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水处理的基本概念
废水处理工程技术手册
![废水处理工程技术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189299ac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d5.png)
废水处理工程技术手册一、引言废水处理工程技术手册是为了指导废水处理工程设计、建设和运营提供的一份详细的技术文件。
本手册旨在介绍废水处理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设计要求、设备选择、操作流程以及运营维护等方面的内容,以保证废水处理工程的安全、高效运行,达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二、废水处理工程概述1. 废水处理工程的定义:废水处理工程是指对产生的废水进行一系列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以去除废水中的污染物,达到国家和地方排放标准,保护环境和水资源的工程过程。
2. 废水处理工程的目标:通过适当的工艺和设备,将废水中的有害物质去除或者转化为无害物质,使废水达到排放标准,不对环境造成污染。
3. 废水处理工程的基本流程:废水处理工程普通包括预处理、初级处理、中级处理和高级处理四个阶段。
预处理主要是去除废水中的大颗粒物和悬浮物;初级处理主要是通过物理和化学方法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沉淀物和部份溶解物;中级处理主要是通过生物处理方法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和氮、磷等营养物质;高级处理主要是通过进一步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去除废水中的微量有机物和重金属等。
4. 废水处理工程的设计要求:废水处理工程的设计应根据废水的性质、水质要求、处理能力、经济性和可操作性等因素进行合理的设计。
同时,还需要考虑对环境的影响、能源消耗和废水处理后的排放问题。
三、废水处理工程设计1. 废水处理工程设计的基本原则:废水处理工程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 合理性原则:设计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处理方案,确保废水处理工程的稳定运行。
(2) 经济性原则:设计应在满足水质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投资和运营成本。
(3) 可操作性原则:设计应考虑操作人员的实际操作经验和技术水平,保证废水处理工程的可操作性。
(4) 可维护性原则:设计应考虑设备的易维修性和易更换性,以便及时维护和修复设备故障。
2. 废水处理工程设计的基本步骤:废水处理工程设计普通包括以下步骤:(1) 废水特性分析:对废水的性质、水质要求和排放标准进行分析和评估。
污水处理中常见基本概念
![污水处理中常见基本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2963cca23186bceb18e8bb1f.png)
污水处理中常见基本概念(1)厌氧:不需要氧气的环境状态。
(2)缺氧:氧气不足的环境状态。
(3)好氧:氧气充足的环境状态。
(4)活性污泥:有活性的污泥。
污泥中的细菌等微生物吃掉污水中的污染物质,提升污水水质。
(5)活性污泥法:利用活性污泥处理污水的一种方法。
(6)气浮:是指水中产生的微小气泡与污染颗粒粘在一起并漂浮在水面上,使固态物质跟液态物质分离。
(7)曝气:指将空气中的氧强制向液体中转移的过程,其目的是获得足够的溶解氧。
(8)凝聚:混合物形成微小聚集体的过程。
(9)絮凝:指使漂浮在水中的污染物质集聚变大,形成团的现象,达到固-液分离。
(10)混凝:凝聚和絮凝总称为混凝。
把能起凝聚与絮凝作用的药剂统称为混凝剂。
常见的混凝药剂:硫酸铝,三氯化铁,硫酸亚铁,碳酸镁。
(11)过滤:去除水中的微小粒子和细菌的方法。
(12)沉淀:水中杂质沉到水底的过程。
(13)二沉池:即二次沉淀池。
(14)控源和截污控制污染源和截断污染源污水,阻断外源污染物进入目标水体。
工程措施:a.将外部点源污染水体进行严格处理,达标的水体再引入目标水体。
b.目标水体与外部水体之间设橡胶坝阻隔,防止外水入侵。
c.新城内严格雨污分流,并考虑初期雨水的截留措施。
(15)清淤和疏浚目的:阻断河道底泥等内源污染物进入目标水体。
工程措施:a.河道清淤(淤:一般是指河道黑色有机底泥)b.疏浚(挖走泥土,拓宽和深河道,并筑固河堤坝)(16)硝化作用:氨态氮(NH4+)转变为硝酸态氮(NO3-)的过程。
(17)反硝化作用:硝酸盐转化为气态氮化物(N2和N2O)的作用。
污水处理中常用药剂(1)PAC:聚合氯化铝,一种净水材料,无机高分子混凝剂,又被简称为聚铝。
(2)NaOH:烧碱(氢氧化钠),在水处理中可作为碱性清洗剂,溶于乙醇和甘油;不溶于丙醇、乙醚。
(3)Ca(OH)2:熟石灰,用于硬水软化剂,自来水消毒澄清剂等。
(4)CaO:生石灰,可用于酸性废水处理及污泥调质。
污水处理的基本方法及处理流程
![污水处理的基本方法及处理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f52acf89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c1.png)
污水处理的基本方法及处理流程污水处理是指将污水中的有害物质去除,使其达到一定的排放标准,以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污水处理的基本方法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下面将逐一介绍这些方法以及处理流程。
物理处理是指利用物理方法去除污水中的固体颗粒和悬浮物质。
常见的物理处理方法包括筛网过滤、沉淀、澄清和过滤等。
首先,污水经过筛网过滤,去除大颗粒物质。
然后,经过沉淀槽,通过重力沉淀去除悬浮物质。
接下来,经过澄清池,进一步去除残留的悬浮物质。
最后,通过过滤器,去除微小颗粒物质。
这些物理处理方法可以有效去除污水中的固体颗粒和悬浮物质,使污水变得清澈透明。
化学处理是指利用化学药剂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重金属和其他有害物质。
常见的化学处理方法包括混凝、絮凝和氧化等。
首先,向污水中加入混凝剂,使有机物和重金属形成絮凝物。
然后,加入絮凝剂,使絮凝物凝聚成较大的团块。
最后,通过氧化剂的作用,将有机物氧化分解,去除有害物质。
这些化学处理方法可以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和重金属,使污水变得清洁无害。
生物处理是指利用微生物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和氮、磷等营养物质。
生物处理方法包括活性污泥法、厌氧消化法和植物净化法等。
首先,将污水与活性污泥混合,使微生物附着在污泥颗粒上,通过氧化分解有机物。
然后,将污泥置于厌氧条件下,通过厌氧菌的作用去除污泥中的有机物。
最后,通过植物的吸收和降解作用,去除污水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
这些生物处理方法可以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和营养物质,使污水得到生物降解和净化。
综上所述,污水处理的基本方法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
