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线作业-(1-4)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_在线作业_1一、单选题(每题5分,共13道小题,总分值65分) 1.(5分)A 科学社会主义B 马克思主义文化历史C 马克思主义哲学D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纠错正确答案您的答案是 B 回答正确展开 解析 知识点0.1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2.(5分)A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B 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C 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的发展D 三大工人运动纠错正确答案您的答案是 C 回答正确展开 解析 知识点0.2 二、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3.(5分)A 核心B 合理内核C 基本内核D 精髓纠错正确答案您的答案是 B 回答正确展开 解析 知识点0.2 二、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4.(5分)A 理论联系实际B 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著作C 实事求是D 一切从实际出发 纠错下列哪项不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的条件和基础的是()。
马克思把黑格尔的辩证法称为()。
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是()。
正确答案您的答案是 A 回答正确展开 解析 知识点0.4 四、自觉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 5.(5分)A 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B 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C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D 关于人的本质问题纠错正确答案您的答案是 C 回答正确展开 解析 知识点1.1.1 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 6.(5分)A 生命物质的共性B 有形物质的共性C 一切物质的共性D 自然物质的共性纠错正确答案您的答案是 C 回答正确展开 解析 知识点1.1.1 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 7.(5分)A 普遍性B 永恒性C 客观性D 有用性纠错正确答案您的答案是 C 回答正确展开 解析 知识点1.1.3 三、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8.(5分)A 通过改造世界消灭客观规律B 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规律C 通过改造规律反映客观世界D 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事物发展的本质和动力,是唯物辩证法揭示事物发展的核心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事物发展的本质和动力,是唯物辩证
法揭示事物发展的核心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是唯物辩证法中最为核心的规律之一。
它指出事物内部存在着矛盾,这种矛盾推动着事物的发展和变化。
具体来说,对立统一规律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对立面的存在:任何事物都存在着对立面,这种对立面可以是内部存在的,也可以是与其他事物的对立。
2. 矛盾的普遍性:事物内部的矛盾是普遍存在的,这种矛盾推动着事物的发展和变化。
3. 矛盾的特殊性:不同的事物有着不同的矛盾,这些矛盾具有特殊性。
4. 矛盾的发展:事物内部的矛盾会不断发展和变化,从而导致事物的不断发展和变化。
5. 矛盾的解决:事物内部的矛盾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得到解决,从而推动事物的发展和进步。
总之,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中最为核心的规律之一,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本质,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
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可编辑ppt
2
?
• 一根木棒在不折断的情况下,怎样才能使 它变短呢?
用一根长的木棒和它相比较
可编辑ppt
3
1、矛盾的含义
矛盾就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 关系的哲学范畴。
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
可编辑ppt
4
磁注铁意是点一1个:矛矛盾盾统是一体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只统 这一个不统一对体立内或,只存对在立着不N、统S一两极,都,不N、是S矛两盾极互关相系排。
7
2、矛盾的基本属性:同一性和斗争性
(1)同一性(统一):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 联结的属性和趋势。
A、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以另一方的
同 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一 性 B、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可
以相互转化。
可编辑ppt
8
(2)斗争性(对立):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 相互对立的属性。它体现着矛盾双方相互分离 的倾向和趋势。(排斥、区别、差异、不同等)
可编辑ppt
1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1)它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 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 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
2)它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 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 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
3)它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 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注意:
哲学上讲的斗争
(共 性) (抽 象) (一 般)
具体表现 具体矛盾和斗争 政治用语中讲的斗争
概括总结 (个 性) (具 体) (特 殊)
凡是矛盾,必有斗争,否则,就不成其为对立面,
就不成其为矛盾了(斗争是可编绝辑p对pt 的,无条件的)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选择、分析题考点)摘要: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主要有: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其中,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它是贯穿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它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方法。
01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①矛盾的含义。
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简言之,矛盾即对立统一②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
