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新中国政权的巩固》导学案
历史八下第2课《巩固新政权的措施》导学案

历史八下第2课《巩固新政权的措施》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美国侵略朝鲜,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的史实和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事迹。
2.了解土地改革前的封建土地制度,分析土地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理解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意义重点:抗美援朝战争和土地改革运动阅读课文做下题1、抗美援朝的目的:______________战争的起止时间______________,人民志愿军总司令______________,涌现的英雄人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签订《______________》,抗美援朝取得胜利。
意义:粉碎了以______________的帝国主义的侵略野心;保卫了______________两国的独立。
2、旧的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新成立后,占全国人口___多人口的新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
___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__________,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_______,实行农民的_____。
到____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3、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_____制度,_____也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_____,成为_____的主人。
这使_____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_____,_____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_____建设准备了条件。
达标测试1.姓名记载历史。
李援朝出生在抗美援朝开始那年,2015年他已()A.55周岁B.64周岁C.57周岁D.58周岁2.在抗日战争中,曾指挥过百团大战沉重打击日寇,建国后又作为司令员亲率大军开赴朝鲜战场抗击美帝的是()A.林彪B.彭德怀C.刘伯承D.陈毅3.建国初期土地改革能够顺利开展的条件不包括()A.抗美援朝运动B.镇压反革命运动C.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保证D.政治上中立富农的政策4.时下,人们爱用“最美”一词赞美危难关头舍己为人的英雄。
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2课巩固新政权导学案

C.西藏和平解放D.抗美援朝2、标志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的是()A.渡江战役的胜利B.新中国成立C.西藏和平解放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3、新中国成立之初,国民党特务叫嚣:“只要控制了两白一黑,就能置上海于死地。
”“两白”指的是()A.大米和棉花B.大米和面粉C.棉花和白菜D.面粉和白菜4、刘少奇称新中国初期实行的土地改革“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是因为()A.彻底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B.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农民走上了合作化道路C.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人民的生产积极性高涨D.实行家庭联产责任制,极大的解放了生产力5、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多次对农村生产关系进行了调整。
与右图相关的事件完成后,中国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
下列说法哪一项不正确()A.建立了土地公有制B.废除了封建土地剥削制度C.消灭了地主阶级D.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6、下表为1950年、1952年中国农村不同阶级人口及土地占有比例(%)。
从表中数据的变化中得出的结论应该是()A.土地改革基本完成B.第一个五年计划顺利实施C.农业合作化掀起高潮D.人民公社化运动大规模开展7、小王的爷爷在新中国成立前靠租种地主的土地生活。
新中国成立后,小王的爷爷分到了土地,他激动地说:“以后再也不用受地主的剥削了!”小王的爷爷能分到土地,是因为()A.三大战役B.辛亥革命C.抗美援朝D.土地改革【课堂小结】要求:根据课堂老师讲解示范,自主完成梳理完成知识结构。
B8册第2课《巩固新政权的措施》导学案 (1)

第2课巩固新政权的措施温故而知新1、为新中国的成立做充分准备的会议是哪一个?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标志及历史意义?3、西藏和平解放的时间是在哪一年?导入俗话说: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
新中国成立来之不易,刚成立的新生政权尚不稳固,国内外反动敌人企图把新生政权扼杀在摇篮里,民主革命的任务还须进一步完成。
那么,新生政权为何不稳固,新的人民政府如何去巩固政权呢?学习目标:1、了解中国政府派志愿军出兵朝鲜的原因,掌握黄继光、邱少云的英雄事迹和中朝人民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2、了解土地改革的必要性、土地改革的开展及基本完成,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
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思考下列问题1、为什么要抗美援朝?抗美援朝的经过、结果如何?有何意义?2、为什么要土地改革?采取了哪些措施?土地改革有何意义?3、联系前一课及本课,总结巩固新政权的措施共有哪些。
一、抗美援朝(1950—1953年)出示三八线美国总统杜鲁门宣布武装干涉朝鲜美军把战火烧到鸭绿江边美国空军飞机对中国东北边境地区进行轰炸扫射。
美国第七舰队在台湾海峡巡逻,干涉中国内政1950年10月1日,朝鲜请求中国出兵援助朝鲜。
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毅然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重大战略决策等示意图。
讲述抗美援朝的原因(1)1950年,朝鲜内战爆发。
美帝国主义入侵朝鲜,威胁我国的安全。
(2)美国第七舰队入侵台湾海峡,干涉我国内政。
(3)朝鲜请求中国政府派兵援助。
抗美援朝的经过(1)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与朝鲜人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
(2)中国人民志愿军五战五捷,把美军赶回“三八线”附近。
(3)上甘岭战役。
(4)英雄人物:黄继光、邱少云。
出示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彭德怀 1950年10月19日,首批志愿军部队跨过鸭绿江上甘岭战役黄继光邱少云等图。
让学生讲述黄继光、邱少云的英雄事迹。
抗美援朝的结果:胜利。
四川省岳池县第一中学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2课 新中国政权的巩固导学案(无答案) 川教版

