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剪试验sy10

直剪试验sy10
直剪试验sy10

试验项目一直接剪切试验

试验目的:

测定土样在不同正压力下的抗剪强度指标——内摩擦角和粘聚力,为估算地基承载力、评价地基及土坡的稳定性、计算挡土墙土压力等提供必需的资料。

试验方法:

通常采用4个试样,分别在不同的垂直压力p下,施加水平剪切力进行剪切,测得剪切破坏时的剪应力τ。然后根据库仑定律确定土的抗剪强度指标:内摩擦角υ和粘聚力c。

根据试验时的剪切速率和排水条件不同,直接剪切试验可分为:快剪、固结快剪和慢剪三种方法。试验方法的选择,原则上应该尽量模拟工程的实际情况,如施工情况,土层排水条件等(学生试验一般采用快剪方法)。

试验指导书:

直接剪切试验

一、目的

1、掌握应变控制式直剪仪快剪的操作方法;

2、测定土样在不同正压力下的抗剪强度并确定土的内摩擦角和内聚力;

3、巩固抗剪强度的理论概念。

二、试验原理

当地基上施加外荷载后,如取出一单元体来分析时,在单元体任意角度a的平面上(主应力面除外),如图7-1上m-n平面,作用着法向应力σn和剪应力τn,而

剪应力有使m-n面以上土体向左滑动的趋势。因此,土颗粒

之间的阻力便要阻止它滑动,这阻力称为抗剪强度τf。

因此,剪应力τn和抗剪强度τf在不同的荷载作用下有

可能出现下列三种情况:

⑴当荷载较小时,τn<τf,土体尚处于弹性压缩阶段,土

体内尚未形成剪切滑动面;

⑵当荷载继续增加,使τn=τf,这时土体内已开始形成

剪切滑动面;但尚未滑动而是处于极限平衡状态。从理论上

说只要外载稍有增加,土体内某面m-n上便开始剪切滑动。

⑶如荷载继续加大,使τn>τf,这时剪应力超过土的抗剪

强度(实际这是不可能的,因当τn>τf时土中应力将重分配),

直至在土体内某一面上的剪应力大于抗剪强度时,便形成了

剪切滑动面,使土体沿滑动面滑动。

而在工程上所关心的是土体在什么情况下处于极限平

衡状态,如何求得土的抗剪强度。

剪切试验便是解决这个问题,可在同一种土样上施加不同的法向力,进行剪切,将剪切破坏时的剪应力作为土的抗剪强度。按照库伦定律,剪应力与法向应力近似成线性关系。因此可根据不同的法向应力和相应的抗剪强度得τf~σn曲线。同时该曲线可用直线来代替,在直线上任意一点的纵坐标表示在土体内某一个平面处于极限平衡状态时土的抗剪强度。

三、主要仪器设备

应变控制式直剪仪——1(图7-2)砝码若干;

测微表(量程10mm,精度0.01mm)——1;秒表——1;

切土环刀——1;切土刀——1;

铝盒——2;推土塞——1;

方玻璃——2;腊纸——2;

螺丝起子——1。

四、试验步骤

1、取下加压框架,了解剪刀盒的构造。剪刀盒分上、下盒,下盒放在钢珠滑槽上,下盒中有一内圈,中间圆孔直径与上盒孔径相同,土样放在中间。上盒侧面有传压块及钢珠,使其顶在测力环上。剪切前为了固定上下盒,用固定插销销住。

2、将下盒内圈对准放入下盒。在下盒内圈孔中放一透水石并在上面放一张腊纸,防止水分散失(如排水剪时放滤纸)。套上土盒,并插入固定插销,使上、下盒暂时不能相对位移。

3、将切有土样的环刀刃口向上,反放在土盒上(切土方法同前,切好的土要测定容重),并使环刀顶边嵌入上盒顶面的浅槽中对准孔位。在环刀上面的土面上,放一张腊纸后,用推土塞将试样轻轻地压入剪切盒中,并依次放上透水石,活塞和传力钢珠。

4、在测力环中装上测微表。

5、调整垂直压力加压系统,它由加压框架、加压杠杆(杠杆比为1:10)和砝码组成(有时为了知道垂直压力下的压缩和剪切时的垂直变形,在框架顶上装有测微表,本次实验不要求)。试验前检查一下框架上下螺丝帽是否上紧、加压杠杆滑动是否正常。而后将加压框架上横梁的中间圆孔对准钢珠放下(装加压框架时,需先将杠杆抬高),这时杠杆尾端必须挂在钩上。

6、加垂直压力:本试验每组试样4个,分别加垂直压力为100kPa、200kPa、300kPa、400kPa

7、如推轴离下盒的距离较大时,可拔出推轴插

销(见图7-3)并旋转推轴,使其靠近下盒,再插

回插销,并缓缓转手轮,使推轴与剪切盒及测力环

正好接触,但尚未加力(可由测微表指针微动得知)。

而后拔去上、下盒固定插销

..........(切勿忘记),这时,试

样已安装完毕。将杠杆尾从钩子上放下(即加上垂

直压力),立即进行剪切。

8、在转动手轮的同时,开动秒表并以

0.8mm/min(每分钟4转)的速度均匀地摇转手轮进

行剪切试验,每转一圈应读数一次(负责剪切者在

手轮旋转3/4圈时应预告读数者准备读数)。一般在

3~5分钟内测微表读数已不再增加甚至减少时,土

样已被剪坏,但读数还需继续读3~5次后便可停止

这一试样的试验。

9、卸除垂直荷载,取出试样,并在剪切面附近

切取约30~40克土样,分装在三个小铝盒中,以测

定试验后的含水量(本次实验不要求),而后重复第

2步~第9步,对其余3个试样进行试验。试验完

毕后,拆除测微表,并除去剪切盒内和仪器上的余

土,然后将仪器装置复原。

五、计算与绘图

1、计算各个试样得抗剪强度

τf=CR/A

式中:C——测力计率定系数(kPa/0.01mm),已由实验室事先对测力环进行校正后求得;

