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衬砌混凝土质量的控制
混凝土隧道衬砌施工中的质量控制要点

混凝土隧道衬砌施工中的质量控制要点混凝土隧道衬砌施工中的质量控制要点隧道是连接两个地点的通道,是现代交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隧道的施工过程中,混凝土隧道衬砌的施工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其质量控制直接关系到隧道的安全和使用效果。
本文将从混凝土材料的选择、施工工艺的控制、质量检验等多个方面探讨混凝土隧道衬砌施工中的质量控制要点。
一、混凝土材料的选择1.水泥的选择水泥是混凝土中最重要的材料之一,其品种的选择直接关系到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在隧道衬砌施工中,应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水泥,同时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施工要求选择适合的水泥品种。
在选用水泥时还需要考虑与其他混凝土材料配合的问题,保证混凝土的整体性。
2.骨料的选择骨料是混凝土中的主要骨架材料,其选择直接关系到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在隧道衬砌施工中,应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骨料,同时应根据当地的地质条件和混凝土的使用要求选择适当的骨料规格。
3.掺和料的选择掺和料是混凝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选择直接关系到混凝土的性能和耐久性。
在隧道衬砌施工中,应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掺和料,同时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混凝土的使用要求选择适当的掺和料种类。
掺和料的添加量应根据混凝土的使用要求和当地气候条件进行调整。
二、施工工艺的控制1.模板的搭设在混凝土隧道衬砌施工中,模板的搭设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模板的质量和精度直接关系到隧道衬砌的尺寸和形状。
因此,在模板搭设时应根据设计要求和隧道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安排和调整,保证模板的精度和稳定性。
2.混凝土的浇筑混凝土的浇筑是隧道衬砌施工中的重要环节。
在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应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流动性,同时应避免混凝土的分层和夹杂物的混入。
在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还应注意控制温度和湿度,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3.钢筋的焊接和固定在隧道衬砌施工中,钢筋的焊接和固定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钢筋的焊接应符合国家标准和设计要求,同时应保证焊接的牢固性和可靠性。
隧道工程质量验收的标准有哪些

隧道工程质量验收的标准有哪些隧道工程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关系到交通安全和运营效率。
为了确保隧道工程的质量,需要遵循一系列严格的验收标准。
以下将详细介绍隧道工程质量验收的主要标准。
一、隧道工程的总体要求1、隧道的位置、长度、坡度、横断面尺寸等应符合设计要求。
2、隧道的线形应顺畅,不得出现明显的扭曲、突变等情况。
3、隧道的进出口应与周边地形、地貌相协调,排水系统应完善,防止雨水倒灌。
二、隧道衬砌质量验收标准1、衬砌混凝土的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通过现场取样试验进行检测。
2、衬砌的厚度必须满足设计规定,使用无损检测设备或钻孔抽检等方法进行测量。
3、衬砌表面应平整、光洁,不得有蜂窝、麻面、裂缝等缺陷。
4、衬砌的防水性能要良好,不得有渗漏现象。
通过观察、水压试验等方法进行检验。
三、隧道支护结构验收标准1、初期支护的锚杆、锚索的长度、间距、抗拔力等应符合设计要求。
2、钢拱架、格栅拱架的安装位置、间距、连接质量要达标。
3、喷射混凝土的厚度、强度和粘结性能应满足规范。
四、隧道防排水工程验收标准1、防水板的铺设应平整、无破损,焊接质量可靠。
2、止水带、止水条的安装位置准确,固定牢固,接头处理符合要求。
3、排水盲管的布置、坡度和通水性能要符合设计,确保隧道内的积水能够及时排出。
五、隧道通风与照明工程验收标准1、通风设备的型号、数量、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通风效果要达到规定的标准。
2、照明灯具的亮度、均匀度、布置间距等应满足隧道行车安全的要求。
六、隧道监控量测验收标准1、监控量测方案应合理,测点布置、测量频率符合规范。
2、量测数据应准确、完整,对隧道变形、受力等情况的分析和判断应科学合理。
七、隧道附属设施验收标准1、紧急电话、消防设施、安全标识等应齐全、有效。
2、电缆沟、边沟等附属设施的尺寸、位置、坡度等应符合设计。
八、隧道施工资料验收标准1、施工过程中的各种记录、报告应齐全,包括地质勘察资料、施工方案、原材料检验报告、隐蔽工程验收记录等。
混凝土隧道衬砌施工技术

混凝土隧道衬砌施工技术混凝土隧道是一种常见的地下工程构筑物,主要用于交通运输、水利工程、地铁等领域。
在隧道的建设过程中,施工技术是非常关键的一环。