处理流程包括筛网过滤、沉淀、澄清、过滤、混凝、絮凝、氧化、活性污泥法、厌氧消化法和植物净化法。
这些方法和流程可以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有害物质,使污水达到一定的排放标准,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废水生化处理理论基础
![废水生化处理理论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773d4d52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e6.png)
废水生化处理理论基础废水处理是指对工业、农业、生活等生产和生活活动中所产生的废水进行处理,将废水中的各种有害物质去除或降低,使其达到环境排放标准,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废水处理技术较为复杂,其中生化处理是一种常用的处理方法。
本文将介绍废水生化处理的理论基础。
1. 废水生化处理概述废水生化处理是利用微生物的生物化学作用,将有机物质降解成较为稳定、不易污染环境的无机物质,以实现对废水的净化处理。
生化处理一般包括好氧生物处理和厌氧生物处理两种方式。
•好氧生物处理:好氧生物处理是指在充氧的条件下,利用好氧微生物将废水中的有机物质氧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
这种处理方式对细菌的要求较高,需要提供足够的氧气。
•厌氧生物处理:厌氧生物处理是指在没有氧气的条件下,利用厌氧微生物将废水中的有机物质降解成沼气、二氧化碳等产物。
这种处理方式对微生物的适应能力要求较高,处理效果也较好。
2. 废水生化处理原理废水生化处理的基本原理是将废水中的有机物质通过生物作用转化为无机物质。
有机物质能够为微生物提供能量和生长所需的碳、氮、磷等元素,而微生物则通过代谢作用将有机物质降解为无机物质。
生化处理的主要过程包括:•底物的降解:微生物利用底物(有机物质)作为碳源和能源,在水体中进行降解反应,生成底物降解产物和生物体。
•底物的转化:底物降解产物经过一系列酶类的作用,逐步转化为无害的终产物,如CO2、H2O等。
•生物体的生长:底物的降解还伴随着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变化也会影响处理效果。
3. 废水生化处理的关键技术废水生化处理的关键技术包括微生物培养、废水处理工艺设计、氧气供给等方面。
其中,微生物在生化处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培养和管理对处理效果至关重要。
•微生物培养:合理选择适应性强、活性高的微生物种类,进行培养和管理,提高其降解效率和处理能力。
•工艺设计:根据废水特性和处理要求设计合理的生化处理工艺,包括反应器设置、曝气方式、混合方式等。
污水处理定义
![污水处理定义](https://img.taocdn.com/s3/m/83ad63c0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c5.png)
污水处理定义引言概述:污水处理是指对废水中的污染物进行去除或者转化,使其达到环境排放标准或者可再利用的程度。
污水处理的目的是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以及保障人类健康。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污水处理的定义。
一、污水的来源1.1 工业污水:包括工厂、企业排放的废水,如化工厂、制药厂等。
1.2 城市污水:指城市居民生活、商业活动以及公共设施所产生的废水。
1.3 农村污水:主要来自农田灌溉、农产品加工以及农村生活等。
二、污水处理的步骤2.1 初级处理:主要通过物理方法去除污水中的固体颗粒物,如格栅、沉淀池等。
2.2 次级处理:采用生物方法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如活性污泥法、厌氧消化等。
2.3 高级处理:利用化学方法去除污水中的营养物质和微量有机物,如深度处理、膜分离等。
三、污水处理的技术3.1 生物处理技术:包括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人工湿地等,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
3.2 物理处理技术:如沉淀、过滤、膜分离等,通过物理过程去除废水中的固体颗粒物和悬浮物。
3.3 化学处理技术:包括氧化、沉淀、吸附等,通过化学反应去除废水中的溶解有机物和无机物。
四、污水处理的重要性4.1 环境保护:污水处理可以减少废水对水体、土壤和大气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4.2 健康保障:合理处理污水可以减少疾病传播的风险,保障人民的健康。
4.3 资源回收:经过处理的污水可以用于农田灌溉、工业用水等,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五、全球污水处理现状与挑战5.1 全球污水处理现状:发达国家的污水处理率较高,但发展中国家仍存在污水处理不足的问题。
5.2 污水处理的挑战:包括技术、资金、管理等方面的挑战,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共同努力解决。
结论:综上所述,污水处理是对废水中的污染物进行去除或者转化的过程,通过一系列的处理步骤和技术,可以达到环境排放标准或者可再利用的程度。
污水处理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它对环境保护、健康保障以及资源回收都具有重要意义。
污水处理基本方法
![污水处理基本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43fc5ad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b736d7e.png)
污水处理基本方法污水处理是指将废水中的污染物去除或者转化成无害物质的过程。
它是保护环境、维护人类健康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详细介绍污水处理的基本方法,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
一、物理处理方法1. 筛分:通过筛网将较大的悬浮物、固体颗粒等物理性质不同的污染物分离出来。
2. 沉淀:利用重力作用,将污水中的悬浮物沉淀到底部,形成沉淀池。
常用的沉淀池有沉砂池和沉淀池。
3. 浮选:利用气泡的浮力,将轻质悬浮物从污水中浮起,形成浮渣。
常用的浮选设备有气浮机和浮选池。
4. 过滤:通过滤料的作用,将污水中的悬浮物和颗粒物拦截下来,得到较为清洁的水。
常用的过滤设备有滤网、滤布和滤料。
二、化学处理方法1. 混凝:加入化学混凝剂,使污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颗粒凝结成较大的团簇,便于后续处理。
常用的混凝剂有氯化铁、聚合氯化铝等。
2. 氧化:利用化学氧化剂,如过氧化氢、高锰酸钾等,将有机污染物氧化成无机物或者可降解的有机物。
3. 中和:将酸性或者碱性废水进行中和处理,使其pH值接近中性。
常用的中和剂有石灰、氢氧化钠等。
4. 沉淀:通过加入沉淀剂,如氢氧化铁、氢氧化铝等,将溶解性污染物转化为沉淀物,从而实现去除的目的。
三、生物处理方法1. 厌氧处理:将污水在无氧条件下进行处理,利用厌氧菌将有机物分解成沼气和沉淀物。
常用的厌氧处理设备有厌氧池和厌氧反应器。
2. 好氧处理:将污水在有氧条件下进行处理,利用好氧菌将有机物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
