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材分析学习心得体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材分析学习心得体会
琼海市第一小学何美婷
本学期我们六年级老师参加了学校组织的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的分析。本次学习有教研员对教材编写特点和意图的精彩解读与分析,有同行之间的互动交流,在这里首先要感谢领导给我这么一个学习机会,就这次学习做点反馈与心得总结。
新课程倡导的新思想,新理念,新方法和新手段,对我来说是个新生事物,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这个挑战除了要求我们教会学生知识的同时,考验我们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考验我们能否跟上时代的步伐与世俱进。
教研员老师对六年级的教材做了精细的解读和指导,让我明确我们教师应该要尽快改变以往的教学理念和手段,不能再为应付应试而盲目机械训练,应该及早洗脑子,及早动身,积极参与到新课程的潮流中,为科学有效设计每个教学环节而努力,为尽早开放学生的思维而拼搏!我更深刻的了解了这套教材。会后我一直在思考,我应该如何创造性的使用好这套教材、怎样落实新教材的理念,怎样更有效的组织学生实现自主探究呢?下面是我的几点措施:
一、把教材当作教学活动的素材来处理
在新课标理念下,教材只是教学资源之一,教师在教学时不必拘泥于教材所提供的教学素材,在尊重教材所提供的知识线索的前提下,从学生喜闻乐见的、学生生活周围的背景中选取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开放的内容,以弥补教材中陌生的、不符合实际的、过时的教学资源的不足。如农村学校组织“节约用水”的实践活动时,可以根据实际,换成“节约粮食”、“巧用零花钱”等内容。
作为数学老师要善于处理教材,要学会“变教材”,甚至需要我们珍视在课堂中生发的突发奇想——飞出教材、超越教案,这就是所谓的课堂灵感,灵感来自学生、来自课堂、来自经验。它能给学生带来意外的惊喜,把我们的教学变得更加鲜活,这是一种宝贵的课程资源。
二、教学过程活动化,让学生主动的构建知识
所谓“学习”,是一个过程,是一个教师引导、媒介传递、学生输入,从而反复的过程,是一个师生共同冲破旧经验,形成新经验的的“同破同立”不断晚上和构建的过程,而作为主体参与的学生要真正意义上的参与进来,融合
进来,才可称得上是有效学习。这个过程需要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需要作为主导的教师创造条件,创造机会,创造灵感去给学生感受数学的机会。学生在做数学的过程中了解方法,进行了交流,获得了反思,体会了喜悦,感悟了快乐。
本册教材的一个特点是抽象性、系统性与逻辑性比较强,暴露出过于强调“理性”的弊端,复习内容又几乎占了一半。实际教学时,要改变过去教师引导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做法。要通过开展多种活动,促进学生内化新知,复习时要通过“画知识树”,“今天我做老师”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实现学生主动复习与构建知识体系,使学生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如在复习“分数应用题”时,可由学习小组将内部联系主动构建出来,然后进行组际交流,相互补充,逐步完善,从而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三、渗透“算法(解题策略)多样化”思想,培养创新能力
教学时,尽量避免把教师的思路和教材上的方法强加给学生,让学生用统一的方式思考和解答问题。要了解学生的想法,尊重学生的想法,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展现自己的才能。教材上的方法或教师认为比较好的方法可以作为解题的一种思路介绍给学生,但不应强求学生用一种固定的方法解题。如教学“圆柱的表面积”时,可以让学生充分探索,自行发现方法,选择方法,不必直接介绍教材的方法。
四、让学生在评价中也有发言权
教学中要根据学生已经具有较强的判断能力的实际,在作业、考试、活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他们自评、互评的作用,让学生在自评互评中增强信心,增进理解,找出存在的问题,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不断地学习理论知识,用理论指导教学实践,研究和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把科研和教学结合起来,做一个专家型、学者型的教师,使自己具有所教学知识方面的前瞻性。这样,才能培养出新时期“发现型、发明型、创造型、创新型”的学生。为了我们的教育,为了我们的学生,也为了我们自己,我会时时处处都要注重自己的师德修养和人格塑造,并加强自己的理论素养和专业技能的学习和提高,具有较强的教育科研意识和能力,有目的地总结教育经验,反思教学实践,一切从实际出发,切实担负起教师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在工作中起到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