第2课新中国政权的巩固【课标要求】【学习目标】1、记住巩固新中国政权的三大举措的时间、相关人物及法律文件;2、列举巩固新中国政权在军事上、经济上、政治上的重大举措;3.认识三大举措的意义【学习重点】抗美援朝战争的经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
【学习难点】中国政府抗美援朝的原因、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
【课前预习】【学法指导】【预习自测】一、抗美援朝战争1、原因: 威胁中国的利益,朝鲜请求2、概况:_______到_______年,彭德怀,《朝鲜停战协定》3、意义:粉碎______________,保卫____________________,提高______________,巩固_____________。
4、抗美援朝英雄: _________ _____________。
二、土地改革1、目的:满足______________对土地要求.(新解放区)2、概况:______________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1952年3、意义:消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获得__________________,提高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放_____________,促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巩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镇压反革命运动1、背景:朝鲜战争爆发后,反革命分子活动猖獗.2、概况:1950.10——195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反革命条例》.对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意义;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巩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疑问】【课内探究】【学始于疑】1、什么是抗美援朝精神?2、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是什么?【质疑探究】探究问题一:我国为什么要组织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探究问题二:抗美援朝、土地改革和镇压反革命几乎在同一时期开展,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当堂检测】1.姓名记载历史。
第2课《人民政权的巩固 》导学案

课题
第2课《人民政权的巩固》导学案
课型
新授课
主备人
授课人
学生
审核
学习目标
1、掌握新中国成立后,巩固人民政权的主要措施。
2、认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正义性。
3、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了解土改进行的大体情况。
学习重点
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的重要意义
学习难点
理解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意义
【合作探究】
材料一:
材料二:“在朝鲜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东西感动着;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我想把一切东西都告诉给我祖国的朋友们。但我最急于告诉你们的,是我思想感情的一段重要经历,这就是:我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
(1)材料一、二共同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5、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彻底废除的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B、国内反革命势力基本肃清
C、全国领土基本解放D、土地改革的完成
6、《暴风骤雨》中关于分马有这样一段描写:“……郭全海和老初带领积极分子们,忙于分牲口;……整个场子里,有二百七八十匹骡马,还有二三十头牛,外加五条小毛驴。牲口都标出等次,……他们计算好了,全屯没马的小户,都能摊上一个顶用的牲口。”这样的场面应发生于()
导学内容
导
学
过
程
【自主学习】
一、整顿经济秩序:
1、措施:
⑴采取果断的行政措施,严厉打击。
⑵在全国范围大规模调运基本生活、生产物资到城市,敞开供应,平抑。
⑶统一全国,物资调度和现金管理。
2、成果:迅速收到成效,社会秩序稳定,人民欢欣鼓舞。
3、意义:毛泽东称这一经济上的胜利意义“”。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 《新中国政权的巩固》导学案