常用的好氧处理设备有好氧池和好氧反应器。
3. 生物膜处理:利用生物膜中的微生物附着在固定载体上,降解有机物。
常用的生物膜处理设备有生物滤池和生物接触氧化池。
4. 植物处理:利用水生植物的吸收和降解作用,将污水中的有机物和营养物质去除。
常用的植物处理设备有人工湿地和植物滤池。
以上是污水处理的基本方法,不同的污水处理工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组合应用。
通过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的综合作用,可以有效地去除污水中的污染物,达到环境保护和健康安全的目的。
城市污水处理的基本知识概述
![城市污水处理的基本知识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0d1e696f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c0.png)
城市污水处理的基本知识概述1. 污水的成分城市污水主要成分包括废水、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等,其中生活污水是其主要成分之一。
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质、营养物质和微生物等,如果直接排放到水体中,会对水质造成很大的影响。
2. 污水处理的方法污水处理的主要方法包括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
物理方法是通过沉淀、过滤、吸附等技术,将污水中的悬浮物、浮沫等去除。
化学方法是通过加入化学药剂,使污水中的有机物质、营养物质等发生化学反应,达到去除有害物质的目的。
生物方法则是利用微生物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质进行降解,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3. 污水处理的设备污水处理厂主要包括进水池、预处理设备、生化处理设备、沉淀池、除臭处理设备、出水设备等。
不同的污水处理工艺会有所不同,但总的来说,它们的目的都是将污水中的有害物质去除,达到排放标准。
4. 污水处理的意义城市污水处理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保护水环境。
城市污水处理可以减少生活污水中的有害成分对水环境的污染,保护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2)改善生态环境。
污水处理后的水可以用于灌溉、工业冷却水、城市绿化等,起到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
(3)保护人类健康。
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的病原微生物等有害物质,经过处理后可以减少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4)资源再利用。
经过处理的污水中还可以提取有机肥料、生物气等资源,实现资源的再利用。
总的来说,城市污水处理是非常重要的,它关系到人类的生活环境和健康,关系到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对各国家而言,城市污水处理是一项重要的环保工作,需要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来做好。
城市污水处理是现代城市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关系到城市环境和居民的健康,也是对水资源的保护和再利用。
在城市污水处理中,生物降解是一种主要的处理方法。
生物降解是利用微生物对污水中有机物质进行降解,最终将有机物质转化为无害的物质,从而净化水质。
这是一种相对环保、能源消耗较少的处理方法,因此在城市污水处理中得到广泛应用。
污水处理知识汇总
![污水处理知识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d0684891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86.png)
污水处理知识汇总污水处理是指将无害化、减量化处理后的废水排放到环境中,以维护生态平衡和保护人类健康。
污水处理涉及到许多方面的知识,从处理原理到设备选型,本文将对污水处理的基本知识进行汇总。
1. 污水处理的基本原理污水处理的基本原理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三个方面。
物理处理主要通过物理手段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沉淀物和悬浮油等。
常用的物理处理方法有格栅过滤、沉淀池和气浮机等。
化学处理是利用化学剂与污水中的污染物发生化学反应,去除水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盐。
常用的化学处理方法有混凝、沉淀和氧化等。
生物处理是利用微生物将有机污染物降解为无害物质。
生物处理常用的方法包括活性污泥法、固定化生物膜法和人工湿地法等。
2. 污水处理的步骤污水处理一般分为预处理、主处理和后处理三个步骤。
预处理包括格栅过滤、砂沉淀池和去泥器等物理处理方法,主要是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沉淀物和泥沙等。
主处理是指对预处理后的污水进行进一步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以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盐。
主要的处理方法包括活性污泥法、固定化生物膜法和生物膜法等。
后处理是对主处理后的水进行再处理,以提高其出水质量。
常用的后处理方法有沉淀、过滤和消毒等。
3. 污水处理常见设备污水处理过程中,常用的设备有格栅、砂沉淀池、气浮机、活性污泥池和消毒装置等。
格栅是用来过滤污水中的大颗粒物质,防止堵塞后续处理设备。
砂沉淀池是通过重力作用使污物沉淀到底部,并利用泥斗将污物排出。
气浮机是一种利用气泡的上升作用将悬浮物质浮起的设备,用于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和悬浮油。
活性污泥池是生物处理过程中的核心设备,通过微生物对有机物的降解,达到去除污染物的目的。
消毒装置是用来杀灭污水中的细菌和病毒,保证出水的卫生安全。
4. 污水处理的技术进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污水处理领域也取得了许多进展。
一是出水标准的提高,对污水处理的出水标准有了更严格的要求,要求更低的排放限值,以保护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健康。
污水处理介绍
![污水处理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40c2d491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4365871.png)
污水处理介绍污水处理介绍污水处理是指对废水进行处理,将污水中的污染物去除或转化为无害物质的过程。
污水处理是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工作,也是城市发展和人类生活质量提升的必备环节。
本文将介绍污水处理的基本概念、流程和常见处理方法。
1. 污水处理的基本概念1.1 污水的定义污水是指人类日常生活、工业生产和农业活动所产生的含有有机物、无机盐、悬浮物等物质的水体。
