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上著名的20个实验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心理学上著名的20个实验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心理学上著名的20个实验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陈树良简阳教师进修校2011年2月一。
罗森塔尔实验(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简介•皮格马利翁是古希腊神话中的塞浦路斯国王。
相传,他性情孤僻,一人独居,擅长雕刻。
他用象牙雕刻了一座表现他的理想中的女性的美女像,并取名叫加勒提亚。
他和雕像久久依伴,把全部热情和希望放在自己雕刻的少女雕像身上,加勒提亚被他的爱感动,从架子上走下来,变成了真人。
皮格马利翁娶她为妻,他们的女儿帕福斯是塞浦路斯南部海岸同名城市的始祖。
后来,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L F.Jacobson称之为“皮格马利翁效应”最真实的谎言是权威性的谎言¡ª¡ª罗森塔尔效应罗森塔尔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的概念教师如何利用皮格马利翁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告诉大家,当怀着对某件事情非常强烈期望的时候,所期望的事物就会出现。
对一个人传递积极的期望,就会使他进步得更快,发展得更好。
反之,向一个人传递消极的期望则会使人自暴自弃,放弃努力。
•皮格马利翁效应-效应作用•皮格马利翁效应其实体现的就是暗示的力量,自我暗示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本来穿了一件自认为是很漂亮的衣服去上班,结果好几个同事都说不好看,当第一个同事说的时候,你可能还觉得只是她的个人看法,但是说的人多了,你就慢慢开始怀疑自己的判断力和审美眼光了,于是到了下班后,你回家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衣服换下来,并且决定再也不穿它去上班了。
其实,这只是心理暗示在起作用。
暗示作用往往会使别人不自觉地按照一定的方式行动,或者不加批判地接受一定的意见或信念。
可见,暗示在本质上,是人的情感和观念,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别人下意识的影响(g14)二、框架效应教育中框架效应的运用•心理学家曾经做了这样一个教育实验:让学生评价一个人,把学生分成两组,第一组先看介绍这个人内向的材料,然后再看介绍这个人外向的材料;第二组恰恰相反。
结果是第一组大部分评价他为内向,第二组评价的多为外向,这种现象被称为首因效应,又称第一印象效应。
著名心理学实验 PPT课件
心算家为什么答不出主考人的问题呢?这位心理 学家又是怎样把心算家难住的呢?原来心理学家 巧妙地利用了注意的规律和特点,钻了心算家的 空子。
注意是有指向性和集中性的。人们注意某项 活动时,心理活动就指向、集中于这一活动,并 抑制与这一活动无关的事物。
心理学家早已料到,根据心算家已形成的心算动 力定型,通常只会去注意计算车厢内的乘客数的 多少,也就是说他只会对车厢乘客人数的增减感
实验并不复杂:他来到一所乡村小学,给各年级 的学生做语言能力和推理能力的测验,测完之后, 他没有看测验结果,而是随机地选出20%的学
生,告诉他们的老师说这些孩子很有潜力,将来 可能比其他学生更有出息。8个月后,罗森塔尔 再次来到这所学校。奇迹出现了,他随机指定的 那20%的学生成绩有了显著提高。
国际心理学会议上的枪声
注意力和观察力是相辅相成的。适当的注意才能构成有 效的观察。 在一次国际心理学会议正在举行的时候,突然从外 面冲进一个村夫,后面追着一个黑人,手中挥舞着手枪。 两人在会场中追逐着,突然“砰”地一声枪响,两人又 一起冲出门去。事情发生的时间前后不过二十秒钟。 在与会者的惊慌情绪尚未平息的时候,会议主席却 笑嘻嘻地请所有与会者写下他们目击的经过。原来这是 一位心理学教授请求做关于“注意”的实验。
结果,在上交的四十篇报告中,没有一个人的记 载是完全正确的。其中只有一篇错误率少于20%, 有十四篇的错误在20%—40%之间,十二篇的错 误率在40%—50%之间,十三篇的错误在50%以 上。而且许多报告的细节是臆造出来的。虽然每 个人都注意到两人之中有一人是黑人,然而四十 人中只有四人报告说黑人是光头,符合事实。其 余有的说他戴了一顶便帽,有些甚至替他戴上高 帽子。关于他的衣服,虽然大多数都说他穿一件 短衣,但有的人说这件短衣是咖啡色的,有的说 是红色的,还有人说是条纹的。而事实上,他穿 的是一条白裤,一件黑短衫,系一条大而红的领 带。
二十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
01 斯坦福监狱实验斯坦福监狱实验(Stanford prison experiment)是1971年由美国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领导的研究小组,在设在斯坦福大学心理学系大楼地下室的模拟监狱内,进行的一项关于人类对囚禁的反应以及囚禁对监狱中的权威和被监管者行为影响的心理学研究,充当看守和囚犯的都是斯坦福大学的在校大学生志愿者。
囚犯和看守很快适应了自己的角色,一步步地超过了预设的界限,通向危险和造成心理伤害的情形。
三分之一的看守被评价为显示出“真正的”虐待狂倾向,而许多囚犯在情感上受到创伤,有2人不得不提前退出实验。
最后,津巴多因为这个课题中日益泛滥的反社会行为受到警告,提前终止了整个实验。
斯坦福监狱实验经常被拿来与米尔格拉姆实验进行比较,米尔格拉姆实验是于1961年在耶鲁大学,由津巴多中学时代的好友斯坦利·米尔格拉姆进行的。
津巴多作为监狱长。
死亡实验是一套故事基于斯坦福大学监狱实验的电影。
津巴多模拟监狱实验斯坦福大学(Stanford)的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Philip Zimbardo)和他的同事在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系办公大楼地下室里建立了一个“监狱”,他们以每天15美元的价格雇用了24名学生来参加实验。
这些学生情感稳定,身体健康,遵纪守法,在普通人格测验中,得分属正常水平。
实验者对这些学生随意地进行了角色分配,一部分人为“看守”,另一部分人为“罪犯”,并制定了一些基本规则。
然后,实验者就躲在幕后,看事情会怎样发展。
两个礼拜的模拟实验刚刚开始时,被分配做“看守”的学生与被分配做“罪犯”的学生之间,没有多大差别。
而且,做“看守”的人也没有受过专门训练如何做监狱看守员。
实验者只告诉他们“维持监狱法律和秩序”,不要把“罪犯”的胡言乱语(如“罪犯”说,禁止使用暴力)当回事。
为了更真实地模拟监狱生活,“罪犯”可以像真正的监狱中的罪犯一样,接受亲戚和朋友的探视。
但模拟看守8小时换一次班,而模拟罪犯除了出来吃饭、锻炼、去厕所、办些必要的其他事情之外,要日日夜夜地呆在他们的牢房里。