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川教版)第2课新中国政权的巩固导学案【学习新目标】1、记住巩固新中国政权的三大举措的时间、相关人物及法律文件;2.列举巩固新中国政权在军事上、经济上、政治上的重大举措;3.认识三大举措的意义【复习旧知】1、读一读:上课知识建构2、写一写:(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于_______年,______是国庆节;(2)西藏和平解放于__________年,标志_________ 统一。
【课堂热身】 1、初读正文、勾划要点、完成填空;【新课解读】抗美援朝战争和土地改革运动3.阅读课文9-11页,结合下列材料,回答材料一 1950年夏,美国乘朝鲜内战之机……出兵干涉……战火烧到鸭绿江边,对我国东北边境城市和乡村实行狂轰烂炸……我国政府根据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的请求,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
材料二中朝人民军队在敌机狂轰烂炸、后方供应不足和气候严寒的困难中,英勇作战,粉碎了敌人进攻。
材料三“我获得了一个不值得羡慕的名声: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司令官”-——“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材料四:“它(抗美援朝战争)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
-----彭德怀(1)从材料一可以看出,新中国成立后采取的什么措施?其原因和目的分别是什么?(2)从材料二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抗美援朝精神”,请你具体说说其精神内涵和代表人物。
(3)材料三中的“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是何时于何地签订的何协定?为什么美国等“联合国军”不能取得胜利?(4)结合教材和材料四,说说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是什么?4、结合教材12页和下列材料,材料一见右图材料二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引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回答(1)材料一反映新中国成立后采取的什么措施?(2)材料二中看出政府采取该措施基本目的是什么?(3)该措施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取得了怎样的效果?【课堂小结】列举巩固新中国政权在军事、经济、政治上的措施及其意义。
第2课 人民政权的巩固 导学案

第2课人民政权的巩固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1课时编写、审核:潘彬讲学时间:2012年2月学习目标:1、了解新中国为巩固政权而进行的斗争,提高从整体上把握历史脉络的能力。
2、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了解土地改革进行的大体情况。
3、正确理解进行土地改革的重要意义以及对中国社会所产生的影响。
4、了解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的原因以及抗美援朝的简单经过,分析抗美援朝斗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学法建议:1、学生自学 2、小组讨论交流 3、师生探究预习导学:(一)自主学习:1、抗美援朝战争:(1)背景:1950年美国入侵,威胁我国安全。
(2)目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3)过程:①开始:年10月,率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
②结果:1953年7月,交战双方在签订了,标志着抗美援朝战争取得胜利。
(4)意义: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粉碎了以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阴谋,保卫了两国的独立和安全,空前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威望。
(5)英雄人物和精神:黄继光、——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
2、土地改革运动:(1)目的:为了满足广大对土地的要求。
(2)依据: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公布的。
(3)结果:到1952年冬,除少数民族地区和外,全国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4)意义:土地改革消灭了制度,使新解放区三亿多农民获得了土地。
从而调动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3、镇压反革命运动:(1)原因:新中国成立初期反革命分子活动猖獗。
(2)法令:《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反革命条例》。
(3)政策:和相结合。
(4)打击重点:土匪、特务、恶霸、反动党团骨干和反动会道门头子。
(5)意义:全国出现全所未有的安定局面,人民民主政权得以巩固。
(二)合作探究:1、《人民日报》主编邓拓读了军旅作家魏巍在朝鲜战场上写的《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后,非常感动,破例将该文登载在1951年4月11日《人民日报》的头版头条。
2021年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课 新中国政权的巩固导学案 川教版

2019-2020年八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新中国政权的巩固导学案川教版【教学指要】1、课标要求认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正义性;了解土地改革运动2、学法指导(1)记住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和结束的时间;知道指挥抗美援朝的中国司令员;记住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著名英雄代表黄继光和邱少云;(2)在老师的指导下分析、讨论土改的原因、作用,培养学生综合、归纳、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3、概念解析三八线:位于朝鲜半岛上北纬38度附近的一条军事分界线。
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盟国协议以朝鲜半岛上北纬38°线作为苏、美两国对日军事行动和受降范围的暂时分界线,北部为苏军受降区,南部为美军受降区。
日本投降后,就成为韩国和朝鲜的临时分界线,通称“三八线”。
朝鲜战争结束后在三八线的基础上调整南北军事分界线,划定临时军事分界线两侧各两公里内为非军事区。
习惯上仍称其为三八线。
【知识建构】(自主学习,完成填空)背景:美国发动①,威胁中国安全时间:1950年-----1953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司令:②抗美援朝英雄人物代表:③、邱少云粉碎了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野心历史意义保卫了中朝两国的独立和安全提高了我国的④原因:封建土地制度束缚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土地改革内容: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⑤》影响: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调动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镇压反革命运动:使全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安定局面,⑥政权得以巩固友情提示:①朝鲜战争②彭德怀③黄继光④国际威望⑤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⑥人民民主【基础过关】1.李晓明同学搜集到下面三幅历史图片进行研究性学习。
他研究的主题应该是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黄继光邱少云A.人民解放军进军大西南B.抗美援朝C.解放西藏D.大炼钢铁运动2.“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在回忆录《从多瑙河到鸭绿江》中写道:“我获得了一个不值得羡慕的名声——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司令官。
第2课__巩固新政权的措施导学案 2

