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妇女手工艺培训推广项目报告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妇女手工艺培训推广项目报告

2010-2011农村妇女手工艺培训推广项目

2010年9月,国仁城乡(北京)科技发展中心(原晏阳初乡村建设学院)、全球和平妇女中国办事处,向中国滋根乡村教育与发展促进会申请了支持安徽阜南县柴集镇王老兴粮食专业合作社妇女手工艺小组,开展农村妇女传统手工艺培训及推广的项目。一年多来,通过系统的项目策划、需求评估、调研访谈、参观交流、市场体验、座谈反馈、总结讨论等活动,我们提升了当地农村妇女生存技能和社会参与能力,增强了合作社的生命力。通过不断在相关NGO和城市消费者群体中推广他们独特的手工布鞋,我们发现了一些支持农村手工艺发展的志愿者和团体,增进了城乡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沟通了解。同时,我们发现当地手工布鞋还有许多待改进的地方,传统手工业文化在现代消费市场中仍然面临挑战和机遇。下面我们将详细地总结评估本项目的完成情况,分析探讨各种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一、

背景回顾

本项目开始以前,我们的工作者和志愿者通过8年的乡村建设工作和安徽当地村民已有长期的互动,先后推动他们建立了文艺演出队、老人协会以及合作社。通过“全球千名妇女争评2005年诺贝尔和平奖”活动,我们提名当地妇女带头人王殿敏,将她和她的组织纳入到全球和平妇女的交流支持网络中,鼓励和协助她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持续地开展新的乡村建设实践。王殿敏从2009年开始就设想带领妇女们做手工艺项目,但苦于没有启动资金,缺乏市场销售渠道。2010年5月,我们鼓励她们把当地传统的手工布鞋做出来,利用6月香港的和平妇女展览机会进行义卖。当时只有她和几位年龄很大的老人愿意辛苦的做鞋,而且她们对布鞋未来的销路仍有些忐忑。我们还了解到中国农村的和平妇女中,不少人保存了传统手工艺的技能,但极少有推向市场的成功经验。如果我们能够从安徽王殿敏的手工布鞋入手,摸索出传统手工艺产品的改进方法和城乡互动的推广模式,将来还可以帮助更多地区的农村妇女和组织。

我们推广的布鞋等手工产品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的载体,今天仍然面对着主流消费群体和市场的功利主义矛盾。我们所提倡的一针一线的手工技能、小农参与合作的生产方式、农村妇女们继承传统优秀文化的精神,正是机械化、工业化大生产中所忽视的。在这样的大时代背景下,此项目遇到的困难和阻力是相当大的,手工布鞋所蕴含的精神文化价值更大于经济效益——我们正是坚信这样的理念才能在市场前景尚不乐观的状况下开始了大胆的行动。

通过近两年国仁小毛驴市民农园在社区支持农业上的开拓,我们也找到了一批先知先觉的消费者和支持传统手工文化的团体。我们以此项目的形式帮助王殿敏及当地妇女参与各种交流培训活动,正是要并结合国仁的消费群体优势进行城乡之间的良性互动。

二、

工作任务的实现情况

我们通过一年的具体工作,基本完成了之前设定的工作任务。但由于一年时间很有限,我们在“继承和发展农村传统文化,建立信的过的农村手工艺品牌效应”的目标上还未完全实现,还需要下一年更大力度的推动。虽然项目的执行过程曲折坎坷,但我们的坚持也带来了不少柳暗花明的惊喜。回顾这一年,我们更相信“过程重于结果,坚持就是胜利”。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2010年10月的需求评估对于了解当地妇女和整个项目的需求、困难以及进展中的问题非常重要。我们正好赶在重阳节到了王老村,与当地村民建立了很好的互动关系,主动帮王殿敏干农活和家务,组织座谈与个别访谈。王殿敏则积极组织制作布鞋的妇女配合调研,还组织了老人协会、合作社成员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让大家深刻地感受到王老村村民的热情与活力。调研结束后,我们搜集了大量基础性的资料和图片,完成了《安徽阜阳王老村手工业合作社前期调研总结——发展状况、困难和需求评估》,整理了部分人妇女生产者个案,还配合后续活动制作了布鞋展示的PPT。通过需求评估,我们更清晰地了解到王老村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状况,妇

女们有很好的手工技能,但迫于经济和家庭事务的压力,在市场不甚明晰的情况下妇女的参与度不高。由于缺乏年轻一些的妇女参与,年老的妇女眼神都不好,她们做的第一批女鞋都是采用机绣图案的鞋面。我们讨论决定下一步工作的重点,要尽一切可能寻找城市里的市场渠道,以市场带动生产积极性。我们尝试把布鞋拿到小毛驴市民农园丰收节的市集上义卖,又推荐给回龙观的妈妈团。虽然卖出去的不多,但感兴趣的消费者不少,有的还对式样提出了一些改进的建议。我们及时电话沟通王殿敏,反馈销售情况,请她们做一些适当的改进。王殿敏在村里更加苦口婆心地动员年轻一些的妇女加入,她们尝试做了两双手工绣花的棉鞋。