对立和统一分别体现了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
矛盾的对立属性又称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又称同一性。
⑴矛盾的同一性。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
它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二是矛盾的对立面之间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⑵矛盾的斗争性。
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⑶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互制约的。
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因为矛盾的同一性是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的,是包含差别和对立的同一;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和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相结合,构成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事物的变化发展。
③辩证认识的实质:从对立中把握同一和从同一中把握对立。
第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联结、相互制约的原理,要求我们在分析和解决矛盾时,必须从对立中把握同一,丛同一中把握对立。
这是辩证认识的实质所在。
形而上学割裂了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在它看出有差别的地方就看不见统一,在它看见统一的地方就看不出差别”。
生活工作学习的对立和统一

生活工作学习的对立和统一马科斯主义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这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的问题,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自觉地坚持以对立统一规律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是十分重要的。
下面从这一基本规律出发,谈谈我对生活、工作、学习这三者的对立统一关系的看法和观点。
一、生活、工作、学习是密切联系,相互统一的。
良好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条件是进行工作和学习的保证,而只有努力工作为社会发展作出相应的成就和贡献才能创造出良好的生活水平以及学习环境。
不断地学习新知识,增加新技能才能为更好的工作提供支持和促进。
这三者是相互统一紧密联系的。
单单地去追求任何一个方面都是不对,由此带来的错误必将会导致这三者之间的失衡,从而影响到所有的方面都得不到很好的发展。
很多人为了事业有成为此把全部的时间很精力都用在了工作上,由此导致的家庭危机,身体健康危机,子女教育问题,父母赡养问题最终又都反过来严重影响到事业的发展。
有些人将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花费在学习,用于考研,考资格证等,于是用在生活和工作上的时间和经历必然减少,首先所学的不能充分地应用在实际工作中造成学习的浪费,其次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从事工作必然会导致各种工作上的问题的出现,从而影响到工作的顺利进行,影响到创造出有效的社会价值,从而到不到足够满足生活需要的社会回报,影响的生活的质量和水平。
如果想脱离学习和工作而独立地想专注于生活,这同样也是不现实的,因为没有工作和学习的支撑,生活就像没有地基的大楼,会轰然倒塌。
所以生活、工作、学习是密不可分的统一体,我们在遇到问题必须考虑到这三者的统一关系,绝对不能只重视其一而忽视其他,只有把三者统一起来才能正确的处理好这三者关系,才能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其次,生活、工作、学习又是矛盾对立的,在处理三者统一关系的同时,还要必须要处理好其对立关系。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它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矛盾双方相互作用、制约、转化的规律。
在任何事物发展过程中,都存在着相互对立的矛盾双方,同时又存在着相互通联、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转化的统一。
对立统一规律贯穿于一切事物的发展变化之中,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则。
对立统一规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对立双方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对立双方是事物内部矛盾的两个方面。
如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阶级和阶级斗争。
对立双方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推动事物发展变化。
没有对立双方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事物发展就没有动力。
2. 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对立双方既相互对立,又相互通联、相互依存、相互贯通。
对立双方相互对立是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
对立双方相互通联是事物发展的内在条件。
3. 对立双方的斗争与统一对立双方通过斗争实现相互转化,进而实现对立的统一。
这种斗争与统一的过程是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是在矛盾双方相互作用的基础上,事物由量变到质变的重要原因。
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两个对立的方面相互斗争、相互制约,这种斗争和制约导致事物的变化,最终实现了对立方面的转化和事物发展的统一。
如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等,通过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最终导致社会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的转化。
对立统一规律不仅适用于自然界和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而且贯穿于各种特殊规律中。
正是由于对立统一规律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才使唯物辩证法成为认识事物发展变化的最根本的原理和方法。
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总原则。
它揭示了事物内部的矛盾性和统一性,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内容。
对立统一规律的贯彻运用,有助于正确把握事物发展的方向,推动事物发展向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则之一,它贯穿于一切具体问题的研究中,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对立统一规律的深刻内涵包括了对立双方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以及对立双方的斗争与统一等方面。
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

青 衣
一、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
• • • • (二)事物的永恒发展 事物的相互联系包含着事物的相互作用,而相互作用必然导致事物的运动、 变化和发展。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1、新事物已经适应了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 2、新事物既保留了旧事物中合理的、仍然适应新的条件的因素,并添加了 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元素。
The end,Thank you!
