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岩石力学与岩石工程留学申请选校总结
岩石力学重点总结
![岩石力学重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60b636f0c22590102029dbd.png)
岩石岩体区别:岩石可以瞧作就是一种材料,岩体就是岩石与各种不连续面的组合体;岩石可以瞧作就是均质的,岩体就是非均质的(在一定的工程范围内);岩石具有弹、塑、粘弹性,岩体受结构面控制,性质更复杂,强度更低;岩体通常就是指一定工程范围内的地质体,岩石则无此概念。
岩石力学就是一门研究岩石在外界因素(如荷载、水流、温度变化等)作用下的应力、应变、破坏、稳定性及加固的学科。
又称岩体力学,就是力学的一个分支。
研究目的在于解决水利、土木工程等建设中的岩石工程问题。
它就是一门新兴的,与有关学科相互交叉的工程学科,需要应用数学、固体力学、流体力学、地质学、土力学、土木工程学等知识,并与这些学科相互渗透。
研究对象:对象:岩石—对象—岩石材料—地壳中坚硬的部分;复杂性:地质力学环境的复杂性(地应力、地下水、物理、化学作用等)研究的基本内容:基本理论岩体地应力材料实验——三大部分→岩体的强度工程应用岩体的变形裂隙水力学研究方法: 物理模拟→岩石物理力学性质常规实验,地质力学模型试验;数学模型→如有限元等数值模拟;理论分析→用新的力学分支,理论研究岩石力学问题;由于岩石中存在各种规模的结构面(断裂带、断层、节理、裂隙)→致使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不连续、不均匀、各向异性→因此,有必要引入刻划不均一程度的参数。
各向异性:指岩石的强度、变形指标(力学性质)随空间方位不同而异的特性。
岩石的基本物理力学性质岩石力学问题的研究首先应从岩石的基本物理力学性质研究入手,1.岩石的容重:指单位体积岩石的重量。
2、比重(Gs)指岩石干重量除以岩石的实体积(不含孔隙体积)的干容重与4?c 水的容重的比值。
3、孔隙率(n%)指岩石内孔隙体积与总体积之比。
4、天然含水量:指天然状态下,岩石的含水量与岩石干重比值的百分比。
5、吸水率:指岩石在常温条件下浸水48小时后,岩石内的含水量与岩石干容重的比值。
6、饱与含水率:指岩样在强制状态(真空、煮沸或高压)下,岩样最大吸水量与岩石干重量比值。
(完整版)重庆大学岩石力学总结
![(完整版)重庆大学岩石力学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2443ad7b307e87101f696fd.png)
重庆大学岩石力学总结第一章1 岩石中存在一些如矿物解理,微裂隙,粒间空隙,晶格缺陷,晶格边界等内部缺陷,统称微结构面。
2 岩石的基本构成是由组成岩石的物质成分和结构两大方面来决定。
3 岩石的结构是指岩石中矿物颗粒相互之间的关系,包括颗粒的大小,形状,排列,结构连接特点及岩石中的微结构面。
其中以结构连接和岩石中的微结构面对岩石工程性质影响最大。
4岩石中结构连接的类型主要有两种:结晶连接,胶结连接。
5 岩石中的微结构面是指存在于矿物颗粒内部或矿物颗粒及矿物集合体之间微小的弱面及空隙。
它包括矿物的解理,晶格缺陷,晶粒边界,粒间空隙,微裂隙等。
6 矿物的解理面指矿物晶体或晶粒受力后沿一定结晶方向分裂成的光滑平面。
7 岩石的物理性质是指由岩石固有的物质组成和结构特征所决定的比重,容重,孔隙率,岩石的密度等基本属性。
8 岩石的孔隙率是指岩石孔隙的体积与岩石总体积的比值。
9岩石的水理性:岩石与水相互作用时所表现的性质称为岩石的水理性。
包括岩石的吸水性,透水性,软化性和抗冻性。
10 岩石的天然含水率rdw m m w =w m 表示岩石中水的质量,岩石的烘干质量rd m 11 岩石在一定条件下吸收水分的性能称为岩石的吸水性。
它取决于岩石孔隙的数量,大小,开闭程度和分布情况。
表征岩石吸水性的指标有吸水率,饱和吸水率和饱水系数。
岩石吸水率drdr o a m m m w -=. dr m 为岩石烘干质量,o m 为岩石浸水48小时后的总质量。
12 岩石的饱水率是岩石在强制状态下(高压,真空或煮沸)岩石吸入水的质量与岩石烘干质量的比值。
13岩石的透水性:岩石能被水透过的性能。
可用渗透系数衡量。
主要取决于岩石孔隙的大小,方向及相互连通情况。
A dxdh k q x = K 为岩石的渗透系数,h 为水头的高度,A为垂直于X方向的截面面积,qx 为沿X方向水的流量。
透水性物理意义:是介质对某种特定流体的渗透能力,渗透系数的大小取决于岩石的物理特性和结构特征。
(完整版),岩石力学总结,推荐文档
![(完整版),岩石力学总结,推荐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190b0c8c4b73f242326c5f1f.png)
抗剪切强度:岩石在剪切荷载作用下达到破坏前所能承受的最大剪应力 三轴抗压强度:岩石在三向压缩荷载作用下,达到破坏时所能承受的最
大压应力 端部效应其消除方法:润滑试件端部(如垫云母片;涂黄油在端部)加长试件 岩石的变形:岩石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态(形状、体积)变化。 岩石变形过程中表现出弹性、塑性、粘性、脆性和延性等性质
煤与瓦斯突出预测及处理理论和技术 铁路隧道设计和施工技术 水库诱发地 震的预报问题 地震预报中的岩石力学问题 岩体力学的研究对象: 岩石 由矿物或岩屑在地质作用下按一定规律聚集而 形成的自然物体
岩体力学的发展历程:
20 世纪以前萌芽阶段 宋应星《天工开物》 古德恩维地表移动范围
20 世纪初到 20 世纪 50 年代第二阶段 松散介质学派 卡曼型三轴试验机 三下
②塑性滞回环:则每次加、卸载曲线都形成一个塑性滞回环。这些塑性滞回环
随着加、卸载的次数增加而愈来愈狭窄,并且彼此愈来愈近,岩石愈来愈接近
弹性变形,一直到某次循环没有塑性变形为止,如图中的 HH‘环。
③临界应力:当循环应力峰值小于某一数值时,循环次数即使很多,也不会导
致试件破坏;而超过这一数值岩石将在某次循环中发生破坏(疲劳破坏),这一
6
RMR Ri i 1
岩石分类评价 1. 岩石普氏系数(f=σc/10)分类法
2. 岩石质量指标 RQD
3. RMR(Rock Mass Rating)值分类法 六个参数 完整岩石强度 岩芯质量指标 节理间距
节理条件 地下水条件 节理走向或倾向
4. 巴顿岩体质量分类(Q 分类)
5.岩体基本质量分级--计算 BQ 第三章
数值称为临界应力。此时,给定的应力称为疲劳强度。
岩石学实习报告总结