20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
儿童康复科成立条件及流程儿童康复科,就像是为受伤小天使重新打造翅膀的魔法工坊。
那成立这样一个充满希望的地方,需要些啥条件呢?这就像盖房子,得有稳固的根基和合适的材料。
从人员方面来说,医生那可就是这个魔法工坊的魔法师。
儿童康复科的医生得是那种对儿童的身体和心理都特别了解的人,就像老中医能一眼看穿病症的根源一样。
他们要掌握儿童康复领域的各种知识,从身体机能的恢复到语言、认知能力的提升,都得门儿清。
这就好比厨师得知道各种食材的特性,才能做出美味佳肴。
那护士呢?护士就像是医生的得力助手,温柔细心地照顾这些小宝贝。
她们要能安抚孩子的情绪,孩子哭了闹了,得像妈妈一样有办法哄好。
而且,护士要熟练掌握康复护理的各种技巧,就像熟练的工匠摆弄工具一样。
场地设备也是不能少的。
场地得宽敞明亮,得像小孩子们喜欢的游乐场一样充满活力。
这里要有足够的空间来放置各种各样的康复设备。
康复设备就像是神奇的道具,帮助孩子们重新站起来、跑起来。
比如说,有帮助锻炼肢体力量的器械,那对孩子来说就像是攀登高峰的助力器;还有训练平衡能力的设备,这就如同走钢丝时的平衡杆一样重要。
再说说流程吧。
这事儿就像种一棵小树苗,得一步一步精心照料。
要先有一个清晰的规划,就像画一幅地图一样,明确这个儿童康复科的定位和发展方向。
是主要针对身体残疾的儿童,还是也兼顾那些有心理障碍的孩子呢?这得先想清楚。
然后就得组建团队了。
这就像召集一群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去探险。
找医生、护士,还有其他相关的专业人员,大家聚在一起,目标就是让孩子们好起来。
这时候,招聘就像是一场寻宝之旅,要找到那些真正有爱心、有能力的人。
设备的采购也是重要一环。
这就像给战士挑选武器一样,得精挑细选。
要根据科室的定位和需求,去挑选那些最适合孩子们的康复设备。
可不能马虎,要是选错了设备,就像战士拿错了武器,在康复这场战斗中可就使不上劲儿了。
人员的培训也不能落下。
这就像给汽车加油保养一样,得让大家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
20世纪最伟大的心理学实验
20世纪最伟大的心理学实验1.打开纳金斯的箱子-老鼠的疯狂世界1)实验:老鼠无意中获得奖励,无意间的举动就变成刻意行为;通过改变强化物出现的频率可以改变动物的反应方式;并研究在固定比例奖赏情景下学会新反应需要的时间;间歇性给予奖励会让老鼠上瘾不断行动,这种情况下消除既有行为需要的时间最长。
让自己的女儿在箱子里。
2)结论:“奖赏”和“强化”对塑造行为的影响很大。
人类珍视的“自由意志”并不存在,通过强化作用可以训练人类或动物完成指定任务。
2.心灵暗室-米尔格兰姆与服从权威1)假电击器实验2)结论:面对权威,人们很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选择服从;必定也受到人格特质的影响,但目前还无法证明。
3.精神病房里的正常人-精神诊断的实验1)假装精神病患者2)结论:人的内心充满主观意识,当时精神病领域没有完善的评判标准,不足以视为一门专业医学。
4.别说你不会遇到-达利与拉丹的助人行为五阶段1)实验:女子被杀35分钟内没有人采取任何帮助行为;录音机癫痫病;浓雾实验2)结论:达利与拉丹研究旁观者心态,测试一般人在哪些情境下不会漠视他人的求助,哪些情况不会犹豫挣扎,在面对群体危机时,在没有权威主导的情况下,个人会有何反应。
紧急事件中,等待越久,会越让人麻痹无能。
团体规模与采取行动的比例相关。
越多的人目睹一起事件,个别目击者自觉责任越少,因为有越多的人分摊责任。
(“责任扩散”,责任扩散加上对举止得体的要求,会让人对生死攸关的情景视而不见。
社会暗示的作用。
助人五阶段:觉察(你注意到有事情发生,而你可能帮得上忙);理解(你认为有人需要帮助);责任(你自觉应该帮忙);判断(你决定要怎么做);行动(你采取行动))5.平息众生喧哗-菲斯汀格的实验1)实验:世界末日;美军战俘接受共产主义;2)结论:认知失调。
个体若同时抱持相互抵触的观念(即认知结果),那么思想对立的最终结果就是衍生出一股力量,进而改变人体的行为或态度。
个体有时未必如一般所认为的——改变行为以符合信念,反而可能改变信念,使其能合理地解释行为。
20大经典心理学效应(DOC 14页)
20大经典心理学效应鸟笼逻辑挂一个漂亮的鸟笼在房间里最显眼的地方,过不了几天,主人一定会做出下面两个选择之一:把鸟笼扔掉,或者买一只鸟回来放在鸟笼里。
这就是鸟笼逻辑。
过程很简单,设想你是这房间的主人,只要有人走进房间,看到鸟笼,就会忍不住问你:“鸟呢?是不是死了?”当你回答:“我从来都没有养过鸟。
”人们会问:“那么,你要一个鸟笼干什么?”最后你不得不在两个选择中二选一,因为这比无休止的解释要容易得多。
鸟笼逻辑的原因很简单:人们绝大部分的时候是采取惯性思维。
所以可见在生活和工作中培养逻辑思维是多么重要。
破窗效应心理学的研究上有个现象叫做「破窗效应」,就是说,一个房子如果窗户破了,没有人去修补,隔不久,其它的窗户也会莫名其妙的被人打破;一面墙,如果出现一些涂鸦没有清洗掉,很快的,墙上就布满了乱七八糟,不堪入目的东西。
一个很干净的地方,人会不好意思丢垃圾,但是一旦地上有垃圾出现之后,人就会毫不犹疑的拋,丝毫不觉羞愧。
这真是很奇怪的现象。
心理学家研究的就是这个「引爆点」,地上究竟要有多脏,人们才会觉得反正这么脏,再脏一点无所谓,情况究竟要坏到什么程度,人们才会自暴自弃,让它烂到底。
台北市在未推行垃圾不落地时,街口转角若有一包垃圾在地上,不出二个小时,那个地方就堆成垃圾山了。
我每次看到这种情形都想起古人说的:「毋以恶小而为之」,一点小坏事,觉得没有什么关系,但是开始做了以后,它就改变你的心态,使你以后敢去作奸犯科。
任何坏事,如果在开始时没有阻拦掉,形成风气,改也改不掉,就好象河堤,一个小缺口没有及时修补,可以崩坝,造成千百万倍的损失。
犯罪其实就是失序的结果,纽约市在80年代的时候,真是无处不抢,无日不杀,大白天走在马路上也会害怕。
地铁更不用说了,车厢脏乱,到处涂满了秽句,坐在地铁里,人人自危。
我虽然没有被抢过,但是有位教授被人在光天化日之下,敲了一记闷棍,眼睛失明,从此结束他的研究生涯,使我多少年来谈虎变色,不敢只身去纽约开会。
心理学中的十个有趣实验
心理学中的十个有趣实验心理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思维、情感和行为的科学,通过实验来探索人类心理世界的奥秘。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心理学领域中的十个有趣实验,这些实验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的认知过程和行为模式。
1. 杜尚兰实验杜尚兰实验是由法国心理学家Alfred Binet在19世纪末设计的。
实验中,被试被要求重复一个被研究者说出的数字序列。
通过观察被试的错误模式,研究者可以了解到人类在记忆任务中的注意力、思维以及决策过程。
2. 皮亚杰实验皮亚杰实验是瑞士心理学家Jean Piaget在20世纪初设计的。
实验中,研究者观察儿童在不同年龄段的认知发展过程。
