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新中国政权的巩固
第2课 新中国政权的巩固

杨根思 (1922— 1950年)
用生命保卫了小高 岭阵地,为夺取第二次 战役胜利立了卓越功勋。 获得“朝鲜民主主义共 和国英雄”称号,是中 国人民志愿军特级英雄
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批斗地主
建国后人民政府发放的土地证
地主阶级:占有土地,自己不劳动,依靠出租土地剥削农民为生的阶级。 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主要是地租。
土地改革中农民埋界桩 土 改 纪 念 邮 票
迎来土改后第一个丰收年
抗美援朝战争
土地改革运动
镇压反革命运动
三者几乎在同一时期开展,有什么关系?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为土地改革和镇压反革命 三大运动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 运动的开展创造了条件; 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土地改革运动的进行,有利于支援抗美援朝战争; 镇压反革命运动的开展,保证了土地改革和抗美 援朝战争的进行。
如果你是国家领导人,面对这种情况,你是选择
支援还是不支援?为什么?(提示:出兵:困难
?后果?不出兵:后果?)
我们不出兵,让敌人 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 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 都不利,首先是对东北不 利,整个东北边防军将被 吸住,南满电力将被控制。 总之,我们认为应当 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 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 ——毛泽东
(4)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请求中国政府派兵援助
安东(今丹东)被炸一景
1950年中美两国实力对照表
中国
钢产量 原油产量 发电量 军舰吨位 军用飞机 国民收入 人均收入 国防开支 60万吨 20万吨 45亿度 4万 60架 150亿美元 24美元 10亿美元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学习主题:第2课《新中国政权的巩固》同步练习 川教版

第2课新中国政权的巩固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建国初期,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被废除,三亿多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获得了土地,这得益于A.《共同纲领》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2.全国土地改革以后,分配给农民的土地A.归农民所有B.归乡镇所有C.归集体所有D.归国家所有3.中国共产党和政府十分关注农业、农村和农民的问题。
为了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A.《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共同纲领》4、魏巍在《谁是最可爱的人》中写道:“他们是历史上、世界上第一流的战士,第一流的人!”作者称赞的是A.抗日军民B.解放军战士C.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D.朝鲜军民5、1950年,土地改革在全国轰轰烈烈地展开,当时尚未土改的是A.浙江B.江苏C.江西D.西藏6、坐落在辽宁省丹东市的抗美援朝纪念馆中,在醒目的位置陈列着两个著名人物的雕塑,其中一位是毛泽东,另一位应是A.林彪B.刘伯承C.邓小平D.彭德怀7、在上甘岭战役中,用身躯堵住敌人的枪口,掩护战友夺回阵地,自己壮烈牺牲的是A.黄继光B.邱少云C.罗盛教D.杨根思8、彭德怀在一篇报告中指出:“它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其中“它”是指A.抗日战争的胜利B.解放战争的胜利C.抗美援朝的胜利D.镇压反革命的胜利9、下列诗句描写了抗美援朝的是A.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大雄师过大江B.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C.金沙水拍去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D.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10、新中国成立后,为巩固人民政权进行的斗争有①抗美援朝②开国大典③土地改革④三大改造⑤镇反运动A.①②③B.①③⑤C.②③④D.①③④11、建国初期,我国广大农民获得的最重要的权利是对土地的A.所有权B.使用权C.经营权D.管理权12、1949年8月,居住在北京的居民,在户籍的居住地一栏所填的是A.京师B.北京C.北平D.大都13、1950年10月开始镇压反革命运动,打击的重点是①地主、富农②土匪中的匪首、惯匪③特务、恶霸④反动党团骨干和反动会道门头子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14、、建国初期进行的抗美援朝、土地改革和镇压反革命散打运动的共同作用是A.巩固了人民民主政权B.基本校庆了国内的反革命势力C.掌握了经济命脉D.消灭了地主阶级15、历史兴趣小组开设有关抗美援朝时期的人物专题网站,收录的历史人物不可能包括A.彭德怀 B.黄继光 C. 叶挺 D. 邱少云二、材料解析题16、材料一:中共丰都县委于1950年10月召开各界人民代表大会,县委书记张丹卿作了动员报告。
中华书局八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 巩固新政权的措施

