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法制
第十章 《新闻学概论》 马工程
新闻法治的法律依据:地方性法规
• 在我国,地方性法规对建立和完善现有的新闻法治框架具 有探索性作用。
• 2003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广州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 是我国第一部全面规范政府信息公开行为的地方性法规, 它在推动政府信息公开方面有着重要的开创意义。
新闻法治的法律依据:行政规章
充实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新闻法制内容
• 我国的新闻事业和新闻传播活动已逐步纳入法治轨道,实 行了新闻法制管理。
• 我国社会主义新闻法制建设虽然取得了巨大成绩,但还有 很多艰巨的工作有待完成。
第十章 新闻法治
本章框架结构
新闻法治的内涵
新闻法治
新闻传播活动主体 的权利与义务
依法规范新闻传播行为
加强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新闻法制建设
新闻法治的定义
新闻法治的法律依据
公民、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 从事新闻传播活动的权利
公民、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 从事新闻传播活动的义务
规范新闻管理者的管理行为
保护被报道者及受众的合法权益
• 公民和法人享有从事新闻传播活动的权利,并承担相应的 义务。
• 依法规范新闻传播行为,包括规范新闻管理者的管理行为、 保护被报道者及受众的合法权益。
• 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法制建设。
第一节 新闻法治的内涵
新闻法治
• 在新闻法制建设的基础上,对公民和法人依法享有的新闻 传播活动的权利与义务提供法律和制度保障
山西“封口费”事件
2008年9月20日,山西霍宝干河煤矿发生矿难,1人死亡。 事故发生后矿方瞒报,引发“封口费”事件。据调查, 矿难发生后,到霍宝干河煤矿的人员多、成分复杂。其 中持有新闻出版总署新闻记者证的仅有2人,而多数“记 者”是假记者。被曝光收取费用的6家“媒体”中,中国 教育电视台一栏目收取1.9万余元。新闻出版总署新闻报 刊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对管理不严、甚至鼓励记者搞 “有偿新闻”的单位进行整顿。
新闻学概论复习资料 第八章 新闻法治
A.宪法(二十二条、三十五条、三十八条、五十三条)
B.法律(《刑法》、《民法通则》、《保守国家秘密法》、《著作权法》、《广告法》等)
C.行政法规(例如《出版管理条例》、《报纸管理条例》、《期刊管理条例》、《印刷管理条例》等)
D.地方性法规(如2003年开始实施的《广州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
3.从法治管理效果看,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做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
(二)充实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法治内容
(三)增强新闻传播中的守法意识:
增强新闻写作中记者的自觉守法意识:增强新闻编排工作中编辑的自觉守法意识
3.新闻工作者除了作为公民拥有这种权力外,从社会职业角度看,这种权利体现在新闻信息传播系统中,就是新闻媒体的报道权
(三)公民、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权与政府的信息公开义务
1.舆论监督权是公民的一项政治权利。由于公民的这一权利常常是通过新闻媒体实现的,而新闻媒体又被称作舆论界,因此,一般意义上舆论监督权特指新闻舆论监督权
1.著作权也叫版权,是著作权人对其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是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
2.我国《著作权法》第五条规定,“本法不适用于时事新闻”。这一规定的意义在于保障受众能够快捷、便利地获得事实信息
公民、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从事新闻传播活动的义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新闻报道不得危害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
第八章 新闻法治
第一节 新闻法制的含义
一、法治与法制
法治是“人治”的对应概念,其基本含义是指依法治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状态和手段,它主要包括社会具有普遍遵守的法和保证法得以正确运用与遵守的国家权力机关与司法体系
法制是法律制度的简称
一般来说,法治建立在法制的基础之上,没有法制作为基础,法治也不可能建立和继续存在
第二章_我国新闻传播法制内容概要
3、法是国家制定并认可的(成文法、不成文法)
4、法律制定后国家强制力来保障实施。 5、法是具有普遍性的行为规范
Page 26
三、法的主要内容
法的主要内容: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法律关系主体:法律关系的参加者
法律关系的客体: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
权利:法律关系主体依法享有的某种权益
义务:义务人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某种责任
Page 24
新闻法、新闻传播法
广义:调整新闻传播活动各种社会关系,保障新闻传播活动 中的社会公共利益和公民、法人的有关合法权益的总称。 狭义:是指规范新闻传播活动和新闻事业的专门性的法律, 如“新闻法”、“报刊法”、“广播电视法”等。
Page 25
二、法的特征
1、法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 2、法是统治者意志的体现
Page 3
三、新闻法制的基本原则
1、言论出版自由的原则 公民享有言论出版自由;言论出版自由不可滥用。
2、“两个服务”方向的原则
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3、国家发展与行政管理的原则
Page 4
第二节 我国新闻法制内容概要
一、新闻传播与行政管理
1、报刊和电台、电视台的创办实行审批制
2、广电实行地方和中央双重管理 3、互联网站的创办实行许可制和备案制
第二章
我国新闻传播法制内容概要
第一节 新闻传播法制概述
一、基本概念
新闻传播法制,是指掌握着国家政权的社会集团将本集团 的意志以国家意志的形式出现,通过国家机关制定的调节 新闻传播活动中各种关系的法律与制度的总和。 (P15) 法制——法治
Page 2
二、我国新闻传播法制的特点
1、新闻法规具有极强的意识形态的色彩。 2、新闻法规渗透在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 规章、特别行政区法律法规中,表现为法律、法规、司法 解释等文件,已经基本形 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3、新闻法规对滥用新闻自由的法规比较详尽, 但对保障新 闻自由的法规 制定相对不足。