其中,混凝土隧道衬砌施工技术是隧道建设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项技术,它直接关系到隧道的稳定性、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本文将从混凝土隧道衬砌施工技术的流程、施工工艺、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施工流程1.准备工作:在进行混凝土隧道衬砌施工前,必须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
首先,需要对施工场地进行清理,清除场地上的杂物、积水等。
其次,需要检查施工设备的状态,确保施工设备完好无损,能够正常工作。
最后,需要准备好施工所需的材料和工具。
2.基础处理:混凝土隧道衬砌的施工必须在基础处理完毕后进行。
基础处理的目的是保证隧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防止基础出现沉降和滑移等问题。
在基础处理中,需要进行土方开挖、基础填筑、基础处理等工作,并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加固和加密。
3.衬砌施工:混凝土隧道衬砌施工是整个隧道施工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环。
衬砌施工分为主体结构施工和附属结构施工两部分。
主体结构施工包括隧道壁体、隧道拱顶、隧道底板等部分的施工,而附属结构施工包括隧道门洞、出入口、通风井等部分的施工。
二、施工工艺1.混凝土拌合工艺:混凝土拌合工艺是混凝土隧道衬砌施工过程中非常关键的一环。
混凝土拌合工艺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质量和施工效率。
通常采用现场拌合的方式进行施工,拌合比例为水泥:砂:石子=1:2:3,拌合时间一般为2-3分钟。
2.模板安装工艺:模板安装工艺是混凝土隧道衬砌施工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模板安装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均匀性和表面光洁度。
在模板安装过程中,需要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定位、固定和调整,确保模板的水平度和垂直度符合要求。
3.混凝土浇筑工艺:混凝土浇筑工艺是混凝土隧道衬砌施工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环。
混凝土浇筑的质量直接影响到隧道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需要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均匀浇筑、震动压实和表面光洁度处理等工作,确保混凝土的质量符合要求。
隧道衬砌工程的施工要点与质量控制

隧道衬砌工程的施工要点与质量控制在施工工程中,隧道衬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隧道衬砌工程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工程质量控制的难点之一,因此在进行隧道衬砌工程时,需要严格遵循一定的施工要点,并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以确保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1.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隧道衬砌工程之前,首先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
这包括对施工现场进行勘测和测量,明确项目的设计要求和施工方案,并进行施工材料的选择和采购。
此外,还需要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并根据该计划进行人员和设备的组织调配。
2. 基础处理在进行隧道衬砌工程之前,需要对基础进行充分的处理。
这包括对基础地质进行勘测和评估,确定基础处理方案,并进行地下水的排泄和处理。
基础处理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个稳定的施工基础,以确保后续的衬砌施工能够顺利进行。
3. 衬砌材料的选择与质量控制在进行隧道衬砌工程时,需要选择合适的衬砌材料,并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
首先,需要从施工材料的厂家选择信誉良好的供应商,确保材料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其次,在材料的采购、储存和使用过程中,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和记录,以确保材料的质量和使用的合规性。
4. 衬砌形式的选择与施工隧道衬砌可以采用不同的形式,如预制衬砌片、喷射混凝土衬砌等。
在选择衬砌形式时,需要考虑地质条件、隧道结构和施工方法等因素,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衬砌形式。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衬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和衬砌结构的稳定性。
5. 衬砌施工工艺和技术要求隧道衬砌工程是一个复杂的施工过程,需要严格按照工艺和技术要求进行施工。
在进行衬砌施工时,需要确保施工工艺的合理性和施工过程的可控性。
同时,还要注重施工细节,如衬砌缝隙的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控制等,以确保施工质量和衬砌结构的稳定性。
6. 衬砌施工的安全措施隧道衬砌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特别是在进行高强度衬砌施工时。
