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肯森”级战列巡洋舰始末
二战中发生的战列舰及战列巡洋舰之间的全部战斗
二战中发生的战列舰及战列巡洋舰之间的全部战斗作者:网络人这里仅列出二战期间发生的战列舰/战列巡洋舰之间的战斗,对于航空母舰之间、战列舰/战列巡洋舰与巡洋舰之间、巡洋舰之间、巡洋舰与驱逐舰之间、驱逐舰之间发生的战斗并不作涉及。
结合二战史料来看,整个1939年9月到1945年8月的整个二战期间,发生战列舰/战列巡洋舰之间的战斗共有7次,现就其战斗经过作一一简介:二战中的第一次战列舰/战列巡洋舰之战1940年7月3日米尔斯克比港海战交战国家:英国—法国双方参战的战列舰/战列巡洋舰:英国“胡德”号战列巡洋舰、“勇士”号、“决心”号战列舰。
法国“斯特拉斯堡”号、“敦克尔刻”号战列巡洋舰、“普罗旺斯”号、“不列塔尼”号战列舰。
战斗结果:法国“不列塔尼”号战列舰沉没,“敦克尔刻”号战列巡洋舰和“普罗旺斯”号战列舰重创,“斯特拉斯堡”号战列巡洋舰轻伤。
英国“胡德”号战列巡洋舰轻伤。
战斗经过:1940年6月21日,法国向德国投降,实力位列世界第四的法国海军有落入德国之手的危险。
一向对海权看得至高无上的英国人自然不能允许法国海军与德国一道向英国海权挑战。
7月1日英国战时内阁制订“弹射器”行动计划,该计划规定:“凡是英国人能够接近的法国舰队,都同时夺取、控制或有效地使之失去作用或予以击毁”。
在这一政策的影响下,在英国港口避难的法国军舰全部被英国接管,其中就包括“巴黎”号和“库贝”号两艘战列舰,另两艘最新型法国战列舰“黎塞留”号和“让•巴尔”号则在法国投降后从北部港口出走,“让•巴尔”号尚未完工,驶到卡萨布兰卡港后,被法国维希伪政权控制;“黎塞留”号则在美国加入了反法西斯同盟。
但在土伦、卡萨布兰卡、达喀尔、米尔斯克比尔的法国舰队多数在向德国投降与继续抵抗之间摇摆不定。
其中实力最强的当属米尔斯克比尔的法国苏尔海军上将指挥的分舰队。
7月2日,“弹射器”计划制订后,英国皇家海军的“H”舰队主力立即启航前往米尔斯克比尔。
这支英国舰队有“胡德”号战列巡洋舰、“勇敢”号和“决心”号战列舰、“皇家方舟”号航空母舰(载24架“海上大鸥”战斗机和30架“剑鱼”鱼雷机)、“阿瑞图萨”号和“企业”号轻巡洋舰、第8和第13驱逐舰队的11艘驱逐舰。
从日德兰海战到后条约时代 通往“理想战列舰”之路
战 列 巡 洋 舰 从 13000多 米 外 发 射 的 两 的 海 面 进 行 。战 役 前 半 程 ,贝 蒂 中 将
发 305毫 米 炮 弹 分 别 命 中 了 “玛 丽 王 指 挥 的 大 舰 队 战列 巡 洋 舰 分 队 被 同 样
后 ”号 的 B、Q两 座 主 炮 塔 ,一 弹 穿 透 由 战 列 巡 洋 舰 组 成 的 德 方 侦 察 分舰 队
被 l发 15英 寸 炮 弹 、数 发 12英 寸 炮 弹 级 被 直 接 命 中 的状 著 好 下炮 塔 多
以 及 一 枚 鱼 雷 命 中 ,最 终 仅 大 口径 炮 于 5座 的 期超 尤 冉见,今 后 应 尽 _『能
弹 直 击 就 达 到 21次 ,进 水 5300吨 ,但 减 少 新 主 力 两己备 的 炮 塔 总 数 ,并 采
号 传 来 。他 抬 头 望 向 这 艘 建 成 还 不 到 发 生 殉 爆 。排 水 量 超 过 2.7万 吨 的 “玛
三 年 的 战 列 巡 洋 舰 。发 现 后 者 的 轮 廓 丽 王 后 ”号 当 场 被 撕 成 两 截 ,1266名
已经 被 高 达 400米 的 深 黑 色 烟 柱 所 笼 舰 员 中 只有 20人 生 还 。
入 J f
COVE尺 STO尺y
斗 进 行 到 两 小 时 左 右 时 ,贝 天 盖 、引爆 了 13.5英 寸 舰炮 的发 射药 , I _ ’蒂 突然 听 到 一 串低 沉 的 爆 炸 另 一 弹 从 已 经 受 损 的 炮 座 附 近 落 人 弹
【
声 从 正 前 方 的 “玛 丽 王 后 ” 药 库 ,导 致 两 座 炮 塔 的 弹 药 几 乎 同 时
行 的 12英 寸 炮 弹 引爆 ,A炮 塔 之 前 的 也 越 长 )、增 『J[】觉 和 厚 度 。存 副 炮 问
历史上的今天(10月28日)
历史上的今天(10月28日)今天,我们回顾历史的长河,探寻10月28日这一天发生的重要事件和人物,让我们一同穿越时空,了解这个与我们息息相关的特殊日子。
1. 312年:罗马帝国第一位基督徒皇帝君士坦丁大帝在桂利奥·马克斯·维克托率领下,于此时伏尔加河畔为争夺罗马皇位发起的米尔维安大桥战役中获胜,成功成为罗马帝国的独一帝主。
他的统治给罗马社会带来了深远的改变,推动了宗教自由、基督教的兴起和罗马帝国末期的转型。
2. 1864年:美国第一艘装甲蒸汽舰“单桅纵帆船”齐默尔曼号在华盛顿特区港口举行了隆重的下水仪式,标志着美国海军装甲舰艇的起步。
此事件意味着美国海军的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新的阶段,为后来美国海军的崛起奠定了基础。
3. 1958年:巴西数学家尼古拉斯·布恩斯特曼发表了他的重要学术成果“布恩斯特曼幻灯片”,这一成果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并对于后来计算机科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布恩斯特曼幻灯片为符号逻辑与形式系统之间建立了桥梁,为计算机的逻辑设计和编程语言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
4. 196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位女性外交官陈毅之女陈楚生在美国波士顿剑桥市肯尼迪医院诞生。
陈楚生后来成为中国当代制片人、导演、编剧,并且在文化艺术事业上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她以她的独特视角,创作出一系列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深受观众喜爱。
5. 2007年:美国股票市场发生重大的“黑色星期一”股市暴跌,被广泛认为是自1987年以来最严重的一次股市崩盘。
这次股市暴跌引发了国际金融市场的震荡,对世界经济产生了严重影响,对金融监管和风险控制提出了新的挑战。
历史的长河中,每一天都记录着许多重要的事件和人物。
10月28日,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我们理解历史、认识世界的重要窗口。
让我们一同珍视这个特殊的日子,继续学习和传承历史的智慧。
德国海军计划
装甲舰15艘
重巡洋舰5艘
轻巡洋舰和侦察巡洋舰44艘
驱逐舰和鱼雷艇158艘
潜艇249艘
计划完成后总共拥有超过800艘舰艇,人员超过201000人。
1941年战后德国舰队建造计划