信科102 宋德华 201000114222
(二)唯物辩证法师科学 的认识方法 矛盾分析法:它包括广泛而深刻的内容,例如,分析矛盾 特殊性的方法,“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 抓关键、看主流的方法,在对立中把握同一与在同一中把 握对立的方法,批判与继承统一的方法等,都是矛盾分析 法的具体体现。
三、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衣
二、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一)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对立和 统一分别体现了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的对立属性又称斗争性, 矛盾的统一属性又称同一性。
运用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指导实 践,还要正确把握和谐对事物发展的作 用。和谐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只有在矛 盾双方处于平衡、协调、合作的情况下, 事物才展现和谐状态。
“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即认为世界不是 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其中 各个似乎稳定的事物同他们在我们头脑中的思 想映像及概念一样都处在生成和灭亡的不断变 化中。”
二、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 对立统一规律之所以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这 是因为: • 1、它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 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 • 2、它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 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 • 3、它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 盾分析法。 青
马原对立统一规律 ppt课件

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 和组成要素排列次序的 变动
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 化
水滴数量的增加就是量 变的过程,当水滴的数 量达到一定程度时,石 头就被穿透了即发生了 质变。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1.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2.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3. 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 量变和质变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 上,事物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交替循环,形成事物质量互变的规律 性。
➢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普 遍真理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
什么是质,量,度?
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 性。
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 数量关系表示的规定性。
度: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 即事物的限度、幅度和范围。
三.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质变
在下象棋时,同一 性就是对手双方 的存在,斗争性就 是双方的厮杀。
矛盾
对立(斗争性)
统一(同一性)
相互依赖
相互贯通(渗透,包含)一 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两者的辩证关系
➢ 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
➢ 2.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 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
➢ 3.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 件的相对的。
➢ 4.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与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相结合, 构成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事物的发展。
同一性的作用表现
1. 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2. 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 3. 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
我们身边的 人是否存在 这样的矛盾 呢?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答题题库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答题题库1、(简)从不同的角度对马克思主义作出诠释和回答:⑴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⑵从它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⑶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⑷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2、(选)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份: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3、(选)马克思主义在批判地继承、吸收人类在19世纪所创造的优秀成果,即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费尔巴哈)、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圣西门、傅立叶、欧文).4、(简/论)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它是15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原因:⑴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属性,在于它的彻底科学性、坚定的革命性和自觉的实践性.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历久不衰,永葆青春和活力,其根本原因在于它的彻底科学性。
⑵这种品质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这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基本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讲,与时俱进就要把握规律性。
认识规律、把握规律、遵和循运用规律,是与时俱进的根本要求。
⑶这种品质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
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因此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要发扬革命传统,又要创造新鲜经验,善于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完整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18版)第一章对立统一规律

所以,既要看到中美之间有着合作的基础,又要看到
中美托之勒密间分歧的哥白客尼观性。开用普勒对立统一牛的顿观点来看爱因待斯中坦 美之
间的地关心系说 ,求大日同心说,存小行大异星规,运律动力三求共识万定有律。引力
相对论
21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制造矛盾越多越能推动事物发 展?