![岩石学实习报告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2ac765f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fa.png)
岩石学实习报告总结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参加了岩石学实习课程,通过这次实习,我对岩石学的基本知识和实践技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这个报告中,我将总结我在实习过程中的学习成果和体会。
首先,实习让我对岩石的分类和识别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在实习中,我们学习了不同类型的岩石,包括沉积岩、火成岩和变质岩。
通过观察岩石的样本,我学会了如何根据岩石的颜色、质感和结构等特征来识别它们。
我还了解到不同岩石的形成过程和地质意义,这有助于我更好地理解地球的演化历史。
其次,实习让我掌握了岩石鉴定的一些基本技能。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学习了如何使用显微镜和其他仪器来观察岩石薄片。
通过观察岩石薄片,我能够更详细地了解岩石的矿物组成和结构特征。
此外,我还学会了如何进行岩石化学分析,这有助于确定岩石的成分和性质。
在实习中,我们还进行了岩石野外考察。
通过实地观察和采集岩石样本,我学会了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在野外考察中,我还学会了如何使用地质罗盘和测量工具来确定岩石的位置和产状。
这些实践经验对我今后从事地质工作非常有帮助。
此外,实习还培养了我团队合作和沟通的能力。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需要与同学们一起完成各种任务,包括岩石鉴定、数据分析和报告撰写。
通过与团队成员的合作,我学会了如何合理分工、协调工作和解决问题。
同时,我还学会了如何向老师和同学汇报我们的工作成果,这有助于提高我的口头表达和演示能力。
最后,实习让我对岩石学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在实习中,我们不仅需要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还需要进行实证研究和数据分析。
通过实习,我学会了如何设计实验、处理数据和撰写报告。
这些研究方法不仅适用于岩石学领域,还可以推广到其他科学领域。
总之,通过这次岩石学实习,我对岩石学的基本知识和实践技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实习过程中,我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还培养了团队合作和沟通的能力。
我相信这次实习对我今后的学习和职业发展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年增2被EI收录论文(122篇)题录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年增2被EI收录论文(122篇)题录](https://img.taocdn.com/s3/m/b63906e55ef7ba0d4a733bb0.png)
o n elig pr f s i n h i Tb tR i yJ. o ra o fu d r n emar t n Qi a y o g - ie a wa [ Ju n l f l ]
R l y n ie r g o i y 0 3 4 :2 2 .n hn s) i a wa gn e n ce ,2 0 ,() 2— 5 i C iee) E i S t (
R sac p ro iga-Tbt ala epr napo c R eerhr ot f n hi ieR i yS xei t rj t ] e Q w me l e [
L n h u FrtR i a u e ad D s n I stt a z o : i al y S r y n e i nt u s w v g i e・2 0 . n 0 ( 4 i C iee) hn s )
Ivsgt nadm cai nls fh jreodr amfl net ao n ehns aa io ema c nay r u i i m ys t os h f znsi p eo e aa n iga- TbtRaw y ] hns r e— l hn m n l g Qn hi ie o o o i a [.C iee l J
[】 马 6
巍,程国栋,吴青柏.青藏铁路建设中动态设计思路及其应
e gn e n ci t [ .J un lo a ilg n e cy l y n ie r g at i J o ra fGl oo y a d G o roo , i vy ] c g 2 0 ,2 ( ) 19—1 4( hn s) 0 2 42 : 2 3 .nC i e ) i e
用研 究[l 土 J秤学 报 。 04 2() 57— 4 . We, hn J l岩 二 2 0 Hale Waihona Puke 64: 3 50( Ma iC eg
岩石学期末总结
![岩石学期末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e320f9d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37.png)
岩石学期末总结一、引言岩石学是地质学的重要分支之一,主要研究地壳中岩石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形成演变规律。
在本学期的学习中,我通过掌握岩石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了解了岩石的分类方法、岩石的形成机制以及岩石的应用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实验和实地考察,我对岩石学的理论知识进行了实践操作,提高了自己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在本文中,我将总结本学期的岩石学学习内容,并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深入分析和思考。