污水的主要来源包括家庭生活污水、工业污水、农业污水等。
1.2 污水处理的目的污水处理的目的是将污水中的污染物去除或转化为无害物质,以保护水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通过污水处理,可以使废水达到排放标准,减少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的不良影响。
2. 污水处理的流程污水处理通常包括预处理、初级处理、中级处理和高级处理四个阶段。
下面将详细介绍每个阶段的工艺流程。
2.1 预处理预处理是指对原始污水进行初步的处理,主要包括格栅除渣和沉砂过滤。
格栅除渣是通过格栅网将污水中的大颗粒物质过滤掉,如纸屑、布屑等;沉砂过滤是利用沉砂池将污水中的沉淀物沉降,进一步净化污水。
2.2 初级处理初级处理是指对预处理后的污水进行进一步的处理,主要包括沉淀和升华两个工艺。
沉淀是利用沉淀池让污水中的悬浮物沉降,形成污泥;升华是通过加热将污水中的溶解物质升华,从而达到净化污水的目的。
2.3 中级处理中级处理是对初级处理后的污水进行进一步的净化,主要采用生物处理工艺。
生物处理是利用微生物对有机污染物进行降解,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如利用好氧菌和厌氧菌进行氧化还原反应,从而提高污水的净化效果。
2.4 高级处理在经过中级处理后,仍然会有一些微量的污染物未被去除,高级处理则是为了进一步去除这些残留的污染物。
常见的高级处理方法包括活性炭吸附、臭氧氧化等,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重金属、氮、磷等物质,提高废水的净化效果。
3. 常见的污水处理方法除了上述介绍的工艺流程外,还有一些常见的污水处理方法,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
污水处理的基本方法
![污水处理的基本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ff3be39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e1a7673.png)
污水处理的基本方法污水处理的基本方法1. 概述污水处理是指将含有不洁物质的废水进行净化处理,以达到排放和回用的标准。
污水处理的基本方法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
本文将就这三种基本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2. 物理处理物理处理主要通过物理方法将污水中的悬浮物、沉淀物和溶解物分离出来。
常见的物理处理方法有:- 滤网过滤:通过网格的筛选作用,将较大的固体颗粒和悬浮物拦截下来。
- 沉淀:利用重力沉降原理,让较重的固体颗粒在水中沉淀下来。
- 气浮:通过给水中注入气体,形成气泡,使悬浮颗粒浮升,从而实现固液分离。
物理处理的优点是操作简单、效率高,但对于溶解物和微小的悬浮颗粒的去除效果有限。
3. 化学处理化学处理是利用化学方法将污水中的有害物质转化成无害物质或沉淀下来。
常见的化学处理方法有:- 中和:使用酸碱中和反应将污水中的酸性或碱性物质转化为中性物质。
- 沉淀:通过添加化学药剂,使污水中的金属离子形成沉淀。
- 氧化:利用氧化剂将污水中的有机物氧化分解。
化学处理可以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溶解物和微小颗粒,但需要合理控制化学药剂的使用量,以避免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4. 生物处理生物处理是利用微生物将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降解和转化。
常见的生物处理方法有:- 好氧处理:在充氧条件下,通过好氧微生物的降解作用,将有机物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
- 厌氧处理:在无氧条件下,利用厌氧微生物的降解作用,将有机物转化为甲烷等可燃气体。
生物处理的优点是有效去除有机物、能够达到较高的水质要求,但对于高浓度和有毒物质的处理效果较差。
5. 结论污水处理的基本方法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
物理处理主要用于悬浮物和沉淀物的分离,化学处理用于溶解物和微小颗粒的去除,而生物处理则是针对有机物的降解和转化。
在实际应用中,常常会综合采用这三种方法,以达到污水处理的最佳效果。
不同的方法可以相互补充,提高处理效率,从而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以上就是污水处理的基本方法的介绍。
废水处理原理
![废水处理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40c9ea22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e1fe07f.png)
废水处理原理废水处理是指对工业生产、生活污水等各类废水进行处理,将其中的有害物质去除或降低,使其达到排放标准或再利用要求的过程。
废水处理原理是废水处理工程设计的基础,它直接关系到废水处理设备的选择、运行效果和处理成本。
下面将从废水处理的基本原理、常用处理方法以及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探讨。
废水处理的基本原理是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多种手段,将废水中的污染物质转化成易于处理或无害的物质,从而实现净化的目的。
物理处理主要是利用过滤、沉淀、吸附等方法将废水中的悬浮物、沉淀物和溶解性物质去除;化学处理则是通过加入化学药剂,使废水中的有机物、重金属离子等发生沉淀、氧化还原等反应,达到去除或转化的目的;生物处理则是利用微生物对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降解,将有机物转化为无害的物质。
常用的废水处理方法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生物处理以及组合处理等。
物理处理主要包括格栅除污、沉淀池、过滤器等设备,适用于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沉淀物等;化学处理则包括中和、氧化、沉淀等方法,可以有效去除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有机物等;生物处理则是利用好氧、厌氧微生物对废水进行降解,适用于有机物含量较高的废水处理。
而组合处理则是将物理、化学、生物处理方法结合起来,根据不同废水的特性进行综合处理,达到更好的处理效果。
随着科技的发展,废水处理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进步。
传统的废水处理方法在处理效率和成本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新型的废水处理技术不断涌现。
比如膜分离技术、电化学处理技术、高级氧化技术等,这些新技术在废水处理中展现出了更高的处理效率和更低的处理成本,成为了废水处理领域的热点。
在未来,废水处理技术将继续朝着高效、节能、环保的方向发展。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人们对废水处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废水处理技术必将不断创新,以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同时,废水处理技术也将与智能化技术相结合,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的废水处理设备,提高处理效率的同时降低运行成本。