(1)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 动着事物的发展和变化,所以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 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
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 法——矛盾分析法。
这里的“矛盾”是逻辑矛 盾,而不是唯物辩证法所说 的辩证矛盾
唯物辩证法的矛盾
矛盾是反应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 的哲学范畴。
生命本身即包含有死亡的种子。 黑格尔
的小偷
…
新的锁
更新
的锁 …
矛盾双方既同一又斗争,推动事物不断发展
推动天体运动和演化的动力,是吸引和排 斥既斗争又统一的相互作用。
河外星系
银河系
太阳系
18
矛盾双方既同一又斗争,推动事物不断发展 生命运动的发展和进化,是同化和异化、
遗传和变异既斗争又统一的矛盾斗争。
19
矛盾双方既同一又斗争,推动事物不断发展 人类社会是由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 和上层建筑的既斗争又统一才不断发展的。
事事有矛盾,矛盾无处不在; 时时有矛盾,矛盾无时不有。
自然界各种运动形式包含着矛盾 社会运动充满复杂矛盾 人的思维领域充满矛盾
事物的产生、发展、灭亡充满矛 盾
事事有矛盾
矛 盾
具
有
普
时中,机械运动包含了连续性和间断 性、离心力和向心力的矛盾;化学运动包含了 化合和化分、酸性和碱性、阳离子和阴离子的 矛盾;生命运动包含了同化与异化、遗传和变 异的矛盾。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1-3章重点内容

总结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前三章要点复习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第一节世界多样性与物质统一性一、物质及其存在方式(一)哲学的物质范畴世界是物质的世界。
客观实在性的意义:1.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2.坚持能动的反映论(意识的反作用)和可知论3.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4.自然论与历史观的统一(二)物质的存在方式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的基本存在形式。
二、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一)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
从起源来看:1.意识是自然界发展的产物2.意识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二)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表现在:1.意识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2.意识具有创造性3.意识具有指导实践的作用4.意识调控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三)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要处理好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1.尊重客观规律性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2.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能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四)意识与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是人的意识能动性的特殊表现,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现实化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统一于物质。
其表现为:1.自然界是物质的2.人类社会本质上是物质的3.人的意识统一于物质第一章第一节世界多样性与物质统一性马克思:实践物质概念恩格斯:物的总和列宁:客观实在——客观实在的意义物及其存在方式运动是绝对的物质的存在方式:运动静止是相对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物质与意识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关系意识与人工智能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世界统一于物质第二节事物的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一、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普遍联系引起事物的运动发展。
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观点,集中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一)事物的普遍联系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联系具有以下特点:1.客观性2.普遍性3.多样性4.条件性(二)事物的变化发展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因为:1.新事物适应了环境变化2.新事物否定了旧事物消极腐朽的因素,保留了旧事物合理的、适应新条件的因素二、对立统一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唯物辩证法的规律是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其中对立统一规律是根本规律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对立统一规律

原因—结果
三 大 规 律
对立统一规律 质量互变规律
现象—本质
范 畴
必然—偶然 个别—一般 可能—现实
否定之否定规律
形式—内容
……
二、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为什么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 法的实质和核心 ?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联系和发展 的源泉和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 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 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 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 范畴的中心线索,是理解这些规律和 范畴的“钥匙”。
B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区别的。从两者在矛 盾发展过程中的地位来看,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 斗争性是绝对的。 同一性是相对的 地位,作用不同 斗争性是绝对的
㈠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 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3.对立面既统一又斗争推动事物运动发 展
矛盾着的对立 面又统一又斗争, 由此推动事物的运 动和发展。
B.斗争的绝对性和同一的相对性
对立面的斗争性是矛盾运动中活跃的、能动 的方面,它能够打破各种条件的限制,并能 创造矛盾发展所必需的新条件。 同一性是矛盾运动中相对稳定的、保守的方 面。对立双方共居于一个统一体中是有条件 的,矛盾中的同一随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3)同一性和斗争性关系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⑵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对立面的斗争使双方力量对比此消彼长,发 生变化,最终促成相互转化,事物发生质变。
对立面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 盾统一体过渡的决定力量。
㈠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及其 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4.方法论意义