二、理论与实践结合岩石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只有通过实践来深化理论,才能真正理解岩石学的本质。
在本学期的学习中,我通过实验和实地考察两方面的实践,进一步了解了岩石学理论的具体应用。
1. 实验实验是岩石学理论的重要实施手段。
通过实验,可以模拟地壳中岩石的形成过程,加深对岩石学理论的理解。
在本学期的实验中,我们使用了各种设备和技术,研究了不同类型的岩石的物理特性、化学成分、结构等。
通过观察实验结果和分析数据,我对岩石的形成机制和演化规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 实地考察实地考察是岩石学学习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通过实地考察,可以直观地观察、感受岩石的真实存在,了解岩石的分布、形态、组成以及与地质背景的关系。
在本学期的实地考察中,我们前往不同地质地区,利用各种地质仪器和方法,进行了地质剖面的测量和采集,观察了不同类型的岩石,在实地考察中,我对岩石的特征有了更加直观和深入的认识。
三、岩石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在本学期的学习中,我对岩石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有了全面的了解。
岩石学的基本概念包括岩石的定义、岩石圈的概念、岩石的分类方法等。
岩石学的基本知识包括岩石的组成、结构、性质等方面的内容。
1. 岩石的定义岩石是由矿物质组成的固体地质物质,是地壳的基本组成部分。
岩石可以根据其形成机制和岩石组成的不同,分为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2. 岩石圈岩石圈是地球上最外层的一个圈层,包括地壳和上部地幔,是地球表面岩石的主要构成部分。
《岩石力学与工程》蔡美峰版总结
![《岩石力学与工程》蔡美峰版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e4d3c6e33d4b14e84246887.png)
《岩石力学与工程》内容概要总结地应力就是存在于地层中得为受工程扰动得天然应力。
也称为岩体初始应力、绝对应力或原岩应力。
地质软岩:单轴抗压强度小于25MPa得松散、破碎、软化及风化膨胀性一类岩体得总称。
工程软岩:工程力作用下能产生显著性变形得工程岩体。
声发射:材料在受到外载荷作用时,其内部贮存得应变能快速释放产生弹性波,发生声响。
岩石岩石地下工程:地下岩石中开挖并临时获永久修建得各种工程。
围岩:在岩石地下地下工程中,由于受开挖影响而发生应力状态改变得周围岩体。
锚喷支护:锚杆与喷射混凝土联合支护得简称。
边坡:岩体、土体在自然重力作用或人为作用而形成一定倾斜度得临空面。
岩石:自然界各种矿物得集合体,就是天然地质作用得产物。
容重:岩石单位体积得重量。
根据含水情况将岩石得容重分为天然容重、干容重、饱与容重。
孔隙性:天然岩石中包含着数量不等、成因各异得孔隙与裂隙。
孔隙率:指岩石孔隙得体积与岩石总体积得比值,以百分数表示。
分为总孔隙率、总开孔隙率、大开孔隙率、小开孔隙率、与闭孔隙率。
孔隙率愈大,岩石力学性能越差。
水理性:岩石与水相互作用时所表现得性质。
包括岩石得吸水性、透水性、软化性与抗冻性。
岩石强度:岩石在各种载荷作用下达到破坏时所能承受得最大应力。
单轴抗压强度:岩石在单轴压缩载荷作用下达到破坏前所能承受得最大压应力。
岩石破坏形式:x状共轭斜面剪切破坏。
这种破坏形式就是最常见得破坏形式;单斜面剪切破坏。
这两种破坏都就是由于破坏面上得剪应力超过极限引起得。
拉伸破坏:横向拉应力超过岩石抗拉极限引起得。
流变破坏:岩石得三轴抗压强度:岩石在三向荷载作用下,达到破坏时所能承受得最大压应力。
莫尔强度包络线:同一种岩石对应各种应力状态下破坏莫尔应力圆外公切线。
直线型、抛物线型、双曲线型。
点载荷试验:试验所获得得强度指标值可以用做岩石分级得一个指标。
点载荷实验装置就是便携式得,可带到岩土工程现场去做实验。
点载荷试验对试件得要求不严格。
岩石力学与岩石工程学科发展报告
![岩石力学与岩石工程学科发展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95b34b1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de.png)
岩石力学与岩石工程学科发展报告岩石力学和岩石工程是个看似“高大上”的话题,其实说白了,就是研究岩石在各种力作用下的反应,理解它们如何在大自然的摧残下坚守岗位,又如何在工程建设中“配合工作”。
想想看,咱们的桥梁、高楼大厦,甚至是高速铁路,几乎都离不开岩石工程的参与。
你可能觉得它离自己很远,但实际上它跟我们日常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想要搬个家?没有坚固的地基,你敢住吗?想开个矿?没有扎实的岩石力学支撑,怎么可能保障安全和生产?如果你还觉得这个领域很遥远,那就别急,咱们从最简单的开始聊起。
岩石力学,不就是研究岩石在各种力的作用下会发生什么吗?就像你一拳打在墙上,墙会不会裂,裂了之后怎么修,甚至是整个墙体会不会垮掉,都是岩石力学要研究的东西。
比方说,你要建一座大楼,地基必须牢固,要不然楼上全是纸糊的,风一吹就倒。
岩石力学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地下岩层的承载力,决定建筑能不能在那块地上立得住。
讲到这里,咱得说说岩石工程的真正魅力了。
工程的每一步,都离不开岩石力学的支持。
比如说,你要开一个隧道,最重要的就是要知道那里的岩石层能不能支撑住隧道的形状,能不能防止坍塌。
就像你把一块石头放在水里,它会浮起来还是沉下去?岩石的密度、硬度、韧性……这些都能决定隧道挖掘时的风险。
如果岩石松软,工程可得小心点,别一不留神就让隧道崩塌了。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会想,挖隧道好像挺简单的,可要是没有足够的岩石力学研究和数据支持,哪儿能保证大家的安全?岩石工程就像给大自然穿上了“防护衣”。
我们可以利用岩石的力学特性,避免灾害发生。
比如,大家都知道,地震、滑坡这些自然灾害让人头疼。
可是,通过对岩石的深入分析,工程师们能根据不同岩层的稳定性,提前设计出应急方案,减少损失。
