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百强校】安徽省黄山市屯溪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安徽黄山市屯溪第一中学高一物理上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题
安徽黄山市屯溪第一中学高一物理上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题一、选择题1.如图为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 t 图像,关于物体在前4s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始终向同一方向运动B.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同C.物体在前2s内做加速运动D.物体在前2s内做减速运动2.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固定的半圆弧轨道两端点M、N连线水平,将一轻质小环套在轨道上,一细线穿过轻环,一端系在M点,另一端系一质量为m的小球,不计所有摩擦,重力加速度为g,小球恰好静止在图示位置,下列说法疋确的是()A.轨道对轻环的支持力大小为mgB.细线对M3mgC.细线对轻环的作用力大小为32 mgD.N点和轻环的连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3.如图所示,有3000个质量均为m的小球,将它们用长度相等的轻绳依次连接,再将其左端用细绳固定在天花板上,右端施加一水平力使全部小球静止.若连接天花板的细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7°.则第1218个小球与1219个小球之间的轻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α的正切值等于(sin37°=0.6,cos37°=0.8)A.17814000B.12194000C.6092000D.89120004.几个水球可以挡住子弹?实验证实:4 个水球就足够了!4个完全相同的水球紧挨在一起水平排列,如图所示,子弹(可视为质点)在水球中沿水平方向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恰好穿出第 4 个水球,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子弹在每个水球中速度变化相同B.由题干信息可以确定子弹穿过每个水球的时间C.由题干信息可以确定子弹在每个水球中运动的时间相同D.子弹穿出第 3 个水球的瞬间速度与全程的平均速度相等5.如图所示,不计质量的光滑小滑轮用细绳悬挂于墙上O点,跨过滑轮的细绳连接物块A、B,A、B都处于静止状态,现将物块B移至C点后,A、B仍保持静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B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力不变B.绳子对B的拉力增大C.悬于墙上的绳所受拉力大小不变D.A、B静止时,图中α、β、θ三角始终相等6.如图所示,人站立在体重计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对体重计的压力和体重计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B.人对体重计的压力和体重计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C.人所受的重力和人对体重计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D.人所受的重力和人对体重计的压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7.如图所示,手沿水平方向将书压在竖直墙壁上,使其保持静止,现增大手对书的压力,则书()A.将沿墙壁滑动B.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不变C.对墙壁的压力不变D.受到的静摩擦力不变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辽宁号”航母“高大威武”,所以不能看成质点B.战斗机飞行员可以把正在甲板上用手势指挥的调度员看成是一个质点C.在战斗机飞行训练中,研究战斗机的空中翻滚动作时,可以把战斗机看成质点D.研究“辽宁舰”航母在大海中的运动轨迹时,航母可以看成质点9.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有一位科学家开创了以实验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科学研究方法,研究了落体运动的规律,这位科学家是()A.伽利略B.牛顿C.库伦D.焦耳10.下列情况中的运动物体,不能被看作质点的是A.欣赏某位舞蹈演员的舞姿B.用GPS确定远洋海轮在大海中的位置C.天文学家研究地球的公转D.计算男子400米自由泳金牌得主孙杨的平均速度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形状规则的物体重心一定在几何中心B.运动员将足球踢出,球在空中飞行是因为球受到一个向前的推力C.静止的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一定是静摩擦力D.两个物体发生相互作用不一定相互接触12.如图所示是三个质点A、B、C的运动轨迹,三个质点同时从N点出发,同时到达M 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三个质点从N到M的平均速度相同B.三个质点到达M点的瞬时速度相同C.三个质点从N到M的平均速率相同D.A质点从N到M的平均速度方向与任意时刻的瞬时速度方向相同13.2016年第31届夏季奥运会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举行,下列比赛中可把研究对象看成质点的是()A.研究苏炳添在百米跑比赛时的起跑技术B.研究乒乓球男子单打冠军马龙的发球动作C.研究女子3米板冠军施廷懋的跳水动作D.研究女子50米步枪三姿比赛中杜丽射出的子弹轨迹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重心是物体受到重力的等效作用点,故重心一定在物体上B.木块放在桌面上要受到一个向上的弹力,这是由于木块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C.人蹬地起跳时,人对地面的弹力大于地面对人的弹力D.拿细竹竿拨动水中的木头,木头受到竹竿的弹力和木头对竹竿的弹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15.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途中用了6s时间经过A、B两根电线杆,已知A、B间的距离为60 m,车经过B时的速度为15 m/s,以下结论正确的是()A.车从出发到B杆所用时间为10sB.车的加速度为15 m/s2C.经过A杆时速度为5 m/sD.从出发点到A杆的距离为15m16.每年的端午节,丽水南明湖上龙舟比赛总是热闹非凡,如图是龙舟在进行500m的直道比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研究队员的划桨动作,可将队员看做质点B.以龙舟为参考系,岸上站立的观众是静止的C.获得第一名的龙舟,撞线时的速度一定很大D.获得最后一名的龙舟,平均速度一定最小17.某质点向东运动12m,又向西运动20m,又向北运动6m,则它运动的路程和位移大小分别是A.2m,10m B.38m,10mC.14m,6m D.38m,6m18.如图所示,一根轻弹簧的原长为,一端固定,另一端受到水平拉力的作用,长度变为,已知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则此弹簧的劲度系数为()A .B .C .D .19.以下物理量中是矢量的有 ( )a.位移b.路程c.瞬时速度d.平均速度e.时间f.加速度g.速率A .只有acdfB .只有adfC .只有afgD .只有af20.近几年,在国家宏观政策调控下,我国房价上涨出现减缓趋势。
【全国百强校】安徽省屯溪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