第2课巩固新政权的措施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掌握新中国巩固新政权的措施有哪些?2、掌握抗美援朝的原因、经过、结果、历史意义。
3、掌握土地改革的原因、内容、意义。
4、重点:抗美援朝土地改革难点:理解抗美援朝的原因以及土地改革的内容。
二、预习(预备铃响,小组长检查)1、为了抗美救国,中共中央政治局经过反复讨论,果断作出“,保家卫国”的决策。
2、年10月,以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与朝鲜人民并肩作战,同敌人进行了次大规模的战役,终于把敌人赶回到“三八线”以南。
3、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涌现出许多的英雄人物,、是他们的典型代表。
4、1953年7月,美国被迫同朝中方面签订《》。
5、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它规定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
到年春,的广大农村基本完成了土地改革。
6、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废除了在我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制度,消灭了阶级。
三、合作与探究1、抗美援朝的原因?2、美援朝的经过?结果?3、美援朝的历史意义?4、1950年10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说:“我们认为应当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
”他这么说的根据是什么?5、土地改革的原因?6、土地改革的内容?7、土地改革的意义?四、拓展题1、材料分析题:魏巍在报告文学《谁是最可爱的人》中说:“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战士,我感到他们是最可爱的人……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1)“我们的战士指的是谁”?为什么称他们为最可爱的人?(2、)作为学生的我们应该怎样做?五、巩固达标1、2012年是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多少周年()A、42年B、52年C、62年D、72年2、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在烈中火中永生的战斗英雄是()A、黄继光B、董存瑞C、邱少云D、罗盛教3、新中国成立初期,土地改革的完成使“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其含义是()A、土地归农民所有B、土地归国家所有C、土地归集体所有D、土地归乡镇所有4、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进行抗美援朝是因为()①朝鲜内战爆发②美国出兵侵略朝鲜③美国侵略军严重威胁中国安全④朝鲜政府请求中国出兵援助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5、我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土地制度和封建剥削土地制度分别终结于()A、鸦片战争开国大典B、中共成立抗战胜利C、辛亥革命土地改革D、戊戌变法五四运动?。
2人民政权的巩固导学案

外交上:原因:
目的:时间:
参战部队:指挥者:
著名战役:
英雄:精神:
意义:
政治上:时间:
标志:
内容:
意义:
学习过程:
【课后反思】
主备人:审核人:个备人:使用时间:页码:第_页学生姓名:
教学随笔
学习内容:人
1、知道新中国成立之初稳定经济秩序的措施,归纳其对巩固人民政权的意义。
2、识记抗美援朝的基本史实及意义。
3、识记土地改革的时间、内容和意义。
学习重点: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
学习过程:
1、自学质疑:
1、阅读“整顿经济秩序”这一部分内容,划出整顿经济秩序采取的措施及意义。
2、阅读“抗美援朝”这一部分内容,划出抗美援朝的原因、时间、目的、参战部队、指挥者、著名战役、英雄人物、精神、意义。
3、阅读“土地改革”这一部分内容,划出土地改革的时间、标志、内容、意义。
三、达标检测
1、毛泽东称赞它的胜利意义“不下于淮海战役”。它指的是()
A.整顿经济秩序B.抗美援朝
C.土地改革D.镇压反革命
2、为了彻底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
A.《土地法案》B.《中国土地法大纲》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地主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
3、请列举两名参加抗美援朝的英雄人物
二、梳理小结:
人民政权的巩固采取的措施
军事上:
经济上:措施:
第2课《巩固新政权的措施》导学案