这就像你不去摸电线,不去碰高压电一样,提前防范的结果就是安全。
然而,这个领域也并非一路顺风。
毕竟岩石,虽然看起来坚硬得像铁板一样,但它也有“脾气”。
不同的岩石,反应千差万别。
英国留学岩土工程专业申请解析及院校推荐
![英国留学岩土工程专业申请解析及院校推荐](https://img.taocdn.com/s3/m/50c4989fcc22bcd126ff0c3b.png)
/ 英国留学岩土工程专业申请解析及院校推荐岩土工程学科是一门开始以经验与假设出发的学科,是土木工程的一个分支,是运用工程地质学、土力学、岩石力学解决各类工程中关于岩石、土的工程技术问题的科学。
按照工程建设阶段划分:岩土工程勘察、岩土工程设计、岩土工程治理、岩土工程监测、岩土工程检测。
岩土工程专业发展前景:岩土工程是一门应用科学,是为工程建设服务的。
现如今,世界土木工程建设的中心正在向东亚转移,向中国转移。
因为地域辽阔,地质复杂,在中国土木工程建设的规模、持续发展的时间、工程建设中遇到的岩土工程技术问题都是其它国家无法比拟的。
这一学科被称为“大地工程”、“土力工程”或“土质工程”,在房屋、市政、能源、水利、道路、航运、矿山、国防等各种建设中,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岩土工程专业就业方向:1.可到建筑、市政、铁路、公路、水电、国防等行业中从事岩土工程领域的设计、施工、工程技术管理或工程监理等方面的工作。
2.可到相应的高等院校或研究单位从事教学或科研工作。
英国岩土工程专业院校推荐:1.Imperial College London(帝国理工学院)Soil Mechanics and Environmental Geotechnics(土力学及岩土工程环境)入学要求:平均分80+,雅思6.5单项不低于6学费:27,1002.University of Birmingham(伯明翰大学)Geotechnical Engineering(岩土工程)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岩土工程和管理)入学要求:平均分75+,雅思6.5单项不低于6学费:17,9603.Newcastle University(纽卡斯尔大学)Geotechnical Engineering(岩土工程)入学要求:平均分75+,雅思6.5单项不低于6学费:16,2654.University of Dundee(邓迪大学)/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岩土工程)Geotechnical Earthquake and Offshore Engineering MSc(地震及近海岩土工程)入学要求:平均分75+,雅思6.0写作不低于6,其它单项不低于5.5学费:15,9505.University of Portsmouth(朴茨茅斯大学)Civil Engineering with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岩土工程与土木工程)入学要求:平均分75+,雅思6.0单项不低于5.5学费:13,700文章来源:梦之帆国际教育。
岩石实习报告总结
![岩石实习报告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2ca52b8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30.png)
岩石实习报告总结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有幸参与了岩石实习项目,通过这次实习,我对岩石学领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在实习过程中,我参与了多个实验和考察,不仅提高了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还丰富了自己的理论知识。
以下是我在实习过程中的收获和总结。
首先,实习让我对岩石的分类和识别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根据岩石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对其进行分类,如何通过观察岩石的显微结构来识别不同类型的岩石。
此外,我还了解了各种岩石的形成过程和地质意义,从而对地球的演化历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其次,实习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使用各种地质工具和仪器。
在实验室里,我熟练掌握了岩石样品制备、测试和分析的基本技能,能够独立完成岩石样品的处理和测试工作。
在实地考察中,我学会了如何使用地质罗盘、水准仪、激光测距仪等仪器,提高了自己在现场观测和数据采集的能力。
此外,实习还培养了我团队合作和沟通的能力。
在实习过程中,我与同学们一起完成各项任务,共同解决遇到的问题。
通过相互学习和交流,我们共同进步,取得了良好的实习成果。
同时,我也学会了如何与导师、企业工程师和其他技术人员沟通,提高了自己的职业素养。
实习期间,我还深入了解了岩石工程的应用领域。
在实地考察中,我参观了岩土工程 project,了解了岩石力学在工程中的应用,如隧道开挖、基坑支护、岩体稳定性分析等。
这使我认识到岩石学不仅在理论研究上有重要意义,还在实际工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最后,实习让我认识到了自己在岩石学方面的不足,激发了我继续学习的动力。
在实习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在某些理论知识和技术操作上还有待提高,于是我下定决心要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加努力,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为将来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这次岩石实习让我收获颇丰,不仅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还拓宽了自己的视野。
我将以此为契机,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在岩石学领域的综合素质,为未来的发展做好充分的准备。