因此,在进行衬砌施工时,需要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规范和操作规程,并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包括临时支撑、安全标志设置、应急救援预案等,以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性。
衬砌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要点

衬砌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要点衬砌是隧道施工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衬砌施工质量的好坏对整个隧道的工程质量评优意义重大,且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施工单位的形象和水平,因此各工区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衬砌混凝土讲究内实外美,内实主要是指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能等指标达到设计要求。
外美即外观质量整洁美观,没有大的缺陷。
衬砌的外观质量经常会发生一些质量通病,如平整度和光洁度较差,水泡、气孔、蜂窝、麻面较多,错台明显,局部有施工缝或颜色不一致等。
导致以上质量通病既有混凝土材料方面的原因,如原材料质量不佳,或混凝土和易性不好,坍落度过大等;也有施工方面的原因,如混凝土的自由倾落高度过大,或振捣不到位,以及其它原因导致混凝土离析等。
此外,模板台车的平整度和刚度对衬砌的整体外观质量影响也很大,选用不同的脱模剂对混凝土光洁度也有很大影响。
以下针对各种外观质量缺陷分别说明。
一.混凝土外观质量的常见通病1、蜂窝混凝土结构局部出现明显的不密实以及大小不一的孔洞。
产生的原因有:(1)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或砂、石子、水泥材料加水量计量不准,造成砂浆少、石子多;(2)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够,未拌合均匀,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3)下料不当或下料过高,未设滑槽、串筒、溜管等辅助器械致使石子集中,造成石子砂浆离析,(4)混凝土未分层下料,振捣不实,或漏振,或振捣时间不够;(5)模板缝隙未堵严,水泥浆流失;(6)对钢筋混凝土衬砌而言,使用的石子粒径过大或坍落度过小。
2、麻面、气孔混凝土局部表面出现缺浆和许多小凹坑、麻点,形成租糙面,但无钢筋外露现象。
产生的原因有:(1)模板表面粗糙或粘附水泥浆渣等杂物未清理于净,拆模时混凝土表面被粘坏;(2)采用组合摸板时拼缝不严,局部漏浆;(3)模扳隔离剂涂刷不匀,或局部漏刷或失效,混凝土表面与模板粘结造成麻面;(4)由于振捣不足,气泡未能完全被排出,还有一部分气泡留在模板表面,形成混凝土表面麻点;(5)混凝土坍落度过大,导致混凝土离析和泌水,多余水份上升至起拱线以下时,受模板所阻而产生大量水泡;(6)混凝土入仓时倾落高度过大,混凝土下落后,一些砂粒随稀浆溅起落到较高处的模板上,提前结成小硬块,造成混凝土脱模后出现小的坑点。
隧道工程质量控制要点

隧道工程质量控制要点隧道工程是一项复杂且具有挑战性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其质量控制至关重要。
良好的质量控制不仅能够确保隧道的安全使用,还能延长其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
以下将详细阐述隧道工程质量控制的要点。
一、工程地质勘察在隧道工程建设之前,全面、准确的工程地质勘察是质量控制的基础。
这包括对隧道沿线的地形、地貌、地层结构、岩石性质、地质构造、地下水文等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分析。
通过地质勘察,能够了解隧道所穿越的地层是否稳定,是否存在断层、溶洞、滑坡等不良地质现象。
对于可能出现的地质问题,应提前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案,以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因地质条件变化而导致的工程质量问题。
二、设计质量控制合理的设计是保证隧道工程质量的关键。
设计单位应根据地质勘察资料,结合工程的使用要求、施工条件等因素,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
在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隧道的结构形式、衬砌类型、支护方式、排水系统等方面的问题。
确保设计方案具有足够的安全性、稳定性和耐久性。
同时,设计文件应清晰、准确,便于施工单位理解和执行。
对于设计中的关键部位和技术难点,应进行详细的说明和标注。
三、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1、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单位应根据工程特点和设计要求,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应包括施工方案、施工进度计划、质量保证措施、安全保障措施等内容。
施工方案应具有可行性和针对性,能够指导施工顺利进行。
2、材料和设备准备严格把控施工所用材料的质量,如水泥、钢材、砂石料等,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
对于重要的材料,应进行检验和试验。
同时,要保证施工设备的性能良好,能够满足施工的需要。
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其在施工过程中正常运行。