通过观察儿童的行为和思维过程,研究者揭示了儿童认知能力的不同阶段和发展规律。
3. 斯坦福监狱实验斯坦福监狱实验是由美国心理学家Philip Zimbardo在1971年设计的。
实验中,被试被分为狱警和囚犯两组,在模拟监狱环境中进行角色扮演。
实验揭示了环境对人类行为的巨大影响,引发了对道德和伦理问题的深入思考。
4. 韦伯冷却实验韦伯冷却实验是由德国心理学家Ernst Heinrich Weber在19世纪设计的。
实验中,被试将手指分别放在冷热水中,然后判断温度的相对差异。
实验结果表明,人类对温度的感知并不是绝对值,而是相对差异的感知。
这个实验启发了我们对感知和知觉的理解。
5. 米尔格拉姆实验米尔格拉姆实验是由美国心理学家Stanley Milgram在1961年设计的。
实验中,被试被要求给予一名“学习者”电刑作为惩罚,观察他们是否会在实验者的压力下继续执行。
实验结果显示,大部分被试会在实验者的指令下不顾道德约束执行电刑命令,这揭示了人们在权威压力下的服从行为。
6. 被示威者效应实验被示威者效应实验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Bibb Latané和John M. Darley在1969年设计的。
实验中,被试旁观一段被指定的暴力事件,观察他们在不同社交情境中是否会寻求帮助。
二十个著名心理学实验讲述
二十个著名心理学实验2012-11-08 09:07:2901 斯坦福监狱实验斯坦福监狱实验(Stanford prison experiment)是1971年由美国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领导的研究小组,在设在斯坦福大学心理学系大楼地下室的模拟监狱内,进行的一项关于人类对囚禁的反应以及囚禁对监狱中的权威和被监管者行为影响的心理学研究,充当看守和囚犯的都是斯坦福大学的在校大学生志愿者。
囚犯和看守很快适应了自己的角色,一步步地超过了预设的界限,通向危险和造成心理伤害的情形。
三分之一的看守被评价为显示出“真正的”虐待狂倾向,而许多囚犯在情感上受到创伤,有2人不得不提前退出实验。
最后,津巴多因为这个课题中日益泛滥的反社会行为受到警告,提前终止了整个实验。
斯坦福监狱实验经常被拿来与米尔格拉姆实验进行比较,米尔格拉姆实验是于1961年在耶鲁大学,由津巴多中学时代的好友斯坦利·米尔格拉姆进行的。
津巴多作为监狱长。
死亡实验是一套故事基于斯坦福大学监狱实验的电影。
津巴多模拟监狱实验斯坦福大学(Stanford)的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Philip Zimbardo)和他的同事在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系办公大楼地下室里建立了一个“监狱”,他们以每天15美元的价格雇用了24名学生来参加实验。
这些学生情感稳定,身体健康,遵纪守法,在普通人格测验中,得分属正常水平。
实验者对这些学生随意地进行了角色分配,一部分人为“看守”,另一部分人为“罪犯”,并制定了一些基本规则。
然后,实验者就躲在幕后,看事情会怎样发展。
两个礼拜的模拟实验刚刚开始时,被分配做“看守”的学生与被分配做“罪犯”的学生之间,没有多大差别。
而且,做“看守”的人也没有受过专门训练如何做监狱看守员。
实验者只告诉他们“维持监狱法律和秩序”,不要把“罪犯”的胡言乱语(如“罪犯”说,禁止使用暴力)当回事。
为了更真实地模拟监狱生活,“罪犯”可以像真正的监狱中的罪犯一样,接受亲戚和朋友的探视。
20个心理学典型现象
1阿基米德与酝酿效应在古希腊,国王让人做了一顶纯金的王冠,但他又怀疑工匠在王冠中掺了银子。
可问题是这顶王冠与当初交给金匠的一样重,谁也不知道金匠到底有没有捣鬼。
国王把这个难题交给了阿基米德。
阿基米德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冥思苦想,他起初尝试了很多想法,但都失败了。
有一天他去洗澡,一边他一边坐进澡盆,以便看到水往外溢,同时感觉身体被轻轻地托起,他突然恍然大悟,运用浮力原理解决了问题。
不管是科学家还是一般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都可以发现“把难题放在一边,放上一段时间,才能得到满意的答案”这一现象。
心理学家将其称为“酝酿效应”。
阿基米德发现浮力定律就是酝酿效应的经典故事。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对一个难题束手无策,不知从何入手,这时思维就进入了“酝酿阶段”。
直到有一天,当我们抛开面前的问题去做其他的事情时,百思不得其解的答案却突然出现在我们面前,令我们忍不住发出类似阿基米德的惊叹,这时,“酝酿效应”就绽开了“思维之花”,结出了“答案之果”。
古代诗词说“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正是这一心理的写照。
心理学家认为,酝酿过程中,存在潜在的意识层面推理,储存在记忆里的相关信息在潜意识里组合,人们之所以在休息的时候突然找到答案,是因为个体消除了前期的心理紧张,忘记了个体前面不正确的、导致僵局的思路,具有了创造性的思维状态。
因此,如果你面临一个难题,不妨先把它放在一边,去和朋友散步、喝茶,或许答案真的会“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2阿伦森效应是指人们最喜欢那些对自己的喜欢、奖励、赞扬不断增加的人或物,最不喜欢那些显得不断减少的人或物。
【实验】分4组人对某一人给予不同的评价,借以观察某人对哪一组最具好感。
第一组始终对之褒扬有加,第二组始终对之贬损否定,第三组先褒后贬,第四组先贬后褒。
【结果】此实验对数十人进行过后,发现绝大部分人对第四组最具好感,而对第三组最为反感。
【应用】阿伦森效应提醒人们,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应该尽力避免由于自己的表现不当所造成的他人对自己印象不良方向的逆转。
10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
10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我们都有成为恶魔的潜在可能。
在心理学史上最著名的具有争议性的实验,是1971年斯坦福大学的监狱实验。
它从微观上展现出社会环境会怎样影响人的行为。
由心理学家Philip Zimbardo领导的研究者们,在斯坦福的心理大楼的地下室设立了一个模拟监狱,并且挑选了24名大学生(没有犯罪记录以及被视为心理健康)去扮演囚犯和监狱的警卫。
然后研究人员通过使用隐蔽摄像头观察囚犯(必须每天24小时留在监狱里)还有狱警(每8小时轮班)。
实验原本打算持续两周,但因为狱警的虐待行为,实验在实验的第六天就被迫中止——有时候他们甚至让囚犯遭受心理折磨——从囚犯展现出极度的情绪紧张和焦虑可以看出。
“狱警对囚犯的攻击升级,让他们脱得赤裸裸的,把袋子套在他们头上,最后强迫他们做一些让人羞辱的关于性的行为,”Zimbardo这样对《美国科学家》说。
“6天之后我不得不结束实验因为这个实验实在是失控了——除了担心警卫会怎么对待囚犯之外,我晚上都睡不着觉。
”我们没有注意到在我们的前方正在发生什么。