总的来说,废水处理原理是多种处理手段的综合运用,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方法将废水中的污染物质去除或转化,从而实现废水的净化和再利用。
污水处理专业名词解释
![污水处理专业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5074a81c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98.png)
污水处理专业名词解释污水处理是指将城市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经过处理后,达到排放标准或循环利用的过程。
在污水处理过程中,涉及到许多专业名词,下面将逐一解释这些名词。
一、污水处理工艺1.1 生物处理:利用微生物降解有机物质的过程,包括好氧生物处理和厌氧生物处理。
1.2 化学处理:利用化学药剂对污水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进行处理,包括氧化、沉淀、絮凝等过程。
1.3 物理处理:利用物理方法对污水进行处理,包括过滤、吸附、膜分离等。
二、污水处理设备2.1 曝气池:用于向生物处理系统提供氧气,促进微生物降解有机物。
2.2 沉淀池:用于沉淀污水中的悬浮物和泥浆,净化水质。
2.3 滤池:通过滤料层过滤污水,去除悬浮物和微生物。
三、水质指标3.1 生化需氧量(BOD):表示水中有机物被微生物降解的需氧量,是评价污水有机污染程度的指标。
3.2 化学需氧量(COD):表示水中有机物和无机物被氧化分解的需氧量,是评价污水综合污染程度的指标。
3.3 悬浮物:指水中的悬浮颗粒物,包括泥沙、有机颗粒等,对水质造成污染。
四、处理效果评价4.1 厌氧氨氮去除率:表示处理系统对污水中氨氮的去除效果。
4.2 总氮去除率:表示处理系统对污水中总氮的去除效果。
4.3 总磷去除率:表示处理系统对污水中总磷的去除效果。
五、环保标准5.1 排放标准:规定了污水处理后排放水质应符合的标准,包括BOD、COD、悬浮物等指标。
5.2 再生利用标准:规定了经过处理后的污水是否可以用于农田灌溉、工业用水等再生利用途径。
5.3 污水处理厂运行标准:规定了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管理要求,包括设备维护、操作规程等。
通过以上解释,可以更深入了解污水处理领域的专业名词及相关概念,有助于提高对污水处理过程的理解和应用。
污水处理知识汇总
![污水处理知识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c8f80c57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07.png)
污水处理知识汇总引言污水处理是指将含有废水的物质进行处理,使其达到规定的排放标准,不对环境造成污染。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污水处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本文将介绍污水处理的基本概念、处理方法和技术,以及现阶段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一、污水的成分污水的成分主要包括有机物、无机物、微生物和重金属等,其中有机物是其主要组成部分,占比较大。
污水中的有机物主要来自于家庭生活废水、农业排污和工业废水等,含有一定的化学物质和细菌。
二、污水的处理方法1. 生化处理生化处理是指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对污水进行处理。
生活污水一般采用活性污泥法或者固定床生物滤池法进行处理,这些方法通过生物反应器来实现有机物的降解和分解,从而达到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和细菌的目的。
2. 物理-化学处理物理-化学处理主要通过物理和化学方法对污水进行处理,其中物理方法包括格栅过滤、沉淀和过滤等,而化学方法则是通过添加化学药剂来实现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和溶解物的目的。
常见的化学药剂有氯化铁、聚合氯化铝等。
三、污水处理技术1. 膜技术膜技术是一种以膜作为分离屏障的处理技术,可将含有污染物的污水通过膜的选择性渗透作用分离出来。
常见的膜技术包括超滤、微滤、纳滤和反渗透等,具有处理效率高、占地面积小等优点。
2. 生物膜技术生物膜技术是一种以生物膜作为主要反应器的处理技术,通过微生物的附着和生长来对污水进行分解和降解。
常见的生物膜技术包括固定床生物反应器、浸没生物滤料法等,适用于处理高浓度有机物的污水。
四、现阶段的问题和发展方向1. 资金投入不足污水处理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现阶段许多地区的污水处理设施和运营管理存在着资金不足的问题,导致污水处理效果不尽如人意。
2. 排放体系不完善现有的排放体系存在着不完善和失效的问题,一些污水处理厂未能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导致排放出的废水依然对环境造成污染。
未来发展方向包括:加大对污水处理领域的投资力度,完善污水处理设施和技术,加强对污水处理运营管理的监管,以及推动污水资源化利用和循环经济发展。
污水处理基本方法
![污水处理基本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fcb3012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04.png)
污水处理基本方法污水处理是指将含有有害物质的废水经过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过程,使其达到国家或者地方排放标准,以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以下是污水处理的基本方法及其步骤:1. 初级处理:初级处理是将污水中的固体物质进行去除,通常采用物理处理方法,如格栅和沉砂池。
格栅用于去除大颗粒的固体物质,而沉砂池则通过重力作用使污水中的沉积物沉淀到池底。
2. 二级处理:二级处理主要是通过生物处理来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质和氮、磷等营养物质。
常用的二级处理方法包括活性污泥法、人工湿地和固定膜生物反应器等。
- 活性污泥法:将污水与活性污泥混合,通过微生物的降解作用将有机物质转化为无机物质。
这种方法具有处理效果好、运行稳定等优点。
- 人工湿地:通过植物和微生物的共同作用,将污水中的有机物质和营养物质降解。
人工湿地具有景观效果好、操作简便等特点。
- 固定膜生物反应器:在生物反应器内设置固定膜,通过微生物的附着作用将污水中的有机物质去除。
这种方法具有处理效果稳定、占地面积小等优点。
3. 三级处理:三级处理主要是通过物理和化学方法进一步去除污水中的残存有机物质、营养物质和微生物等。
常用的三级处理方法包括沉淀、过滤和消毒等。
- 沉淀:利用重力作用使污水中的悬浮物沉淀到池底,常用的沉淀设备有沉淀池和旋流器等。
- 过滤:通过过滤介质(如砂、活性炭等)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和有机物质。
常用的过滤设备有砂滤器和活性炭过滤器等。
- 消毒:使用消毒剂(如氯、臭氧等)杀灭污水中的病原微生物,以确保排放的污水符合卫生要求。
