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力、摩擦力

合集下载

弹力、摩擦力

弹力、摩擦力

3.2弹力辅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形变概念,了解放大法显示微小形变;理解弹力的概念,知道弹力产生的原因和条件.2、知道压力、支持力、绳的拉力都是弹力,会分析弹力的方向,能正确画出弹力的示意图.3、会应用胡克定律求解弹簧弹力的相关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微小变化的实例,初步接触“放大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弹力与形变的关系以及数据的准确记录,培养学生锲而不舍的探究的精神和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弹力概念的理解,判断弹力的有无以及弹力的方向,胡克定律的理解及应用。

2.教学难点:判断弹力的有无以及弹力的方向三、学情分析:学生在生活中处处可以感受到弹力,对弹力并不陌生,但缺乏系统的认识;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过同一直线上的力的平衡,在本节课中利用平衡条件求解弹力应该困难不大。

四、课时安排:3课时五、考纲要求:形变、弹性、胡克定律Ⅰ六、知识回顾重力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 _,重力的方向,重力的公式物体的重心如何确定______ _____ ____________七、预习检测1、物体在力的作用下______________发生改变叫做形变,有些物体在形变后能够恢复原状,这种形变叫做。

2、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_____________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3、胡克定律表达式为其中x为k为单位是八、核心知识探究一、形变、弹性形变在前面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已经学习了重力,在我们生活当中还有很多其他的力,比如说弹力,那么,同学们通过你们平时的观察,生活当中哪些情况中存在弹力?请举例说明。

学生可能会举很多的例子如:蹦蹦床、撑杆跳、拍皮球、踢足球等等。

利用学生举的例子引导学生得出形变的概念。

1.形变: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形状或体积会发生改变,这种变化叫做形变。

观察用弹簧拉静止的小车请学生回答提出问题并进行总结。

(1)没用力拉之前弹簧的右端在什么位置?(2)用力拉之后弹簧的右端在什么位置?(3)撤去外力之后小车静止时弹簧的右端在什么位置?结论:弹簧在形变之后能够恢复原状。

第11讲 力 重力 弹力 摩擦力

第11讲 力 重力 弹力 摩擦力

第11讲力重力弹力摩擦力一.力的概念1.力的本质(1)力的物质性: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的相互性:施力物体给予受力物体作用的同时,必受到反作用力,即力是成对出现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存在。

(3)力的矢量性:力有大小、方向,力的运算遵守矢量运算定则——平行四边形定则。

(4)力作用的独立性:几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每个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均不会因其它力的存在而受到影响,这就是力的独立作用原理。

2.力的作用效果力对物体作用有两种效果:一是使物体发生形变,二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即产生加速度)。

这两种效果可各自独立产生,也可能同时产生。

通过力的效果可检验力的存在。

(1)力作用的瞬时效果——产生加速度a=F/m (2)力的作用在时间上的积累效果——力对物体的冲量:I=Ft (3)力的作用在空间上的积累效果——力对物体做的功:W=FScosa 3.力的作用效果由力的三要素决定: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4.力的描述: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二.重力1.重力的产生;2.重力的大小;3.重力的方向;4.重力的作用点——重心;5.重力和万有引力重力是地球对物体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

重力的大小及方向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重力为主动性力)6.重力做功:(1)重力对物体所做的功,只与初末位置的高度差有关,与物体的运动路径无关。

(2)重力功的大小为W G=mgh,物体上升时的W G取负值,下降时取正值。

(3)重力做功等于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即W G=△E p=mgh l—mgh2三.弹力1.产生条件:(1)物体间直接接触;(2)接触处发生弹性形变(挤压、拉伸或弯曲等)。

2.弹力的方向:弹力的方向与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3.弹力的大小弹力的大小跟形变量的大小有关,形变量越大,弹力也越大。

四.摩擦力1.产生的条件:(1)相互接触的物体间存在压力;(2)接触面不光滑;(3)接触的物体之间有相对运动(滑动摩擦力)或相对运动的趋势(静摩擦力)。

弹力摩擦力的关系-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弹力摩擦力的关系-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弹力摩擦力的关系-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弹力与摩擦力是物体在运动或静止状态中所受到的两种重要力之一,它们在物理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弹力是指物体在形变后所具有的恢复形状的力,而摩擦力则是两个物体相互接触时产生的阻碍其相对运动的力。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弹力与摩擦力之间的关系及其在物体运动中的作用。

通过对弹力的定义与特点、摩擦力的概念与类型的介绍,以及弹力与摩擦力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我们将探讨它们在物体运动中如何互相影响,以及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与意义。

同时,我们还将展望未来对弹力与摩擦力关系的研究方向,希望能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一些启发和借鉴。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主要介绍本文的组织结构和内容安排。

本文共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三个小节。

在引言部分,将对弹力和摩擦力的基本概念进行简要介绍,并说明本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正文部分则主要包括弹力的定义与特点、摩擦力的概念与类型以及弹力与摩擦力的关系三个小节。

其中,将详细介绍弹力的定义、特点和作用机制,摩擦力的概念、类型,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结论部分包括总结弹力与摩擦力的关系、应用与意义以及展望未来研究方向三个小节。

在结论部分,将总结本文所述的弹力与摩擦力的关系,以及对相关领域的应用和研究前景进行展望。

通过以上结构安排,读者能够清晰了解本文的内容架构,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吸收文章的主要观点和结论。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点:1. 探讨弹力与摩擦力之间的关系,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这两种力的作用机制。