试想一下,你知道你周围将会发生什么事吗?你可能没有像你认为的那样保持清醒。
在1998年,哈佛大学和肯特州立大学针对大学里的路人展开关于人们对即时环境的警觉程度。
在实验中,一个演员向路人迎面走来,然后向他问路。
当路人向演员指示方向的时候,有两个人拿着一扇大木门从演员和路人之间经过,在几秒内完全阻挡了他们的视线。
在那段时间内,本来的演员会替换成另一个演员,不仅他们的身高、体格不同,连衣着、发型还有声线都不一样。
超过一半的被试都没有注意到这个替换改变。
这个实验是最先阐明“变化视盲”的现象的实验之一,它仅仅向我们展示了对于现有提供的视觉场景,我们是非常选择性地接受——那似乎显示出我们比想象中还要依赖我们的记忆和模式识别。
延迟满足很困难——但如果延迟满足,我们会更成功。
斯坦福在19世纪60年代末有一个很著名的实验,是测试学前儿童的抗拒即时满足的的诱惑的能力。
与心理学知识相关的典型案例
与心理学知识相关的典型案例心理学案例一:杜威的学习实验杜威是一位美国心理学家,他在20世纪初进行了一系列关于学习的实验。
其中最著名的是他对儿童学习问题的研究。
在这个实验中,杜威通过观察儿童在学习过程中的行为和反应,来了解他们是如何学习的。
实验中,杜威给儿童们提供了一些有趣的学习材料,比如拼图、积木等。
他观察到,儿童们在学习过程中会经历一个由无意识到有意识的过程。
起初,儿童们会试图将拼图或积木随意拼凑,没有明确的目标。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开始注意到一些规律和模式,意识到拼凑的方式和结果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
最终,他们能够有意识地选择和安排拼凑的方式,达到预期的目标。
通过这个实验,杜威揭示了学习过程中的两个重要概念:无意识学习和有意识学习。
无意识学习是指在学习过程中,个体没有明确的目标和意识,通过尝试和错误来获得经验和知识。
而有意识学习则是指个体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意识,通过有目的地选择和安排学习策略,以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
这个实验揭示了学习过程中的心理机制和发展规律,对教育和教学有着重要的启示。
它提醒我们,在教学中应该给予学生足够的自由和探索的机会,让他们在无意识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对学习任务的认知和理解,然后再引导他们进入有意识学习的阶段,提高学习效果和质量。
心理学案例二: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是瑞士心理学家,他对儿童认知发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著名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
根据皮亚杰的理论,儿童认知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感知运动期、前操作期、具体操作期和形式操作期。
感知运动期是指出生后到2岁左右的阶段,儿童通过感觉和运动来认识世界。
在这个阶段,儿童的认知能力主要表现为对自身和外界的感知和运动反应,比如抓握、吮吸等。
前操作期是指2岁到7岁左右的阶段,儿童开始使用符号和象征性的思维,能够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
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使用语言和符号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能够进行简单的分类和排序。
具体操作期是指7岁到11岁左右的阶段,儿童开始具备具体的操作能力,能够进行逻辑推理和抽象思维。
实验心理学例子
实验心理学例子2009-08-18 14:541、一个研究者想要确定饥饿是否会影响猫的攻击性。
以10只猫为被试,主试将他们关在不同的笼子里,并对他们进行不同时间间隔的食物剥夺。
两周后,猫的体重降为正常体重的80%。
主试将2只猫放在一起15分钟,观察是否有攻击行为或打架发生。
所有情况下,猫都表现出一定的威胁状态,大多数情况下出现了打架行为。
研究者得出结论,饥饿可以增加猫的攻击性。
解答:自变量--猫的饥饿程度;因变量--攻击行为的多少。
该实验中只观察了自变量的单一水平,没有使用对照组,不能确定攻击行为是否比不饥饿时增加。
修改:采用不进行饥饿处理的猫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攻击行为数量,检验差异是否显著。
2、有些心理学家在食品和饮料公司工作,他们在产品发展中一直担任重要角色。
有消费心理学家设计了一个实验,目的是测量顾客对两种类型可乐的喜爱程度。
在某个市场范围内,这家公司的可乐销售情况不如对手。
有趣的是,公司的总体销售情况要比对手好。
研究者认为这样的可乐销售情况是由当地的一些条件造成,于是他们开始检验这个假设。
这是一个重复测量实验设计,每个被试要品尝两种可乐。
一种可乐被标记为Q(竞争对手的牌子),另一种被标记为M(本公司的牌子)。
随机选取年龄在14~62岁之间的市民为被试。
所有被试品尝Q牌子后品尝M牌子,然后报告自己的喜好。
令实验者吃惊的是,大多数被试报告喜欢M牌子。
实验者得出结论,样本被试喜欢他们公司的可乐,广告是引起竞争对手饮料销售好的原因。
因此,他们建议加大对当地广告投资已改善销售情况。
解答:自变量--可乐类型(2水平即两种牌子);因变量--被试的喜好。
被试内设计。
可能存在的问题是,被试对可乐喜好的判断可能受品尝的先后顺序影响。
修改:采用平衡序列重复测量设计。
即一半被试按照Q-M顺序品尝,令一半按照M-Q顺序品尝。
另外,还应该控制被试对可乐牌子及顺序的知晓,即知告知被试要进行2种可乐的比较,而被试不知道先品尝的是哪种,后品尝的是哪种,以免他们故意讨好调查者。
教师资格证的教育心理学经典实验
教师资格证的教育心理学经典实验教师资格证的取得是每位教育工作者迈向职业化的重要一步。
除了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巧,了解教育心理学也是教师必备的能力之一。
在教育心理学中,经典的实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们通过科学的方法,揭示了人类学习和发展的机制,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本文将介绍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常见的教育心理学经典实验。
一、巴比伦幼儿园实验巴比伦幼儿园实验是美国心理学家艾尔弗雷德·班德拉的经典研究之一。
他通过观察幼儿在幼儿园中的行为,研究了幼儿园对儿童社会化和智力发展的影响。
班德拉在实验中观察到,幼儿园环境中的互动和游戏能够促进儿童的社交行为和智力发展。
