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酬管理岗位评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员工的困惑
调查问卷显示: 有高达76%的员工认为薪酬高低与岗位不匹配; 47%的员工认为员工间的收入差距没有拉开; 85%的员工认为不同的岗位之间应该存在合理的收入差距(认为不应该的仅占4%); 高达84%的员工认为在未来设计薪酬体系时,应该考虑工作强度、岗位责任等因素, 63%的员工认为应该考虑工作环境因素。 调查问卷和访谈的结果,也都反应出在员工中间对于薪酬存在着一些困惑,如: 在一家传统的生产型企业中,一线生产人员和技术人员的薪酬哪个应该更高?车间 主任和职能部门经理之间呢? 到底是哪些因素决定了一个员工薪酬的高低? 应该用什么样的标准和方法确定企业内部不同岗位的相对价值?
投入
过程
产出
技能水平
是指使绩效达到可接收程度所必须具备的专门业务知识 及相应的实际操作技能。
关科学知识、专门技术及操作方法,分为基本的、初等 业务的、中等业务的、高等业务的、基本专门技术的、 熟练专门技术的、精通专门技术的和权威专门技术的八 个等级; 有关计划、组织、执行、控制及评价等管理诀窍,分为 起码的、有关的、多样的、广博的和全面的五个等级; 有关激励、沟通、协调、培养等人际关系技巧,分为基 本的、重要的和关键的三个等级。 这三个成分的每一中组合分值如见下表所示,即为该职 位技能水平的相对价值。表中各数值的相对差异,遵循 心理测量学所谓15%韦伯分级定律。
目录
什么是岗位评价 岗位评价方法 岗位评价的应用
百度文库
量化岗位的重要性 衡量岗位的相对价值
合理安排经营 运作,优化资 源配置
薪酬体系 的基础
激励手段
概念
在工作分析的基础上,以工作岗位 的工作内容和对组织的价值贡献为 依据,对岗位的责任大小、工作强 度、所需任职条件等特性进行评价, 以确定岗位间相对价值的过程。 P69
是一种量化的工作评估方法,它实际上是对职位排序法的一种改进。这种方法选择多 种报酬因素,按照各种因素分别进行排序。
步骤
选择基准岗位。选择一些在不同企业中普遍存在的、工作内容相对稳定的、 具有得到公认的市场工资水平的职位做为基准岗位。
分析这些基准岗位,找出一系列共同的报酬因素。这些报酬因素应该是一 些能够体现职位之间本质区别的因素。如责任、工作的复杂程度等。
8. 内部协调的责任:指在正常工作中,是否需要与公司其他人员进行协调,协调工作量的大小与协调难度。以协 调对象所在层次、人员数量、协调频繁程度,以及失调后果大小作为判断依据
9. 外部协调的责任:指在正常工作中,与集团公司、政府机关等外界进行密切联系的程度,以及这种联系对公司 的重要性
1. 专业知识与技能:指为顺利履行工作职责应具备的专业技术知识和技能要求的程度 。判断的基准是:专业知识 技能掌握的难易程度
2. 管理知识与技能:指为了顺利完成工作目标,组织协调相关人员进行工作所需要的素质和能力。判断基准是: 工作中进行组织协调的程度和组织协调工作的影响
3. 综合能力:指本岗位应具备的综合素质、经验和能力,其判断的标准是工作性质的要求高低(工作是否程序化 等),及对知识、技能种类多少的要求
4. 工作复杂性:指在工作中履行职责的复杂程度。其判断的标准是工作难度的大小、对个人能力要求的高低等
因素比较法特点
因素比较法是一种较为系统和完善的岗位评价方法,可靠性较高,并且根 据评价结果可以直接得到工资数额;每个因素无上下限的限制,比较灵活, 可以根据企业特点和具体职务的特殊情况做特殊处理。 由于各因素相对价值在总价值中的百分比确定完全是根据主观判断,因此 因素比较法应用起来难度较大,需要专业的培训和指导;开发初期非常复杂 且难度大,成本很高,中间也有许多主观因素,员工有时不易理解,容易怀 疑其准确、公平性。
说明
➢中心是“岗”而非人 ➢是对公司各类岗位的相对价值进行 衡量的过程。
对工作进行科学定量测评,以量值表现岗位特征
使性质相同或相近的岗位有统一的评判和估价标准,便于比较岗 位间价值的高低
为建立组织中的职等体系奠定基础
为建立公平合理的工资和奖励制度提供科学的依据,减少工资歧 视,实现同工同酬
目录
什么是岗位评价 岗位评价方法 岗位评价的应用