2. 分析弹力与摩擦力在物体运动过程中的重要性和影响,为读者提供更清晰的物理学知识。

3. 探讨弹力与摩擦力的相互作用对于物体在不同表面上的运动和停止的影响,为读者提供更实用的物理学应用知识。

通过本文的阐述,希望读者能够深入了解弹力和摩擦力的关系,进而更好地应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物理学的学习和应用能力。

弹力、重力、摩擦力__知识 点

弹力、重力、摩擦力__知识    点

重力、弹力、摩擦力1、重力万有引力: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互相吸引的力,这就是万有引力。

重力的施力者是地球,受力者是物体。

重力的单位是N。

g=9.8N/kg。

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

材料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重心在几何中心2、弹力1.定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会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力.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原状的特性叫弹性。

塑(su)性:物体变形后不能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

2.产生条件: (1)物体相互接触; (2)物体发生弹性形变.3.方向:弹力的方向总是与施力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

4.大小(1)弹簧类弹力:在弹性限度内遵守胡克定律F= kx.(2)非弹簧类弹力的大小应由平衡条件或动力学规律求解.三、摩擦力1.定义:相互接触且发生形变的粗糙物体间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在接触面上所受的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这种力就叫摩擦力2、产生条件:(1)两个物体要相互接触;(2)接触面粗糙;(3)两个物体要发生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4)两个物体之间要有正压力3.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增大、减小摩擦的方法。

(用滚动代替滑动减小摩擦)滑动摩擦力F=μF N ,静摩擦力:0≤F≤F max.4.方向: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5.作用效果: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6、摩擦力可能是动力,也可能是阻力.受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不一定静止,受滑动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不一定运动.接触面处有摩擦力时一定有弹力,且弹力与摩擦力方向总垂直.7、摩擦的种类:滑动摩擦(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滑动时产生的摩擦)、滚动摩擦(…滚动时…)、静摩擦(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在外力作用下有相对运动趋势而又保持相对静止时,在接触面产生的摩擦)。

力 重力 弹力 摩擦力基本概念

力  重力 弹力 摩擦力基本概念

一、力:⑴力的概念⑵物体间的作用规律⑶任何力都有________物体。

飞在空中的铅球受__个力作用。

它们的施力物体分别是________。

⑷测量力的工具是______;测量质量的工具是_______。

⑸力的图示表示力的__________,力的示意图表示力的______。

⑹作出右图中物体重力和支持力的力的图示(G=30N)⑺力的作用线是指_________⑻力的作用与接触与否的关系是______⑼力的作用效果是_______________力是改变______的原因;力是改变_____的原因⑽力的图示的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二、力的分类:把下列力按性质力和效果力进行公类:压力、拉力、弹力、浮力、重力、支持力、动力、摩擦力、滑动磨擦力、斥力、引力、电场力、磁场力、分子力、静摩擦力、合力、分力三、重力:⑴重力的概念:⑵重力的方向(多种说法)⑶重力是因为_____而产生的,但重力与____不一定___⑷重力与质量的区别1概念区别;2方向性区别;3变化性区别⑸重力与质量的关系__________,关系式_____⑹重力随距离_______的变化而变化。

因为质量是不变的,所以g(重力加速度)随高度的升高而____。

一个人从广州走到列宁格勒,质量____,重力__⑺重力等于对接触面的压力吗?重力等于对水平面的压力吗?(以封闭式电梯为例)⑻物体的重力会随运动状态改变吗?重力一定等于对绳子的拉力吗?重力方向一定指向地心吗?重力的大小一定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力吗?四、重心:⑴概念(高中概念、初中概念)⑵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________上。

不规则片状物体的重心最常用实验方式是_______⑶不规则的物体的重心位置决定于_________________⑷物体的重心可能______,也可能_____五、弹力:⑴什么叫形变?什么叫弹性形变?什么叫弹性限度。

⑵弹力的概念(难)⑶“先有形变,还是先有弹力?”、“施力物体发出力,受力物体接收力”对吗?⑷决定弹力大小的因素有两个_____________,公式是:_____⑸弹力产生的条件是________。

弹力和摩擦力

弹力和摩擦力

弹力和摩擦力一、弹力1.定义:直接接触的物体间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这是由于要恢复到原来的形状,对使它发生形变的物体产生的力。

2.产生条件:直接接触、弹性形变3.弹力方向的确定:⑴压力、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压或被支持的物体。

⑵绳的拉力方向:总是沿着绳,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⑶杆子上的弹力的方向:可以沿着杆子的方向,也可以不沿着杆子的方向。

4.弹力大小的确定⑴弹簧在弹性限度内,遵从胡克定律即kxF=⑵同一根张紧的轻绳上拉力处处相等。

⑶弹力一般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利用平衡知识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

二、摩擦力1.静摩擦力①产生: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有相对运动趋势时产生的摩擦力。

②作用效果:总是起着阻碍物体间相对运动趋势的作用。

③产生条件:a:相互接触且发射弹性形变b:有相对运动趋势c:接触面粗糙④大小:根据平衡条件求解或牛顿运动定律求解。

⑤方向:总是与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2.滑动摩擦力①产生: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有相对运动时产生的摩擦力。

