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区域活动后的“分享”策略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区域活动后的

“分享”策略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幼儿园区域活动后的“分享”策略

跟随着董旭花教授的问题剖析与案例研讨,津津乐道的观看完专题三《区域活动组织与实施》的全部视频活动,不禁长叹:“啊~ 真想回到童年,享受区域活动里的快乐时光!”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长叹”声?无疑夹杂着的对淄博市市直机关第二幼儿园开展的生动有趣的区域活动的一种崇拜心声,同时也有对自己在组织区域活动中存在问题的一种惭愧之感,更有一种重整旗鼓、追寻快乐童年的教育期待。

区域活动的组织开展大致分了三个流程:导入环节,自主活动和分享交流。针对这三个环节,我把自己在开展区域活动时的薄弱环节和存在问题,定格于“分享交流”的镜头中。

1.镜头一:区域活动结束了,我按部就班的走进各个区,一边观看孩子们的活动情况,一边做着收尾性的提示:“请负责本区域的小值日生把材料收放好。”然后走到美工区,帮着孩子们把美工作品展示在展板或展架上。

问题分析:时间安排不合理

在开展区域活动时,老师往往因为时间安排不合理,或者只重孩子玩的过程,从而忽略了区域活动结束后的分享与交流。老师只关注到了表面现象,误把材料收放和作品展示作为区域活动的结束工作。

2.镜头二:区域活动结束了,我组织孩子们集中坐下,通过奖励小张贴的形式,表扬区域活动中守规则、会谦让的孩子;同时对于发生争执或不守规则的孩子,会有针对性的提出建议和希望。

问题分析:意识淡薄不清晰

在这里,虽然老师有了“分享交流”的环节,但是并不了解区域活动中“分享交流”的重要作用和教育价值,更没有深挖活动中幼儿的实质性问题,只是用“简单评价”和“形式过场”替代了“分享交流”。

通过今天的有效学习,让我从理念认知到方法策略上一一有了收获:

收获一:价值定位

区域活动结束后的“分享交流”不仅可以帮助幼儿及时梳理和提升原有经验,激发幼儿再次活动的愿望,还能后促进师幼、幼幼间的互动,实现共享交流、相互学习的目的。这也是“分享交流”所特有的教育价值。

收获二:改进实践

针对不同的区域活动和区域中幼儿的表现,可采取以下四种策略:策略一:分享作品。

分享作品是一个区域活动成果展示的过程,适合于美工区和操作区。在展示作品和成果的过程中,锻炼了孩子们大胆表述的语言能力。对于不好呈现或不易存放的作品,老师可以巧借相机拍摄,以打印或照片的形式展示作品,从而使孩子们获得成功体验。

策略二:分享评价。

区域活动结束后,是需要评价的,评价方式可以是老师的评价、同伴的评价和自我的评价。

如在娃娃家的角色扮演中,扮演“妈妈”的孩子,会做饭、会照顾宝宝,因此老师对“妈妈”的温柔、细心给予了肯定性评价;对于娃娃家中扮演“爸爸”和“宝宝”的孩子,他们对“妈妈”的喜爱,夸夸“妈妈”的好,无疑是对同伴的认可性评价,促进了同伴交往,体验了合作游戏的快乐;对于“妈妈”的自我评价,如说一说“你是一位怎样的妈妈?”“你的妈妈是位什么样的妈妈?”,更能激发孩子对妈妈的爱和感恩之情,属于一种激励性评价。

策略三:分享体验。

正如董教授所讲:“幼儿在自由、自主、全身心投入的区域活动过程中会不断地运用已有经验,获取新经验,并产生丰富的情绪情感体验。”因此,我们需要借助“分享交流”的环节,为孩子们提供一个交换经验和交流感受的平台,同时也是老师帮助幼儿梳理提升新经验的过程,更是为同伴们之间的相互学习搭建桥梁。正是通过这样一种积极情绪的带动,分享体验,激发更多的幼儿参与到不同的区域活动中。

策略四:分享方法。

幼儿参与区域活动的过程中,老师不是单纯的旁观者,而是要用善于发现问题的视角及时捕捉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并在“分享交流”中提出问题,引发幼儿的思考。在这里,老师可采用照片或视频回放的形式,帮助幼儿回忆问题的发生及其原因,通过多种方法的分享,引导幼儿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丰富幼儿的活动经验,降低今后在区域活动中类似问题发生的频率。

如:在幼儿自主进区的环节中,“宝宝厨房”成为孩子们的挚爱宝座,有的孩子为了“谁先玩”发生了争执。针对此问题的讨论,可采用三种方法:一是幼儿想办法。孩子的问题应返还给孩子解决,通过“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办”的换位思考,引发幼儿表达自己的观点。二是分享好办法。根据前期幼儿自发的观点,老师进行好办法的提炼,使办法达成一致,共同分享。三是寻找新办法。在组织区域活动前,老师应对幼儿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产生预设,并初步想

出解决问题的新办法。当组织幼儿讨论问题时,可以根据幼儿的活动经验或办法交流,逐步引出新办法。如:根据幼儿入园先后顺序或者午睡质量情况等不同因素,定期更换幼儿自主选择区域活动的先后顺序。这样不仅能提高幼儿参与区域活动的积极性,更能与一日生活相结合,关注到幼儿的个体差异。

通过以上四种“分享”策略,目的就是帮助孩子们对本次区域活动的经验进行梳理和提升,通过分享、交流,激活孩子们对下次区域活动的期待和渴望。当然,以上的“分享”策略,要根据区域活动实际开展的情况而定,在组织的过程中时间可长可短,形式可集体可分散,并不是面面俱到全部落实,但一定要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愿我们在今后的区域活动中,继续用教师的智慧与爱,寻求更多的教育真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