2013----2014第一学期初二历史学案编制人:刘继溢检查人:审核人:第2课《巩固新政权的措施》【学习目标】1、能说出抗美援朝的原因和意义、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意义。
2、识记抗美援朝中出现的英雄人物、识记《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内容。
【教学重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抗美援朝战争的大致过程和志愿军将士的动人事迹【教学难点】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关系抗美援朝的必要性和历史意义【预习案】措施一: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背景: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美国________________。
2、原因:(1)美军入侵朝鲜,并将战火________________;(2)美国第七舰队______________________;(3) 朝鲜请求中国________________。
3、经过:_________年10月,以____________为司令员的_________________跨过________________,和朝鲜人民军共同抗击侵略者。
4、结果:__________年7月,美国被迫同中国签订了____________________,抗美援朝战争取得了胜利。
5、意义:提高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激发了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6、抗美援朝战争中出现的英雄人物有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措施二:土地改革、实行土地改革的主要原因是旧中国的土地制度_______________。
7、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_____________________,规定:废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导学案:为巩固新中国而斗争

当堂检测
(10)
分钟
完成填充图册3、4面的内容。
1、走进历史人物。
2、读图明史。
整理记忆
(8分钟)
课后作业
配套练习相关题目。
1、基础在线。2、要点点击。
作业反馈
教后反思
三、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1、(时间),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司令员率、。
2、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维护了、提高了,为新中国赢得了。
学
习
过
程
预习
检查
(5分钟)方案一:基础知识点提问。
方案二:配套练习选择题快速完成并对评。
自主
学习
合作
探究
(8
分钟)
一、阅读下列材料
第2课为巩固新中国而斗争
课题
第2课
为巩固新中国而斗争
课时
1
时间
主备人
内 容
补充完善
学
习
目
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新中国为巩固政权而进行的斗争,提高从整体上把握历史脉络的能力。
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了解土地改革的大体情况。正确理解土地改革的重要意义。
了解抗美援朝的原因及伟大历史意义。
2、过程与方法:
③抗美援朝中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被誉为什么?请你举出两个。
④你认为这场战争的胜利有什么重要的意义?
二、列举:土地改革开始和结束的标志。
展示
交流
(7)
分钟
探究问题展示。
方式及要求:小组按1-8、2-7、3-6、4-5的方式一组展示一组点评。教师补充、点评。
总结
提升
(2
分钟)
1、本课讲述了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的三方面的斗争。通过这些斗争,赢得了民心,巩固了政权,为社会主义建设开辟了道路。
第2课 巩固新政权的措施(导学案)

编号:SWTG-八年级下册使用时间:2017-3-1 编制: 历史组课堂导学提纲:第二课巩固新政权的措施班级:姓名:小组:【学习目标】1.了解新中国成立之后所面临的的国际国内形势、抗美援朝战争的基本史实及其历史意义;2.掌握有关土地改革的基本史实,了解《土地改革法》的基本内容,理解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意义。
【重点难点】重点:抗美援朝的必要性和抗美援朝精神;难点:土地改革运动。
【导学流程】一、知识链接:朝鲜战争原是朝鲜半岛上的朝韩之间的民族内战,后分别支持朝韩双方的美国、苏联、中国等多个国家不同程度地卷入这场战争。
1950年6月25日,朝鲜得到苏联默许,不宣而战进攻韩国,历时三年的朝鲜战争爆发。
7月7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84号决议,派遣联合国军支援韩国抵御朝鲜的进攻。
8月中旬,朝鲜人民军将韩军驱至釜山一隅,攻占了韩国90%的土地。
9月15日,以美军为主的联合国军在仁川登陆,开始大规模反攻。
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应朝鲜请求赴朝,与朝鲜并肩作战,经过历次战役最终将战线稳定在38线一带。
1951年---1953年7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朝鲜方面与联合国军的美国代表开始停战谈判,经过多次谈判后,终于在1953年7月27日签署《朝鲜停战协定》。
二、基础感知阅读课本8-11页“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一目,完成下列问题:一.朝鲜战争的爆发_________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
_________派兵侵略朝鲜,美国的侵略活动同时严重威胁_________的安全,以_________为首相的朝鲜政府请求中国出兵援助。
二.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1.目的:,。
2.开始时间:_________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司令:_________3.最著名的战役:__________________。
4.英雄人物:_______、_________。
三.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1.结束时间:_________年7月。
2.结果:签署《》;3.历史意义:(1)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打乱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捍卫了,为新中国的建设创造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巩固导学案