②作用效果:总是起着阻碍物体间相对运动的作用。

③产生条件:a:相互接触且发射弹性形变b:有相对运动c:接触面粗糙④大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正压力成正比,即Nfμ=,N指正压力不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关还跟粗糙程度有关接触的两个物体材料有是动摩擦因数,与相互μ,滑动摩擦力还可以根据平衡条件求解或牛顿运动定律求解⑤方向:总是与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案例分析】1.下列关于力的说法, 正确的是( )A .两个物体一接触就会产生弹力B .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C .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和物体运动方向相反D .悬挂在天花板上的轻质弹簧在挂上重2N 的物体后伸长2cm 静止, 那么这根弹簧伸长1cm 后静止时, 它的两端各受到1N 的拉力2.如图所示,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叠放着物体A 和B ,A 和B 间的接触面也是粗糙的,如果用水平拉力F 拉A ,但A 、B 仍保持静止,则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摩擦力和弹力的关系

摩擦力和弹力的关系

摩擦力和弹力的关系
摩擦力和弹力是两种不同的力,它们之间没有直接的关系。

摩擦力是两个物体相互接触时由于相互之间的摩擦而产生的阻力,其大小与物体之间的接触面积和表面粗糙度有关。

弹力是一个物体受到压缩或拉伸后恢复原状所产生的力,它的大小与物体的弹性系数和变形量有关。

在一些情况下,摩擦力和弹力可能同时存在,例如一个物体在斜面上滑动时,既受到摩擦力阻碍,又受到斜面反作用力产生的弹力。

在这种情况下,摩擦力可能与弹力相互影响,影响物体的运动。

总体而言,摩擦力和弹力是两种不同的力,它们的大小和产生的原因也不相同,因此它们之间没有直接的关系。

三种性质力知识讲解

三种性质力知识讲解

三种性质力--------重力、弹力和摩擦力一、重力1、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2、大小G=mg3、方向竖直向下,不指向地心,不垂直地面向下4、力的作用点:重心二、弹力1、弹力的产生:相互接触的物体由于挤压发生弹性形变,要恢复形变而产生的力。

2、大小:F=kx(胡克定律)3、方向:弹力的方向为物体恢复形变的方向。

(1)支持力和压力的方向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支持或被压得物体。

(2):沿着绳子且指向绳子收缩的方向;且同一条绳子内各处的弹力相等(3)杆产生的弹力方向比较复杂,可以沿杆指向杆伸长或收缩的方向,也可不沿杆,与杆成一定的夹角。

4、弹力有、无的判断弹力的产生条件是接触且发生弹性形变。

但有的形变明显,有的不明显。

那么如何判断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有无弹力?法1:“假设法”,即假设接触物体撤去,判断研究对象是否能维持现状。

若维持现状则接触物体对研究对象没有弹力,因为接触物体使研究对象维持现状等同于没有接触物,即接触物形同虚设,故没有弹力。

若不能维持现状则有弹力,因为接触物撤去随之撤去了应该有的弹力,从而改变了研究对象的现状。

可见接触物对研究对象维持现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故有弹力。

例1:如图所示,判断接触面对球有无弹力,已知球静止,接触面光滑。

【解析】图a中接触面对球没有弹力;图b中斜面对小球有支持力法2: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分析弹力。

即可以先假设有弹力,分析是否符合物体所处的运动状态。

或者由物体所处的运动状态反推弹力是否存在。

总之,物体的受力必须与物体的运动状态符合。

同时依据物体的运动状态,由二力平衡(或牛顿第二定律)还可以列方程求解弹力。

例2:如图所示,判断接触面MO、ON对球有无弹力,已知球静止,接触面光滑。

【解析】水平面ON对球有支持力,斜面MO对球没有弹力。

例3:如图1—6所示,小车上固定着一根弯成α角的曲杆,杆的另一端固定一个质量为m的球,试分析下列情况下杆对球的弹力的大小和方向:(1)小车静止;(2)小车以加速度a水平向右运动;(3)小车以加速度a水平向左运动。

重力、弹力、摩擦力

重力、弹力、摩擦力

重力、弹力、摩擦力1、摩擦力的概念: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发生相对运动或具有相对运动趋势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

2、摩擦力的产生条件:。

3、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4、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和有关。

增大摩擦的方法:、、。

增大摩擦的方法:、、。

5、静摩擦力大小及方向的判断方法:1.由产生条件确定;2.根据二力平衡确定如:①放在斜面上静止的物体,会有相对斜面向下运动的趋势,因此具有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

②被压在竖直墙上静止的物体,有相对墙面向下运动的趋势,因此,其方向为竖直向上;另外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受力平衡,因此其摩擦力的大小与重力的大小相等,而与压力大小无关。

③在推力F的作用下在水平地面上处于静止状态,其摩擦力的大小与水平推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练习1、如图所示,物体A重30N,用F等于50N的力垂直压在墙上静止不动,则物体A所受的摩擦力是N;物体B重30N,受到F等于20N的水平向右推力静止不动,则物体B所受的摩擦力是N;当物体B受的力F增大到30N时,B还处于静止状态,则物体B 所受的摩擦力是N,当物体B受的力F增大到40N时,B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物体B所受的摩擦力是N,方向,当物体B受的力F增大到50N时,则物体B 所受的摩擦力是N,B开始做直线运动。