计划战后实施
实施期限12-15年。
计划未实施
主力舰队
主力舰(含战列舰、战列巡洋舰、装甲舰/袖珍战列舰)25艘
航空母舰(含航空母舰和航空巡洋舰)8艘
木壳风帆快速巡航舰6艘
蒸汽动力轻型巡航舰3艘
通报舰和其他舰艇若干
仅建造阿科纳级风帆巡航舰4艘
普鲁士1862年十年造舰计划
1862年批准
轻型巡航舰12艘
其它舰艇若干
该计划因1867年修正案而发生变更。后普法战争使得该计划最初的舰艇也未建成。
普鲁士王国1865年海军备忘录
1865年在普鲁士议会提出
计划为期10年,建造预算3450万塔勒,年维护费约500万塔勒
劳雷出资建造,每月提供5000塔勒补贴
舰船挂勃兰登堡旗
1684年勃兰登堡海军计划
勃兰登堡海军部向内阁提出
劳雷提供17艘战舰
海军部建造装备240门火炮的10艘战舰
七年战争中的1759年应急计划
1759年8月应普鲁士请求由斯但丁市商人提出
突击船4艘
大型渔船改装战船4艘
近海渔船改装战船4艘
全部被瑞典击沉。
计划至1917年,舰队规模达到战列舰38艘,大型巡洋舰14艘,小型巡洋舰38艘。
将三级战列舰齐格弗里德级岸防装甲舰列入战列舰38艘的总量之内。
包括替代舰在内,共需要建造大型巡洋舰12艘,小型巡洋舰37艘。
大型巡洋舰8艘
小型巡洋舰24艘
海外舰队
二战风云事之十大名舰
二战风云事之十大名舰自从一战之后,各国开始了一段悠闲的海军假日。
1940年,以日、德、意三国组成的中轴国挑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二战十大名舰。
第十名:胡德号战列巡洋舰胡德号战列巡洋舰(英文:HMS Hood ,舷号:51),是英国皇家海军建造的最后一艘战列巡洋舰。
1916年9月1日在约翰·布朗造船公司动工,1918年8月22日下水,1920年5月15日服役。
胡德号是海军上将级战列巡洋舰唯一完工的一艘,服役时标准排水量达41785吨,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军舰。
其拥有四门双联装381毫米主炮和31节的航速,被视为英国皇家海军的骄傲。
在其服役生涯中多次作为展示英国国威的礼仪舰巡游世界各国,最为著名的1923年11月27日至1924年9月28日的“帝国巡游”。
1941年5月24日,胡德号与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一起拦截德国俾斯麦号战列舰,在随后的丹麦海峡海战中,胡德号被俾斯麦号的380毫米主炮炮弹贯穿甲板装甲,引发弹药库爆炸,舰体断裂迅速沉没,包括编队司令霍兰中将和舰长科尔上校全舰1418名官兵阵亡,仅3人幸存。
•中文名皇家海军胡德号•外文名HMS Hood•服役年限1920.5.15-1941.5.24•参加战役丹麦海峡海战米尔克斯比尔之战•级别海军上将级战列巡洋舰•建造船厂约翰·布朗船厂 (Clydebank)•下水日期1918.8.22•完工日期1920.3.5•服役日期1920.5.15•沉没日期1941.5.24全军覆没建造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1915年英国皇家海军获悉德国在建的马肯森级战列巡洋舰,根据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战时应急计划”,计划1916年开工建造4艘战列巡洋舰。
当时新建的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航速达到25节,所以新的战列巡洋舰航速要求超过30节。
原来设计方案排水量36,000吨,装甲防护与之前英国的战列巡洋舰一样未置于优先考虑的地位。
胡德号始建于1916年5月31日。
世界军舰巡洋舰发展历程
世界军舰巡洋舰发展历程世界军舰巡洋舰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
巡洋舰在评估战场上的巡航能力和火力的同时也考虑了商船护航和积极地战术行动。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防护巡洋舰从19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初,防护巡洋舰是最早的巡洋舰类型。
这种舰艇具有较高的速度和火力,其主要任务是保护船队免受敌方巡洋舰和舰载火炮的攻击。
最著名的防护巡洋舰之一是美国海军的“奥马哈”级和“布鲁克林”级。
第二阶段:装甲巡洋舰到了20世纪初,随着战舰的飞速发展,装甲巡洋舰作为一种新型的舰艇出现。
装甲巡洋舰的主要特点是其装甲防护,在对抗近程火炮时具有重要的防护能力。
然而,随着火炮技术的不断进步,装甲巡洋舰的装甲逐渐不足以抵御新型炮弹的打击。
因此,它们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作战能力有所限制。
第三阶段:轻型巡洋舰在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战术需求的变化,轻型巡洋舰得到了发展。
轻型巡洋舰相对于装甲巡洋舰来说更加注重速度和机动性,并且拥有较强的对海和对空火力。
它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特别是作为护航舰艇,在大西洋和太平洋战场上扮演了重要角色。
第四阶段:导弹巡洋舰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导弹巡洋舰在世界各国的海军建设中成为新的发展方向。
导弹巡洋舰以其远程导弹的火力和多功能性成为海上力量的主力。
冷战期间,美国和苏联的导弹巡洋舰进行了一系列激烈的军备竞赛。
这种舰艇还开始从传统的对海作战转向更广泛的角色,包括防空、反潜和巡逻任务。
第五阶段:导弹防御巡洋舰近年来,随着威胁的变化,导弹防御巡洋舰得到了发展。
这种舰艇拥有先进的导弹防御系统,使其能够拦截和摧毁远程导弹。
这些巡洋舰通常与其他舰艇和陆基防御系统相互配合,形成强大的导弹防御网络。
总结起来,世界军舰巡洋舰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从防护巡洋舰到装甲巡洋舰,再到轻型巡洋舰、导弹巡洋舰和导弹防御巡洋舰的演变过程。
它们的发展不仅与技术进步和战场需求密切相关,而且与国家的海军建设和安全战略有关。
世界十大战舰简介(图)
8、纳尔逊
• 1922年纳尔逊级战列舰两艘,即“纳尔逊”号、“罗德尼”号,该型 战列舰标准排水量33,950吨,满载排水量38,000吨。主机总功率 45,000轴马力,最高航速为每小时23节,舰载武器装备有406毫米口 径主炮9门、152毫米口径火炮12门、6门120毫米口径高平两用炮,76 毫米口径火炮4门、47毫米口径火炮6门及533毫米鱼雷发射管两具。
世界十大战舰简介
作者:丁志平
1、大和.