3、人员培训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使其熟悉施工工艺和质量要求,提高其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
四、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1、开挖质量控制隧道开挖是施工的关键环节之一。
开挖方式应根据地质条件和设计要求选择,如钻爆法、盾构法、掘进机法等。
隧道衬砌常见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

隧道衬砌常见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共6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隧道衬砌常见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隧道衬砌施工是隧道工程的重点施工内容,关系到施工质量及施工安全。
中交路桥科技有限公司总结了一下常见的质量问题及现象如下:衬砌背后存在空洞;衬砌错台明显、漏浆、流沙严重,外观质量差;衬砌的厚度不满足设计要求;衬砌渗漏水;衬砌混凝土开裂;水沟电缆槽外观质量差;排水沟排水不畅。
接下来中交路桥科技为您一一分析上述病因,并提出防止的措施。
一、衬砌背后存在空洞病因分析:1.对超挖未按规范进行施工回填;2.衬砌时拱顶灌注混凝土不饱满,振捣不够;3.泵送混凝土在输送管远端由于压力损失,坡度等原因造成空洞;4.防水板挂设松弛度控制不到位。
防治措施:1.隧道开挖面难免出现凹凸不平,对于小范围内因超挖等造成的陷坑,施工时一般采用衬砌混凝土回填,注意挂设防水板要紧贴岩面,松紧度适合;对于因塌方造成的深陷坑,在二衬施工前采用坍方处理措施回填平顺;2.一般衬砌模板台车在拱顶部位前后各一个泵送砼预留孔,如果模板台车较长,可在中部再增加预留孔,防止隧道纵坡较大时浇筑砼不到位,衬砌施工后进行回填注浆;3.新式衬砌模板台车在边墙、拱腰部位均安装有附着式振捣器,同时在砼浇筑时台车两侧各配两台插入式振捣器,从台车预留窗口进行分层振捣,这些可有效解决振捣问题。
二、衬砌表观质量差病因分析:1.衬砌台车刚度不够,模板整修不到位;2.衬砌混凝土和易性不好,泌水严重;3.两侧未进行对称浇注;4.浇注速度过快,台车上浮;5.模板涂油太多,拆模后形成鱼鳞云;6.局部模板未清理干净,拆模后形成“扒皮”掉块现象。
防治措施:1.衬砌台车都是由正规厂家加工出来的,加工前都经过强度、刚度检算的,购买时要检查检算资料;2.衬砌施工时如果衬砌模板台车搭接不超过,一般不会出现错台,因此衬砌施工前要规划好台车就位里程段落,避免出现较长的搭接。
隧道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隧道施工质量控制要点一、引言隧道施工质量控制是确保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质量达到预期要求的关键环节。
本文将从设计、材料、施工工艺、施工人员等方面介绍隧道施工质量控制的要点。
二、设计要点1. 地质勘察:进行全面的地质勘察,包括地层情况、地下水位、地下水质等,为隧道设计提供准确的地质数据。
2. 结构设计:根据地质条件、交通要求等确定隧道的结构形式、尺寸和强度等参数,确保隧道在使用寿命内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3. 排水设计:合理设计隧道的排水系统,确保雨水和地下水能够及时排除,防止隧道内积水和渗漏。
三、材料要点1. 隧道衬砌材料:选择符合规范要求的高强度混凝土,确保衬砌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2. 隧道防水材料:选择具有良好防水性能的材料,确保隧道内部不受地下水的侵蚀和渗漏。
3. 隧道支护材料:选择适当的支护材料,如钢筋、锚杆等,确保隧道在施工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四、施工工艺要点1. 隧道开挖:采用合理的开挖方法,如顶管法、隧道掘进法等,确保隧道的开挖平整度和纵横断面的准确度。
2. 隧道衬砌施工:采用专业的施工设备和工艺,确保衬砌结构的准确度和质量。
3. 隧道防水施工:严格按照防水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确保隧道内部的防水层完整、牢固。
4. 隧道支护施工:根据地质条件和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支护方法和材料,确保隧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五、施工人员要点1. 施工人员素质:要求施工人员具有相关专业知识和经验,熟悉施工工艺和操作规程,能够独立完成施工任务。
2. 施工人员培训:对施工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质量意识,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质量。
3. 施工人员配备:根据施工规模和要求,合理配备足够数量的施工人员,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
六、质量控制要点1. 施工过程监控:对隧道施工过程进行全程监控,包括开挖、衬砌、防水、支护等各个环节,及时发现和解决质量问题。
2. 质量检测:进行必要的质量检测,如混凝土强度检测、衬砌尺寸检测、防水层厚度检测等,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铁路隧道二衬问题及现场施工质量控制措施[详细]
![铁路隧道二衬问题及现场施工质量控制措施[详细]](https://img.taocdn.com/s3/m/e8600be63c1ec5da51e2701f.png)
(三)隧道二衬浇筑施工质量控制及相关措施
隧道衬砌模板台车混凝土分配配管系统
隧道衬砌模板台车混凝土分配配管系统
隧道衬砌模板台车混凝土分配配管系统
二、 功效 展示:
