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概论 期末考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美学学科的诞生
1750年,德国理性主义者鲍姆嘉登正式以“Aesthetik”这个术语出版他的《美学》第一卷,来表明感性认识的理论,规定了这门学科的研究对象和任务,标志着美学学科的诞生。鲍姆嘉登因此被后人称为“美学之父”。Aesthetik的原意是“感性学”。鲍姆嘉登在此规定了美学的研究对象,认为美学是专门研究感性认识的,是“感觉的科学”,并且明确地把审美活动归结为感性认识,认为应该有一门专门的学科来研究感性的审美,应建立专门的“感性学”,这就确立了作为感性认识的“美学”以自身独特的方式存在的合法性。
二、康德论述美的四大特点
康德从质、量、关系和情状四个方面分析了审美判断和美的特征,揭示出其中的一系列二律背反:
1.美不涉及欲念和概念。康德提出审美是一种趣味判断,他认为趣味判断是以情感为内容的,它不同于单纯的快感。它与逻辑判断也不同,逻辑判断涉及概念,趣味判断不是一种理智的,而是一种情感的判断。
2.审美判断是单称、主观的,但仍普遍有效。审美判断是个人的意见和单称判断,然而却有普遍性。因为我认为美的不是从我自身的利害计较出发得来的,而是引起我的认识功能的和谐的自由活动。这是人人都有、人人相通的“共通感”。
3.美是没有明确目的却又符合目的性的。判断一朵花的美,并不要先弄清花的概念、用途,这就是没有目的性的概念,但却能引起想象力和理解力的和谐的自由的活动,所以它是美的。因此美就是那种不夹杂任何利害关系,没有概念的纯形式,而又必然为一切人所喜爱。
4.凡不凭概念而被认为必然产生快感的对象就是美的。因为美不是客观的,而是主观原因造成的,美作为合目的性形式,不存在于现实对象的形式本身,而是在于审美判断者的心境和快与不快的情感之中。
三、美的根源在于社会实践
1.美来源于实践中的自由创造。美如何在实践中产生:(1)劳动创造了美:生产劳动是一种自觉的有意识目的的活动,人能根据具体情况的改变和发展相应地改变设计蓝图,能“按照任何一种尺度”进行创造,也能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美的规律即人的本质规律,美的本质即人的本质,即劳动实践的本质。(2)人与人交往中产生的美:人类的社会生产实践和社会斗争中创造的美,其实质是人与人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产生的社会交往美,社会美根源于人与人社会生活的实践过程。
2.在自由创造中如何产生美:(1)社会实践活动的对象化:在生产物上必然打上人的意志的烙印,表现着人的目的性和人改造自然的创造力量,所创造的对象则是人的作品也是人的现实,是人身的“对象化”和肯定(2)在对象世界中直观自身:劳动的产品能在它的静的存在形式中看到人类的创造劳动和人自身的力量、智慧与才能。
四、美和真善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1.“真”是指客观世界自身变化、发展的规律性。真理是指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2.“善”是指人类的内在目的性、功利性。也就是指符合人的目的性。
3.真是美的基础:美的产生是人在实践中,以对真的认识和掌握为前提。外部世界、自然界的规律,乃是人的有目的的活动的基础。人的实践活动只有在符合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才能实现人的目的。
4.善是美的灵魂:人类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它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实现和满足他们的利益。因此,美的事物是一种肯定的有积极意义的生活形象。
5.真善美三者是和谐统一的:三者就其历史的发生发展来说,只有当人在实践中掌握了客观世界的规律即真,并运用与实践,达到了改造世界的目的,实现了善,才可能有美的存在。做为历史的成果、作为客观对象来看,三者是同一客观对象的密不可分的联系在一起的三个方面。
五、美的相对性与绝对性
1.美的相对性(1)受客观环境制约:美不是绝对不变的,它会随着特定的时间、空间等条件的变化而变化。(2)受主观的制约:从主体属性方面分析,美有着突出的个体化特征,它以主体特殊的心理感受和选择为基本形式,是审美判断相对性的主要表现。