4. 污泥处理:在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需要进行处理和处置。
常用的污泥处理方法包括浓缩、脱水和填埋等。
- 浓缩:将污泥中的水分去除,减少污泥的体积。
常用的浓缩设备有离心机和压滤机等。
- 脱水:进一步去除污泥中的水分,使其达到可处置的状态。
常用的脱水设备有带式脱水机和压榨机等。
- 填埋:将脱水后的污泥进行填埋处理,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污水处理定义
![污水处理定义](https://img.taocdn.com/s3/m/6849a619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1d.png)
污水处理定义引言概述:污水处理是指对城市、工业和农村等地区产生的废水进行处理和净化的过程。
通过去除其中的污染物质,使废水达到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以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本文将详细介绍污水处理的定义及其重要性、处理过程、技术和应用。
一、污水处理的定义及其重要性1.1 污水处理的定义污水处理是指将废水中的有害物质、悬浮物、有机物和微生物等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方法进行处理和净化,以达到排放标准或再利用的过程。
1.2 污水处理的重要性污水处理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首先,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和微生物,如果直接排放到自然水体中,将对水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
其次,废水中的有机物和营养物质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引发藻类爆发和水生生物死亡。
此外,废水中的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还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因此,进行污水处理是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必要措施。
1.3 污水处理的目标污水处理的目标是将废水中的污染物质去除或转化为无害物质,使废水达到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
同时,还可以通过适当的处理技术实现废水的再利用,减少对水资源的需求。
二、污水处理的处理过程2.1 初级处理初级处理是指对废水进行物理处理,包括格栅除污、沉砂池和沉淀池等。
格栅除污可以去除废水中的大颗粒悬浮物和固体废弃物,沉砂池和沉淀池则可以使废水中的悬浮物沉淀到底部,减少悬浮物的浓度。
2.2 中级处理中级处理是指对初级处理后的废水进行化学处理,包括调节pH值、加入凝聚剂和混凝剂等。
通过调节pH值,可以使废水中的酸碱度达到适宜的范围,有利于后续处理。
凝聚剂和混凝剂可以使废水中的悬浮物和有机物结团,便于后续处理和去除。
2.3 高级处理高级处理是指对中级处理后的废水进行生物处理,包括生物滤池、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等。
通过生物滤池和活性污泥法,可以利用微生物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和氮磷等营养物质。
生物膜法则通过在膜表面形成生物膜,使微生物在膜上生长繁殖,进一步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和微生物。
污水处理基本方法
![污水处理基本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66e4dae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8b.png)
污水处理基本方法污水处理是指将含有废水、污水的水体经过一系列的处理工艺,去除其中的污染物质,使其达到国家或地方的排放标准,以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污水处理的基本方法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
一、物理处理物理处理是指通过物理方法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颗粒物和沉淀物等固体污染物。
常用的物理处理方法有:1. 筛分:利用不同孔径的筛网将污水中的大颗粒物和悬浮物进行筛分,如格栅、滤网等设备。
2. 沉淀:利用重力作用使污水中的悬浮物和颗粒物沉淀到底部,常用的设备有沉淀池、沉淀池等。
3. 浮选:利用气泡的附着作用将污水中的悬浮物浮起,然后通过刮板等设备进行分离,如气浮池、浮选池等。
二、化学处理化学处理是指通过添加化学药剂,改变污水中污染物的性质,使其发生沉淀、吸附、中和等反应,从而达到去除污染物的目的。
常用的化学处理方法有:1. 混凝:添加混凝剂,使污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物质凝聚成较大的颗粒,便于后续的沉淀或过滤,如聚合氯化铝、聚合硫酸铁等。
2. 氧化:利用氧化剂将污水中的有机物氧化分解,如高锰酸钾、臭氧等。
3. 中和:添加酸碱等化学物质,使污水中的酸碱度达到中性,如石灰、碱液等。
三、生物处理生物处理是指利用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将污水中的有机物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转化为无机物,从而降低有机物的浓度。
常用的生物处理方法有:1. 活性污泥法:将含有微生物的活性污泥与污水混合,通过微生物的降解作用,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如好氧活性污泥法、厌氧活性污泥法等。
2. 植物处理法:利用植物的吸收、降解等作用,将污水中的有机物和营养物质去除,如人工湿地、植物滤池等。
3. 厌氧消化法:将污泥在无氧环境下进行厌氧发酵,通过厌氧微生物的作用,将有机物转化为沼气和稳定的有机肥料。
综上所述,污水处理的基本方法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
不同的污水性质和处理要求,可以选择不同的处理方法或将多种方法结合使用,以达到高效、经济、环保的处理效果。
废水处理工程唐受印第二版
![废水处理工程唐受印第二版](https://img.taocdn.com/s3/m/d90d9fb7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9026873.png)
废水处理工程唐受印第二版【最新版】目录一、废水处理的重要性二、废水处理工程的基本概念三、废水处理工程的方法和技术四、废水处理工程的实施与效果五、废水处理工程的发展趋势正文废水处理对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推进,废水排放量逐年增加,对水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压力。
废水处理工程旨在通过科学技术手段,对废水进行有效处理,使之达到排放或回用标准,减轻环境污染,保护水资源。
废水处理工程的基本概念包括废水来源、废水成分和性质、处理目标和处理方法等。
废水来源广泛,包括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雨水等。