2、如图甲所示,水平地面上的一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 的作用,F 的大小与时间t 的关系和物体的速度v 与时间t 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0~2秒,物体没有推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B .2~4秒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C .2~4秒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3ND .4~6秒,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与水平推力是一对平衡力3、如图甲、乙,①力F 拉着A 、B 共同作匀速运动,A 是否受到摩擦力?②当力F 拉着A 、B 共同作加速运动,A 是否受到摩擦力?③当力F 拉着A 、B 共同作减速运动,A 是否受到摩擦力?4、如图所示,水平面上叠放着A 、B 两个物体,在水平方向力F1和F2的作用下,以共同的速度v 一起向右匀速运动,已知F1=5N ,F2=3N ,那么物体B 上、下表面所受摩擦力大小分别为( )A .5N ,2NB .3N ,0NC .0N ,2ND .5N, 8N5、(1)一质量为2kg 的物体A 夹在两相同木板之间,若把该物体从上面匀速抽出需要50N 的力,那么从下面匀速抽出需要多大的力?(2)如图,物体B 用两根细线悬挂起来,一根水平,一根竖直,则物体B 受到的作用力有 个,它们分别是 。

专题18 三种不同性质的力——弹力、重力和摩擦力(解析版)

专题18 三种不同性质的力——弹力、重力和摩擦力(解析版)

专题18 三种不同性质的力——弹力、重力和摩擦力(解析版)专题18 三种不同性质的力——弹力、重力和摩擦力(解析版)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是物体发生运动或变形的原因。

在日常生活和物理学中,我们经常遇到三种不同性质的力,它们分别是弹力、重力和摩擦力。

本文将对这三种力进行解析,深入了解它们的特点及其在物理学中的应用。

一、弹力弹力是物体在变形后恢复原状时产生的一种力。

当物体发生形状改变或变形时,内部的分子或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会使其恢复原来的形态。

这种恢复形态的力即为弹力。

弹力有一些重要特点。

首先,弹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变呈正比。

形变越大,弹力也越大。

其次,弹力的方向与形变的方向相反。

当物体被压缩时,弹力的方向指向外部;当物体被拉伸时,弹力的方向指向内部。

最后,弹力是一种恢复力,即当外力消失后,它会使物体恢复原来的形态。

弹力的应用广泛。

在弹簧中,弹力是使弹簧产生回弹力的基础。

在地震中,测震仪的原理也是利用了弹性体受到地面震动时的弹力。

此外,弹力的研究和应用还延伸到工程领域,如弹簧减震器等。

二、重力重力是地球或其他物体对物体产生的一种吸引力。

根据普遍引力定律,任何物体都会对其他物体产生吸引力,而这种吸引力的大小与它们的质量有关。

重力的特点是普遍性和无方向性。

首先,重力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力,几乎所有物体都会受到其他物体的重力影响,不论是微观的分子还是宏观的行星。

其次,重力是一种无方向性的力,即对物体的作用无论是向上还是向下,都是由地球或其他物体的质量所产生的吸引力。

重力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

人们站在地面上不会飘走,正是因为地球对我们产生的重力作用使我们被吸引在地面上。

此外,天体运动、落体运动等现象的研究都离不开对重力的分析与研究。

三、摩擦力摩擦力是物体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趋势的物体接触面上产生的一种阻碍力,它与物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摩擦力的大小取决于物体之间的压力和接触面的材料。

摩擦力有两种类型: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

专题02 三种不同性质的力——弹力、重力和摩擦力(解析版)

专题02 三种不同性质的力——弹力、重力和摩擦力(解析版)

专题2:三种不同性质的力——弹力、重力和摩擦力【考点概览】弹力、重力和摩擦力是物理学中三种最基本的力,是初中物理学习最基础的力学知识,只有透彻理解这三种常见力,才能对物体的运动形式作出正确的分析和判断,为以后学习其他力学知识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知识点精析】1、弹力、重力和摩擦力的比较:2、重心——重力的作用点:(1)重心的确定:①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物体重心就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②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的重心与物体的形状、质量分布有关:形状不规则薄板形物体的重心,可用悬挂法确定。

③物体的重心可在物体上,也可在物体外;(2)重心与稳定的关系:重心越低或者支面越大,稳定程度越高。

3、弹力的应用——弹簧测力计(1)原理:在弹性范围内,弹簧的形变量与受到拉力的大小成正比。

(2)使用方法:①测量前认清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②测量前检查、调整使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指在零刻度线上;③测量时,被测力的方向应与弹簧测力计方向保持一致,避免弹簧跟测力计外壳摩擦造成较大的测量误差;④读数时,眼睛与指针相平,不能仰视或俯视。

注意:①弹簧的形变量与受到拉力的大小成正比,是形变量,而不是弹簧长度。

②其他弹力,可以通过运动情况,根据平衡条件来计算。

4、静摩擦力的理解:两个相对静止的物体之间有相对运动趋势(将要运动)时产生的摩擦力是静摩擦力,它是一种被动力,其作用是与使物体产生运动趋势的力(即外力)相平衡,所以取值范围内是根据物体的“需要”取值,与正压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无关。

因此说静摩擦力会随外力的变化而变化,直到达到最大静摩擦力。

例如:用水平向左的1N的力推静止在物体A,物体未动,此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1N;增大推力到5N,物体仍未动,此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5N;推力增大到10N,物体A刚好运动,此时受到的摩擦力是最大静摩擦力,为10N。

5、判断摩擦力是否存在和大小、变化(1)根据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来判断摩擦力是否存在:接触并挤压、有相对运动或者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接触面粗糙,三者缺一不可(只要题目中已知接触面光滑,就认为没有摩擦力)。

