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中国农村职业教育模式发展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名称:新时期中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研究
课题批准号: DJA100321
课题类别:教育部重点课题
课题资助经费: 3万元
学科分类:职业技术教育
课题鉴定时间: 2011年6月
课题负责人:刘洪银天津农学院
主要成员:郑红梅、阳耀芳、杨菊超、韩晓强、孟玉环、林霓裳、鞠杰、吴宝华、邹卫星、周立群
研究总报告
新时期中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研究
目录
简介部分: (4)
序言 (4)
摘要 (4)
内容结构图 (5)
主体部分 (6)
1.研究问题 (6)
1.1 研究目的 (6)
1.2 研究意义 (6)
1.2.1 有助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6)
1.2.2 有助于促进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双升级”和产业与农民就业“双转型” (6)
1.2.3 有助于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6)
1.2.4 有助于推动农业现代化 (6)
1.2.5 有助于促进城乡教育公平 (7)
1.3 研究假设 (7)
1.4 核心概念 (7)
2.研究背景和文献综述 (8)
2.1 研究背景 (8)
2.1.1 研究背景 (8)
2.1.2 理论基础:农村职业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劳动本位 (9)
2.2 文献综述 (12)
2.2.1 农村职业教育的概念界定 (12)
2.2.2农村职业教育的必要性研究 (12)
2.2.3 农村职业教育的现状研究 (14)
2.2.4 农村职业教育的比较研究 (16)
2.2.5 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的研究 (17)
2.2.6 现有研究评析和本课题研究空间 (18)
3.研究程序 (20)
3.1 研究对象 (20)
3.2 研究方法 (20)
3.3 技术路线 (21)
4.主要研究内容 (22)
4.1农村职业教育与产业升级、农民就业转型的互动关联机制 (22)
4.1.1 农村职业教育与产业结构演进的互动关联机制 (22)
4.1.2 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就业转型的互动机制 (23)
4.2 国外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对中国的启示 (24)
4.2.1 农村职业教育着力于地方主导产业发展和农民就业转型 (24)
4.2.2 学术性教育与技术性教育融合发展提高了职业教育社会评价 (25)
4.2.3 行业和企业成为农村职业教育的参与主体并承担法律义务 (25)
4.2.4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适时延长国家义务教育年限 (26)
4.2.5 职业教育成为入职前必备阶段并建立全行业职业资格能力证书制度 (26)
4.2.6 建立健全农村职业教育法律法规 (27)
4.3 各地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探索模式 (27)
4.3.1 上海综合高中模式 (28)
4.3.2 苏南企业办学模式 (28)
4.3.3 海南“三段式”职教模式 (28)
4.3.4 广西免费职教试点模式 (29)
4.3.5 辽宁义务职教试点模式 (29)
4.3.6 天津工学结合职教模式 (29)
4.4 农村实行中职“9+2”义务教育的经济学分析 (30)
4.4.1 国家实行农村中职“9+X”义务教育的必要性 (30)
4.4.2 国家实行农村中职“9+2”义务教育的可行性 (32)
4.5 新时期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模式 (36)
4.5.1 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模式构建 (36)
4.5.2 模式诠释 (37)
5.研究结论和讨论 (44)
5.1 研究结论 (45)
5.2 讨论 (45)
6.对策建议 (46)
6.1 营造支持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社会氛围,提高农村职业教育的社会评价 (46)
6.2 建立产业就业双转型、劳动力素质升级与农村职业教育协同发展机制,促进经济社会发
展方式转变 (47)
6.3 实行农村中职国家义务教育,提高全社会职业技术水平 (47)
6.4 确定政府在农村职业教育中的主导责任,建立中央和地方政府农村职业教育投入分担机
制 (48)
6.5 鼓励“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建立“课堂学习、基地实训和企业实习”三位一体农村
职业技术人才培养模式 (48)
6.6 在各行业推行职业资格证书,严格执行劳动准入制度 (49)
6.7 整合农村中职教育、成人教育与继续教育培训,拓展农村中职学校生源 (50)
6.8 建立学术教育与技术教育交互发展通道,构筑人才成长立交桥 (50)
6.9 改革农村职业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机制,科学引导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方向 (50)
6.10 修改《职业教育法》,保障农村职业教育健康发展 (51)
6.11 创新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建立政府、行业、企业和社会参与的农村职业学校办学模式 (52)
主要研究成果 (53)
主要参考文献 (54)
致谢 (56)
简介部分
序言
长期以来,职业教育发展没有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
当前三大就业困难群体:农民工、大学生和城市困难群体就业难的根源在于职业教育的缺失。
每年春节过后如期而至的“民工荒”既是劳动力相对短缺又是技能结构性短缺所致;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主要是缺乏专业技术和实践经验,许多大学毕业生主动学习职业技术;城市困难群体就业难,原因之一也是技能素质不高。
就业是民生之本,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将就业问题放在首位。
解决就业问题的关键之一就是发展职业教育和培训。