黄山市屯溪一中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文献里的“科学与技术”是一个固定的词组,其中科学位于技术前头。
但是,很多人却把它们看成是同样的东西,在实践中往往还把它们的位置颠倒过来。
科学,更明确地说,自然科学,指的是通过观察、实验、仿真和分析去研究大自然中各种事物和现象并探求其原理的学科总类,目的是认知世界;技术,则是解决各种问题的手段、形式、方法及过程的集成,它在现有事物基础上产生新事物,或者改变现有事物的性能和功用,目的是为人类社会服务。
两者之间,科学为技术的发展提供基础和支撑,而技术进步则不断地向科学研究提出新的课题,反过来激励科学发展。
科学的进步一直是由人类试图认知世界内在基本原理的好奇心所推动,而不是出于人类自身生存的需要。
许多科学发现都是之前不曾预测过或者从来都未有计划去实现的偶发事件,而且短期内往往看不出有什么用处。
这样的例子俯首可拾。
数学中的数论有3000多年历史,但它在成为现代信息保密手段之前一直被认为是个最无用处的。
显而易见,我们对科学发展和技术发展的推动不应该采取同样的做法;特别是,不应该简单地把发展技术的思路和措施直接搬过来为发展科学铺路,也不应该简单地套用管理技术发展的政策和方式来经营科学发展。
但是,今天学术部门中常见的却是决策者们以“技术管理思维”去指引和管治科学发展,以为通过集中筹划、巨额资助、快捷升职等手段便可以刺激基础科学迅速发展并立即开花结果。
这样一来,许多基础科学研究都被贴上“无用”的标签,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支持。
在这里回顾一下科学与技术发展的管理经验是有益的。
亚历山大·洪堡基金会主席Helmut Schwarz最近刊文指出:“科学研究中大多数颠覆性的发现都不是事前就计划好的。
相反,它们都像淘气的小妖精那样突然出现在墙角,因为它们都是科学家们满腔热忱地探讨未知事物所导致的发现和发明。
安徽省黄山市2018-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册期中试题
屯溪一中2018—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全部选对得4分,选择不全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甲车内一个人看见窗外树木向东移动,乙车内一个人发现甲车没有运动,如果以大地为参考系,上述事实说明…………………………( )A.甲车向西运动,乙车不动B.乙车向西运动,甲车不动C.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D.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同时向西运动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加速度越大,速度一定越大B.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一定越大C.物体的加速度不为零时,速度可能为零D.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的物理量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相等的时间里物体变化的位移相等的直线运动就是匀变速直线运动B.加速度大小不变的运动就是匀变速直线运动C.匀变速直线运动是加速度不变的运动D.加速度方向不变的运动一定是匀变速直线运动4.如图所示为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v-t图象,根据图象做出的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A.物体始终沿正方向运动B.物体先沿负方向运动,在t=2s后开始沿正方向运动C.在t=2s前后物体的加速度方向相反D.在t=2s时,物体回到了原点,即出发点5.正在匀加速沿平直轨道行驶的长为L的列车,保持加速度不变通过长度为L的桥.车头驶上桥时的速度为v1,车头经过桥尾时的速度为v2,则列车过完桥时的速度为()A.v1·v2B.v12+v22C.2v22+v12D.2v22-v126.设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a,速度为v,位移为s.现有四个不同物体的运动图象如图所示,假设物体在t=0时的速度均为零,则其中表示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的图象是( )7.一个物体自静止开始做加速度逐渐变大的加速直线运动,经过时间t ,末速度为v t ,则这段时间内的位移 ( )A .x < v t t /2B .x = v t t /2C .x > v t t /2D .无法确定8.在轻绳的两端各系着一个小球,一人用手拿着绳上端的小球,站在三楼的阳台上,放手后两小球自由下落,两小球相继落地的时间差为Δt ;如果人站在四楼的阳台上,同样放手让小球自由下落,两球相继落地的时间差为Δt ′,则Δt 与Δt ′相比较有( )A .Δt ′<ΔtB .Δt ′=ΔtC .Δt ′>ΔtD .无法判断9.一初速度为6m/s 做直线运动的质点,受到力F 的作用产生一个与初速度方向相反、大小为2m /s 2的加速度,当它的位移大小为3m 时,所经历的时间可能为( ) ()s ;A 、63+ ()s ;B 、63- ()s ;C 、323+ ()s D 、323-10.物体以速度v 匀速通过直线上的A 、B 两点,所用时间为t ,现在物体从A 点由静止出发,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a 1),到某一最大速度v m 后立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 2),至B 点速度恰好减为0,所用时间仍为t ,则物体的( )A .v m 只能为2v ,与a 1、a 2的大小无关B .v m 可为许多值,与a 1、a 2的大小有关C .a 1、a 2须是一定的D .a 1、a 2必须满足a 1·a 2a 1+a 2=2vt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11.一质点沿直线运动,前1/3位移内的平均速度为6m/s ,后2/3位移内平均速度为4m/s ,则质点在全程内运动的平均速度是__ ____m/s 。
【名校试卷】2018-2019学年安徽省黄山市屯溪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解析版)
2018-2019学年安徽省黄山市屯溪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 治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 卷(选择题)一、单选题1.4G 时代,随着网络设备成本的大大降低,手机上网的资费会越来越低,同时由于视频通话等新鲜通讯方式的运用,手机上网的群众会进入快速增长的阶段,材料表明( )①实现价值是消费者购买商品的目的 ②使用价值影响消费者的商品需求欲望 ③商品价格与价值成正比 ④使用价值决定商品的价值A . ①②B . ③④C . ②③D . ①④2.2017年暑假,小王与父母选择了标价为398元的平遥古城二日游,并采购了500元的当地特产,材料中体现的货币职能依次是( )A . 价值尺度、支付手段B . 支付手段、流通手段C . 价值尺度、流通手段D . 流通手段、支付手段3.假定A 国2017年的待售商品数量为5万亿件,平均每件商品的价格为8元,货币流通次数为5次。
由于生产的发展,2018年A 国货币的需求量增加了50%,但实际发行了15万亿元。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18年A 国纸币_____;物价____;原来标价为30元的M 商品,现在的价格是( )A . 升值20%、上涨25%、37.5元B . 贬值25%、下跌25%、20元C . 贬值20%、上涨25%、37.5元D . 贬值25%、上涨20%、36元4.大众希望的技术进步,既要方便也要实惠。
顺应这种要求,我国已开始布局5G 技术研发。
相比4G 每秒100MB 的峰值速度,5G 理论值将达到每秒10GB 。
2018-2019学年安徽省黄山市屯溪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名校试卷】Word版含解析
2018-2019学年安徽省黄山市屯溪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化学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单选题1.对于易燃、易爆、有毒的化学物质,往往会在其包装上面贴上危险警告标签。