通过与其他孩子进行互动,儿童不仅能够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够学会分享、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提醒他们在幼儿教育中注重创设丰富的社交环境和积极的互动方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洪堡大学实验洪堡大学实验是美国心理学家卢尔夫·维尔三世在1967年进行的一系列实验。
该实验旨在探究学习和记忆的过程,并提出了“深度加工”的概念。
维尔三世的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对信息进行深入思考和加工,而不仅仅是机械地记忆,可以提高学习的效果和记忆的持久性。
这一发现对于教育工作者具有重要的启示,他们应该通过设计富有意义和情感共鸣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深度加工信息,促进学习效果的提升。
三、斯坦福监狱实验斯坦福监狱实验是美国心理学家菲利普·泽姆巴多在1971年进行的一项社会心理学实验。
该实验旨在探究群体行为和权力结构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在该实验中,参与者被分为“监狱守卫”和“囚犯”两个群体,并被置身于模拟的监狱环境中。
实验结果显示,即使在一个模拟环境中,参与者也会迅速适应他们所扮演角色的行为期望,并出现了道德和心理上的问题。
这一实验揭示了权力结构和社会角色对个体行为的强大影响力,教育工作者应该意识到自己在教学中的权威地位,以及如何在权力和个体尊重之间取得平衡,保护学生的权益和心理健康。
十三个著名心理学实验
十三个著名心理学实验实验心理学是让很多学习心理学的同学头疼的一科,但也让人又爱又恨。
实验心理学难度较大,考试不好得分这是很多同学“恨”的根源,但是只要掌握实验心理学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想要真正学好实验心理学也并非不可能。
心理学实验的魅力却又让人不能不爱,想要更深的了解它。
心理学家长久以来试图揭示关于人们感知世界和自我的答案,一些著名的心理实验也的确揭露了一些令人吃惊的人性规律。
比如1971年斯坦福大学的监狱实验,让我们知道人人都有成为恶魔的潜在可能。
博仁教育老师特别整理出十三个心理学著名实验,帮助备考心理学考研的同学更进一步了解心理学实验这门学科,也能给大家的人生提出一些建议。
心理学实验01斯坦福监狱实验斯坦福监狱实验(Stanford prison experiment)是1971年由美国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领导的研究小组,在设在斯坦福大学心理学系大楼地下室的模拟监狱内,进行的一项关于人类对囚禁的反应以及囚禁对监狱中的权威和被监管者行为影响的心理学研究,充当看守和囚犯的都是斯坦福大学的在校大学生志愿者。
囚犯和看守很快适应了自己的角色,一步步地超过了预设的界限,通向危险和造成心理伤害的情形。
三分之一的看守被评价为显示出“真正的”虐待狂倾向,而许多囚犯在情感上受到创伤,有2人不得不提前退出实验。
最后,津巴多因为这个课题中日益泛滥的反社会行为受到警告,提前终止了整个实验。
斯坦福监狱实验经常被拿来与米尔格拉姆实验进行比较,米尔格拉姆实验是于1961年在耶鲁大学,由津巴多中学时代的好友斯坦利·米尔格拉姆进行的。
津巴多作为监狱长。
死亡实验是一套故事基于斯坦福大学监狱实验的电影。
心理学实验02定位速效法将一个班的学生分成三组,前去10公里外的村庄。
甲组学生不知道村庄有多远,只让他们跟着导游走,刚走二三公里,就有学生叫苦,走了一半路学生开始抱怨,情绪低落而且开始散乱,以致溃不成军。
乙组学生仅知道距离目的地有10公里,中途没有路牌,他们只跟着向导走,走了多少,还剩多少一概不知。
30个著名心理学理论
30个著名⼼理学理论1、鸟笼逻辑挂⼀个漂亮的鸟笼在房间⾥最显眼的地⽅,过不了⼏天,主⼈⼀定会做出下⾯两个选择之⼀:把鸟笼扔掉,或者买⼀只鸟回来放在鸟笼⾥。
这就是鸟笼逻辑。
过程很简单,设想你是这房间的主⼈,只要有⼈⾛进房间,看到鸟笼,就会忍不住问你:'鸟呢?是不是死了?'当你回答:'我从来都没有养过鸟。
'⼈们会问:'那么,你要⼀个鸟笼⼲什么?'最后你不得不在两个选择中⼆选⼀,因为这⽐⽆休⽌的解释要容易得多。
鸟笼逻辑的原因很简单:⼈们绝⼤部分的时候是采取惯性思维。
所以可见在⽣活和⼯作中培养逻辑思维是多么重要。
2、破窗效应⼼理学的研究上有个现象叫做'破窗效应',就是说,⼀个房⼦如果窗户破了,没有⼈去修补,隔不久,其它的窗户也会莫名其妙的被⼈打破;⼀⾯墙,如果出现⼀些涂鸦没有清洗掉,很快的,墙上就布满了乱七⼋糟,不堪⼊⽬的东西。
⼀个很⼲净的地⽅,⼈会不好意思丢垃圾,但是⼀旦地上有垃圾出现之后,⼈就会毫不犹疑的拋,丝毫不觉羞愧。
这真是很奇怪的现象。
⼼理学家研究的就是这个'引爆点',地上究竟要有多脏,⼈们才会觉得反正这么脏,再脏⼀点⽆所谓,情况究竟要坏到什么程度,⼈们才会⾃暴⾃弃,让它烂到底。
任何坏事,如果在开始时没有阻拦掉,形成风⽓,改也改不掉,就好象河堤,⼀个⼩缺⼝没有及时修补,可以崩坝,造成千百万倍的损失。
犯罪其实就是失序的结果,纽约市在80年代的时候,真是⽆处不抢,⽆⽇不杀,⼤⽩天⾛在马路上也会害怕。
地铁更不⽤说了,车厢脏乱,到处涂满了秽句,坐在地铁⾥,⼈⼈⾃危。
我虽然没有被抢过,但是有位教授被⼈在光天化⽇之下,敲了⼀记闷棍,眼睛失明,从此结束他的研究⽣涯,使我多少年来谈虎变⾊,不敢只⾝去纽约开会。
最近纽约的市容和市誉提升了不少,令我颇为吃惊,⼀个已经向下沉沦的城市,竟能死⽽复⽣,向上提升。
因此,当我出去开会,碰到⼀位犯罪学家时,⽴刻向他讨教,原来纽约市⽤的就是过去书本上讲的破窗效应的理论,先改善犯罪的环境,使⼈们不易犯罪,再慢慢缉凶捕盗,回归秩序。
20个常用教育心理学效应
20个常用教育心理学效应[1-10]1、破窗理论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提出了一个“破窗理论”。
这个理论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个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
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
结果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繁荣。
“破窗理论”不仅仅在社会管理中有所应用,而且也被用在了现代企业管理中。
在教育中有着很重要的借鉴意义。
如果一名学生因为成绩不好或有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就给他贴上一个“差生”或“坏学生”的标签,那么人们就会带上有色眼镜看他,只要他犯了一点小错,就抓住不放,乱扣帽子,因为既然是破的东西,让他再破一些也无妨,所谓“墙倒众人推”,说的也是这个意思。
2、蝴蝶效应什么是蝴蝶效应?____年12月,洛伦兹在华盛顿的美国科学促进会的一次讲演中提出:一只蝴蝶在巴西扇动翅膀,有可能会在美国的德克萨斯引起一场龙卷风。
他的演讲和结论给人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从此以后,所谓“蝴蝶效应”之说就不胫而走,名声远扬了。