需求评估后一个月,正逢人民大学乡村建设中心及国仁要组织“城乡互动与可持续生活——第二届全国社区支持农业(CSA)经验交流会”,众多农村合作社和有理念的城市消费者将要参与。我们便调整提前了项目计划的时间安排,利用这次难得的机会邀请王殿敏及年轻的骨干周连侠到北京和山西交流和参观。她们在CSA大会的有机市集上成功地义卖了布鞋,获得了很多消费者的支持和中肯的建议。会议间歇,我们带她们参观了北京布鞋百年老店“内联升”,看到手工布鞋潜在的提升价值。她们还作为和平妇女代表参加了由中国妇女报、农家女杂志社、北京农家女文化发展中心主办的“第三届百位全国女村官论坛”的交流。北京交流一结束,我们就带她们去山西永济和平妇女郑冰发起的寨子村红娘手工艺合作社学习。红娘手工艺合作社已经发展了十多年,有丰富的生产管理和产品推广经验,对于王殿敏她们来说很有借鉴意义。这个合作社还是中国第一个正式注册的综合农民协会的一部分——她们在村庄的参观考察中深刻地感受到农村发展的潜力。我们详细记录了这次山西参观的过程,撰写了报告《农村手工艺发展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以山西永济寨子村红娘手工艺合作社为例》,协助王殿敏口述整理了《王老兴粮食专业合作社简介及2010年工作汇总》。王殿敏和周连侠把北京和山西交流学习的收获带回到自己的村庄,当地妇女们都很受鼓舞,参与做鞋的人逐渐开始多起来。王殿敏和妇女们开始制定和改善生产管理机制——绣花、纳鞋底、做鞋帮、打接板、上鞋、整理,各道工序尝试由不同妇女分工合作,并按工序给予报酬。年轻一些的妇女眼神好,负责绣花;年老一些的耐心好,可以纳底。妇女们各自发挥特长,做自己最拿手的,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生产效率。冬天农闲,她们做出了一批质量更好,绣花图样更精致的手工棉鞋。她们还积极地把布鞋推广给其他到村庄调研的志愿者和组织。

从11月底开始,我们与北京有机农夫市集的发起人取得了联系,带着手工布鞋参加他们定期组织的市集。由于市集每次都在消费较高的不同地区举行,我们先后到了西城区方家胡同46号艺术区、平谷的“沱沱工社”有机农场、人民大学体育馆、凤凰岭脚下的“凤凰公社”、马甸玫瑰园、三元桥凤凰城、国贸远洋光华国际、大栅栏大外廊营胡同8号院、望京NOVO“达人食堂”等地。我们在市集上不仅义卖产品,还接受预定,更重要的是跟消费者、公益团体、志愿者们交流布鞋的工艺、制作人信息、我们的项目以及和平妇女的理念——市集已经成为我们的一个固定销售推广平台。我们在2011年8月的市集上认识了上海乐创意公平贸易发展中心的总干事陈乐丛,为王殿敏她们申请到参加“第三届公平贸易产品展暨手工艺人代表交流会”的机会——由此可以将布鞋推向更大的公平贸易网络。

2011年6月,我们的项目进入总结评估阶段,先后组织了王老村的实地评估和北京的交流总结。在村里,我们组织座谈会收集了妇女参与者们对做鞋的意见,反馈北京的各种信息,和妇女们共同探讨销售渠道;继续访谈了一些妇女的生产工艺和个案故事,鼓励她们的成绩,增强她们的信心;同时,我们仍不忘帮辛苦的王殿敏干一点农活。实地评估后,工作者和王殿敏、刘重雪、常国芳、张田芳几位妇女骨干一起到北京进行总结。在北京,我们邀请到热心的青年画家毕鑫、画廊工作者牟微姣和北京服装学院的胥婧,与她们共同交流探讨布鞋式样的设计和未来推广的合作方向;带她们考察了北京的布艺市场,再次到“内联升”观摩学习;除王殿敏以外几位妇女都是第一次到北京,我们顺路带她们到了天安门和毛主席纪念堂参观;最后她们到滋根的北京办公室参观和交流,详细听取了滋根的建议,也了解到滋根支持的其他手工艺项目经验,希望能建立彼此的沟通交流和相互学习。经过我们与妇女骨干、设计志愿者以及资助方滋根的交流,大家都更深地感受到这个项目的意义和继续做下去的必要性。此后,我们继续总结整理这一年的经验教训,多次召集新的参与者开会讨论下一年的项目设计和具体计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