•
大和号(Yamato)战列舰是日本帝国海军超级战列舰大和级战列舰的一 号舰。“大和”号标准排水量64000吨,满载排水量73000吨,大口径 主、副炮20余门,航速27节,确是名符其实的最大、威力最强的战舰。 其装甲厚、防护能力强,故号称世界第一战列舰。
2、依阿华
10.希佩尔海军上将
• 希佩尔海军上将号(Admiral Hipper)是纳粹德国海军的希佩尔海军 上将级重巡洋舰一号舰。该船命名自德国海军名将—弗朗茨· 希佩 冯· 尔上将,他指挥德国巡洋舰舰队于1916年的日德兰海战作战,并担任 了德国公海舰队最后一任总司令。希佩尔海军上将号为其5艘同级别 舰只的1号舰;另外2艘—布吕歇尔号和欧根亲王号皆在第二次世界大 战中于德国海军中服役;第4艘—吕佐号则在1939年尚未完工时就卖 给了苏联;第5艘—塞德利茨号则在建造途中试着改装成航空母舰, 但没有完工。
•
3、南达
南达科他级是在北卡罗来纳级战列舰基础上改进而成,由于北卡罗来纳级的装甲仅 仅能够抵御14英寸口径炮弹的攻击,显得攻强守弱,因此该级舰在设计时被要求在吨 位、火力不变的情况下加强防护力,因此尽可能的减轻一些不必要的重量,重点优化 装甲防护。南达科他级的设计方案被定为“1939式战列舰”。南达科他级保持与北卡 罗来纳级相同的最大舰宽,减少舰体水线长度,以节省结构重量。精心设计了船型, 采用球鼻型舰艏降低了阻力。提高主机功率以保持27节的航速。增加甲板装甲厚度以 及加大侧舷装甲带的倾斜角度(倾斜角19度),提高装甲区抗攻击能力。将副炮的位 置提高,改善射界。拥有单个烟囱是在外形上与北卡罗来纳级战列舰最明显的区别。 南达科他级战列舰被公认是攻防平衡的优秀的条约型战列舰。
声望级战巡
英伦的利剑-声望级战列巡洋舰数据:排水量:(设计)27470吨,满载排水量32740吨,声望号改装后:标准37250吨满载36080-38950吨. 主尺度:全长242米/舰宽27.4米(声望号改装后为31米)/最大吃水9.3米. 动力:4台布朗—柯蒂斯式蒸汽轮机,42座巴布科科—威尔考克斯史燃油锅炉(声望号改装后8台),功率112000马力,航速31节,载重油4232吨,续航力3650海里/10节。
防护:主装甲带152—40毫米(改装前)/改装后227毫米,装甲隔舱102-75毫米,水平防护76—15毫米(改装前)/改装后127毫米,主炮塔正面280毫米,炮座180-100毫米,司令塔250毫米。
武器:3座双连装Mk I 15英寸42倍口径主炮,5座三连装Mk IX 4英寸45倍口径副炮,2座单装Mk IX 10.2厘米45倍径副炮,2座单装Mark II 76毫米炮,4门3磅炮,2具533毫米鱼雷发射管,声望号现代化改装后:加装20门双联装4.5英寸口径高射炮,40毫米口径高射炮,4架水上飞机/一部弹射器。
舰员:955-1500人发展情况:1914年的福克兰海战证明了战列巡洋舰这一舰种的价值。
1915年,有情报显示德国已经开工建造8门350毫米主炮的马肯森级战列巡洋舰。
有鉴于此,重返海军部的费舍尔勋爵决定挪用8艘R级战列舰的后三艘的预算,将舰种变为战列巡洋舰,以原来的舰名继续建造。
这就是声望号,反击号,抵抗号。
由于建造过程中成本上涨,抵抗号的计划被取消,所以声望级战列巡洋舰实际只建成2艘。
声望级战列巡洋舰采用长艏楼船型,外飘型舰艏,适航性好。
高航速被置于优先考虑的地位,动力装置采用多达42台燃油型锅,沿用复仇级战列舰的15英寸口径主炮,数量减少到6门。
副炮安装在三联装炮塔中,全部位于露天甲板之上,提高了射界,减少了高速航行时以及恶劣海况时海浪的影响。
由于动力部分占用的重量过多,装甲被继续削减,防护性能不佳。
二 战 十 大 战 列 舰
二 战十大 战 列 舰
大舰巨炮
汪洋霸主
钢铁咆哮 怒海争锋
• • • •
中文名: 外文名: 国 别: 类 型:
中文名:乔治五世国王级战舰 英文名:King George V class Battleship 国 家:英国
1941年5月27日,“乔治五世”号取得了服役期间最大的战果——她与“BIG SEVEN”的传奇角色“罗德尼”号战列舰一道,击沉了德国海军最强大的“俾斯 麦”号战列舰。值得一提的是,即使在对手力早已不从心的情况下,“乔治五世” 却遭受着火炮故障的困扰,以至于她几乎从未进行10门主炮的齐射。 1945年上半年,“乔治五世”号协同“衣阿华”号等盟军战舰游移于日本近海, 炮击室兰制铁所等日本工业设施。 1945年9月2日,“乔治五世”号在东京湾参加了日本投降仪式。 1950年退役,1958年1月20日出售解体。 1941年5月24日,“胡德”号和“威尔士亲王”号在丹麦附近发现“俾斯麦”号, 随即展开炮战,史称丹麦海峡海战。双方从26000米一直打到22000米,“胡德” 号中弹沉没,“威尔士亲王”号中弹3发,雷达操作室、舰桥被毁,航空设施、 救生船加班遭到破坏,但也命中“俾斯麦”号3弹,打穿了对方舰艏的一个油舱 (让“俾斯麦”号损失了1000吨燃料,又迫使其尽量顺风航行以免增加进水,机 动性优势大减)。随后,饱受“伤”“病”折磨的“威尔士亲王”选择了撤退, 未参加后续的追击行动。 1941年12月10日“威尔士亲王”号、“反击”号在马来亚海域(3-30'N,104-30'E) 遭遇日军飞机空袭,两舰先后沉没。舰队司令官菲利普斯上将和“威尔士亲王” 号舰长里奇上校阵亡,英军高级军官仅有“反击”号舰长威廉-坦南特上校幸存。
二战经典战列舰