2.美的绝对性(1)美中蕴含的真与善是不能随意抹煞、否定的。虽然美是以个人爱好、趣味表现出来的,但由于审美判断的对象总是一种客观而真实的存在,有着客观的属性和具体的社会内容,因而反映在审美判断过程中,也会体现某种普遍性与共同性,不能随意抹煞、否定。(2)相对美的长河组成绝对美
六、美产生的基本特征
1.美产生于劳动:这是美的本质规律,这是马克思主义对美的来源的结论,因此,美的事物之所以美在于它是经过了人类能动创造的社会实践的劳动而产生和具有了一定的审美价值,美的对象、美的事物,例如自然界的雄伟的山峰,鲜艳的花朵;社会生活中的豪迈的劳动场面,英雄的崇高形象,之所以无不给人以状美或优美的种种情感感受,正是有于它们是人们的社会实践的具体的生活体现。被赋于了丰富的社会内容,凝结和概括了人们的能运创造。
2.艺术品的使用价值先于审美价值:艺术不是并不属于物质,它属于一种思想,一种用语言无法表达的思想,因此它只能借助于物的形式表达它的思想。人类认识深刻的是他们所熟悉的东西,越熟悉就越能够发现它的灵性,随之审美的表达价值也就体现出来了。现在甘肃境内的岩画,有极高极高的审美价值那些“野鹿、野猪”是为了狩猎,也就是为了能逮到它们,才把它们画下来,以好让族内成员吃饱,繁衍。
七、社会美的范围及其特征
1.范围:(1)实践活动的美(2)实践成果的美(3)实践主体的美
2.特点:
(1)与社会实践直接联系:美是本质上社会实践的生活。社会美与社会实践的关系都是非常直接、非常明显的,生产劳动和劳动产品的美直接来源于生产劳动,“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的活动。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美,也直接来源于人们的各种交往活动中,在交往活动中体现出哪一些语言、行为、思想是善的,是美的,哪一些是恶的、丑的。
(2)与社会功利性密切联系:美是一种价值。美对人总是有用的,然而,美的效用都不在于经济实用,也不是纯粹的道德工具,它是通过愉悦人的身心,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达到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个体自由、全面地发展。社会美最初都明显地附丽于与人的实践有用有利的事物,对人的实践无用有害的事物本质上是不能成为美的。善虽然不就是美,但它是美的前提、基础和内容,在社会领域,美与善是直接统一的。
(3)与社会历史条件密切相关:社会美的内容直接就是人们在当时当地的社会生活。人在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们的审美关系必须受制于物质条件、政治条件和其他精神条件,并随这些条件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例如:封建时代自然经济的田园风光,有别于市场经济条件下都市化的乡镇。
八、自然“人化”的形式
是指在实践过程中,认识和掌握客观的自然规律,支配自然,改造自然,使之为我所用,使自然社会化,人化,使人的本质力量在自然物上得到感性显现,赋予自然以社会属性的意义的过程。
1.自然物打上了人类实践活动的烙印,使得人们得以从中直观自身,在人的实践活动中,自在世界不断地转化为人类世界,使越来越多的“自在之物”变为“为我之物”,人类世界的范围不断扩展。
2.自然物作为人类可亲的生活环境而具有“人化”的意义,从而获得审美价值。
3.自然物作为人类生活的象征,显示审美意义
九、艺术美与现实美的区别
黑格尔认为:“艺术美高于自然。因为艺术美是由心灵产生和再生的美,心灵和它的产品比自然和它的现象高多少,艺术美也就比自然美高多少。”
1.现实美带有分散性,艺术美具有集中性。在我们生活的世界中,存在的万物千姿百态,但它们往往是彼此孤立的、分散的、个别的美的现象之间,常常缺乏明显的内在联系。而相反的是艺术家就把这些分散的美集中起来,进行艺术的加工,创造出美的意象,这样,艺术美就比现实美更集中、更强烈、更有普遍意义了。
2.现实美具有芜杂性,艺术美具有纯粹性。在现实生活中美的东西往往是美与不美的共同体。这种美与不美并存于一体的现象,就使现实美显得较为复杂、粗糙。艺术美则不然。艺术家在创造艺术作品的过程中,总要对现实材料进行加工、改造,要把现实美中附着的不美部分“清洗”掉,并且在形式上使之更符合美的规律。
3.现实美带有易逝性,艺术美具有永久性。由于现实美一般总是处于活动状态中的,因而它是不稳固的,易于消失。即使是人的美(现实美的最高表现形式),也不可能青春永驻。同时,艺术美是艺术家在对客观现实审美反映的基础上进行审美创造的物态化表现,这种艺术美一旦被创造出来,就可能跨越时间和空间,流传久远。就如人类辉煌的希腊艺术,至今还在给与我们一特别的艺术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