重力弹力摩擦力知识点

重力弹力摩擦力知识点

重力弹力摩擦力知识点英文回答:Gravity, elasticity, and friction are all fundamental concepts in physics that are widely studied and understood. Let's break down each concept and discuss their key points.Gravity is the force that attracts objects with mass towards each other. It is the reason why objects fall to the ground when dropped. Gravity is what keeps our feet on the ground and planets in their orbits around the sun. Itis a force that acts between any two objects with mass and is directly proportional to their masses and inversely proportional to the square of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m. For example, if you drop a ball from a height, gravity will pull it towards the ground, causing it to accelerate and eventually hit the ground.Elasticity is the property of a material that allows it to regain its original shape after being deformed by anexternal force. When an object is stretched or compressed, it stores potential energy that can be released when the force is removed. The ability of a material to store and release this energy is what we refer to as elasticity. For instance, when you stretch a rubber band and then release it, it snaps back to its original shape due to its elastic properties.Friction is the force that opposes the motion of an object when it comes into contact with another object or a surface. It is caused by the irregularities and roughness of surfaces that interact with each other. Friction can be both helpful and hindering. For example, when you walk on the ground, friction between your shoes and the ground allows you to maintain balance and prevents you from slipping. On the other hand, friction can also slow down the motion of objects and cause wear and tear. A common example is the friction between car tires and the road, which provides the necessary grip for braking and accelerating but also causes the tires to wear out over time.In summary, gravity is the force that attracts objects towards each other, elasticity allows materials to regain their original shape after deformation, and friction opposes the motion of objects. These concepts are essential for understanding the behavior of objects in the physical world.中文回答:重力、弹力和摩擦力是物理学中的基本概念,被广泛研究和理解。

摩擦力与弹力PPT教学课件

摩擦力与弹力PPT教学课件
离在( 小于一倍焦距 )成正立的、放大的、
虚像的原理工作。
三、如果要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应把物体放
在( 一倍 )与(
)之间, 如果
要得到一个放大的虚像应把物体放在(

之内。
一、已知 f=10cm,如果把物体放在25cm的地
方,则在光屏上会得到一个( 倒 立
),
( 缩 小 )的(实像 )像。
二、人们使用的放大镜是利用物体到透镜的距
光心:在透镜的主光轴上有个特殊的点经
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发生改变
凸透镜:
对平行于主光轴的平行光线行有会聚作用
焦点、焦距 焦 点
焦距
凹透镜:
对平行于主光轴的平行光线行有发散的作用

虚焦距、虚焦点


虚焦距
物距小于2f、大于f的成像规律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像与物异侧,物距小于像距。 主要应用:幻灯机、显微镜、电影放映机。
F
F
①跟主轴平行的光线,折射后通过焦点; ②通过焦点的光线,折射后跟主轴平行; ③通过光心的光线经过透镜后方向不变。
物距小于f成像规律
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像与物 同侧,物距小于像距的绝对值。 主要应用:放大镜、老花镜。
有益摩擦
有害摩擦
增大摩擦方法
1、增大压力 2、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实验:手压直尺
拉小提琴时要想 声音响一些,使劲 拉。
减小摩擦方法
1、减小压力
2、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如:人在冰面上走路比在地面上走路更容易滑到
3、将滑动摩擦改为滚动摩擦
如:搬汽油桶,倒过来滚比单单竖直推更容易
4、加润滑油
如:在生锈的自行车轴上滴一些油,骑车就会感觉 轻松一点

重力、弹力、摩擦力教案

重力、弹力、摩擦力教案

重力、弹力、摩擦力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重力、弹力、摩擦力的概念及特点。

2. 让学生掌握重力、弹力、摩擦力的计算方法及应用。

3.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重力的概念、大小、方向及计算。

2. 弹力的概念、产生条件、计算及应用。

3. 摩擦力的概念、产生条件、计算及应用。

4. 重力、弹力、摩擦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力、弹力、摩擦力的概念及特点。

2. 重力、弹力、摩擦力的计算方法。

3. 重力、弹力、摩擦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重力、弹力、摩擦力的概念、特点、计算方法及应用。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重力、弹力、摩擦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采用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重力、弹力、摩擦力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讲解重力的概念、大小、方向及计算。

2. 第二课时:讲解弹力的概念、产生条件、计算及应用。

3. 第三课时:讲解摩擦力的概念、产生条件、计算及应用。

4. 第四课时:分析重力、弹力、摩擦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5. 第五课时:总结本章内容,进行测试。

六、教学活动1. 课堂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前一节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课堂讲解:详细讲解重力、弹力、摩擦力的概念、特点、计算方法及应用,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3. 互动环节:让学生分组讨论重力、弹力、摩擦力在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并分享讨论成果。

4. 课后作业:布置有关重力、弹力、摩擦力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讨论环节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合作精神等。

八、教学拓展1. 科普知识:介绍重力、弹力、摩擦力在科技领域的应用,如航空航天、工程建筑等。

重力弹力摩擦力

重力弹力摩擦力

重力弹力摩擦力重力、弹力和摩擦力是物理学中的基本力之一,它们构成了天地万物的运动规律。

物理学家们一直探索这些力量如何在和宇宙之间产生影响,以及它们如何影响着地心引力、弦论、声学、电学等自然学科领域的规律。

重力是一种不可看见的力,它不受物质的影响而影响着物质与物质之间的距离。

重力由引力场来解释,它使物体产生吸引力,使物体组成成体。

重力是物体运动的主要力,它也影响着物体的形状。

弹力是一种力学现象,它描述的是物体被外力拉伸时的反弹力,由内力分布的变化产生的,比如当拉力作用在一条杆上时,物体会产生反弹力。

弹力也是物体运动的重要力,它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使物体产生回弹动作。

摩擦力是物体相互移动时产生的一种抗力。

摩擦力可以用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来描述,静摩擦力是当两个物体接触时,物体的静态抗力,而动摩擦力是当两个物体相对移动时,物体的动态抗力。