R——测微表读数,以0.01mm计(估读至0.001mm)。本试验取峰值。

A——土样的剪切面积。

2、以垂直压力为横坐标,抗剪强度τf为纵坐标,绘

制τf~σn关系曲线,从图上求得粘聚力和内摩擦角,如图

7-4所示。

六、实验时注意事项

⑴在剪切开始前,一定要检查一下,上、下盒的固定

插销是否拔掉。

⑵剪切时转动手轮速度是4圈/分,在试验前可先练

习一下,以便控制剪切速度。

⑶读数可直接读测微表的小格数(每格相当于

0.01mm),而后以格数最多的一次乘以测力环校正系数A,

便是抗剪强度。

图7-4 抗剪强度与垂直

直剪试验试验记录表

班级名称试验者土样说明计算者

直剪试验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

直剪试验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 臧德记 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工程学院,南京(210098) E-mail:zangdeji@https://www.360docs.net/doc/8b12208776.html, 摘要:在测试岩土体强度的试验中,直剪试验以其操作简单、原理明确而得以在工程上广泛应用。但是其试样特定的受力状态,使得直剪试验测得的抗剪强度也受到不少学者的质疑。基于此,本文对常规直剪试验存在的一些缺陷进行详细介绍,并针对这些缺陷,介绍了一些学者所做的改进研究,最后介绍了近年来部分学者所研制的新型直剪仪或直剪试验法。 关键词:直剪试验;抗剪强度;摩擦力;缺陷 中图分类号:TU223 1. 引言 岩土工程的失稳绝大多数是由于剪切破坏引起的,准确测定岩土体的抗剪强度参数在岩土工程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常用的抗剪强度参数测定方法有三轴试验与直剪试验,其中,直剪试验由于其操作简便、适用范围广而应用最为普遍[1]。图1为土坡圆弧滑动中三轴试验及直剪试验所对应的应力状态[2]。由于最大主应σ1的方向与滑动面的方向呈45o-φ/2,图中左上部分的σ1几乎是垂直方向,应力状态与三轴压缩试验相对应;而右下部分的σ1几乎是水平方向,应力状态与三轴伸长试验相对应;在滑弧中部,滑动面几乎水平,应力状态与直剪试验相对应。因此,直剪试验所测得的抗剪强度参数基本代表了整个滑动面上的平均值。 图1滑动面上各种剪切试验的再现 2. 直剪试验存在的问题 直剪试验最早在一百多年前被Alexandre Collin用于边坡稳定研究所使用。早期的直剪试验仪均为应力控制式,第一台现代的直剪仪是在1932年Casagrande在哈佛大学设计的,Gilboy于1936年在麻省理工学院将位移控制引入到直剪仪中,从而可以得到土体材料较为准确的应力-位移关系和峰值以后的强度特性[3]。目前常规的室内直剪仪一般都是应变控制式,试验时用环刀切出厚为20mm的圆形土饼,将土饼推入剪切盒内,分别在不同的垂直压力P下,施加水平剪切力进行剪切,使试样在上下剪切盒之间的水平面上发生剪切至破坏,求得破坏时的剪切应力τ,根据库伦定律确定土的抗剪强度参数:内摩擦角 和凝聚力c。直剪试验所测试的岩土体的抗剪强度,在工程应用中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前人做

直接剪切试验报告

实验五 直接剪切试验 实验人: 学号: 一、概述 直接剪切试验就是直接对试样进行剪切的试验,简称直剪试验,是测定土的抗剪强度的一种常用方法,通常采用4个试样,分别在不同的垂直压力p 下,施加水平剪切力,测得试样破坏时的剪应力τ,然后根据库仑定律确定土的抗剪强度参数内摩擦角?和粘聚力c 。 二、仪器设备 1、直剪仪。采用应变控制式直接剪切仪,如图所示,由剪切盒、垂直加压设备、剪切传动装置、测力计以及位移量测系统等组成。加压设备采用杠杆传动。 2、测力计。采用应变圈,量表为百分表。 3、环刀。内径6.18cm ,高2.0cm 。 4、其他。切土刀、钢丝锯、滤纸、毛玻璃板、凡士林等。 三、操作步骤 1、将试样表面削平,用环刀切取试件,测密度,每组试验至少取四个试样,各级垂直荷载的大小根据工程实际和土的软硬程度而定,一般可按100kPa ,200kPa ,300kPa ,400kPa (即1.0 kg/cm 2,2.0 kg/cm 2,3.0 kg/cm 2,4.0 kg/cm 2)施加。 2、检查下盒底下两滑槽内钢珠是否分布均匀,在上下盒接触面上涂抹少许润滑油,对准剪切盒的上下盒,插入固定销钉,在下盒内顺次放洁净透水石一块及湿润滤纸一张。 图7-1 应变控制式直剪仪 1—轮轴;2—底座;3—透水石;4—测微表;5—活塞; 6—上盒;7—土样;8—测微表;9—量力环;10—下盒

3、将盛有试样的环刀平口朝下,刀口朝上,在试样面放湿润滤纸一张及透水石一块,对准剪切盒的上盒,然后将试样通过透水石徐徐压入剪切盒底,移去环刀,并顺次加上传压板及加压框架。 4、在量力环的安装水平测微表,装好后应检查测微表是否装反,表脚是否灵活和水平,然后按顺时针方向徐徐转动手轮,使上盒两端的钢珠恰好与量力环按触(即量力环中测微表指针被触动)。 5、顺次小心地加上传压板、钢珠,加压框架和相应质量的砝码(避免撞击和摇动)。 6、施加垂直压力后应立即拔去固定销(此项工作切勿忘记)。开动秒表,同时以每分钟4~12转的均匀速度转动手轮(学生可用6转/分),转动过程不应中途停顿或时快时慢,使试样在3~5分钟内剪破,手轮每转一圈应测记测微表读数一次,直至量力环中的测微表指针不再前进或有后退,即说明试样已经剪破,如测微表指针一直缓慢前进,说明不出现峰值和终值,则试验应进行至剪切变形达到4mm(手轮转20转)为止。 7、剪切结束后,吸去剪切盒中积水,倒转手轮,尽快移去砝码,加压框架,传压板等,取出试样,测定剪切面附近土的剪后含水率。 8、另装试样,重复以上步骤,测定其它三种垂直荷载(200kPa,300kPa,400kPa)下的抗剪强度。 四、成果整理 1、按式(7-1)计算抗剪强度: τ(7-1) = CR 式中R—量力环中测微表最大读数,或位移4mm时的读数。精确至0.01mm。 C—量力环校正系数,(N/mm2/0.01mm)。 2、按式(7-2)计算剪切位移: L- ?2.0(7-2) = R n 式中0.2 —手轮每转一周,剪切盒位移0.2mm; n—手轮转数。 3、制图 ?(1)以剪应力为纵坐标,剪切位移为横坐标,绘制剪应力τ与剪切位移L 的关系曲线,如试验图7-2所示。取曲线上剪应力的峰值为抗剪强度,无峰值时,取剪切位移4mm所对应的剪应力为抗剪强度。 (2)以抗剪强度为纵坐标,垂直压力为横坐标,绘制抗剪强度与垂直压力关系曲线(图7-3),直线的倾角为土的内摩擦角?,直线在纵坐标上的截距为土