“蝴蝶效应”之所以令人着迷、令人激动、发人深省,不但在于其大胆的想象力和迷人的美学色彩,更在于其深刻的科学内涵和内在的哲学魅力。
从科学的角度来看,“蝴蝶效应”反映了混沌运动的一个重要特征:系统的长期行为对初始条件的敏感依赖性。
经典动力学的传统观点认为:系统的长期行为对初始条件是不敏感的,即初始条件的微小变化对未来状态所造成的差别也是很微小的。
可混沌理论向传统观点提出了挑战。
混沌理论认为在混沌系统中,初始条件的十分微小的变化经过不断放大,对其未来状态会造成极其巨大的差别。
我们可以用在西方流传的一首民谣对此作形象的说明。
这首民谣说:丢失一个钉子,坏了一只蹄铁;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帝国。
马蹄铁上一个钉子是否会丢失,本是初始条件的十分微小的变化,但其“长期”效应却是一个帝国存与亡的根本差别。
20个世界著名心理实验 影响人类思想历史进程
二十个著名心理学实验01 斯坦福监狱实验斯坦福监狱实验(Stanford prison experiment)是1971年由美国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领导的研究小组,在设在斯坦福大学心理学系大楼地下室的模拟监狱内,进行的一项关于人类对囚禁的反应以及囚禁对监狱中的权威和被监管者行为影响的心理学研究,充当看守和囚犯的都是斯坦福大学的在校大学生志愿者。
囚犯和看守很快适应了自己的角色,一步步地超过了预设的界限,通向危险和造成心理伤害的情形。
三分之一的看守被评价为显示出“真正的”虐待狂倾向,而许多囚犯在情感上受到创伤,有2人不得不提前退出实验。
最后,津巴多因为这个课题中日益泛滥的反社会行为受到警告,提前终止了整个实验。
斯坦福监狱实验经常被拿来与米尔格拉姆实验进行比较,米尔格拉姆实验是于1961年在耶鲁大学,由津巴多中学时代的好友斯坦利·米尔格拉姆进行的。
津巴多作为监狱长。
死亡实验是一套故事基于斯坦福大学监狱实验的电影。
津巴多模拟监狱实验斯坦福大学(Stanford)的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Philip Zimbardo)和他的同事在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系办公大楼地下室里建立了一个“监狱”,他们以每天15美元的价格雇用了24名学生来参加实验。
这些学生情感稳定,身体健康,遵纪守法,在普通人格测验中,得分属正常水平。
实验者对这些学生随意地进行了角色分配,一部分人为“看守”,另一部分人为“罪犯”,并制定了一些基本规则。
然后,实验者就躲在幕后,看事情会怎样发展。
两个礼拜的模拟实验刚刚开始时,被分配做“看守”的学生与被分配做“罪犯”的学生之间,没有多大差别。
而且,做“看守”的人也没有受过专门训练如何做监狱看守员。
实验者只告诉他们“维持监狱法律和秩序”,不要把“罪犯”的胡言乱语(如“罪犯”说,禁止使用暴力)当回事。
为了更真实地模拟监狱生活,“罪犯”可以像真正的监狱中的罪犯一样,接受亲戚和朋友的探视。
教育心理学家
1. 默顿(美1910—2003)提出功能是客观的,即可能是正向促进,也可能是负向阻碍。
教育的显性功能隐性功能。
2. 勒图尔诺(法)“生物起源说” ,把动物的本能等同于教育,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
3. 孟禄(美1869—1947)心理起源说,把教育看成简单的模仿,没有认识到教育的目的性。
4. 保罗朗格朗(法)提出教育终身化。
5. 昆体良(古罗马)西方第一部教育著作《论演说家的教育》)(又译为《雄辩术原理》,还有著作《演说术原理》。
非常重视教师的作用,认为教师是教育成败的关键。
提出了“美德是否可教”的问题,对教育现象进行的一种科学研究而非经验观察。
6. 柏拉图(古希腊)认为人是肉体是灵魂的影子,灵魂才是人的本质。
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促使“灵魂转向” ,提倡“寓学习于游戏” 。
灵魂是由理性、认识、情感三部分组成的。
他把人分为三个等级:哲学家、军人、劳动者。
著作《理想国》。
7. 苏格拉底(古希腊)古希腊哲学家。
产婆术(西方启发式教学的由来)。
苏格拉底以其雄辩以及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这种问答分为三步:第一步称为苏格拉底讽刺;第二步叫定义;第三步叫助产术。
8. 亚里士多德(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学者,首次注意到了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特点,这也成为后来强调教育中注重人的发展的思想渊源。
在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了儿童成长过程的年龄分期。
著作《政治学》。
他认为,心脏是思维的器官,大脑的作用不过是使血液冷却。
他的著作《论灵魂》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心理现象的著作。
痕迹衰退说起源于亚里士多德,由桑代克进一步发展。
9. 培根(英1561—1626)“近代实验科学的鼻祖” ,提出实验归纳法,首次把教育学做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提了出来。
10. 夸美纽斯(捷克1592—1670)著作《大教学论》的出版,是教育学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提出了系统的教育目的论、方法论、教育原则体系、课程与教学论、德育论以及一些学科教育思想。
提出“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其为人” ,认为在教育过程中,应估计到学生的年龄特征,注意儿童的个性特征,有目的地去发展儿童的才能。
心理学经典实验案例
心理学经典实验案例【篇一:心理学经典实验案例】一、母亲与自我:文化对自我参照的影响对美国人与中国人的fmri研究发现,当要求这两组被试对一系列人格形容词判断是否适合用来形容个人、母亲还是他人时,发现在判断为自我时减去判断为他人时,中国被试与美国被试在腹侧前额叶与扣带回都有显著的激活,也就是说中美被试关于自我的认知可能都定位在相同的脑区。
但是对中国被试来说,自我与母亲条件的激活程度没有差异;而对美国被试来说,自我与母亲的激活程度有显著差异。
可以做一个不是那么严谨的推测:在神经机制上,中国人的自我与母亲是在一起的并且与他人区别开来的,而美国人则将自我独立出来。
还有其他研究发现,中国人将包括母亲、父亲、好朋友在内的关系亲近的人都纳入自我参照的系统,属于互倚型的自我结构(interdependet construal of self)而西方人则不会把这些人纳入到自我中,属于独立性的自我结构(independent construal of self)。
二、整体思维(holistic)与分析思维(analytic)这个实验所用的被试是美国人和日本人,要求被试看一段20秒的动画片段,如上图,然后描述自己所看到的是什么。