下列物质贴错了包装标签的是2.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3.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 .铁片与氯化铜溶液反应:Fe +Cu 2+ = Cu +Fe 2+B .铁与稀硫酸反应:2Fe +6H + = 2Fe 3++3H 2↑C .Ba(OH)2溶液与稀H 2SO 4反应:Ba 2+ + OH - + H ++SO 42- = H 2O+BaSO 4↓D .氢氧化镁溶于盐酸:OH -+H + = H 2O 4.酸碱中和反应的本质是:H + + OH - = H 2O ,下列物质间的反应可以用该离子方程式表示是 A .氢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 B .Ba(OH)2溶液滴入稀硫酸中 C .澄清石灰水和稀硝酸反应 D .氨水与盐酸 5.下列应用或事实与胶体的性质没有关系的是 A .用明矾净化饮用水 B .用石膏或盐卤点制豆腐 C .在FeCl 3溶液中滴加NaOH 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 D .清晨的阳光穿过茂密的林木枝叶所产生的美丽的光线 6.用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常温常压下,17 g OH —中所含的电子数为9 N A B .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L 的MgCl 2溶液中,含有Cl -个数为1 N A C .通常状况下, 2.24L CO 2气体含有的0.1 N A 个CO 2分子 D .1.06g Na 2CO 3溶于水配成500mL 溶液,溶液中含有的Na +离子数为0.02 N A 7.某无色酸性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 .Na +、 K +、SO 42-、Cl - B.SO 42-、CH 3COO -、Al 3+、 Mg 2+ C .Cl -、Fe 3+、 K +、Na +D .Na +、 Ba 2+、Cl -、HCO 3- 8.为除去某物质中所含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操作方法正确的是A .①②③④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 9.关于某溶液中所含离子的鉴别,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加入AgNO 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可确定有Cl - B .某黄色溶液加CCl 4,振荡、静置,下层溶液显紫红色,可确定有I 2存在 C .加入BaCl 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加稀盐酸沉淀不溶解,可确定有SO 42- D .加入稀盐酸,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确定有CO 32-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A.铜、石墨均能导电,所以它们均是电解质B.NH3、CO2的水溶液均能导电,所以NH3、CO2均是电解质C.液态HCl、固体NaCl均不能导电,所以HCl、NaCl均是非电解质D.蔗糖、酒精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均不能导电,所以它们均是非电解质11.某无色、澄清溶液中可能含有①Na+、②SO42-、③Cl-、④HCO3-、⑤CO32-、⑥H+、⑦Cu2+中的若干种,依次进行下列实验,且每步所加试剂均过量,观察到的现象如下,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肯定含有的离子是②③⑥B.该实验无法确定是否含有③C.可能含有的离子是①③⑦D.肯定没有的离子是④⑤,可能含有的离子是②12.V L Fe2(SO4)3溶液中含有a g SO42-,取此溶液0.5V L,用水稀释至2V L,则稀释后溶液中Fe3+的物质的量的浓度为A.a/576Vmol/L B.125a/36V mol/L C.250a/26V mol/L D.125a/48V mol/L13.以下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等体积硫酸铁、硫酸铜、硫酸钾溶液中SO42-数目之比1:2:3,则三种硫酸盐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比为1:2:3B.150 mL 1 mol·L-1的氯化钾溶液中的c(Cl-)与50 mL 1 mol·L-1的氯化铝溶液中的c(Cl-)相等C.20℃时,饱和KCl溶液的密度为1.174 g·cm-3,物质的量浓度为4.0 mol·L-1,则此溶液中KCl的质量分数为25.38%D.20℃时,100 g水可溶解34.2 g KCl,此时KCl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34.2%14.某溶液中含有较大量的Cl-、CO32-、OH-等3种阴离子,如果只取一次该溶液就能够分别将3种阴离子依次检验出来,下列实验操作顺序正确的是①滴加Mg(NO3)2溶液②过滤③滴加AgNO3溶液④滴加Ba(NO3)2溶液A.①②④②③B.④②①②③C.①②③②④D.④②③②①15.(1)对于混合物的分离或提纯,常采用的方法有:过滤、蒸发、蒸馏、萃取、分液,结晶,渗析法等。
安徽省屯溪一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安徽省屯溪一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试卷说明:屯溪一中高一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6分,每小题2分)徽州文化徽州文化主要是指以徽州(古又称新安郡)为地域依托,渊源于历史上人与自然及人们之间对象性而形成的特定生活结构体系。
同任何文化一样,它也包罗物质文化、制度文化、意识形态以及内隐的心态、价值系统等文化心理结构,并且在各个文化层面都创造出辉煌的富于鲜明特色的成果,影响播及全国各地。
徽州尽管处于山越之地,但其主体文化却并非山越土著文化。
“自昔战乱,中原衣冠多避地来此”,为徽州奠定了丰厚的正统中原文化根基。
崇山峻岭的屏闭翼护又使徽州地区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文化发展区域,中原文化与土著文化包罗汇聚于此的南北各地多种文化因此互相碰撞,互相选择,最后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地方文化。
徽州文化底蕴深厚,传统悠久。
新儒学的代表人物二程与朱熹皆与徽州有极深渊源;儒学不雅念和儒学礼义对徽州社会各阶层影响至深,所谓“道学渊源在新安久矣”,并且逐步发展成新安理学等体系和流派。
儒学兴盛,加上徽州相对隔绝的地理条件,使这里的家庭文化十分凝重,“新安各姓,聚族而居,绝无杂姓擅入者。
其风最为近古……虽千丁之族,未尝散处;千载之谱系,丝毫不紊”。
家庭、宗族认同感强烈,宗法不雅念盛行,其传统的伦理与道德规范体系基本建筑于家族本位上,是传统文化家国同构原则的典型表现。
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是排斥商业精神的,但徽州山多田少地瘠,因此,外出经商是谋生的重要手段。
“大抵徽俗,人十三在邑,十七在天下,其著则十一在内,十九在外。
”他们在长期商业经营实践中创造出股份式、承揽式等经营方式,并在资金所有权与经营权划分、利润分配等各方面有所创新与发展。
徽商经营活动的实际需要还直接刺激了数学、地理水文学的发展,如程大位(算法统宗)、黄汴《一统路程图记》等。
这些生产方式上的变化与科技进步在必然程度上萌现了早期科学精神与近现代化因素的某些端倪。