从宏观层次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要求产业结构升级和农民就业转型。
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升级,非农产业由“三高一低”的传统低端产业向节能减排的现代高端产业升级;农民就业从人畜力的传统农业向设施农业、科技农业等现代农业就业转型,从不稳定的体力型低收入非农转移就业向稳定体面就业转型。
“双转型”需要依赖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培育新型产业,引领产业升级演进,而科技研发人才和科技应用人才都是学术教育与技术教育相结合的结果。
尤其从事产业技术应用的技术工作者,技术的掌握运用主要依靠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
我国重学术轻技术的教育理念主导教育事业的发展,学校教育在培养了大批全面型人才同时忽视了专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当前发展职业教育已刻不容缓。
与城市职业教育相比,农村职业教育资源更是匮乏。
计划经济时期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和市场经济时期低廉农村土地征用价格、低农民工工资使农民利益不断被城市侵占,农村生产要素向城市流动,本该需要资源支持的农村却不断为城市发展作贡献。
近几年虽然提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但农村经济薄弱地位没有根本改变。
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农村发展仍然滞后,农民增收仍然困难。
农村职业教育同样如此。
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落后与农村职业教育之后互为因果关系。
可喜的是,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已引起党和国家的重视,教育行政部门已着手制定和实施具体的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战略。
2009年12月,国家初步推行农村职业免费教育,对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涉农专业学生以及城市家庭困难学生实行免学费政策,并对所有农村学生和城市低保家庭学生提供生均1500元的中职助学金。
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逐步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制度”。
2011年2月20,国家职业教育研究院在北
京师范大学成立。
职业教育尤其农村职业教育已成为现阶段教育发展战略的重点。
新时期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摘要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双转型的新时期,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成为国家“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的重点内容。
课题运用深度访谈和思辨方法研究县(县级市)以下农村地区职业教育(主要是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模式。
研究表明,农村中职教育承担着未成年人保护,新生劳动力就业以及农村劳动力技能素质提升等社会责任,国家应该将拟逐步实施的中职学校免学费教育升级为农村中职两年义务教育,到2015年基本实现中职义务教育农村全覆盖。
实证表明,2009年,上海、北京、天津等省市经济能力已经率先步入9+X阶段,2015年农村普及中职“9+2”义务教育后,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重与占财政支出比重均在合理范围,表明现阶段国家具有发展农村中职义务教育的经济能力和财政可行性。
以此为基础,本课题建立以农村中职义务教育为特征,以技能型人才培养为核心,以产业与农民就业双转型为导向的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模式。
研究提出政府主导农村职业教育,执行全行业劳动准入制度,构建产业就业双转型与农村职业教育协同发展机制,创新政府、学校、企业和社会合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体制机制,并将农村中职教育、成人教育与继续教育培训纳入农村职业教育等政策建议。
内容结构图
图1 课题内容结构图
主体部分
1.研究问题
1.1 研究目的
课题选取农村职业教育尤其农村中等职业教育为研究对象,研究目的在于建立一个以农村中职义务教育为主要特征的新时期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模式,以解决农村职业教育农民参与率低,教育投入不足,教育质量低下,教育发展水平不高等弊端。
通过本课题研究给相关部门农村职业教育政策决策提出可行性对策建议,以期普遍提高农民的职业技能水平,促进产业结构顺利升级和农民就业转型,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社会转型。
1.2 研究意义
研究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具有较高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2.1 有助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一要依靠科学技术进步,二要大力提高劳动者素质,两者迫切需要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加快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步伐。
如低碳环保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新能源新材料的开发等都需要科技研发型人才和技术应用型人才支持。
技术教育与学术教育相辅相成,学术教育培养能够推出科技成果的科研创新人才,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需要大量技能型人才,加快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有助于克服农村技能型人才短缺,促进城乡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1.2.2 有助于促进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双升级”和产业与农民就业“双转型”
