会心理援助的另一个重要内容。
它的主要目的是对受创群体的精神损伤进行治疗。
心理救援包括为受创群体提供心理支持、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情绪、缓解痛苦和紧张状态等。
3. 心理疏导心理疏导是帮助受创群体排解情绪、舒缓身心压力、恢复心理平衡的重要手段。
心理疏导包括情境化疏导、谈话疏导、行为疏导等多种形式。
在有效的心理疏导过程中,受创群体可以通过表达情绪、倾听他人、感受自身身体变化等方式逐渐释放自己的情感和压力。
4. 心理治疗心理治疗是指当受创群体出现心理障碍和严重问题时,提供的系统性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可以帮助受创群体恢复心理平衡,处理心理问题,减轻压力,改善生活质量,促进恢复。
常见心理治疗方法包括认知行为治疗、人际治疗、儿童和青少年治疗等。
三、应急预案的社会心理援助的实施1. 建立应急心理援助体系为了提供及时、专业的应急预案的社会心理援助服务,需要建立一整套应急心理援助体系。
心理科普:了解心理咨询行业
1.心理咨询能够做什么?在心理咨询行业会经常听到“心理咨询不是授人予鱼,而是授人予渔”。
怎样理解这句话呢?很多来访者认为心理咨询就是给来访者出主意,找办法去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确实是心理咨询的一个方向。
只是一个好的心理咨询师是不会给来访者建议的,而是在咨询的过程中让来访者找到解决问题和适应社会和人际关系等方面的方法。
比如一个来访者在婚姻问题上出现了选择困难,不知道该不该离婚,作为咨询师这样一个问题是没法给出答案的,更多的时候心理咨询的意义在于,什么样的原因让你想要离婚,这样一些事情引发了你何种的感受,在这样一个问题上离婚是不是唯一的方法等等方向上展开讨论和工作。
在咨询的过程中帮助来访者理解消化自己的情绪,看到自己或是与他人关系中的问题,在混沌和迷茫中找到方向,这才是咨询的意义。
给建议是指导,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出路是成长,没有人能够指导一个人的人生,而心理咨询的目标也是为了帮助来访者更好的成长。
2.什么是心理咨询?在心理学的发展历史上有两个关键的节点,一个是冯特的出现把心理学正式带入了科学界,一个是弗洛伊德把心理治疗推向了人们的视野。
很多人会认为心理咨询不就是聊聊天?有这么复杂吗?没错,心理咨询确实是"话疗",但是不同于聊天的是,心理咨询有自己的"聊天"背景。
以认知行为治疗来说,聊天的主题更多的侧重于来访者的自动化思维,对来访者进行认知矫正。
而精神分析治疗,则是注重来访者的移情,心理防御和梦。
而家庭治疗更多的注重于在整个的家庭系统中的三角关系,核心情感与自我分化等问题上,在咨询过程中也更多的会让家庭中除了来访者之外其他的成员参与进来。
众多学派的理论背景不同决定了咨询方向及针对性的不同,尺有所长,寸有所短,来访者也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问题去选择一个合适的咨询师。
相比较来说精神分析的治疗偏长程,不针对“症状”而针对人格和潜意识工作,主要技术以自由联想,对梦的诠释,和诠释面质等技术为主。
心理疏导工作方案3篇
心理疏导工作方案3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审核人:______审批人:______编制单位:______编制时间:__年__月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演讲稿、工作总结、工作计划、心得体会、教学总结、事迹材料、优秀作文、教学设计、合同范文、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speeche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experiences, teaching summaries, deeds materials, excellent essays, teaching designs, contract sampl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心理疏导工作方案3篇心理疏导工作方案1为进一步加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治愈患者心理疏导工作,促进治愈患者全面康复,特制定本方案。