二、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二、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规律,它揭示了事物发展变化的源泉、动力和实质内容,它在整个唯物辩证法中居于核心地位。
其原因有三:1、唯物辩证法的两大基本特征都由对立统一规律揭示,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特征。
对立统一规律既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指出对立统一关系是最深刻、最本质的联系;又揭示了事物发展变化的内在动力,即事物内部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源泉和动力。
2、对立统一规律贯穿于其它规律和范畴之中。
唯物辩证法的规律和范畴都是从不同侧面说明联系和发展的,而对立统一关系揭示了联系和发展最深刻、最本质的内容,它一直贯穿于唯物辩证法的其它规律和范畴之中3、矛盾分析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
矛盾分析法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凡是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就是在使用广义的矛盾分析法,比如运用矛盾的同一性、斗争性等。
狭义的矛盾分析法特指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即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1、矛盾的含义:唯物辩证法所说的矛盾不是逻辑矛盾,而是辩证矛盾,它是标志着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哲学上的矛盾就是由既对立又统一、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存的两个方面所组成的有机整体。
矛盾是由两个方面构成的有机整体,矛盾的两个方面之间既有方向相反的两种特殊的关系,一种是相互排斥,一种是相互依存。
这个听起来特别难理解,这两种方向相反的关系应该互相抵消,但实际上它们不是抵消,两种关系同时起作用,维持着事物的稳定发展。
2、矛盾的同一性:矛盾的同一性有两层基本含义:其一是指矛盾双方互相依存,即矛盾每一方的存在和发展都以对方的存在和发展为必要前提;其二是指矛盾双方互相贯通,即矛盾双方互相渗透、互相包含并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
①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条件,共同处在一个统一体中。
矛盾双方的这种相互依存分为静态的依存和动态的依存。
动态的依存是指矛盾双方一方的发展是另一方发展的前提,矛盾的任何一方都不能离开对方的发展而孤立的发展。
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事物的联系和发展是有规律的,规律就是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只有掌握联系和发展的基本规律,才能更深入地理解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主要有: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方法。
因此,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自觉坚持和正确运用对立统一规律是十分重要的。
(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对立和统一分别体现了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
矛盾的对立属性又称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又称同一性。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由于矛盾的性质不同,矛盾的斗争形式也不同,对于多种多样的斗争形式,可以分为对抗性矛盾和非对抗性矛盾两种基本形式。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联结、相辅相成。
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同一性通过斗争性来体现。
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着事物的变化发展。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第一,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在矛盾双方中,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发展是在矛盾统一体中的发展。
马原导学: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马原导学: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相关推荐律和范畴,其中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对立统一规律(对立统一规律又称矛盾规律)。
原因有四个:1.对立统一规律(矛盾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
(题中题: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是什么?解析: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就是事物内在要素之间的斗争性与同一性及事物之间的斗争性、同一性,以及伴随发生的事物的运动性,三者之间的相互联结和作用反映在唯物辩证法中就是事物普遍联系的内容。
)2.对立统一规律(矛盾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
3.对立统一规律(矛盾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它是对事物辩证认识的实质。
(题中题:矛盾分析法的具体体现有哪些?解析:矛盾分析法包含广泛而深刻的内容,例如,分析矛盾特殊性的方法、“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抓关键、看主流的方法、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和在同一中把握对立的方法、批判与继承相统一的方法等。
)4.是否承认对立统一学说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实质。
(题中题: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区别何在?解析: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对“世界怎样存在的”这一问题的两种不同回答。
辩证法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世界,认为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
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包含着矛盾,矛盾着的各个方面既对立,又统一,既相互斗争,又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坚持辩证法的观点,就是全面地把握事物矛盾的对立和统一两个方面,能够把同一的事物区别开来和把对立的事物联系起来,即从对立中把握同一,从同一中把握对立,做到同中求异和异中求同。
形而上学则主张用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和作用。
形而上学“在它看出有差别的地方就看不见统一,在它看见统一的地方就看不出差别”,这种只见对立、不见同一或者只见同一、不见对立的观点割裂了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往往造成思想上的绝对化和片面性。
唯物辩证法关于矛盾对立统一的观点

唯物辩证法关于矛盾对立统一的观点矛盾对立统一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观点之一,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在唯物辩证法中,矛盾对立统一被看作是事物运动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事物发展的内在矛盾和运动的基础。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来解释矛盾对立统一的观点,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观点。
矛盾对立统一指的是事物内部存在着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并且这两个方面之间又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转化。