1、配管 系统在国 内的应用:
2006年8月在中国大陆首 条海底隧道——厦门翔安 海底隧道首次使用。泵送 混凝土进入主管道后,快 速便捷的配管系统将混凝 土均衡、对称的输送到台 车的两侧,使台车两侧的 浇筑混凝土保持高度一致, 避免了模板台车施工过程 中人为因素而造成的施工
(三)隧道二衬浇筑施工质量控制及相关措施 二次衬砌防空洞工艺的改进
➢ 增设纵向注浆、排气管 纵向排气、注浆管安装采用防水板条焊接固定在易铺设防水板下
,排气管、注浆管以不同颜色区分。
纵向排气、注浆软管安装
(三)隧道二衬浇筑施工质量控制及相关措施 二次衬砌防空洞工艺的改进
➢ 增设纵向注浆、排气管
注浆、排气管采用φ20mm波纹管,波纹管需提前沿管路长度方 向按间距300mm、直径3mm钻设径向孔。且注浆管的钻孔应做好保护
①二衬背后空洞及厚度不足
(a)拱顶背后脱空
(b)设计40cm,实测19cm
(一)隧道二衬存在的质量问题
②混凝土离析及蜂窝麻面
(c)混凝土离析
③二衬剥落掉块
(d)蜂窝麻面
④二衬夹杂异物
(e)拱顶剥落掉块
(f)拱顶二衬夹杂异物块
(一)隧道二衬存在的质量问题
⑤钢筋布置不符要求
(g)仅布设单层钢筋
⑥止水带外露及衬砌渗漏水
(二)隧道二衬质量问题的原因分析
③二衬剥落掉块
➢衬砌钢轨保护层过大; ➢混凝土配合比不正确或拌合不均匀; ➢衬砌厚度或强度不足,脱模时间过早等。
浅议隧道衬砌混凝土质量控制方法

() 时进行 断面检测 ,确保开挖轮廓符合设计 ,杜绝侵入衬砌 3及
现象的发生。
() 4认真清理基底浮碴 ,并用清水冲洗干净。对于有抑供 填充 的
衬 砌 .严格控 制和 确保仰 拱尺 寸 、厚度 ,供墙 衬砌 时一定 要对与
仰 拱接触 面进 行凿 毛清理 。
2 、衬 砌 接 茬 错 台
二次衬 砌混凝土背后的空洞 反映在拱顶部位 ,主要 是混凝土灌
三 、隧道 衬砌 混凝 土 施工 工 艺 的检 查
1 、开 挖 轮 廓 的 检 查
隧道 开挖后 ,围岩壁 面凹 凸不 平 ,经 整形和 锚 喷支 护后 , 通
常隧道开挖 断面形状和尺寸都能 满足设计和施 工要求。但有 时会因
注 自下而上至拱顶后由于压力模型和防水材料限制造成一定程度的空
小铲焊钢筋把 ,在振动时让其 紧贴模型进行 插拔 以更好地排 出气泡 。 () 4灌注过程 中 曲墙下部可以利用橡胶锤对模型进行适 当的敲击 对 加速气泡 的排 出。 ( 使用前认真进行模型表面的打磨和涂油 , 5 ) —般要反复多次才能 确保第一次使用正常 。
3 、 模 板 检 查 衬砌模板 加工及安 装的质量 ,在一定程度上 决定着隧道衬砌的 9观质量 , 1 、 并影响着衬砌的 内在质量 ,因此在施 工前和施工过程 中都
() 2 严格执行监控量测程序。
、
隧 道衬 砌 混凝 土普 遍 存在 的质 量 问题
1 、衬 砌 表 面 水 波 纹 和 气 泡
混凝土在灌注过程 中的振捣过度 、造成浮浆 太多甚至是局部混 凝土的离析 ,再者模板质量和脱 模剂的使用不 当都会造成水 波纹 出 现。气泡 的形 成主要是混凝 土在 密实过程 中的排气 黏附造成的 ,此 类问题 主要影 响结构9 现质量 。 1 、
隧道工程二次衬砌质量控制要点全套

隧道工程二次衬砌质量控制要点全套一、二次衬砌钢筋钢筋工程属于二次衬砌施工中最常规的一道工序,但是多年来此工序普遍存在一些共性问题:施工中经常出现钢筋偏位、钢筋骨架连接效果差,钢筋上下层网片间距控制不到位、上层网片整体不平整及其保护层厚度难以控制、支撑钢筋使用量大,钢筋主筋整体偏位或间距偏差大等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基于“工装保工艺、工艺保质量、质量保安全”的思想,通过在工装设备、施工工艺、文明施工等方面探索研究,研发了集成一系列新工艺、新工装降低了施工控制难度,提高了施工精度,可解决钢筋工程中普遍存在的质量通病。
研制了卡具工装,使用带卡槽的卡具工装,实现钢筋位置及间距的精确控制。
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卡具工装:普通钢筋卡具角钢定位工装:根据钢筋设计间距,采用L63mm×63mm×5mm角钢通过工厂冲压开槽而成。
钢制端模:根据钢筋位置,采用IOmm钢板通过工厂数控机床精确开槽加工而成。
可拆卸组合式劲性骨架:由下角钢、上钢管、承插筋、定位筋组成。
角钢定位工装钢制端模组合劲性骨架二衬钢筋加工弯制前首先调直,并将表面油渍、水泥浆和浮皮铁锈等均清除干净。
钢筋安装时钢筋长度、间距、位置、保护层厚度满足设计要求。
为确保二衬钢筋定位准确,钢筋安装间距及保护层厚度满足要求,二衬钢筋安装采用钢筋定位架进行控制,钢筋保护层垫块采用高强砂浆垫块。
二、二次衬砌混凝土二衬台车必须按照隧道内净空尺寸进行设计与制造,钢结构及钢模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衬砌台车经施工单位会同监理单位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为保证衬砌紧跟掌子面宜采用单洞双台车制度。
现场重点控制原材料质量,实时调整混凝土坍落度,改进振捣工艺,加强模板台车的维修和保养,使二衬混凝土拆模后表面平整、密实、光洁,色泽一致,达到内实外美效果。
二衬混凝土整体效果喷淋式养护台架养护衬砌通常来说,根据围岩情况以及初衬、二衬受力情况,隧道支护可以分两种:1、初衬完全受力,等围岩变形稳定、初支完全受力的情况下再施作二衬,这种方法也是一般理论和现阶段最流行的说做。
隧洞二次衬砌防水钢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隧洞二次衬砌防水钢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措施1、钢筋工程控制要点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尺寸、搭接长度必须符合设计及规范规定。
钢筋的表面应洁净,无损伤、油渍、漆污和铁锈等应在使用前清除干净,带有颗粒状或片状老锈的钢筋不得使用。
钢筋焊接前,必须根据施工条件进行试焊,合格后方可施焊。
电焊工必须有上岗证。
钢筋焊接的接头形式,焊接工艺,质量验收和试验方法应符合设计和现行有关规范的规定要求。