第2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巩固一、学习目标1、讲述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事迹,体会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2、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理解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意义。
二、自主学习一、抗美援朝抗美援朝1950-1953年背景:1950年,出兵干涉朝鲜内战,并把战火一直烧到中朝边境开始,应朝鲜政府的请求,以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
过程:,美国政府被迫在《》上签字。
作用:美国妄图控制,威胁的阴谋破产。
英雄: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涌现出众多英雄,著名的有,。
二、镇压反革命运动1、背景:朝鲜战争爆发后,国内反动势力趁机进行,严重威胁新中国的安全。
2、开展:底,全国开展了大规模的镇压反革命运动。
3 .结果:1951年,反革命势力基本被肃清,新生的人民政权得到。
三、农民翻身做主人土地改革目的:为彻底废除,满足农民对土地的需求进行:。
中央人民政府颁布《》到1953年春,除部分少数名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完成土地改革意义:,翻身做了主人。
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发展,巩固了人民政权,为进行开辟了道路。
四、合作探究如何理解土地改革的意义?五、巩固练习1、唇亡齿寒,中国人民深谙此中的道理,为此中国人民志愿军进行了一场波浪壮阔的战争。
它是()A、北伐战争B、抗日战争C、人民解放战争D、抗美援朝2、宁愿自己牺牲,决不暴露目标,为了整体,为了胜利,为了中朝人民和全人类的解放事业,愿献出自己的一切,履行了自己入党申请书中的这一誓言的人物是()A、聂耳B、洗星海C、邱少云D、黄继光3、危难时刻,他受命出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
材料中的他受命于哪一年()A、1949年B、1950年C、1951年D、1952年4、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高唱着这首歌,奔赴朝鲜前线。
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是因为()①朝鲜内战爆发②美国出兵侵略朝鲜③美国侵略军严重威胁中国安全④朝鲜政府请求中国出兵援助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5、一位美军高级将领在分析一场战争失败的原因时说:我们是在一个错误的时间,一个错误的地点,和一个错误的对手,打了一场错误的战争。
《新中国政权的巩固》教案(1)

第2课新中国政权的巩固【课标要求】讲述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事迹,体会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理解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意义。
【教学目标】【重点难点】一、教学重点:抗美援朝战争的大致过程和志愿军将士的动人事迹;二、教学难点:抗美援朝的必要性和历史意义。
【教法学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教具(媒体)】地图册、抗美援朝相关多媒体、黄继光、邱少云等人物图,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授课类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引导)从1927年南昌起义以来,党所领导的部分国民革命军、工农红军、八路军、新四军、人民解放军,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先后战胜了国内的北洋军阀、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汉奸伪政权等,战胜了公开侵略我们的日本法西斯。
第二次世界大战就以反法西斯同盟的胜利宣告结束了,社会主义和人民民主的力量迅速壮大起来。
美国作为当时资本主义头号强国,就带头与社会主义国家“冷战”,形成两大阵营对峙的局面。
在中国,美国支持蒋介石打内战,却尝到了失败的滋味,它本来就很不甘心。
新中国建立后,公开申明要走社会主义道路。
美国更不高兴了,妄图把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扼杀在摇篮中,建立了一个针对中国的包围圈,新中国政权是如何巩固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探讨。
(课件显示本课标题)学习新课:(教师引导)巩固新中国政权的第一项措施就是开展抗美援朝。
(课件显示本第一标题)一、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指导学生阅读本目课文,了解抗美援朝的大致过程;2.引导学生探究:为什么说抗美援朝就是保家卫国?中国人民志愿军当时应该出兵吗?为什么?3.播放纪录片,直观感受战争场面;4.展示《中朝部队三年战绩表》图示,认识抗美援朝的辉煌战绩;5.探讨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
(借助材料,展开讨论)(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它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驾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彭德怀:《关于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工作的报告》我获得了一个不值得羡慕的名声: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司令官。
川教版历史初二下第一单元第2课新中国政权的巩固教案