直剪试验和三轴剪切试验对比分析

直剪试验和三轴剪切试验对比分析 【摘要】土的抗剪强度是指地基土抵抗外荷载破坏的能力。抗剪强度指标是确定地基土承载力的关键指标,在地基与基础设计及办坡工程设计中至关重要。 土的抗剪强度指标主要是通过室内试验获得。试验方法主要有直接快剪、固结快剪和固结不排水剪。本文通过在室内对同一土体进行固结快剪和固结不排水剪试验,探研两种试验方法所得结果的差异。 【关键词】抗剪强度;固结快剪;固结不排水剪 为了确定建筑物地基承载力、预测边坡的稳定性、确定渠道和基抗的坡角等,都需要研究土的抗剪强度。抗剪强度指标是工程计算中需要的直接计算指标。 土在外力作用下在剪切面单位面积上所能承受的最大剪应力称为土的抗剪强度。土的抗剪强度是由颗粒间的内摩擦力以及胶结物和水膜的分子引力所产生的粘聚力共同组成。 1. 土的抗剪强度的基本理论 1773年,库仑根据砂土的摩擦试验,砂土的抗剪强度决定于砂土的内摩擦角,即决定于砂土颗粒之间的内摩擦力。它与压应力成正比。砂土的抗剪强度曲线为一过原点的直线,可用τf=σtgφ表示。 后来又提出粘性土的抗剪强度表达式为: τf=c+σtgφ

式中:τ f ——土的抗剪强度,kpa; σ——作用于剪切面上的法向应力,kpa; φ——土的内摩擦角,(°) c——土的粘聚力,kpa。 据库伦定律求土的抗剪强度指标是很简单。但由于土的抗剪强度受许多因素影响,如试验时的排水条件、试样的受压历史、剪切的速度、仪器的类型和操作方法等,所以c、φ值随着影响因素的不同而异,实际上,它是表示在一定条件下的抗剪强度。 2. 试验方法对比 2.1 固结快剪。 试验仪器采用直接剪刀切仪。首先将制备好的3~4个高2cm面积30cm2的圆柱形土体分别置于剪切盒内,使其承受一定的竖向压力σ下排水,待固结稳定后快速施加水平剪应力使其剪破,在剪应力施加过程中记录下剪应力的峰值强度,若未出现峰值取剪位移为4mm相对应的剪应力作为它的抗剪强度(一般最大位移为试样直径的1/15~1/10。对于直径61.8mm的试样,其最大剪切位移为4~6mm,所以规定取剪切位移为4mm对应的剪应力为抗剪强度值。同时要求试验的剪切位移达6mm)。 2.2 固结不排水剪。 试验仪器采用三轴压缩仪。首先将3~4个制备好的高8cm面积12cm2的圆柱形土体在周围压力σ3下排水,待固结稳定后,开始剪切,过程中按一定变形量测记测力计、轴向变形和孔隙水压

专项试验计划和方案

专项试验计划和方案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中小河流治理重点县综合整治及水系连通试点项目鹿邑县谷阳卫真项目区工程 专项试验计划与方案 河南基安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中小河流治理重点县谷阳卫真项目区施工Ⅱ标段项目部

二〇一六年六月 专项试验计划和方案 一.编制依据 (1)中小河流治理重点县综合整治及水系连通试点项目鹿邑县谷阳卫真项目区工程设计施工图纸。 (2)国家现行强制性技术质量标准、验收规范、技术规程等。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年版) 《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SL352—2006 《堤防工程施工质量评定与验收规程》SL239—1999 《水工混凝土钢筋施工规范》DL/T5169—2002 《土工试验规程》SL237—1999 《堤防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标准》SL634—2012 (3)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4)本公司质量体系程序文件及管理规章制度。 二.工程概况 闫沟河是八里河支流,发源于鹿邑县穆店乡赵庄东北部,流经穆店乡、鸣鹿办事处、谷阳办事处,于谷阳和卫真交界处入八里河。流域面积为,河长。 本次闫沟河治理范围为牛楼(G311国道桥)(4+000)~入八里河口 (0+077),主要治理措施是对河道进行清淤清障,沿河(0+077~1+440)岸坡进行植物防护长:重建吴园桥、汤庄桥、钓鱼台桥3座桥梁。 八里河属涡河水系,是白沟河左岸支流,发源于鹿邑县玄武镇王庄西,流经玄武镇、穆店乡、鸣鹿办事处、谷阳办事处、观堂乡、王皮溜镇6个乡镇,于王皮溜镇王河滩村入白沟河。八里河在玄武镇、穆店乡、鸣鹿办事处段又称蒿须沟。全流域面

比对试验数据处理的3种方法

比对试验数据处理的3种方法 摘要引入比对试验的定义,结合两个实验室进行的一组比对试验数据实例,介绍比对试验数据处理的3种基本方法,即(:rubbs检验、F检验、t检验,并阐述三者关系。 在实验室工作中,经常遇到比对试验,即按照预先规定的条件,由两个或多个实验室或实验室内部 对相同或类似的被测物品进行检测的组织、实施和评价。实验室间的比对试验是确定实验室的检测能 力,保证实验室数据准确,检测结果持续可靠而进行的一项重要的试验活动,比对试验方法简单实用,广 泛应用于企事业、专业质检、校准机构的实验室。国家实验室认可准则明确提出,实验室必须定期开展 比对试验。虽然比对试验的形式较多,如:人员比对、设备比对、方法比对、实验室间比对等等,但如何 将比对试验数据归纳、处理、分析,正确地得出比对试验结果是比对试验成败的关键。 以下笔者结合实验室A和B两个实验室200年进行的比对试验中的拉力试验数据实例,介绍比对试验数据处理的3种最基本的方法,即格鲁布斯(Grubbs)检验、F检验、t检验。 1 数据来源情况 试样 在实验室的半成品仓库采取正交方法取样,样品为01. 15 mm制绳用钢丝。在同一盘上截取20 段长度为lm试样,按顺序编号,单号在实验室A测试,双号在实验室B测试。 试验方法及设备 试验方法见 GB/T 228-1987,实验室A : LJ-500(编号450);实验室B : LJ-1 000(编号2)。 测试条件 两实验室选择有经验的试验员,严格按照标准方法进行测试,技术人员现场监督复核,确认无误后 记录。对断钳口的试样进行重试。试验时两实验室环境温度(28 T )、拉伸速度(50 mm/min )、钳口距 离(150 mm)相同。 试验数据 测试得出的两组原始试验数据见表to 表1 实验室A,B试验数据