矛盾对立统一是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事物变化的源泉。
例如,自然界中的阴阳、植物界中的生长和衰败、社会生活中的利益冲突等都是矛盾对立统一的具体表现。
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只有通过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才能推动事物向前发展。
矛盾对立统一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因为内部存在着矛盾对立,才会产生矛盾的斗争和矛盾的解决,从而推动事物的发展。
矛盾对立推动事物向前发展的过程被称为矛盾斗争。
矛盾的斗争不仅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也是事物变革的推动力。
只有通过矛盾斗争,才能实现事物的质变和飞跃。
因此,矛盾对立统一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进一步地,矛盾对立统一是事物发展的辩证法思维方法。
唯物辩证法强调研究事物要从矛盾对立统一的角度出发,分析事物内部的矛盾,揭示事物发展的规律。
通过研究事物的矛盾对立统一,可以把握事物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指导实践活动。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只有通过分析事物的矛盾对立统一,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和途径。
矛盾对立统一也是认识世界的重要方法。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是矛盾对立统一的结果,而人的认识是对事物矛盾对立统一的反映。
通过对事物的矛盾对立统一的认识,可以更好地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唯物辩证法要求人们在认识世界时,要善于分析事物的矛盾对立统一,不断深化对事物的认识,从而实现对事物的全面、准确的认识。
矛盾对立统一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观点,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矛盾对立统一指的是事物内部存在着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并且这两个方面之间又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转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唯物辩证法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包括一系列的基本规律和范畴,其中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体系中的实质和核心。
这是因为: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它是对事物辩证认识的实质;是否承认对立统一学说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实质。
2.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相互关系对立统一规律又称矛盾规律,矛盾是辩证法的核心概念。
矛盾是指事物或事物之间的对立和统一及其关系。
简言之,矛盾即对立统一。
要区分逻辑矛盾与辩证矛盾。
逻辑矛盾是指人们思维过程中由于违反形式逻辑规则所造成的自相矛盾;辩证矛盾则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对立统一关系。
列宁说:“辩证法就是研究对象的本质自身中的矛盾。
”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是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
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
它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的对立面之间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矛盾斗争性具有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
不同的矛盾具有不同的斗争形式.同一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的斗争形式也不同。
不能把斗争性归结为一种形式,也不能把斗争形式的改变误认为斗争的消失。
对于多种多样的斗争形式,可以区分为对抗性和非对抗性两种基本形式。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联结、相互制约的原理,要求我们在分析和解决矛盾时,必须从对立中把握同一,从同一中把握对立。
这是辩证认识的实质所在。
形而上学割裂了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在它看出有差别的地方就看不见统一,在它看见统一的地方就看不出差别”。
这种只见对立、不见同一或者只见同一、不见对立的观点往往造成思想上的绝对化和片面性。
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制约的原理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有力工具,它是党制定战略策略的理论基础,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方法。
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不仅揭示了事物联系的实在内容,而且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
所谓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就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又斗争、又同一,由此推动事物的发展,或者说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和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着事物的发展。
在矛盾推动事物发展中,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各有其作用。
同一性对于事物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1)由于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条件,矛盾双方可以利用对方的发展使自己获得发展;(2)由于矛盾双方相互包含,矛盾双方可以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3)由于矛盾双方彼此相通,矛盾双方可以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而得到发展,并规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
斗争性对事物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1)斗争推动矛盾双方力量对比发生变化,造成事物的量变;(2)斗争促使矛盾双方地位或性质转化,实现事物的质变。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不能孤立地起作用,它们对事物发展的作用只有在两者的结合中才能实现,矛盾推动事物发展是同一性和斗争性共同作用的结果。
但在不同的条件下,二者所处的地位会有所不同,在一定条件下,矛盾的斗争性可能处于主要的方面,而在另外的条件下,矛盾的同一性又可能处于主要的方面。
了解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对于我们自觉地利用矛盾的这两种力量推动事物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它说明事物的发展不仅表现为“相反相成”,而且表现为“相辅相成”。
它还说明和谐作为矛盾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体现着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但和谐并不意味着矛盾的绝对同一。
和谐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只有在矛盾双方处于平衡、协调、合作的情况下,事物才展现出和谐状态。
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都是在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实现的。