综合启发式教学
四、教学资源运
地图册、相关多媒体、图
五、教学过程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一、导入新课1. 组织学生阅读11页“导入框”图文。
2. 教师导入:新中国建立后,公布申明要走社会主义道路。美国更不快乐了。当时它妄图把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扼杀在摇篮中,建立了一个针对中国的包围圈。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明白得中国抗美援朝的缘故;通过观看地图,学习战争的过程;通过讲述、归纳,学习斗争英雄黄继光、邱少云;教师指导下讨论、明白得抗美援朝胜利的缘故与意义,学习辩证地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依照教材中的插图及引用资料,加深学生对解放后土地改革的明白得和认识。
三、知识与能力:抗美援朝的缘故、指挥者、简要过程、斗争英雄、结果。《土改法》的颁布,土改的意义。从而培养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从史实中归纳概括、提取有效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复原国民经济的情形,培养学生收集、分析、整理信息的能力,提高综合、归纳的能力。
川教版历史初二下第一单元第2课新中国政权的巩固教案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历史
教学内容
第2课新中国政权的巩固
教学对象
八年级
课时
1课时
执教人
一、教材内容及学生情形分析
抗美援朝战争、土地改革运动、复原国民经济等知识要点
学生基础差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和平幸福来之不易,要珍爱。认识抗美援朝的正义性。认识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巩固政权时期内政外交的关系。
(二、)土地改革运动
1、师生交流。(缘故、时刻、文件、结果、实质、意义→从对新中国的政治、经济等方面去摸索)指导学生注意观看书上的插图、引文、书上的小字等,明白得土地改革及其带来的庞大变化。补充1952年要紧工农产品与历史上最高年份、1949年的比较情形,说明带来的庞大变化。
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2课 巩固新政权 导学案

第2课巩固新政权导学案
班别:姓名:学号:
主备:审核:
一、课标要求
1.讲述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事迹,体会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2.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理解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意义。
二、课前预习任务
1.问题预习(认真阅读课文,解决以下问题,在课本做好笔记,准备上课时回答问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时间、结果
A.标志:什么时间?,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什么法律文件?,什么运动在全国农村展开?
B.结果:到什么时间?全国大陆除了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什么运动基本完成,三亿多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参阅P9“土改”的相关图)(2)土地改革的意义是什么?
(3)抗美援朝时间、目的、部队、总司令、结束、意义?
(4)两位英雄人物是谁?
2.思维导图整理(认真阅读课文,用思维导图整理知识点,注意提炼关键词)
三、课前训练:完成练习册
四、问题收集
1.预习后存在的疑问
2.课堂学习中产生的疑问
五、课堂合作探究(小组讨论交流)
1.土地改革及其意义?
2.学习志愿军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六、课堂评价与反思
1.归纳与总结(用关键词概述本课所学内容)
2.反思你在本课学习中的方法及态度
八、课后自测。
人民政权的巩固导学案