再见
视频欣赏: 《翻身的喜悦:解放后的土地改革运动》
及时巩固:
1、建国初的土地改革依据的法令是( A.《共同纲领》 B.中央人民政府公告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Hale Waihona Puke 2、新中国成立后,土地改革运动取得的成果不包括 ( ) A.消灭了地主阶级 B.巩固了人民政权 D.废除了土地私有制
北边是苏联对日军事 行动和受降范围。日 本投降后,就成为社 会主义性质的朝鲜民 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三八线
南边是美国对日军事 行动和受降范围。日 本投降后,就成为自 资本主义性质的大韩 民国。
同一块领土上存在了两个意识形态对立的政府。朝鲜与韩国之间 的战争,必然爆发。美国、中国、苏联等18个国家也不同程度地 卷入这场战争。 朝鲜和韩国之间的战争是在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冷战背 景下的一场实际战争。
美帝国主义出兵朝鲜并入侵我国台湾海峡,对我国领土 主权构成了严重的威胁。朝鲜的存亡与中国的安危是密 切相关的。要保证国家的安全与国内的经济建设,必须 出兵朝鲜,保家卫国。
参与园地
为什么说志愿军是“最可爱的人”? 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那些精神?
答: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 战争中,发扬了高度的爱国主义、 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他们不怕牺牲,顽强拼搏,以热 情、乐观、决心、勇敢赢得了这 场战斗的胜利,因此被誉为“最 可爱的人”。
第二课 巩固新政权的措施
(二)土地革命
闰土
世世代代的农民, 辛辛苦苦一辈子, 还吃不饱穿不暖 为什么?
祥林嫂 骆驼祥子
土地占有严重不均衡的封建土地制度是 农民遭受剥削的总根子,它严重阻碍农村 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把地主的土地分 给农民,一方面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一 方面有利巩固新生政权。
八年级历史新中国政权的巩固

镇压反革命运 动
• 镇压反革命运动的必要性 • 镇压反革命的简况 • 镇压反革命运动胜利的意义
讨论:
• 抗美援朝、土地改革和镇压反革命几乎在 同一时期开展,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1、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保卫了祖国的独立和安全, 为土地改革和镇压反革命运动的开展创造了条件;
2、土地改革运动的进行,调动了广大农民革命和生 产的积极性,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巩固了工农联盟,有 利于支援抗美援朝战争;
《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保和平,为祖国,就是保家乡,
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 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 我的爸爸去过朝鲜战场, 为了保卫祖国,为了保卫家乡, 打败了美帝,保卫了和平, 嘹亮的军歌,威武雄壮,
我的先辈去朝鲜打仗, 英勇战斗是民族的背梁,
鸭绿江水静静的流淌, 嘹亮的军歌在耳边回荡。
第二课 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政权
的斗争
抗美援 朝
• 原因 • 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时间、司令员) • 抗美援朝的战争概况(阶段、结果) • 抗美援朝战争的意义 • 最可爱的人(黄继光、邱少云等)
抗美援朝精神
;https:// 会议纪要模板 述职述廉报告 述职报告 党风廉政建设 ;
一、 抗美援朝、保家 卫国
1、背景:①朝鲜内战的爆发:1950年6月
②美国侵略朝鲜,第七舰队开赴台湾海 峡 ③战火烧至中朝边境,威胁中国安全
2、过程:1950~1953年 彭德怀
《朝鲜停战协定》
3、影响: ①教训了侵略者
②中国的国际威望空前提高 ③为中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赢 得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土地改革:
时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 土地改革的意义
第2课_新中国政权的巩固_课件