【全国百强校】安徽省屯溪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入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屯溪一中2018级高一摸底考试历史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央视大型节目《国家宝藏》中展示了一件“睡虎地秦墓竹简”,内容主要是秦朝时的法律制度、行政文书等,其中法律条文达到六百条,如此详细的法律规定最主要是为了A. 疆域拓展的需要B. 经济发展的需要C. 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D. 奖励功臣的需要【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秦实现大一统后,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秦制定法律规范社会行为,加强对人民的统治,加强中央集权,故C项正确。
秦朝制定法律主要是为了加强统治,与疆域拓展的关系不大,排除A。
秦朝制定法律主要是为了加强统治,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不大,排除B。
秦朝制定法律主要是为了加强统治,与奖励功臣的关系不大,排除D。
2.《三国志》称秦始皇“罢候置守,设官分职,不与古同。
”这是指秦朝实行:A. 世袭制B. 分封制C. 郡县制D. 行省制【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中“罢侯置守”指废除分封制,罢去诸侯,实行郡县制,设置郡守,故C项正确。
据材料中“不与古同”可以排除先秦时实行的世袭制、分封制,排除AB。
行省制是在元朝推行的,与秦朝无关,排除D。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材料信息“罢候置守,设官分职,不与古同。
”,结合秦朝郡县制的史实分析即可知道答案。
3.铁穆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说:“至秦汉以后,中国学术大致归宗于儒家,此非各家尽被排斥之谓,实是后起儒家能荟萃先秦各家之重要精义,将之尽行吸收,融会为一。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 汉代儒学取得独尊地位,异已遭到排斥B. 秦汉以后,儒学得到丰富和更新C. 汉初儒学融合了佛教、道教思想D. 儒学在汉代成为官方哲学【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题干所给材料中“实是后起儒家能荟萃先秦各家之重要精义,将之尽行吸收,融会为一”表明秦汉以后,儒家思想得到丰富和发展,故B项正确。
异己遭到排斥与题干中“此非各家尽被排斥之谓”不符,故A 项错误。
安徽省黄山市屯溪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解析版)
2018-2019学年安徽省黄山市屯溪一中高一(上)期中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60.0分)1. 全集2,3,4,,2,,3,,则等于A. 3B. 4,C.D.【答案】B【解析】解:2,,3,,,全集2,3,4,,4,.故选:B.由A与B求出两集合的交集,根据全集U,找出交集的补集即可.此题考查了交、并、补集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各自的定义是解本题的关键.2. 设集合,,则下述对应法则f中,不能构成A到B的映射的是A. f:B. f:C. f:D. f:【答案】D【解析】解:对于对应f:,当时,,在集合任取一个值x,在集合中都有唯一的一个y值与之对应,故A中的对应能构成映射.对于对应f:,当时,,在集合任取一个值x,在集合中都有唯一的一个y值与之对应,故B中的对应能构成映射.对于对应f:,当时,,在集合任取一个值x,在集合中都有唯一的一个y值与之对应,故C中的对应能构成映射.对于对应f:,当时,,显然不在集合B中,不满足映射的定义,故D中的对应不能构成A到B的映射.故选:D.按照映射的定义,一个对应能构成映射的条件是,A中的每个元素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的确定的一个元素与之对应.判断题中各个对应是否满足映射的定义,从而得到结论.本题考查映射的定义,一个对应能构成映射时,必须使A中的每个元素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的确定的一个元素与之对应.3. 已知,若,则A. 5B. 7C. 9D. 11【答案】B【解析】解:,,,.故选:B.先由,,解得,再通过变形找到与关系求解.本题主要考查函数求值及配方法的应用.4. 若幂函数的图象过点,则它的单调递增区间是A. B. C. D.【答案】B【解析】解:幂函数的图象过点,,解得,,它的单调递增区间是.故选:B.由已知条件推导出,由此能求出它的单调增区间.本题考查函数的增区间的求法,是基础题,解题时要注意幂函数的性质的灵活运用.5. 已知函数的反函数是,则函数的图象是A.B.C. D.【答案】C【解析】解:.函数的图象是C.故选:C.函数,可求其反函数,关于y轴对称的函数,向右平移1单位得到函数,从而可得到正确选项.利用具体函数求出再判断图象即可也可以这样解:函数,可求其反函数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的函数的图象,向右平移1单位得到函数的图象用好单调性和过定点即可.6. 设函数,若函数是奇函数,则的解析式可以是A. B. C. D.【答案】A【解析】解:是奇函数;是奇函数;的解析式可以是;又与为偶函数,为非奇非偶函数.故选:A.根据题意,找哪个选项的函数是奇函数即可,是奇函数,和都是偶函数,而是非奇非偶函数,从而得出正确选项.考查奇函数的定义及判断,偶函数的定义.7. 若,,,则a、b、c的大小关系是A. B. C. D.【答案】A【解析】解:,,,,故选:A.根据对数函数和指数函数的性质比较即可.本题考查指数和对数的大小比较,解题时要认真审题,注意指数和对数运算法则的灵活运用.8. 若函数在区间上是增函数,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A. B. C. D.【答案】D【解析】解:;在上是增函数;又在上是增函数;;;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故选:D.先去绝对值号,得出,从而得出在上是增函数,而已知在上是增函数,从而得到,解出a的范围即可.考查含绝对值函数的处理方法:去绝对值号,以及一次函数的单调性.9.据此数据,可得A. B. C. D.【答案】B【解析】解:由图表知,,,函数的一个零点在区间上,故函数的零点的近似值精确到为,可得方程的一个近似解精确到为,故选:B.方程的近似解所在的区间即是函数的一个零点所在的区间,此区间应满足:区间长度小于精度,区间端点的函数值的符号相反本题考查用二分法方程近似解的方法步骤,以及函数的零点与方程近似解的关系.10. 已知函数,若实数是函数的一个零点,实数a,b,c满足,则下列结论一定成立的是A. B. C. D.【答案】D【解析】解;在上是增函数,又,,,、、中一项为负的、两项为正的;或者三项都是负,即,或.由于实数是函数的一个零点,当,时,,当时,,综上,一定成立.故选:D.先确定函数的单调性,由此得、、中一项为负、两项为正,或三项都为负;分类讨论求得可能成立条件,得出正确答案.本题考查了函数零点的应用问题,解题时应判断函数的零点所在的区间是什么,体现了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是易错题.11. 函数在上的最小值为,最大值为2,则的最大值为A. B. C. D. 2【答案】B【解析】解:当时,,当时,,作出函数的图象如图:当时,由,解得.当时,.当时,由.即,解得,此时,上的最小值为,最大值为2,,,的最大值为,故选:B.根据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求出最大值和最小值对应的x的取值,然后利用数形结合即可得到结论.本题主要考查函数最值的应用,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是解决本题的关键,利用数形结合是解决本题的基本数学思想.12. 若函数是R上的单调函数,且对任意实数x,都有,则A. 1B.C.D. 0【答案】C【解析】解:函数是R上的单调函数,且对任意实数x,都有,恒成立,且,即,,解得:,,,故选:C.由已知可得恒成立,且,求出后,将代入可得答案.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函数解析式的求法,函数求值,正确理解对任意实数x,都有,是解答的关键.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0分)13. 函数,且的图象恒过定点______.