直剪试验

八、直接剪切试验 基本原理直接剪切试验是测定土的抗剪强度的一种常用方法。试验的原理是根据库仑定律,土的内摩擦力与剪切面上的法向压力成正比。将土制备成几个土样,分别在不同的法向压力下,沿固定的剪切面直接施加水平剪力进行剪切, ,然后,根据剪切定律确定土的抗剪强得其剪坏时的剪应力,即为抗剪强度τ f 度指标Φ和C。 按土样在荷重作用下压缩及受剪时的排水情况不同,试验方法可分三种: (1) 快剪法(或称不排水剪):即在试样上施加垂直压力后,立即加水平剪切力。在整个试验中,不允许试样的原始含水率有所改变(试样两端敷以隔水纸),即在试验过程中孔隙水压力保持不变(3-5min内剪坏)。 (2) 慢剪法(或称排水剪):即在加垂直荷重后,使其充分排水(试样两端敷以滤纸),在土样达到完全固结时,再加水平剪力;每加一次水平剪力后,均需经过一段时间,待土样因剪切引起的孔隙水压力完全消失后,再继续加下一次水平剪力。 (3) 固结快剪法:在垂直压力下土样完全排水固结稳定后,以很快速度施加水平剪力。在剪切过程中不允许排水(规定在3-5min内剪坏)。 8.1 慢剪试验 1 本试验方法适用于细粒土。 2 本试验所用的主要仪器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主要结构(见附图8.1) 1、推动座部分 2、剪切盒部分 3、测力环部分 4、杠杆加压部分 5、加荷、卸荷部分 6、电动等应变直剪仪另加变速箱部分 (2) 环刀:内径61.8mm,高度20mm。 (3) 位移量测设备:量程为10mm,分度值为0.01mm的百分表;或准确度为全量程0.2%的传感器。 3 慢剪试验,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1) 原状土试样制备,应按有关标准进行,扰动土试样制备按有关标准进行,每组试样不得少于4个;当试样需要饱和时,应按有关标准的步骤进行。

某工程材料检验试验计划专项方案

某工程材料检验试验计划专项方案.

某项目 材料检验试验施 工 方 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某某工程项目部编制.

某材料检验试验专项方案 目录 一、编制依据 ........................................ 2 二、工程概况 ........................................ 2 三、检验试验管理 .................................... 3 四、检验试验计划 (5) 1 某材料检验试验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设计施工图。 2、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666-2015) 5、《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6、《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11) 7、《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008) 8、《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2011) 9、《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2002) 10、《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JGJ18-2012)

11、《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标准》(JGJ/T27-2001) 12、《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10) 13、《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 14、《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 15、《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07) 16、《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 17、《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18、《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 19、其他现行规范、规定 二、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某市某小区,位于河北省某市某地,由某市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开发,河北博科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设计,某市泰信达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监理,主要有地上住宅,地下一层车库组成。 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二级 2 某材料检验试验施工方案 设计使用年5丙建筑抗震设防分 抗震设防烈Ⅲ建筑场地类 主楼框架抗震等级为一抗震等 丙地基基础设计等 地面粗糙度类持力层土层类型及4-层作为持力基础落于地基承载力标准值不小地基承载力标准140KP建筑结构类框架剪力墙结构筏板基础基础类型

实验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

实验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 数据处理是物理实验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包含的容十分丰富,例如数据的记录、函数图线的描绘,从实验数据中提取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信息,验证和寻找物理规律等。本节介绍物理实验中一些常用的数据处理方法。 1列表法 将实验数据按一定规律用列表方式表达出来是记录和处理实验数据最常用的方法。表格的设计要求对应关系清楚、简单明了、有利于发现相关量之间的物理关系;此外还要求在标题栏中注明物理量名称、符号、数量级和单位等;根据需要还可以列出除原始数据以外的计算栏目和统计栏目等。最后还要求写明表格名称、主要测量仪器的型号、量程和准确度等级、有关环境条件参数如温度、湿度等。 本课程中的许多实验已列出数据表格可供参考,有一些实验的数据表格需要自己设计,表1.7—1是一个数据表格的实例,供参考。 表1.7—1数据表格实例 氏模量实验增减砝码时,相应的镜尺读数

2作图法 作图法可以最醒目地表达物理量间的变化关系。从图线上还可以简便求出实验需要的某些结果(如直线的斜率和截距值等),读出没有进行观测的对应点(插法),或在一定条件下从图线的延伸部分读到测量围以外的对应点(外推法)。此外,还可以把某些复杂的函数关系,通过一定的变换用直线图表示出来。例如半导体热敏电阻的电阻与温度关系为,取对数后得到 ,若用半对数坐标纸,以lgR为纵轴,以1/T为横轴画图,则为一条直线。 要特别注意的是,实验作图不是示意图,而是用图来表达实验中得到的物理量间的关系,同 时还要反映出测量的准确程度,所以必须满足一定的作图要求。 1)作图要求 (1)作图必须用坐标纸。按需要可以选用毫米方格纸、半对数坐标纸、对数坐标纸或极坐标纸等。

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复习提纲

第0章 1 试验数据处理的主要作用 试验设计合理的规划试验,以通过较高效的试验方案获得更具代表性的数据 数据处理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从而获得研究对象的变化规律,为生产和科研提供指导。 数据处理的具体作用: 第一章 2 真值的概念和特点 真值 某时刻和某一状态下,某量的可观值或实际值。 真值很多是位置的,但部分又是已知的。 3 平均值,尤其是算数平均值,加权平均值的概念。 平均值 科学实验中,经常将多次试验值得平均值作为真值的近似值。 (1) 算数平均值(arithmetic mean ) 同样试验条件下,如多次试验值服从正态分布,则算数平均值是这组等精度试验值中最佳或最可信赖的值。 (2) 加权平均值(weighted mean ) 若一组试验数据的精度或可靠度不一致,为了突出可靠性高的数值,可以采用加权平均值 权值的确定方法:①取试验值出现的频率ni/n ②若xi 为每组试验值的平均值,则权值为每组试验的次数 ③根据权与绝对误差的平方成反比确定 ④根据试验者的经验确定 4 误差的概念,包括绝对误差与相对误差。 判断影响结果的因素主次 优化试验或生产方案 确定试验因素与试验结果之间的近似函数关系 判断试验数据的可靠性 预测试验结果 控制试验结果 n n x i n ===121n x x x x i n ==+++= 121