岩石力学实训总结
![岩石力学实训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0a8c2a7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9118c61.png)
岩石力学实训总结引言岩石力学实训是岩土工程专业中一项重要的实践课程,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岩石的力学性质,提升实际应用能力。
本文将对岩石力学实训的内容、实验过程、实验结果以及心得体会进行总结和分析,旨在回顾实训内容并总结经验。
实验内容岩石力学实训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岩石采样与标本制备:野外采集岩石样本,进行样本切割和加工,制备成实验所需的标本。
2. 岩石物理性质测试:测量岩石的密度、孔隙率、吸湿性等物理性质,为后续实验提供基础数据。
3. 岩石力学性质测试:进行岩石的抗压、抗拉、抗剪等力学性能测试,了解岩石的强度和变形特性。
实验过程采样与标本制备野外采集岩石样本是实训的第一步,需要选择符合实验要求的岩石样本。
采样点应远离潮湿、易崩塌和有明显变形的岩石,保证采样的岩石具备代表性。
采集回实验室后,将岩石样本经过去皮、修整等步骤,然后使用切割机将岩石样本切成正方体或圆柱体的标准试样。
在切割过程中要注意试样的尺寸和光洁度,确保试样的几何尺寸满足实验要求。
岩石物理性质测试岩石物理性质测试是了解岩石基本特征的重要手段,它可以通过简单的试验来获取岩石的密度、孔隙率、抗压强度等信息。
常用的物理试验包括:•密度测试:测量岩石的体重和体积,计算岩石的密度。
•孔隙率测试:利用水质位差法或氮气置换法测量岩石的孔隙率。
•吸湿性测试:将岩石样本置于特定湿度和温度下,测量其吸湿量,了解岩石的湿润性。
岩石力学性质测试岩石力学性质测试是实验的重点和难点,需要使用专门的实验设备和测量仪器进行。
常见的力学性能测试包括:•压缩试验:将试样放置于压力机上,施加逐渐增加的压力,测量岩石的抗压强度和压缩模量。
•抗拉试验:将试样固定在拉力机上,逐渐增加拉力,测量岩石的抗拉强度和拉伸模量。
•剪切试验:将试样放置于剪切试验机上,施加剪切力,测量岩石的剪切强度和剪切模量。
实验结果物理性质测试结果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了岩石样本的密度、孔隙率和吸湿性。
岩石力学课程论文+总结
![岩石力学课程论文+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8b13ac3aa00b52acfc7ca86.png)
岩石力学课程论文——主要前沿方向和实验方法分析学院:班级:学号:姓名:通过6周的岩石力学课程的学习,对岩石力学以及岩土工程的相关方面有了粗略的了解。
首先,岩石力学是研究岩石的力学性态的理论和应用的科学,是探讨岩石对其周围物理环境中力场反应的学科,是一门应用型基础学科。
通过对岩石力学性态的理论和实验研究,解决岩土工程领域的破坏和稳定问题。
主要的研究方法围绕工程地质研究方法、数学和力学分析法以及综合评价法展开,衍生出各种应用手段和实验方法,较好的解决了岩土工程中所遇到的相关问题。
例如,在很多工程建设中,会遇到岩石边坡。
如公路或铁路的路堑边坡,露天开采的矿山边坡,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库岸边坡,渠道边坡,隧洞进出口边坡等等。
为某些工程边坡,边坡稳定问题是工程建设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之一。
众所周知,岩体常被各种方位的地质结构面切割成不同形状的块体。
因此,工程实践中所遇到的岩坡,多为岩块所组成。
在一般情况下,结构面的强度远低于完整岩体的强度,岩坡中结构面的规模、性质及其组合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岩坡失稳时的破坏形式。
结构面的形状或性质稍有改变,则岩坡的稳定性将会受到显著的影响。
岩坡的失稳情况,按其破坏方式主要可分为崩塌与滑坡两种。
1、崩塌是指块状岩体与岩坡分离向前翻滚而下,其特点是:在崩塌过程中,岩体中无明显滑移面,同时下落岩块或未经阻挡而直接坠落于坡脚;或于斜坡上滚翻,滑移,碰撞,最后堆积于坡脚。
2、滑坡滑坡是指岩体在重力作用下,沿坡内软弱结构面产生整体滑动,其滑动面往往深入坡体内部,有时甚至延伸到坡脚以下。
边坡实际的破坏形式是很复杂的,除上述两种主要破坏形式外,还有介于崩塌与滑坡之间的坍滑以及倾倒、剥落等破坏形式,有时也可能出现以某种破坏方式为主,有其他若干破坏形式的综合破坏。
特别是含有软弱结构面的高边坡工程,其失稳是一个渐进累积到突发破坏的过程。
对岩石流变力学特性和流变模型的研究能够较好地描述岩石的粘弹塑性性质,修正从流变试验数据进行模型辩识和参数拟合的方法,并对高边坡的稳定性状况作出合理的评价。
2012年岩石力学与岩石工程留学申请选校总结
![2012年岩石力学与岩石工程留学申请选校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1d9af50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6f.png)
2012年岩石力学与岩石工程留学申请选校总结第一篇:2012年岩石力学与岩石工程留学申请选校总结2012年岩石力学与岩石工程留学申请选校总结(原创)离天天翻腾全球各大高校的网站,选择导师的那个苦逼时候已经有段时间了,趁等签证的空隙,总结一下自己以前物色学校的经历和经验,分享出来供以后的欲出国读博的学弟学妹们借鉴。
由于自己喜欢的方向主要偏向岩石边坡工程和岩石地下工程,因此在申请的时候主要关注了全球在此方向有研究的高校。
岩石力学与岩石工程方向相关的申请参考资料较少,希望本文能对欲从事和已经在从事这方面研究的,并有意向出国深造的童鞋们在找外导的时候有所帮助。
不足或者不对的地方欢迎大家拍砖,但请手下留情。
1.英国提到对岩石力学的贡献就不得不提到英国。
而提到英国就不得不提到帝国理工学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当今全球岩石力学领域的大牛可以说一大部分都曾在帝国理工学院工作或者学习过,像E.T.Hoek和E.Brown,Hoek曾经担任过帝国理工学院的教授,Brown在帝国理工学院学习后并任教。