【浅谈】【二战中的经典战列舰】“大舰巨炮,汪洋霸主,钢铁咆哮,怒海争锋...在20世纪前半页的强权争霸时代,战列舰以极其具象化的身影雄姿,将战争的暴力美学推向极致...”以下就战列舰这个话题,挑选了参与二战的十数艘经典战列舰,带读者重温那段“纵横四海,劈波斩浪,烈焰与狂澜交织的征程...”10.田纳西级40年代初的“田纳西”号1917年开工的“田纳西”(Tennessee)级是美国在“新墨西哥”级的基础上设计建造的一型战列舰,共建造两艘:“田纳西”号与“加利福尼亚”号。
田纳西级下水之初便搭载了最大仰角达到30度的14英寸(356mm)口径主炮,这在当时为战舰带来了明显的射程优势;4座3连装炮塔的布置使得该级战舰可以向单侧同时发挥12门主炮的威力,与同时期的另一级具备相同火力配置的日本“扶桑”级战列舰相比,田纳西级还有着炮塔布置紧凑简约、装甲防护集中的优势。
根据日德兰海战的经验,田纳西级舰体划分多层隔舱,并且采用了新式的后置龙骨设计,水下防御性能相比美国海军以往建造的战列舰有很大改进。
肥大宽阔的舰身加上飞剪型舰艏为战舰带来了优秀的适航性,虽然在航速上依旧是传统的低速/舰队战列舰的水准,但该级舰采用的电气推进系统对后世战舰动力系统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在20世纪20年代的各类大演习中,集众多优秀设计于一身的田纳西级无疑是美海军战列舰中的亮点,优异的表现使其长期坐镇主力位置,加利福尼亚号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担任太平洋舰队旗舰,该舰还是是美军最早安装CAXM雷达系统的战舰之一...两艘田纳西级战列舰在1941年的“珍珠港事件”中遭受重创,经修复后再度被编入美军战斗序列,1942年前后进行了现代化改装,安装了大量的先进电子设备并强化了防空火力,两舰在1944年的苏里高海战中成功完成了对日军的复仇。
整个太平洋战争中,“田纳西”号共获得10枚“战斗之星”勋章,“加利福尼亚”号也有7枚入账。
20年代的“田纳西”号,可以看到早期美系战列舰特有的笼式结构在“珍珠港偷袭”中被重伤的“田纳西”号(后)维修、改造中的“田纳西”号改造完成的“田纳西”号“加利福尼亚”号(1943年摄)9.金刚级上图为金刚级2号舰“榛名”号“金刚”(Kongo)级是日本以英国狮级战列巡洋舰为蓝本仿制的一型战列巡洋舰,首舰金刚号由英国维克斯公司设计建造(她同时也是日本向海外订购的最后一艘战舰),1913年竣工服役,剩余三艘(“比睿”号、“榛名”号、“雾岛”号)则在后续几年由日本根据“金刚”号图纸自行建成...金刚级装备了8门14英寸(356mm)口径主炮,这使得金刚级在刚建成时颇有世界最强火力之姿,加上其出色航速航程,金刚级可以说是英国“海军上将”级出现之前世界上最为优秀的战列巡洋舰...值得一提的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海军看中金刚号的战力,曾试图向日本租该舰用来应对德国公海舰队的威胁,遭到日本的拒绝。
专业分析俾斯麦级战列舰性能
专业分析俾斯麦级战列舰性能纳粹德国的武力象征之一的俾斯麦战舰,在它战沉后的六十多年里一直倍受世人赞誉,从作为敌人的英国首相到全世界大多数军迷都折服于它带来的巨大震撼,在多数海军专家心中它也是一艘优秀的战舰,被誉为不沉的海上钢铁城堡。
但掌声和欢呼中难免会有夸大,一些军迷把俾斯麦硬推上了世界战列舰的王座(注1),使它在盛名之下其实难符,随即遭到另一部分逆反心理严重的军迷所仇视,他们聚集到一起(注2),书写各种尖酸的文字贬低这艘军舰,称之为全世界性能最糟糕的新式战列舰。
这些矫枉过正、非红即黑、极端情绪化对待学术问题的态度贻害深远,现在国内的军史论坛和书籍上,但凡关于俾斯麦战舰的文字不是极度的褒扬就是极度的贬损,竟难以找到一篇适中反映实际的。
笔者所以写此文,是希望通过从技术和实效上解析这条战舰,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
一、建造背景及过程[转自铁血社区]1935年3月德意志帝国元首阿道夫.希特勒发表重大宣言,宣布废弃凡尔赛条约恢复征兵制,德国再武装正式开始。
同年6月,为了表示无意向英国挑战,德国主动向英国提出把德国海军舰艇的总吨位限制在英国海军的35%,英国马上同意并与之签订了《英德海军条约》。
这解除了德国海军的最后一道枷锁,德国海军开始大扩军,在建造5只旧战舰代舰中的第4、5艘的同时在1935、1936年度开工建造代号为"F"级的战舰,一级真正的战列舰,它就是后来闻名遐尔的"俾斯麦"级。
在1934年德意志级装甲舰服役后德国开始对真正的新式战列舰进行设计论证,同年克掳伯公司开始了280mmSKC/34、380mmSKC/34、403mmSKC/34三种新型主力舰炮的设计工作。
到了1935年希特勒发表德国再武装宣言时,德国开始正式进行新战舰的建造,首先就是5只老式战舰替代舰中的第4、5艘,预定从1935年开始在1937年-1941年完工,于是从1935年3月开始了沙恩霍斯特级战列巡洋舰的建造工作,这离一战结束相隔16年半时间。
英国皇家海军战舰设计发展史
英国皇家海军战舰设计发展史
英国皇家海军战舰设计发展史可以追溯至18世纪,当时海军展开了大规模的军备竞赛,并不断开发出新型战舰来保护其海上贸易和殖民帝国。
以下是该领域的一些里程碑事件和战舰类型:
18世纪70年代,皇家海军开始引入一种新的战舰类型,称为74型战舰。
这种船只相对较小,但装备有74门火炮,威力极大,成为了该时期英国海军的主力战舰。
19世纪初,英国海军开始转向更为强大和高速的战舰,其中最为著名的是1812年的纳尔逊号。
这种战舰装备了100门火炮,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战舰之一。