5 误差的类型及产生的原因。 随机误差 系统误差 过失误差 6 精密度、正确度和准确度的概念。 1精密度定义:一定条件下多次试验值得彼此符合程度或一致程度。 正确度定义:大量试验结果的算数平均值与真值的一致程度。 准确度定义:反映系统误差与随机误差的综合 正确度:大量试验结果的算数平均值与真值的一致程度。 反映试验系统随机误差的大小 准确度:反映系统误差与随机误差的综合 7随机误差的检验法F 检验法。 1)检验两组实验数据精密度是否一致—双侧检验 (2)检验两组实验数据精密度优劣—单侧检验 a. 左侧检验 ① 取统计量为: ②给定显著性水平α ③查表确定临界值: ④ 判断:若 且 结论:S12相对S12两无显著减小。 b. 右侧检验 8 系统误差的t 检验法。 2122S F S = ① 取统计量为: ②给定显著性水平α ③查表确定临界值: 1212 (1,1) F n n α - --122(1,1) F n n α--④ 判断:若 121212 2 (1,1)F (1,1) F n n F n n αα- --<<--结论:则两组数据方差无显著差异。 2 122 S F S =112(1,1)F n n α---F 1<12F (1 ,1)F n n α<--12(1,1)F n n α--12F (1 ,1)F n n α<--

直剪实验实验方案

直剪实验 一、实验目的 通过直剪实验测定土样在不同正压力下的抗剪强度。 二、实验原理 分别在不同的垂直压力P下,施加水平剪切力进行剪切,测得剪切破坏时的剪应力τ,即为抗剪强度。 采用应变控制式直剪仪,如图1所示,该仪器的主要部件由固定的上盒和活动的下盒组成,试样放在上下盒内上下两块透水石之间。工作原理为:控制试样产生一定位移,如量力环中量表指针不再前进,表示试样已剪损,借助与上盒接触的量力环的变形值可以测定其相应的水平剪应力,表征土的抗剪强度。 1-轮轴2-底座3-透水石4-垂直位移计5-活塞 6-上盒7-土样8-量力环量表9-量力环10-下盒 图1 应变控制式直剪仪 三、实验设备 1.本实验采用应变控制式直剪仪,如上图1所示。由剪切盒、垂直加压设备、剪切传动装置、测力计、位移量测系统构成。 2.垂直加压设备:用砝码通过杠杆、加压框架、刚球、传力板施加于试样。

3.剪切传动装置:转动手轮推动下盒给试样施加剪切力,剪切力的大小由与土样上盒连接的测力环测量。 4.切土环刀:内径61.8mm,高20mm,截面积30cm2。 5.铜质剪切盒:分上下两块,用两个销钉连接对齐,剪切前必须拔出销钉。 6.盒内有上下两块透水石,使水可以渗出,但土粒会进入透水石的空隙,所以透水石表面应衬滤纸,快剪可衬蜡纸或塑料薄膜。 7.测力计:由测力环和百分表构成,测力环的受力与变形成比例,用百分表测得变形再乘以一个变换系数C就得到土试样所受的剪应力。 8.其它:秒表、修土刀、凡士林等。 四、实验步骤 1.用环刀取土样,两面削平,放在桌上待用。 2.将压盖和上透水石从盒中取出,这时一般应该将剪切盒取下,除去上块和可以取下的其他部件。 3.放回剪切盒上块时注意上下不要放反,上块上面盒口是有环形缺口可放入环刀的,将剪切盒上下块对齐,插入销钉,此时下透水石应留在剪切盒底,在下透水石上面放一张蜡纸或塑料膜。 4.将装有土样的环刀刃口向上放在剪切盒口的缺口上,应该刚好放进,即与剪切盒对齐。 5.土样上放一张蜡纸或塑料膜,再放上上透水石。两手拇指在透水石上用力向下按,使土样从环刀平稳滑入剪切盒,用拇指按一下确认土样已经到底,此时上下两块的分界面应该正好通过土样正中部,取下空环刀。放上铜质压盖,在铜质压盖上部凹槽里放入大滚珠。 6.将适当的砝码加上吊盘,将载荷通过大滚珠压在铜质压盖上对土样加荷,本次实验三个法向应力分别为50、100、200KPa,响应的砝码应分别为1.275、2.55、5.099Kg。 7.转动摇柄使剪切盒前曲板与测力钢环接触,注意测力钢环中的百分表指针稍有转动即停止摇动摇柄。 8.确认已经拔出两个销钉,准备实验。 9.一人均匀摇动手柄使剪切以0.8mm/min(每15秒一周)的速度进行,一人观察时间,另一人记录,手轮每转一圈(15秒)记一次测力计百分表的读数。 10.当测力计百分表来回摆动或者开始后退(即测力计读数出现峰值),说明此时试样已经剪损,剪切变形达到4mm,停止实验。若剪切过程中测力计读数无峰值出现时,量力环

试验计划方案

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 CHINASTATECONSTRUCTIONENGRG.CORP. 9号学生集体宿舍等6项(南区学生 宿舍二期) 施工试验方案 筑工程有限公司 2016年1月

目录 一、编制依据 (2) 1、主要编制依据 (2) 2、参考资料 (2) 二、工程概况 (2) 三、现场试验设备配置 (3) 四、材料的见证取样与送检 (3) 1、有见证取样和送检制度 (3) 2、本工程有见证取样和送检的项目 (3) 3、有见证取样和送检的数量规定 (4) 五、试验项目及见证检测试验室的确定 (4) 六、有见证取样和送检人员的确定 (4) 七、试验人员配备 (4) 八、结构施工部分试验 (4) 1、钢筋 (4) 2、直螺纹套筒连接接头 (6) 3、混凝土 (8) 4、防水材料 (14) 5、建筑节能保温 (15) 6、脚手架钢管、扣件进场复试 (15) 7、水电暖通物资复试检测及计划 (15) 九、装饰装修部分试验 (16) 1、装饰装修物资内容 (16) 十、室内环境检测(国家强制性标准GB50325-2001) (19) 1、原材试验 (19) 十一、建立试验管理台帐 (19) 十二、试验质量保证措施 (19) 十三、试验资料管理 (20)