也正是那时,两个人合作提出了著名的Hoek-Brown强度准则。
此外像提出Q分类系统的N.Barton,和E.Hoek合作编写过Rock Slope Engineering 的John Bray,前任过国际岩石力学协会主席、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的J.A.Hudson,现任国际岩石力学协会副主席的Jian Zhao(赵坚),岩石结构面研究的S.D.Priest,澳大利亚皇家科学院院士Brady B.H.G(和Brown合作编写过Rock mechanics for underground mining一书)等都曾博士毕业于帝国理工学院的Rock Mechanics Group。
可以说上世纪70、80甚至90年代,帝国理工学院都是岩石力学的天下,创造了国际岩石力学领域近半数的研究成果。
然而现在这些国际大牛中的一大部分要么转投他校,要么退休在家养老,帝国理工学院在岩石力学领域的研究势头和研究的密集程度已远不如当年。
追求工程梦想:我的留学申请
![追求工程梦想:我的留学申请](https://img.taocdn.com/s3/m/e08fbddd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8a.png)
追求工程梦想:我的留学申请自幼时起,我就对周围事物的运作方式充满了浓厚的兴趣。
从对电话的惊奇到飞机如何翱翔天际,工程的奇迹总能深深吸引我。
因此,我一直致力于探索这些事物的工作原理及其对我们今天社会的影响。
加之我对数学和物理中逻辑和解决问题的过程的热爱,几年前我决定投身于工程事业。
自那以后,我努力尽可能多地了解工程学。
我研究了像布鲁内尔这样的伟大工程师,发现了他们完成的宏伟工程。
我参加了几次工程会议,最近一次我还被选为电台直播分享我的经历。
经过几周的工作经验后,我确信这是我想要追求的职业。
今年夏天,我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Nuffield奖学金计划,在Aerogistics Ltd公司的一个团队中工作。
我们的项目是分析并实施一种新系统,用于将消耗材料分配给公司内各个部门。
我们发现当前系统效率极低,经过大量数据收集和深思熟虑后,我们向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展示了我们的发现,他们同意了我们的想法。
最后一周我们开始实施这些想法。
我发现这次经历极具挑战性,但也非常有益,特别是它使我获得了GoldCrest奖。
我也发现它很有用,因为我得以一窥工程师的工作以及他们每天面临的问题。
我了解到,成为一名优秀的工程师不仅仅是拥有技术能力,尽管这无疑很重要;团队合作、沟通和领导技能同样至关重要。
最近,我还被选中完成两项与军队工程师的实习。
其中一个实习将侧重于工程的更实际方面,而另一个实习将侧重于专业工程师所需的技能,重点是项目规划和领导力。
我希望这些经历会有所帮助。
在我的业余时间,我喜欢运动和音乐。
在中学时,我是网球队和足球队的队长,还参加了其他各种运动。
这些经历极大地提高了我的团队合作能力和体能。
作为一名热衷于音乐的人,我正在努力达到大提琴5级理论考试和7级实践考试的水平。
我是青年管弦乐团的成员,最近刚刚完成了意大利巡演。
我也是学校管弦乐团的一员,并在过去领导了几个乐团,然后晋升到LYO。
在学校,我是副学生会主席,帮助领导一个超过40名学生会成员的团队。
岩土工程申请海外博士
![岩土工程申请海外博士](https://img.taocdn.com/s3/m/b7c96641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da.png)
岩土工程申请海外博士我是XXX,来自中国的一名岩土工程专业的研究生。
我非常热爱岩土工程这个领域,希望未来能在这个领域取得更深入的研究成果。
我对贵院的博士项目非常感兴趣,特此提交申请。
我在本科阶段主修的是土木工程专业,对岩土工程这一方向有着浓厚的兴趣。
在研究生阶段,我选择了岩土工程作为我的研究方向,并在导师的指导下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我毕业论文的课题是XXX,在这个课题的研究中,我运用了XXX方法,解决了XXX问题,得到了XXX结果。
这个经历让我深深感受到了岩土工程研究的魅力和挑战。
我选择贵院作为博士项目的目标,是因为贵院在岩土工程领域有着卓越的研究实力和丰富的教学资源。
贵院的教授们在岩土工程领域有着丰富的研究经验和深厚的学术造诣,他们的研究成果对我来说是一种无尽的启发和激励。
此外,贵院还有一流的实验设备和实验室,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研究条件。
我希望能够在贵院的指导下,深入研究岩土工程领域,为这个领域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选择出国留学是因为我相信海外的学习和生活经历能够带给我更广阔的视野和更深远的影响。
我希望通过在贵国的学习,能够接触到最先进的研究理念和技术手段,与世界各地的学者和同行交流思想,开阔自己的学术视野,提升自己的研究水平。
我相信这样的经历将让我在岩土工程领域走得更远。
我将全力以赴,完成贵院的博士项目,为岩土工程领域的研究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我深信,在贵院的指导下,我将能够取得更大的进步和更丰硕的成果。
希望贵院能够给予我这个宝贵的机会,让我在贵院展开我的博士学习之旅。
最后,我再次表达我对贵院博士项目的浓厚兴趣和诚挚的申请。
期待贵院的答复,谢谢!此致敬礼XXX。
工科专业留学推荐信(3篇)
![工科专业留学推荐信(3篇)](https://img.taocdn.com/s3/m/e9632907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5a1b11a.png)
第1篇您好!在此,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向您强烈推荐我的学生,来自我国某知名大学的[姓名],他即将申请贵校的[专业名称]硕士项目。
作为一名资深的专业教师,我有幸见证了[姓名]在学术和科研方面的成长,对他的能力和潜力深信不疑。
以下是我对[姓名]的详细介绍,希望能帮助贵校更好地了解这位优秀的学生。
一、学术背景[姓名]在本科期间主修[专业名称],成绩优异,专业排名始终位于班级前列。