农村职业教育通过提高全民职业技能水平,助推产业升级转型。
要实现农民就业转型,农村职业教育就不但覆盖适龄学生,还需要对成年劳动力进行技能培训。
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将正规学历教育、成人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统筹起来纳入职业教育范畴,树立“大职教观”,让中考、高考落榜的往届生、农村富余劳动力、退转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农民、在岗职工,能够无门槛或低门槛进入职业学校,接受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和培训。
1.2.3 有助于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农民经过近30年的转移就业,劳动力的技能素质没有显著提高,农民的生存状态没有根本改善。
转移劳动力从事的多是低技能低收入的工作,劳动条件和劳动保护较差,工作不稳定,尚未实现体面就业。
较高的城市生活成本使仅获得生存工资的农民工每年收入所剩无几,常年在外打工的农民工仍未能发家致富,城乡收入差距继续拉大,城乡一体化进程缓慢。
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前没有进行职业教育和培训。
1.2.4 有助于推动农业现代化
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产业化和经营管理水平,需要培养一大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和农村经营管理人才。
现代农业发展不但要求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结构,还对农业发展方式提出新的要求。
在保障国家粮食生产安全前提下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和设施农业等科技农业将成为农业现代化的新内容。
只有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普遍提高农民综合技能素质,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才能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业现代化。
1.2.5 有助于促进城乡教育公平
城乡教育二元结构表现在城乡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衡和教育政策的不公平。
就职业教育而言,大部分高等职业院校集聚在城市,农村只有少数的初、中等职业学校。
从全国各地区来看,职业教育师资、投入和基础条件配置都不同程度地向城市倾斜,而迫切需要职业教育的农村地区职教资源匮乏。
发展农村职业教育,通过政策倾斜让农民子女拥有与城市相同的职业教育权利和职业教育机会,有助于促进城乡教育公平。
1.3 研究假设
本研究设定四个假设问题。
第一、农村职业教育与产业结构演进、农民就业转型之间存在一
个互动关联机制。
农村职业教育能够提高劳动者技能素质,劳动者技术技能水平提升能够促进产业结构的演进,也能够实现农民就业转型。
也就是说,产业结构升级和农民就业转型的制约瓶颈主要是农村劳动力技术技能的缺乏。
第二、农村职业教育是公共产品,具有公共产品的基本属性,并且国家在农村职业教育中承担社会责任。
这种公共产品不但需要国家免费供给而且需要国家强制力保障供给。
第三、国家在“十二五”期间有经济能力逐步提供两年的农村中职义务教育,并具有财政负担能力可行性。
第四、作为市场主体的个人、家庭和企业都是经济理性人和行政相对人。
个人和家庭在成本与收益比较下做出教育行为的理性选择。
在国家实行职业义务教育的条件下,职业教育的直接成本趋近于零会吸引个人和家庭会选择付出努力,取得预期的教育培训效率。
成本与收益对比也会改变企业的组织行为。
政府通过金融财税等经济政策能够改变企业预期,还可以通过法律强制约束企业的行为。
企业在经济利益诱导和法律约束下愿意提供职业教育和培训。
1.4 核心概念
(1)新时期
2010年我国人均GDP将接近4000美元,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工业化中后期,经济发展面临环境资源的约束,经济发展需要由又快又好向又好又快的方式转变。
这就要求我国发展能够节能减排的高端产业,实现产业升级与劳动力就业转型,教育结构也要根据产业与就业结构的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
我们称这一阶段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时期。
(2)农村职业教育
农村职业教育是指在城市以外的乡村地域内(包括城关镇和一般乡镇地区)进行的,以农村社区人口为主要服务对象的,以促进农村人口职业素质提升、就业能力提高和生活质量提高,以及促进农村和谐社会建设与发展为宗旨的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
农村职业教育应该包括农业职业技术教育和非农业职业技术教育,既涵盖农业技术人才培养也包括非农业技术人才和农村转移劳动力技术技能的培养。
农村职业教育的服务对象是农村居民,发展目标是提高农村居民技术技能素质,实现产业升级与农民就业转型,促进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经济社会的一体化发展。
(3)“9+2”中职义务教育
我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后,国民普遍达到初中学历水平,但初中毕业生并不具备直接从事职业劳动的资格,无法顺利实现就业,尤其是体面就业。
职业教育与就业具有正的外部性,在国民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能力提高的情况下,国家义务教育不应该嘎然而止,而应该随经济社会发展继续延续。
九年基础义务教育后,义务教育进入后义务教育时期,后义务教育阶段是指中职义务教育,即未升学初中毕业生必须进入中等职业学校免费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
国家承担中职教育成本。
(4)“双升级”
指产业结构升级与农村劳动力技能素质升级。
产业升级即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升级,非农产业由“三高一低”的传统低端产业向节能减排的现代高端产业升级。
相应地,农民技能素质也要升级,即从传统农业生产技术向现代农业和非农产业技术升级,做新型农民。
(5)“双转型”
指产业转型与农民就业转型。