一、编制依据 1、主要编制依据 (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4)、《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2010; (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6)、《地下工程防水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11; (7)、《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50328-2014; (8)、《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 (9)、《北京市抗震局建设项目抗震设防要求(标准)审查意见书》; (10)、《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 (11)、《工业建筑防腐设计规范》GB50046-2008; (12)、《北京地区建筑地基基础勘察设计规范》DBJ11-501-2009; (13)、北京市施工设计图纸; (14)、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等文件; (15)、北京市建设工程见证取样和送检管理规定; 2、参考资料 (1)《建筑工程常用材料试验手册》; 二、工程概况 ①功能:学生用宿舍以及附属用房 ②项目组成:由4栋单体建筑及2处人防出入口共6项组成。 ③建筑布局:由南向北依次为:9号学生集体宿舍楼、10号学生集体宿舍楼、学生集体宿舍及公共配套服务楼(综合楼)、11号学生集体宿舍楼。9~11号楼平面呈矩形,且地上外观尺寸一致,综合楼平面呈U形。 9、11号学生集体宿舍楼地下室独立设置,10号学生集体宿舍楼、学生集体宿舍及公共配套服务楼地下室连通为一个整体,并设有人防工程。

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

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方法总述及总结 王亚丽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08统计1班 081120132) 摘要: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是一门非常有用的学科,是研究如何经济合理安排 试验可以解决社会中存在的生产问题等,对现实生产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本文根据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进行了总述与总结,以期达到学习、理解、掌握的以及灵活运用的目的。 1 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基本知识总述 1.1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的基本思想 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是数理统计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以概率论、数理统计及线性代数为理论基础,结合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研究如何经济、合理地安排实验方案以及系统、科学地分析处理试验结果的一项科学技术,从而解决了长期以来在试验领域中,传统的试验方法对于多因素试验往往只能被动地处理试验数据,而对试验方案的设计及试验过程的控制显得无能为力这一问题。 1.2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的作用 (1)有助于研究者掌握试验因素对试验考察指标影响的规律性,即各因素的水平改变时指标的变化情况。 (2)有助于分清试验因素对试验考察指标影响的大小顺序,找出主要因素。(3)有助于反映试验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情况,即因素间是否存在交互作用。(4)能正确估计和有效控制试验误差,提高试验的精度。 (5)能较为迅速地优选出最佳工艺条件(或称最优方案),并能预估或控制一定条件下的试验指标值及其波动范围。 (6)根据试验因素对试验考察指标影响规律的分析,可以深入揭示事物内在规律,明确进一步试验研究的方向。

1.3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应遵循的原则 (1)重复原则:重可复试验是减少和估计随机误差的的基本手段。 (2)随机化原则:随机化原则可有效排除非试验因素的干扰,从而可正确、无偏地估计试验误差,并可保证试验数据的独立性和随机性。 (3)局部控制原则:局部控制是指在试验时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方法减少非试验因素对试验结果的影响。用图形表示如下: 2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方法总述和总结 2.1方差分析 (1)概念:方差分析是用来检验两个或两个以上样本的平均值差异的显著程度。并由此判断样本究竟是否抽自具有同一均值的总体。 (2)优点:方差分析对于比较不同生产工艺或设备条件下产量、质量的差异,分析不同计划方案效果的好坏和比较不同地区、不同人员有关的数量指标差异是否显著时,是非常有用的。 (3)缺点:对所检验的假设会发生错判的情况,比如第一类错误或第二类错误的发生。 (4)基本原理:方差分析的基本思路是一方面确定因素的不同水平下均值之间的方差,把它作为对由所有试验数据所组成的全部总体的方差的第一个估计值;另一方面再考虑在同一水平下不同试验数据对于这一水平的均值的方差,由此计算出对由所有试验数据所组成的全部数据的总体方差的第 二个估计值。比较上述两个估计值,如果这两个方差的估计值比较接近就说明因素的不同水平下的均值间的差异并不大,就接受零假设;否则,说明因素的不同水平下的均值间的差异比较大。

(土工)直接剪切实验(报告)

直接剪切实验报告 专业班级学号姓名同组者姓名 实验编号实验名称直接剪切实验 实验日期批报告日期成绩 一、实验目的 直接剪切实验是测定土的抗剪强度的一种常用方法,通常采用四个试样,分别在不同的垂直压力下,施加水平剪切力进行剪切,测出破坏时剪应力,然后根据库仑定律确定土的抗剪强度指标:内摩擦角φ和粘聚力c。 二、实验原理 土的破坏都是剪切破坏,土的抗剪强度是土在外力作用下,其一部分土体对于另一部分土体滑动时所具有的抵抗剪切的极限强度。土体的一部分对于另一部分移动时,便认为该点发生了剪切破坏。无粘性土的抗剪强度与法向应力成正比;粘性土的抗剪强度除和法向应力有关外,还决定于土的粘聚力。土的摩擦角φ、粘聚力c是土压力、地基承载力和土坡稳定等强度计算必不可少的指标。 三、实验仪器 1.应变控制式直剪仪:由剪切容器、垂直加压设备、水平力推力座、量力环等组成。 2.其它辅助设备:百分表、天平、环刀、秒表、饱和器、透水石、削土刀等。 四、实验步骤 (见实训指导书,不要都抄,自己总结,写关键步骤即可。) 1.按要求的干密度,称出一个环刀体积所需的风干试样。本实验使用扰动土试样。制备四份试样,在四种不同竖向压力下进行剪切试验。 2. .取出剪切容器的加压盖及上部透水石,将上下盒对准,插入固定销。 3.将试样徐徐倒入剪切容器内,在试样面上依次放好透水石、加压盖、钢珠

和加力框架。 4. 徐徐转动手轮至量力环上的百分表长针微微转动为止,将百分表的长针 调至零,即R 0=0。 5. 在试样面上施加第一级垂直压力P=100kpa 。 6. 拔去固定销,以8s/r 的均匀速率转动手轮,使试样在3--5分钟内剪破。 剪破标准: (1)当百分表读数不变或明显后退,(2)百分表指针不后退时, 以剪切位移为4mm 对应的剪应力为抗剪强度,这时剪切至剪切位移达6mm 时才停止剪切。 7. 卸除压力,取下加力框架、钢珠、加压盖等,倒出试样,刷净剪切盒。 8.重复2-7步骤,改变垂直压力,使分别为200、300、400kpa 进行试验。 五、 注意事项 1.先安装试样,再装量表。安装试样时要用透水石把土样从环刀推进剪切盒里,试验 前量表中的大指针调至零。 2.加荷时,不要摇晃砝码;剪切时要拔出销钉。 六、 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 直接剪切试验记录 仪器编号 试样面积(cm 2) 垂直压力p (kPa ) 100 200 300 400 量力环最大变形R (0.01mm ) 量力环号数 量力环系数C (Kpa/0.01mm ) 抗剪强度CR =τ(Kpa ) 抗剪强度指标 C= kpa , ?= °