19世纪50年代,英国海军开始探索铁甲舰的概念。
这种船只的船身被覆盖上铁板,并安装了旋转炮塔,使其在战斗中更具优势。
第一艘铁甲舰皇家砍刀号在1861年下水。
20世纪初,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航速的提高,英国海军又开始向更为灵活和强大的战舰转型。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海军最著名的战舰类型之一是巨型战列巡洋舰。
这些船只通常拥有多个火炮塔,并能够在高速下进行长程巡航。
二战期间,英国海军的主要战舰类型是战列舰和航空母舰。
战列舰如金刚号等仍然装备了重型火炮,但航空母舰则成为了远程打击的主力。
如今,英国皇家海军的主力战舰是先进的驱逐舰和护卫舰,以保护海上贸易、执行任务和维护英国的海外利益。
巴伐利亚级战列舰
巴伐利亚级战列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的1912年,受英国海军新一级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装备了15英寸口径主炮的情报刺激,德国海军开始设计建造搭载380毫米口径舰炮的巴伐利亚级战列舰,建造预算于1913年批准。
1发展历史巴伐利亚级战列舰巴伐利亚级战列舰是德国建造的一种战列舰。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的1912年,受英国海军新一级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装备了15英寸口径主炮的情报刺激,德国海军开始设计建造搭载380毫米口径舰炮的巴伐利亚级战列舰,建造预算于1913年批准。
双联装主炮炮塔采用与伊丽莎白女王级相同的船体前后对称各布置两座背负式布局。
设计了坚固的三脚桅,桅楼上设立射击指挥仪。
巴伐利亚级侧重防护能力,其舷侧和水平装甲厚度都超过英海军的伊丽莎白女王级,装甲总重多出约1000吨,而且防护范围更为全面。
因为担忧战时波斯湾和巴库两个主要的石油产地的原油都会被英国和俄国所垄断,该级舰动力系统全部使用燃煤型锅炉(萨克森号曾计划搭载巡航用的柴油机,未完工)。
同级舰:巴伐利亚号(Bayern)、巴登号(Baden)、萨克森号(Sachsen)、符腾堡号(Wuerttemberg)1916年日德兰海战爆发时,最先竣工的巴伐利亚号仍在海上试航。
之后巴伐利亚号在波罗的海针对俄国的一场战斗中,船艏触雷,艏鱼雷发射室进水,回到德国后巴伐利亚号取消了艏鱼雷发射管。
巴登号服役之后作为德国海军公海舰队的旗舰。
德国战败投降后,协约国发现原定列入扣留名单的马肯森级战列巡洋舰尚未竣工后,决定扣留巴登号,与德国舰队一起被扣押在斯卡帕湾。
1919年6月21日德国舰队在“彩虹行动”中集体自沉。
巴伐利亚号沉入海底。
巴登号则被拖往岸边搁浅,不久被打捞出水,1921年作为靶舰被击沉。
该级别另两艘萨克森号和符腾堡号舰体稍有改动,两舰均未完工,1920年代初期解体。
2各舰概况巴伐利亚号:基尔霍瓦尔德船厂建造(建造代号Ship of the Line "T")开工日期:1/22/1914;下水日期:2/19/1915;服役日期:7/15/19161919年6月21日在英国的斯卡帕湾自沉。
二战十大战列舰
中文名: 金刚级战列巡洋舰 外文名: Kongo class Battlecruiser 类 别: 战列巡洋舰 解 释: 旧日本帝国海军建造的战列巡洋舰 建造国 : 日本
1941年12月7日偷袭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基地珍珠港,太平 洋战争由此爆发。
中文名:沙恩霍斯特级战列巡洋舰
外文名:Scharnhorst 排水量:31132(标准) 37244(满载) 武 器:3*三联装280毫米炮 12*150毫米炮
输掉第一次大战的德国海军,再也无法和英国海军正面抗衡了,
于是走起了海盗式破袭战略。
2艘沙恩霍斯特级战列巡洋舰,成为了战果最丰硕的执行者。 尽管被称为战列巡洋舰,但其32节的高航速与英式战巡相当, 装甲厚度则强于英式战巡。
达到传统正规战列舰水平,这大大提高了其独自作战生存能力。
火力方面尽管主炮口径较小(280mm) 却有着很长的身管(54.5倍口径)。 这不仅加强了穿甲能力,还大大提高了射击精度。
这一点在1940年遭遇英军光荣号航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两艘沙恩霍斯特级战舰遭遇戒备松懈的光荣号航母时,
沙恩霍斯特精准的炮火第三轮齐射便命中了光荣号的甲板,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该级舰被广泛使用, 战争前期该级舰长期在地中海海域作战。 尤其是厌战号战列舰多次受创伤而最终安然无恙, 成为二战中英国皇家海军的传奇战舰。 1940年4月,厌战号调回英国参加挪威战役。 1940年7月在地中海卡拉布里亚海战中, 厌战号命中26400码外的意大利战列舰, 这是经确认的战列舰炮击命中敌舰最远距离的纪录。 战争结束之后, 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于1947年-1948年相继退役解体。
美国战舰击沉
美国战舰击沉美国战舰击沉是指在军事交战中,美国的军舰被敌对势力击沉或摧毁的事件。