应急科普宣教资料
应急科普宣教资料1.应急概述应急是指灾害发生时,采取预测、预警、应对等一系列措施,保障人民生命安全、财产安全和社会秩序的工作。
应急管理是一门涉及预防、减轻、控制、恢复以及应对突发事件的综合性学科。
2.突发事件分类突发事件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
自然灾害指的是由自然因素引发的各类灾难,如地震、洪水、暴风雨等。
事故灾难是指由人为因素引发的各类事故,如交通事故、矿难、火灾等。
公共卫生事件是指影响公众健康的突发事件,如传染病爆发、食品安全事件等。
社会安全事件包括社会治安事件和恐怖袭击等。
3.应急预案应急预案是指为应对突发事件而事先制定的一系列应急措施和应急程序。
应急预案需要包括预警、避险、救援、恢复等环节的具体步骤和应对方法。
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和个人都应制定并熟悉相应的应急预案。
4.应急装备应急装备是指为应对突发事件而准备的各类物资和设备。
常见的应急装备包括灭火器、急救箱、应急通讯设备、防护服等。
个人和家庭也应根据自身情况,准备相应的应急装备,如应急药品、食品、应急工具等。
5.应急知识与技能应急知识与技能对于应对突发事件起到关键作用。
常见的应急知识包括急救知识、火灾逃生方法、地震避险知识等。
应急技能包括基本急救技能、灭火技能、自救互救技能等。
广大市民可以通过参加应急知识培训和模拟演练等方式提高自身的应急能力。
6.危机公关危机公关是指在突发事件发生后,通过媒体宣传和舆论引导等方式,维护公众秩序、传递正确信息、避免恐慌和谣言的传播。
政府和企事业单位需要制定危机公关预案,并及时应对媒体和社会的关注。
7.社会参与突发事件的应急工作需要社会各方面的积极参与。
政府、企事业单位、专业救援队伍、志愿者组织和普通市民等都应承担起应急工作中的责任和义务。
社会各界可以通过参与应急演练、志愿者服务等方式,共同提高灾害防范和应急能力。
8.心理疏导突发事件对个人和社会的心理健康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应急工作中需要重视心理疏导工作,帮助受灾人员和应急救援人员缓解压力、调整心态、恢复正常生活。
从汶川大地震谈心理危机干预应急体系建设
在灾后重建过程中,注重心理援助长效机制的建立。通过设立心理咨询站点、培训心理志愿者、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等方式,为受灾群众提供长期心理支持。
4.成效显著
三、心理危机干预应急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
1.完善组织架构
建立健全心理危机干预应急组织体系,明确各部门职责,确保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高效运行。
5.完善心理援助资源保障
加大心理援助资源投入,保障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结论
汶川大地震心理危机干预的成功实践,为我国心理危机干预应急体系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认真总结经验,不断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出更大贡献。
三、心理危机干预应急体系建设的具体措施
5.监测评估与反馈
建立心理危机干预监测评估机制,定期对心理援助工作进行评估,根据反馈结果调整干预策略。
九、全面推进心理危机干预工作
1.提高全民心理健康素养
2.构建心理危机干预的社会支持网络
联合社会各界力量,构建心理危机干预的社会支持网络,形成全社会关注心理健康、共同参与心理援助的良好氛围。
3.强化心理危机干预的科学研究
1.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将其纳入防灾减灾救灾整体规划,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2.明确责任分工