排序法 因素比较法
分类法 评分法
根据一些特定的标准(例如工作的复杂程度、对组织的贡献大小等对各个职位的 相对价值)进行整体比较,进而将职位按照相对价值的高低排列出一个次序。
排序法
交替排序法 配对比较法
就是一前一后的排序方法,其基本做法是每位岗位评价专家依据主观经验先选出 自己认为岗位价值最高的岗位,然后选出价值最低的岗位,再选出价值次高的岗位、 价值次低的岗位,以此类推,直到将最后一个岗位选出为止,最后对每位专家的排 序结果进行统计,得出最后的各个岗位的排列顺序,即岗位评价结果
2. 直接成本\费用控制的责任 :指因工作疏忽而可能造成的生产成本、费用增加,利息等额外损失的责任。其衡 量标准是可能带来损失的大小
3. 工作结果的责任:指对工作结果承担多大责任 ,其责任大小根据所负责的工作结果的范围大小进行判断
4. 指导监督的责任:所指导或监督的下级人员的数量,包括所有的直接下属和间接下属 ,其责任大小根据所指 导、监督的下级人员数量的多少来衡量
将每个基准职位的工资分配到相应的报酬因素上。
将待评估的职位在每个报酬因素上分别与基准职位相比较,确定待评估职 位在各个因素上的工资率。将待评估职位在各个报酬因素上的工资率或者 分数相加汇总,得到待评估职位的工资水平。
程序分析员岗位价值:智力90+技能30+体能15+责任85+工作条件15=235(元/天)
5. 组织人事的责任:指在正常工作中,对人员的考核、工作分配、激励等所具有的法定权力。其责任的大小视所 负责人员的层次而定
6. 决策的层次:指在正常的工作中需要参与决策,其责任的大小根据所参与决策的层次高低作为判断基准
7. 法律的责任:指在正常工作中,是否需要拟定和签署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以及对合同结果负有的相应责任。 其责任的大小以合同的重要性及毁约后果的严重性作为判断依据
技能评分表
解决问题能力
是指工作岗位要求岗位承担者拥有的应 对环境的变化和问题的复杂的能力。
进一步分为两个层面: 环境因素,按环境对工作职位承担者紧松程度或应变能 力,分为高度常规的、常规性的、半常规性的、标准化的、 明确规定的、广泛规定的、一般规定的和抽象规定的等八 个等级; 问题难度,按解决问题所须创造性由低到高分为重复性 的、模式化的、中间型的、适应性的和无先例的等五个等 级。
程度及工作是否被时常打断等因素进行判断 5. 工作均衡性:指工作每天忙闲不均的程度 6. 创新与开拓:指该岗位应具备的开拓创新精神与能力,与岗位工作性质要求有关
岗位评价因素:工作环境因素 (4)
1. 职业病:指正常工作所必然造成的身体疾病,强调正常工作所造成身体疾病的可能性和严重性。主要指受到 粉尘、潮湿、高温、噪音、毒害物资等因素影响而对身体、心理产生的直接或间接的损害和不利于健康的影 响、职业病等
2. 工作条件特征:该岗位工作现场的工作条件 ,如是否有噪音、粉尘等 3. 工作危险性:工作本身可能对任职者本人身体所造成的危害 4. 工作时间特征:指工作要求的特定起止时间。(加班是公司及工作需要引起的加班,在规定时间不能按时完成
本职工作不算加班)
海氏评分法
海氏岗位评价体系是国际上使用最广泛的一种岗位评估方法。据统计,世界500强的企 业中有1/3以上的企业岗位评估时都采用了海氏三要素评估法。
也称点数法。该法首先是选定岗位的主要影响因素,并采用一定点数(分值)表示每 一因素,然后按预先规定的衡量标准,对现有岗位的各个因素逐一评比、估价,求得点 数,经过加权求和,最后得到各个岗位的总点数。
步骤
1. 确定岗位评价的主要因素。 2. 对各评价因素区分出不同档别,并赋予一定的点数(分值)。 3. 对各岗位进行评价。对各岗位每一因素打分,然后汇总,计算出各岗 位的总点数。 4.根据各岗位的总点数进行排序,得到相对价值的高低。
评分法
28因素法
海氏评价法
美世评价法
解 知努 工 智 决 风 责识力 作 能 问 险 任技程 环 水 题 责 能度 境 平 能 任

影沟创 知 响通新 识
二十八因素
责任因素
知识技能因素
风险控制的责任
直接成本/费用控制责任
工作结果的责任 指导监督的责任 组织人事的责任 决策的层次 法律上的责任 内部协调的责任 外部协调的责任