蔡村初中导案鲜内战爆发时,我国面临的形势是(主备:秦春平审阅:蔡中历史教研组使用学生(教师)姓名_______ 班级______ 小组_____第2课人民政权的巩固(学案)学习目标:(心中有目标,就会走向成功!)1、知道新中国成立后,巩固人民政权的主要措施,提高从整体上把握历史脉络的能力;理解这些措施对巩固人民政权的重要意义。
2、认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正义性;体会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3、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了解土改进行的大体情况。
学习重点: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的重要意义。
难点预测:认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正义性。
整体感知:快速浏览课文目题,掌握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权的巩固措施有哪些?自主探究:(我的课堂,我的舞台,相信自己一定行!)(温馨提示:用铅笔在课本上勾画答案,并用双色笔标记重点、疑点。
)1)经济上具体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间、参战部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军事上著名战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外交上英雄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扬的精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政治上法律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本任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合作探究:(群体智慧,能力提升,大家一起进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第2课:《新中国政权的巩固》导学案
课型:新授课 主备人: 参与人: 备课时间:2012.2.6
教学目标:1、了解新中国为巩固政权而进行的斗争。
2、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
革法》,了解土地改革进行的大体情况。
3、正确理解进行土地改革的重要意义以及对中
国社会所产生的影响。
4、了解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的原因以及抗美援朝的简单经过,
分析抗美援朝斗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土地改革和抗美援朝的重要意义以及对中国社会所产生的影响。
教学过程:一 、学生自主学习
1、抗美援朝开始于( )年,结束于( )年。
当时部队的司令员是( ).涌现出的两
位英雄人物是( )、( )。
我们应学习这些英雄人物的优秀品质( )、( )?
的原因、目的、时间和司令员。
简述抗美援朝的经过及结果。
在抗美援朝涌现出了以
( )、( ) 为代表的英雄人物,他们有那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2、(1)土地改革的目的:( )(2)时间:( )年( )月到( )年冬
(3)依据《 》(4)带来的变化:废除了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实
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5)意义:( )( )
( )。
二、小组合作学习
1、我的问题:
2、讨论题:(1)《人民日报》主编邓拓读了军旅作家魏巍在朝鲜战场上写的《谁是最可
爱的人》一文后,非常感动,破例将该文登载在1951年4月11日《人民日报》的头版头
条。
报纸送到中南海,毛泽东读后立即批示“印发全军”。
这篇文章曾收入语文课本,你
读过吗?为什么称志愿军战士是“最可爱的人”?谈谈你的感想。
(2)你能说出抗美援朝胜利的原因吗?(3)抗美援朝胜利的历史意义有哪些? (4)土地改革的原因有哪些?
三、学习成果展示
1、回答问题
2、书写答案
3、观点阐述 四、教师精讲(系统总结)
原因
时间:(
)司令员:(
)
抗美援朝 经过:五战五捷
50—53) 结果:胜利
意义:提高了( )巩固了( )
土地高度集中 土地改革 历史意义
农民无地颁布《土地改革法》
废除、巩固、解放、准备和社会发展
五、课堂检测(一)、单项选择题
1.姓名记载历史。
李援朝出生在抗美援朝开始那年,2010年他已( )
A.55周岁
B.59周岁
C.57周岁
D.58周岁
2.在抗日战争中,曾指挥过百团大战沉重打击日寇,建国后又作为司令员亲率大军开赴朝
鲜战场抗击美帝的是 ( ) A.林彪 B.彭德怀 C.刘伯承 D.陈毅
3.应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请求,中国派遣军队开赴朝鲜战场,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
美国侵略者。
这支军队的名称是 ( )
A.中国人民远征军
B.中国人民派遣军
C.中国人民志愿军
D.中国人民自愿军
4.“飞身堵枪眼”、舍死忘生夺胜利的战斗英雄黄继光牺牲在()
A.北伐战争中 B.抗日战争 C.解放战争中 D.抗美援朝战争中
5.1953年7月,《朝鲜停战协定》签订的地点在()
A.汉城
B.平壤
C.仁川
D.板门店
6.彻底废除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剥削土地制度的是()
A.全国解放
B.镇压反革命
C.土地改革
D.抗美援朝
7.徐州近郊一农户分得田地三亩八分,该史实最早应在()
A.土地革命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
C.解放战争时期
D.新中国成立初期
8.下列有关土地改革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到1952年底全国完成了土地改革
B.土地改革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C.土地改革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废除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
D.土地改革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9.新中国建立之初,进行的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和土地改革三大运动的共同作用是()A.消灭了地主阶级B.基本上肃清了国内外反动势力
C.巩固了人民民主政权D.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二)、非选择题
10.阅读下列材料:“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首先是对东北更不利,整个东北边防军将被吸住,南满电力将被控制。
总之,我们认为应当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
”——毛泽东
请回答:(1)材料反映的是哪次战争之前毛泽东的观点?
(2)利用材料原文,说明中国本次出兵的原因。
(3)中国这次出兵,结果如何?
11.某初级中学八年级二班同学准备在2010年7月举办一次纪念我国抗美援朝战争胜利57周年英雄人物图片展。
该班史不识、卜懂史同学预先提供了下列几幅参展英雄人物的图片:
A.黄继光图
B.雷锋图
C.邱少云图
D.邓稼先图
(1)上述人物图片中,哪几幅才是真正的抗美援朝的战斗英雄?
(2)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什么精神?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
①该材料选自什么文件?发表于何时?
②利用材料内容,说明本次土地改革的目的是什么?结果如何?
六、学习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