即产业从依靠资源优势和投资驱动向依靠资源节约和科技拉动的新型产业转型;农民就业从人畜力的传统农业向设施农业、科技农业等现代农业就业转型,从不稳定的体力型低收入非农就业向稳定体面就业转型。
(6)“两后生”与“三后生”
“两后生”是指小学毕业后未升入普通初中学习以及初中毕业后未升入普通高中学习的学生。
“三后生”是指除两后生外,还包括高中毕业后未能进入大学继续学习的学生。
(7)“三教”
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
2.研究背景和文献综述
2.1 研究背景
2.1.1 研究背景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要求产业转型与农民就业转型,而“双转型”受农民职业技能缺失的约束。
长期以来,我国依赖劳动力资源优势发展传统产业引致制造业陷入“低成本陷阱”,破解“资源诅咒”的秘诀就是提高全民职业技能素质。
发展职业教育尤其中等职业教育成为现阶段教育发展战略的重点。
但传统观念认为,职业教育就是劳动教育,职业教育培养的主要是从事体力劳动的劳动者,受封建儒家思想“劳力者治于人”影响,社会尤其农村社会对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不高,“望子成龙”的父母都期望独生子女能够进入普通高中学习,将来升入大学从事白领工作,只有在考不上高中而就业年龄又小时才不得已让子女进入中职学校混几年。
因此,农村初中毕业生报考中职学校几乎都不是出于自愿,农民参加职业教育培训的热情也不高。
职业教育社会参与积极性不高,职业学校招生困难,农村职业教育难以普及开展。
2.1.2 理论基础:农村职业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劳动本位
职业教育是关于劳动者技能的教育。
职业教育发展的理论基础是劳动价值论和劳动本位论。
第一、马克思认为,一切价值都是劳动创造的,劳动是一切价值的源泉。
劳动创造产品的使用价值构成了社会物质财富。
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的效率,提高价值创造的能力水平,就必须对劳动者进行职业教育。
第二、创造价值的劳动者社会地位是平等的。
技术教育与其对应的学术教育的社会评价也应该是一致的。
但中国五千年的封建儒教思想歪曲了社会价值观。
孔子说:“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即工于心者是统治人的而创造财富的劳动者是受人统治的。
不但如此,孔子还将人分为“君子”和“小人”。
肖箑父、李锦全说:“在中国奴隶社会中,君子和小人一般被
作为统治与被统治的对立阶级来使用的。
”“孔丘是蔑视劳动人民和生产实践的。
”①钟肇鹏认为:“在孔子的思想中,一方面是承认这种分工的,另一方面他认为这种分工中有着贵贱高下的区别。
这个等级观念是以士为界限的,士以上凡卿、大夫、公侯!、天子都是属于贵者,叫做‘君子’,以下农、民的商贾、百工技艺都是贱者,叫做‘小人’。
‘君子’和‘小人’是两个对立的阶级,有着严格的区别。
”②这就是“官本位”封建思想。
与“官本位”相对应的是“劳动本位”,劳动本位才是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1. 劳动本位涵义
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来源。
劳动创造了全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人类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都是和人的劳动分不开的。
劳动完成了人类从猿到人的转变,又实现了人的全面发展。
因此,劳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什么是劳动?马克思给生产劳动最初下的定义是:“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节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
”③恩格斯认为,劳动是人类支出劳动力改变劳动对象使之适合自己需要的、有目的的活动,是社会生活最基本的抽象,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在人类形成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
由此看出,劳动是人们通过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来满足自己需求的有目的的活动。
人的本质是劳动。
“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
”④。
劳动是人类有意识的活动,是人类与动物的根本区别。
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中这样说:动物仅仅利用外部自然界,单纯地以自己的存在来使自然界改变;而人则通过他所作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
这便是人同其他动物的本质区别,而造成这一区别的就是劳动。
我国古代思想家墨子在《非乐上》中说:“今人固与禽兽、麋鹿、飞鸟、贞虫异者也: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
”⑤肯定了人生本质是劳动,人类文化精神的物质前提和第一要素,就是生产劳动。
劳动本位就是将劳动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本。
即将劳动作为处于社会主导地位的价值标准和导向,形成社会尊重劳动,崇尚劳动和热爱劳动的价值观。
劳动本位表明,劳动创造了人类并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劳动将成为人们生活的第一需求。
劳动本位观包括三层涵义:第一,劳动本位是相对于资本本位而言的。
劳动本位表明,劳动摆脱了资本的控制和剥削,不再遭受资本的奴役而成为劳动者的自主活动。
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发展,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劳动收益积累的资本化使劳动摆脱了对他人资本的依赖,劳动与自有资本相结合或者劳动者之间形成劳动与资本一定形式的联合而产生社会生产力,劳动行为变为劳动者的自愿和自觉活动。
①《中国哲学史》1982年版第77页
②《孔子研究》1983年版第13、15、21页
③马克思. 资本论(第3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④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⑤谭家健,孙中原. 墨子今注今译[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7.