海氏岗位评价体系又叫作“指导图-形态构成法”(Guide Chart-profile),它是由美 国薪酬设计专家艾德华·海(Edward Hay)研究开发出来的。有效地解决了不同职 能部门的不同职务之间相对价值的相互比较和量化的难题,被企业界广泛接受。
海氏岗位评价体系实质上是一种评分法,根据这个体系,所有职务所包含的最主要的 付酬因素有三种,即技能水平、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承担的职务责任。每一个付酬因素 又分别由数量不等的子因素构成 。
不能体现出相对价值的差距,更不可以应用此方法进行薪酬体系的设计。 (3)其适应范围较小,在企业方面来说,其只能适用小型企业,这些企业岗
位较少,相对价值差异明显。
在岗位分析的基础上,对组织中全部或规定范围内岗位进行多层次的划分,即先 确定等级结构,然后再根据工作内容对工作岗位进行归类
步骤
按照经营过程中各类岗位的作用和特征,将公司的全部岗位分成几个大的系统 将各个系统中的各岗位分成若干层次,最少分为5-6档,最多的可分为15-20档 明确规定各档次岗位的工作内容、责任和权限 明确各系统各档次(等级)岗位的资格要求 评定出不同系统不同岗位之间的相对价值和关系
排序法特点
排序法岗位评价的优点是: (1)成本低,该方法不需要大量的时间成本和管理成本去进行岗位评价。 (2)操作简单。 (3)统计方便。
排序法岗位评价的不足之处是: (1)排序法是一种非定量化方式,在操作过程中依靠专家组主观经验、臆断
,其结果的说服力不强。 (2)其最终结果不是具体的分数,虽然能够体现出 各岗位的相对价值,但是
5. 工作经验:具有多长时间的相关工作经验才能胜任本岗位的工作,需要管理经验的,每一年加3分,最多不超过 15分。关键要求基本胜任,不要求达到熟练
6. 工作的灵活性:指工作需要处理正常程序化之外事情的灵活性。判断基准取决于工作职责要求
7. 最匹配学历要求:顺利履行工作职责所要求的最适宜历要求,其判断基准按正规教育水平判断
分类法特点
分类法岗位评价的优点: (1)简单、易操作 (2)存在一定的定量因素
分类法岗位评价的缺点: (1)分类法是一种非定量化方式,在操作过程中依靠专家组主观经验、臆
断,其结果的说服力不强。 (2)其最终结果不是具体的分数,虽然能够体现出 各岗位的相对价值,但
是不能体现出相对价值的差距,更不可以应用此方法进行薪酬体系的设计。 (3)适用范围有限,只是适用于小型企业。
8. 知识多样性:指该岗位员工应该具备的知识结构与知识面,其判断基准在于广博不在精深
9. 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指本岗位所要求的语言表达能力及文字知识,判断基准取决于工作职责要求
1. 脑力辛苦程度:指在工作中,脑力劳动辛苦的程度。其判断标准是日常工作中脑力劳动所占时间的多少 2. 体力辛苦程度:指在工作中,体力劳动辛苦的程度。其判断标准是日常工作中体力劳动所占时间的多少 3. 工作紧张程度:指该岗位工作节奏的紧张程度及工作后的疲劳程度 。强调速度节奏,及疲劳程度 4. 工作压力:指工作本身给任职人员带来的压力,根据决策迅速性、工作常规性、任务多样性、工作任务饱和
专业技术知识技能 管理知识技能 综合能力 工作复杂性 工作经验 工作的灵活性 最匹配学历要求 知识多样性 语言文字应用能力
努力程度因素
脑力辛苦程度 体力辛苦程度 工作紧张程度 工作压力 工作均衡性 创新与开拓
工作环境因素
职业病 工作条件特征 工作危险性 工作时间特征
1. 风险控制的责任:指从公司全局来看,如果决策不当或者工作失职将会给公司带来的风险 ,该岗位责任的大 小以失败后损失影响的大小作为判断标准
配对比较法是将所有岗位两两对比,经过统计计算后确定最终排序。
注:以某评价者为例,岗位1和岗位2相比,岗位1价值没有岗位2大,因此在岗位1所在“行”与岗位2所在“ 列”交叉位置上记“0”;再比如岗位5比岗位6价值大,那么在岗位5所在“行”与岗位6所在“列”交叉位 置上记“1”。把所有岗位两两相比,价值大者在所在“行”位置记“1”,价值小者在所在“行”位置记 “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