中国新闻法规
中国新闻法规中国新闻法规是指中国国家机关制定和实施的关于新闻传媒行业的法律和规章,旨在规范新闻媒体的活动,保障公民的新闻权益,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
中国新闻法规涵盖了新闻出版、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多个领域,具有重要的法律效力。
一、新闻出版法新闻出版法是中国新闻法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和规范新闻出版行业的基本法律文件。
该法规定了新闻出版物的内容、出版单位的资质要求、出版物的审批和登记制度等方面的规定。
新闻出版法明确规定了新闻出版单位应当履行的社会责任,保障公民的新闻知情权和言论自由。
二、广播电视法广播电视法是中国新闻法规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针对广播电视行业进行了规范。
该法规定了广播电视节目的内容和形式、广播电视机构的管理和监督等方面的规定。
广播电视法要求广播电视机构应当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传播正确的新闻信息,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
三、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是中国新闻法规中针对互联网行业的重要法规文件。
该办法规定了互联网信息服务的分类和管理要求,包括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互联网出版服务等。
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强调互联网服务提供者应当对发布的信息负责,不得传播违法信息,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四、国家保密法国家保密法是中国新闻法规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为了保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该法规定了国家秘密的范围、保密工作的组织和管理、保密责任和违法行为的处罚等方面的规定。
国家保密法要求新闻媒体和新闻从业人员应当严格遵守保密规定,不得泄露国家秘密信息。
五、网络安全法网络安全法是中国新闻法规中针对网络行业的重要法规文件。
该法规定了网络安全的基本要求、网络运营者的责任和义务、网络安全检测和应急处置等方面的规定。
网络安全法强调网络运营者应当采取措施保护用户的个人信息,不得泄露和滥用用户的信息。
中国新闻法规是保障新闻媒体健康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
各类新闻法规的实施,有助于提高新闻媒体的专业素质和责任意识,保护公民的新闻权益,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法治新闻摘抄内容
法治新闻摘抄内容
以下是一则法治新闻摘抄内容:
“近日,一起涉及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案件引起了广泛关注。
据悉,该案中一名未成年女孩遭受家庭暴力,而当地法院在审理过程中充分保护了她的合法权益。
这起案件的判决结果体现了我国司法机关对于未成年人权益的高度重视,也为今后类似案件的处理树立了典范。
在本案中,法院不仅对施暴者给予了严厉的惩罚,还充分保障了受害者的合法权益。
法院在审理过程中,特别注重了对受害者隐私的保护,确保她在整个司法程序中不受二次伤害。
同时,法院还积极与相关部门协调,为受害者提供了必要的心理疏导和安置措施,以确保她能够尽快恢复正常生活。
这起案件的成功处理,得益于我国司法机关对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高度重视。
近年来,我国在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不仅完善了相关法律法规,还加强了对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的力度。
未来,我们期待司法机关能够继续发挥职能作用,为保护未成年人权益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
”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需获取更多信息,建议查阅相关新闻报道或咨询专业律师。
关于新闻法律案例(3篇)
第1篇摘要: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新闻传播的速度和范围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扩大。
然而,在言论自由与法律责任的边界问题上,新闻法律案例频发,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本文通过对一系列新闻法律案例的剖析,探讨言论自由与法律责任的平衡,以期对新闻传播行业及社会公众有所启示。
一、引言近年来,我国新闻传播领域不断涌现出一系列法律案例,涉及言论自由、名誉权、著作权等多个方面。
这些案例不仅反映了新闻传播行业在法治化进程中的困境,也引发了社会对言论自由与法律责任边界的关注。
本文选取了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新闻法律案例,对其进行分析和探讨。
二、案例一:某知名媒体人因言论不当被诉名誉侵权案例背景:某知名媒体人在微博上发布了一条涉及某明星名誉的言论,被该明星及其团队诉至法院,要求赔偿名誉侵权损失。
法院判决:法院认为,该媒体人的言论构成对明星名誉的侵犯,依法判决其赔偿经济损失和精神损害抚慰金。
案例分析:此案涉及言论自由与名誉权的冲突。
在我国,公民享有言论自由,但言论自由并非绝对,不得侵犯他人合法权益。
媒体人在行使言论自由时,应遵守法律法规,不得损害他人名誉。
此案判决对媒体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在言论自由与法律责任之间寻求平衡。
三、案例二:某自媒体因涉嫌传播虚假信息被行政处罚案例背景:某自媒体在未经核实的情况下,发布了一条虚假信息,引发社会恐慌。
当地监管部门依法对该自媒体进行了行政处罚。
案例分析:此案涉及言论自由与虚假信息的传播。
自媒体在传播信息时,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虚假信息传播可能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甚至引发社会恐慌。
监管部门对自媒体进行行政处罚,旨在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确保信息传播的真实性。
四、案例三:某知名网站因侵犯著作权被诉案例背景:某知名网站未经授权,在其平台上发布了某知名作家作品的全部内容。
作家及其团队将该网站诉至法院,要求赔偿著作权侵权损失。
法院判决:法院认为,该网站的行为构成著作权侵权,依法判决其赔偿经济损失。
案例分析:此案涉及言论自由与著作权的冲突。
2024年道德与法治的新闻摘抄
2024年道德与法治的新闻摘抄一、校园欺凌新举措2024年啊,在校园里可发生了一件大事儿。