这些事件往往引起了世界的震惊和关注,对于战争的进程和结果产生了重大影响。
本文将以历史的视角,回顾几起美国战舰击沉的事件,并分析其对于美国及全球的影响。
一、珍珠港事件美国战舰击沉的最具代表性事件之一就是1941年12月7日的珍珠港事件。
在这一天,日本海军突袭了位于夏威夷的珍珠港,重创了美国太平洋舰队。
日本空袭导致多艘美国战舰沉没或严重受损,其中包括两艘战列舰——亚利桑那号和俄勒冈号,以及其他军舰。
珍珠港事件激起了美国民众的愤怒和报复心理,使美国参战决心加强,成为美国参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二、马恩岛战斗马恩岛战斗发生在1813年9月,是英美战争期间的一场重大战役。
在这场战斗中,美国的尼亚加拉号战舰在与英国的战列舰莱诺克斯号对峙时,因英军炮火过激,尼亚加拉号不得不冲上莱诺克斯号,最终导致两艘战舰悬挂炮旗一起沉没。
虽然双方都有重大损失,但这次美国战舰击沉的事件让英国认识到美国海军的实力和决心,加强了美国在英美战争中的立场。
三、萨拉托加战役萨拉托加战役发生在1777年,是美国独立战争中的一场决定性战役。
在这场战役中,美国海军的最后一支战舰——雅克比瑟·瓦塞号被英国军队擒获。
尽管雅克比瑟·瓦塞号的沉没并不是直接导致美国战败的原因,但它象征着美国在萨拉托加战役中的失败。
这一事件加强了法国等国的对美国独立战争的支持,对美国的独立进程产生了一定影响。
四、斐济沉船事件斐济沉船事件发生于1942年,是太平洋战争期间美日两国舰队的一次重要交战。
在这场战斗中,美国的企业号航空母舰遭到日本军队猛烈的反击,导致舰身严重受损,最终被美国本土的一支军舰击沉。
虽然企业号的沉没造成了不可逆转的损失,但它的奋勇抵抗和无畏精神对于美国航空母舰部队的士气产生了重大影响。
五、油轮泰坦尼克号油轮泰坦尼克号的沉没是美国历史上最具代表性的战舰沉没事件之一。
世界十大战舰及其性能介绍
弗莱彻级驱逐舰诞生在“ 弗莱彻级驱逐舰诞生在“需 要速度”的年代。总共175艘的 要速度”的年代。总共 艘的 弗莱彻” “弗莱彻”级在短短两年间赶造 出来, 出来,它能和新生代的战舰以及 二战时期刚刚问世的航空母舰保 持一定的速度, 持一定的速度,弗莱彻级驱逐舰 因此成为美军在战争后期南太平 洋战区的主力战舰。 洋战区的主力战舰。美国驱逐舰 的设计从“弗莱彻” 的设计从“弗莱彻”级开始又回 到了平甲板型的路子上来。 到了平甲板型的路子上来。二战 幸存的“弗莱彻” 后,幸存的“弗莱彻”级进行了 改装,部分舰只重新定级为DDE 改装,部分舰只重新定级为 年代全部退役。 和DDR,70年代全部退役。有一 , 年代全部退役 部分移交其他国家海军。 部分移交其他国家海军。
伊丽莎白女王级战 列舰是英国海军建造的 一型战列舰。 世纪 一型战列舰。 20世纪 初期第一次世界大战前 夕,各海军强国围绕建 造无畏舰展开海军军备 竞赛, 竞赛,英国海军正计划 建造安装更大口径主炮 和加强装甲防护的超级 无畏级战列舰。 无畏级战列舰。
基本数据
舰长: 舰长:196米 米 舰宽: 舰宽:27.4米 米 航速: 节 航速:23节 人员:1190人 人员: 人 排水量: 排水量:36450吨 吨 总动力: 总动力:80000马力 马力 装甲:最厚装甲330毫米 装甲:最厚装甲 毫米 主要武器:八门 主要武器:八门254毫米舰炮 毫米舰炮 航程: 节航速下行驶 节航速下行驶4500海里 航程:10节航速下行驶 海里 推进装置: 推进装置:四台螺旋式蒸汽涡轮机
基本数据
舰长: 舰长:265米 米 舰宽: 米 舰宽:29米 航速: 节 航速:33节 人员:2687人 人员: 人 排水量: 排水量:34880吨 吨 总动力: 总动力:150000马力 马力 装甲:最厚装甲79毫米 装甲:最厚装甲 毫米 主要武器: 门 主要武器:12门127毫米舰炮 毫米舰炮 68座40毫米防空炮,85架飞机 座 毫米防空炮 毫米防空炮, 架飞机 航程: 节航速下行驶 节航速下行驶15000海里 航程:12节航速下行驶 海里 推进装置: 推进装置:四台轴蒸汽涡轮机
胡德级战列巡洋舰
陨落的战巡之王-胡德级战列巡洋舰数据:排水量:标准42670吨,满载45200吨;现代化改装后满载49140吨。
主尺度:全长262.3米/水线长259.2米/全宽31.7米/最大吃水10.2米动力:4台布朗-柯蒂斯式蒸汽锅炉,24座亚罗式燃油锅炉,功率144400马力,航速31节(设计时)/29节(1941年时);在重油4000吨,巡航力4000海里/19节装甲:侧舷水线装甲带(最大)305毫米,上部装甲带127毫米,隔舱102-127毫米;主甲板38-76毫米,上甲板76-19毫米;炮塔(正面)381毫米,炮座305毫米;指挥塔228-254毫米。
装甲总重量13550吨。
武器:8门Mk。
1型双联装15英寸/42倍口径主炮,12门Mk.1型140毫米/50倍口径副炮(1940年拆除),4门Mk.5型102毫米L/45高炮,6句533毫米鱼雷发射管,4门3磅炮;(现代化改装后)8门Mk。
1型双联装15英寸/42倍口径主炮,14门Mk.16型102毫米L/45高平,24门Mk.8型40毫米砰砰炮(3座8联装),20挺机枪,5座二十管17.8毫米防空火箭炮,4具533毫米鱼雷发射管,4架水上飞机/一部弹射器。
舰员:1,341-1,421人主要历史:1915年,英国海军部获悉德国即将开工建造四艘安装350毫米主炮的马肯森级战列巡洋舰,此举将把英国之前建造的战巡全部甩在后面。