被试的描述中所说的第一句话作为被试是先注意到突出的目标(salient objects)还是背景的指标。
结果发现美国人最先提到目标的频率远比日本人多,而日本人更多地首先注意到背景。
并且日本人也比美国人更容易注意背景与主体的关系。
这也意味着两种不同的特征捆绑策略,将特征单独识别并进行序列加工,还是把不同的特征捆绑在一起识别。
以日本人为代表的东亚人显然更倾向于后者,这是一种整体思维的表现,而以美国人为代表的西方人则倾向于独立加工,是一种分析思维的表现。
东亚人的这种整体思维还体现在一些东方特有的学问上,比如周易,比如风水。
参考文献:han, s., northoff, g. (2008). culture-sensitive neural substratesof humancognition: a transcultural neuroimaging approach. nature reviews neuroscience, 9(8), 646-654.masuda, t., nisbett, r. e. (2001). attending holistically versus analytically:comparing the context sensitivity of japanese and american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psychology, 81(5), 922.nisbett, r.e., masuda, t. (2003). culture and point of view.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100(19),11163-11170.出版社. 324-328.——————————————————03.28 更新一下——————————————————三、本族效应(own-race effect)与异族效应(other-race effect)本族效应是指个体对本族面孔总是比不熟悉的异族面孔有更好的再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学上著名的20个实验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陈树良简阳教师进修校2011年2月一。
罗森塔尔实验(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简介•皮格马利翁是古希腊神话中的塞浦路斯国王。
相传,他性情孤僻,一人独居,擅长雕刻。
他用象牙雕刻了一座表现他的理想中的女性的美女像,并取名叫加勒提亚。
他和雕像久久依伴,把全部热情和希望放在自己雕刻的少女雕像身上,加勒提亚被他的爱感动,从架子上走下来,变成了真人。
皮格马利翁娶她为妻,他们的女儿帕福斯是塞浦路斯南部海岸同名城市的始祖。
后来,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L F.Jacobson称之为“皮格马利翁效应”最真实的谎言是权威性的谎言¡ª¡ª罗森塔尔效应罗森塔尔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的概念教师如何利用皮格马利翁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告诉大家,当怀着对某件事情非常强烈期望的时候,所期望的事物就会出现。
对一个人传递积极的期望,就会使他进步得更快,发展得更好。
反之,向一个人传递消极的期望则会使人自暴自弃,放弃努力。
•皮格马利翁效应-效应作用•皮格马利翁效应其实体现的就是暗示的力量,自我暗示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本来穿了一件自认为是很漂亮的衣服去上班,结果好几个同事都说不好看,当第一个同事说的时候,你可能还觉得只是她的个人看法,但是说的人多了,你就慢慢开始怀疑自己的判断力和审美眼光了,于是到了下班后,你回家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衣服换下来,并且决定再也不穿它去上班了。
其实,这只是心理暗示在起作用。
暗示作用往往会使别人不自觉地按照一定的方式行动,或者不加批判地接受一定的意见或信念。
可见,暗示在本质上,是人的情感和观念,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别人下意识的影响(g14)二、框架效应教育中框架效应的运用•心理学家曾经做了这样一个教育实验:让学生评价一个人,把学生分成两组,第一组先看介绍这个人内向的材料,然后再看介绍这个人外向的材料;第二组恰恰相反。
结果是第一组大部分评价他为内向,第二组评价的多为外向,这种现象被称为首因效应,又称第一印象效应。
它是指第一次接触陌生人或事物形成的印象,起到了先入为主的作用•我们的班主任在接新班级时,要注意利用第一次效应克服消极影响,对学生要做到全面地看待和评价,并注意选择和培养好学生干部。
对自己,则要注意三个“第一次”时的形象塑造。
力求做到:第一,见好第一次面。
事先做好准备,力求一开始就让学生觉得老师是他们的知心朋友,并产生认同感和信任感;第二,讲好第一次课。
力求给学生留下工作认真、知识渊博、教学方法生动等良好印象;第三,处理好第一次突发事件。
要求反应快捷,处理问题果断。
当然,利用第一次效应的积极因素获得良好的第一印象,不仅仅是方法、策略问题,更不是假惺惺的伪装,而是长期在工作中磨炼形成的良好工作作风、思想品德、知识才干、教育能力的综合体现。
在与学生初次接触时力争给学生一个好的第一印象,这样能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得到学生的信任,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为以后实施有效的教育奠定基础首因效应对心理教育的启示四、晕轮效应:心理对教育影响的放大器晕轮效应的概念•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最早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爱德华·桑戴克提出的。
晕轮是一种当月亮被光环笼罩时产生的模糊不清的现象。
爱德华认为,人对事物和人的认知和判断往往从局部出发,然后扩散而得出整体现象。
就像晕轮一样,这些认知和判断常常都是以偏概全的。
•一个人如果被标明是好的,他就会被一种积极肯定的光环笼罩,并被赋予一切都好的品质;如果一个人被标明是坏的,他就被一种消极否定的光环所笼罩,并被认为具有各种坏品质。
晕轮效应的错误晕轮效应对教育的启示:弊端的克服晕轮效应对心理教育的启示:榜样的光环五、暗示效应:教育的潜移默化作用•所谓“暗示效应”,即是用含蓄的、间接的方式对别人的心理和行为施加影响,从而使被暗示者不自觉地按照暗示者的意愿行动……此称之为“暗示效应”。