咱们都知道校园欺凌就像阴云一样笼罩着孩子们的世界。
好多学校开始像打造坚固的堡垒一样,制定超级严格的反欺凌政策。
就拿我邻居家小孩的学校来说吧,以前老是有大孩子欺负小孩子,现在呢?一旦发现谁有欺凌的苗头,就像是交警抓违规车辆一样迅速处理。
校长还亲自在大会上说:“咱这学校就是要让每个孩子都像在温暖的小窝里一样安全,要是谁敢破坏这和谐,哼,绝不轻饶!”这多让人欣慰啊,这是不是意味着以后孩子们的校园生活就像洒满阳光的大道一样平坦呢?二、网络暴力治理见成效嘿,2024年网络世界也有大变革。
网络暴力就如同隐藏在暗处的毒箭,不知道伤了多少人的心。
可是啊,今年可不一样喽。
平台和政府部门就像联手的超级英雄一样,对网络暴力出手了。
比如说有个小网红,被一些人恶意攻击长相和生活方式。
以前这种事儿可能就不了了之了,现在呢?平台迅速封禁那些恶意账号,相关部门还进行教育处罚。
这就好比在黑暗的网络森林里,点亮了一盏盏正义的灯,那些网络暴力者就像见不得光的老鼠,只能灰溜溜地躲起来。
你说这是不是大快人心呢?三、环保执法中的道德考量2024年的环保执法可是有新看点呢。
环保执法人员不再是那种只知道开罚单的冷酷形象了。
他们就像善良的大自然守护者一样,在执法过程中融入了道德考量。
我朋友在一个工厂工作,他们工厂因为一些设备老化导致轻微污染。
以往可能就是直接重罚,现在执法人员来了,先耐心地给他们讲环保的重要性,就像老师教导学生一样。
还帮着他们一起想办法改进设备,这既保护了环境,又让企业感受到了人性化执法。
这是不是像一场温暖的春风,吹到了企业和环境之间呢?四、企业社会责任新高度哟,2024年企业在社会责任方面也有新高度了。
那些大企业不再只是盯着赚钱,而是像有良心的大家长一样照顾着社会这个大家庭。
有个大企业,它在贫困地区建了好多学校和医院。
这可不是做做样子,就像播种希望的种子一样。
浅析中国新闻法治现状—以《新快报》事件为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浅析 中国新 闻法治现状
— —
以 《 新快报》 事件为例
文/ 刘策
摘 要 :在我 国目前缺 乏单行 的 《 新 闻法》 的客观现 实下,我 国在新闻领域的法治化 建设存在 不足。新闻 自由的范 畴在得不到充分界定和 阐 释 的情况下会和 包括名誉权 、司法权在 内的其他权利产 生冲突。以 《 新快报》 为代表的新 闻侵 权事件 可以折射 出中国新闻法治存在 的弊 端。 关键词 :新 闻法制 ;现状 ;《 新快报》
1 . 中 国 的新 闻法 制 建 设 1 .1 .新 闻法 的 界 定
目前,由于我 国并没 有经全 国人 大或全 国人 大常 委会 审议通 过 的 《 新 闻法》 ,部分人会理所当然地认 为我 国不存在新闻的法律法规。这是 种误解 ,原因在于对新闻法这概念的不了解 。新 闻法 。基本的定义为 由国家立法机关制定 ,对新闻传播活动起 强制作用 ,调整新 闻活动 中的 各种法律关系 ,保障权利对权利 尊重下 的新 闻 自由的法律。 _ l 广 义上 的 新闻法 ,可以理解为所有规范新闻活动的法律法规 ,这就 可以指仅 以新 闻活动为对象 而制定 的专门的一套法律 ,也 可以指散见 于其他 法律部 门 内的有关新 闻活动的法律条文 ;狭义上的新 闻法 ,才是 以 “ 新闻法”为 名称的单独的一 部法律 。我 国目前还 没有 《 新 闻法》 ,现行新 闻法制 的 来源主要包括 三个层次 :《 宪法》有 关条款 ;一些基 本法律和法 律及其 司法解 释中与新 闻传播活动有关的条款 ;有关报纸 、广播 、电视的专 门 行政法规 、规章 。 _ ¨ 对新 闻法这一概念 的界定 ,可 以明确我 国的新闻传 播活动 并不是无法可依 ,而是有法可循。 2 .新 闻侵权事件折射下的新闻法治弊端 改革开放 以来 ,我 国一直有着新闻立 法的尝试 和努 力 ,但 最终都没 有取得成果。在 没有 《 新闻法》 的这一客观法治现实下 ,新闻侵权行 为 这一新 闻领域 产生 的侵犯法律的行为和相 关部门对此行 为的处 理都极能 反映出现阶段新 闻法制现状 的困境和本身存在的弊 端。 《 新 快报》 事件 是2 0 1 3年最引人注 目的新 闻法 制事件 ,这一 事件的发生 以及后 续的发 展很大程度上折射 了现今新 闻法治现状的弊端。从 2 0 1 2年 9月 2 6日到 2 0 1 3年 8月 8日,《 新快报》 记者陈永 洲在未到 中联重科进行 实地调查 和核实的情况下,通过其媒 体平 台发表关 于 中联 重科 的负面文 章共 1 8 篇 ,其中陈永洲署 名的文章 l 4篇 ,被 长沙警方 以 “ 损害 商业信 誉罪 ” 拘捕。这 一事件 引发公众和舆论的强烈关 注 ,《 新 快报》 连续 2天在头 版以 “ 请放人 ” 、“ 再请放 人” 的大字呼吁法放人 。但陈永洲 在随后接 受央视访问时承认 自身罪行 ,顿时引得舆论哗然 。 新闻 自由是通过传播 媒体表现 出来 的言论 、出版 自由,也就 是 围 绕新闻及与此 相关 作品所进行 的一系列 活动 的 自由,是 新 闻传播媒 体 在法律 规 定 或认 可 的情 况 下 ,及 时 、客 观 、真 实地 搜 集 、采访 、写 作 、传递 、发表 、评论 、印刷 、发行新闻及 与此 相关 的其他 作 品的 自 主性状态 。 概念尽 管在字 面上 阐释 了新 闻 自由的意义 ,但实 际 的新 闻 自由的运用 需要向公众传 递信息 ,传 导价 值观 ,进 行舆 论监 督 ,通 过 自由的新 闻活动来完成对舆论 的引导 ,要不 断地体现 社会 公器 的属 性。新 闻自由的合理运用 ,很大 程度上体现 了对社 会公 共利 益 的实现 上。然而 ,这 个过程 中会 出现一 些 和受 保 障 的个 体 利益 相 矛 盾 的现 象。尽管我 国在宪法和其他 法律 文件 中承诺新 闻 自由 ,但是 由于缺乏 部单行 的 《 新闻法》 ,新 闻 自由和新 闻侵权 法律 上的界 限缺 乏严 格 的界定 。《 新 快报》 事件 中,实 际新 闻 自由标 准的缺失 体 现在新 闻 自
法制新闻案例
法制新闻案例在当今社会,法制建设已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法制新闻案例是对法制建设的一种具体呈现,通过报道法制新闻案例可以有效地宣传法律知识,普及法制观念,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推动社会的法制化进程。
下面,我们将通过几个具体的法制新闻案例来探讨法制建设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
首先,2019年某城市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纠纷案例。
一名行人在斑马线上被一辆闯红灯的汽车撞倒,造成了严重的人身伤害。
在该案例中,法律明确规定行人在斑马线上有优先通行权,而驾驶员闯红灯违反了交通法规,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通过这一案例的报道,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也提醒了行人和驾驶员要遵守交通法规,增强交通安全意识,促进了城市的交通法制化建设。
其次,近年来,网络侵权案件屡有发生。
例如,某公司的商标设计被他人盗用在互联网上进行非法销售,给该公司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
在这种情况下,法律明确规定对于侵犯商标权的行为将受到法律的制裁,侵权者需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这些案例的曝光不仅有助于加强对知识产权保护的认识,也提醒了人们在网络环境下要增强法律意识,自觉抵制侵权行为,推动了网络法制化建设。
再者,近年来,一些地方频繁发生食品安全事件。
例如,某厂家生产的食品被检测出严重超标,严重危害了消费者的健康。