典型试验检测项目实施方案

典型试验检测项目实施 方案 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典型试验检测项目实施方案 一、交工验收前工程质量检测实施方案 1 项目概况 (1)、主要技术指标 (2)、主要工程量 (3)、参建单位 2 项目委托及检测依据 2.1项目委托 委托单位: 委托文件: 2.2检测依据 (1)、交通运输部:《公路工程竣(交)工验收办法》(交通部【2004】第3号令),2004;以下简称:“《验收办法》”; (2)、交通运输部:《公路工程竣(交)工验收办法实施细则》,(交公路发【2010】65号),2010,以下简称“《实施细则》”; (3)、住建部《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1-2008),2008;以下简称“《城镇验收规范》”; (4)、住建部《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2-2008),2008,;以下简称“《城市桥梁验收规范》”; (5)、交通运输部:《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一册土建工程》(JTG F80/1-2004),2004,以下简称“《验评标准》”; (6)、交通运输部:《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 E60-2008),2008; (7)、住建部:《城市桥梁设计荷载准则》(CJJ 77-98),1998; (8)、住建部:《城市桥梁设计通用规范》(征求意见稿),2007; (9)、交通部:《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2003; (10)、交工验收检测合同书;

(11)、批准的施工图设计及施工中有关设计变更的来往文件; (12)、相关设计、施工规范和试验规程。 3 主要检测内容 交工验收工程质量检测主要包括工程实体质量检测、工程外观质量检查、质量保证资料审查等。 3.1工程实体质量检测 依据《实施细则》的规定,项目交工验收工程质量检测主要抽查项目及抽检频率如表1所示。

大学物理实验数据处理基本方法

实验数据处理基本方法 实验必须采集大量数据,数据处理是指从获得数据开始到得出最后结 论的整个加工过程,它包括数据记录、整理、计算与分析等,从而寻找出 测量对象的内在规律,正确地给出实验结果。因此,数据处理是实验工作 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数据处理涉及的内容很多,这里只介绍常用的四种方 法。 1列表法 对一个物理量进行多次测量,或者测量几个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往往 借助于列表法把实验数据列成表格。其优点是,使大量数据表达清晰醒目, 条理化,易于检查数据和发现问题,避免差错,同时有助于反映出物理量 之间的对应关系。所以,设计一个简明醒目、合理美观的数据表格,是每 一个同学都要掌握的基本技能。 列表没有统一的格式,但所设计的表格要能充分反映上述优点,应注意以下几点:1.各栏目均应注明所记录的物理量的名称(符号 )和单位; 2.栏目的顺序应充分注意数据间的联系和计算顺序,力求简明、齐全、有条理; 3.表中的原始测量数据应正确反映有效数字,数据不应随便涂改,确实要修改数据时, 应将原来数据画条杠以备随时查验; 4.对于函数关系的数据表格,应按自变量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以便于判 断和处理。 2图解法 图线能够明显地表示出实验数据间的关系,并且通过它可以找出两个 量之间的数学关系,因此图解法是实验数据处理的重要方法之一。图解法 处理数据,首先要画出合乎规范的图线,其要点如下: 1.选择图纸作图纸有直角坐标纸 ( 即毫米方格纸 ) 、对数坐标纸和 极坐标纸等,根据 作图需要选择。在物理实验中比较常用的是毫米方格纸,其规格多为17 25 cm 。 2.曲线改直由于直线最易描绘 , 且直线方程的两个参数 ( 斜率和截距 ) 也较易算得。所以对于两个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是非线性的情形,在用图解法时 应尽可能通过变量代换 将非线性的函数曲线转变为线性函数的直线。下面为几种常用的变换方法。 ( 1) xy c ( c 为常数 ) 。 令 z 1,则 y cz,即 y 与 z 为线性关系。 x ( 2) x c y ( c 为常x2,y 1 z ,即 y 与为线性关系。

直剪试验操作步骤

粉质粘土直剪实验 1烘干土过2mm筛(制样前先复测含水率,w<0.3%则可按干土计算,如w>0.3% 则继续烘干) 2配置不同浓度的盐溶液 m盐=盐的相对分子质量(g/mol)*溶剂体积(L)*摩尔浓度(mol/L) 3调至所需干密度、含水率的土样(静置反应3天) 如w=12%,喷所需盐溶液,静置三天,再复测含水率,按实测含水率来计算后续土样,按给定的干密度如p=1.5计算环刀样所需湿土质量。 4按干密度称取所需土样质量(一般+0.5g,因为压样器里面会残留一些),压样(压样器)。注意环刀先涂抹凡士林之后再称重 5饱和,将环刀样装入饱和器中抽气饱和,抽入事先配置好的盐溶液,在溶液中饱和7天 6直剪装样,将剪切盒洗干净,放好透水石(事先煮好并烘干冷却)和滤纸,插好插销,将环刀样小心推入剪切盒内,盖好传力盖,调好传感器,对准压力杆,加砝码(切记要放下钩子,才能给压力)。此后固结12小时。 7固结完成后,拔出插销,打开直剪仪(右侧开关),按F1调节剪切速率,慢剪的剪切速率应小于0.02mm/min,一般取0.01mm/min, 打开电脑,打开Tgw,文件→→工程管理→→新建→→工程参数(工程名称、实验编号)均以日期命名,如2015-4-16,工程目录:E\wei\20115-4-16→→应用→→采集→→直剪试验→→设置仪器编号,试样编号,土样编号,并检查电脑显示的剪切速率是否和直剪仪相一致→→反鼠标黄色编号→→开始试验→→按直剪仪F3开始 接下来等电脑显示采样(若不采样就是空闲或者接触)时方可离开。 剪切12小时(待曲线趋势稳定,时间并不一定是12h)。 8 剪切完成后,点击文件→→保存→→反鼠标黄色编号→→停止试验→→按直 剪仪F3停止→→按直剪仪F6倒退→→点击处理直剪试验→→读入直剪试验新增采样数据→→输出标准文本→→核对文本数据与Tgw采样数据是否一致→→拷贝文本到U盘 9 拆样,清洗(若有盐,请清洗干净,以免腐蚀容器以及影响后续试验), 整理(擦拭剪切台面)