钢筋及钢筋接头试件的取样与制作必须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焊接接头试件均由监理人员现场见证取样,自工程实体中随机截取,取样前应对焊接接头外观质量作全数检查,在外观合格的基础上,截取试件。
当受力钢筋采用焊接接头时,设置在同一构件内的焊接接头应相互错开。
接头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规定。
钢筋的绑扎形式,绑扎接头等应符合规范规定。
钢筋的下料加工,要根据设计图纸和有关规程、标准的要求进行钢筋放样,钢筋的搭接长度、锚固长度及接头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及规范规定。
安装钢筋时,配置的钢筋级别、直径、根数、间距和保护层厚度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绑扎或焊接的钢筋网和钢筋骨架不得有变形、松脱和开焊。
施工过程中对钢筋绑扎后,成品保护进行控制。
2、模板工程控制要点拱部模板应预留沉落量。
模板及其支架必须保证工程结构断面尺寸和相互位置的正确。
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新浇筑混凝土的自重和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其构造简单,装拆方便。
整体模板台车应在地面试拼装,经监理检验合格后方可进入隧道进行安装。
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涂刷隔离剂,严禁隔离剂污染钢筋及混凝土接槎处。
结构拆模时间:不承重侧模,在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时方可拆除;拆模时,混凝土表面温度与周围气温的温差不大于20℃,否则应采取临时覆盖措施。
拆除的模板应清除灰渣,及时维修,妥善保管。
3、防水混凝土控制要点监理应严把混凝土衬砌质量关,混凝土衬砌为承载结构,是隧道防水工程最后一道工序,必须严把:材料、设备进场关;工序关;旁站关;现场管理关;试验监测关;质量验收关。
公路隧道二衬施工质量常见问题及防治措施

公路隧道二衬砼施工质量常见问题及防治措施(一)常见问题1.蜂窝、气泡、麻面(1)在施工过程中,如果混凝土的振捣不充分或振动时间不足,就会导致混凝土内部的气泡没有充分排除,形成蜂窝和麻面。
(2)混凝土中使用的水泥含量较高,粒度分布不均匀,或者掺有过多的混凝土外加剂,也会导致混凝土的固化不均匀,形成蜂窝和麻面。
(3)在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如果没有控制好混凝土的温度,特别是在低温条件下施工,水分容易冻结,导致混凝土内部产生气泡,形成蜂窝和麻面。
2.错台、烂根产生错台、烂根问题主要原因,是模内仓底没有进行砌底清理干净;台车模板未能与已浇注的混凝土面紧密接触;存在漏浆情况等。
3.施工冷缝原材料供应不及时导致混凝土浇筑中段。
混凝土浇注期间,存在间隔时间过长,没有对前层混凝土表面凿毛或凿毛后没有清洗干净,造成前后两层混凝土衔接不够严密,形成施工冷缝。
4.缺棱掉角由于模板封堵严密度不足,出现漏浆情况;过早拆模、台车支撑受力不均匀,过于集中;没有先湿润堵头模板,拆模时出现粘连情况;模板没有涂脱模剂,或者虽然已涂但涂刷不均匀;此外,还存在模板受到外力作业如刮碰、撞击等。
5.表面平整度不合格台车拼装作业时,相邻模板间高度不一致,出现高差;没有对台车模板拼装缝进行焊接密实,或焊接没有进行打磨光滑;台车钢板存在刚度不足,或作业人员没有按要求进行操作引发模板出现损伤或变形等等问题。
6.混凝土隐形漏筋钢筋绑扎不够紧密固牢,安装质量不达标,振捣混凝土过程中振动棒碰撞钢筋或者垫块出现移位等。
7.混凝土表面出现“水印”或光泽度差混凝土坍落度控制不当,出现过大;或者配合比不合理、振捣混凝土不到位和脱模剂配比问题等。
8.拱顶脱空混凝土坍落度过小,没有按规定顺序注浆,注浆时施用压力不够;顶部排气不畅;防水板、土工布铺挂时出现松弛或存在堆积等。
9.二衬渗漏水混凝土浇注及捣固期间不慎损坏防水层,或者防排水工序作业不达标。
10.裂缝施工人员没有按规定要求进行作业,浇注混凝土期间出现较在温差变化;隧道出现沉降;钢筋保护层厚度不足;混凝土没有及时进行养护或养护周期不够;混凝土原材料质量存在问题及没有合理制定混凝土配合比等。
浅谈隧道施工中二次衬砌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的措施

浅谈隧道施工中二次衬砌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的措施摘要随着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和混凝土材料的快速发展,还存在一些相关的技术问题。
如何加强混凝土质量控制,提高混凝土检测限,分析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中存在的质量问题。
研究如何保证质量,加大质量检验,有效提高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成本,也是世界各国都感兴趣的研究课题。
本文基于广西苍昭高速公路薯良坪隧道相关施工背景,对建筑行业混凝土施工技术质量问题进行了分析。
最后,正在落实施工中二次衬砌混凝土施工工艺的质量控制措施。