明确各部门、各单位在心理危机干预应急体系建设中的责任分工,建立健全协调联动机制,形成工作合力。
3.强化监督检查
加强对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监督检查,确保应急预案的落实和援助资源的合理分配。
4.强化心理健康教育
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加强对青少年、高危职业人群等特殊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全民心理健康素养。
5.建立心理危机干预评估与反馈机制
心理救援,你须知的6条原则
心理救援,你须知的6条原则作者:西英俊来源:《心理与健康》2014年第04期灾难发生后,很多心理学工作者迫切地想要为灾区民众奉献自己的爱心,这种积极的态度的确极大地推动了灾后心理救援工作的开展。
然而,我们必须认识到心理救援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如果只凭满腔热情和平时所了解的心理咨询技能,而缺乏灾难心理救援的经验和培训,则其干预效果是难以保证的。
因此,在心理救援过程中,心理救援人员除了具有助人的动机外,也应接受专家督导或同辈督导。
只有这样,心理救援工作才既具有人文的表现,又符合伦理的要求。
作为心理救援队员,我们要遵循如下几条原则:把握心理救援和实际问题解决相结合的原则灾后心理危机表面上是微观层面上的个体性心理危机,但实际上是宏观层面上的社会性公共危机。
因此,具有实效的心理救援应该是把对灾区民众的心理援助与对其现实生活的问题解决相结合。
换言之,当我们要开始对一灾难受创者进行危机干预时,我们应首先关注其是否已经处于一个可靠的社会支持网络中,是否已经获得基本的生活保障,是否处于安全的环境中。
只有在此基础上的心理救援才是持续和有效的。
把握心理治愈和心理自愈相结合的原则换言之,就是要把握心理自我修复与专家帮助下的心理修复相结合的原则。
虽然经历灾难的个体处于高应激状态,会出现一系列身心反应,但其中大约有70%的人可以在几个月的时间里依靠自己的力量达到自愈。
认识到这一点非常必要,这可以避免在实施心理救援工作中过于强调“帮助”,而忽视了灾区民众自身存在的潜力和资源,以至于导致心理救援的盲目性,甚至增加灾区民众对灾难的恐惧心理和对他人的依赖心理。
因此,心理救援工作一方面要帮助民众树立接纳创伤的态度,另一方面要引导他们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调动自身的资源去处理和消化自己的创伤。
把握自我卷入与自我保护相结合的原则成功、有效的心理救援需要心理救援人员适度的自我卷入。
也就是说,在干预过程中,心理救援人员要始终保持一种共情的态度,深切体会受助者的想法和情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灾后心理救援宣传资料洪灾面前如何做好心理调适暴雨洪灾袭来,在保障生命财产安全的同时,应关注洪灾面前大众心理健康,以良好的心态来勇敢的面对暴雨洪灾!当无情的暴雨洪水袭来,我们有可能会因经历一些无法预测的伤害或丧失,如:家园的丧失,亲人的伤亡,或是自己身体的伤害等,会出现各种各样的不良情绪和身体反应,如:紧张、害怕、发抖、失眠、头晕、心慌、恶心等。
因每个人体验和情况不同,身心的反应也会各异。
但是,所有这些在灾难时出现的反应都是正常身心反应,是人对于非正常事件作出的正常心理反应,大多数人在数周或数月之内会自然缓解,所以当我们出现这些感觉时,千万不必慌张,正确调适能尽早摆脱心理不适。
那么,我们先来看看这些情绪及身体的反应都包括哪些:心理反应:恐惧和担心、很担心暴雨或洪水会再次发生、害怕自己或亲人会受到伤害,害怕只剩下自己一个人、害怕自己崩溃或无法控制自己。
无助:觉得自己是多么脆弱、不堪一击,不知道将来该怎么办。
悲伤:这是最常见的感觉和情绪,为财产损失或亲人的死伤感到难过、悲痛;大多数人会以大声嚎哭或不断啜泣来宣泄或疏解;少数人以麻木、冷漠无表情来表达。
内疚、自责:觉得没有人可以帮助我﹖恨自己没有能力救出家人,因为比别人幸运而感觉罪恶;感到自己做错了什么,或者感觉因没有做应该做的事情来避免灾难而自责。
愤怒:觉得上天怎么可以对我这么不公平;救灾的动作怎么那么慢;别人根本不知道我的需要,不理解自己的痛苦。
强迫性重复回忆:一直想着灾难的场景或画面,心里觉得很空虚,无法想别的事;灾难的画面在脑海中反复出现,一闭上眼就会看到最恐惧最悲伤的画面。