XX项目测试调试验收方案

测试调试验收方案 编制单位:XXXXXXXXXXX 编制时间:XXXX-XX-XX

目录 第一章弱电系统的测试、调试、验收 (3) 1.1 设备安装、测试与调试 (3) 1.2 设备检验 (5) 1.3 系统初步验收 (6) 1.4 系统试运行和最终验收 (6) 第二章综合布线系统的测试 (7) 2.1 综合布线测试的标准 (7) 2.2 综合布线测试内容 (7) 2.3 综合布线测试仪器选择 (8) 2.4 测试报告 (9) 第三章安全防范系统的测试、调试 (10) 3.1 外观鉴定 (10) 3.2 性能测试 (10) 3.3 功能测试 (10) 3.3.1 电视监控系统功能测试 (10) 3.3.2 门禁系统功能测试 (11) 3.3.5 防盗报警系统功能测试 (12) 3.4 其他测试 (12) 第四章楼宇自控系统的测试、调试 (14) 4.1 中央工作站的检测 (14) 4.2 子系统的检测 (15) 4.3 现场设备的检测 (17) 4.4 功能检测 (19) 第五章有线电视系统的测试、调试 (22)

第一章弱电系统的测试、调试、验收 1.1 设备安装、测试与调试 系统的检验和测试是保证系统建设成功的必要手段,也是系统验收前的必经步骤。 系统的测试和检验主要包括主要设备工厂检验、出厂前测试、设备运抵现场开箱检验和测试、安装验收检验、现场子系统测试、完工测试、试运行测试以及竣工验收测试等。测试检验内容包含:外观鉴定、功能测试、性能测试等。 在后面的章节我们将对各个子系统的测试、调试作详细的阐述。我们给出了部分子系统的调试、测试应该遵循的规范、步骤和方法手段,所阐述的测试项目包括但不限于本次项目中应用的各个子系统功能。 弱电系统一般安装、测试指标标准: A.弱电系统的接地应采用综合接地,接地电阻应不大于1Ω; B.电缆桥架应有50%的余量; C.弱电系统的设备机柜安装标准: ◆机柜的安装要平稳、牢固,应按施工图的防震要求进行加固; ◆机柜背面离墙距离应不小于0.8m,以便于安装和检修; ◆各种接线端子的标志应齐全;

实验数据处理的几种方法

实验数据处理的几种方法 物理实验中测量得到的许多数据需要处理后才能表示测量的最终结果。对实验数据进行记录、整理、计算、分析、拟合等,从中获得实验结果和寻找物理量变化规律或经验公式的过程就是数据处理。它是实验方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实验课的基本训练内容。本章主要介绍列表法、作图法、图解法、逐差法和最小二乘法。 1.4.1 列表法 列表法就是将一组实验数据和计算的中间数据依据一定的形式和顺序列成表格。列表法可以简单明确地表示出物理量之间的对应关系,便于分析和发现资料的规律性,也有助于检查和发现实验中的问题,这就是列表法的优点。设计记录表格时要做到:(1)表格设计要合理,以利于记录、检查、运算和分析。 (2)表格中涉及的各物理量,其符号、单位及量值的数量级均要表示清楚。但不要把单位写在数字后。 (3)表中数据要正确反映测量结果的有效数字和不确定度。列入表中的除原始数据外,计算过程中的一些中间结果和最后结果也可以列入表中。 (4)表格要加上必要的说明。实验室所给的数据或查得的单项数据应列在表格的上部,说明写在表格的下部。 1.4.2 作图法 作图法是在坐标纸上用图线表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揭示物理量之间的联系。作图法既有简明、形象、直观、便于比较研究实验结果等优点,它是一种最常用的数据处理方法。 作图法的基本规则是: (1)根据函数关系选择适当的坐标纸(如直角坐标纸,单对数坐标纸,双对数坐标纸,极坐标纸等)和比例,画出坐标轴,标明物理量符号、单位和刻度值,并写明测试条件。 (2)坐标的原点不一定是变量的零点,可根据测试范围加以选择。,坐标分格最好使最低数字的一个单位可靠数与坐标最小分度相当。纵横坐标比例要恰当,以使图线居中。 (3)描点和连线。根据测量数据,用直尺和笔尖使其函数对应的实验点准确地落在相应的位置。一张图纸上画上几条实验曲线时,每条图线应用不同的标记如“+”、“×”、“·”、“Δ”等符号标出,以免混淆。连线时,要顾及到数据点,使曲线呈光滑曲线(含直线),并使数据点均匀分布在曲线(直线)的两侧,且尽量贴近曲线。个别偏离过大的点要重新审核,属过失误差的应剔去。 (4)标明图名,即做好实验图线后,应在图纸下方或空白的明显位置处,写上图的名称、作者和作图日期,有时还要附上简单的说明,如实验条件等,使读者一目了然。作图时,一般将纵轴代表的物理量写在前面,横轴代表的物理量写在后面,中间用“~”

房建项目试验方案

一、编制依据 1.1七冶下坝安置房一期二标工程总承包工程施工合同; 1.2七冶下坝安置房一期二标工程总承包工程施工图纸; 1.3《七冶下坝安置房一期二标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1.4国家和贵州省规范、标准、部规(表1-1) 表1-1

二、工程概况 本安置房工程为6栋地上住宅和连片地下室组成的高层住宅楼,由3栋-2(地下车库)+18+1层住宅(16#~18#楼、)、3栋-2(地下车库)+2(地上商场)+15+1层(19#~21#)组成,其中住宅楼建筑面积104539.77㎡,6车库及商场建筑面积约52442.98㎡,建筑物檐口高57.6m。 2.1本工程住宅建筑性质为高层住宅建筑,使用功能为住宅。住宅共876套,层高 3.0m。基础结构为人工挖孔灌注桩,主体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短肢剪力墙,使用年限50年,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本工程±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1230.00m。 2.1工程结构简介(表2-1) 地下室结构概况表表2-1

2.2地下室各部位砼强度等级及抗渗概况(表2-2) 地下室砼强度等级及抗渗概况表表2-2 2.3地上结构概况(表2-3) 地上结构概况表表2-3 2.4工程建筑简介(表2-4)

2.5本工程所使用的钢筋种类(表2-6) 表2-6 I级钢6~12、Ⅲ级钢6~25 三、试验委托单的填写 本工程常规及见证试验委托试验室。 3.1基本要求 3.1.1试验资料应使用贵州省地方标准《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文件附件规定的试验报告。 3.1.2本工程实行有见证取样、送检,见证人确定后,及时向试验室备案。 3.2委托单的填写 贵安新区下坝安置房项目一期二标工程字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