【答案】【解析】解:对于函数,且,令,求得,,可得函数,且的图象恒过定点,故答案为:.令对数的真数等于1,求得x、y的值,可得函数的图象恒过定点的坐标.本题主要考查对数函数的图象经过定点问题,属于基础题.14. 已知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是,或,则函数的定义域是______.【答案】【解析】解:由的解集是,或,得的解集是,则由,得,.函数的定义域是故答案为:由根式内部的代数式大于等于0,分式的分母不为0联立不等式组求解.本题考查函数的定义域及其求法,考查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是基础题.15. 若定义域为R的偶函数在上是减函数,则不等式的解集是______.【答案】或【解析】解:根据题意,为偶函数且在上是减函数,则,解可得或;故不等式的解集为或;故答案为:或.根据题意,由函数的奇偶性与单调性分析可得,解可得不等式的解集,综合即可得答案.本题考查函数的奇偶性与单调性的综合应用,涉及抽象函数的应用,属于综合题.16. 已知函数,若关于x的方程有8个不等的实根,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答案】【解析】解:作出函数的图象,可令,则在有两个不等实根,可得,即或,可得,可得a的范围是故答案为:作出的图象,令,由题意可得在有两个不等实根,运用二次方程实根分布规律可得a的不等式组,解不等式即可得到所求范围.本题考查函数零点个数问题解法,考查转化思想和数形结合思想方法,考查运算能力,属于中档题.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0分)17. 计算:;设a,b,c为正数,且满足,若,,求a,b,c 的值.【答案】解:原式.由题意知,,解得,,.【解析】利用指数运算性质即可得出.由题意知,,解出即可得出.本题考查了指数运算性质、对数运算性质、方程的解法,考查了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属于基础题.18. 已知定义域为R的偶函数满足:对于任意实数x,都有,且当时,.求证:对于任意实数x,都有;当时,求的解析式.【答案】解:定义域为R的偶函数满足:对于任意实数x,都有;;即对于任意实数x,都有;当时,,由偶函数知,;当时,,并且:.【解析】根据是偶函数,且对任意的实数x,都有,从而得出;时,,并且是偶函数,从而得出;而时,,从而得出.考查偶函数的定义,函数解析式的定义及求法,已知求的方法.19. 一片森林原面积为a,计划从某年开始,每年砍伐一些树林,且每年砍伐面积与上一年剩余面积的百分比相等,并计划砍伐到原面积的一半时,所用时间是10年为保护生态环境,森林面积至少要保留原面积的已知到今年为止,森林剩余面积为原面积的.求每年砍伐面积与上一年剩余面积的百分比;到今年为止,该森林已砍伐了多少年?为保护生态环境,今后最多还能砍伐多少年?【答案】本小题满分12分解:设每年降低百分比为x,.则,即,解得;分设经过n年剩余面积为原面积的则,即,,.到今年为止,已砍伐了5年;分设从今年开始,以后砍伐了n年,则n年后剩余面积为:,令,即,,,.故今后最多还能砍伐15年分【解析】根据每年砍伐面积的百分比相等,当砍伐到面积的一半时,所用时间是10年,设每年砍伐面积的百分比为x可建立方程,解之即可得到每年砍伐面积的百分比;设经过m年剩余面积为原来的根据题意:到今年为止,森林剩余面积为原来的可列出关于m的等式,解之即可;根据题意设从今年开始,以后砍了n年,再求出砍伐n年后剩余面积,由题意,建立关于n的不等关系,利用一些不等关系即可求得今后最多还能砍伐多少年本题主要考查函数模型的选择与应用、不等式的解法及指数式与对数式的互化解决实际问题通常有四个步骤:阅读理解,认真审题;引进数学符号,建立数学模型;利用数学的方法,得到数学结果;转译成具体问题作出解答,其中关键是建立数学模型.20. 设函数判断函数的奇偶性;求函数的最小值.【答案】解:,,,即,且;是非奇非偶函数;;时,在上单调递增,此时,的最小值为;时,若,在单调递减,;若,;;;综上得,时,的最小值为;时,的最小值为.【解析】因为,通过观察解析式即可看出非奇非偶,只需举出反例,容易验证,;去绝对值会发现得到的是分段函数,每段都是二次函数,所以可根据二次函数的单调性或取得顶点的情况求函数的最小值.考查处理含绝对值函数的方法:去绝对值,根据二次函数的单调性及顶点情况求二次函数的最小值,以及求分段函数最小值的方法.21. 设函数,.求函数在区间上的值域;若对于任意,总存在,使得成立,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答案】解:,.函数在内单调递增,在内单调递减.时,函数取得最大值,.又,.时,函数取得最小值.函数在区间上的值域为.设,,,依题意.当时,函数在单调递增,,则,解得,当时,,不满足题意,舍去.当时,,则,无解,综上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解析】,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极值与最值即可得出函数在区间上的值域.设,,,依题意对a分类讨论,利用一次函数的单调性、集合之间的关系即可得出.本题考查了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极值与最值、等价转化方法、方程与不等式的解法,考查了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属于难题.22. 对于定义域为的函数,如果同时满足以下三条:对任意的,总有;若,,,都有成立,则称函数为理想函数.若函数为理想函数,求的值;判断函数是否为理想函数,并予以证明;若函数为理想函数,假定,使得,且,求证.【答案】解:取可得分又由条件,故分显然在满足条件;分也满足条件分若,,,则,即满足条件,分故理想函数分由条件知,任给m、,当时,由知,分若,则,前后矛盾;分若,则,前后矛盾分故分【解析】取可得,由此可求出的值.在满足条件,也满足条件若,,,满足条件,收此知故理想函数.由条件知,任给m、,当时,由知,由此能够推导出.本题考查函数值的求法,解题时要认真审题,注意挖掘题设的中的隐含条件,注意性质的灵活运用.。
2018-2019学年度黄山市屯溪一中期中考试卷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绝密★启用前2018-2019学年度黄山市屯溪一中学校期中考试卷未命名考试时间:100分钟 �满分:100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未命名一、单选题(25题,一题2分)1.(本题2分)某县城有20 000人,男女比例为1∶1,女性血友病患者有1 600人,求人群中一正常女性与一正常男性婚配生出患血友病孩子的概率 A .3/16 B .3/25 C .4/25 D .1/72.(本题2分)图为对某一家族中甲、乙两种遗传病调查后得到的系谱图,调查发现Ⅰ4的家庭中没有乙病史。
试回答Ⅲ2与Ⅲ3婚配,其后代(U)患病的可能性为( )。
A .1/24B .3/16C .25/32D .7/32 3.(本题2分)分析下图叙述正确的是A .④无姐妹染色单体,②有同源染色体B .②时人体细胞中有44条常染色体和两条同型的性染色体C .④发生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D .基因型为Aa 的人体,②发生A 与A 的分离,③发生A 与a 的分离4.(本题2分)图为人体细胞正常分裂时有关物质或结构数量变化的相关曲线,下列分析错误的是试卷第2页,总10页…………装…………………○……※※请※※不※※要※※在※…………装…………………○……A .若曲线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核DNA 分子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则n 可能为23B .若曲线表示有丝分裂中染色体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则n 等于46C .若曲线表示减数分裂中每条染色体上DNA 分子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则n 等于1D .若曲线表示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组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则n 等于15.(本题2分)某生物的肤色由A/a 、B/b 、C/c 、D/d 四对等位基因共同控制,A/a 、B/b 、C/c 、D/d 分别位于四对同源染色体上,AABBCCD 为黑色, aabbccdd 为白色,肤色深浅与显性基因的个数有关,如基因型为AaBbCcDd 、AABbCcdd 、aaBbCCDd 等与含任何四个显性基因的肤色一样,若双方为AaBbCcDd x AaBbCcDd ,则子代肤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分别有多少种 ( )A .27 7B .81 16C .16 7D .81 96.(本题2分)如图是具有两种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设甲病显性基因为A ,隐性基因为a ;乙病显性基因为B ,隐性基因为b ,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精品」安徽省屯溪一中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题