失望和思念:不断地期待奇迹出现,却一次一次地失望;一种爱的失落感;如:对死亡亲人的怀念常有心如针扎般的感受。
过度反应:对与洪灾相关的声音,气味等感觉过敏,反应过度;感到没有安全感,易焦虑;失眠,做噩梦,易从噩梦中惊醒。
身体症状:易疲倦,发抖或抽筋,呼吸困难,喉咙及胸部感觉梗塞,子宫痉挛,记忆力减退,肌肉疼痛(包括头、颈、背痛),晕眩,头昏眼花,月经失调,心跳突然加快,反胃,拉肚子。
当我们出现上述心理症状时,怎样做能尽快地恢复到日常的心理状态?以下就是一些简便适用的心理调适方法:1、当出现心理反应及身体症状如:感到焦虑、恐慌、无助、悲伤、内疚,身体发抖、抽筋、呼吸困难,喉咙及胸部感觉梗塞等症状时……调试方法:首先告诉自己无需过分害怕和担心,这是在特殊情况下每个人作出的正常反应,然后放慢呼吸,纠正错误想法(如:我快死了、心脏病发作了)。
感受减轻后,可以继续做你手上的事情。
可做放松训练。
2、当出现令你困扰的灾难或创伤的回忆、影像及想法时……调适方法:提醒自己,只是回忆而已!有回忆是自然的。
尝试与信任的人谈论它们,通常会随着时间减轻的。
3.因接触到灾难提醒物而瞬间影像重现,感觉好像回到创伤当下,大脑反复出现灾难的场景或画面时……调试方法:告诉自己是安全的,事情发生在过去,而我现在正在这里。
动动身体,尝试去感觉脚稳稳踏在地上的感觉;站起来,在周围走动,喝杯水,洗洗手,打电话给信任的人,告诉他所经验到的事。
4、当出现与灾难或者创伤相关的噩梦,易从噩梦中惊醒,反应过度,感到没有安全感时……调试方法:惊醒后,提醒自己是梦中的反应,并不是现实真有危险;起床,让自己恢复定向感。
如果可以,与某人(如:配偶、父母等)谈话。
有条件的话,可以和医生讨论你的梦魇。
有些药物可有帮助。
5.当出现表达正面情感的困难,如:过度悲伤、麻木、情感冷漠、无表情时……调试方法:记住,这是创伤后常见的反应。
提醒自己(不该为一件你也不希望发生、没办法控制的事情感到内疚、罪恶);规律从事你喜欢的活动,可以重新燃起喜悦的感受。
采取行动,强迫自己对你的亲友表达关怀。
打电话、写贺卡、送小礼物等。
心理危机是什么?心理危机每个人在其一生中经常会遇到应激或挫折,一旦这种应激或挫折自己不能解决或处理时,则会发生心理失衡,而这种失衡状态便称为危机(crisis)。
心理危机是一种正常的生活经历,并非疾病。
每个人在人生不同阶段都会经历危机。
心理危机常见原因1.急性残废或急性严重疾病;失去、失败等。
2.适应问题:多指新生入学、退伍、迁居等。
3.长期心理冲突。
如商海沉浮、现实与良心道德的冲突等。
4.人际关系紧张或持续的人事纠纷。
可能的不良后果个体层面:精神痛苦,生活质量下降,增加残疾程度,伴发的精神卫生问题。
群体层面:集体恐慌、逃避、非理智行为、人际关系紧张。
危机干预的对象危机干预即“心理救灾”;干预对象不一定是“患者”;是出于危机状态的“当事人”。
干预对象分级1.初级受害者:亲历了创伤事件的个体。
如:袭击的受害者。
2.次级受害者: 目击创伤事件或创伤事件的帮助者。
如:警察、急救人员、消防队员。
3.三级受害者:遭受到创伤事件非直接影响的个体。
如:受害者的家庭成员。
心理危机经历的发展过程1.冲击期:(当时或不久)震惊、恐慌、不知所措。
2.防御期:想恢复心理上平衡。
但焦虑、情绪不稳、否认、合理化。
3.解决期:积极采取各种方法接受现实。
焦虑情绪减轻、恢复社会功能。
4.成长期:经历危机变得更成熟,获得技巧。
度过心理危机重树生活信心帮助自己和周围的人共渡难关——努力做:·从政府、救援人员等正规渠道了解救助的最新动态与信息;·选择救援人员安排的避难场所,尽管不很舒服也不要盲目躲避在危险区域的房屋里;·灾后困境下多理解、多谅解,免生冲突,才能保护自己和大家的利益;·尽量按时吃饭,饮水充足,不要以自己平素的好恶挑拣食物;·注意保暖,特别是夜间;·如果您有慢性病,请不要忘记按时服药;·注意卫生,尤其在暴雨过后,要保证食物、饮用水和手的清洁,特别注意预防疾病和瘟疫的传播;·有可能的情况下和家人通话,让他们知道您很安全,同时感受他们的关心;·在集中场所安置的群众不要总是坐、躺、站在同一个位置,争取就近活动身体,一天坚持6次以上最好,不要担心别人笑话;·保管好自己的钱物,以免丢失造成不必要的困扰;·尝试对您周围的像您一样避难的人微笑一下或说句鼓励的话,简单沟通会增强安全感;·若察觉自己有明显异常,或他人有异常举动,请尽快到医疗站咨询或寻求相关人员帮助。
帮助自己和周围的人共渡难关——三不要·不要指责埋怨。