在这种情况下,法律规定生产商对于不合格产品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并赔偿受害者的损失。
这些案例的曝光不仅有助于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也提醒了生产商要加强食品安全管理,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推动了食品安全法制化建设。
综上所述,法制新闻案例作为法制建设的具体呈现,对于普及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提高公民法制观念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这些案例的报道,可以有效地引起社会的关注,推动法制建设的深入发展,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因此,我们应当重视法制新闻案例的宣传和报道工作,加强法治宣传,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共同推动法制建设取得更大的成就。
道德与法治新闻点评格式范文
道德与法治新闻点评格式范文一、新闻事件概述。
最近看到一则新闻,说在某个城市的街道上,一位老人不慎摔倒,周围有不少路人经过,但是很长时间都没有人上前去扶老人起来。
最后还是一位路过的小学生,在家长的鼓励下,才小心翼翼地去帮助老人。
二、点评内容。
看到这事儿啊,真让人心里不是个滋味儿。
咱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怎么现在连扶个老人都变得这么犹豫呢?这背后其实反映了挺多社会问题的。
从路人的角度来说,他们不敢扶,很大程度上是怕被讹诈。
之前有过一些不好的例子,有人扶了老人,结果却被老人或者老人的家属冤枉是肇事者,闹得那些好心人是既出钱又伤心。
这就像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啊,让大家在做好事的时候都得掂量掂量自己会不会被坑。
这也不能全怪路人冷漠,谁愿意平白无故给自己找麻烦呢?再说说这社会风气,本来大家应该互相帮助、互相信任的。
可现在因为这少数讹诈事件,搞得人与人之间就像隔了一层冰似的。
这种不信任感要是越来越严重,那我们这个社会可就缺乏温暖了。
这就好比大家都在一个寒冷的屋子里,却都不愿意互相靠近取暖,多可悲啊。
不过呢,这个小学生和他的家长就像一道光照进了这个有点冰冷的画面里。
小学生单纯善良,他还没有被那些复杂的社会现象影响,心里就想着要帮助老人。
而家长的鼓励也很重要,这说明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还是坚守着正确的价值观。
这就给我们大家都上了一课啊,大人有时候想得太多,反而失去了最本真的善良,还得向孩子学习呢。
我们的社会需要更多像这个小学生和他家长这样的人,来打破这种冷漠的僵局。
同时呢,咱们也得从法律上、制度上保护那些做好事的人。
要是能有相关的法律规定,明确好人在做好事的时候不用担心被讹诈,那大家肯定就会更放心地去帮助别人了。
这样一来,咱们的社会风气肯定能变得越来越好,老人摔倒大家争着扶的温暖画面才会重新成为常态,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简述新闻法治的内涵
简述新闻法治的内涵
新闻法治是指在新闻传播中,依据法律规定和法治精神,保障新闻传播的合法性、公正性和规范性的一种理念和实践。
它是法治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闻传播事业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
新闻法治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依法合规。
新闻传播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合法权益。
新闻媒体应当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加强对新闻采编、发布、传播等环节的监督和管理,确保新闻传播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二、公正客观。
新闻传播应当坚持公正客观的原则,不得歪曲事实、捏造虚假信息,不得进行恶意炒作、造谣传谣等行为。
新闻媒体应当加强新闻采编的专业化和规范化,提高新闻报道的准确性和可信度,为公众提供真实、客观、全面的信息。
三、社会责任。
新闻媒体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承担起社会责任,积极参与社会建设和公益事业。
新闻媒体应当关注社会热点、民生问题,及时报道和反映社会现实,引导公众正确看待和解决问题,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
四、自律规范。
新闻媒体应当自觉遵守新闻职业道德和行业规范,加强自律管理,不断提高新闻采编和传播的质量和水平。
新闻媒体应当建立健全内部监督机制,加强对新闻从业人员的教育和培训,
提高他们的职业素养和道德水平。
新闻法治是新闻传播事业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法治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闻媒体应当积极践行新闻法治理念,依法合规、公正客观、承担社会责任、自律规范,为社会提供真实、客观、全面的信息,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
践行宪法精神”法治主题宣传活动新闻稿
践行宪法精神法治主题宣传活动新闻稿一、活动背景作为我国的最高法律准则,宪法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遵守和维护的基本法律。
为了进一步深入贯彻宪法精神,推动法治建设,提高全社会法治意识,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本次“践行宪法精神”法治主题宣传活动应运而生。
二、活动内容1. 举办法治宣传讲座:邀请法学专家学者,结合最新的法律法规和典型案例,向社会大众宣讲宪法和法律的重要意义,引导公民自觉遵守法律,增强法治观念。
2. 印发宣传材料:制作宣传海报、宣传手册、宪法知识读本等宣传材料,向社会广泛发放,提高公民对宪法和法律的了解和尊重。
3. 法治知识竞赛:面向学校、企业和社区,举办法治知识竞赛活动,通过竞赛形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宪法和法律知识,积极参与法治建设。
4. 法治教育活动:在社区、企业、农村等地开展法治教育活动,通过专题讲座、座谈会等方式,普及法治知识,提高裙众法治意识。
三、活动目的1. 提高公民法治意识:通过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让公民深刻领会遵守宪法和法律的重要性,自觉维护国家法制秩序。
2. 推动法治建设:通过宣传活动,促进法治建设的深入推进,增强全社会的法治观念和法治素养。
3. 营造良好法治氛围:通过广泛宣传,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促进全社会的法治化发展,为国家稳定和长治久安作出积极贡献。
四、活动时间和地点本次活动将于XX年X月X日至XX年X月X日,分别在城市、社区、学校、企业等多个场所举行。