为预之对抗,,皇家海军除紧急将R级战列舰的6,7号舰改为战巡方案建造外,还决定制定战时应急计划,在1916年开工4艘全新的海军上将级战列巡洋舰。
海军上将级由当时的造舰局长丁尼森戴英科特爵士担当设计,标准排水量达到36000吨。
为取得火力优势,主炮采用了与伊丽莎白女王级相同的4座双联装15英寸炮塔,副炮全部位于露天甲板之上,以减少高速航行和恶劣海况下海浪的影响。
为取得30节以上航速,这种新舰继承了以往英国战巡船身细长,防护单薄的特点,主装甲带厚度仅8英寸,水平防护仅3英寸,最后航速达到了32节。
图说航母百年发展历程
• 1982年,阿根廷占领英属福克兰群岛,英军以两艘航母为
核心组成特混编队,在距本15000公里之遥的地方依靠海 基力量打赢了这场战争。图为从驶向福克兰群岛的竞技神 号航空母舰上看向同一编队的“无敌”号。
• 仅能起降直升机的“莫斯科”级无法满足苏联的作战需求,
1974年,苏联建成了首级可起降喷气式飞机的“基辅”级。 图为1982年11月,掠过苏联明斯克号航空母舰上空的美 国侦察机拍摄的“基辅”级“明斯克”号与雅克38战斗机。
日本千叶县馆山冲标柱间全速公试。凤翔号航空 母舰是世界上第一艘专门建造的航空母舰,虽然 开工晚于英美同类项目,但抢先几个月完工下水。
• 12月7日,翔鹤号航空母舰航母上,袭击珍珠港第二攻击波
的一架97舰攻正在滑跑。甲板上的日本舰员向起飞的飞行 员振臂欢呼。
• 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内,画面右侧美国海军“内华达”
号战列舰试图在日军的空袭下起锚向港外运动,最后由于 受伤过重抢滩搁浅在港内。
• 复原绘画,描绘了从美军俯冲轰炸机对日本舰队进行袭击,
日军“赤诚”“加贺”“苍龙”三艘航母中弹起火的场面。 中途海战中,美国以损失1艘航母的代价击沉了日军4艘航 母。这场决定性战役中,传统火炮战舰完全未起作用。此 后太平洋的战场,几乎完全是航母的舞台。
意味着航空母舰的诞生
• 航空母舰(简称
“航母”)是以 舰载飞机为主要 武器,并作为舰 载飞机编队的海 上活动基地的大 型军舰,它是现 代海军水面战斗 舰艇中最大,也 是作战能力最强 的舰种。
美国的“尼米兹”级核动力航空母舰是目前世界上最大、最先进的航空母舰
• 1922年12月4日,刚刚完工的“凤翔”号航母在
航空母舰百年史
1910年11月14日,一家 简陋的“寇蒂斯”双翼 机从经过改装的“伯明 翰”号巡洋舰上起飞, 意味着航空母舰的诞生。 至今,航母已经走过百 年道路,一步步成为地 位无可动摇的海上霸主, 成为代表强势海权政策 的国家名片。
战火中的英国巡洋舰
战火中的英国巡洋舰
胡其道
【期刊名称】《舰船知识》
【年(卷),期】2003(000)009
【摘要】1939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英国海军拥有巡洋舰65艘(重型15、轻型43、防空6、布雷1),其数量为世界第一位。
水面舰队力量远远不能匹敌的德国海军在战前就把其3艘装甲舰(袖珍战列舰)和一些改装的辅助巡洋舰派到大西洋和印度洋进行通商破交战,严重威胁英国的海上生命线。
【总页数】4页(P31-34)
【作者】胡其道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674.72
【相关文献】
1.“沙恩霍斯特”号战列巡洋舰
2.一战德国“塞德里茨”号战列巡洋舰
3.纵横四海二战英国海军斐济级轻巡洋舰简史
4.纵横四海二战英国海军斐济级轻巡洋舰简史
5.二战英国主力轻巡洋舰——南安普敦级轻巡洋舰简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副炮为德国大型战列舰(Gro?linienschiffe)的标准配置,15厘米火炮加8.8厘米火炮。14门15 厘米45倍径 SK L/45,炮身重5.73吨,炮身全长6.71米,炮管长6.326米,膛线部分长度5.095米,膛线48条,缠度从45倍径1周增大到炮口处30倍径1周,药室容积21.7升,射速5~7发每分钟。弹重45.3公斤,弹头装药3.9公斤或4.09公斤,推进火药13.7公斤RPC/12,黄铜药筒重22.6公斤,初速835米每秒,膛压20吨每平方英寸(3.15吨每平方厘米),炮管寿命1400发,每炮备弹160发,全舰总计备弹2240发,火炮安装在MPL C/13炮架上,炮架重17.95吨,俯仰角-8.5度~+19度,在+19度时最大为射程13500米
5具60厘米水下鱼雷发射管,四具分别指向两舷,一具位于船首,尾部的一具鱼雷发射管因妨碍舵机的布置而被删除,总计备雷20条。发射直径60厘米的H8热动力鱼雷,该鱼雷设计始于1912年,1915年服役,全长8米,装填210公斤Hexanite炸药,在36节时射程为6000米,在30节时射程为14000米。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马肯森采用了球鼻艏构造,这是除美国在阿肯色号战列舰(BB 33)之后的一系列战列舰之外,第二种应用了球鼻艏构造的战舰。这得益于德国海军工程师施利希廷(Schlichting)的研究,他是位于Lihtenrade的海军研究实验室的老大,负责船体水下线形的研究。
正常排水量31000吨,满载35300吨
新战列巡洋舰扮演的角色将类似英国人的快速战列舰,如拥有380毫米炮和25节航速的“伊丽莎白女王”号,以他们4节的速度优势作为大舰队主力的前锋。在德国海军中,这个尝试是战列巡洋舰,即“合并了战列舰和大型巡洋舰”,这似乎是皇帝的奇思妙想?