事物是多样性的统一,和谐的本质就在于协调事物内部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促进最有利于事物发展的状态。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
矛盾推动事物的发展,说明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在事物的外部,而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
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内因。
内因即内部矛盾是事物存在的基础,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本质,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它规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所以它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外因是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它能够加速或延缓甚至暂时改变事物发展的进程,但它必须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它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的原因。
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对于我们分析问题和指导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是我国实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方针的重要哲学基础。
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都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即所谓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科学和科学发展的历史证明,一切事物都是对立统一的,矛盾是事物的普遍本质,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
矛盾不仅存在于自然界,也存在于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中,人的思维中的矛盾是客观世界矛盾的反映。
只要我们从事物的内部,从联系和运动中看事物,就会发现矛盾。
“运动本身就是矛盾”。
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一切科学认识的首要前提。
科学都是研究事物矛盾的,科学每前进一步都是以揭露和认识新矛盾为内容的。
矛盾分析方法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包含矛盾的,因而对任何事物都是可以分析也是应该分析的,所谓分析就是分析事物的矛盾。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在其运动中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
具体表现为三种情形:一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二是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三是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在现实生活中,比较复杂的事物都是由诸多矛盾构成的系统,都包含着自身特殊的矛盾,从而与其他事物区别开来。
从横向讲,机械、物理、化学、生物、社会各种运动形式相互区别,都是由各自的特殊矛盾规定的。
从纵向讲,一个系统的矛盾的展开和逐步解决都要经历或长或短的过程和阶段,都有其特殊矛盾。
在矛盾群中又存在着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根本矛盾贯穿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规定着事物的性质。
主要矛盾是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非根本矛盾、次要矛盾是处于服从地位的矛盾。
在每一对矛盾中又有矛盾的主要方面与矛盾的次要方面,矛盾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由于矛盾的性质、地位以及条件的复杂性,矛盾解决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矛盾一方克服另一方;矛盾双方同归于尽;矛盾双方形成协同运动的新形式;矛盾双方融合成一个新事物。
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矛盾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
分析矛盾特殊性的意义就在于,它既是科学地认识事物的基础,又是正确地解决矛盾的关键。
只有如实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才能认清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才能采取正确的方针和办法去解决矛盾。
所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它们之间既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系,并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
具体地说,包括三层含义:第一,矛盾的普遍性是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矛盾的特殊性是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共性不能完全包括个性,事物的具体特性即个性比共性要丰富多彩得多。
第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互相依赖、互相联结。
任何一个具体事物都是个别和一般、个性和共性的统一。
一方面个性中包含着共性,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
另一方面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
共性只能存在于个性之中并通过个性表现出来。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无论怎样特殊,它总是和同类事物中的其他事物有共同之处,不包含普遍性的特殊性是没有的。
第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区别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可以转化。
从空间上看,在一定范围是普遍性的东西,到另一范围内则变为特殊性的东西,反之亦然。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首先,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原理,是矛盾学说的精髓,是掌握唯物辩证法的关键。
其次,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的原理,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重要哲学基础,也是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理论依据。
再次,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原理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认识方法和工作方法。
人类的认识总是从个别到一般,又从一般到个别,循环往复,以至无穷。
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运用“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的科学方法。
就是要求我们从矛盾的特殊性中发现并把握矛盾的普遍性,然后在普遍性的指导之下去认识特殊性,解决实际问题。
5.矛盾分析方法在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体系中,矛盾分析法居于核心的地位,是根本的认识方法。
矛盾分析法的重要作用,是由对立统一规律在辩证法中的地位决定的。
矛盾分析法包含广泛而深刻的内容。
例如,分析矛盾特殊性的方法,“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抓关键、看主流的方法,在对立中把握同一与在同一中把握对立的方法,批判与继承相统一的方法等,都是矛盾分析法的具体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