五、组织机构本次活动由XX机构牵头组织,联合有关部门和单位共同参与,充分发挥多方合作的优势,确保活动的顺利开展和取得实效。
六、活动预期效果本次“践行宪法精神”法治主题宣传活动,将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吸引广大公民积极参与,形成强大的舆论声势,有力推动法治理念的深入人心,为我国法治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七、总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律,法治建设是国家长治久安的保障。
本次“践行宪法精神”法治主题宣传活动的开展,将进一步引导公民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增强法治观念,为全面依法治国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为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幸福安康贡献力量。
《新闻理论》第十一章习题
第十一章:新闻法治一、选择题1. 新闻法治的内涵不包括以下哪项?A. 法律规范新闻传播活动B. 保障新闻传播权利C. 维护新闻传播秩序D. 促进新闻传播创新答案:D解析:新闻法治的内涵主要是指法律规范新闻传播活动、保障新闻传播权利、维护新闻传播秩序等,而促进新闻传播创新不属于新闻法治的内涵。
2. 新闻传播活动主体的权利与义务不包括以下哪项?A. 新闻传播者的权利B. 新闻传播者的义务C. 新闻传播对象的权益D. 新闻传播管理者的责任答案:D解析:新闻传播活动主体的权利与义务包括新闻传播者的权利、新闻传播者的义务、新闻传播对象的权益等,而新闻传播管理者的责任不属于新闻传播活动主体的权利与义务。
3. 依法规范网络媒体传播秩序不包括以下哪项?A. 保障网络新闻传播自由B. 打击网络虚假新闻C. 规范网络新闻传播行为D. 促进网络新闻传播创新答案:D解析:依法规范网络媒体传播秩序包括保障网络新闻传播自由、打击网络虚假新闻、规范网络新闻传播行为等,而促进网络新闻传播创新不属于依法规范网络媒体传播秩序的内容。
4. 新闻法治的作用不包括以下哪项?A. 维护新闻传播秩序B. 保障新闻传播权利C. 促进新闻传播创新D. 保障公民知情权答案:C解析:新闻法治的作用包括维护新闻传播秩序、保障新闻传播权利、保障公民知情权等,而促进新闻传播创新不属于新闻法治的作用。
5. 新闻法治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A. 维护社会稳定B. 保障公民权利C. 促进新闻事业发展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解析:新闻法治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体现在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公民权利、促进新闻事业发展等方面。
二、简答题1. 简述新闻法治的内涵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
答案:新闻法治是指通过法律规范新闻传播活动、保障新闻传播权利、维护新闻传播秩序的过程。
在现代社会中,新闻法治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公民权利、促进新闻事业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2. 新闻传播活动主体的权利与义务有哪些?它们如何体现新闻法治的原则?答案:新闻传播活动主体的权利与义务包括新闻传播者的权利、新闻传播者的义务、新闻传播对象的权益等。
新闻宣传工作政策法规
新闻宣传工作政策法规
新闻宣传工作的政策法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了新闻宣传工作的基本
原则和一些基本权利,如言论自由、新闻自由等。
2.《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法》:这是我国新闻宣传工作的
基本法律。
法律规定了新闻出版物的审批制度、新闻工作者的权益保护、新闻报道的原则和责任等。
3.《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广告是宣传的一种重要形式,
广告法规定了广告的发布、内容、发布者的责任等方面的规定,保护消费者的权益,促进广告的合法、诚信和规范发展。
4.《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新闻宣传工作涉及到对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著作物的使用,著作权法保护了著作人的权益,规定了著作权的取得、使用和保护等事项。
5.《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随着互联网
的快速发展,新闻宣传工作也日益倚重互联网平台。
该办法规定了互联网信息服务的管理和运营要求,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和信息安全。
除了上述法律法规,还有一系列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和指导意见,如新闻出版总署的一些规章制度、中宣部的指导意见等,这些文件对新闻宣传工作的组织、内容、责任等方面进行了具体规定和指导。
讲好新时代法治新闻故事
讲好新时代法治新闻故事
1. 新时代的法治新闻故事那可太重要了!就像我们每天的一日三餐,法治新闻就是我们了解社会的营养大餐呀!你想想,要是没有这些故事,我们咋知道社会上发生了啥事,那些法律又是咋保障我们每个人的呢?比如最近的那个扫黑除恶的新闻,让大家拍手称快,这不就是法治新闻故事的重要性吗?
2. 嘿,你可别小瞧了这些法治新闻故事哦!它们就如同黑夜里的明灯,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呀!像之前的一个冤案平反,那给人们带来多大的希望和信心!这就好比迷路的时候突然找到了方向,难道不值得我们去好好讲讲吗?
3. 法治新闻故事,那可是相当精彩的!就跟一场精彩的电影一样让人沉醉其中啊!你看那些揭露诈骗团伙的报道,多让人惊心动魄!这感觉就像是我们亲自参与了一场与坏人的斗争,多刺激呀!
4. 哎呀呀,这些新时代的法治新闻故事啊,可是有着无穷的魅力呢!好比一个神秘的宝藏等着我们去发掘。
还记得那个关于知识产权保护的报道吗?这就是我们保护创新的有力武器呀,怎能不让人关注?
5. 嘿,新时代的法治新闻故事真的能让我们大开眼界啊!仿佛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向新世界的大门。
像有的新闻讲述了如何维护消费者权益,这不就是在为我们的生活保驾护航吗?这多重要哇!
6. 法治新闻故事,那是绝对不能忽视的呀!就像我们身体里流淌的血液一样重要呢!比如说那些关于环保法的实施报道,让我们的环境越来越好,这不就是在为我们的未来创造美好吗?
7. 哇哦,新时代法治新闻故事的影响力可大了去了!简直像一阵春风吹遍大地呀!像报道里那些公正的审判,让人们对法律更有信心了呢!这就是法治的力量,难道不是吗?结论:讲好新时代法治新闻故事真的太重要了,它们让我们更好地了解社会,看到法律的力量和作用,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关注和支持。
新闻学概论课程-第十章新闻法治
许霆案与媒介审判