少年儿童较成人更易于接受暗示。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语言暗示、动作暗示,表情暗示、自我暗示等方法提高教学效果试试下边的想法:暗示效应的影响因素怎样运用暗示•语言暗示——积极的语言能使人产生积极的情绪,改变消极的心态,因而教师可以有意识地用“你真聪明”“你一定行”等语言为孩子打气,还可以让学生之间相互鼓励,比如:•领:我很棒!(X X )众:你很棒!(X X )•领:你也行!( XX X ) 众:我也行!( XX X ) •动作暗示——音乐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艺术,低段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情绪、思想内涵更不容易把握,这时候动作暗示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教师能用肢体动作暗示学生,使学生更快地理解音乐作品。
例如在表现音乐情绪方面,教师可以用左右轻轻摆动身体来表示轻柔舒展的音乐,用小幅度的点头来表示欢快活泼的音乐。
•表情暗示——小学低段音乐教学中有许多的表演环节,包括唱歌表演、律动表演、乐器表演,形式上又包括集体表演、小组表演、个人表演等。
在这些环节中教师就要充分发挥表情暗示的作用。
当学生在表演时,教师如果是微笑的注视着他们,那么对学生来说就是一种莫大的鼓励,他们能看到老师眼里的肯定和赞许。
而在对学生音准的训练过程中,可运用柯达伊手势的动作暗示,让学生对抽象的音高有比较直观的理解。
有一个班在学习歌曲《可爱的羊群》的第三句“水草丰盛羊儿壮”时,总是把最后一个音“5”漏掉。
所以当唱到这几小节时我就用手势作出旋律高低的走向,到了最后一个音“5”时,我的手向上一带,学生的自然的就唱到位了,几遍之后便能完全掌握。
•自我暗示——教师还要教育学生学会自我暗示,使学生在音乐学习体验中更好的发挥自主性。
有的学生每当遇上听辨练习就会有“惨了!惨了!”“好难啊!”等自我暗示,在学习上维持着焦虑状态,从而干扰正常水平发挥。
这种思维习惯一旦形成就会严重阻碍教学的效果。
所以教师要让学生学会积极的自我暗示,想着自己一定能一定做的到暗示效应对教育的启示六、马太效应:好的愈好、坏的愈坏?什么是马太效应•《圣经》中"马太福音"一章里有一句名言:"凡是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美国著名哲学家罗帕特·默顿发现了同样的现象,即荣誉越多的科学家,授予他的荣誉就越多;而对那些默默无闻的科学家,对其作出的成绩往往不予承认。
他于1973年把这种现象命名为"马太效应"马太效应的应用•在班级管理中,就是好学生好对待,差学生差对待,而好与差的标准主要还是学习成绩。
对于一些班主任心目中的好学生来说,爱"过剩"的时候,就会贬值,他们对表扬就会变得麻木不仁,认为一切都是理所当然。
这种优越的社会心理环境会使他们在成长中变得非常脆弱,经不起挫折。
而对另外一些学生仅仅因为分数不高,就会长期处在被班主任的关爱遗忘的角落,这种人为造成的恶劣的心理环境,将会使他们情绪偏激、行为带有触发性和冲动性,这样必然导致学生个性的畸形发展,引发学生的心理障碍。
马太效应的运用•马太效应是指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发言机会就多,而发言机会愈多能力愈强,学习能力弱者反之,造成优者越优,差者越差,两极分化。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我们常碰到这样的情况,能力较高的成员受到尊重,并取得领导地位,甚至抢尽风头或牺牲其它组员的利益来自我获益;而能力较低的成员则完全丧失了合作学习的兴趣。
学校中的马太效应及其教育启示马太效应” 的消极作用•消除合作学习中“马太效应” 的消极作用,要求我们努力实现评价的社会公平感。
“马太效应”的导致学生参与度不均衡的主要原因是学生的个人职责不明确,以及老师只关注小组的学习结果,不注意学习过程和个人的学习进步。
所以,在合作学习的评价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习过程,教师还需要讲究评价策略,做到指导与激励相结合,对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应关注每一位学生,特别是对小组中能力较差的学生更应注意到他们的点滴进步(g5)七、标签效应:受教育者必须得有¡°注册商标¡±吗?标签效应实验•标签效应-典型案例•心理学家克劳特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要求一群参加实验者对慈善事业做出捐献,然后根据他们是否有捐献,分别说成是“慈善的人”和“不慈善的人”。
相对应地,还有一些参加实验者则没有被下这样的结论。
过了一段时间后,当再次要求这些人做捐献时,发现那些第一次捐了钱并被说成是“慈善的人”,比那些没有被下过结论的人捐钱要多,而那些第一次被说成是“不慈善的人”,比那些没有被下过结论的人捐献得要少标签效应-效应内容•定义:当一个人被一种词语名称贴上标签时,他就会作出自我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为与所贴的标签内容相一致。
这种现象是由于贴上标签后面引起的,故称为“标签效应”。
•原理:心理学认为,之所以会出现“标签效应”,主要是因为“标签”具有定性导向的作用,无论是“好”是“坏”,它对一个人的“个性意识的自我认同”都有强烈的影响作用。
给一个人“贴标签”的结果,往往是使其向“标签”所喻示的方向发展。
标签效应在教育学上的意义•心理学实验在教育学上的意义是:当一个孩子被贴上了“坏孩子”“差生”“笨蛋”等符合某个心理条件的标签时,那个标签将掩盖他的所有其他品质,甚至优点。
无论那个孩子做什么,老师和家长都认为那个孩子“差”“坏”“苯”。
人们歧视性的眼光和态度会迫使孩子的心理和行为向着人们的偏见——标签所指的方向发生偏转。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对孩子的“标签”态度不及时转变,最坏的结果就会发生:我们对孩子的负面看法(或者说,负面期望)可以变成孩子的自我确定,导致一个当初也许并不坏、并不差的孩子真的会成为一个“差生”或“坏”孩子标签效应的概念及其机制学校中的标签效应标签效应对教育的启示八、禁果效应:学生知规犯规的背后禁果效应的来历•"禁果"一词源于《圣经》,它讲的是夏娃被神秘智慧树上的禁果所吸引去偷吃,被贬到人间,这种被禁果所吸引的逆反心理现象,称之为"禁果"效应。
由于青少年处在特殊的发育期,好奇心强,逆反心理重,因此常出现禁果效应。
它给我们的启示有两个:①不要把不好的东西当成禁果,人为地增加对学生的吸引力。
②要把学生不喜欢而又有价值的事情人为地变成禁果以提高其吸引力禁果效应对于教育的启示九、蝴蝶效应:教育无小事,事事皆教育“蝴蝶效应的原理•细小的因素与看似完全不相关的巨大复杂的变化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因果关系,这就是“蝴蝶效应”。
“蝴蝶效应”之所以产生,是因为蝴蝶翅膀的运动引起微弱气流的产生,而微弱气流的产生又会引起它四周空气或其他系统产生相应的变化,由此引起连锁反应,最终导致其它系统的极大变化“蝴蝶效应”在教育中的应用•“蝴蝶效应”告诉我们,要特别重视初始状态的微小变动,要抓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