摩擦力可以阻碍物体的运动,也可以增加物体的稳定性。

以上三种力,重力、弹力和摩擦力的作用及其之间的联系是科学家们长期致力于研究的课题。

研究表明,重力和弹力存在着对立关系,重力和摩擦力也存在着相互作用。

重力会导致物体产生自身重力,与弹力相反,弹力能使物体产生反作用力;而摩擦力可以降低重力的作用,从而起到稳定的作用。

因此,重力、弹力和摩擦力的协同作用,为物体的运动和存在提供了一种不可替代的重要机制,使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变得更加完美。

物理学家们通过大量实验,研究了这三种力的作用规律,深入揭示了自然界运动的规律,更有效地改进了机械科学、建筑学、计算机科学、航空技术等诸多机械结构设计及工程实践中的问题。

总之,重力、弹力和摩擦力是自然界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我们需要深入理解其作用规律,以更好地利用它们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改善人类生活。

弹力摩擦力有无的判断方法

弹力摩擦力有无的判断方法

一 弹力有无的判定方法
典型例题
例1 判断图中小球是否受到弹力作用,若受 到弹力,请指出其施力物体.
F
T F
mg

G
F
T
G
规律· 方法· 技巧 弹力是否存在的判断方法:
规律· 方法· 技巧
弹力是否存在的判断方法:
(2)对于形变不明显的情况,可用以下两种方法来判断:
①利用假设法判断.可假设在该处把与物体接触的另 一物体去掉,看此物体还能否在原位置保持原来的状态, 若能保持原来的状态则说明物体间无弹力作用;否则,有 弹力作用. ②利用力的作用效果分析.如果相互接触的物体间存 在弹力,则必有相应的作用效果,或使物体发生形变或改 变受力物体的运动状态,看物体的受力是否与物体的运动 状态相符合,从而确定物体是否受弹力
10相对静止的物体间也可能存在摩擦力作用只有静止的物体才受静摩擦力作用运动的物体不会受静摩擦力作用5对摩擦力的再理解典型例题11如图所示ab叠放在水平面上水平力f作用在a上使二者一起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地面对b的滑动摩擦力水平向右12关于摩擦力的有无和方向的问题要把握以下两点
一 弹力有无的判定方法 二 摩擦力中几个概念的再理解 和摩擦力方向的判断
例2 如图所示,A、B叠放在水平面 上,水平力F作用在A上,使二者一起向 左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A、B之间无摩擦力 B. A受到的静摩擦力水平向右 C. A受到B的静摩擦力水平向左 D. 地面对B的滑动摩擦力水平向右
规律方法技巧
关于摩擦力的有无和方向的问题,要把握以下两点:
小试身手
若例题中的水平力 F 作用在物体 B 上, A 、 B 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 所示,则( ) A. A、B之间无摩擦力 B. A受到的摩擦力水平向右 C. B与地面之间无摩擦力 D. 地面对B的摩擦力水平向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年级物理学科总计20 课时第 2 课时课题弹力、摩擦力知识点一:弹力考点1.弹力有无的判断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间是否存在弹力的判断——假设法假设法:假设把接触物撤去,如果物体仍能保持原状,并没有发生运动状态的改变,说明这两个物体间并不互相挤压,不存在弹力,反之,则说明有弹力的存在。