废水成分和性质各异,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适当的处理方法。
处理目标是去除废水中的有害物质,使废水达到排放或回用要求。
处理方法包括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等。
废水处理工程的方法和技术多种多样,常见的有混凝沉淀法、生物活性炭法、膜分离法和生物脱氮除磷法等。
混凝沉淀法是通过加入混凝剂和助凝剂,使废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物质凝聚成大颗粒,便于沉淀和分离。
生物活性炭法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能,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等。
膜分离法是利用膜材料对溶液中组分的选择性,实现废水的深度净化。
生物脱氮除磷法是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实现废水中氮和磷的去除。
废水处理工程的实施需要根据废水特点和处理目标,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和技术,设计合理的处理工艺。
实施过程中要注重工程质量、运行管理和维护等方面的工作,确保废水处理效果。
废水处理工程的发展趋势包括高效、低耗、环保和智能化等方面。
高效是指提高处理效果,降低处理成本;低耗是指减少能源消耗和资源消耗;环保是指减少二次污染,实现绿色处理;智能化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处理过程的自动化水平。
总之,废水处理工程是保护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
污水处理基本方法
![污水处理基本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e358385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33.png)
污水处理基本方法1. 概述污水处理是指将含有废水、污泥和固体废物等的水体进行处理,使其达到环境排放标准或再利用的级别。
污水处理的基本方法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等。
2. 物理处理物理处理是指通过物理手段将污水中的固体物质进行分离。
常见的物理处理方法包括沉淀、澄清、过滤、气浮和蒸发等。
沉淀是指利用重力将污水中的悬浮颗粒物沉淀到底部,从而分离出清水。
澄清是指通过沉淀后的清水进行进一步的过滤,去除悬浮颗粒物。
过滤是指利用过滤介质将污水中的固体颗粒进行截留。
气浮是指通过注入气体使污水中的悬浮物上浮,然后通过分离装置进行分离。
蒸发是指利用热量使污水中的水分蒸发,从而分离出固体物质。
3. 化学处理化学处理是指通过添加化学药剂使污水中的有机物质和无机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从而使其转化成容易分离和降解的物质。
常见的化学处理方法包括中和、氧化和沉淀等。
中和是指通过添加酸或碱将污水中的酸性或碱性物质中和成中性物质,从而实现水质的调节。
氧化是指利用氧化剂将污水中的有机物质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等无害物质。
沉淀是指通过添加沉淀剂使污水中的悬浮颗粒物聚集成较大的颗粒,从而实现分离。
4. 生物处理生物处理是指利用生物体的作用将污水中的有机物质进行分解和转化。
常见的生物处理方法包括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和植物处理等。
活性污泥法是指利用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将污水中的有机物质进行降解,从而净化水质。
生物膜法是指利用生物膜中的微生物将污水中的有机物质进行降解,过滤固体颗粒物。
植物处理是指利用水生植物和浮游生物将污水中的有机物质吸收和降解,从而实现净化。
5. 其他方法除了上述的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外,还存在其他一些污水处理方法。
例如,活性碳吸附是指利用活性炭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质进行吸附,从而达到处理的目的。
电解也是一种常见的污水处理方法,通过电流的作用将污水中的有机物质和无机物质进行分解和转化。
还有一些新型的污水处理技术正在不断研发和应用中,如化学氧化法、膜分离法、超声波处理法等。
污水处理
![污水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fbc51bb8c77da26925c5b00c.png)
COD:CODcr,SCOD Organic matter(CaHbOc)+Cr2O72-+H+→Cr3++CO2+H2O
对于可完全降解的小分子有机物:UBOD(碳BOD)=COD
C5 H 7 NO2 5O2 5CO2 NH3 2 H 2O
对于难降解物质或实际废水,会有差异。 (难降解、生物毒性、
4. 农用化学药剂 5. 新出现的有机化合物
除草剂、农药 抗生素、激素类、内分泌 干扰物等化合物
(二) 无机性指标
pH值、碱度、氮、磷、氯化物、硫酸盐、气体、溶解 氧、硫化氢、甲烷、气味、金属。 1)氮磷植物营养物
水中氮磷营养物成了难控制的污染物
氮磷是植物重要的营养物质,在一些缓流的水体如湖泊中,过高的氮磷 浓度使的藻类异常繁殖,这种现象称为富营养化。一般认为总磷及 无机氮浓度分别为0.02mg/l及0.3mg/l即为达到富营养化状态。
痕量金属离子,如镉( Cd )、铬(Cr)、铜(Cu )、铁(Fe)、铅(Pb)、汞(Hg)、锌(Zn)等。 浓度较高时具有一定毒性,出水灌溉和污泥堆肥 时考虑金属毒性。污水的重金属,最终会转移到沉淀 物中
3、污水的生物指标
1)细菌总数:每ml水样中细菌菌落总数表示。细菌总数反 映水体受到细菌污染的程度
微生物的活动与温度有关,测定生化需氧量时一般以20oC作为测定的 标准温度。一般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需20天左右才能基本上完成第一 阶段的分解氧化过程。由于时间较长,常用5天BOD表示。 一般生活污水BOD5一般为BOD20的70%,而工业污水由于水质复杂,BOD 5/BOD20规律难以确定。
碳BOD反应模型
等芳香族化合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磷
好氧过程BOD:N:P=100:5:1 厌氧过程BOD:N:P=100:2.5:0.5
2、温度 生长温度范围5-80℃
好冷性微生物20 ℃以下 中温性微生物20-45℃ 高温习微生物45℃以上 好氧处理——最佳温度20-37℃
O·
分两类—以有机物为底物、以无机物为底物
以有机物为底物的呼吸: C6H12O6+6O2=6CO2+H2O+2817.3kJ
以无机物为底物的呼吸:C6H12O6
细胞(脱氢酶) H2S+2O2=H2 S O4+能量
H++e-
NH4++2O2=NO3-+2H++H2O+H能2量O O·
+CO2
NH4+
2CH3COCOOH →2CO2+2CH3CH3CHO (乙醛)
受氢 4〔H 〕+ 2CH3CH3CHO →2CH3CH3OH
(乙醇)
无氧呼吸 脱氢:C6H12O6+6H2O=6CO2+24〔H 〕 受氢:24〔H 〕+4NO3-=2N2+12H2O
3、微生物的种类
两种方法分类
按营养、能量分
按呼吸类型分
底物的降解速率:
底物的比降解d速s率: dt
因为
ds
r dt x
ds rx dt
y dx y
ds
r
r
rmax
ks
s
s
谢谢观赏!