第二,劳动本位体现在劳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第一需求上。
劳动满足了人类的生存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劳动创造了人,又使人得到全面发展。
劳动不仅创造了人的形态,而且创造了人的本质,它不仅使人获得了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而且提高了人的价值。
人类的劳动不是自发的,是有目的性的活动,劳动的目的表现为两个层次。
劳动的最初动因是生存的需要,即“把自己的产品变成自己的生活资料”①,这是人类的自然属性,是生命的基本要求。
正如马克思所说:“饥饿是我的身体对某一对象的公认的需求,这个对象存在于我的身体之外,是使我的身体得以充实并使本质得以表现所不可缺少的。
”②人类的历史就是从这种“原欲”开始的,人类为原欲进行的劳动,是历史发展的基本条件。
劳动的第二层次需求是自我实现,这是劳动的精神需求和满足。
劳动是肯定自我的唯一途径。
马克思说:“我在劳动中肯定了自己的个人生命,从而也就肯定了我的个性的特点。
劳动是我的真正的、活动的财产。
”③实现自我是劳动的深层次满足,是在第一层次需求基本满足之后产生的心理需求。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著名的需求层次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这五种需求按照从低到高的顺序在劳动中都能得到满足:工资收入能满足劳动者生存需求;劳动组织能够提供安全需求;与共同劳动者的交流和以工作为纽带的人际交往能够满足社会需求;劳动的性质和取得的绩效可以得到社会的尊重;劳动成果和个人目标的实现能够实现自我价值。
由此看来,人类的劳动不仅能够满足初级层次的需求,而且能够满足高级层次的需求,在生产力发展水平条件下,人类劳动正从以谋生为重心向以自我价值体现为重心演变。
如果脱离了劳动的本位价值,将劳动活动和劳动成果与人的需求相分离,就导致劳动的异化。
异化的劳动脱离了人的本质,使劳动失去了个人的目的,失去了个人的意义,因而是不自主,不自愿的劳动。
异化劳动表现为被动性劳动和被迫性劳动两种形式。
被动性劳动不是为了实现自我,而是为了生存,是一种谋生的劳动。
如小生产者的劳动;被迫性劳动是被人剥夺,被人剥削的劳动,劳动活动是被迫或强制的行为,劳动的价值被别人占有或部分占有,如奴隶、农奴和雇佣劳动者。
异化劳动剥夺了人的劳动意愿和劳动目的,使人失去了劳动的乐趣,无法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也就无法实现人的发展。
第三,劳动本位要求劳动权益在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分配中居于主导地位。
劳动价值论表明,一切价值是由劳动创造的。
按照生产决定分配原则,劳动应该获得全部价值。
但资本作为价值创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条件,对价值创造做出贡献,资本也应该在价值分配中获得相应的收益。
但资本分配是作为价值创造条件参与分配,在价值分配中处于次要地位;而劳动分配是作为价值创造主体参与分配,在价值分配中处于主导地位,应该获得所创造价值中大部分收益。
劳动本位要求价值分配中劳动的分配能力居于主导地位。
2. 劳动本位是农村职业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
①马克思.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42、46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②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③马克思.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42、46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