即改进模板安装技术,改进钢材加工和连接,调整改进混凝土搅拌和运输,改进混凝土生产质量和混凝土浇筑施工工艺,改进混凝土原料的选择。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onstruction industry and concrete materials, there are still some related technical problems. How to strengthen the quality control of concrete, improve the detectionlimit of concrete, and analyze the quality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oncret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civil engineering. Research on how to ensure quality, increase quality inspection, effectively improve project quality and reduce project cost is also a research topic of interest to all countries in the world. Based on the relevant construction background of Shuliangping tunnel of CangZhao Expressway in Guangxi,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technical quality problems of concrete construction in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Finally, quality control measures for secondary lining concrete construction process are being implemented. That is, improve the formwork installation technology, improve the steel processing and connection, adjust andimprove the concrete mixing and transportation, improve the pouringand concrete, and improve the selection of concrete raw materials.关键词:混凝土;施工技术;质量控制前言近年来,我国建筑业发展迅速,混凝土作为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随着建筑工程的快速发展,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进步。
隧道二次衬砌砼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隧道二次衬砌砼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二次衬砌是隧道施工中质量控制重要环节。
为保证二次衬砌砼的质量,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1. 材料选择。
仅采购合格的水泥、粉末、砂石等材料,并进行品检。
2. 骨料和配方设计。
根据工程要求科学设计骨料配合比例和配方,确保砼强度和工作性能。
3. 混凝土搅拌。
搅拌时间充分,使混凝土各组分充分混合均匀。
4. 浇筑与香挤。
浇筑顺序要保持良好,避免产生漏渣坑;进行科学的香挤排边以保证浇筑密实。
5. 开裂处理。
浇筑后及时进行灌浆处理,防止砼裂缝过大影响使用。
6. 爆破兼顾措施。
进行二次衬砌时要注意控制震动,避免对新浇砼产生不利影响。
7. 监测鉴定。
定期对混凝土进行品检,及时发现问题并作出改正。
通过以上质量保证措施,可以有效地保证隧道二次衬砌砼的质量,为后续工程提供坚实基础。
隧道衬砌工序质量控制要点

衬砌工艺流程:施工准备→仰拱开挖→栈桥就位→基底处理→铺设防水层→钢筋绑扎、安装仰拱模板→隐蔽工程检查→浇筑仰拱混凝土→混凝土养护→安装填充及铺底模板→模板安装检查→浇筑混凝土→混凝土养护→强度满足机械行走→衬砌断面检查→铺设轨道→台车就位→拱墙施工缝接茬处理→模板清理涂刷脱模剂,台车校正、固定→止水带安装→台车安装检查→接地及预埋件检查→浇筑前验收→浇筑拱墙混凝土→混凝土养护→脱模移动台车→下一道工序。
质量控制要点:1、隧道竣工后的衬砌轮廓线严禁侵入设计轮廓线。
2、软弱围岩及不良地质隧道的二衬应及时施作,二次衬砌距掌子面的距离IV级围岩不得大于90m,V、VI级围岩不得大于70m。
3、初期支护、防水板、二次衬砌之间应相互密贴,防水板与二衬之间空隙应通过预留孔回填注浆,注浆应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进行。
注浆孔的预留和封闭处理应符合设计要求.4、衬砌模板台车就位后应进行中线、高程的复核。
5、混凝土衬砌应采用全断面一次成型法施工,特殊情况下可按设计要求进行分部施工.有仰拱的衬砌应先施作仰拱,仰拱与回填应分开浇筑。
6、隧底混凝土施工前应清除基底虚渣、淤泥、积水和杂物.7、仰拱和底板混凝土强度达到5mpa后行人方可通行,达到设计强度的100%后车辆方可通行。
8、混凝土所用的原材料应按品种、规格和检验状态分别标识存放。
骨料含泥量超标时必须冲洗合格后方可入仓,严禁不合格骨料与合格骨料混放。
9、混凝土生产应采用具有自动计量装置的拌和站、搅拌输送车、混凝土输送泵、插入式与附着式组合振捣的机械化作业线,运输和输送设备应与搅拌设备的搅拌能力配合适宜,且能满足二衬施工需要。
混凝土的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用时不应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底层混凝土初凝后浇筑上一层混凝土时,应按施工缝处理。
(1)钢筋施工a、钢筋在洞外钢筋加工场进行加工,运至现场进行绑扎或焊接。
b、钢筋加工应符合要求:钢筋在加工弯曲前应调直。
钢筋表面的油渍、铁锈等应清除干净. 钢筋拉直、弯钩、弯折、弯曲应采用冷加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隧道衬砌混凝土质量的控制
一、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
混凝土的质量形成过程分为:原材料及配合比设计→混凝土拌和及运输→混凝土灌筑,三个阶段中原材料选定及配合比设计是混凝土本身质量及质量形成的重要阶段,通过采取科学的严格的试验手段和管理措施,使混凝土本身质量较容易得到控制;而混凝土的拌和运输以及灌筑阶段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因素较多。