他对所学知识有着浓厚的兴趣,善于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在大学期间,他积极参与各类学术竞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其中包括:1. [具体竞赛名称]一等奖,该竞赛是国内最具影响力的[专业领域]竞赛之一;2. [具体竞赛名称]二等奖,该竞赛是国内另一项重要的[专业领域]竞赛。
二、科研能力[姓名]在科研方面表现出色,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他在本科期间参与了一项国家级科研项目,负责[具体研究内容]。
在此期间,他不仅掌握了[相关技术或方法],还发表了以下论文:1. [论文名称],发表在[期刊名称]上,影响因子为[具体数值];2. [论文名称],发表在[期刊名称]上,影响因子为[具体数值]。
三、综合素质[姓名]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在团队项目中能够发挥关键作用。
他热爱生活,积极参加各类社团活动,曾担任[社团名称]的负责人,为社团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四、个人评价在我看来,[姓名]具备以下优点:1. 学术功底扎实,具备较强的独立研究能力;2. 具有创新精神,善于发现和解决问题;3. 团队合作意识强,善于与他人沟通协作;4. 热爱生活,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综上所述,我坚信[姓名]具备在贵校深造的潜力和实力。
在此,我衷心希望贵校能给予[姓名]宝贵的机会,让他能够在您的指导下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如有需要,请随时与我联系,我将竭诚为您提供更多信息。
谨祝商祺![您的姓名][您的职位][您的联系方式][日期]第2篇您好!在此,我怀着无比自豪和欣慰的心情,向您强烈推荐我的学生——[学生姓名],他即将踏上出国留学的征途,追求更高的学术成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岩石力学与岩石工程留学申请选校总结(原创)离天天翻腾全球各大高校的网站,选择导师的那个苦逼时候已经有段时间了,趁等签证的空隙,总结一下自己以前物色学校的经历和经验,分享出来供以后的欲出国读博的学弟学妹们借鉴。
由于自己喜欢的方向主要偏向岩石边坡工程和岩石地下工程,因此在申请的时候主要关注了全球在此方向有研究的高校。
岩石力学与岩石工程方向相关的申请参考资料较少,希望本文能对欲从事和已经在从事这方面研究的,并有意向出国深造的童鞋们在找外导的时候有所帮助。
不足或者不对的地方欢迎大家拍砖,但请手下留情。
1. 英国提到对岩石力学的贡献就不得不提到英国。
而提到英国就不得不提到帝国理工学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当今全球岩石力学领域的大牛可以说一大部分都曾在帝国理工学院工作或者学习过,像E.T. Hoek和E. Brown,Hoek曾经担任过帝国理工学院的教授,Brown在帝国理工学院学习后并任教。
也正是那时,两个人合作提出了著名的Hoek-Brown强度准则。
此外像提出Q分类系统的N. Barton,和E. Hoek合作编写过Rock Slope Engineering 的John Bray,前任过国际岩石力学协会主席、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的J.A. Hudson,现任国际岩石力学协会副主席的Jian Zhao (赵坚),岩石结构面研究的S.D. Priest,澳大利亚皇家科学院院士Brady B.H.G(和Brown合作编写过Rock mechanics for underground mining一书)等都曾博士毕业于帝国理工学院的Rock Mechanics Group。
可以说上世纪70、80甚至90年代,帝国理工学院都是岩石力学的天下,创造了国际岩石力学领域近半数的研究成果。
然而现在这些国际大牛中的一大部分要么转投他校,要么退休在家养老,帝国理工学院在岩石力学领域的研究势头和研究的密集程度已远不如当年。
仅留的部分教授现在都在搞数值方面的研究,唯一剩下从事工程岩石力学研究的J. Harrison教授也于2010年去了多伦多大学(Harrison曾与Hudson合编过著名的Engineering Rock Mechanics一书,这位也将是我未来的老板)。
瘦死的骆驼终归比马大,现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Mining Engineering的主编依然是帝国理工学院的Robert Zimmerman教授。
利兹大学的Prof. Steve Hencher,Rock Mechanics and Rock Engineering的副主编,不过他大部分时间都呆在香港,即使申请到他的博士,估计也不会有什么时间带。
此外诺丁汉大学和曼彻斯特大学等都有相关领域的学者,但是由于规模和人数比较少,不再列举,感兴趣的可以搜索其网站。
英国有一个很大的好处就是读博的话只需要三年,而且雅思成绩要求也不高,像帝国理工学院这样的牛校,雅思也只要求6.5,其他大部分学校6分就够了。
对于雅思暂时考的不是很理想,而且想赶紧博士毕业了去工作的,英国绝对是你的不二选择。
2. 北欧本人对北欧国家没有太多的关注,一个最大的原因就是北欧大部分高校的英文网站信息不全,这里只简单的介绍几个。
德国的话可以关注下慕尼黑工业大学。
想去荷兰的同学可以关注下代尔夫特理工大学,世界上顶尖的理工大学之一,并被誉为欧洲的麻省理工学院。
瑞典的话可以看下瑞典皇家工学院School of Architecture and the Built Environment的Lanru Jing(井兰如)教授,研究方向偏向岩石水力学,曾经跟中国地质大学的潘别桐教授合作过,也算是此领域的大牛。
此外挪威的挪威科技大学、挪威岩土工程研究所(NGI)等都是地质工程领域的顶尖研究机构。
3. 瑞士瑞士最有名的应该算是苏黎世联邦理工(ETH)和洛桑联邦理工(EPFL),瑞士以其极高的可研水平和优美的环境吸引了大量中国留学生的青睐。
苏黎世联邦理工的在全球排名应该可以进前十,Simon Löw教授有一帮非常庞大的科研团队,主要集中在岩石边坡和隧道工程的研究。
还有一位忘了名字的教授,主要偏向隧道工程方面的研究。