这个方法通常用于接触面光滑时的情况。

例题:如图所示,各接触面是光滑的,则A、B间可能无弹力作用的是()A.B.C.D.同类练习:分析如图所示各种情况下所有接触面均光滑,试判断它们之间有无弹力。

考点2.弹力方向的判断1.点与面接触时的弹力方向,过接触点垂直于接触面(或接触面切线方向)而指向受力物体。

2.面与面接触时弹力的方向,垂直于接触面而指向受力物体。

3.球与面接触时弹力的方向,在接触点与球心的连线上而指向受力物体。

4.球与球相接触时弹力的方向,垂直过接触点的分切面,通过两球球心而指向受力物体。

例题:画出下图中小球或杆受到的弹力。

除(2)图中的地面外,其他各接触面均光滑同类练习:画出图所示物体A所受的弹力考点3.绳、杆、弹簧1.绳子的弹力沿着绳子指向绳子收缩的方向(或沿着绳子背离着研究对象)弹簧的弹力沿着弹簧形变的方向相反.2.杆的拉力与绳子(或弹簧)的拉力不同,不一定沿着杆的方向,如下图所示当小球处于静止状态时,杆对小球的弹力竖直向上,而不沿着杆的方向(利用运动状态进行分析杆子的弹力)例题:画出下列各图所中A所受的所有弹力方向,并指出各弹力的施力物体(物体A均处于静止状态)同类练习:试对下列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巩固练习】1.物体A受到外力作用发生弹性形变时,发生形变的物体A对使它发生形变的物体B产生弹力作用,下列关于弹性形变和弹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A先发生形变,后产生弹力B.物体A先产生弹力,后发生形变C.弹力和形变是同时产生,同时变化的D.物体A由于形变而对物体B产生了弹力作用2.下面有关于弹力的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①只要两物体接触就一定产生弹力②只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才能产生弹力③只有受到弹簧作用的物体才会受弹力作用④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不一定存在弹力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3.如图所示,物体A静止在斜面B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斜面B对物块A的弹力方向是竖直向上的B.物块A对斜面B的弹力方向是竖直向下的C.斜面B对物块A的弹力方向是垂直斜面向上的D.物块A对斜面B的弹力方向跟物块A恢复形变的方向是相同的4.关于弹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所受的重力就是它对水平面的压力B.压力、支持力、绳中的张力都属于弹力C.弹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变程度有关,在弹性限度内形变程度越大,弹力越大D.弹力的方向总是与施力物体恢复形变的方向相同5.关于弹力,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杯子放在桌面上,杯和桌均不发生形变B.杯子放在桌面上,杯和桌之间没有弹力作用C.杯子放在桌面上,杯对桌的压力是因为桌面发生的形变D.杯子放在桌面上,杯对桌的压力是因为杯子发生的形变6.如图所示,三个物块叠加在一起,静止在水平面上,则关于C物块受的弹力个数说法正确的是()A.1个B.2个C.3个D.4个第6题图第7题图7.如图所示,条形磁铁A、B质量均为m,C为木块,它们放在水平面上静止时,B对A的弹力为F1,C对B的弹力为F2,则F1、F2与重力mg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F1=mg,F2=2mg B.F1>mg,F2=2mgC.F1>mg,F2=mg D.F1=mg,F2>2mg8.如图所示,两个重均为10N的相同小球放在圆筒内,筒半径为球2倍,用绳系往两球,用F<20N的力竖直向上拉球,球和筒均静止,则有弹力作用的接触点是_________。

第8题图知识点二:摩擦力基础知识点回顾1.产生条件:(1)两物体相互接触,且接触处存在压力(2)两物体的接触面粗糙(3)两物体接触面间具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2.分类:(1)滑动摩擦力(2)静摩擦力3.滑动摩擦力(1)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与物体运动方向无关。

,μ为动摩擦因数,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2)大小:滑动摩擦力与正压力成正比,即f=N程度有关;N指接触面的压力,并不总等于重力。

4.静摩擦力(1)方向: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与物体运动趋势方向无关(2)大小:随外力的增大而增大,所以说静摩擦力的大小由外部因素决定(3)最大静摩擦:当人的水平推力增大到某一值时,物体就要滑动,此时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我们把它叫做最大静摩擦力。

静摩擦力与压力无关,最大静摩擦力与压力成正比。

考点一:摩擦力有无、方向的判断方法一: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判断抓住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这一特点,先判断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方向,在确定滑动摩擦力的方向。

注意相对运动方向与物体的实际运动方向无关。

例题:如图所示,A、B两木块叠放在一起,且接触面粗糙,物体A以速度v1向右运动,B 以另一速度v2向同一方向运动,分析A物体所受摩擦力的方向。

方法二:假设法判断静摩擦力方向相对运动是比较明显和直观的,所以滑动摩擦力的方向较容易判断,但相对运动趋势有时并不容易判断,因此我们可以假定接触面光滑,看两物体还能否保持相对静止,如仍然保持相对静止,则说明物体与接触面间无相对运动趋势,不存在静摩擦力;反之则说明有相对运动趋势,存在静摩擦力。

例题:如图所示,A、B两木块叠放在一起,且接触面粗糙,一起向右做加速运动,分析A 物体所受摩擦力的方向方法三:整体隔离法判断摩擦力方向整体法:在研究物理问题时,把所研究的对象作为一个整体来处理的方法称为整体法。

采用整体法时不仅可以把几个物体作为整体,也可以把几个物理过程作为一个整体,采用整体法可以避免对整体内部进行繁锁的分析,常常使问题解答更简便、明了。

隔离法:把所研究对象从整体中隔离出来进行研究,最终得出结论的方法称为隔离法。

可以把整个物体隔离成几个部分来处理,也可以把整个过程隔离成几个阶段来处理,还可以对同一个物体,同一过程中不同物理量的变化进行分别处理。

采用隔离物体法能排除与研究对象无关的因素,使事物的特征明显地显示出来,从而进行有效的处理。

例题:如图所示,A、B两物体均重G=10N,各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3,同时有F=1N 的两个水平力分别作用在A和B上,则B对A的摩擦力等于______N,地面对B的摩擦力等于______N。

同类练习:如图所示,A、B、C三木块均重10N,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各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2。

当在A、B上分别作用1N的水平拉力时,则地面对A、A对B、B对C 的摩擦力分别为()A.2N、4N、6N B.1N、1N、1NC.0、1N、1N D.0、1N、0题型一:传送带问题例题:如图所示,在传动装置的驱动下,皮带以速度v0向右匀速运动。

现将一滑块分别以三种不同速度放上传送带,在图(a)中,将速度为0的滑块轻放在皮带上;在图(b)中,滑块以速度v<v0的速度冲上传送带;在图(c)中,滑块以v>v0的速度冲上皮带。

请画出滑块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

同类练习:在民航、汽车站和火车站都可以看到用于行李进行安全检查的水平传送带.当旅客把行李放在传送带上时,传送带对行李的滑动摩擦力使行李开始运动,随后它们保持相对静止,行李随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如图所示,设传送带水平向右匀速运动,在行李A和传送带相对静止之前,传送带对行李A的摩擦力的方向为;在行李A和传送带达到相对静止以后,传送带对行李A的摩擦力的大小为。