“1914战列巡洋舰”研究计划始于1912年8月13日,提尔皮茨要求制图设计部门(“K”部门)提供关于该船的数据,拥有4个炮塔配备350或者340毫米火炮,其余的方面和早先的战列巡洋舰一致(类似“兴登堡”号)。6个设计方案中,提尔皮茨选择的一个方案拥有4个炮塔配备340毫米火炮,因为它有更轻的重量。1912年9月14日这个决定被推翻,因为速度和适航性不好,改进这些性能将导致增重到31500吨,这立即被提尔皮茨否绝。与此同时,制图设计部门设计了一些草案,和兴登堡级相似的,拥有8门305炮,不过增加了鱼雷发射管的数量。这些草案中的一个在1912年9月30号被皇帝赞同。因此,制图设计部门呈交了这个草案。虽然制图设计部门的的老大认为,考虑到英国战列舰,例如“伊丽莎白女王”号战列舰火炮口径的增加,应当增加火炮口径。但是该草案仍然保留这8门和德芙林一样的305火炮。这一仓促变化的决定,也遭到统筹协调部门(“A”部门)和武器设计部门(“W”部门)的反对。制图设计部门和武器部门考虑过需要增加火炮口径,增加到什么口径?这必须达成共识!制图设计部门认为应当使用三联装甚至四联装炮塔,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在达到相同火炮数量前提下相对双联装炮塔更节省重量。但并未得到统筹协调部门和武器设计部门的认同。
1914年8月7日,确定了首舰的造船厂——“布洛姆与福斯”,将建造同一个系列的七条船中的第一条。马肯森的设计工作从1912年8月到1914年7月花费了两年时间,并定于1914年(代舰名“Victoria Louise”) 在汉堡的布洛姆与福斯船厂建造。
船体结构
由于先前建造的战列巡洋舰尾部干舷过低导致的适航性不佳的问题(注:毛奇:4米,塞得利兹3.8米,德芙林格4.3米,特别是在几次远洋航行横渡大西洋之时),马肯森号相对于德芙林格大幅减少了舷弧,干舷高度在舰艏为8.5米,舰舯为6.6米,舰尾为5.7米,使之具有较好的适航性,同时也提高了居住性。
高炮为8门8.8厘米45倍径SK L/45,炮身重2.5吨,炮身全长4米,射速15发每分钟。整装弹重15公斤,对空弹头重9公斤,高爆弹重9.75公斤,推进火药3公斤RPC/12,初速890米每秒,膛压17.5吨每平方英寸(2.75吨每平方厘米),炮管寿命7000发,每炮备弹450发,全舰总计备弹3600发,火炮安装在MPL C/13炮架上,俯仰角-10度~+70度,在45度时最大为射程11790米
但在1913年11月初,提尔皮茨却出人意料的要求恢复关于战列巡洋舰配备8门340火炮和具有更小的排水量的设计工作。在1913年11月22日,他向皇帝报告中说到,船的设计工作应当被延期。提尔皮茨命令停止所有关于380毫米火炮船草案的工作,继续关于8门340炮船的设计工作。但是,由于这个方案因为低适航性不能满足海军要求,已经被应用到后来的改进的草案——现在已经配备8门350火炮。在这情况下,又开始讨论新草案。制图设计部门重新拿出几个不同的草案,火炮数增加到8门在4个炮塔中,但是口径减少到350毫米。有一些超重的8门380炮方案被提尔皮茨驳回。至此,最终方案敲定,8门350炮,1914年5月23日,草案最终被批准。
长度:223.1米
宽度:30.4米
吃水:正常8.4米,满载9.3米
型深15米,18个主要水密区划,双重底覆盖92%长度,纵骨架构造,双舵
武器装备
主炮为八门35 厘米45倍径SK L/45,炮身重73.5吨,炮身全长15.75米,射速2.5发/分钟,炮弹重600公斤,初速815米每秒,膛压20吨每平方英寸(3.15吨每平方厘米),每炮备弹90发,安装在Drh LC/1914式炮架上,俯仰角-8~+16.0度,最大射程在16度仰角时为20000米,火炮是德式主炮传统的横楔式,黄铜药筒加药包形式。稍微值得一提的是这些火炮的一些部件后来被用于建造著名的巴黎大炮。
设计过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作为德芙林格级之后建造的战列巡洋舰,必须确定的第一件事就是选择什么口径的火炮!最初的草案包括安装4座炮塔装备8门340毫米火炮,但因为吨位超过31500吨,与提尔皮茨的要求相左,被其拒绝了。提尔皮茨从本质上来说,不希望吨位超过30000吨,但后来还是放宽到31000吨。吨位和火炮之争,则贯穿了马肯森案的始终。(注:如美国Tillman所说:“一艘最好的战舰顶的上两艘次一点的军舰。”数量过多的战舰展开成过长的一字型战列线,难以全部占据最佳射击阵位,排在末尾的舰只往往无法展开有效射击,而且在不敌时跑路脱身也是个麻烦。 然而作为德国海军部门的大当家,提尔皮茨苛刻限制吨位的做法也不能说完全错误,在议会拨给预算有限情况之下为保证有足够数量而限制吨位的做法完全可以理解。况且船只吨位过大,基础设施建设(威廉皇帝运河的深挖扩大,船坞船台扩大,港池的疏浚扩大)所需的花差也一点不比造舰的少。)
经过漫长的协商之后,制图设计部门考虑在吨位不大幅超出3万吨的情况下——安装3个炮塔。计划6门双联装380毫米口径的火炮安装在3个炮塔里,预定前一后二。统筹协调部门和武器设计部门反对将炮塔数量减少到3个。但是最终决定,如果草案规定的吨位限制没有提高,那么仍然选择此计划,因为380毫米炮能提供更好的火炮性能。该项目是安装与战列舰相同口径主炮(新型战列舰 “拜仁”(10年至12年项目))。对于弹药供应和火炮制造来说,这是非常方便经济的。火炮和弹药,战列舰和巡洋舰将做到统一,从而合并了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出自皇帝威廉二世的主意,这样,也可以钻国际法关于巡洋舰是唯一可以使用外国水域的规定的空子。1913年4月24日,提尔皮茨决定批准6门380火炮的设计,一个联装炮塔坐落于船首,其余两个位于船尾。1913年5月2日,设计被皇帝陛下通过,开始完善细部设计在未来数月中。
同样不支持380炮的还有德国海军上将腓特烈*冯*英格诺尔,在他的回忆录里:1913年12月5日,在他看来,305毫米火炮就已经足够了(注:对于1913年的射控有效射程范围,的确可能是足够了!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啊!)。对于小型巡洋舰,他认为105毫米的速射炮也已经够用了。他坚持认为对于小型巡洋舰(Kleine Kreuzer)和雷击舰(Torpedoboote)中队来说,应当减少火炮口径。然而就在几个月之后的第一次赫尔戈兰湾交战中,所有支持使用速射炮的德国人很快发现舰队司令的看法是个错误,雷击舰中队不得不重新把88炮升级到105炮,新建小型巡洋舰火炮从105毫米提高到150毫米,战前建造的的小型巡洋舰也把105炮升级到150炮。(注:105速射炮的单位时间射弹量超过150炮,对于英国25节防护巡洋舰,能造成较大杀伤,但是对于英国最新装备的穿了马甲的林仙级轻巡洋舰来说,则难以造成有效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