新闻媒体的舆论放大功能,往往使媒 体成为法庭外的社会力量,它对案件 的报道可能营造出某种对法官产生巨 大压力的舆论氛围,使得司法人员无 法做到冷静判断和公正裁决。
“开胸验肺”沉重的身体维权
两年的维权求医却仍然得不到明确的职业病诊断, 为求病情真相,他不惜开胸验肺,当张海超的惊世 举动引起媒体关注,才有随后的公正仲裁。中国的 劳动者权益保障机制和权利救济机制遭到质疑。
。
采访权
新闻工作者的采访权,指记者获取 新闻信息的权利,记者搜集信息的过 程就是其行使上述权利的过程。
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新闻记 者位居十大危险行业的第三名, 仅次于矿工和警察。
知情权
公民的知情权,是公众获取政府决策信息和社会公共 信息的权利,受到宪法的保护。
新闻工作者的采访权与公民的知情权
• 名誉权有两类,即公民的名誉权和法人的 名誉权。
常见的新闻媒体侵害 被采访者的名誉权的情况
• 一是新闻侵权行为人的传播行为造成了他人名誉权被损害; • 二是所传播的内容有特定的指向性; • 三是所传播的内容具有诽谤性,即行为具有不法性。
恒升电脑诉王洪案
• 消费者王洪购买恒升笔记本电脑后发现频繁出现质量问题, 便在网上写道,恒升电脑“娇气得象块豆腐,这样的东西 和好产品比起来不是垃圾又是什么?” 其言论后经《生 活时报》《微电脑世界周刊》转载。
• 行政规章分为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两种。 • 部门规章是指国务院所属部委,在本部门权限内制定的各
种行政法律规范文件。比如,为做好新闻管理工作,新闻 出版总署制定的《出版物市场管理规定》、 《报纸出版 管理规定》等。 • 地方政府规章,是指有权制定地方性法规的人民政府所制 定的区域性规则章程。
新闻单位法治建设工作总结
新闻单位法治建设工作总结
近年来,我国新闻单位在法治建设工作上取得了显著成就。
通过加强法治意识,规范新闻报道,加强内部管理,新闻单位法治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首先,新闻单位加强了法治意识。
新闻从业人员深刻认识到法治是社会稳定和
发展的基石,是新闻事业健康发展的保障。
他们积极学习法律法规,提高了法治素养,增强了法治意识,做到了言行合一,自觉维护国家法律尊严和权威。
其次,新闻单位规范了新闻报道。
在新闻报道中,新闻单位严格遵守新闻职业
道德和法律法规,做到了客观、公正、真实、准确地报道新闻事件。
他们在报道中加强了事实核实,杜绝了虚假报道,维护了公众利益和社会和谐稳定。
再次,新闻单位加强了内部管理。
新闻单位建立了健全的内部管理制度,加强
了对新闻从业人员的管理和监督。
他们严格执行新闻报道程序,规范了新闻报道流程,提高了新闻报道的质量和效率。
同时,他们还加强了对新闻从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了新闻从业人员的法治意识和素养。
总的来说,新闻单位在法治建设工作上取得了显著成效。
他们加强了法治意识,规范了新闻报道,加强了内部管理,为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希望新闻单位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加强法治建设,不断提高新闻报道的质量和水平,为社会和谐稳定做出更大的贡献。
关于法治的社会新闻
关于法治的社会新闻以下是一些关于法治的社会新闻:1.近日,浙江省仙居县人民法院白塔人民法庭、神仙居旅游法庭的法官对辖区内重点旅游景点开展定期巡访。
法官结合前期受理的景区纠纷情况,与景区负责人交流沟通,对景区安全运营、保障游客权益、突发事件的处置等问题进行探讨。
同时,法官积极组织开展普法宣传活动,向往来游客发放宣传手册,让群众看到美景的同时更了解法律。
2.在当今社会,法律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2023年,多起法治事件引起社会舆论关注,通过了解这些事件,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以及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2023年12月4日是第十个国家宪法日,在中央政法委政法综治信息中心等单位的指导下,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法治传媒委员会联合各会员单位以及政法影视制作机构共同推出“宪法在身边”2023国家宪法日短视频作品征集展播活动。
本次活动内容重点聚焦生态文明建设、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社会治安、公共安全等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问题,通过征集展播的方式向群众普及法律知识、解读法律条款、展现法治中国的建设成就。
4.李芳和病友们不得不从代购者“铁马冰河”手中购药。
2021年7月,因从海外代购氯巴占并向其他患儿家属销售,“铁马冰河”被警方以涉嫌毒品犯罪采取强制措施。
同年11月,他被提起公诉,而同案中其余4名患儿母亲被检方认定“犯罪情节轻微”不予起诉。
5.全市政法系统将继续扛稳扛牢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确保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重大政治责任,让群众始终沐浴法治阳光、共享平安硕果。
如需更多关于法治的社会新闻,建议查看人民网、新华网等新闻网站的相关报道。
法治进校园新闻稿
法治进校园新闻稿
《法治进校园,为青春护航》
嘿,大家好呀!今天咱学校可热闹了,来了一群特别的人,原来是法治进校园啦!
你瞧,操场上同学们那叫一个兴奋,一个个小脑袋瓜都好奇地伸着,想看看这法治到底是咋回事。
只见那些叔叔阿姨们摆开了阵势,各种宣传资料、展板啥的一应俱全。
活动一开始,就有个幽默风趣的叔叔上台讲话啦。
他呀,可不是那种板着脸说教的人,说话可有意思了,就跟咱平时聊天似的。
他给我们讲了好多有趣的案例,什么张三偷了李四的铅笔啦,王五打架被警察叔叔带走啦。
我们边听边笑,可笑着笑着就明白了,原来这些小事背后都藏着大道理呢,那就是要遵守法律呀!
然后呢,还有互动环节。
同学们都争先恐后地举手回答问题,答对了还有小奖品呢!这可把大家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了。
“我知道!我知道!”的声音此起彼伏。
有个同学为了抢答,差点从座位上蹦起来,那模样别提多逗了。
活动中,还播放了一些法治小视频,那里面的动画人物可好玩了,用简单易懂的方式让我们明白了法律的重要性。
看着看着,我们都入迷了,感觉就像在看动画片一样。
这法治进校园呀,真的是太有意义了!让我们这些小娃娃们知道了不能随便犯错,要做个遵纪守法的好孩子。
不然呀,警察叔叔可就要找上门啦!
最后,活动在一片欢声笑语中结束了。
同学们都意犹未尽,还在讨论着刚才的有趣事儿。
这次活动就像一场及时雨,滋润了我们的心田,让我们的法治小种子开始发芽啦!
哎呀呀,真希望以后能多来几次这样的活动,让我们在快乐中学习法律知识。
这样,我们的青春就能在法治的护航下,一路欢歌笑语地前行啦!法治进校园,真好!。
如何理解新闻法治
政治与法律
如何理解新闻法治
吴慧娟 ( 西北大学新闻学院 陕西西安 710127 )
【摘 要】 本文概述了法制以及新闻法治的由来, 解读了新闻法制涵盖的内容: 对新闻从业者、 新闻媒体的权力与义务的规定; 对新闻从 以及对违法行为的判处标准; 应该调控政府的、 组织、 利益集团等团体与新闻行业的之间的关系。 业人员的某些行为是否违法的界定, 【关键词】 法治; 新闻法治; 权力与义务