题型二:主动轮、从动轮问题例题:如图所示皮带传动装置中O1是主动轮,O2是从动轮,A、B分别是皮带上与两轮接触的点,C、D分别是两轮边缘与皮带接触的点。

当O1顺时针启动时,若皮带与两轮间不打滑,试分析A、B、C、D各点受摩擦力的方向。

同类练习:对如图所示的皮带传动装置,下列说法中,可能正确的是()A.A轮带动B轮沿逆时针方向旋转B.B轮带动A轮沿逆时针方向旋转C.C轮带动D轮沿顺时针方向旋转D.D轮带动C轮沿顺时针方向旋转【巩固练习】1.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受到摩擦力作用时,一定受到弹力作用B.只有运动的物体才能受到滑动摩擦力作用C.具有相对运动的两物体间一定存在滑动摩擦力作用D.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2.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静摩擦力产生在两个相对静止的物体之间,滑动摩擦力产生在两个相对运动的物体之间B.静摩擦力可以作为动力、阻力,而滑动摩擦力只能作为阻力C.有摩擦力一定存在弹力,且摩擦力的方向总与相对应的弹力方向垂直D.摩擦力的大小与正压力大小成正比3.关于静摩擦力的说法下列正确的是()A.静摩擦力的方向总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B.静摩擦力的大小与相应的正压力成正比C.静摩擦力只能在物体静止时产生D.静摩擦力的方向与接触物体相对运动的趋势方向相反4.关于滑动摩擦力说法中正确的是()A.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B.运动着的物体不可能受静摩擦力作用,只能受滑动摩擦力作用C.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与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D.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相应的正压力成正比5.运动员双手紧握竹竿匀速攀升和匀速下滑时,所受的摩擦力分别是f1和f2,则()A.f1向下,f2向上,且f1=f2B.f1向下,f2向上,且f1>f2C.f1向上,f2向上,且f1=f2D.f1向上,f2向下,且f1>f26.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的立方体A和B,叠放在水平桌面上,今以水平力F拉B,而两立方体均保持静止,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A和B之间不存在摩擦力作用B.A和B之间存在静摩擦力作用C.B与桌面间存在静摩擦力作用D.若撤去外力F,则A和B之间,B与水平面之间都不存在摩擦力第6题图第7题图7.如图所示,三个相同的物体叠放在一起,当作用在B物体上的水平力F为2N时,三个物体都静止,则物体A、B之间,B、C之间,C与水平面之间的摩擦力大小分别为()A.0、0、0 B.0、1N、1NC.0、2N、2N D.2N、2N、2N8.如图所示,有黑白两条毛巾交替折叠地放在地面上,白毛巾的中部用线与墙壁连接着,黑毛巾的中部用线拉住,设线均呈水平.欲将黑白毛巾分离开来,设每条毛巾的质量均为m,毛巾之间及其跟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则将黑毛巾匀速拉出需用的水平拉力为()A.2μmg B.4μmgC.5μmg D.2.5μmg9.如图所示,A、B两长方体木块放在水平面上,它们的高度相等,长木板C放在它们上面。

用水平力F拉木块A,使A、B、C一起沿水平面向右匀速运动,则()A.A对C的摩擦力向右B.C对A的摩擦力向右C.B对C的摩擦力向右D.C对B的摩擦力向右10.如图,A是主动轮,B是从动轮,它们通过不打滑的皮带转动,轮的转动方向见图.在B轮上带有负载,P、Q分别是两轮边缘上的点,则关于P、Q所受的摩擦力的正确的是()A.P所受的是静摩擦力,方向向上B.P所受的是滑动摩擦力,方向向下C.Q所受的是静摩擦力,方向向下D.Q所受的是滑动摩擦力,方向向上11.如图所示,倾角为θ的传送带上有一个物体,在下列情况下,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沿传送带向上的是()A.物体和传送带都静止B.物体随传送带匀速向上运动C.物体随传送带匀速向下运动D.物体沿静止的传送带向上冲12.如图所示,物体A与B相对静止,共同沿斜面C匀速下滑,则()A.A、B间无静摩擦力B.斜面受B施加的滑动摩擦力的作用,方向沿斜面向下C.如果没有A,B与斜面的动摩擦因数将减小D.如果没有A,B与斜面的滑动摩擦力将减小13.三个长方体物块A、B、C,作如图所示的连接.绳子不可伸长,且绳子和滑轮的质量、滑轮的摩擦均可不计.若B随A一起沿水平桌面做匀速运动,A与B间的动摩擦因数μ1、A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可能是()①μ1≠0,μ2≠0 ②μ1≠0,μ2=0 ③μ1=0,μ2≠0 ④μ1=0,μ2=0.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4.粗糙的水平桌面上有一斜面体处于静止状态,斜面上有一物块静止在斜面上,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斜面体给物块有沿斜面向上的静摩擦力作用B.水平面给斜面体有向左的静摩擦力作用C.物块相对斜面有下滑的趋势,斜面相对水平桌面有向右运动的趋势D.斜面体对水平桌面只有向下的弹力作用,不存在摩擦力作用15.如图所示,三块相同砖被压在两竖直方向的木板之间,设每块砖的重力为G,则A与左板间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A与B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16.如图所示,A、B的重力分别为5N和8N,各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2,则要能从A 下方拉出B所需的最小水平拉力F=_____N,这时系A的水平绳中的张力大小为_____N17.如图所示,人重400N,木板重100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