安徽省屯溪一中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一、(每小题3分,共18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遒.劲(qiú)倾圮.(pǐ)漫溯.(shuò)百舸.争流(gě)B.吮.吸(shǔn)佝.偻(gōu)慰藉.(jí)桀骜.不顺(ào)C.栖.息(qī)隽.永(juàn)浸渍.(zì)敛声屏.气(bǐng)D.熨.帖(yù)荫.庇(yīn)纤.细(xiān)忸.怩不安(niǔ)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谩骂愁怅殒身不恤毛骨悚然B.寒暄景仰梦寐以求徇私舞弊C.沧桑菲薄要言不繁黯然失色D.缉毒发愤起承转和倚老卖老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
B.徐志摩是新月诗派的代表诗人,《再别康桥》是他最有名的代表作。
C.巴金先生的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灭亡》,“爱情三部曲”—《雾》《雨》《电》和“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D.《雨巷》的作者戴望舒,是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叶圣陶称其创作的《雨巷》“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戴望舒也因此诗获得“雨巷诗人”的称号。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英勇而机智的荆轲,筹划了一个有始有终....的行动方案,为了吸引秦王赢政上钩,就必须砍下樊於期的头颅,作为晋见时奉献的礼品。
B.美国博物馆的收费可谓各尽所能....:有的一部分收费,有的分时段收费,还有的是否交费、交费多少由参观者自行决定。
C.书法是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风格各异的书法精品,或古朴,或隽秀,或雄浑.或飘逸.将汉字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
D.微笑像和煦的春风,微笑像温暖的阳光,它蕴涵着一种神奇的力量,可以使人世间所有的烦恼都涣然冰释....。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A.从云龙山北望,不远处有一个高耸的土丘,那便是被项羽尊称为亚父的范增墓。
【100所名校】2018-2019学年安徽省屯溪第一中学高一入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2018-2019学年安徽省屯溪第一中学高一入学摸底考试历 史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 卷(选择题)一、单选题1.央视大型节目《国家宝藏》中展示了一件“睡虎地秦墓竹简”,内容主要是秦朝时的法律制度、行政文书等,其中法律条文达到六百条,如此详细的法律规定最主要是为了( )A . 疆域拓展的需要B . 经济发展的需要C . 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D . 奖励功臣的需要2.《三国志》称秦始皇“罢候置守,设官分职,不与古同。
”这是指秦朝实行:( ) A . 世袭制 B . 分封制 C . 郡县制 D . 行省制3.铁穆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说:“至秦汉以后,中国学术大致归宗于儒家,此非各家尽被排斥之谓,实是后起儒家能荟萃先秦各家之重要精义,将之尽行吸收,融会为一。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 汉代儒学取得独尊地位,异已遭到排斥B . 秦汉以后,儒学得到丰富和更新C . 汉初儒学融合了佛教、道教思想D . 儒学在汉代成为官方哲学4.细心研读材料,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挖据其内在含义。
阅读材料,从中不能提取到的信息是( )A . 张骞出使西域B . 郑和下西洋C . 体现了古代的对外开放和友好交往D . 体现了我国古代的对外交往既有反抗外来侵略,也有友好往来5.“书画同源”是体现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一种艺术,中国古代书和绘画成就斐然。
以下代表作中属于魏晋时期书画成就的是( )①《兰亭序》 ②《女史箴图》 ③《多宝塔碑》 ④《清明上河图》 ⑤《洛神赋图》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④⑤ D . ①②⑤6.图示法是研究和学习历史常用的方法之一。
【100所名校】2018-2019学年安徽省黄山市屯溪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
2018-2019学年安徽省黄山市屯溪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地理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 卷(选择题)一、单选题1.读下图,组成该山体岩石的矿物直接来自( )A . 地表B . 地壳上部C . 地壳下部D . 地幔下面图甲为“我国三个南极科学考察站分布示意图”,其中昆仑站于2009年1月27日建成,这是我国在南极内陆建立的第一个科学考察站。
图乙为“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2.下列四地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A . 昆仑站B . 中山站C . 长城站D . 南极点3.昆仑站建成时,太阳直射点大致位于图乙中的( ) A . ① B . ② C . ③ D . ④下图为一年中地球公转速度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4.当地球公转速度为N 时,可能是( )A . 春分日B . 夏至日C . 冬至日D . 秋分日 5.当地球公转速度为P 时,太阳直射点在( ) A . 北半球,并向南运动 B . 北半球,并向北运动 C . 南半球,并向南运动 D . 南半球,并向北运动6.下列有关北京时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北京的地方时B . 东八区区时C . 东经120度地方时D . 中国标准时间上海某同学准备在双节期间去美国自助游,下图为他在“去哪儿网”预定机票的信息(起降时间为当地时间)据图完成下列各题。
7.根据机票显示的信息,上海(东八区)至纽约(西五区)所需的飞行时间是( ) A . 24小时50分钟 B . 15小时55分钟 C . 14小时55分 D . 13小时55分 8.该同学在美国旅游期间( )A . 地球公转速度逐日变慢B . 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C . 白昼时间逐日增长D . 正午太阳高度逐日增大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半球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经线MO以东为东半球,以西为西半球,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