第一学习主题
第2 课
新中国政权的巩固
1950年10月~1952年底
公安部部长罗瑞卿作镇压反革命的动员报告
第一学习主题
第2 课
新中国政权的巩固
1951年2月颁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反革命条例》
镇压与宽大相结合
首恶者必办 胁从者不问 立功者受奖
川东匪首黄云卿被人民解放军剿匪部队捕获
第一学习主题
第2 课
第一学习主题
第2 课
新中国政权的巩固
第2课 新中国政权的巩固Biblioteka 第一学习主题第2 课
新中国政权的巩固
《中国人民站起来》,新中国诞生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 1949年新中国成立,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影响。新中国 面临帝国主义的颠覆和国内反革命势力的破坏,共产党领导 人民进行了巩固政权的斗争,粉碎了敌人的进攻,稳定了国 家形势,为国民经济恢复发展创造了安定的社会环境,有利 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A
B
材料一:我获得了一个不值得羡慕的名声: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 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司令官。 ——“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的回忆录:《从多瑙河到鸭绿江》 材料二:它(抗美援朝战争)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 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 ①粉碎了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野心 ——彭德怀:《关于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工作的报告》
抗美援朝战争
3、结果:签订《朝鲜停战协定》 4、战斗英雄:黄继光、邱少云 5、意义: 1、目的:为了满足广大人民对土地的要求
土地改革运动
2、时间:1950.6——1952年底 3、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4、意义
1、时间:1950.10——1952年底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走向社会主义第2课巩固新政权全国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赛微课赛课特等奖PPT课件

三、土地改革 1.开始: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 革法》,土地改革运动在新解放区展开。 2.结束:到1952年底,全国大陆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域外,土地改革 基本完成。 3.意义 (1)摧毁了在我国延续两千多年封建土地剥削制度,农民成为土地 主人,在经济上、政治上翻了身。 (2)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进了农村经济恢复和发展,为新中国经 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奠定了基础。
4/8
5/8
【问题1】 中央人民政府为何要首先向西藏进军,另首先力争和 平解放西藏?
探究:在人民解放军向西北和西南推进时,西藏上层反动分子同 外国势力相勾结,拒绝和平解放西藏,妄图把西藏从中国分裂出来。 为此,人民解放军于1950年发起了昌都战役,毁灭了藏军主力,同时 揭露国际反华势力分裂中国阴谋。这时,西藏地方政府派代表团赴 北京进行和平谈判。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
第2课 巩固新政权
1/8
课标要求 了解土地改革运动。
2/8
一、西藏和平解放 1.目标:实现祖国统一。 2.过程 (1)1950年1月,中共中央作出进军西藏决议。 (2)1951年4月,西藏地方政府同中央人民政府签《中国人民政 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方法协议》。 (3)1951年10月,人民解放军进驻拉萨,西藏和平解放。 二、稳定物价之战 1.目标:巩固新生人民政权。 2.概况:人民政府与投机商展开了一场“米棉之战”,国营经济开始 掌握稳定市场主动权。
【问题2】 怎样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进行土地改革意义? 探究:(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进行土地改革摧毁了两千多年来 封建土地制度。 (2)农民成为土地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 (3)解放了生产力,农业生产快速发展。 (4)土地改革运动胜利,巩固了工农联盟,深入巩固了国家政权,并 为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
第2课巩固新政权的措施