1)制定凝土生产、运输、灌筑实施方案,制定设备、人员、小型机具及运输组织计划。
2)每次混凝土灌筑前,制定落实混凝土的供应和运输计划,配齐各种运输机具,协调好隧道内各种运输设备走行时间和路线,并备用相应功率的内燃发电机。
3)混凝土拌和站运来的混凝土先经试验人员检查核实和配料单是否符合配合比要求并取样后方能运至工作面灌筑。
对达不到质量控制要求、或坍落度损失超标准、以及超过允许运输时间的混凝土作废弃处理。
凝土泵送的坍落度不宜过大以避免离析或泌水。
如发现坍落度不足,不得擅自加水,应当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用追加减水剂的方法解决。
4)按照灌筑工艺和混凝土的供应量,隧道二衬混凝土进行对称灌筑。
在灌筑过程中,全力组织好混凝土的运输供应,缩短灌筑时间,以免出现施工冷缝。
5)随着混凝土的灌筑,捣固人员应从衬砌大模板混凝土捣固窗中对混凝土进行捣固,混凝土振捣以不冒气泡为准,但不得超振引起混凝土翻沙和粗骨料下沉。
二、初期支护、防水层应与二次衬砌密贴,拱、墙背回填质量控制措施
1)隧道拱、墙背后的局部坍塌或塌落,必须回填密实,必要时回填注浆。
2)拱部范围与墙脚以上1m范围内的超挖,应用与二次衬砌同级混凝土回填。
3)隧底超挖部分应用与隧底结构同级的混凝土回填。
4)其余部位的超挖、坍塌或塌落,可视围岩稳定情况、空隙大小,采用混凝土、片石混凝土回填。
5)所有超挖部分不得用浆砌片石进行回填。
三、现浇混凝土常见的质量通病和防治措施
1、混凝土蜂窝、麻面、孔洞
1.1产生原因
1)模板表面粗糙并粘有干混凝土,浇灌混凝土前浇水湿润不够,或模板缝没有堵严,浇捣时,与模板接触部分的混凝土失水过多或滑浆,混凝土呈干硬状态,使混凝土表面形成许多小凹点。
2)混凝土搅拌时间短,加水量不准,混凝土和易性差,混凝土浇筑后有的地方砂浆少石子多,形成蜂窝。
3)混凝土浇灌没有分层浇灌,下料不当,造成混凝土离析,因而出现蜂窝麻面。
4)混凝土浇入后振捣质量差或漏振,造成蜂窝麻面。
1.2预防措施
1)浇灌混凝土前认真检查模板的牢固性及缝隙是否堵好,模板应清洗干净并用清水湿润,不留积水,并使模板缝隙膨胀严密。
2)混凝土搅拌时间要适宜,一般应为1-2分钟。
3)混凝土浇筑高度超过2米时,要采取措施,如用串筒、溜管或振动溜管进行下料。
4)混凝土入模后,必须掌握振捣时间,一般每点振捣时间约20-30秒。
合适的振捣时间可由下列现象来判断:混凝土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混凝土表面出浆且呈水平状态,混凝土将模板边角部分填满充实。
2露筋
2.1产生原因
1)混凝土振捣时钢筋垫块移位,或垫块太少,钢筋紧贴模板,致使拆模后露筋。
2)钢筋混凝土构件断面小,钢筋过密,如遇大石子卡在钢筋上水泥浆不能充满钢筋周围,使钢筋密集处产生露筋。
3)混凝土振捣时,振捣棒撞击钢筋,将钢筋振散发生移位,因而造成露筋。
2.2预防措施
1)钢筋混凝土施工时,注意垫足垫块,保证厚度,固定好。
2)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筋较密集时,要选配适当石子,以免石子过大卡在钢筋处,普通混凝土难以浇灌时,可采用细石混凝土。
3)混凝土振捣时严禁振动钢筋,防止钢筋变形位移,在钢筋密集处,可采用带刀片的振捣棒进行振捣。
3混凝土强度偏高或偏低
3.1产生原因
1)混凝土原材料不符合要求,如水泥过期受潮结块、砂石含泥量太大、袋装水泥重量不足等,造成混凝土强度偏低。
2)混凝土配合比不正确,原材料计量不准确,如砂、石不过磅,加水不准,搅拌时间不够。
3)混凝土试块不按规定制作和养护,或试模变形,或管理不善、养护条件不符合要求等。
3.2预防措施
1)混凝土原材料应试验合格,严格控制配合比,保证计量准确,外加剂要按规定掺加。
2)混凝土应搅拌均匀,按砂子+水泥+石子+水的顺序上料,外加剂溶液最好均匀加入水中或从出料口处加入,不能倒在料斗内。
搅拌时间应根据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搅拌机容量合理确定。
3)搅拌第一盘混凝土时可适当少装一些石子或适当增加水泥和水。
4)健全检查和试验制度,按规定检查坍落度和制作混凝土试块,认真做好试验记录。
4混凝土裂缝
4.1原因
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温度、湿度变化,混凝土徐变的影响,地基不均匀沉降,拆模过早,早期受振动等因素都有可能引起混凝土裂缝发生。
4.2预防措施
1)加强混凝土早期养护,浇灌完的混凝土要及时养护,防止干缩,冬季施工期间要及时覆盖养护,防止冷缩裂缝产生。
2)加强施工管理,混凝土施工时应结合实际条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混凝土的配合比、塌落度等符合规定的要求并严格控制外加剂的使用,同时应避免混凝土早期受到冲击。
5混凝土夹芯
5.1产生原因
浇灌洞身衬砌混凝土要分层分段施工,在施工停歇期间常有木块、锯末等杂物,(在冬季还有积雪、冰块)积存在混凝土表面,这些杂物如不认真检查清理,再次浇灌混凝土时,就夹入混凝土内,在施工缝处造成杂物“夹芯”。
5.2预防措施
浇灌混凝土前要认真检查,将表面杂物清理干净;冬季施工时如有冰块等,可用碘钨灯等烤化后清理干净;如只有锯末等杂物,可采用鼓风机等吹干净后浇灌混凝土。
6外形尺寸偏差
6.1产生原因
1)模板自身变形,有孔洞,拼装不平整。
2)模板体系的刚度、强度及稳定性不足,造成模板整体变形和位移。
4)混凝土下料方式不当,冲击力过大,造成跑模或模板变形。
5)振捣时振捣棒接触模板过度振捣。
6)放线误差过大,结构构件支模时因检查核对不细致造成的外形尺寸误差。
6.2预防措施
1)模板使用前要经修整和补洞,拼装严密平整。
2)模板加固体系和支撑体系要保证足够的刚度、强度和整体稳定性。
3)下料高度不大于2米。
随时观察模板情况,发现变形和位移要停止下料进行修整加固。
4)振捣时振捣棒避免接触模板。
5)浇筑混凝土前,对结构构件的轴线和几何尺寸进行反复认真的检查核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