【名校试卷】2018-2019学年安徽省黄山市屯溪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
2018-2019学年安徽省黄山市屯溪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物理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 卷(选择题)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所以,引入这个概念没有多大意义B .只有体积很小、质量也很小的物体才能看成质点C .调整人造卫星的姿态,使卫星的照相窗口对准地面时人造卫星可以看成质点D .如果物体的形状或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或影响不大时,物体可以视为质点 2.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质点运动过程中的路程可能为零,但位移不可能为零B .物体沿某一直线运动,物体通过的路程与位移相同C .物体运动过程的路程不同,但位移可能相同D .物体在某一运动过程中的位移大小不可能小于路程3.生活中,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我们都称“速度”。
下列速度中表示平均速度的是( )A .百米赛跑运动员以9.8m/s 的速度冲过终点线B .由于堵车在隧道内,车速仅为1.2m/sC .返回地面的太空舱以8m/s 的速度落入太平洋中D .子弹以800m/s 的速度撞击在墙上4.如图,细绳竖直拉紧,小球和光滑斜面接触,并处于静止状态,则小球受到的力有( )A .重力、绳的拉力B .重力、斜面的弹力C .绳的拉力、斜面的弹力D .重力、绳的拉力、斜面的弹力 5.甲、乙、丙三辆汽车以相同的速度经过某一路标,从此时开始,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车先加速后减速,丙车先减速后加速,它们经过下一个路标时的速度相同,则( ) A .甲车先经过下一个路标 B .乙车先经过下一个路标 C .丙车先经过下一个路标 D .三辆车同时通过下一个路标 6.一辆汽车沿平直公路以速度行驶了的路程,接着又以速度行驶完剩余的路程,如果汽车全程的平均速度为28km/h.那么汽车在前路程内速度的大小是( ) A .25km/h B .34km/h C .35km/h D .38km/h 7.做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若其加速度逐渐减小直到零为止,则物体的运动速度将( ) A .先增大后不变 B .逐渐减小 C .保持不变 D .逐渐增大 8.一质点沿x 轴做直线运动,其v ﹣t 图象如图所示.质点在t=0时位于x=2m 处,开始沿x 轴正向运动.则( ) A .t=1s 时的加速度大于t=5s 时的加速度 B .在0~6s 内质点的平均速度为6m/s C .当t=6s 时,质点在x 轴上的位置为x=20m D .第2s 内的运动方向与第5s 内的运动方向相反 9.一质点做速度逐渐增大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时间间隔t 内位移为s ,动能变为原来的9倍.该质点的加速度为( ) A . B . C . D .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10.A、B两小球从不同高度自由下落,同时落地,A球下落的时间为t,B球下落的时间为t/2,当B球开始下落的瞬间,A、B两球的高度差为( )A.gt2 B .gt2 C .gt2 D .gt211.一根轻质弹簧一端固定,用大小为F1的力压弹簧的另一端,平衡时弹簧长度为l1;改用大小为F2的拉弹簧另一端,平衡时弹簧长度为l2,弹簧的拉伸或压缩均在弹性限度内,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A .B .C .D .12.一辆汽车正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由于前方出现交通事故,司机采取紧急刹车,依次经过a、b、c、d四点。
安徽省屯溪一中2019-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5页word
屯溪一中2019-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化学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 Na:23;S:32;Cu:64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用玻璃棒蘸取某种浓度的NaOH溶液点在湿润的PH试纸上测该溶液的PH值B.用加热蒸发溶剂的方法可以由10%稀盐酸获得的20%浓盐酸C.向碘水中加入CCl4,振荡静置后分层,CCl4层呈紫色,说明可用CCl4从碘水中萃取碘D.做蒸馏实验时,为节约用水,应先点燃酒精灯加热再通冷却水2.已知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 A,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1.01×105Pa、25℃时,2.24LCl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0.2N AB.0.1L、3mol·L-1NH4NO3溶液中含有的N原子数目为0.3N AC.标准状况下,2.24L氦气所含的原子数为0. 2 N AD.46gNO2和N2O4的混合物中含有的原子数为3N A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与28gCO具有相同分子数的CO2的质量一定是44gB.与V L CO具有相同分子数的CO2的体积一定是V LC.所含原子数相等的CO与CO2的密度之比一定为7:11D.所含原子数相等的CO与CO2的密度之比一定为21:225.下列溶液中c(Cl-)最大的是()A.1000ml 1mol·L-1氯化钠溶液B.75 ml 2mol·L-1氯化钙溶液C.250 ml 3mol·L-1氯化钾溶液D.150 ml 1mol·L-1氯化铁溶液6.下列关于物质的量浓度表述中正确的是()A.0.3mol·L-1Na2SO4溶液中含有Na+和SO42-总物质的量为0.9molB.当1L水吸收22.4L NH3时所得氨水的浓度不是1mol·L-1,只有当22.4L NH3溶于水制得1L氨水时,其浓度才是1mol·L-1C.在K2SO4和NaCl的中性混合水溶液中,如果Na+和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那么K+和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一定相同D.10℃时0.35mol·L-1的KCl饱和溶液100mL,蒸发掉5g水,冷却到10℃时,其体积小于100mL,它的物质的量浓度仍为0.35mol·L-17.由CO2、H2和CO组成的混合气体在同温同压下与氮气的密度相同。
2018-2019学年安徽省黄山市屯溪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
2018-2019学年安徽省黄山市屯溪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 史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 卷(选择题)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西周宗法制的表述,最准确的是( ) A . 体现了奴隶主与奴隶的阶级关系 B . 体现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等级关系 C . 体现了中央与地方的行政关系D . 体现了官僚机构与人民的压迫与被压迫的关系 2.汉初封国制和西周前期分封制的主要区别体现在( ) A . 基础 B . 形式 C . 对像 D . 作用3.秦废除了分封制,在地方实行郡县制,而西汉初又出现郡国并存的局面,这反映了( ) A . 历史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B . 事物发展的渐进性 C . 封建主义还不够强大D . 新事物的发展都要经历一些曲折4.分封制在周初巩固了周朝统治,扩展了西周疆域;在后期却造成了分裂割据,瓦解了周朝的统治。