想去瑞士留学的同学都可以尝试申请,而且瑞士没有明确的英语成绩要求,一旦被录取就可以享受本校工作人员薪资待遇。
洛桑联邦理工Jian Zhao(赵坚)的研究团队主要集中于岩石动力学,具体研究方向和研究项目可去其网站上查阅。
总体来说瑞士学术水平很高,不过申请难度也很大。
4. 西班牙加泰罗尼亚理工大学位于美丽的海港巴塞罗那,风景美丽,气候宜人,雅思要求6分。
Department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and Geo-Sciences 的教授主要偏向土力学和滑坡领域的研究,与岩石力学相关的教授较少。
马德里理工大学也有一位博士毕业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年轻副教授Rafael Jimenez 从事岩石力学研究。
对斗牛和足球等西班牙风情着迷的童鞋可以大胆申请。
此外像葡萄牙、意大利和奥地利等国家在岩石力学领域也不乏国际级的大师,但本人关注较少,不再列举。
5. 加拿大加拿大作为采矿工程和石油工程的重镇,在岩石力学和岩石工程研究领域也绝对是首屈一指的。
排名第一的多伦多大学(UT),此校培养了一大批的大牛,E. Hoek曾是这里的教授,这里也是著名的Rocscience Inc.的研发后盾。
现在还在这里工作的教授有Prof. Will Bawden(Support of Underground Excavations in Hard Rock的作者,和Hoek合著,专著于岩石地下工程的支护方面的研究),Prof. John Hadjigeorgiou(偏向slope stability, tunneling的研究),Prof. Paul Young(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多伦多大学副校长,Itasca创始人之一,主要从事数值、岩石破裂和地震岩石力学等方面研究),Prof. John Harrison(帝国理工学院本科、硕士和博士毕业,以前是帝国理工的教授,前文已提到),还有个华人副教授Kaiwen Xia,主要搞岩石动力学,手下有一帮中国学生和访问学者。
英属哥伦比亚大学(UBC)温哥华校区的Department of Earth and Ocean Sciences有两个相关领域的教授,Erik Eberhardt是一位年轻的professor,博士毕业后十年内就评上了教授,还经常组织一些国际会议,绝对的论文高产者,岩石边坡和地下隧洞都有所涉及。
Prof. OldrichHungr在国际滑坡和工程地质领域也有一定的知名度,研究方向跟边坡、滑坡和泥石流相关,不过貌似不怎么招博士生了,连培的学生还是可以尝试一下。
UBC的Okanagan校区的Prof. Dwayne Tannant,博士毕业于阿尔伯特大学并在此校担任多年的教授,很率直、很给力的一个教授,看了他的网站就知道了,不解释,本人因最后选择了UT的Prof. Harrison而不得不拒了他的offer,现在还觉得欠他一份人情。
阿尔伯特大学(UA)由于地处石油大省Alberta省,石油工程岩石力学和油砂研究方面相当领先,曾经也是在岩石力学研究领域极其显赫的大学,据说后来闹了内讧,好多教授都走掉了,实力不如从前。
像Prof. C.D. Martin,国际岩石力学学会副主席,前任的国际岩石力学学会副主席P.K. Kaiser,这个几乎可以和Hoek齐名的大牛,还有D.M. Cruden也是这个学校的教授。
麦吉尔大学的Prof. Hani Mitri是一个搞岩石力学的大牛,创办了Mcgill大学的Mine Design & Numerical Modeling 和Rockbolting实验室。
滑铁卢大学Earth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的Prof. Steve G. Evans主要搞滑坡,有几部跟滑坡相关的著名专著出版。
女王大学Queen's University有两个相关的副教授,虽然是副教授,但是可研水平不可小觑。
Prof. Hutchinson(女教授)和Prof. Diederichs,研究领域集中于滑坡、边坡和隧道。
西门飞沙大学(SFU)的Prof. Doug Stead,国际大牛,研究领域专注于岩石边坡。
前述的UBC的Erik Eberhardt是他的学生。
戴尔豪斯大学Department of Civil and Resource Engineering的Dr. D. H. Zou, 华人,研究领域为Rock mechanics & ground control, mine design, numerical modeling, mine backfill, tailings and drill cuttings disposal, non-destructive rock bolt testing.位于矿区Laurentian University的M. Cai(华人)和P.K. Kaiser,都有大量的相关领域论文产出,感兴趣的可以查阅他们的相关论文。
加拿大各大高校在此领域的研究实力有目共睹,也是中国留学生云集的地方,大部分学校的雅思要求是7分(UBC和UA为6.5),同等条件下建议考托福。
6. 澳洲与岩石力学相关的采矿工程(Mining Engineering)据说在澳洲是最好移民的专业,澳大利亚由于地域资源的不同,同样的采矿工程专业在东部和西部的专业偏向也不同。
东部以新南威尔士大学(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为代表,主要偏向采煤方向,它的School of Mining Engineering专业和试验设施齐全,个人觉得此校的Mining Engineering更适合想去读本科或者硕士,并且毕业后有移民倾向的同学关注。
然而此校更多关注工程实践,近年来在此领域论文发表相对较少,对于在祖国学术大跃进背景下成长起来的,有出国读博士意向,而且想论文高产的童鞋们不是个理想的选择。
对于澳大利亚西部来说当然非西澳大学莫属了,西澳省丰富的资源和大量采矿工程需求已经使西澳大学成为全球岩土工程和采矿工程研究最密集的大学之一,Australian Centre for Geomechanics也在西澳大学。
采矿工程的实力无可置疑,在岩石力学领域拥有一大批实力较高的教授,Prof Arcady Dyskin(岩石断裂力学,论文及其高产)、Guowei Ma(马国伟,华人,主要搞Underground technology and rock engineering)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