意义:
(1)彻底废除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 封建剥削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
(2)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 上、经济上翻了身。 (3)大大解放了生产力,加速了国 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巩固了新生政权, 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本课小结
导火线:1950年
6
月朝鲜内战爆发。
美军打着联合国的旗号侵略朝鲜。 中国 美军越过“三八线”,把战火烧到 鸭绿江 江边。 东北 一、 参战 美机入侵中国领空,轰炸中国 边境城镇。 抗 原因 第七舰队入侵中国 台湾 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台湾。 美 1950 年10月,彭德怀率志愿军入朝参战。 援 朝 经过 志愿军 五 战 五 捷,将美军赶回“三八线”附近。 志愿军发扬高度 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 革命英雄 主义 精神 , 被 誉为 最可爱的人 。
北边是苏联对日军事 行动和受降范围。日 本投降后,就成为社 会主义性质的朝鲜民 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三八线
南边是美国对日军事 行动和受降范围。日 本投降后,就成为自 资本主义性质的大韩 民国。
(一)中国奔赴朝鲜参战的原 因第一部分内容,独立 思考以下问题(5分钟)。
7.请为下图写一个简短的说明。
1953年7月,朝鲜和中国的 代表同美方的代表在板门店 签署了《朝鲜停战协定》。
8.下列战役中发生在抗美援朝时期的是:( D ) A.汀泗桥战役 B.百团大战 C.孟良崮战役 D.上甘 岭战役 9.以下有关抗美援朝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C ) A.抗美援朝,是为了援助朝鲜,更是为了保卫自己的国 家 B.抗美援朝是一场反对侵略的正义战争 C.由于中国这个大国和朝鲜一起与美国作战,在军事实 力上大大超过美国,所以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D.抗美援 朝战争的胜利,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威望
八年级历史新中国政权的巩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课堂检测
完成课本P13-14学习与探究
补充内容
集体备课内容
作业分层布置
A、B层学生完成本课练习册,C层学生完成选择题
教学反思:
瑞金四中初二级历史学科教学设计
课题第2课《新中国政权的巩固》第1课时
主备教师钟美娟审核教师授课教师授课时间_______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美国侵略朝鲜、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等史实和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事迹。
2、了解土地改革前中国的封建土地制度,分析土地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理解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意义。
4、胜利原因:战争的正义性;党的英明义:粉碎了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野心;保卫了中朝两国的独立和安全;空前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威望。
6、英雄人物:黄继光、邱少云
7、抗美援朝精神:爱国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革命忠诚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
思考:人们为什么称中国人民志愿军为“最可爱的人”?(A.他们具有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集体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等。B.他们为保家卫国、支援朝鲜,赴朝作战。他们在战斗中英勇顽强、不畏艰险,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赢得这场战争,伸张了正义,援助了朝鲜,保卫了祖国,为国家和民族赢得了崇高的国际荣誉。)
(二)土地改革运动(观看相关影视资料)
能力目标
1、通过指导学生分析抗美援朝的原因、作用,帮助学生学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观察、分析问题的方法。
2、在老师指导下分析、讨论土改的原因、作用,培养学生综合、归纳、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情感目标
了解“最可爱的人”的英雄事迹,体会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抗美援朝战争的经过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
难点:中国政府派志愿军出兵朝鲜的原因、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
教具准备
多媒体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启发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观看图片,播放《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
新中国成立时,国民党留下的是满目疮痍的国土,年轻的共和国又面临帝国主义的颠覆和国内反革命势力的破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为巩固人民政权进行了艰苦的斗争,以黄继光、邱少云为代表的中华儿女在血与火的洗礼中创造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了解这段历史。
政策:镇压与宽大相结合
2、思考:抗美援朝、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运动三者几乎是同一时期开展,有什么关系?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为土地改革和镇压反革命运动的开展创造了条件;土地改革运动的进行,有利于支援抗美援朝战争;镇压反革命运动的开展,保证了土地改革和抗美援朝战争的进行。
三大运动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1、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2、1952年冬全国基本完成土地改革。
3、历史意义: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镇压反革命运动
1、通过多媒体观看相关影视资料、图片,了解本目内容。
时间:1950年10月——1952年底《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反革命条例》
二、讲授新课
(一)抗美援朝战争
1、播放反映抗美援朝的纪录片资料。各抒己见:为什么说抗美援朝就是保家卫国?中国人民志愿军当时应该出兵吗?为什么?
中朝世代友好、唇齿相依
美国的侵略严重威胁了新中国的安全
为了获得一个比较稳定的经济建设的周边环境
2、过程:中朝军队五战五捷;战略相持与和平谈判(上甘岭战役)
3、胜利标志:1953年7月板门店签订《朝鲜停战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