自然灾害不是任何人的责任,没人愿意遭受灾难。
即使感到焦躁,也不要在亲人之间互相埋怨,应当互相支持;·不要轻信传言或传播谣言;·不要聚众闹事,面对一时不能解决的困难,暴力非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使情况更棘手。
帮助他人时:·注意休息,休息时离开工作场所,不要将全部时间用于帮助对象;·休息的场所尽可能和帮助对象分开;·与家人和朋友保持联系;·适当的放松娱乐;·聆听和感受受灾人员的遭遇时,时刻不要忘记自己是救助者,不要将自己与帮助对象完全等同。
在帮助别人之际,别忘了照顾您自己!请相信政府、军队及全国群众心系灾区,正千方百计努力解救灾区群众!风雨与共自强不息如果您身边有亲人、邻居、朋友在灾难中受伤,需要您的照料和陪伴时,努力做好以下几点:1.不信谣言,从政府正规渠道了解救助的最新动态与信息;2.注意卫生,对自己洗漱不方便的被照料者,每天要保证他身体的清洁;3.注意被照料者的饮食和睡眠、情绪状况,并及时和医生沟通;4.不要总盯着伤者的受伤的部位看;5.如果有可能尽量不要让被照料者反复看关于灾难场景的电视报道;6.被照料者因为行动不便或者身体疼痛,容易发脾气,这些都是正常反应。
即使他每天都对你大喊大叫,其实那不是对您的照顾不满,所以不要委屈或者责怪自己;7.若您察觉自己或被照料者有异常举动,请尽快到医疗站咨询或者寻求相关人员的帮助。
在照料他人的时候,请记得首先要照顾好自己----努力做到“六”要1.要做到有什么吃什么,尽量保证自己的正常饮食和营养;2.要做到挤出时间休息和睡觉,尽量保证自己有充沛的精力;3.要做到注意身体健康,尽量保证自己不生病,如生病要及时就医;4.要做到注意保持稳定的情绪,压力大时记得和熟人聊聊,或者洗个热水澡;5.要做到时刻告诉自己“你我皆凡人,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6.要做到经常和家人、朋友联系,如有可能常回家看看。
在照料他人的时候,请记得首先要照顾好自己-----努力做到“三”不要1.不要透支自己的体力。
不要忘记自己也是灾难的受害者,所以不要为了照顾他人而忽略了自己也需要休息和调整,留点爱和时间给自己。
只有您精力充沛,受照顾的人才会更好的康复;2.不要当着被照顾人的面发脾气或者说悲观失望的话,您的微笑和平静会感染被照顾的人;3.不要用过度吸烟或饮酒来打发烦恼和压力,因为它们会伤害您的身体。
携手同心共渡难关经历灾难后,常常控制不住的想起灾难情景有些人目睹或亲身经历灾难后,会不受控制地回想灾难时的情景,并伴有很不愉快的情绪,这是灾后的常见现象,称为“闪回”。
大部分人在一个月内会慢慢恢复,如果超过了一个月仍未恢复,我们应该向精神科医生求助或到心理危机干预机构咨询。
经历灾难后变得很敏感,一点声响就会吓一跳这是因为经历灾难后,大脑为了保护自己,表现为警觉性增高。
这好比一部车的防盗系统出了问题,过于敏感,一点风吹草动就会响起警报。
一般来说,随着时间推进,这种情况会慢慢减轻直至消失。
若超过一个月都没有缓解,我们应该向精神科医生求助或到心理危机干预机构咨询。
经历灾难后,会回避与灾难相关的一切事物目睹灾难会使人们处于极度恐惧中,大脑持续紧张,即使灾难已经过去,但大脑的紧张还不能恢复,当与灾难相关的事物出现时,这些事物就相当于一个扳机,一下就会勾起有关灾难的回忆,使人产生痛苦的体验。
所以有些人会回避与灾难相关的一切事物,如新闻播报、评论报道、灾难发生地点等。
一段时间后这种感觉会慢慢消失。
若超过一个月还没有缓解,我们应该向精神科医生求助或到心理危机干预机构咨询。
灾后最严重的急性心理反应有哪些?有些人由于在逃生和救助他人的过程中消耗了大量体力,精神处于崩溃边缘,表现为:1.凭空听见有人叫自己的名字,与自己说话或者命令自己做事(如脱掉衣服、丢弃财物);2.凭空怀疑周围的人是坏人,要抢劫或谋害自己,因此十分害怕恐惧;3.感觉周围事物变得不清晰、不真实,如在梦中,走到危险的地方也没有察觉;4.睡不着觉、吃不下饭、灾难场景不断闪现;5.听到与灾难相关消息即悲痛不已或恐惧不安。
上述急性心理反应一般在灾难发生后48-72小时内逐渐减轻,多数在30天内明显缓解。
但少数人会延续数月、数年,表现为“创伤后应激障碍”。
尽管灾难时过境迁,他们仍睹物思人、触景生情,灾难片段在脑海中、梦中反复闪现,甚至不愿再原来的环境中生活,不愿和人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