2020/11/26
35
按营养、能量分
异养微生物 营养:有机物 能量:异化作用产生的能
自养微生物
化能自养微生物 营养:无机物 能量:化学反应能
光能自养微生物 营养:二氧化碳 能量:光能
按呼吸类型分
好物 (受氢体是有机物)
无氧呼吸微生物 (受氢体是无机物)
二、废水的好氧处理
优点:反应速度快、停留时间短、容积小 适用:中、低浓度有机废水(BOD<500mg/l) 类型: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两大类
污水处理中常见的微生物——丝状菌
从菌胶团中伸出 的丝状菌
污水处理中常见的微生物——甲藻
污水处理中常见的微生物——蓝藻
污水处理中常见的微生物——原生动物(变形虫)
原生动物是最低等 的单细胞动物
在活性污泥中可提 高沉降性能
变形虫占优势时处 理效果差(活性污 泥培养初期、污水 变化大时)
污水处理中常见的微生物——原生动物(鞭毛虫) 鞭毛虫占优势,出水水质差
污水处理中常见的微生物——原生动物(纤毛虫) 纤毛虫占优势,出水水质差
污水处理中常见的微生物——原生动物(钟虫) 钟虫占优势,除处理效果好,沉降性能好,生物活性良好
污水处理中常见的微生物——原生动物(钟虫)
污水处理中常见的微生物——后生动物(轮虫)
后生动物是有多细胞组 成
常见的有轮虫和线虫 它们的存在说明处理效
允许浓度(mg/l) 5-20 5-20 1
5-20 5-20 10-30 100-1000 5 20
毒物名称 游离氯 氯苯 硝酸根
硫酸根 醋酸根 苯 酚 甲醛 丙酮 油脂
允许浓度(mg/l) 0.1-1 100 5000
5000 100-150 100 100 100-150 9000 30-50
太高蛋白质变性
太低活力降低
厌氧处理——中温33-38℃ 高温52-57℃
3、 PH 活性污泥法——6.5-8.5为宜,pH达到9时原生
动物呆滞,菌胶团解体,处理效果下降
厌氧法—PH=6.5-7.5 4、溶解氧——2-4mg/l
5、有毒物质
毒物名称 锌 铜 铅
铬酸盐 氰 硫 氨 亚砷酸盐 砷酸盐
废水处理的基本概念
1
2、微生物的呼吸
微生物的呼吸指微生物的异化作用,其类型分为两种:
好氧呼吸
厌氧呼吸
好氧呼吸
定义:好氧呼吸是在有氧分子(O2)参与 下 的生物氧化过程。
底物进入细胞 脱氢酶
氧化酶
受氢体O2
电子供体
脱氢放出电子 电子激活O2 生成水(H2O)
底物(电子供体)
细胞(脱氢酶)
H++eH2O
第三节、反应速度和反应级数
一、反应速度 定义:在时间(t)内,底物(s)的减少量
(-ds/dt)或细胞(x)的增加量(dx/dt)。 定义 y=dx/ds 为产率系数,则
dx/dt=-yds/dt
二、反应级数
底物的反应速度v:
V=ds/dt∝sn
v
V=ds/dt=ksn
其中:n—反应级数
k—反应速度常数
三、废水的厌氧处理
优点:不加氧、节能、污泥少、回收甲烷 缺点:反应慢、停留时间长、容积大、加温 适用:有机物泥、高浓度有机废水
(BOD>2000mg/l)
第二节、微生物的生长规律和环境 一、微生物的生长规律
停止期:适应环境过程 对数期:有机物浓度高;污泥絮凝性差 静止期:有机物浓度较低,污泥多;絮凝性好 衰老期:有机物浓度低;污泥松散,有泥花
污水处理中常见的微生物——细菌
细菌是单细胞生物 有球菌、杆菌、螺旋菌 采用分裂方式繁殖,繁殖快
污水处理中常见的微生物——菌胶团
细胞壁分泌出的粘液(荚膜)将细菌 粘合在一起形成菌胶团
菌胶团是活性污泥的主要组成部分, 在污水处理过程起主要作用
污水处理中常见的微生物——丝状菌
丝状菌过度繁殖,可产生污泥膨胀, 使污泥沉降性能恶化
当n=0时,v=k ,0级反应
当n=1时,v=k s,一级反应
当0<n<1时,v=ksn,混合级反应
当n=2时,v=ks2 ,2级反应
n=1 n=0
0<n<1 n=2
s
第四节 微生物生长动力学
微生物增长速率:
微生物比增长速d率x: dt
经验公式:
dx dt x
dx x
dt
max
s ks s
细胞(脱氢酶)
H++e-
H2O O·
+NO3-
厌氧呼吸
定义:厌氧呼吸是在无氧分子(O2)的情况 下 进行的生物氧化过程。
底物
脱氢酶 脱氢
经辅酶 传递给其他物质
底物(电子供体)
细胞(脱氢酶)
H++eN2
NO3
分两类—发酵(以有机物受氢体)、无氧呼吸(以无机氧化物为受氢体)
发酵
脱氢 分解
C6H12O6 → 2CH3COCOOH+4〔H 〕 (丙酮酸)
果好
污水处理中常见的微生物——后生动物(线虫)
活性污泥
由细菌、原生动物、微型 后生动物等大量微生物所 组成的絮状体,呈绒粒 状,,比水稍重,具沉降 性,比表面积大。其作用 是吸附、生物解污水中的 有机污染物
二、微生物的生长环境
1、营养 水
碳源——作用:构成细胞、提供能源 来源:有机物(工业废水缺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