受众提供有价值的信息等等内容, 这种义务应该表现为对新闻专业 主义理念的尊重, 或者是体现为一种新闻行业的自律, 通过这两种 形式来体现新闻行业对整个社会的责任, 比如说新闻从业人员应该 恪守社会责任, 不滥用新闻自由, 尊重新闻的客观、 真实性, 以事实 为依据等。 2、 对新闻从业人员的某些行为是否违法的界定, 以及对违法行 为的判处标准 近几年来由于新闻活动或者新闻报道引发的案件或纠纷不胜 枚举, 关于某些新闻报道侵害普通公民的人格权 、 肖像权、 名誉权的 “封口费 ” 、 “有偿 讨论也一直是公众所关心的话题之一, 除此之外 “山 现象也为公众所关注。比如说在 2008 年为民众所关注的 新闻” 西一煤矿瞒报矿难, 记者排队领取封口费 ” 事件中, 人们关注的已 经不仅仅是道德层面的问题, 这种行为是否违法也成为关注的焦点 法规应该对这些内容做出相对明 问题。有关新闻从业人员的法律、 确的规定, 使得新闻从业人员、 新闻媒介的活动更加有章可循。 3、 应该调控政府的、 组织、 利益集团等团体与新闻行业的之间 的关系 对政府以及各种团体涉及新闻领域的权限范围做出相关规定 。 新闻应该是对新近发生事实的真实报道, 因此它应该是客观公正 的, 但是由于来自各方权力的渗透与无形制约, 新闻报道往往会屈 造成对新闻真实性的损害, 因此符合新闻法治理念 从于权力团体, 的法律应该对此做出规约, 调控新闻界与权力团体之间的关系, 保 对权力团体涉及新闻领域的行为做出相关规定以保障 障新闻自由, 新闻能够真实的呈现给普通民众 。比如说在 1971 年五角大楼越战 绝密文件泄密案件中, 反战的信念促使绝密文件的提供者埃尔斯伯 格将越南战争的真相告诉美国民众, 为此他不惜冒着偷窃和泄密之 《纽 罪名, 利用工作之便偷偷地复印了全套文件, 并将之披露给了 。经过了四个月犹豫和研究之后, 约时报》 该报决定以记者调查报 连载十天, 这被官方认为是泄露国家 告的形式每天发表六个版面, 《纽约时报 》 机密的行为, 司法部部长便警告 立即停止连载这个文 件, 否则, 将以危害国家安全罪起诉报纸。如我们所知, 这场官司以 尼克松政府的败诉而收场。 新闻法治作为调控新闻行业与其他部 门、 团体之间关系的手段理应对政府 、 组织、 团体与新闻媒体、 新闻 从业人员之间的权力关系做出合理的规定 。 新闻法治应该是对涉及新闻领域的多方面关系进行管理与调 更重要的是新闻法治是对新闻从业人员与新闻媒体 控的一种手段, 的权力与义务的规定。根据目前我国法律中涉及新闻传播的条款, 新闻法治的基本理念可以概括为“新闻自由与知情权、 维护人格 [4 ] 更正与答辩权、 保密权等 ” 这些理念更多的是从义务方面对 权、 新闻媒体以及新闻从业人员的相关行为做出的规定 。 因此新闻法 治也可以被理解为保障新闻自由, 同时防止滥用新闻自由 、 用法律 它理应成为我们追求 手段来规范和治理新闻传播行为的一种理念, 的目标。 【注 释】 [ 1] [ 英] 哈耶克. 通往奴役之路. 王明毅, 冯兴元等译. 中国 2007. 73. 社会科学出版社, ( 下转第 82 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新闻法制的概念(广义、狭义):1、法治是主张严格依法治国的一种政治思想。
作为一种治国思想和治国方式,与“人治”相对。
2、法制广义是指掌握政权的社会集团按照自己的意志,通过国家政权建立的用以维护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的法律和制度。
狭义指一切社会关系的参加者严格、平等地执行和遵守法律、依法办事的原则和制度。
特征:1、根本性。
2、普遍性。
3、相对稳定性。
4、阶级性。
2新闻传播法的概念:狭义的新闻传播法,是指专门适用于新闻传播活动的一部法律。
在我国,近十几年来新闻界内外呼吁早日出台的新闻法,是指从狭义上理解的新闻传播法,即一部由国家制定的、调整与规范新闻传播活动的法律。
广义的新闻传播法,即有关新闻传播活动的法律规范,是指由国家制定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体现这一国家的统治阶级意志的、用于调整人们在新闻传播活动中所产生的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称。
包括《宪法》的有关规定、有关法律、有关行政法规与规章等各种法律规范性文件。
3、新闻媒体的创建、运作、行业特点:4、保障新闻自由权利、规定新闻从业人员的权利与义务。
谁的权利?公民还是媒介?5、规定新闻媒体应该报道什么、不该报道什么。
如何规定?怎样与现有法规协调?6、我国新闻法制的基本原则1)、宪法原则。
宪法是根本大法,最高法律效力,新闻传播遵循的最高准则。
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人民即公民,人民在先。
2)、社会效益第一原则。
与经济效益冲突时,选社会效益。
3)、依法行使言论出版自由原则。
不危害国家、集体、他人的利益。
我国新闻法制的渊源: 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法规、国际公约等新闻法制的主要内容: 新闻传播与国家安全新闻传播与社会秩序新闻传播与公民权力新闻事业行政管理7、新闻法制、道德与职业道德三者的关系1)、道德:是由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是评价人们思想行为的善与恶、荣誉与耻辱、正义与非正义、公正与偏私、诚实与虚伪等问题上的观念、原则和规范的统一体。
道德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信念力量。
以保证人们对它的遵守。
2)、职业道德:是人们在职业活动中所遵守的道德行为准则。
与新闻法制的区别与联系联系:同属上层建筑,本质一致。
维护社会稳定、人类文明进步。
区别:(1)新闻法制以国家意志出现,确定性、程序性、制裁性;职业道德以社会意志出现,没有明确的制裁性。
(2)新闻法制有严密的逻辑结构,以权力为主;职业道德以义务为主。
(3)新闻法制具有强制性,以他律为主;职业道德具有诱导性,以自律为主。
新闻职业道德与新闻法制新闻职业道德是新闻职业规则的社会部分,新闻法律制度构成新闻职业规则的国家部分。
新闻职业与其他社会职业和社会生活领域密切关联,其他社会职业和社会生活领域及其规则的形成和发展,无疑需要新闻职业不断进行调整和反应,形成新闻职业道德与法律相互结合的新闻职业规则的科学体系。
否则,二者之间的关系必然不相对称,从而产生各种各样的道德问题。
新闻传播事业应当以体现人民民主和依法行事的方略,坚持客观真实、党性原则、舆论监督和社会效益至上等基本原则,用平等、民主和合法的手段从事职业,以促进社会主义法治。
8、新闻法制的核心问题为言论和出版自由言论自由:指公民享有发表意见、实现交流、抒发感情、传播信息、传授知识而不受干涉的自由。
出版自由:是指公民享有通过以印刷或其它复制手段制成出版物公开发表和传播的自由。
新闻自由:是言论、出版自由在新闻活动中的体现。
9、我国新闻法制的基本原则、基本内容一)坚持党的领导和两个服务的方向的原则二)依法行使言论出版自由权利的原则三)国家发展与行政管理的原则基本内容新闻传播活动,是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手段之一。
新闻传播活动的触角,遍及社会的各个角落。
因此,新闻传播法制,与整个社会、社会上的所有人都息息相关。
新闻传播法制的内容,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10、我国新闻传播法制的特色1.公民自由与国家参与相统一2.禁止性规范与义务性规范并重(新闻自由权利不得滥用,新闻传播活动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新闻传播活动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根本方针。