造成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的根本原因是( )A . 生产力水平的显著提高B . 生产关系的发展C . 诸侯地位的变化D . 井田制的兴衰5.秦朝巩固国家统一的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措施中,根本性的保障措施是( ) A . 三公九卿制 B . 郡县制 C . 监察制度 D . 统一货币6.唐朝时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常常同时有七八个宰相议政。
统治者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A . 完善中央集权B . 分散相权,加强皇权C . 减少决策失误D . 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7.明太祖废除丞相,主要是由于( ) A .管理官吏,治理人民的需要 B .过去的丞相大多昏庸无能,败坏风气 C .发展农工商业生产的需要D .丞相的权力过于集中,经常威胁君权 8.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主要是由于( ) A . 唐末以来地方势力过于强大 B . 采纳了宰相赵普的建议 C . 皇帝的绝对权威必须维护 D . 国家面临周边少数民族的压力9.地方势力威胁中央政权的危险基本解除始于( ) A . 隋唐时期 B . 北宋时期 C . 元朝时期 D . 清朝时期10.左图和右图是清朝军机处和军机处内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百强校】安徽省黄山市屯溪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学校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 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所以,引入这个概念没有多大意义
B.只有体积很小、质量也很小的物体才能看成质点
C.调整人造卫星的姿态,使卫星的照相窗口对准地面时人造卫星可以看成质点D.如果物体的形状或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或影响不大时,物体可以视为质点
2. 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点运动过程中的路程可能为零,但位移不可能为零
B.物体沿某一直线运动,物体通过的路程与位移相同
C.物体运动过程的路程不同,但位移可能相同
D.物体在某一运动过程中的位移大小不可能小于路程
3. 生活中,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我们都称“速度”。
下列速度中表示平均速度的是()
A.百米赛跑运动员以9.8m/s的速度冲过终点线
B.由于堵车在隧道内,车速仅为1.2m/s
C.返回地面的太空舱以8m/s的速度落入太平洋中
D.子弹以800m/s的速度撞击在墙上
4. 如图所示,细绳竖直拉紧,小球和光滑斜面接触,则小球受到的力是
()
A.重力、绳的拉力
B.重力、绳的拉力、斜面的弹力
C.重力、斜面的弹力
D.绳的拉力、斜面的弹力
5. 甲、乙、丙三辆汽车同时以相同的速度经过某一路标,此后甲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先加速后减速,丙先减速后加速,它们经过下一路标时的速度仍相同,则()
A.甲车先经过下一个路标B.乙车先经过下一个路标
C.丙车先经过下一个路标D.无法判断谁先经过下一个路标
6. 一辆汽车沿平直公路以速度v1行驶了2/3的路程,接着又以速度v2=20km/h 行驶完其余1/3的路程,如果汽车对全程的平均速度为28km/h,那么汽车在前2/3路程上速度的大小是( )
A.25 km/h
B.35 km/h
C.34 km/h
D.38 km/h
7. 做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若其加速度逐渐减小直到零为止,则物体的运动速度将( )
A.先增大后不变B.逐渐减小C.保持不变D.逐渐增大
8. 一质点沿x轴做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质点在t=0时位于x=2m 处,开始沿x轴正向运动.则
A.t=1s时的加速度大于t=5s时的加速度
B.在0~6s内质点的平均速度为6m/s
C.当t=6s时,质点在x轴上的位置为x=20m
D.第2s内的运动方向与第5s内的运动方向相反
9. 一质点做速度逐渐增大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时间间隔t内位移为s,动能变为原来的9倍.该质点的加速度为
A.B.C.D.
10. A、B两小球从不同高度自由下落,同时落地,A球下落的时间为t,B球下落的时间为,当B球开始下落的瞬间,A、B两球的高度差为( )
A.gt2
B.gt2C.gt2D.gt2
11. 一根轻质弹簧一端固定,用大小为F1的力压弹簧的另一端,平衡时长度为l
;改用大小为F2的力拉弹簧,平衡时长度为l2。
弹簧的拉伸或压缩均在弹性1
限度内,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A.B.C.D.
12. 一辆汽车正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由于前方出现交通事故,司机采取紧急刹车,依次经过a、b、c、d四点。
已知通过ab、bc和cd位移所用时间之比为1∶2∶3,ab和cd距离分别为x1和x2,则bc段的距离为( )
A.B.C.D.
二、实验题
13. 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下列方法有助于减少实验误差的是_____.
A.选取计数点,把每打5个点的时间间隔作为一个时间单位
B.使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尽量小些
C.舍去纸带上开始时密集的点,只利用点迹清晰、点间隔适当的那一部分进行测量、计算
D.适当增加挂在细绳下钩码的个数
14. 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实验中,小车拖纸带运动,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点,从中确定五个记数点,每相邻两个记数点间的时间间隔是0.1 s,用米尺测量出的数据如图所示.则小车在C点的速度
=________m/s,小车运动的平均加速度
v
C
a=________m/s2.
三、填空题
15. 如图,两光滑斜面在B处链接,小球由A处静止释放,经过B、C两点时速度大小分别为3m/s和4m/s, AB=BC.设球经过B点前后的速度大小不变,则球在AB、BC段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____,球由A运动到C的过程中平均速率为_____m/s.
四、解答题
16. 汽车刹车前的速度为5m/s,刹车获得的加速度大小为0.4 m/s2,则
(1)从开始刹车后20s内滑行的距离;
(2)从开始刹车到汽车为位移为30m时所经历的时间;
(3)静止前2.5s内汽车滑行的距离.
17. 如图所示为水平导轨,A、B为弹性竖直挡板,相距L=2 m.小球自A板处
=4 m/s的速度沿导轨向B运动.它与A、B挡板碰撞后均以与碰前开始,以V
大小相等的速率反弹回来,且在导轨上做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不变.为使小球停在距板1m处,试写出该加速度的表达式.
18. 从20m高的平台边缘有一小球A自由落下,此时恰有一小球B在A球正下方从地面上以20m/s的初速度竖直上抛.求:
(1)经过多长时间两球在空中相遇;
(2)相遇时两球的速度v A、v B;
(3)若要使两球能在空中相遇,B球上抛的初速度v0最小必须为多少?(取
g=10m/s2)
19. 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其v﹣t图象如图所示.已知两车在
t=3s时并排行驶,则:
(1)在t=0时,哪辆车在前?甲、乙之间沿公路方向的间距是多少?
(2)两车另一次并排行驶的时刻是多少?
(3)甲、乙两次并排行驶的位置之间沿公路方向的距离为多少?
(4)甲、乙两次并排行驶的位置之间,何时沿公路方向的间距最大?最大间距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