)3.新闻传播侵权诉讼的重义轻利倾向(新闻传播侵权诉讼,一直是新闻传播司法实践的一大热点,但存在着十分明显的重义轻利的倾向。
对受害者的救济方式往往以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精神抚慰性手段为主,而精神损害的经济赔偿往往是象征性的;法庭在弄清事实、明辨是非后往往倾向于调解,甚至出面帮助原、被告双方达成调解;诉讼原告的主要目的是明辨是非、伸张正义,俗称“讨说法”,而不是为了获得法律上的救济;死人名誉权的保护;等等)11、清末报律1、清末报律关于公民办报条款呈宽松趋势报纸发印前须呈送官署的表述,由“查核”到“存查”。
2、增加了新闻从业者及媒介的义务条款,如不得损人名誉、涉及隐私、有错误须更正等,使报律在内容上更趋完整。
3、惩处条款刑罚的量刑程度不断减轻,民事化色彩渐浓。
清末报律的主要内容表现为箝制报界、控制舆论,而且它对言论、出版自由的控制呈逐步强化的趋势。
就世界近代出版法制史的发展趋势看,是由预防制转向追惩制,从事前检查制逐步转向特准制的保押金制,乃至呈报制。
而五大报律却是逆世界历史潮流而动的,由最初的呈报制向特准制,最后向保押金制加事前检查制过渡。
清末报律在实施方面的特点在实践中,清政府还是竭力想用新闻法来统辖报业秩序的(1)清末报律从总体上说还是被接受认可;清末报律还是起到了进步的作用(1)促进了近代新闻事业的发展;(2)是近代中国对新闻媒介及从业人员实行法制化管理的开端。
12、传媒管理机关有哪些?请举例。
在我国,对传媒业进行行政管理的国家机关有:1、新闻出版署和广播电影电视总局;2、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则是新闻出版局和广播电影电视厅(局)。
3、一些计划单列市和较大的市的新闻出版局。
4、县级广播电视局。
网络传播的行政管理:国家信息产业部。
(二)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广播电台、电视台和采编、制作、播放、传输广播电视节目等活动进行管理。
(三)其他传媒行政管理部门1、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对外宣传;2、外交部新闻司:外国驻京记者的管理;3、新华通讯社:国家通讯社,是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4、国务院华侨事务办公室:主管中国新闻社。
13、报刊结构的三次调整报刊结构三次调整—取消了内部报刊(改革开放以来,新闻传播业迅速发展,对推动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但也出现了总量过多、结构失衡、重复建设、忽视质量等散、滥的问题。
为此,我国曾三次对报刊结构进行调整:1996年,中办、国办下达《关于加强新闻出版广播电视业管理的通知》,提出按照“控制总量、调整结构、提高质量、增进效益”的原则,对新闻出版业实行总和治理取消了内部报刊,减少了一批报刊,实现了从扩大规模数量为主,向提高质量效益为主的转变;)报刊结构三次调整—省级机关退出办报(第二次1999年秋,中办、国办发出《关于调整中央国家机关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厅局报刊结构的通知》调整对象:中央国家机关和省、区、直辖市厅局所办的报刊调整核心: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使行政行为和出版行为分离,政府机构不再直接办报、办刊2)中央国家机关:原则上不办机关报,继续办的不再标出机关报字样;内容重复的予以合并;发行量低于3万份的予以撤销;其余通过自愿协商划归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
省、区、市:厅局不办报,原有报纸划归当地党报,吸纳不了的撤销;各省工会、共青团、妇联报刊现有的予以保留,未办的不再批准;省以下的工、青、妇组织所办报刊,一律停办或交当地党报接办。
重大变化:省级以下政府部门退出报业,而各级党委机关报则成为重要的办报主体;除本报外,还主办其他类型的报刊。
一批以机关报为核心的报业集团应运而生。
报刊结构三次调整—四级办党报变三级(第三次2003年夏,中办、国办发布《关于进一步治理党政部门报刊散滥和利用职权发行、减轻基层和农民负担的通知》中央党政部门与所办报刊实行管办分离;省级党委统一办好一份党报和一份党刊,政府办好一份免费的政府公报;地市级行政区域保留一份党报外,其他党政部门所办报刊一律停办;县城不再办报刊。
重大变化:原有的中央、省、地、县四级党报,压缩为三级党报14、非法出版、非法出版物非法出版,是指从程序上违反《出版管理条例》,未经批准擅自进行的出版活动,伪造、假冒出版单位或报刊名称的出版活动,擅自印刷或复制的境外出版物、非法进口出版物等活动。
15、我国对于广播影视的管理上的特点(一)中央和地方的双重领导管理(二)局、台合一至局台分离的行政管理体制(三)广播电视行政管理部门同时具有多种领导功能16、限制播放规定对播放境外节目的时间与总播放时间的比例的限制。
按规定,各电视台每天播出的每套节目中,境外电视剧不得超过电视剧总播出时间的25%,其中18时至22时不得超过15%。
对广告播出时间的限制。
按《广播电视广告播出管理办法》第15条规定,第十五条播出机构每套节目每小时商业广告播出时长不得超过12分钟。
其中,广播电台在11:00至13:00之间、电视台在19:00至21:00之间,商业广告播出总时长不得超过18分钟。
17、特殊新闻类型一、关于重要政务新闻及其发布规定1、政策法令;2、重要会议;3、任免名单;二、有关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的作品1、审批手续;2、领导本人审核;三、汛情、疫情、震情、事故1、报前审批。
报与不报、怎么报,非典、冰雪等。
2、报后监督。
准确性,灾害情况。
18、重大政务新闻内容、原则1、重大政务新闻:指党和政府的重大政策、决策;重要文件;重要会议新闻;领导人重要活动;涉外问题谈话;重要人事任免;领导人去世等;2、重大政务新闻发布原则:1)新华社统一发布确保权威性、真实性、统一性。
2)按期限、范围刊出。
两会报告,最快3小时见报,面向所有公民。
有的内容,只对一部分人,内参、增刊等。
3)政令发布前由首长签字。
4)领导个人活动等报道,由领导亲自审阅。
19对教育电视台节目的限制(七条):应当播放各类教育教学节目,不得播放与教学内容无关的电影、电视片。
20、国家安全需要对信息的流动予以一定的限制,而民主社会需要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和表达自由。
二者之间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冲突。
如何在三者之间实现协调?如何界定正当的评论与煽动性言论?如何界定国家机密与非国家机密?国家安全关乎国民根本利益国家安全是国家和社会制度生存与发展的保障,关系到国家的存亡与全体国民的根本利益。
它包括国家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以及相关的国家政权、社会制度和国家机关的安全。
维护国家安全是公民的基本道德要求和法律义务维护国家安全也是新闻传播伦理要求煽动危害国家安全行为的处罚21、煽动罪的行为特征:煽动是指行为人以语言、文字、图像等方式对他人进行鼓吹煽动,意图使他人接受或相信所煽动的内容或去实行所煽动的分裂国家的行为,而并非行为人自己实行,这是煽动分裂国家罪与分裂国家罪的根本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